范文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这些范文范本不仅在结构和语言上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内涵。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一
【导语】本站的会员cd0088为你整理了“朱自清春的课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润山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喷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育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据陈杰同志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陈说:“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标记。编者在课文目录后附注,凡有此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等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关于〈春〉的出处》,《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春》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但是,后者嫌原作有的词汇“陈旧”,有的语句不够“规范化”,因之对其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样,在文字上便与原作有了出入。为尊重朱自清作品的原貌,本篇赏析的对象是朱先生写定的未经修改的文字。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
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的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里,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读《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积极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结尾部分,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
赏析。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朱自清生前却没有将它收入自己的散文集中。据考证,《春》最早发表在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7月印刷发行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并标注“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朱自清应《初中国文读本》一书编辑特约撰写给中学生作为示范文的文章。还据说,本文最早其实是朱自清在任中学教员时写给自己学生看的示范作文,即教师的“下水作文”。
《春》没有朱自清初期散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春》是一篇诗情画意相融合的散文名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与事情发展规律一致。
一、开头一节是盼春。
春天尚未来临,就热盼春天的来到。通过重复的“盼望着,盼望着”,既直抒了人们对春的渴望,也为全文定下热情活泼的基调。
二、此后是绘春。
1.春草图。
描绘出春天嫩草勃发如茵景色。先写出了春草的旺盛、多和新,接着写出人在春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点明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2.春花图。
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争春的景象,特别着力于色彩与香味的描绘,又通过具体的三种花与无名的各种野花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
3.春风图。
描绘了春风的和煦与清新。春风无形、无色、无味的,如何描写?通过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把空灵的春风居然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4.春雨图。
描绘了春雨的细密轻柔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先突出春雨多、细、密、柔特点,然后描绘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特别是雨中夜景图更是把细密绵绵的春雨描绘得如此静谧、安详、平和,另人不禁对南方的春雨格外向往。
上述四幅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花、风、雨完美和谐融合为一体,而每幅画又都写到人,但人又是景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显得如此和谐。
5.迎春图。
是五幅图中唯一主要写人的。它抓住中国民间“春早人勤”的特点,从“天上”引向“地上”,引出地上“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热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闹人间的图画,在写人时又突出了景,再次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
最后三节是赞春。
最后用三个独自成段的比喻句讴歌春天,分别赞美春天带给人新的希望;春天美丽令人喜爱;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赏析。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赏析。
初读朱自清《春》文,感觉文章写得特别优美活泼,特别是写景的部分相当出色,内容上既富于生命力,文笔又飞扬灵动,只可惜描写“人”和“人的活动”的句子较为少见。在我个人观点认为,倘文中让“人”多一些,则文章的情味更浓了。试想,在那么优美、活泼、空灵的环境中活动着,“人”不活跃且灵魂变为紫色在梦幻中漂浮起来才怪。也就是说,笔者略略一翻文章,文中直接写“人”的语句有3句,它们是“地里有工作着的农民”,“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其中,人们有劳作、有休闲,他们或播种希望,或释放严冬以来的郁闷心情。这些又集中在文章末尾,总让人觉得“人”和“人的活动”分量并不是很足,景与人的比例严重失调。
真正是这样遗憾吗?反复认真阅读原文,发觉其实文中写“人”或者“人的活动”的地方尚有6处之多,且分布在开头、主体、结尾处,布局合理而和谐。
还是按行文顺序去找找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句中大有“人”在;因为要说谁会“盼望”,当然有心理活动的“人”属于首选。或许有人认为是万物在那里迫切地呼唤“东风”早来及“春天”早来。看,桃树、梨树、杏树们就也像“人”一样在争相“赶趟儿”赴春市来了。确实这样,就算只是万物盼春,那么理应也该有“人”的份,因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这不!不明说“人”盼春而竟有那么丰富的意义,朱自清含蓄功夫多么深!
如果说“盼望”句尚有争议,那么下面一句无疑确是在指“人”了。在草地里“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该句虽也没主语,没明说是“人”在活动,却写的就是“人”。揣摩揣摩,按上主语也确实难:如加上“人、人们、我们”句意有些不通,老人骨头酥“打滚”绝对不妥当;如加上“小孩子们”通则通矣,然而成人也会“打滚”呀,因为激动到得意时或许也就忘形了。故一则是难加主语而没加,二则诚如前述使文章在语言上更体现了含蓄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写“人”,但不是写一个人的感受,而是写整个人类的通常感受。用“你”而不用“人”,体现了作者与读者的沟通,让读者有亲切感;用“你”而不用“我”,体现了作者是在写“人”的普遍感受。一篇小文章,一个语句有如此容量如此内涵,作者考虑不可谓不周到。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几个同类句属于写“准人”句,因为它们是将春比喻为人,让人感觉它们也在描写“人”。说起来,喻体有那么多好选择,可作者偏偏连续三段用上了比喻且喻体为“娃娃、小姑娘、青年”,全选了“人”,如果不是妙手偶得,那么必定化去了不少心思。
读《春》文,初以为只见多处美春景而少见“人”气;通过寻找《春》文“人”迹竟发现《春》中“人”和“人的活动”多如牛毛。这真是“春美衬人欢,人喜益春美”。
温立三:从写人的活动的角度去感悟名文《春》,有新意。这告诉我们。
教学。
这篇课文时不要光讲写景抒情和修辞手法,还有其他方面等待着你去发现。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二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相信大家都读过,但是大家一定还没有深入的品读,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原文: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解析: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后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续、转化、提升。但不管这两个世界有多么不同,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朱自清的绝大部分散文都标有写作时间乃至地点。而惟独《春》既无时间,也没地点,也未曾收入他早期出版的《踪迹》(1924年)、《背影》(1958年)、《你我》(1936年)等集子中。于是有人推测说:“《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也有人认为:《春》是一篇“少年气盛”之作,时间当在1924年之前。近年来出版的朱自清的几种作品集(如《朱自清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中,《春》的末尾都标有出处:“原载朱文叔编《初中语文读本》第1册1933年7月版。”这册语文教材从何处何年选载,我们尚不可知,但它至少使这篇经典散文的写作时段缩短了4年——即1928年至1933年之间。也有人考证说这篇散文是专门应《初中语文读本》之邀创作的,此说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因此我主观妄断,《春》应该写于作者赴英留学归来之后的1933年,作者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明白了《春》的写作时间,对于我们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细读,我不由地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个大病初愈的文化人,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之梦。这是一个经历了“心灵炼狱”的知识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中,他沉醉其间,诗情联翩,感受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心灵冲动。他从时代的“十字街头”撤退下来,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总觉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构思,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于是他的笔下,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诗意的写照,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怎样创造这种意境,完成自然美与人格美二者的附丽与连结?对此,朱自清则是继承弘扬以形传神、重在神似的艺术精神这一整体性的审美把握,加上‘诗可以怨’的审美理想的制导,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吴周文《诗教理想与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层意蕴,我以为这些话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属于那种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对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山水花鸟等等,又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他的写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调动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复品味、字斟句酌、“用笔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美浑然为一。他不像鲁迅,在描写自然中采取一种超然的、审视的态度,甚至不惜写了自然的丑来;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画自然中沉溺其间、忘却自己,恨不得化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是投入的、虔诚的,但同时又是自觉的、清醒的。从这一点来说,他是最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谛的。在《春》这篇简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样体现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审美理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但这种美丽的生命体验毕竟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幻的。朱自清信奉“刹那主义”,并把它当做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而他又深知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肩上的重任,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不容推卸的义务。他要追寻一种有为、有价的人生,他要精心地、甚至是刻意地去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因此在《春》的后半部分,作品欢快的调子突然变得舒缓、沉静,出现了绵绵的春雨、朦胧的晚景、为生活行色匆匆的人们、辛勤劳作的农民。超然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转换成了一幅现实图画,朱自清也从梦的世界回到了湿漉漉的土地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更是写自己的心理、决心和希望。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却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使朱自清的人生、人格变得更加耀人眼目。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又突然推进到了作品上半部分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又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朱自清获得了“新生”。
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究竟是哪些原因促成了这种演变?这篇散文在朱自清的创作中具有哪些特别的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去探究。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三
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
读朱自清的《春》,让你感到韵味无穷,百读不厌。你也许会说,是作者描写的春色的生动感染、打动了你,但如果再追问一句,那是为什么呢?不知你是否还能讲得清楚。
我来试着说说看。
中华民族,为自然经济所决定,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因之,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在文学世界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成为最常用的写作方式,人们又常常以意境称之。但人们对意境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情景相融上,却恰恰忘记了意境最本质的特点是空,是以有限之景含无限之情。说来,意境原本就是一个佛家用语,是佛家六种境界之一,而是佛一空,何境界之有?这样一种空的观念进入中土后,与中土的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性,遂成为中华民族文学世界中意境这一重要的美学范畴的本质属性。你只要翻翻中国历代文论选,就会发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味在咸酸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字眼触目皆是,它们强调的一个中心都是以有限而含无限。
明了了这一道理,我们再来探寻《春》的艺术魅力就比较容易了。
《春》固然将春色渲染得生动感人,但写春色其实也就是写人的生命形态,天人合一么,而有限的春色却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形态供人去生发去解读,给人以无限的再创造的空间,所谓不仅有具体生动的象,而且更有象外无限的象之谓是也,就看你是否领悟,能否阐发。
我们具体来看这一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你读这一段,心中一定充满欣喜之情,为什么呢?你会说,五颜六色,鲜艳夺目,多美呵!是呵,是美,但这美之所以打动你,是因为你希望生命的形态也像这样五颜六色,鲜艳夺目。有的人有大志,希望做大科学家;有的人安于平凡,希望安分守己,过家常日子;也有的人愿意东奔西跑,不断变换工作环境,虽无大的成就,但却充分体会品尝工作的乐趣。有的人外向,言语滔滔不绝;有的人内向,轻易不向人表露内心。但所有这些,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命都像这些花儿一样鲜活,饱满,充满生命的芬芳。你不能用一种生命形态去规范另一种生命形态,你也不希望这样,犹如你不能因为喜欢桃花红得像火,你就让杏花、梨花都改变了颜色。你也许会说,我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是的,你在理性上不可能想到这些,但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原理来说,这些景色描写却潜在地符合、迎合了你生命形态的趋向。自然,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意境的本质属性原本就是一个空字,给你以无限解释的可能,而我的这种解释,只是其中的一种。关键在于,你要有进行这种解释的意识。
当然,解释的无限不是解释的任意,对象外之象的解释要与象的属性相吻合,桃花、杏花、梨花总是与美好、鲜活的生命形态相联系,而不可能与恶劣、颓败、死亡有丝毫关联。
这种象外之象可以是一种生命形态,也可以是一种生命感觉。我们来看这样几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一种充满生命鲜活的温情,足以使你饱受创伤的心灵、情感得到抚慰。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总难免要受到和积累起许多委屈、伤痛,因之,特别希望得到一种温情,这也是你读到上面这段文字感到特别舒意的原因所在。
还有,这种象外之象还可以是某种生命的特质。你来看这样一段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连续两三天的雨,本来是最让人心烦的,但当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时,再配以充满生机的树叶儿的`绿,小草儿的青时,就让人感到了生命的滋润。而我们的生命,早已在社会的强行运转中,枯涸了,干裂了,我们早就盼着友谊、温情、情趣、理解等等滋润我们的心灵了,而这种滋润,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式的润物细无声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而夜色,又在催旅人回家,光的黄晕造成的温柔,细雨给人的滋润,正是人心灵所渴求的家园。最妙的,还有这样几句: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稀稀疏疏,让人感到了宇宙的大与人的小,但静默着,又让人感到了人因生命的滋润、家园的安宁而底气充沛、中气十足。
不同的景,蕴涵着对生命的不同的描述与理解,这正是作者选择、搭配不同景色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内在的理路,也许作者自己也意识不到这一点呢,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命感觉按照自己的艺术理解去写。
作者在文末还写到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都给人以极大的生发空间,只是相对于前面,写得更为简约,这种详略的搭配也同样可以作如是观。
象外之象中前面的象,是具体的自然之象,后面的象则因为读者的阅读而被充填进了社会与人生的内容,而这样的一种充填,又由于读者的各自不同,所充填进去的社会与人生内容又各各不同,从而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极大地扩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也由于后面象的存在,使前面的象显得既空灵又充盈,从而使文章虽然十分短小但却含意无穷,给人以不尽的回味,这正是写景诗文所构成的意境的魅力所在。
《春》的艺术魅力也正在这里。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四
摘要:文学作品主题多倾向多元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题单一、固定化的现象,这容易造成作品理解上的偏差,不利于还原、解读作品的原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教学名片《背影》的主题做了新的分析,综合了各文献中对《背影》的主题解读,以多元主题的视角分析和审视《背影》,纠正对作品的单一化主题理解。
关键词:《背影》;多重主题;综合解读。
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多个主题,即所谓的多元主题倾向,经典作品亦是如此。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这样多元主题的经典之作。但由于方便教学,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把作品的主题简单地总结概括为一到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因而在有些时候会对作品的理解造成偏差。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对作品进行了多元主题的分析,主要参考了各文献中关于《背影》主题的理解,对《背影》主题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作品单一化的解读,多角度思考作品主题,还原作品本真。
一、主题之一:爱。
人教版的语文书中,编者将《背影》分入主题为“爱”的单元中,课文导读中也点明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其实这里的爱,不仅有父爱,也有子爱。
首先是父爱。一提到《背影》,想必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个矮矮胖胖的艰难地爬月台的中年男子的身影。朱自清先生对细节的描写甚是入微,以至于这个象征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住进每个人的心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一个胖子,再加上年纪大了,爬月台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显得有些难度了,不过“父亲”还是坚持要去。接下来,朱自清先生便用了文字照相法,把父亲攀爬月台的这个场景用文字细腻地描绘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蹒跚”、“慢慢”地“探”、“攀”、“缩”、“微倾”一系列精准的动词让父亲“努力的样子”跃然纸上。当父亲买回来橘子,扑扑衣上的尘土,露出心里很轻松的样子时,不禁让人觉得那满满一袋的橘子装的是父亲沉甸甸的爱,红彤彤的,是父亲爱子的赤诚之心。
其次是子爱。文章中作者有四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家境惨淡,祖母去世而流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橘而留下的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流泪是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流露的惜别的眼泪;第四次是读到父亲的家书,潸然而下的百感交加的泪水。作者的四次流泪,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脉络,也是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最好体现。亲人之间总是这样,“正面相对时交锋的总是矛盾,爱意深浓时却彼此背过身去”。在写《背影》的那些年里,朱自清父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恩怨,还曾有过一段时间较长的冷战。1925年,父亲写下了文中的那封家书。朱自清先生读后百感交集,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至此,两人心中的冰山终于融化,言归于好。冷战的解冻,除了朱自清父子逐渐忘却彼此的不是,惦念起对方的好之外,我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成长吧。在长达数年的冷战期间,朱自清先生也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长为人父,历经风霜,更懂得了父亲的艰难与不易。对父爱的理解更深刻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更为复杂而深厚。
二、主题之二:忏悔。
细读《背影》,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有三个重要的角色:过去少不更事的“我”、年长的父亲和现在年事稍长的“我”。而隐藏着的现在的“我”事实上是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作品的故事是通过现在的“我”的叙述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跟随着现在的“我”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体会这一事件。因此我们会看到文章中这样的字眼,“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是作者对年轻时自己的嘲讽。之所以会这样讲,是因为现在的“我”正是处于过去的“我”与父亲之间的位置。也许作者当时并没有饱经风霜,所经历的也没有父亲的多与曲折,但此刻的“我”已经以一个孩子父亲的身份出现,再也不是那个年轻的莽撞的小伙子了。“我”开始了解处世的不易,明白了个人在世界中的渺小,努力在命运中的无奈。“我”开始理解父亲老境的颓唐,也不再嘲笑父亲的迂,而是反过来嘲笑自己,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无知感到可笑与深深地忏悔。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作者的这种惭愧与由此产生的对父亲的认同甚至仰视、崇拜,是作者逐步告别昨日的“我”而走向父亲的一个标志。
三、主题之三:怀念。
这篇描写父爱的温暖文章写在父子冷战时期,从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生隙,到1922年父子间真正的冷战,再到1925年父亲写信给儿子。时间磨光了所有锐气,卸下了父子身上的利刺。待到时间洗尽铅华,父亲写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那些矛盾、不和都已不再重要。两个人血脉里流动的亲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分割的吧。既然是彼此挚爱的亲人,为何还要再互相伤害呢。朱自清先生在《关于散文写作——答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背影》所写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
四、主题之四:哀怨。
《背影》开篇便交待背景:正是父亲的差使交卸,家里祸不单行的日子。变卖典质只够偿还亏空,丧事还要借钱才能操办。父亲虽然镇定地劝“我”“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路在何方?结尾写“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很内敛而有深味的文字。父亲曾经“少年”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绝非庸碌之辈;而“我”,北京大学毕业,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但何至于均“东奔西走”之后,家境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呢?如果民众靠智慧和诚实艰辛的劳动都换不来幸福美满生活的话,那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文章的写作年代是在1925年10月,当时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之日,北洋军阀各霸一方,他们在日、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互相争夺地盘,国家战祸连年,经济破坏,生灵涂炭,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哀,哀社会给人们造成的不幸;人们怨,怨给人们造成不幸的社会。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这样的哀怨,是人们对黑暗时世的不满和消极的无力的反抗。
有人说,一部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像《背影》一样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从“父爱”到“生命”,关键在于你的角度。无论是教学还是作品赏析,我们都应以多元主题的视角去审视作品,体味作品,理解作品的深意。
参考文献。
[1]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1(11).
[2]博书化.永远的背影[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3]刘康.《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新探[j].语文教学通讯,2007(26).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五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学习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运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并阅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提示:可以朗读有关“春”的美文片断、诗,也可展示自己找到的图片或是自己画的画,还可以唱有关“春”的歌曲,跳表现“春”的美好的舞蹈。
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朱自清————。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
嗡嗡散在草丛里酝酿应和黄晕蓑笠。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六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据陈杰同志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陈说:“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标记。编者在课文目录后附注,凡有此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等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关于〈春〉的出处》,《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春》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但是,后者嫌原作有的词汇“陈旧”,有的语句不够“规范化”,因之对其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样,在文字上便与原作有了出入。为尊重朱自清作品的原貌,本篇赏析的对象是朱先生写定的未经修改的文字。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
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的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里,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读《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进取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结尾部分,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七
一个最突出的镜头——父亲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抓住“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在文章中的出现、作用以及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从而体察那种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对父母的爱。本文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
一、四写背影。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故全文以“背影”为线索。文章中,“背影”时时写到,前后出现过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写作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略写背影。
惦记背影:开篇点题,表明父亲背影在“我”心灵留下的深刻印记——虚写背影。
第二次是车站送别中父亲买桔子时,详写背影。
刻画背影: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和儿子的感动——实写背影。
第三次是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时,略写背影。
惜别背影:再次写父子分手的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实写背影。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详写背影。
再现背影:与文章开头呼应,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虚写背影。
二、四次流泪。
文章所以感人,除了父亲的言行之外,“我”的情感也是重要的,其中我的四次眼泪有力地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一次流泪: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满院狼藉”,触目伤怀时的凄凉悲怆的泪。
这次流泪是悲哀,为后文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后文人物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
第二次流泪:分别前,父亲老态蹒跚地去为“我”买橘子时的盈眶热泪。
这次流泪是感动,用眼泪表现出背影的感人,着力刻画出父子间的感情,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渲染了真挚的感情。
第三次流泪:分别后,目送父亲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时的潸然泪下。
这次流泪是留恋和不舍,表明我领悟到了父亲深沉的父爱,也增添了淡淡的哀愁别绪,也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第四次流泪:文章结末,眼前再现的父亲的“背影”时晶莹的泪光。
这次流泪是伤心之泪,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表达了我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使文章格外凄切动人,情长绵绵。
三、分析构思。
1.文章第2、3节有何作用?
交待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家产,借新债办丧事。这是送别时的背景,渲染了全文悲凉的气氛,既为下文人物流泪作了自然铺垫。又使后文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2.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一点都不介绍这一天的活动?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写背影,由于中心无关。
写父亲对我细心照料,关爱倍加,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
父亲是传统的,那时的父亲不会对儿子直说自己的情感。他想通过买橘子来表达自己对儿子的关爱。
5.父亲买橘子和返回时的情景为什么不详述?
买橘子和返回时父亲的背影描写不到,父亲返回时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与区时异样,为避免了重复不再复述。
6.父亲去买橘子为什么特别感人?
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年纪又大,步履蹒跚,穿过铁道很费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所以来回买橘子使感情真挚而灼热,达到了最高点。
因为年老父亲穿行铁道爬上爬下相当费劲,我担心父亲的艰难。此时我的情感也达到了高点,有力地感染读者。
7.父亲买好橘子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是轻松吗?
父亲这种轻松的心情一方面是真的。父亲买好橘子,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关爱,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感觉踏实满足。
另一方面,父亲这种轻松的心情是装出来的。母死、失业、家破产,父亲不可能轻松,但怕儿子难过,父亲是故意显出轻松的样子,所以原文还加了“似的”。
8.对人的描写,从正面写比较好刻画人物,为什么作者着力描写的却是背影?
从背影这种视角写人,构思新。而背影引人想象正面形象,开拓了想象空间,更好地引起感情的激荡。
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忽略人物本身,抓住父亲“背影”集中笔墨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四、语言描写。
本文父亲只有五句语言描写,通过体会语言描写,感悟话语包含的感情。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其实父亲遭受的打击远超过了我,但却还宽慰我。表明父亲关心儿子超过关心自己,体现父爱的无私。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父亲急于谋事,但是为了儿子,最后还是由自己亲自送,尽管儿子已经来回过几次。表明儿子在父亲心目中远远高于自己。体现父亲的爱的体贴和深挚。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自己必须离开,可心里又不愿意离开,于是父亲说了这句话。写出父亲离别时的担心和依依不舍。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父亲的挚爱跃然纸上。
5.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父亲要儿子先转身,其实是想多看儿子几眼,可当时父亲又不能体现这种儿女情长。所以父亲这么说。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依依不舍。
五、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体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八
初读朱自清《春》文,感觉文章写得特别优美活泼,特别是写景的部分相当出色,内容上既富于生命力,文笔又飞扬灵动,只可惜描写“人”和“人的活动”的句子较为少见。在我个人观点认为,倘文中让“人”多一些,则文章的情味更浓了。试想,在那么优美、活泼、空灵的环境中活动着,“人”不活跃且灵魂变为紫色在梦幻中漂浮起来才怪。也就是说,笔者略略一翻文章,文中直接写“人”的`语句有3句,它们是“地里有工作着的农民”,“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其中,人们有劳作、有休闲,他们或播种希望,或释放严冬以来的郁闷心情。这些又集中在文章末尾,总让人觉得“人”和“人的活动”分量并不是很足,景与人的比例严重失调。
真正是这样遗憾吗?反复认真阅读原文,发觉其实文中写“人”或者“人的活动”的地方尚有6处之多,且分布在开头、主体、结尾处,布局合理而和谐。
还是按行文顺序去找找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句中大有“人”在;因为要说谁会“盼望”,当然有心理活动的“人”属于首选。或许有人认为是万物在那里迫切地呼唤“东风”早来及“春天”早来。看,桃树、梨树、杏树们就也像“人”一样在争相“赶趟儿”赴春市来了。确实这样,就算只是万物盼春,那么理应也该有“人”的份,因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这不!不明说“人”盼春而竟有那么丰富的意义,朱自清含蓄功夫多么深!
如果说“盼望”句尚有争议,那么下面一句无疑确是在指“人”了。在草地里“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该句虽也没主语,没明说是“人”在活动,却写的就是“人”。揣摩揣摩,按上主语也确实难:如加上“人、人们、我们”句意有些不通,老人骨头酥“打滚”绝对不妥当;如加上“小孩子们”通则通矣,然而成人也会“打滚”呀,因为激动到得意时或许也就忘形了。故一则是难加主语而没加,二则诚如前述使文章在语言上更体现了含蓄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写“人”,但不是写一个人的感受,而是写整个人类的通常感受。用“你”而不用“人”,体现了作者与读者的沟通,让读者有亲切感;用“你”而不用“我”,体现了作者是在写“人”的普遍感受。一篇小文章,一个语句有如此容量如此内涵,作者考虑不可谓不周到。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几个同类句属于写“准人”句,因为它们是将春比喻为人,让人感觉它们也在描写“人”。说起来,喻体有那么多好选择,可作者偏偏连续三段用上了比喻且喻体为“娃娃、小姑娘、青年”,全选了“人”,如果不是妙手偶得,那么必定化去了不少心思。
读《春》文,初以为只见多处美春景而少见“人”气;通过寻找《春》文“人”迹竟发现《春》中“人”和“人的活动”多如牛毛。这真是“春美衬人欢,人喜益春美”。
温立三:从写人的活动的角度去感悟名文《春》,有新意。这告诉我们教学这篇课文时不要光讲写景抒情和修辞手法,还有其他方面等待着你去发现。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九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后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续、转化、提升。但不管这两个世界有多么不同,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朱自清的绝大部分散文都标有写作时间乃至地点。而惟独《春》既无时间,也没地点,也未曾收入他早期出版的《踪迹》(1924年)、《背影》(1958年)、《你我》(1936年)等集子中。于是有人推测说:“《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也有人认为:《春》是一篇“少年气盛”之作,时间当在1924年之前。近年来出版的朱自清的几种作品集(如《朱自清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中,《春》的末尾都标有出处:“原载朱文叔编《初中语文读本》第1册1933年7月版。”这册语文教材从何处何年选载,我们尚不可知,但它至少使这篇经典散文的写作时段缩短了4年——即1928年至1933年之间。也有人考证说这篇散文是专门应《初中语文读本》之邀创作的,此说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因此我主观妄断,《春》应该写于作者赴英留学归来之后的1933年,作者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明白了《春》的写作时间,对于我们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细读,我不由地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个大病初愈的文化人,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之梦。这是一个经历了“心灵炼狱”的知识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中,他沉醉其间,诗情联翩,感受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心灵冲动。他从时代的“十字街头”撤退下来,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总觉得,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构思,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于是他的笔下,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诗意的写照,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怎样创造这种意境,完成自然美与人格美二者的附丽与连结?对此,朱自清则是继承弘扬以形传神、重在神似的艺术精神这一整体性的审美把握,加上‘诗可以怨’的审美理想的制导,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吴周文《诗教理想与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层意蕴,我以为这些话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属于那种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对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山水花鸟等等,又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他的写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调动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复品味、字斟句酌、“用笔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美浑然为一。他不像鲁迅,在描写自然中采取一种超然的、审视的态度,甚至不惜写了自然的丑来;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画自然中沉溺其间、忘却自己,恨不得化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是投入的、虔诚的,但同时又是自觉的、清醒的。从这一点来说,他是最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谛的。在《春》这篇简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样体现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审美理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但这种美丽的生命体验毕竟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幻的。朱自清信奉“刹那主义”,并把它当做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而他又深知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肩上的重任,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不容推卸的义务。他要追寻一种有为、有价的人生,他要精心地、甚至是刻意地去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因此在《春》的后半部分,作品欢快的调子突然变得舒缓、沉静,出现了绵绵的春雨、朦胧的晚景、为生活行色匆匆的人们、辛勤劳作的农民。超然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转换成了一幅现实图画,朱自清也从梦的世界回到了湿漉漉的土地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更是写自己的心理、决心和希望。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却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使朱自清的人生、人格变得更加耀人眼目。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又突然推进到了作品上半部分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又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朱自清获得了“新生”。
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究竟是哪些原因促成了这种演变?这篇散文在朱自清的创作中具有哪些特别的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去探究。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描写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沉郁的心情。此文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因收入中国大陆地区及香港的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但也有人质疑此文的价值。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事件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既有内在美又有形式美的美文。其实十分司空见惯的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经朱自清先生的大笔渲染,便寓意深刻,竟成了人们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忧伤风景。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一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味佳词妙句体会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习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考你”——谜语1:等得三日人方归,二人有缘终相会。谜语2:一日来三人,只有一个大。——(打一二字名词)。
这两个词语的谜底都是春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赞美春天的诗句。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进他的散文《春》。在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探访他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他“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写得最出色的有《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识记《春》之词语”
指名读——齐读——学生书写词语。
四、感受春之气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就请同学们带着你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声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完了,请你用一个词语说出你对朱自清笔下春天的感受。
五、点评《春》之景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景物。你最喜欢朱自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用一句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我们都喜欢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春草;。
这个同学喜欢春天的百花争艳;这个同学喜欢春天的和风拂面:这个同学喜欢春天贵如油的春雨;这个同学喜欢春天……)。
我们喜欢朱自清笔下的花草风雨,也喜欢朱自清的语言。朱自清的语言朴素清丽,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善于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读一读,拼一拼,说说它好在哪里。
七、刚才我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找到了朱自清教给我们的“写作金钥匙”。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下秋天的果实——秋果(同学们可以自由书写,也可以仿照“春花”一段来写。可以写一段文字,也可以写三言两语)。
结束语:春天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同学们正好处在人生的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把握好自己的黄金时期。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二
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请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三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入高等小学,19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朱自清生前却没有将它收入自己的散文集中。据考证,《春》最早发表在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7月印刷发行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并标注“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朱自清应《初中国文读本》一书编辑特约撰写给中学生作为示范文的文章。还据说,本文最早其实是朱自清在任中学教员时写给自己学生看的示范作文,即教师的“下水作文”。
《春》没有朱自清初期散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春》是一篇诗情画意相融合的散文名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与事情发展规律一致。
一、开头一节是盼春。
春天尚未来临,就热盼春天的来到。通过重复的“盼望着,盼望着”,既直抒了人们对春的渴望,也为全文定下热情活泼的基调。
二、此后是绘春。
1.春草图。
描绘出春天嫩草勃发如茵景色。先写出了春草的旺盛、多和新,接着写出人在春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点明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2.春花图。
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争春的景象,特别着力于色彩与香味的描绘,又通过具体的三种花与无名的各种野花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
3.春风图。
描绘了春风的和煦与清新。春风无形、无色、无味的,如何描写?通过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把空灵的春风居然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4.春雨图。
描绘了春雨的细密轻柔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先突出春雨多、细、密、柔特点,然后描绘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特别是雨中夜景图更是把细密绵绵的春雨描绘得如此静谧、安详、平和,另人不禁对南方的春雨格外向往。
上述四幅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花、风、雨完美和谐融合为一体,而每幅画又都写到人,但人又是景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显得如此和谐。
5.迎春图。
是五幅图中唯一主要写人的。它抓住中国民间“春早人勤”的特点,从“天上”引向“地上”,引出地上“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热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闹人间的图画,在写人时又突出了景,再次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最后三节是赞春。
最后用三个独自成段的比喻句讴歌春天,分别赞美春天带给人新的希望;春天美丽令人喜爱;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四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味佳词妙句体会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习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考你”——谜语1:等得三日人方归,二人有缘终相会。谜语2:一日来三人,只有一个大。——(打一二字名词)。
这两个词语的谜底都是春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赞美春天的诗句。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进他的散文《春》。在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探访他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他“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写得最出色的有《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识记《春》之词语”
指名读——齐读——学生书写词语。
四、感受春之气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就请同学们带着你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声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完了,请你用一个词语说出你对朱自清笔下春天的感受。
五、点评《春》之景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景物。你最喜欢朱自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用一句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我们都喜欢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春草;
这个同学喜欢春天的百花争艳;这个同学喜欢春天的和风拂面:这个同学喜欢春天贵如油的春雨;这个同学喜欢春天……)。
六、品味《春》之语言。
我们喜欢朱自清笔下的花草风雨,也喜欢朱自清的语言。朱自清的语言朴素清丽,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善于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读一读,拼一拼,说说它好在哪里。
七、刚才我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找到了朱自清教给我们的“写作金钥匙”。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下秋天的果实——秋果(同学们可以自由书写,也可以仿照“春花”一段来写。可以写一段文字,也可以写三言两语)。
结束语:春天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同学们正好处在人生的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把握好自己的黄金时期。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五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名篇,我是在十几年前开始读的,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可是仔细品味时,又无法确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多年后,我在生活的磨练中,品味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看法,经由这许多经历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会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倏尔似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寓意深刻。所以禁不住想写点什么出来,如果有缘人偶然看到则欣欣然矣。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则会有很多很多说法,可是众说纷纭,无所适从。然内心里却对此问题挥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懵懵懂懂的来,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梁,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旅途,这一站起点是生,这一站的终点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正如我们有生,可是为什么会恐惧死亡,我想正是源于我们对生的无知。大话西游中孙悟空说:“生有很欢,死有何苦?”。我们总要抓住一些东西,让我们自己感觉到生命的存在。我们活的时候,争名夺利,无休无止,我们的欲望大的可怕,我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有的;我们总是追求进取,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
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是啊,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却是有限。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早晚自食恶果。正如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可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给世界万物众生留下了什么?给养育我们的天地留下了什么?一个人的富有,聚敛了的财富,要靠千千万万的穷人供养;一个发达国家的富足,要靠众多不发达国家的供养;杜甫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死的时候你能够问心无愧吗?如果能问心愧,庶乎近焉。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很悲观吗?也许以前我是这样看得,但是现在的观念看来,这句话是很冷静的,我们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为什么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有人说:过去的已过去,如轻烟、如薄雾,不留一丝痕迹;未来的还没有来,太渺茫;只有现在,是最实在,最可把握的了。我认为这个观念很好!可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最可把握的现在是如此的不可把握,当你想抓住它时,它刹那即逝,了不可得。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当我想现在时,现在马上就过去了,倏然而逝;可是未来的日子,马上就在现在的影子里变成过去。正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为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了不可得,轮回往复,故王羲之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今天看过去人正如我们的子孙后代看我们,那么我们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们将何去何从?子曰:“天下何思何虑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六
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并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2.根据大意,为文中四个括号里空缺的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a.纵探移斜b.探攀缩倾c.屈扶探伏d.侧扒提扭。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靖找出来并略举一例说明之.
答:。
4.文中记叙了父亲的三句话,在表达上起的作用是()。
a.衬托b.画龙点睛c.渲染气势d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
5.这段文字中,人物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其原因是()。
a.看到父亲艰难的行动,儿子被感动了。b。表现了多愁善感的懦弱的内心变化。
c.看到父亲艰难的行动,不放心让父亲独自留在这里。
d。儿子不忍心离开家庭,不愿回校读书。
7.找出本段中一个叙述和抒情完善结合的句子,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
8.“我的眼泪又来了”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这泪水前者是_______之泪,后者是__________之泪。
父亲不肯的原因是()。
a.怕“我”年轻买橘子要吃亏,关心爱护子女;。
b。怕行礼丢失,老人谨慎的性格和爱子之情;。
c.父亲老境颓唐,想到父子今日东奔西走,不知何时相见,以买橘作留念。
d.和“临行密密缝”一样,蕴至爱之情于不言之中。
10.对父亲把橘子给我之后,“心里很轻松似的”的正确分析是()。
a.很艰难,装出很轻松的样子安慰儿子。b。和确很轻松,因为几个橘子并不重。
c.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心里觉得很轻松。d。用轻松的样子表示自己对儿子的关心。
11.找出文中表示父亲去买橘子时行动艰难的一个形容词是_________。
12.以下几个小标题中,最能概括这段内容的是()。
a.父子情深b。慈父背影c。车上惜别d。买橘送别。
13.文段对父亲的背影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a.突出了父亲肥胖,行动不便的特点。b。说明父亲老境颓唐,生活清苦。
c.表现儿子对父亲又爱又怜的感情。d。反映父亲的爱子深情,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14.“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
15.“找”字用得十分传神,它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一句的宾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七
1、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春天的“新、美、力”。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及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在景物描写中抒情。
1、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诵读中注重个性化朗读。
2、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细致观察景物,领会写景的各种方法。
3、课堂延伸: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2、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摘抄并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3、把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
一、盼春天:
2、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
二、找春天:
3、问:春天在哪里呢?在这里,在我们身边。在古诗词句中,下面请同学们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去找春天。(生回答出诗句——: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诗句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物呢?”例:上面的例句写的是小草。
5、问:“写草(或花、雨、风)怎么样?”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
三、读春天:
6、(我们找到了春天,那么的美丽,那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景)放配乐朗诵,领会作者朱自清的感情基调。(引导朗读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
7、分小组诵读课文。
8、正音正字。
9、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四、诵春天:
10、全体齐诵读课文。
要求:
(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理解;
(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的感情。
11、课外延伸:
仿照课文结尾句子。
春天还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
12、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
(2)把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并说说理由。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八
摘要:文学作品主题多倾向多元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题单一、固定化的现象,这容易造成作品理解上的偏差,不利于还原、解读作品的原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教学名片《背影》的主题做了新的分析,综合了各文献中对《背影》的主题解读,以多元主题的视角分析和审视《背影》,纠正对作品的单一化主题理解。
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多个主题,即所谓的多元主题倾向,经典作品亦是如此。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这样多元主题的经典之作。但由于方便教学,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把作品的主题简单地总结概括为一到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因而在有些时候会对作品的理解造成偏差。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对作品进行了多元主题的分析,主要参考了各文献中关于《背影》主题的理解,对《背影》主题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作品单一化的解读,多角度思考作品主题,还原作品本真。
一、主题之一:爱。
人教版的语文书中,编者将《背影》分入主题为“爱”的单元中,课文导读中也点明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其实这里的爱,不仅有父爱,也有子爱。
首先是父爱。一提到《背影》,想必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个矮矮胖胖的艰难地爬月台的中年男子的身影。朱自清先生对细节的描写甚是入微,以至于这个象征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住进每个人的心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一个胖子,再加上年纪大了,爬月台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显得有些难度了,不过“父亲”还是坚持要去。接下来,朱自清先生便用了文字照相法,把父亲攀爬月台的这个场景用文字细腻地描绘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蹒跚”、“慢慢”地“探”、“攀”、“缩”、“微倾”一系列精准的动词让父亲“努力的样子”跃然纸上。当父亲买回来橘子,扑扑衣上的尘土,露出心里很轻松的样子时,不禁让人觉得那满满一袋的橘子装的是父亲沉甸甸的爱,红彤彤的,是父亲爱子的赤诚之心。
其次是子爱。文章中作者有四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家境惨淡,祖母去世而流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橘而留下的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流泪是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流露的惜别的眼泪;第四次是读到父亲的家书,潸然而下的百感交加的泪水。作者的四次流泪,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脉络,也是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最好体现。亲人之间总是这样,“正面相对时交锋的总是矛盾,爱意深浓时却彼此背过身去”。在写《背影》的那些年里,朱自清父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恩怨,还曾有过一段时间较长的冷战。1925年,父亲写下了文中的那封家书。朱自清先生读后百感交集,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至此,两人心中的冰山终于融化,言归于好。冷战的解冻,除了朱自清父子逐渐忘却彼此的不是,惦念起对方的好之外,我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成长吧。在长达数年的冷战期间,朱自清先生也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长为人父,历经风霜,更懂得了父亲的艰难与不易。对父爱的理解更深刻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更为复杂而深厚。
二、主题之二:忏悔。
细读《背影》,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有三个重要的角色:过去少不更事的“我”、年长的父亲和现在年事稍长的“我”。而隐藏着的现在的“我”事实上是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作品的故事是通过现在的“我”的叙述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跟随着现在的“我”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体会这一事件。因此我们会看到文章中这样的字眼,“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是作者对年轻时自己的嘲讽。之所以会这样讲,是因为现在的“我”正是处于过去的“我”与父亲之间的位置。也许作者当时并没有饱经风霜,所经历的也没有父亲的多与曲折,但此刻的“我”已经以一个孩子父亲的身份出现,再也不是那个年轻的莽撞的小伙子了。“我”开始了解处世的不易,明白了个人在世界中的渺小,努力在命运中的无奈。“我”开始理解父亲老境的颓唐,也不再嘲笑父亲的迂,而是反过来嘲笑自己,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无知感到可笑与深深地忏悔。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作者的这种惭愧与由此产生的对父亲的认同甚至仰视、崇拜,是作者逐步告别昨日的“我”而走向父亲的一个标志。
三、主题之三:怀念。
这篇描写父爱的温暖文章写在父子冷战时期,从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生隙,到1922年父子间真正的冷战,再到1925年父亲写信给儿子。时间磨光了所有锐气,卸下了父子身上的利刺。待到时间洗尽铅华,父亲写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那些矛盾、不和都已不再重要。两个人血脉里流动的亲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分割的吧。既然是彼此挚爱的亲人,为何还要再互相伤害呢。朱自清先生在《关于散文写作——答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背影》所写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
四、主题之四:哀怨。
《背影》开篇便交待背景:正是父亲的差使交卸,家里祸不单行的日子。变卖典质只够偿还亏空,丧事还要借钱才能操办。父亲虽然镇定地劝“我”“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路在何方?结尾写“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很内敛而有深味的文字。父亲曾经“少年”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绝非庸碌之辈;而“我”,北京大学毕业,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但何至于均“东奔西走”之后,家境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呢?如果民众靠智慧和诚实艰辛的劳动都换不来幸福美满生活的话,那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文章的写作年代是在1925年10月,当时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之日,北洋军阀各霸一方,他们在日、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互相争夺地盘,国家战祸连年,经济破坏,生灵涂炭,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哀,哀社会给人们造成的不幸;人们怨,怨给人们造成不幸的社会。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这样的哀怨,是人们对黑暗时世的不满和消极的无力的反抗。
有人说,一部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像《背影》一样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从“父爱”到“生命”,关键在于你的角度。无论是教学还是作品赏析,我们都应以多元主题的视角去审视作品,体味作品,理解作品的深意。
参考文献。
[1]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j].中学语文教学,(11).
[2]博书化.永远的背影[j].语文教学通讯,(17).
[3]刘康.《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新探[j].语文教学通讯,(26).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十九
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多个主题,即所谓的多元主题倾向,经典作品亦是如此。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这样多元主题的经典之作。但由于方便教学,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把作品的主题简单地总结概括为一到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因而在有些时候会对作品的理解造成偏差。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对作品进行了多元主题的分析,主要参考了各文献中关于《背影》主题的理解,对《背影》主题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作品单一化的解读,多角度思考作品主题,还原作品本真。
一、主题之一:爱。
人教版的语文书中,编者将《背影》分入主题为“爱”的单元中,课文导读中也点明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其实这里的爱,不仅有父爱,也有子爱。
首先是父爱。一提到《背影》,想必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个矮矮胖胖的艰难地爬月台的中年男子的身影。朱自清先生对细节的描写甚是入微,以至于这个象征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住进每个人的心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一个胖子,再加上年纪大了,爬月台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显得有些难度了,不过“父亲”还是坚持要去。接下来,朱自清先生便用了文字照相法,把父亲攀爬月台的这个场景用文字细腻地描绘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蹒跚”、“慢慢”地“探”、“攀”、“缩”、“微倾”一系列精准的动词让父亲“努力的样子”跃然纸上。当父亲买回来橘子,扑扑衣上的尘土,露出心里很轻松的样子时,不禁让人觉得那满满一袋的橘子装的是父亲沉甸甸的爱,红彤彤的,是父亲爱子的赤诚之心。
其次是子爱。文章中作者有四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家境惨淡,祖母去世而流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橘而留下的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流泪是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流露的惜别的眼泪;第四次是读到父亲的家书,潸然而下的百感交加的泪水。作者的四次流泪,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脉络,也是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最好体现。亲人之间总是这样,“正面相对时交锋的总是矛盾,爱意深浓时却彼此背过身去”。在写《背影》的那些年里,朱自清父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恩怨,还曾有过一段时间较长的冷战。1925年,父亲写下了文中的那封家书。朱自清先生读后百感交集,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至此,两人心中的冰山终于融化,言归于好。冷战的解冻,除了朱自清父子逐渐忘却彼此的不是,惦念起对方的好之外,我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成长吧。在长达数年的冷战期间,朱自清先生也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长为人父,历经风霜,更懂得了父亲的艰难与不易。对父爱的理解更深刻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更为复杂而深厚。
二、主题之二:忏悔。
细读《背影》,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有三个重要的角色:过去少不更事的“我”、年长的父亲和现在年事稍长的“我”。而隐藏着的现在的“我”事实上是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作品的故事是通过现在的“我”的叙述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跟随着现在的“我”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体会这一事件。因此我们会看到文章中这样的字眼,“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是作者对年轻时自己的嘲讽。之所以会这样讲,是因为现在的“我”正是处于过去的“我”与父亲之间的位置。也许作者当时并没有饱经风霜,所经历的也没有父亲的`多与曲折,但此刻的“我”已经以一个孩子父亲的身份出现,再也不是那个年轻的莽撞的小伙子了。“我”开始了解处世的不易,明白了个人在世界中的渺小,努力在命运中的无奈。“我”开始理解父亲老境的颓唐,也不再嘲笑父亲的迂,而是反过来嘲笑自己,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无知感到可笑与深深地忏悔。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作者的这种惭愧与由此产生的对父亲的认同甚至仰视、崇拜,是作者逐步告别昨日的“我”而走向父亲的一个标志。
三、主题之三:怀念。
这篇描写父爱的温暖文章写在父子冷战时期,从19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生隙,到1922年父子间真正的冷战,再到1925年父亲写信给儿子。时间磨光了所有锐气,卸下了父子身上的利刺。待到时间洗尽铅华,父亲写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那些矛盾、不和都已不再重要。两个人血脉里流动的亲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分割的吧。既然是彼此挚爱的亲人,为何还要再互相伤害呢。朱自清先生在《关于散文写作——答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背影》所写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
四、主题之四:哀怨。
《背影》开篇便交待背景:正是父亲的差使交卸,家里祸不单行的日子。变卖典质只够偿还亏空,丧事还要借钱才能操办。父亲虽然镇定地劝“我”“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路在何方?结尾写“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很内敛而有深味的文字。父亲曾经“少年”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绝非庸碌之辈;而“我”,北京大学毕业,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但何至于均“东奔西走”之后,家境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呢?如果民众靠智慧和诚实艰辛的劳动都换不来幸福美满生活的话,那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文章的写作年代是在1925年10月,当时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之日,北洋军阀各霸一方,他们在日、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互相争夺地盘,国家战祸连年,经济破坏,生灵涂炭,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哀,哀社会给人们造成的不幸;人们怨,怨给人们造成不幸的社会。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这样的哀怨,是人们对黑暗时世的不满和消极的无力的反抗。
有人说,一部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像《背影》一样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从“父爱”到“生命”,关键在于你的角度。无论是教学还是作品赏析,我们都应以多元主题的视角去审视作品,体味作品,理解作品的深意。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二十
朱自清。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作品赏析。
主题。
《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尽管当时的社会是千孔百疮,他经过思想的挣扎后仍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许前方不一定有光明,但是坚决不停留于现实的黑暗中。在当时的社会,有多少知识青年就如作者一样坚持追求光明和希望,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赶路,留下匆匆的身影。
手法。
1、多样化形态体现节奏美。
在缓急中体现节奏这里的缓急主要是从作者叙述的语调和语速而言的,急则如火山喷发,如飙风急雨、飞星走电,缓则如春风细雨,如山涧小溪。《匆匆》以一串排比开头,接之以四个阀句。形成一种急切之势,表达出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恼的心理状态。而第二段说“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以平静甚至可以说是颓然的语调将第一段的快节奏降了下来,转入一种自我心理的陈述。第三段则延续第二段的抒写,继续细致的刻画笔者所感受到的时光易逝。第四段则又回到第一段的节奏上,以六个问句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焦虑,向人生发出一种追问。而文章结尾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样是问句,却显得忧伤、淡漠,像一片轻盈的叶了落在读者的心头,久久回味。正是这“急——缓——急——缓”的变化,使全文有了灵动的生命,使作者的情绪和感受更能引起共鸣。
《匆匆》中的起伏节奏,还鲜明的体现在其一连串递进的问旬之中。第一段和第六段都是如此。以第六段为例:“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小能平的,为什么偏要自自走这一遭啊?’’每个问句之中都包含着对前一句追问的回答,而在这些回答稍稍安定下来时,作者又设计了下一个追闯,也正是在这……问……答也就是一起一伏之中,作者诠释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匆匆”的体悟。
《匆匆》的风格是一种自叙式的,仿佛作者的自言自语,是很直白,素朴的。而其中穿插的一些比喻和拟人化的描写就为文章增添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形成内容上的节奏变化。如第三段中,“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氅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作者将太阳拟人化,纯粹的伤感之中又有那么一份幽默’与无可奈何,为文章那种忧郁茫然的调予注入了一些鲜活的生命的东西,而这种生命的东殛的消逝又更带来凄然之伤。
2、散文语言蕴含节奏美。
鲜明的对照《匆匆》中的对照借助矛盾中的统一或复杂中的单纯两相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这种用法,寓矛盾于统一之中。可增强谐调感,使变幻组合的印象油然而生。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嘟是借助“去来”这一对矛盾构成鲜明对照,使文章内容协调感增强,音节上也构成一种韵律的美感。
连贯的排比连贯的排比以它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浸润着人的心灵,让人们在接连不断的排比之中,引起语言的愉快,产生深刻的节奏美感。《匆匆》中第一句经典的排比,第三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都是用一种整齐的句式结构给人以节奏的变化与和谐之感。连绵的反复反复也是一种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同一语句,使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的艺术手段。这种节奏感既反映了强烈、深厚、激动的情绪,又有着连绵不断、起伏不停的音律。因而,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量。
《匆匆》中“反复”的使用,如:“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我能做些什么呢“又剩些什么呢”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在这些连绵的反复中。语言的节奏感,不仅是声音的重复给人造成的感觉,而是把人们对文词、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感受都鼓动起来了,因而也就产生了艺术的力量。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二十一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作品赏析]。
最新朱自清春课文解读(精选22篇)篇二十二
朱自清《匆匆》的格调委婉、流畅、轻灵、悠远。全文篇幅短小,结构较为单纯,句式大多简短,通篇显得和谐匀称,融洽得体。
《匆匆》。
作者:朱自清。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读后感。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名篇,我是在十几年前开始读的,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可是仔细品味时,又无法确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多年后,我在生活的磨练中,品味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看法,经由这许多经历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会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倏尔似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寓意深刻。所以禁不住想写点什么出来,如果有缘人偶然看到则欣欣然矣。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则会有很多很多说法,可是众说纷纭,无所适从。然内心里却对此问题挥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懵懵懂懂的来,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梁,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旅途,这一站起点是生,这一站的终点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正如我们有生,可是为什么会恐惧死亡,我想正是源于我们对生的无知。大话西游中孙悟空说:“生有很欢,死有何苦?”。我们总要抓住一些东西,让我们自己感觉到生命的存在。我们活的时候,争名夺利,无休无止,我们的欲望大的可怕,我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有的;我们总是追求进取,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
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是啊,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却是有限。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早晚自食恶果。正如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可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给世界万物众生留下了什么?给养育我们的天地留下了什么?一个人的富有,聚敛了的财富,要靠千千万万的穷人供养;一个发达国家的富足,要靠众多不发达国家的供养;杜甫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死的时候你能够问心无愧吗?如果能问心愧,庶乎近焉。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很悲观吗?也许以前我是这样看得,但是现在的观念看来,这句话是很冷静的,我们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为什么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有人说:过去的已过去,如轻烟、如薄雾,不留一丝痕迹;未来的还没有来,太渺茫;只有现在,是最实在,最可把握的了。我认为这个观念很好!可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最可把握的现在是如此的不可把握,当你想抓住它时,它刹那即逝,了不可得。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当我想现在时,现在马上就过去了,倏然而逝;可是未来的日子,马上就在现在的影子里变成过去。正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为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了不可得,轮回往复,故王羲之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今天看过去人正如我们的子孙后代看我们,那么我们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们将何去何从?子曰:“天下何思何虑百虑,天下何思何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