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汇总8篇)

时间:2024-09-22 作者:雨中梧

个人简历应当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技能专长和兴趣爱好等内容,以全面展示应聘者的个人素质。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相比,初中历史学习是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师应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当,会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看似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开展学习活动。乱哄哄的议论是没有教学意义的,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马上讨论起来,教师再说什么也听不进去,课堂讨论缺乏针对性,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提出的是学生心中明知道答案的问题,却还让他们讨论,这样的讨论活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提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课题,促进合作学习模式效率的提高。

1.科学选择主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合作学习主题。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有许多适合小组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的内容开展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会让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得以创新,促进学生融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中。例如在学习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时,可以开展一个寻访丝绸之路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导游组、地理学家组、历史学家组与美食组等不同的小组,根据小组特色制定学习任务,从多个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了解。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重点,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更能扩展学生的历史学习的视野。

2.科学组织课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引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合作学习活动效率的提高。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教师指导

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成为历史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知识,在团队协作中掌握历史知识,会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高效化,也能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二

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确定了影响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在初中化学与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应用交流与合作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交流;合作;策略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不重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的价值,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体现,学生的意愿、差异、情感态度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在一种压力和感到威胁的环境中学习。新课标下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是“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源泉。

一、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现状

目前,课堂上教师们都在积极构建“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但同时还存在相当部分的“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导致交流与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设问,宣布讨论,学生便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这似乎也成为公开课必备的点缀。可仔细一看,这热闹背后存在的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是只“作”不“合”,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思状;有的你争我抢,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更有甚者,不让别人插话,全得按我说的办,老子天下第一。当教师示意结束时,每小组的代表发言有条不紊,汇报时说的是:我认为……,“我想……”,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试想,这样的轰轰烈烈,有“形”无“质”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把学生引向何方,有多大的实效性呢?目前交流与合作学习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将小组交流与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

2、自由放任,缺乏监控和指导。

3、交流与合作学习的随意性。

4、“热闹”掩盖下的少数人学习而多数人休闲。

5、分配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的随意性。

二、影响初中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的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其学生时代,交流与合作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人交流与合作的技艺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理念也未能有效构建,从而造成交流与合作教学技巧的贫乏。尽管许多教研活动都把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重点进行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适度难控,很难收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学生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违背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不讲清要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随意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没有动态地变更小组人数及成员的角色,不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能科学处理好独立学习和“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关系,一味地让学生交流与合作、讨论,结果只能是表面热闹,实效不强。

同时,教师往往忽视学习小组带头人的功能,没有让“领头雁”的作用发挥好,小组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协调发展,使得交流与合作不能深入。另外,教师还没有及时转变角色,融入小组讨论中。

2、学生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不均衡。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交流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不均衡的。个别学生频频发言,大部分学生默默无闻、一声不响,成为“多余人”。这种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效果必然有限。

二是部分学生性格、能力、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等因素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存在较强的胆怯、羞涩心理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严重,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交流与合作意识和机会。有的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有的学生不愿意当众表露自己的思想,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不专心,易受干扰,爱做小动作,爱跑题,常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影响“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效果。

3、评价方面的影响因素

目前尚不能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课堂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教师分不清“交流与合作学习”是手段还是目标。有的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某个学生的成绩好了就可代表集体成绩;或者是小组成绩一般就说明全组学生都一般。操作上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念指导和科学评价,缺乏创新,长期以往,势必造成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三、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初中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呢?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必要的社交技能进行了总结,认为“组成技能、活动技能和交流技能”是交流与合作应具备的条件。因此,交流与合作学习应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技能技巧上入手。

1、组成交流与合作小组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组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交流与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其原因在于一些基本交际语言的使用上出了问题。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生的基本社交性语言入手,积极引导,提出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成为交流与合作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你好,交流与合作愉快”等一类的打招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或微笑、握手、击掌等,创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氛围。这些常见的“打招呼”语言和动作是组成交流与合作体的重要开端,具有“打破僵局”的作用。

2、小组活动技能的培养

一个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交流与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是什么呢?它应是小组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互相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与应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尊重差异,善于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组成员的成功表示赞赏,失败表示鼓励,以及倾注情感、平等相待等,都能增强交流与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而“理解和友谊”则更能产生凝聚力,这样便逐步形成与人相处的技能。

3、交流技能的培养

“交流就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第三个职能是交流的职能,即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在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对话,让学生积极提建议与应答,询问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与不赞同的应答,或学会说服他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也就是“学会微笑与倾听,做会说话的人”。教师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的积极引导,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养成习惯。

四、在交流与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

1、在实施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全班教学、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做到开放空间与开放时间相辅相成,不能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尤其在课堂交流与合作学习中,只有那些能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体现交流与合作学习的价值。

2、关于在交流与合作学习中,如何从整体上对每一成员进行评价,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结论评价如何有机地相结合等,都还没形成一套适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

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由于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国情,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环境之下,既是交友,又是交流,既有交流与合作规则的约束,又有自主的探索、相互的激励和影响,对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民主精神、个人责任感和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

在初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和数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星,杨国斌等.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国斌等.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8-9).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三

一、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要科学合理

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要科学合理。一般情况下,小组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的分组,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的进行小组的调节。笔者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分组方式:首先是固定的小组组合。这种小组的分配是根据班级作为排布的方式惊醒分作,一般是前后两张课桌四个人为一组,便于随时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因此,教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要考虑到前后左右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因素,以便发挥小组的整体优势。这种小组合作一般运用在初步阅读中,生词、生字、词语含义等等的学习,小组内部成员可以分工合作,然后进行综合整理,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是自由组合式的小组学习。这种小组学习的模式一般运用于刚刚开学的时候。开学之初,学生彼此之间不了解,教师对学生的性格与兴趣也不是十分了解,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合作的对象,进行小组的分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的过程中充满创新。另外,在需要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时候,也需要这种自由组合的模式。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学生会以更好地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并列式、辩论式等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开展的价值在于通过小组成员的帮助,来促进小组成员内部的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为小组的合作学习制定一定的目标,为合作学习提供动力与凝聚力。教师在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教学的内容等来进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三峡》一课的时候,教师提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生字、生词,翻译、理解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2.品读课文,展开想象,领略三峡雄奇险拔的景色。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绝妙之处。结合这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目标,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学习,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最后达到学习目标,准确分析课文。

三、科学调控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时间要科学合理。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要做到松弛有度、张弛结合。不能够为了赶紧教学进度,就匆匆忙忙的进行合作学习,规定学生讨论的时间,学生正在讨论到激情之处,教师就不管不顾的打断,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会逐渐的减弱。同时,也不能够任由学生没有止境的讨论下去,有的时候学生没有进行探究的欲望,思想状态比较散漫,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与管理,打断这种“合作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矛盾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讨到激烈之处,难免会出现冲突与矛盾。当学生出现激烈的争论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解决。引导学生先冷静下来,平复心绪,听听别人怎么想、怎么说,然后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这种冲突中,才能够解决新问题产生思想上的火花,同时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际协调能力,在相互磨合中促进自身的发展。总而言之,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开展合作学习,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合作,小组之间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四

文/唐先锋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阐述了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及具体策略。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五

摘要:本文试图对高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重新设计,设定了该模式的实践过程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分析三个阶段。以项目化教学为基础,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切实达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化教学;高职

一研究背景

学会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张茜,200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合作”看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成为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我们在针对广东160家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人才需求调查中,企业明确表示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团结互助是仅次于敬业爱岗和诚实守信的。且在对多个岗位招聘信息分析中也发现对应聘者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是时代前进、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jaeobsetal,杨宁等译,2005)。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学改革,在现今高职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该方式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何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有效实施,需要寻找突破口,结合项目化教学,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视角。究竟怎样操作,首先要有个具体设计。设计的理念要考虑到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实际操作的问题和困难,才可能行之有效。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而合作互助的学习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学习环境。本研究参照胡小勇等(2009)优化分组学习效果的实践策略——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的研究一文中的实践过程设计框架,试图以项目教学为前提,围绕项目进行分工和实施,提出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践过程将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二实验的准备阶段

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教学舞台上,学生为演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导演,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过程监控作用。其次,重新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以项目教学为导向,构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对所要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项目和任务,遵循“三个结合”原则。

二是,课内与课外项目相结合,课内项目比例约为30%,课外项目比例约为70%;

三是,分项目与综合项目相结合,分项目比例约为60%,综合项目比例约为40%。

第二,注重过程考核,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比例约为60-8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实训项目成绩等。考核中实训项目成绩由各项实训项目的成绩汇总而得,各个实训项目的成绩要细致到具体课内与课外成绩的分配。最后,拟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任务。依据重新制定的教学设计,拟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任务,包括布置任务的时间、任务具体要求、任务完成时间、完成方式、成绩分配(与考核方案相一致)等。

三实施阶段

(一)“小组合作学习”环境设计

1.重视思想

思想通才能行动。所以开学第一次课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教师要灌输给学生本学期该课程将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并且把课程的整体设计、考核方式等信息简略地告知学生,希望能够引起学生重视该种学习模式,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为小组贡献一份力量,争取集体进步”,同时也要强调如何处理“搭便车”现象,一经发现,则取消该同学的小组共享成绩。

2.学生分组

既然是“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就要以小组的方式来开展学习。因此,如何分组是开展此种学习方式的重要工作。分组应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6-8人为一组,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调配”原则。明确一个班要分成多少组,每一组具体的成员名单、组名、组的口号等。这项工作一般在项目实施前一周就要完成。

3.安排并确定具体组员分工

依据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内涵,各小组的分工应该是能够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此外,还仍需考虑高职培养应用性和具备岗位素质的人才目标,初步拟定了两种分工方式。第一种分工方式为“岗位分工”,具体岗位包括:记录员、发言员、资料员、协调员、外联员,该分工可不经修改适用于所有课程。第二种分工方式为“项目单元分工”,项目单元划分的依据来自于该课程所设置的项目单元,表格中各单元的所负责学生的工作任务,不能理解为只是他本人来完成这个单元工作,而是由该同学组织小组成员一起来完成,各个课程根据课程设计的单元来修改后使用。各个学习小组根据两种分工方式进行安排,由组员自由调配,并按要求填写好教师发给的.组员分工表。分工表一式两份,小组资料员和教师各保留一份,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实施和监督。

4.安排学生座位

安排学生座位的目的,一方面是便于实训项目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便于课堂的教学管理,如考勤、讨论等。课程大量的实训项目需要以小组方式来进行,所以课堂上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是比较恰当的。当课内实训项目安排下来的时候,相关单元的负责人就可以组织组员进行实训,记录员也便于记录小组讨论的内容。由于安排了座位,教师的课堂监督更便于开展,每一次课教师就让各个组记录员上报该组缺勤名单,缩短了考勤时间并提高了的课堂效率,也确保了较高的到课率。各组座位不能一成不变,一个学期至少调换1次座位。

(二)过程记录和监督

1.教师过程记录和监督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做好记录,包括每一次的考勤、学生课堂表现、各个实训项目的成绩、学生资料记录和整理情况、各小组的团队合作进展情况等。这些都能以电子版表格形式来做好记录,表格中的学生名单最好以小组为单位来整合,便于记录。教师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监督学生的学习、团队的配合、各组员的工作进展、实训项目的实施、“学生研究团队岗位分工”表格的填写等情况。任课教师最好能够有一份各个小组的具体分工名单,便于监督和督促学生完成相应工作。2.学生过程记录每个小组发放一套“组员工作开展情况记录表”打印稿1份,资料夹一个,统一由各个小组资料员保管,学习过程中,各个组员根据之前安排好的分工项目填写表中相应的内容,填写完毕签上名字后,交由资料员,每一次课资料员都要把资料夹带来课堂,便于教师随时检查。

(三)学生分析

该部分由学生自评和学生成绩两个方面构成。其一,学生自评。“学生研究团队岗位分工”表格中“自评表现成绩(1-10分)”一栏,由各组员根据自己本学期工作表现给予评分。其二,学生成绩。根据考核方式计算出来的学生各部分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实训成绩、期末考试等,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情况,从而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

四总结分析阶段

该阶段主要引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课程学习的成效情况。在课程最后一次课上,进行学生自填式问卷调查。待回收所有问卷后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如果为了检验该学习模式的成效设置了实验组和参照组,那么问卷也应该分为两套问卷,调查内容大致一样,但也存在些许区别,便于比较。此外,还要做好实验成效总结工作。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可根据本学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情况,进行具体总结,包括进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茜.透视“小组合作学习”[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

[3][美],,lohwanin著,杨宁,卢杨译.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4]胡小勇,李闫莉,徐旭辉.优化分组学习效果的实践策略——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7-110.

[8]周俊.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报告.教育导刊,1997(2)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六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郑永进

摘要:一度热情极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在呈降温趋势,其实运用得好效果会非常好。要防止对其过度赞美,也要防止将其贬得一钱不值。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合作学习;条件;控制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

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1.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难怪每次高考后,有教师很高兴:这道题我讲过或讲过类似的题,但学生仍然不会做,教师空欢喜一场。因为平时被教师带着做题,已成了习惯,考试时,教师没在身旁,要自己独立作答,那就不会了。面面俱到的关心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思想,教师一讲就会,学生一做就不会。

2.小组中的分组很有讲究

人太多不能深入交流,人太少不能达到多方合作以解决问题

的目的。成绩相差太大,成为一言堂,成绩差的学生不敢发表意见,成绩好的学生听不进成绩差的学生的意见,或不屑于听,从而交流不畅,跟独立思考没什么差别。座位相差不能太远,座位塔得太乱,容易造成联谊会的效果。因而小组成员以四到六个人为最佳,座位顺序基本不变,还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大体均衡,成绩大体均衡。

3.使用频率不能太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使用太多,都会造成学生丧失新鲜感,从而投入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学习模式中的一种,没有一无是处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对小组讨论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后,录像师交给一个录像带,录下了其中一组的讨论内容,原来他们讨论的话题与要求讨论的话题毫无关系,他们在讨论电视剧中的人物谁最酷。这样表面繁华的小组合作学习,告诫教师越是小组合作学习,越需要教师的监督,督促学生尽快进入讨论,督促学生控制讨论的节奏。学生对教师深入基层的指导会非常感激,会产生一种被关注后的表现欲。当然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内容,尤其不能直接公布答案或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兼顾到每一组的学生。在结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公布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时是全班总结,没必要点哪一组,教师赞同不赞同要表明态度,也可让大家一起评价。学生付出了劳动都希望能得到反馈,正确的希望得到认同,错误的希望明白原因,以便改正。其次,要把握好时间。小组讨论的时间过长,完不成进度,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也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影响讨论的深入。最后,各组讨论的问题要一致。有的教师为节省时间,让这一组讨论这道题,让下一组学生讨论另一道题。各组讨论的题均不相同。然后小组讨论完毕后,讲这一题时让这一组的代表起来讲做题步骤,讲另一题时让另一组的代表起来讲做题步骤。殊不知,每一组都只讨论了一道题而已,对其他组讨论的问题都不甚了解,听别组说讨论结果,很多时候是如云坠雾。教师却无视其他组的学生,眼睛就只盯着发言的学生。这样,教学目标的完成就大打折扣了。笔者认为应把讨论的面撒开,让各组讨论同一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有比较,教师讲起来也有针对性。一道题弄懂了、透了,就能举一反三。与其对每一道题都一知半解,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弄懂一题。

三、以评讲试卷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

现在每次发下试卷,我都会给一节课的时间,让前后四个学生,前面两个,后面两个,组成一组。如果有剩余的学生,视情况安插在各组中去,考虑男女比例和成绩的均衡性。实践证明,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刚做过的,并有教师评分的试卷,然后教师再讲,效果显著,学生兴趣很高。每次教师发下试卷,学生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接下来想知道自己错了的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教师马上就评讲,学生往往不能很快收回心思。与其强行把学生的心思拉回到听评讲上,不如顺应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让他们组成小组。让做对了这道题的学生给做错了题的学生讲一讲,做错的学生问做对的学生,做对了的学生会非常耐心地讲自己是如何思考做题的,做错的学生会听得非常认真。这很像一对一的辅导,听讲的一定要听明白为止,讲的学生责任感极强,一定要讲明白为止。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做人的原则,使学生之间更融洽,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总之,灵活性远远超过教师给全班统一讲。当然,学生在既没有讲又没有听的时候也不能闲着,要看自己错了的其他题。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对全组成员,甚至是全班都没有做对的题,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也不可公布答案,让学生发挥全组成员的力量去思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控制得好,能够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愿小组合作学习仍能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3]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七

“巧设参与活动方式”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活力

文/王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让小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合作学习中领悟方法,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互教;全员参与;互评

日本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阐明:“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这就是建立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教师们共同的愿望,也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挑战,是保障每个人学习权利的挑战。而这一挑战中的关键词就是:尊重、信赖、倾听与交响。”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现阶段思想品德课堂小组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现阶段思想品德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困境分析

首先,很多思想品德课堂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对一个话题展开讨论,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然而、冷静观察后会发现,有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不具备有效的内容,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小组讨论时看似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合作探究,甚至可能在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以小组名义解决各项课上、课后问题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有些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小组学习逐渐失去了活力。

教师巧设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草,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巧设参与活动方式,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巧设学生参与活动方式,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困境的尝试

1.给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互教的参与活动平台

只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教,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教来解决。正如巴洛赫在《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一文中说:“在一个小组中确实有帮助,因为有些事实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出来,但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交流,就可以达到更多的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就教另一个学生,这样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就可实现课堂上的生生互教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

如,我在学案导学的“自学探究”环节,先让学生在严格限定的时间内“自主自学”,在教材上标注出答案。“自主自学”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互教。因为小组成员构成是按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自觉性的优劣组建的,所以优等生教学困生,既有监督、督促其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很快地教会学困生自学中遗留的问题。以优促差,使每个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再如,学案导学的'“互助探究”环节,七年级下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为例:

“自立”大家谈

学习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生活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集体生活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区生活自立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啃老族”的昨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啃老族”的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个“互助合作”环节,我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将各自的发言记录,填写在导学案中,并提示组长关注本组中参与热情不高的学生,想办法带动他们多表达、多交流。在小组互助合作交流环节结束,由各组组长代表发言将各组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既丰富完善了答案,又让参与热情不高的学生对自立知识加深了理解。这堂课落实“自立的意义”这一教学重点很扎实,而且在互助合作中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生活中的实践去感悟“自立的意义”,达到的教育效果是很到位的。“合作互教”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全员参与,以优带差,共同进步,扫清了教育死角。

2.将“参与活动”渗透到课外,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

思想品德课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学,在学中能受到感染和教育,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植根于时政热点,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对最新的新闻热点的关注与讨论,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显灵动,更具吸引力。

但现实的生活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才更具有教育意义,新闻热点只有亲自观看和摘录才更有印象,才能真正做到“观天下”。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外活动,既可相互帮助,又可以培养带动学习兴趣,培养协作意识。如,为了让学生感觉学习思想品德课有意义、有兴趣。(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我在课下设计了“观天下新闻纵览”活动,活动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一周为一期,上网或观看新闻电视节目,关注一周的焦点新闻。(2)每位小组成员将自己一周来搜集的焦点新闻图文资料及视频,交给组长进行“观天下新闻纵览”校报栏目编排。在校园网上公开展览。或张贴在班级门口固定展示栏中,供学生浏览。(3)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配合工作,及每周的焦点话题提示。小组每位成员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说:“平时看电视就关注电影娱乐节目,上网就玩游戏和聊天,通过这个活动我知道了世界上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情,让我的作文内容丰富了很多,我也了解了如就业、外交、军事、科技等实事。”我的大部分学生对“新闻30分”是每天必看的。

如,我在教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课时,我采用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采集我村周边河流、沟渠的水样,了解我们这一地区的水污染情况。当我们走到一条条污水横流的河流、沟渠时,学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原来清澈见底,鱼虾游动的河流,现已污秽不堪,鱼虾绝迹,更可怕的是,我们这一地区的河流几乎全被污染,并且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严重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健康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顺着被污染的河流、沟渠找到了几处正在排污的排污口,这时学生再一次被从排污口涌出的冒着白沫的黑色和黄色的污水震撼了。回校后,我们将这次采集到的水样,反映污染情况、排污情境的资料照片,贴上采集地标签,在学校和新建小区组织了一次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展览,引起了师生极大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从枯燥的文字知识中解脱出来,而且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国民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此,教育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定义务。

3.积极参与互评活动,培养小组团队精神

首先,对小组内部每个学生日常上课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作业质量、课下行为表现、参加文体活动、晨测成绩等具体量化指标进行统计,由组长监督实施,将每周量化结果计入月小组得星统计中。在组员间互评可以激励自己积极学习和积极参加小组互动的热情。其次,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各小组要在参与活动中注意观察其他小组的参与情况和达到预期效果,活动结束后要小组间进行互评,并在小组互动评比表上粘贴“成果红星”。每月由班长统计得星数量,公开评比月小组明星个人和明星小组。教师把以前单一对学生成绩评价改为现在的学生互评,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学生评价更客观公正,更能引发学生有力而自觉的合作行为。团队精神的形成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

让小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合作学习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美]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

[2][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5.

(作者单位天津市沙井子学校)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篇八

初中英语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尽快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具体谈谈如何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技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得到高效实施。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但由于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以致于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

1.班容量过大导致小组成员较多,小组长的组织活动往往顾此失彼

2.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不能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3.小组长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带领全组成员出色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4.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各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时间不能保证

这些问题,都将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不仅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养成合作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将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当作自由放松的良机,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初衷。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原则

1.自愿性原则

教师要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小组长和进行分组,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强迫学生选择,如有不当也要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上进行适当调整。

2.针对性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等情况,合理地确定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形式并安排活动时间,使之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3.系统性原则

教师要遵循学生知识掌握的规律,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的划分也要不断调整完善,使之日趋合理。

4.全面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参与指导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评价方法等,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5.操作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仅从理论上的最优化出发,而应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其他的因素,要力争做到简单易操作,不能过于复杂,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6.开放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过程、形式、方法、手段、时空、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采取开放式的策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多角度、多方位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分组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与同事的教学研讨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都是临时按座位就近组合的,这样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一团糟,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师要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将全班学生按以上因素分类,然后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竞赛。

2.选择与培养小组长

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有效组织管理者,他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组的学习质量。

首先,在学生推荐和自荐的基础上,从责任心、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征求学生的意见,确定小组长的初步人选。

其次,要对小组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训,以充分发挥其在合作学习中的牵引和桥梁作用,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助理”。要培养小组长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在不影响自己成绩的情况下,应从全局着眼,推动全组的工作,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组内的所有成员,并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

再次,引入小组长评价机制,对小组长的责任心、业务及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小组长工作的积极性。

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教师应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组员设计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的任务有梯度,满足每一个组员的学习需求。

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设计的小组活动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合作。首先设计的任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以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真正地参与、真正地操作,用英语去完成真实的任务、学习和工作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真实的体验,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其次要设计实践性较强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的过程,将书本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一方面使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4.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来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引入有效的评价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初中英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助交流;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华。浅谈初中英语的小组合作学习。现代阅读:教育版,(16)。

[2]王黎。浅谈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z6)。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劳动节策划书活动(汇总19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展示个人形象的重要时刻,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准备,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劳动节

    最新校大队委员竞选演讲稿(通用16篇)

    参与竞聘是一次机会,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并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个人职业素质。接下来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诚信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校

    最新感悟秋天三年级(优秀8篇)

    范文范本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写作参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思敏捷度。掌握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感悟秋天三年级篇一看!

    2023年暑假阅读小王子心得体会 暑假阅读小王子心得(大全8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为大家的阅读之旅增添一些色彩。暑假阅读小王子心得体会篇一假期中,我阅读

    最新清明节学校讲话稿与安全公约(实用8篇)

    岗位职责是为了有效地分工和协作而设定的,能够确保每个人的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在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时,记得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去理解和评价。清明节学校讲话稿与安全公约篇

    大学生军训稿 大学军训总结(优秀19篇)

    岗位职责是指在组织中某个岗位上需要承担的具体任务和职责。亲爱的朋友:为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建议我们多参加户外运动和锻炼,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心态。大学生军训稿篇

    自荐信面试安检(模板11篇)

    在面临问题时,我们应该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进步。如果你对自我介绍感到困惑,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希望能帮到你。自荐信面试安检篇一尊敬的xx超市

    最新最有凝聚力的团队名字 企业团队精神标语(实用8篇)

    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意见建议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最有凝聚力的团队名

    体验父母的职业心得体会 对父母工作体验心得体会(模板8篇)

    通过写实习心得,我们能够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起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若想了解更多工作心得的写作技巧和分享,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文章推荐给大家。

    最新生活老师自我评价(优秀8篇)

    岗位职责的明确可以使员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责任范围和工作目标。如果您需要一些个人简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修改技巧。生活老师自我评价篇一在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