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但是咱们不能把它们当做累赘,他们是我们的宝贝。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二
随着现代音乐的兴起和普及,传统音乐逐渐被遗忘,导致传统文化的断层。为了弘扬传统音乐,我参加了一场关于传统音乐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深刻领悟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未来传统音乐的发展充满期待。
首先,讲座上的专家详细讲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我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讲解中,专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和流派。比如,他向我们介绍了“雅乐”的起源和演奏方式,这让我对古代宫廷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他还提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这让我对中亚音乐有了初步了解。借助这些具体的例子,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讲座上的专家还向我们介绍了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训练方法。我从中了解到,传统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和时间的。”郑钧“我们最熟知的乐器之一,琵琶,需要技巧训练,掌握琴身的不同技巧,掌握琴弦的不同音调,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同时,我们还听说了一些传统音乐演奏者的故事,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通过刻苦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出色的演奏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喜欢音乐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想要真正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还需要勤奋学习和不断练习。
此外,讲座上还介绍了传统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使传统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我们听取了一段京剧音乐,专家解释了京剧的唱腔和音乐编排对整个表演的重要性。此外,他们还介绍了音乐与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共同表达方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让我更加认识到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
最后,在讲座的最后,专家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些非常传统的乐器和音乐演奏。我通过亲眼见到了古琴、古筝、洞箫等传统乐器的演奏,被那种悠扬如诗的旋律所深深吸引。虽然我对这些乐器的演奏技巧不是很了解,但通过专家们的讲解,我能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亲自学习一种传统乐器,感受其中的神韵和魅力,让传统音乐在我的生活中发扬光大。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传统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的方式。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传统音乐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希望能够为传统音乐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三
听完马主任的讲课后,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讲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篇时,我不禁深感惭愧,我能为父母做到的却很少,真是太不孝了,当父母多唠叨几句时“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会很不耐烦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父母便给予了我们爱,在爱的哺育下,成长,成才。这份爱是我们必须回报的,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女做的很不雅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关心体贴父母,甚至有些子女从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及其爱好,他们的行为的确令人有些伤痛,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一句虚寒问暖的问候,当父母身处困境时,应鼓励他们。当他们摔倒在地上时,用双手亲切的扶起。当父母忙碌时,应主动帮助他们,去帮他们分解压力;当父母心灰意冷时,应劝告他们应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本应该是这样,许多事是无法改变的。父母是我们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叶,那么荷叶里包裹的便是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用真诚而又热情的爱去孝敬他们。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做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虽然我们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爱与感恩。定会被我们的感恩行为所感动。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孝敬我们的长辈。让我们对着爸爸妈妈大声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四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与情感内涵。近期我有幸欣赏了一场中国传统音乐演出,让我对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所领悟到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包括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情感交流以及对自然界的描绘与致敬。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演出中所使用的乐器,如古琴、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独有的。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优美、悠扬,给人一种非常纯净、雅致的感觉。尤其是弹奏古琴的演奏家,他们在乐器上的精湛技巧和灵魂的契合,使得古琴的音色更加深远、神秘。同时,演出还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结合,创造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在演奏过程中,表演者通过乐曲的旋律和情感的浸润,传达出深深地情感共鸣。音符中的起承转合,给人一种婉转动人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表演者内心的呐喊和感受。在演奏家的眼波流转和面部表情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而观众也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忍不住地跟随着节奏摇曳起舞,或者眼神迷离,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这种情感共振让人们更深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释放。
中国传统音乐也善于通过音乐来描绘自然界的美。在演出中,我听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了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祝福与赞颂。有些曲目表达了悠远、温和的山水意境,像是把人们带到了自然的怀抱中。而有些曲目则生动地描绘了动物和鸟类的活泼形象,引人入胜。通过音符的连续起伏和情感的表达,音乐在我耳边绘出了山川河流的美丽景色,仿佛我置身于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也对古人的智慧和文化进行了一种致敬与传承。在演出中,我能感受到音乐中融入了古人的哲学和文化。通过音符的运用,音乐表达了古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探讨,在音乐中流淌出一种智慧和力量。这种传承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有了深刻的敬畏,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存在。
总结而言,中国传统音乐通过独特的民族特色、情感交流、自然界的描绘以及对古人智慧和文化的致敬,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在这场音乐演出中,我体会到了音乐的力量和美妙。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的传承和保护。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热爱中国传统音乐,以保护和传承这一瑰宝。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五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符号,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律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近期,我参观了一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视听体验让我深感震撼和启发。本文将以发现性、深入性、体验性、表达性和反思性,以连贯的五段式来表达我的心得体会。
在表演开始之前,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抱有种种想法和预期。然而,当音乐家们拿起各式乐器,开始演奏时,我被浓厚的古韵所深深吸引。这是一种全新的发现,我意识到中国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和感染力。乐曲中的曲调在不经意之间将我带入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如同时光倒流,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
在演奏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性。无论是琴、箫、笛,还是鼓、铙、钹,每一种乐器都散发着深沉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音符的细腻演绎,音乐家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乐曲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宫廷之中或者大自然的怀抱。它不仅仅是音乐的艺术,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音乐所带来的体验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音符在空中飘荡,宛如羽化而生的蝴蝶,不断拂过我的耳畔。这种视听感受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的感觉,将我带入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美妙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可以尽情倾听,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每一个音符所传递出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的表达性是其独特之处。通过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家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与观众进行交流。每一位音乐家都表现出对音乐之美的全情投入,他们的手指在乐器上舞动,仿佛一只只灵活的蝴蝶,让我感受到他们心中所思所想。同时,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变化也传递出不同的情绪,让我在音乐的律动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音乐的视听体验,我进行了反思。我意识到,传统音乐是一部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和保护音乐家们的创作权益,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为世界呈现更多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
中国传统音乐的视听体验让我深感震撼和启发。它不仅仅是音乐的艺术,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当我沉浸在音乐的洪流中,无尽的美妙和情感涌上心头。通过这次体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音乐的内涵和力量,也激发了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我相信,中国传统音乐将会在世界范围内绽放光芒,彰显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六
传统音乐一直被认为是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瑰宝,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和价值观。近期参加了一场关于传统音乐的讲座,让我对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次的讲座中,我领略了传统音乐的魅力,深感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传统音乐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首先,在讲座中,我对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传统音乐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形式,它与国家的历史、社会、乃至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讲座,我了解到传统音乐是一种凝结着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寄托。了解到这一点后,我对传统音乐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加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传统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其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音乐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逐渐边缘化,有些传统乐器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然而,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一代人的情感。在讲座中,演讲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传统乐器,并分享了一个事实:一些传统乐器的绝技需要耗费十数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来掌握。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失去了传统音乐这部分文化遗产,我们将失去多少珍贵的历史记忆和人们对于它们的情感寄托。因此,我深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传统音乐,积极传承和宣传它们,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三,在讲座中,我对传统音乐的创新和融合有了新的认识。传统音乐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也需要与时俱进,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在讲座中,演讲者向我们分享了一些创新的传统音乐演出,例如将传统乐器与现代器材相结合,创作出了独特的音乐作品。这不仅通过音乐形式将传统音乐带给了年轻的听众,也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深感传统音乐的创新和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吸引更多人欣赏传统音乐的有效途径。
第四,讲座使我重新反思了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在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和潮流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音乐的地位相对较低。然而,从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来看,传统音乐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和文化表达。在讲座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音乐的美妙,也听到了讲座中提到的一些改变的声音。社会应该给予传统音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其保护和传承创造更好的环境。传统音乐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将其传承下去。
最后,通过这次传统音乐讲座,我对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感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传统音乐需要创新和融合,同时也对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重视提出了一些思考。我相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一点贡献,才能让传统音乐真正焕发出光彩,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七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古代的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情感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着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所以,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三、音乐教育也有助于提高智能素质。
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已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用音乐教育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八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九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150字)。
传统音乐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领域,对于深入了解和欣赏音乐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研究传统音乐概论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传统音乐的知识,也体验到了传统音乐所带来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下面将通过五段式的写作形式,简要总结和分享我对传统音乐概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发展(250字)。
传统音乐是一个源远流长的领域,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学习传统音乐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传统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学习古希腊、中国古典音乐和印度拉贾斯坦音乐等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我深刻体会到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音乐的变革与传承对于音乐文化的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段: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独特魅力(250字)。
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它可以通过声音和旋律来传达情感和理念。学习传统音乐概论后,我对传统音乐的表现技巧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无论是古典音乐中的交响乐团演奏,还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演奏,都展现出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特别被印度音乐的奇特音阶和表演形式所吸引,这种音乐向我展示了不同文化中音乐的重要地位和艺术表现力。
第四段:传统音乐的文化传承和保护(250字)。
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认识到传统音乐的流失和变革对于文化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丧失所带来的影响。在学习传统音乐概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国家和组织正在采取措施来保护传统音乐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例如,中国正在推动传统音乐的教育和培训,以确保新一代音乐家的培养和传承。这些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希望,也提醒着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
通过学习传统音乐概论,我发现传统音乐是一门跨文化的学科,能够拓宽我的视野和提升我的文化素养。传统音乐不仅是我欣赏音乐和艺术的途径,也是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桥梁。我真切感受到传统音乐中的情感力量和人类精神追求,这为我提供了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慰藉。
未来,我希望更加深入研究传统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文化背景。我希望能够与其他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交流,分享我的见解和体验。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参与保护传统音乐和文化遗产的行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
总结:传统音乐概论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学科,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传统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表现形式和独特魅力,以及其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这门课程让我对传统音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体验,并且激发了我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我相信,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传统音乐,为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十
一、各位老师、义工从自身实践和落实传统文化,示范作用好。使每位学员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有了学习的榜样,如鞠躬、吃素、讲话随和等。大福地确实是传统文化的示范基地。
二、自己的受益和体会。
50多岁了,在部队25年的时间,接受过党和军队不少教育,也有传统教育,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回想起来,这些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影响较大。但社会上和军队内部有的现象,也是自己的疑惑,就是官当的越大,这些理论学习的越多,学习的层次也越高,可贪腐的就越严重,可以说理论学习和实践完全背离。
自己也变得麻木,说麻木是对这些不正常现象思空见惯,从当初的气愤,到后来的无视,甚至随波逐流。反思一下,完全是自己的自私造成的,一是对坏的社会风气默认了、明哲保身了,二是也伸手占点国家的便宜了,比如说:在部队医院,酒精、棉球、胶布开始需要什么拿什么,没有感觉到。
但通过短短九天的学习,对自己有了很大的触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受益:一是人不管学多少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如果潜意识里(思想深处)不扎根,是无济无事的。这次学习深入了灵魂,对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深信无疑,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今后必将深入学习和理解、传播,不断去落实。二是太上感应篇对我的警示力,“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通过几天来几位大师的案例分享,以及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和果报,(好的果报感恩党和政府好的政策对家人和自己的护佑、听家长老师的话得好报;听党的话得好报,不听放任自己则有坏的果报)深有感触,对父母、生灵、圣贤必需有敬畏之心,对自己有缘的人和事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是律己的根源或者是保证。
一是自己要按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语善、视善、行善。播种福田。
三是除正恶,不断反省自己,忏悔自己,除不作恶。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十一
传统年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传统意义。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合家团圆,共度欢乐时光,互致祝福和问候。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生活的变迁,传统年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体会,从两个方面谈谈关于“传统年中国年”的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体现。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年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包饺子、送红包等。春联是表达对新一年美好愿望的诗句,它们往往写在红纸上,并且被贴在门口或者墙壁上,以祈求新年的祝福和好运。包饺子则是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吃饺子象征着一家人团圆、和睦。此外,年夜饭也是传统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人会一起享用美食,共度团圆时光。这些习俗和活动都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情感寄托。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年”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年的形式和内容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行游玩而不是久居家中,他们希望借着旅行的机会开启新年的好运。另外,传统年节目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选择观看春晚、参加庙会、赏花灯等等。此外,传统年也越来越被商业化,过年期间商家推出各种特价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这些现象展示了传统年的面貌在不断改变中,它正在与现代化社会相互融合。
在我看来,无论如何传统年的核心始终是家人的团聚和祝福。无论是传统的年夜饭还是现代的旅行,都是为了让家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享受到团圆和快乐。传统年可以是热闹喧嚣的,也可以是宁静祥和的,无论哪种形式,重要的是表达出对家人的关心和思念。在传统年里,人们通过互相赠送红包和祝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意和关心,这是传统年最温暖的一部分。
总之,“传统年中国年”的主题虽然在变化,但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始终如一。传统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体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而现代化的社会也为传统年带来了新的定义和形式。不管是传统的习俗和活动,还是现代的旅行和购物,我们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传承传统年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不管身处何地,我们都要记住家人团聚的重要,通过表达爱与关心,共度一个温馨祥和的传统年。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十二
论文摘要: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了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阐迷了民间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及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拟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试图厘清其引领作用与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秦以前、秦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现当代。从这四个时期可看出其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表现。
(一)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乐歌总集。春秋时期,由于《诗经》的广泛传播,使得歌唱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音乐形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普遍盛行,并影响和推动了先秦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诗经》开始的采风制度,为后世奠立了向民间音乐学习的优良传统。所谓采风即是由宫庭派出的采诗官下去将各地民间的歌曲收集上来,交给管音乐的太师,太师把民歌按音律加以整理,配上乐器,然后再演唱出来。《诗经》中的“风”,分为十五国风,即己表明是由不同地区的土乐组成。而被称作朝廷之音的“雅”,实在说也是地方土乐,只是它出在王歌,便被称为“止乐”。贵族中的进步人士,为了讽谏,为了批判现实的黑暗,也需要向民歌学习其精神和手法。这在《雅》中贵族诗人的讽刺诗中可以明显看到。因此,《诗经》中即使是贵族作家的作品,都是向民歌学习的结果。这一事实提醒了后人,继此以后的汉乐府、唐曲子词与变文、元杂剧等也都是在向民间学习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促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前进,这与《诗经》的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二)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现象,其最原始的意义是指官方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即可指代民歌,也可指代诗词。
作为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从上引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的“观风俗,知薄厚”。
由于汉代乐府所教习、排练、编创和演出的各种音乐节目,大都用收集而来的民间音乐作为编创素材,并采用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和体裁进行排练和演出,因而体现出浓重的俗乐特点。也正因为乐府音乐的俗乐性质,使得乐府编创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成为当时社会音乐生活中一种领导潮流的艺术风范和形式样板,既不仅为宫廷和贵族享用,同时也为民间各阶层群众所喜好和效仿。汉乐府这种根植于民间音乐的深厚生命力,使其成为继《诗经》以后,中国音乐史上的又一颗明珠。
(三)“瓦舍勾栏”与元杂剧。
民间音乐的历史进程在宋元时期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时代。这时国家已不设采诗官,但是向民间学习的传统却沿袭下来。
“瓦舍勾栏”即是这一时期非常值得重视的音乐现象。瓦舍勾栏中的民间艺人表演的市井杂乐,形式多样,品目繁多,仅就与音乐相关的品种论之,就有唱曲类、歌舞类、说唱类、戏剧类、器乐类等,这些类型不同、表演形式不同的杂乐品种,要么逢年过节以群体联欢形式自发地进行民俗性表演,要么长期固定在勾栏内演出,形成了宋元时期引人注目的都市文化新景观。
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它不仅在内容上第一次使下层人民在音乐艺术中获得了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是在前代和当代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及其加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诸如唐宋大曲、民间曲子、词调、说唱音乐等,均为杂剧的出现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民本内容与民间形式的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呼声,表达了汉民族的豪迈气魄,使元杂剧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在当时一领风骚。
(四)明清时期的百花齐放。
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延续与发展时期,我国能够保存极其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和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空前传播与民间艺人的世代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由此衍化出的众多音乐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各个品种均己成熟成型,形成了绚丽多彩、百花齐放的格局。如戏曲音乐的多声腔体系、民间歌舞形式的争相斗艳、说唱音乐的地域特色、“吹、拉、弹、打”兼具的民间器乐合奏等,都有各自独特的面貌和特色。特别是昆曲、京剧的发展更是占尽风流,而京剧直到今天仍被我们奉为国戏,可是追根溯源,它们又都是由地方土戏逐渐演变来的。
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四大类。相比较而言,民间音乐广泛存在,并对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从品种和曲目数量来说,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仅从目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来看,民间歌曲的歌种有千余种;民间舞蹈音乐有近1500种;曲艺音乐有300余种;民间器乐乐种近百种,曲目逾万余首。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其次,从使用及传播概率来说,全国各民族地区传统音乐生活中的民间音乐,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音乐门类。无论是在一年四季各种定期的岁时节日里,还是在各种不定期的婚、丧、礼、祭民俗以及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都少不了要演出各种相关体裁和题材的民间音乐。尤其是那些流传最广、历久弥新的精典之作,如《康定情歌》、《敖包相会》等,人们几乎张口就来,鲜有不知者。
从远古时代的六代乐舞开雅乐之先河,直到清王朝覆灭为止,宫廷音乐几乎贯穿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尽管统治阶级一直排斥民间音乐,但是宫廷音乐还是免不了受到民间音乐的深远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宫廷音乐(主要是燕乐)的艺术成就,是以民间歌舞艺术的成就为先决条件的。
首先,宫廷音乐的原始素材大都是来源于民间音乐。如《诗经》中的《雅》,虽是属于宫廷的'音乐,但是从形式到素材大都取材于民歌。再如《关唯》,原是一首形式朴素的民间情歌,后来被宫廷里面当作“燕礼”中的乡乐来演奏。
其次,宫廷音乐的创造者与表演者大都来自民间。周王朝的“大司乐”、汉代的乐府,唐宋的大乐署、教坊等都是宫廷的音乐领导机构。这些机构中有很多乐师,大都出身卑微,只是由于有优秀的音乐才能,才被吸收到宫廷中。他们通晓南北方的民间歌曲和乐器调律,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包括曲调与歌词,进行加工处理后,为王候将相创造出供其享乐的音乐。如周王朝的“大司乐”,有一千多人表演民间乐舞,这所世界上出现得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中的主要力量,即是“音乐奴隶”。
第三,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和娱乐需要利用民间音乐。《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统治者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通过采风来了解民意,改正施政中的错误。尽管这种制度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也为宫廷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民间曲调与歌词,使民间音乐成为宫廷音乐取之不尽的源泉。几另一方面,从娱乐的角度看,统治阶级一向鼓吹的雅乐从来就不能满足其享受的需要。从周代燕乐中的节目看,工歌、乡乐、散乐、四夷之乐、房中乐等,都与民间音乐紧密相连。《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二年,隋场帝为了接待突厥族的单于,征集全国各地的散乐(各种民间歌舞、杂技、戏剧的统称)到东都洛阳来演出。
可见民间音乐对统治者有多么大的吸引力。统治阶级的这种政治和娱乐的需要本身就说明,宫廷音乐难以拒绝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与远古时代的巫术以及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以后,相继产生了佛教和道教音乐。其中道教音乐与道教本身同样发端于古代巫现的歌舞祭祀音乐,自然与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清末,道教更是向民间性、地方性发展,直至与民间音乐融合。佛教传入我国后,宗教音乐初始虽受外来音乐的影响,但久而久之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而民俗化,民间音乐再一次成为滋润宗教音乐的土壤。一方面,佛教徒为了向我国人民宣传教义,并使之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常常利用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配上带有宗教色彩的歌词,来宣传他们的教义。这从后世保存的寺院音乐中可以找到用中国民间曲调唱褐赞的例子。如常州天宁寺用民歌《班坞调》的旋律歌唱“清净佛身法”等。另一方面,佛教利用一些特定的宗教节日进行宗教宣传活动,如唐朝大戏,大都聚于寺院中,寺院因此而成为民间音乐集中表演的场所。这不仅为群众的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佛教僧人能够广泛地接触民间音乐,并利用它们作为吸引群众和宣传教义的工具。
各个时代,都有对民歌进行选择、推荐与加工的传统做法,也因而有新的音乐形式的出现。民歌不仅哺育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而且哺育了很多伟大的诗人,比如屈原。提到屈原,・不能不提《楚辞》。所有唐诗、宋词、元曲都以时代标名,表示是时代的艺术成果,而不是某一地区的产物。可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则独以地区标名,足见其自有不同于当时中原各地的独特的民族传统。但《楚辞》不同子《诗经》,《诗经》大部分保持了群众集体创作的面目,而《楚辞》则基本上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屈原所创造,他的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沿用民间艺术的原来形式,另一种则是从民间艺术吸收丰富营养而变化出来的震镊古今的巨制鸿篇。可以这么说,《楚辞》导源于民歌,奠基于屈原。
汉魏以后,诗人与音乐家的合作关系依然继续保持着。正所谓“吾国诗歌,与音乐之关系,至为密切,盖乐以诗为本,而诗以乐为用,二者相依,不可或缺”。许多专业的和业余的歌词作家,专为民间曲调填写歌词,如唐代的李白、白居易等人的某些诗篇,都曾得到人们的传唱;而北宋的柳永更是继承了民间曲子的传统,由于作品较为接近口语,唱起来上口,所以在当时很受欢迎,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丈避暑录话》)的说法。这些情况都可以说明诗歌、诗人与民向音乐之间的紧密关系。毫无疑问,古代诗人们流下的大量的精美诗篇和曲子词,都是在民间诗歌与曲子的哺育之下放出灿烂光辉的,无论在文学还是在音乐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通用13篇)篇十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它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企及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其二、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另外,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音乐游戏与儿童生活的关系。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