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汇总7篇)

时间:2024-09-22 作者:纸韵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一

师:你们想和这两颗蒲公英种子说些什么吗?

生:沙漠的金光闪闪、湖泊的银花朵朵是太阳光的缘故。你们被自己的眼睛骗了。

生:被表面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所蒙骗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

生:你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才落得这样的下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呀。

生:应该听长辈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生:长辈的话不可能都是对的,应该仔细想一想,正确的就听,不正确的就不能照着做。

师:对呀,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

生:老师,我有补充。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三思而后行。

师:说得真好。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想对蒲公英种子说:你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们,但也替你们感到惋惜。

我巧妙创设“对蒲公英种子说一说”的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着学生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追求着创新的价值,走向创新的人生。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成了心灵的对话。

上课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案。“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除了写教案,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上好“以学论教”的每一堂课。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二

上了《蒲公英》后,觉得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意犹未尽的地方没有体现出来,后来又看到了几个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片段,觉得其实只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灵活实施都不为过。其中一个片断是这样的:

教学片段:

师: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生:大多数种子听从太阳公公的话落到泥土中安家,有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非要到沙漠、湖泊中去安家。

师:我们不妨把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行为称为“听从型”和“叛逆型”。

(师板书:听从者叛逆者)

那么,你欣赏哪一类型的人呢?

生:我欣赏“听从者”,他们听长辈的话,所以能茁壮成长。

(这时,有两双举起的小手又放下了。)

师:(指着放下手的一位学生):你有不同的意见吗?大胆说给同学们听。

生:我欣赏“叛逆者”,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那些“叛逆者”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自以为是,最后不是都死了吗?真是不听长辈话,吃亏在自己。

生:(急切地站起)我反对!我觉得他们(叛逆者)有主见,不随大流,敢于探索。

生:他们不是敢于探索,而是爱幻想。

生:(理直气壮)一个人有了幻想才能去不断探索!科学家不是都这样的吗?

生:我欣赏“听从者”,他们实事求是,做事脚踏实地,所以能获得成功。

(部分学生鼓掌表示赞同)

生:我还是欣赏“叛逆者”,因为他们不盲从,自己去追求金钱和快乐,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

生:(急不可耐地、脸涨得通红)他们自己去追求幸福是好的,可他们最后得到金钱和快乐了吗?是死了!!(最后三个字语气重重的)

生:是的,这也是他们考虑不全的方面,但是,要探索、要有追求总要付出代价的。

师:同学们辩论得真精彩!你们的感受很独特,讲得都很有道理,你们都是胜利的一方。

师:现在,如果你们是两颗落在沙漠里和湖泊中的小蒲公英种子,在生命垂危时,你会怎么想?这时,有其他小种子飞来,他们又会怎样劝告?请你以“蒲公英的呼吸越来越弱了”为开头写一段话。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本教例中,在揭示《蒲公英》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时,教者不是照搬教参上的正确答案灌输学生,而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哪一类的人,适时让学生“辩一辩”。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就是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得到了升华,主体性得到了落实。常此以往,就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三

《蒲公英的梦》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里,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她的愿望实现了。

因为这篇课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所反映的也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环保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了学生自读自悟。另外,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课堂容量扩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把握文章“感情线”,进行品读、感悟。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品读、感悟。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蒲公英的“不快乐”,作者是由蒲公英的不快乐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唤醒读者的环保意识。于是,我就以这一个“不快乐”作为引导学生们学习文章的线索,让学生们找到有关的句子去进行品读和感悟,从而理解课文,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保。

2、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句,蒲公英的“快乐”与“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一些“唉”、“哈”等语气词,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来理解课文,以读贯穿整节课,层层进入蒲公英的感情世界,从而对蒲公英产生深切的同情,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产生痛恨之情,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联系实际,引起共鸣

让事实来说话是最好的论证方法。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课文,那样会更轻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特别是学习蒲公英不幸的遭遇这部分,同学们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树立了环保意识。

4、品词品句,练习词句。

学习语文,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这篇课文中,重点练习三个词语“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这些词语我都是让学生通过品读句子,在语句中去理解,去学会应用。 一节课下来,觉得自己还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但我感觉自己在教学的路上进步了,成长了,我会时刻反思自己,总结经验,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四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来感悟这个哲理。

教学时,我抓住太阳公公的那段话,让学生理解太阳公公说话的意思的同时体会到太阳公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将文章的中心引出——因为太阳公公害怕他们被外界的美好事物所迷惑。通过个别读,分角色读,有感情读,体会小种子们听了嘱咐后的不同想法和行为,在朗读过程中是对太阳公公嘱咐内容的复述。其次,我还抓住了不听话的两颗小种子的两段话,除了让孩子读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去想象,小种子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最后将种子的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告诉孩子——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闪光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金子,对于有经验人的忠告,我们要听取。在故事中将文章传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太阳公公的嘱咐,将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揭示《蒲公英》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时,我只是把教参上的寓意出示给学生,并没有让他们通过说来交流,应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哪一类的人,适时让学生“辩一辩”,这样才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会得到升华,主体性才会得到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并加强孩子们这方面的练习。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五

《蒲公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小蒲公英种子选择成长环境的不同的人生观,从而揭示出故事的寓意: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亲切嘱咐,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在教学完本课(第一课时)后,感想颇深,值得冷静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学中新的困扰。翻阅教科研杂志,实践课观摩取经,耐心听取同事的建议……一个个方案孕育而生,又一次次地筛选,并逐步推敲完善。于是,生字教学环节的设计初步成型——以“嘱咐”为重点,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把握时机,层层递进,有坡度的质疑解疑;以读为主,在理解生字的过程中适时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几种解释词语的方法,让她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在以后的生字理解中有的放矢,做到学以致用。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这是中年级语文教学尤其要遵循的教学规律。自始至终,我的整堂新课提供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由于学生朗读训练到位,教学的各环节才能在学生踊跃的举手氛围中顺利结束,一切都显得那么入情入理。

做任何事必须有条有理,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读每一个自然段的时候,我试着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让她们边读边思考,读完后用简洁的话说清楚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一举两得。所以,在后面理清课文“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层次的环节上,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学生就很快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可谓顺理成章。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六

《蒲公英的梦》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童话体裁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初步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这篇文章题目叫《蒲公英的梦》,我就从梦入手,让学生找出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带着美好的憧憬把梦的内容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他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使蒲公英产生了强烈的期盼——能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因而“梦由心生”。

三、品词析句,落实语言训练。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是蒲公英的不快乐,像“哎”、“哈”、“啊”这样的语气词充分体现了她的心情,我让学生仔细品读,体会其情感。又如: 像“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这样的好词很多,教学时,我都让学生通过品读句子,在语句中去理解,去学会应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多形式的朗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们始终兴趣高涨,一节课下来,他们对蒲公英产生深切的同情,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产生痛恨之情,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蒲公英的梦美术教案篇七

《蒲公英的梦》这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实现了她的愿望。

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实施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

所以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把学生带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学习蒲公英深受环境污染困扰这一部分内容时,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蒲公英的“难受”,我就让学生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蒲公英的“难受”,对蒲公英的遭遇产生同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另外通过学生形象生动的表演,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蒲公英的描写是那样生动形象,从而也体会到的拟人写法的好处。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连平时不爱学习,比较沉静的伍铭锋同学也跃跃欲试,并且进行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从蒲公英身边呼啸而过”这部分内容的表演。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特别是学习蒲公英被空饮料罐砸这一部分,我问:“你们平时有没有被空中砸物砸过啊?时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结果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想上前跟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理论,有的说要教育那些人不要乱扔垃圾,从而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树立环保意识。

当然,“人无完人,课无完课”,这节课我对时间的把握不足,以后应该多注意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