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优秀8篇)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二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景。如果因季节观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教师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4个,会写的字有7个。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比如,可以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也可以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要加强对字形的指导,比如,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3、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学习诗句。可以这样导入: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在学生回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这样再读课文,使学生对诗句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4、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可以教师范读、音乐配读等。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不必专门死抠其中的词义,在粗通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内容。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5、指导朗读时。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诵读时教师要做必要的技术指导,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的时候,注意词与词之间节奏不要完全一样,有快有慢,要有变化。需强调的内容要读重音,比如“谁”“春风”“东风”“总是”“春”。

6、根据诗句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理解古诗的内容,突破难点。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可体会到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就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可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新奇的春景,想一想,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想象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紫千红的景象,从而体会诗句内容。

7、关于课后思考练习题。第1题是背诵课文。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时进行,在熟读成诵中,让学生背诵,也可以采用互相比赛的方式记背。第2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是理解诗句内容的练习。理解不要拘泥课文内容的直译,只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说清楚即可。如,“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花开的景象以后。”“春风徐徐吹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这几种表达都可以。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三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四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

文章出处:小学语文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将开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自由读、单个读、评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脑子中看到了什么?

5.个人情感体验巩固识字。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五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学习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六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启发想象,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

1、 喜欢背诵古诗

2、 激发学生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采取范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熟读成诵。

难点: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与学法

师:创设情境、示范朗读、参与讨论。

生:自读、讨论、想象、诵读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 读懂第一首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3、 朗读背诵《赠刘景文》。

一、 导入第一首古诗

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又叫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奥,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板书试题:赠刘景文)

二、 师配乐泛读古诗,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 自学古诗

1、 自由读,读准每个字的音。

2、 指名朗读。

3、 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指名朗读。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4、 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荷尽:荷花凋谢。 擎雨盖:指荷叶。(课件展现画面) 犹:还 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挺立在寒风中。(课件展现画面)

四、再读感悟,启发想象

1. 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并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的菊花的花枝还傲霜斗寒冷。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深秋时节。

2、师再次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3、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cai出示相关秋景图,学生欣赏。

五、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这么美得景色,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 -- 挑战读 -- 齐读

2、熟读成诵。

六、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 刘 枝 记,学生边认读边观察。

2、说说识记方法。

3、重点指导书写“首”字。

笔顺:

4、学生书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总结

1、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吗?

八、课时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读懂《山行》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诗

1、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2、齐背

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山行》释题并简介作者。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1、图上画了什么景物。

2、师范读古诗,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古诗,相互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讨论。

2、每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讨论点拨。

山行:在山中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白云深处:山中白云飘起的地方。

坐:因为 晚:指深秋 霜叶:指枫叶。

四、再读感悟诗意

1、生边看图边朗读,从图中感悟诗意。

2、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师描述诗意,生边听边想象。

抬头远望,有一条石头小路盘旋而上,顺着这条路再一直向上看去,还能看见一缕缕白云后面隐隐约约住着几户人家。因为喜爱这深秋枫叶的黄昏景色,我不由得停下车来,仔细的欣赏。啊,经过霜打的枫叶树叶,红的比早春二月的花儿还要鲜艳呀。

4、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吟诵。

5、一齐背诵这首诗。

五、知道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枫、于,让学生认读。

2、讲讲识记方法。

3、师范写,生临写。

六、拓展活动

请分别背诵一首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

板书设计(略)

七、课时作业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七

《赠刘景文》是新课标新增的一首诗。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同学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课前先给同学较充沛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我给出一个预习计划:

1、先读、圈、注:

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

2、再读:

读准、读流利、读美。

3、讨论:

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

新课教学基本依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同学们纷纷主动读字读诗、讲自身的理解、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身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但由于现在未到残荷败菊的时候,所以同学对此感受不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似乎是书本和老师强加给他们的!

《山行》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充沛结合画图,以便让同学更好的进入诗歌意境,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我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很好的解释“寒山”的意思,以至于不能让同学很好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以至于我没能完成教学目标,这是在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错误。原本诗歌就是很美的,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有了这次失误,我会在以后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篇八

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理解诗意;感悟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会写生字。

2、借助工具书,自己试着理解诗意,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4、试着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古诗,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

三、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领会其意境。

四、导学《寻隐者不遇》

1.回忆古诗学习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用怎样的方法来学懂古诗的呢?

小结学法: 懂字词、解诗意、一边听,一边想 想意境

遇:遇到,碰到

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朗读诗文,理解诗句:

1.自读诗文,想想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全诗大意,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稍做点拨。)3.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在“童子”的介绍中得知有关信息的。那么,这四句诗那些是诗人说的,哪些是童子说的呢?()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松下问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言师采药去。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云深不知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童子、诗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各是怎样的吗? 6.连起来说说诗人寻访的过程。

(二)品读诗文,想象意境,感悟诗情:

1.引导想象:

隐者在山中采药,如果进山寻找,有没有可能遇到?此时他会怎么想?

可是山中云雾浓厚,山林高大幽深,想找隐者容易吗?此时他会怎么想?

定经历了许多的思考。这反复的思考、揣摩,就是“推敲”。

3.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性格高洁,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诵读诗文,化诗为画:

1.朗读诗文。

2.背诵诗文,脑中想象画面。

(四)拓展阅读

《寻隐者不遇》 宋

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是宋代诗人魏野去拜访一位隐居蓬莱岛的隐士,可是没有遇到而写下的。魏野去拜访一位隐居在蓬莱岛的隐士。他发现这里非常的美,高山环绕,松涛阵阵。诗人到隐居者的居处时隐居者去采药了。诗人有些失望,可看到像天上一样的风景时,心情又开朗了。

这首诗题名为《寻隐者不遇》,和贾岛之同名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课堂练习:将诗文改写成现代文。

提示:诗人一路欣赏的美景——寻访的过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问

言师采药去。不遇 推敲

只在此山中,能遇 云深不知处。难遇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