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

时间:2025-01-07 作者:文锋

读书后的感想与别人进行分享,可以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接下来是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读后感时有所启发和借鉴。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一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秋游图,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用拍手表示。

二、认识几分之一、操作深化。

1、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老师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问:“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揭题: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贴)。

2、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折一折,并涂出这张纸的1/2吗?

学生活动。

这些折法都不同,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师:虽然折法不同,但他们都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来表示?

4、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想想看,在生活中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看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5、认识几分之一(5分)。

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你想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吗?

(小组活动:表示出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汇报:说说看你表示的是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每人向同组的小伙伴介绍自己表示的分数。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6、教学各部分名称及写法。

7、用分数来表示一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想想做做1。

8、感受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想想做做3。

请大家看屏幕,把一张纸条全部涂满颜色用1来表示。

随着电脑的演示,让学生猜猜看:现在涂色部分是这张纸条的几分之一?

观察一下从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结: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四、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实验:(每小组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小结:1/2大于1/4。

2、猜想。

那请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样?

你是怎么想的?

3、验证。

4、“想想做做”第5题。

四、全课小结:(8分)。

1、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

4、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二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认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4、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长方形纸,绳子,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2、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下列图案:

两个苹果、1瓶矿泉水、半个蛋糕。

3、比较这三个数字,哪个数字比较特别?

4、“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揭示二分之一,写作,读作二分之一。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研究二分之一。

1、那么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呢?

(边说边用动画课件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都是它的。就是分数。

2、你能说说是怎么得来的?(先学生自己说,后指名说。)。

3、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出示文字,读一读。

三、操作活动,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过程。

1、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你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3、小结: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4、这个分数里,1表示什么?横线和横线下面的数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分子……分数线……分母。

5、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四、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1、你觉得还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2、你能用你准备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吗?(学生操作交流)。

3、下面的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第99页第1题)。

五、比较大小:

1、取出同样的纸片折出的不同分数,直观比较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结(同样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3、练习:(书本第100页第5题)。

六、分析判断:

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2、观察第99页,第2题,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3、观察第100页第6题,思考并讨论交流。

七、轻松一刻:

八、总结:

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三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xx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xxx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xx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xx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xx《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xx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四

2014年9月。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五

学生在三年级教材里初步认识了分数,其中三年级(上册)教材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下册)教材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的意义,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多,大致分成五部分编排。

第36~37页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第38~43页真分数与假分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第44~46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第47~50页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互改写。

第51~5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编排的三道思考题都与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直接有关,对理解分数意义和发展数感十分有益。

1教学分数的定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是关于分数的描述式定义,单位“1”、平均分、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定义里的三个主要内涵。相对于后两个内涵,单位“1”较难理解,是教学分数意义的关键,是必须突破的难点。

例1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用分数表示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根表示1米的线条、一个集合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并结合图说说写出的每个分数的含义。引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的感性材料。第二步告诉学生,被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台阶,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被平均分的对象都是“一个”,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集合,“一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先理解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再提升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的坡度。其次是体现了分数与自然数是有联系的,有利于后面教学假分数。第三步回答“大象”卡通提出的问题,再认各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实例中去。第四步揭示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由于在前三步的教学中建立了单位“1”的概念,这一步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练一练”和练习六通过写分数和解释分数,进一步体会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如“练一练”写分数时,要看懂每幅图里把什么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几份涂了颜色。思考和交流都是围绕分数意义展开的。又如练习六第2题在三个图里涂色表示23,从中体会看作单位“1”的对象不同,各次涂色的桃的个数也不同。第3题说分数的意义,是以后分析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思路。由第(1)小题作了示范,要求说清楚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另一个数量有这样的几份。第5题写成的两个分数有相同的单位“1”,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表示1份的分数也不同。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三个内涵会有整体的感受。

2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在例2之前,学生接触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例2和例3陆续引出分子和分母相等以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然后把以前认识的分数和例题里新认识的分数进行比较、分类,得出真分数和假分数。

例2以分数单位为知识生长点,通过推理表示出假分数。先在三个同样的圆里涂颜色分别表示14、34和44,从已经认识的分数带出44,并通过说说每个分数各有几个14,理解44的意义,初步体会几个14是四分之几;再在图形中涂颜色表示5个14,利用“5个14是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看图写出54,再次体会几个14是四分之几。理解1个圆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需要2个圆非常重要,不仅直观感受54的意义,而且有利于以后认识带分数以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例3继续教学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先出现三个分母都是5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各有几个15,并在图形里涂颜色表示。这样的安排充分利用例2的基础,紧紧抓住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说和画的活动中主动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而且,学生经历四分之几到五分之几的扩展,对其他分母的分数意义也能理解了。

例2和例3先后出现七个分数,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子比分母大的以及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各种情况,这就具备了教学真分数、假分数的条件。教材的安排是先比较各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把七个分数分成两类,分别定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学生按分子、分母的大小,往往把七个分数分成三类,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学时只要把分子比分母大和分子与分母相等这两类分数合并起来,指出它们都是假分数。

练习七第1~4题是配合真分数、假分数的教学编排的。第1题在直线上指出表示各分数的点,是再次体会分数的意义。三小题里的分数分别表示几个12、几个13和几个15。依次读读各组的分数,找出其中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能巩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看看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点各在直线的哪一段上,初步体会真分数比1小,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大于1,进一步充实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在解答第4题时,需要运用这些认识,才能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表达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地球表面有71100被海洋覆盖,地球的表面是整体,把它看作单位“1”;被海洋覆盖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占整体的71100。事实上,分数的应用不局限于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范畴,还经常用来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分数能表示两个同类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正是例4、例5的编排意图。

例4利用直观的图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分数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图画里一条红彩带平均分成4份,另一条黄彩带和红彩带中的一份同样长,很容易看出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4。教材要求学生表达得出14的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推理:红彩带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4;因为黄彩带与红彩带的1份同样长,所以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4。学会思考是这道例题的教学要求,但不要机械套用某种语言模式。要抓住分数的意义,体会黄彩带与红彩带的长度关系。“试一试”是例题的延伸,红彩带仍旧平均分成4份,蓝彩带的长与红彩带里的3份同样长,是红彩带的34。从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4到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34,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

例5在红彩带的下面画绿彩带,体会“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54”这个关系的含义。以画促思是例题的编写特点,如果让学生先猜一猜画出的绿彩带比红彩带长还是短,并说出理由,既能激起兴趣,又能引发思考。“试一试”把花彩带的长与红彩带的长相互比较,提出了两个问题。体会两个问题不同,辨清各是什么彩带与什么彩带相比,才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要联系图画,理解前一个问题是花彩带与红彩带比,把红彩带平均分成4份,花彩带的长有这样的7份。后一个问题是红彩带与花彩带比,把花彩带平均分成7份,红彩带的长是这样的4份。

练习七第5~8题配合例5的教学。这些题分别通过线段图、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统计图呈现数量,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经常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必须分析谁和谁比,找到作为单位“1”的数量。

4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6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试一试”“练一练”里应用这种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和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历来是教学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难点,例题里安排两次分饼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每人分得的块数是饼的块数分饼的人数,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发现规律。第一次分饼活动,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在表现场景的图画里,能清楚看到饼的块数比分的人数少,每人分得的饼不满1块;在列出的算式里,被除数小于除数,商比1小。这些矛盾激起学生动手分一分的愿望。交流两种分法,不仅得出每人分得34块的结论,还要在第一种分法中理解3个14块是34块,在第二种分法中理解3块的14是34块。这些是分饼活动里的数学问题,是两种分法的本质区别。理解数学问题,能使分饼活动在头脑中留下清楚的印象。第二次分饼,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这次活动的特点是“想”出每人分得的块数,要在前一次分饼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每人分得3个15块或3块的15得出结果。

让学生观察3÷4=34和3÷5=35,从数学现象里发现规律,用两种形式表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先用语言讲述和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在充分的交流中理解新知识。再写成字母组成的等式,并从除数不能是0,推断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建立新知识的数学模型。两种表达形式,前一种具体详细,后一种概括简明,可以看成理解分数与除法关系的两个层次。

“练一练”第1题既用分数表示除法运算的商,又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使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更完整,掌握得更扎实。“试一试”和“练一练”第2题都是把较小计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计量单位的数,在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知识时,曾经解决过这些实际问题。现在再次出现这些问题,有两点变化:一是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较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二是改写的范围不局限于进率是10、100或1000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还扩展到时间单位的改写。

练习八配合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教学而安排,除了分数与除法相互改写的练习外,还结合分数的意义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3题从1米平均分成3份到2米平均分成3份,结合图示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2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个13米,是23米。这样的思路,经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里的两个问题既不相同,又有联系。求每人分得这袋糖的几分之几,要把这袋糖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份,如果写成算式是1÷5=15。求每人分得几分之几千克,可以通过2÷5=25(千克)计算,也可以通过每人分得2个15千克,是25千克的推理得到答案。在分别解答两个问题后,要进行比较,看到它们都是平均分的问题,都用除法计算;由于问题不同,两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不同。在解答第5题时,联系已有的经验学生能直接写出得数。题目要求先填出得数,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是让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都能用除法计算。在此基础上,第53页第10题就提出了列式求出答案的要求。

5先特殊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例7和例8主要教学带分数的知识,包括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假分数等于1或者大于1,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能写成带分数。例7和例8按这样的思路编排。

例7把44、105和287化成整数,其中的44和105分别在第38页例2和例3认识假分数时出现过。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又可以通过除法4÷4=1和10÷5=2算得它们分别等于1和2。因此,把44和105化成整数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而且思路与方法应该是多样的。交流的时候,把貌似不同的方法在本质上沟通起来,如画图形表示105,在里能够看到,5个15是1,10个15是2,从而体会分子除以分母是比较简便的方法。287在教材里首次出现,把它化成整数是在44和105化成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子除以分母很容易得出等于4。通过三个假分数化成整数的实例,教材引导学生研究这些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理解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都是特殊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

特殊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其他假分数呢?这是许多学生的质疑,教材适时教学带分数的知识。先告诉学生,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虽然不能写成整数,但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形式,即写成带分数。然后以43为例,讲了把它写成带分数的思路以及带分数的写法和读法。43写成带分数的思路是把它分成33和13两部分,33是1,1和13合成的数是113。结合数轴有利于学生理解改写的思路,体会43写成113是合理的,它们可以用数轴上同一个点表示。还为例8的教学作了铺垫。

例8教学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教学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联系带分数的含义,借鉴43化成113的经验进行改写。无论是画图的方法还是推理的方法,都是把114分成84和34两部分,再把2和34合起来写成234。画图的方法比较形象,推理比较抽象,两种方法相结合最适宜多数学生,这一点可以在交流时实现。第二步通过除法计算改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种方法。联系第一步的推算经验,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11÷4商2表示从11个14里分出2个44(即84),并把它看成整数2;余数3表示还剩3个14。所以114是2和34合成的数,可以写作234。教材里没有讲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只在实例中体会和应用,不需要形成严密的文字形式的法则。

两道例题分别教学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化成带分数,第47页“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引导学生整理新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练一练”,把123、85等四个假分数分别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体会两种情况都要用分子除以分母的计算,最终化成不同形式的数是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间是否存在倍数关系而决定的。

练习九第1~6题配合例7和例8的教学,其中第2题写出假分数和改写成带分数都要根据图意,一方面体会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起来的形式,有利于理解带分数的含义。另一方面体会分子除以分母是假分数改写成带分数的方法,从而巩固例8教学的知识。第4题直线上面方框里的假分数,要根据分数单位以及几个13是三分之几的思路填写;直线下面方框里的带分数要根据带分数的概念填写,如1和23合成123、2和13合成213。如果再把各个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就能使假分数化成相应的带分数或整数。编排这道题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以及相互联系。另外,直线上下的33和1、63和2、93和3、123和4这四组数,要从每组的两个数都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每组的两个数可以互相改写等方面理解同组的数大小相等。尤其要思考1、2、3、4分别化成3的方法,为独立解答第5题作准备。第6题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学生可以联系多种分数知识进行思考。要鼓励策略多样,如56和76可以想分母相同,分子小的分数小;可以想5个16比7个16少;可以想56小于1,76大于1……交流各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本单元只教学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不教学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因为小学教学里不进行带分数的四则计算,不需要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更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带分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假分数,因为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容易感受假分数的分数值。体会数值的大小,是建立数概念不可缺少的。

6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例9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从两个女孩比谁的彩带长的实际问题里提出比较05和34的大小的数学问题。相比较的两个数,一个是小数、一个是分数,联系已有的小数米相比,间接得到05和34的大小关系。这种比较策略在以前是少见的,现在特地选编在例题里。另一种是把34化成小数,先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再得出34与05谁大、谁小。把不同形式的数变成相同形式,也是一种策略。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是例9教学的数学知识,只要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子除以分母,商写成小数就可以了。这些对学生来说是不困难的。有些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的商是循环小数,如“试一试”里的56,教材中有“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的指示。“试一试”选择925和56两个分数化成小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只能化成无限小数。至于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暂时不要深入研究。

例10教学小数化成分数,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只要回忆起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等知识,把小数写成分数是很容易的。教材考虑到小数意义是以前的教材里教学的,*例10的问题情境激活旧知识有困难。所以,安排了“象”帮助学生回忆。先对学生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并把相应的0.3改写成310。然后让学生继续想两位小数、三位各表示几分之几,把0.13和0.213也改写成分数。

练习九第7~11题配合例9、例10的教学。第7题加强小数的意义,有利于把小数化成分数。第10、11两题都要比较一个小数与一个分数的大小,再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讲,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两个小数的大小,或者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比两个分数的大小,都是可以的。要让学生体会哪种方法简便些。一般情况下,把分数化成小数这种方法好些,因为接着比两个小数的大小很容易。如果把小数化成分数,接着比两个分数的大小,经常还要通分。再说,教材里还没有教学通分,采用化成分数的方法,暂时更不可取。与分数的知识,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教材选择了两种典型的方法和学生交流,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种方法是思考0.5米和3.4米的意义,凭数感进行比较。而且分别把0.5米、34米与1米相比,间接得到0.5和3.4的大小关系。这种比较策略在以前是少见的,现在特地选编在例题里。另一种是把3.4化成小数,先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再得出3.4与0.5谁大.、谁小。把不同形式的数变成相同形式,也是一种策略。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是例9教学的数学知识,只要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子除以分母,商写成小数就可以了。这些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有些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的商是循环小数,如“试一试”里的56,教材中有“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的要求。“试一试”选择925和56两个分数化成小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只能化成无限小数。至于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暂时不要深入研究。

例10教学小数化成分数,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只要回忆起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等知识,把小数写成分数是很容易的。教材考虑到小数意义是以前教学的,*例10的问题情境激活旧知有困难。所以,通过“大象”卡通的话帮助学生回忆。先对学生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并把相应的03改写成310。然后让学生继续想两位小数、三位各表示几分之几,把013和0213也改写成分数。

练习九第7~11题配合例9、例10的教学。第7题加强小数的意义,有利于把小数化成分数。第10、11题都要比较一个小数与一个分数的大小,从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讲,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或者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都是可以的。要让学生体会哪种方法简便些。一般情况下,把分数化成小数这种方法好一些,因为接着比两个小数的大小很容易。如果把小数化成分数,接着比两个分数的大小,经常还要通分。再说,教材里还没有教学通分,采用化成分数的方法,暂时不可取。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六

1、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估算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一、猜数引入。

老师想了一个数,它是个两位数,你们猜它是几?(随着学生的猜测,教师用“大了”和“小了”提示)。

回忆刚才我们猜数的时候,是不是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呢?像刚才这种在老师提示下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叫估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计。

[说明:课前的猜数游戏,学生兴趣盎然,为新课的引入做好了铺垫。]。

二、感受估计的需要。

1、今天的课堂上,除了老师和你们外,还来了你们的一些老朋友呢!(课件呈现8只机器猫)来了多少只机器猫?(当数量少的时候,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

快数一数,这里有多少?(课件呈现满屏幕的机器猫,造成学生数不清的困难)。

2、这么多,一下子数不清,我们可以估一估呀!(学生第一次估的差距比较大,有1000、100、500、200等)。

师:怎样估计能精确些?

生1:圈出一份估一估,然后再看有这样的几份。

生2:给这些机器猫排排队。

……。

3、课件给机器猫排队,排成8行。(按先估每行大约有几只,然后乘8的方法估一估)。

4、师:机器猫每行有29只,排成8行,大约有多少只?该怎么列式?

[说明:创设数机器猫只数的情境,分成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直接呈现数量较少的机器猫,学生一眼就可以观察得出;

2、呈现很多机器猫,造成数不清的困难,引导学生感受估计的需要;

3、由于眼花缭乱,第一次估计不精确;

三、交流估算的方法。

1.29×8大约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2、交流展示学生的估算方法。

a.29×8≈240,把29看成30。

(师介绍约等号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与等号进行比较)。

b.29×8≈160,把29看成20。

c.29×8≈290,把8看成10。

d.29×8≈300,把29看成30,把8看成10。

……。

3、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4、同样是把因数看成整十数,但估出来的结果差距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啊?

5、通过交流明确:应该把因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估算。(去掉29×8≈160)。

6、剩下的三个结果,哪个与准确值最接近?(课件演示每种估算方法)。

(a是多估了1个8,c是多估了2个29,d是多估了2个29和1个8;这里不需要向学生直接说明,只要让学生感受即可)。

小结: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7、全班42人,如果送给每人5只机器猫,估一估,这些机器猫够送吗?42×5≈200(只)。

和前面一题进行比较:29×8≈240(估大),42×5≈200(估小)。

8、试一试。

21×6≈48×5≈397×3≈510×7≈。

9、小结:我们在估算的时候,都是把这些乘法算式中的某个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是不是可以看成任意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呢?(要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拓展提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和估算有很大的联系。陆老师今年暑假的北京之游就碰到了很多和估算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以数学的眼光去看看吧!

第一站:长城。

长城离陆老师所住的宾馆有点远,汽车每小时行驶53千米,3小时才到达,长城离宾馆大约有()千米。

第二站:美丽的北海公园。

告示:每条大游船限乘120人。

正好有4个旅游团,每个团有31人,估算一下,他们能同时上一条船吗?

比较:31×4○120(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另一个用途)。

第三站:天坛公园。

每张门票8元,陆老师所在的旅游团共有39人,320元钱够买门票吗?

为什么同样是估算,刚才不能上船,而现在买门票却又够了呢?

学生通过辨析比较发现,刚才是估小了,而现在是估大了,所以够了。

比较:39×8○320。

第四站:购买北京特产。

每种特产,老师准备都买8份,请你们帮助我算一算,大约要花多少元钱?

反馈:1.(58+11+33)×82.58×8+11×8+33×8。

≈(60+10+30)×8≈60×8+10×8+30×8。

=800(元)=800(元)。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单?想一想,老师大约带多少钱就够了?(让学生明白估算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估算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估算题材,重视进行估算示范,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关注估算在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辩证看待问题能力上的作用。

1、大胆改变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估算的需要,体验估算的现实性。

乘法的估算,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习的新内容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并通过现实问题,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课中所设计的一系列练习,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碰到的现实问题,并具备用估算解决的现实需要,因而整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生活味。

2、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的思辨性。

成功的数学课,既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能将简单的问题深化。“乘法估算”一课,教师们都会想到要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必要性”,设计的学习素材要富含现实气息,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深入研究教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现实运用估算的过程中,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根据估的结果就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因为估的结果有时估大有时估小,单凭估出来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还需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考量。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估大”、“估小”的情况及如何运用这样的结果解决问题,同时穿插比大小的训练,从而将现实性、思辨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七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

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八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

教具、学具准备。

“文明顾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卡9个,让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教学设计。

引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开封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吗?

生:三毛时代广场。

师:来到三毛时代广场,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

生1:玩具柜台,因为……。

生2:食品柜台,因为……。

师:当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它买下来吗?

生:愿意把它买下来。

师:你都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

生:面包、学习用品、剪刀、玩具熊……。

新授。

师:开一家综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师:对,首先先将商品按不同种类放在柜台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谁愿意用你的巧手布置柜台?(点六名学生上台将商品分类放在货架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

生:把玩具放在一起,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

师:这些商品上标的价钱,你都认识吗?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一只恐龙18元……。

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在我宣布我是“小小商店”的总经理(挂上胸卡)。现在我聘任8个组长担任“小小商店”的小经理和收银员,其余的小朋友当顾客,有请“小小商店”的成员和大家见面。(学生上场。)。

a.玩具柜台经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b.学习用品柜台经理:看一看呀,瞧一瞧……。

c.生活用品柜台经理:享受生活每一天……。

生:瓶子、废纸、易拉罐、旧电池……。

师:请回收站的站长为大家介绍一下。

(鼓掌。)。

师:听了这几位小经理的介绍,我想许多小顾客也有点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到底“小小商店”能否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是让我们的“上帝”做决定吧!

师:我们在购物时,人特别多,你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

(生答。)。

(学生排队购物)教师巡视。

游戏。

师:看得出来,每位小顾客都有收获,不知“小小商店”的服务是否得到大家的满意呢?(生答。)。

[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交流的习惯。]。

玩具柜台:收入……。

生活用品柜台:收入……。

学习用品柜台:收入……。

师:请回收站站长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答。)。

师:你们打算怎样处理这些东西。(生答。)。

教师小结。师:通过这个购物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互相交流,谈感受。)。

教师总结。

反思: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九

教学目标:

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通过练习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题目合理选用合理口算或笔算。能进行一些基本的乘法估算。

教学重难点:

提高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第1题。

指名口算,说说口算想法。

2、做第2题。

分组计算,计算后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做第3题。

出示题目,不算出得数把积小于4000的算式圈出来。

直接完成在书上。

集体订正。

说说估算的'方法。

4、做第5题。

看书填表。

说一说求总价的方法。

补充钢笔3支,总价24元,你能知道单价吗?

5、思考题。

可以尝试填一填。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谁填的积最大。

二、练习小结。

三、布置作业。

p85第3题计算出得数、第4题。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

2、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教具学具准备:光碟、长方形纸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操作与复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二、情境导入。

1、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6、观察列式与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这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在本子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自由阅读理解:(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思考:还有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可以种些什么?

4.学习思考题。

(1)光碟出示第106页思考题:

(2)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再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

(3)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4题。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二

学生在三年级教材里初步认识了分数,其中三年级(上册)教材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下册)教材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的意义,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多,大致分成五部分编排。

第36~37页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第38~43页真分数与假分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第44~46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第47~50页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互改写。

第51~5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编排的三道思考题都与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直接有关,对理解分数意义和发展数感十分有益。

1教学分数的定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是关于分数的描述式定义,单位“1”、平均分、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定义里的三个主要内涵。相对于后两个内涵,单位“1”较难理解,是教学分数意义的关键,是必须突破的难点。

例1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用分数表示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根表示1米的线条、一个集合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并结合图说说写出的每个分数的含义。引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的感性材料。第二步告诉学生,被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台阶,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被平均分的对象都是“一个”,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集合,“一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先理解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再提升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的坡度。其次是体现了分数与自然数是有联系的,有利于后面教学假分数。第三步回答“大象”卡通提出的问题,再认各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实例中去。第四步揭示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由于在前三步的教学中建立了单位“1”的概念,这一步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练一练”和练习六通过写分数和解释分数,进一步体会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如“练一练”写分数时,要看懂每幅图里把什么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几份涂了颜色。思考和交流都是围绕分数意义展开的。又如练习六第2题在三个图里涂色表示23,从中体会看作单位“1”的对象不同,各次涂色的桃的个数也不同。第3题说分数的意义,是以后分析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思路。由第(1)小题作了示范,要求说清楚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另一个数量有这样的几份。第5题写成的两个分数有相同的单位“1”,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表示1份的分数也不同。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三个内涵会有整体的感受。

2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在例2之前,学生接触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例2和例3陆续引出分子和分母相等以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然后把以前认识的分数和例题里新认识的分数进行比较、分类,得出真分数和假分数。

例2以分数单位为知识生长点,通过推理表示出假分数。先在三个同样的圆里涂颜色分别表示14、34和44,从已经认识的分数带出44,并通过说说每个分数各有几个14,理解44的意义,初步体会几个14是四分之几;再在图形中涂颜色表示5个14,利用“5个14是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看图写出54,再次体会几个14是四分之几。理解1个圆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需要2个圆非常重要,不仅直观感受54的意义,而且有利于以后认识带分数以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例3继续教学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先出现三个分母都是5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各有几个15,并在图形里涂颜色表示。这样的安排充分利用例2的基础,紧紧抓住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说和画的活动中主动理解这些分数的意义。而且,学生经历四分之几到五分之几的扩展,对其他分母的分数意义也能理解了。

例2和例3先后出现七个分数,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子比分母大的以及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各种情况,这就具备了教学真分数、假分数的条件。教材的安排是先比较各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把七个分数分成两类,分别定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学生按分子、分母的大小,往往把七个分数分成三类,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学时只要把分子比分母大和分子与分母相等这两类分数合并起来,指出它们都是假分数。

练习七第1~4题是配合真分数、假分数的教学编排的。第1题在直线上指出表示各分数的点,是再次体会分数的意义。三小题里的分数分别表示几个12、几个13和几个15。依次读读各组的分数,找出其中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能巩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看看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点各在直线的哪一段上,初步体会真分数比1小,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大于1,进一步充实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在解答第4题时,需要运用这些认识,才能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表达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地球表面有71100被海洋覆盖,地球的表面是整体,把它看作单位“1”;被海洋覆盖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占整体的71100。事实上,分数的应用不局限于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范畴,还经常用来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分数能表示两个同类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正是例4、例5的编排意图。

例4利用直观的图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分数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图画里一条红彩带平均分成4份,另一条黄彩带和红彩带中的一份同样长,很容易看出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4。教材要求学生表达得出14的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推理:红彩带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4;因为黄彩带与红彩带的1份同样长,所以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4。学会思考是这道例题的教学要求,但不要机械套用某种语言模式。要抓住分数的意义,体会黄彩带与红彩带的长度关系。“试一试”是例题的延伸,红彩带仍旧平均分成4份,蓝彩带的长与红彩带里的3份同样长,是红彩带的34。从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4到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34,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

例5在红彩带的下面画绿彩带,体会“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54”这个关系的含义。以画促思是例题的编写特点,如果让学生先猜一猜画出的绿彩带比红彩带长还是短,并说出理由,既能激起兴趣,又能引发思考。“试一试”把花彩带的长与红彩带的长相互比较,提出了两个问题。体会两个问题不同,辨清各是什么彩带与什么彩带相比,才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要联系图画,理解前一个问题是花彩带与红彩带比,把红彩带平均分成4份,花彩带的长有这样的7份。后一个问题是红彩带与花彩带比,把花彩带平均分成7份,红彩带的长是这样的4份。

练习七第5~8题配合例5的教学。这些题分别通过线段图、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统计图呈现数量,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经常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必须分析谁和谁比,找到作为单位“1”的数量。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三

生:一根绳子。(指导学生读准“绳子”的音。“绳”是翘舌,后鼻;“子”是平舌,读轻声。)。

师:知道用这根绳子可以开展哪些体育活动吗?

(生可能会说:拔河、跳高、跳绳……)。

师:那这些体育活动,我们一般都在哪儿开展呢?

(引出课题:操场上,并随机板书课题,先板书拼音,指导学生读准音;再板书汉字,请学生看着汉字读出课题。)。

过渡:有一个小学的小学生可爱运动啦。每次一下课,他们就会到操场上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咱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指导观察,学习词语。

1、指导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并说出各体育活动的名称。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词卡,带上拼音,请学生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词卡。教师提要求:会认汉字的同学看汉字读,不会认汉字的同学可以请拼音帮助你读,还可以举手问老师。

3、多种形式检查读词卡的情况,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4、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词卡。抽读词卡。

5、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读词卡的情况。

6、学生把词语分成两类,一类是用手的动作,认识提手旁,一类是用脚的动作,认识足字旁,并随机教生字“足”,找出“足”和足字旁的异同点,并记住“足”字。(规律请学生自己去发现。)。

7、齐读词语。

8、练习用词语说话。

(1)学生自由用词说话。

还有的小朋友在……”的句式练习说话。

三、做课间操。

四、指导识字。

1、出示“打、拍、拔”,请学生分别认读,并发现规律,找规律识字。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跑、跳”二字。

3、认读“步”和“球”,练习组词。

4、猜谜语识字“高”,并练习用“高”说一句话。

五、指导写“八”和“入”

1、出示田字格中的“八”和“入”,引导观察,说说异同点。

2、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学生书空,掌握书写笔顺:先撇后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个别指导。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四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五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称一称。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六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进行分析。

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课件、实物投影。

一、情景创设。

调查统计,体验统计的必要性。“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爱看课外书,老师想买些书来丰富我们的图书角,你们说老师要买什么书好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老师总结。

二、问题探究。

1、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你们认为怎样调查?”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后,确定一种方法进行。

2、整理数据:

活动1——涂一涂。

活动2——填一填。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优劣。

3、分析统计数据,说一说“从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认为买什么书好呢?”让学生体验到统计是为做决策服务的。

三、体验感悟。

我们初步学会了如何进行调查,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并能够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同学们学得都很棒!每人得一个“调查小明星”的奖章。

四、实践应用。

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活动——说一说。

2、小组活动——小调查。

3、调查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

调查完后,要对你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调查一下你们组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有多长时间吗?明天把你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学。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买书。

出示统计表,让学生独立填写:

类别。

故事书。

漫画书。

连环画。

人数。

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采取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七

原实际问题的编排设计为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小货车的载质量为2吨,大货车的载质量为3吨。“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如果只用2吨的车,正好运4次”。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设计理念】。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帮助学生分析并理解题意。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运完8吨煤?大货车的载质量为3吨,小货车的载质量为2吨。由于学生是二年级,于是把难度降低,可以找到不同方案,有有序地,有无序的,有全的,有不全的,通过补充、交流、整理,最后达到用列表的方法有序地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再选择恰好能运走8吨的方案。实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和体验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达到“不重复,不遗漏,不多余”地列举各种方案的目的,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能基础(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已经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喜欢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技能。

1.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过程方法。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3.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学习策略】。

1.问题任务驱动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自己对事物对现象的探索,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这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都会有积极的帮助。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数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记录等活动,逐步归纳并建构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意义,而不是老师生硬地把知识强加给学生。整节课的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展示研究问题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对“列表法”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以此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成为交流协作的工具;成为提供丰富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成为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

2.学生用的资源: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2.预设:1元5角。

20。

12。

04。

3.师: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重复呢?

师:怎样能做到不重不漏?

生:按照一定的顺序。

生:从1元考虑,最多2张,然后1张,最后0张。分别看一下还差几张5角纸币。

4.师:他是从1元入手考虑的,还可以从5角入手考虑,这就需要一定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课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付钱场景,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着“运用策略”解决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补充课外知识,渗透爱国教育。

师:车票买完了,让我们出发吧,到达目的地,这是一个煤场。

你知道吗?我国地大物博,煤炭资源丰富,储量达几亿吨,非常多。这是我国煤炭分布图,这是个城市煤炭资源占有量的饼状图。在很久以前,人们亲自到煤洞挖煤,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用机器来挖煤。

2.师:煤挖出来之后,需要运煤,看一看在运煤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在等着我们。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是调度员,由你来安排发车你需要什么?

生:需要车。

师:还需要知道有多少吨煤。

生:还需要知道车一次能运多少。

师:也就是载质量。

师:方案可能有一种,也可能有多种,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我们记录在表格里。

资源准备ppt要求:同桌合作:

(1).思考:怎样派车能把8吨煤运完?

(2).把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表格里。

师出示表头。

小组合作:列表法解决问题。(平板电脑)。

资源准备ppt要求:资源共享:

(1).小组内交流每个人的方案。

(2).浏览别人的方案补充在自己表格里。

(3).怎样做到不重不漏?

3.汇报。

4.探索方法。

师:我们可以从哪入手考虑?

生:从载质量2吨的车入手考虑。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运煤吨数是多少?

生:2x4=8(吨)。

师:这种运煤方案可行不可行?

生:可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也就是我们需要根据2吨的车来调整3吨的车。

师:哪种方案更好?

生:方案1和4更好,恰好运完8吨煤。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次)载质量3吨(次)运煤吨数(吨)。

1408√。

2319。

32210。

4128√。

5039。

师:还可以从哪入手考虑?

生:从“载质量3吨”的车子入手考虑。

6、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列表,完成填表的过渡。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动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数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巩固练习。

1.自主选择不同任务(平板电脑)二选一。

任务一:

(1)用列表法,先填写表头。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任务二:第33页“做一做”。

(1)用列表法,先填写表头。

(2)找全所有付钱方案。

(3)标注可行方案。

师: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

2.生生互评。

选择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把枯燥的练习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中,前后呼应,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能力。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

课本70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能将整百数在计数器上用每个数位上都有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难点:

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用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学生计算完成后,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二、自主练习。

第4题:看懂表格后,完成。

第5题:学生先看图,读图中信息。

第6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让学生先判断对错,再找出错在哪里。最后改正。

第7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题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由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第8题。

教学时让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9题。踩气球。

做这题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是用什么方法?

第11题。

本题是一道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只要学生选择的光盘架能放得下210张光盘,并能作出合理解释,就给予肯定。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读后感(热门19篇)篇十九

教学内容:

课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能将整百数在计数器上用每个数位上都有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难点:

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信息窗2中的情境图。

今天啊,我们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再认识一些新朋友。

2.请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3)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1)怎么列式:205116=为什么这样列式?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并作好记录。

(3)交流算法。

方法一:估算。

把205看作200,把116看作100,205116约等于100。

方法二:用计数器拨珠计算。

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先拨出205,接下来从个位减6,个位上只有5不够减,应从十位退1当十,但这会儿十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明确因为加减法是相邻数位之间发生进退关系,所以个位不够只能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再向百位借,从百位上借来的只能先回到十位,这时再从十位上借1回到个位。

方法三:列竖式笔算。

提醒学生:注意验算,要细心。

2.比较这几种算法进行优化。

3.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

交流算法。

方法一:估算。

116接近100,所以300减116约等于200。

方法二:用计数器算。

方法三:笔算。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第1题。笔算。

比一比,看谁最细心,能够全部计算正确。

2.第2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3.第3题:竖式计算。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改进自身。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书籍和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5月15日天气不错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某个经历或者活动中的个人感悟和领悟。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教育整顿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整体教育系统的发展至
培训心得体会是在培训结束后,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梳理和总结。在培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将对我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我很荣幸的成为
广播稿是电台或其他媒体上用于播报新闻、宣传活动等的一种材料,它能够快速、直接地传递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秀广播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乙:诚信是人生折射
工作计划书是一份详细规划和安排工作任务的重要文件,它能够为工作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
合同协议的签订是商业交易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您起到一定帮助。乙方:×××有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自我提升的重要依据。以下是一份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大家提供的教学工作计划,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教学内容:课本第77页例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到各位教师更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感悟。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近年来,社会的文明素质提升成为我
预备党员的培养目标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党性教育,加强思想上的党性锻炼。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一些预备党员培养的重要指导原则,供大家参考学习。时间:**年**月**日。
培训工作总结有助于树立培训品牌形象,提高培训机构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无
申请书是我们展示自己能力和兴趣的窗口,因此需要我们从细节上做出差异化。看看下面的更多申请书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和参考。xx大学学位委员会:本人在导师xxx教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一种总结,是对自己成长的肯定和认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段一:引言(200字
心得体会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体会和认识。借助以下范文的参考,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在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做出更好的表达。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信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篇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启迪。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某段时间所经历事情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内心的感悟和体验。在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语言的力量和自信的重要性,心得体会是对这段经历的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提高自我认知和进步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下面是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生涯的
年度总结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反思和反省的机会,还可以为未来的努力提供指导和动力。如果你对写年度总结还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指导意见。
根据合同协议,任何一方默认违约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希望以下合同协议范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您更好地起草符合双方利益的合同。甲方(委托方):地址: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事物的感悟和思考,有助于形成独特的见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每年的廉洁表演都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对经验和收获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提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在撰写申请书时,需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与申请对象的匹配度。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关于更多申请书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申请人:辽源市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灯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反映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是对培训成果的一种展示。以下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20__年9月11日至12日,我
通过写培训心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并加深自己对培训的体验和感悟。下面是一些写得很棒的培训心得文章,对于大家的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8月19日—8月
教师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自我反思和正视,通过总结可以提升个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
写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的一种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质量月不仅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和提升的过程,更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梳理和完善。下面是一些质量月总结范文的精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质量工作。诚信和质量是一个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加聪明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过去,为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愿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京东物流作
教学计划的评估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反思和总结,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读的书籍,从中获取启示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读者对名著的深入解读和思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一些老同学,不常
在结尾部分,可以表达对读者审阅和考虑的感谢之意,并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机会的愿望。通过参考申请书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所需表达的主题和思路,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撰写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单位和导师对你的工作和表现的评价,是对自己实习经验的一个回顾和总结。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几篇优秀的实习报告范文。昌黎县东临渤海,北枕碣
合同协议是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达成的一种书面约定。在合同协议的签订过程中,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为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为了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
活动方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需要被认真编写和保存,以备将来参考和借鉴。如果你正在制定活动方案,不妨参考以下范文,可以给你一些启示。9月20日是我国第28个“爱
一个成功的策划方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执行计划。策划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方法,供大家参考。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社区工作人员
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统计范例,供大家参考。例如,某企业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统计调
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自信和个性魅力。自我介绍时,要注意用适当的语气和表情,树立积极和友好的形象。让我做个自我介绍吧!我叫xx,今年11岁,挺高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到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思考。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飞舞着,阳光照耀
当我们需要规划自己的工作时,编写一份工作计划书是非常重要的。以下范文中展示的工作计划书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局在县委县*的坚
合同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权益分配和责任承担,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在以下范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一些行业内常用的合同协议表达和格式。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优秀作文要能够打动读者,引发共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掌握好写作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借鉴。2622年全世界人口爆满,人口数量已
加盟需要根据总部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经营,不能完全自主决策,需要遵守总部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政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盟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选择有所启发。
写思想汇报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思想汇报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思维的启示。
合同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就特定事项达成一致、并依法对其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约定的文件。如果你正在寻找合同协议的范例,那么以下的合同协议模板可能会满足你的需求。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小编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
每次经历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近年来,典型案例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
合同协议应包含完整的合作内容和流程,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甲方:乙方: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身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理解到成功是付出和坚持的结果。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发。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辅警执法工作是国家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的概括和总结,可以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接下来是一些有关培训中的思考和反思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
对于中班教师来说,编写教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指导教学实施,并帮助教师有系统地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以下是一些中班教案参考,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优秀作文是对文学、社会、人生等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的一种杰作,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获奖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展示出什么是真正的
在制定工作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任务的性质、资源的供给等。在制定工作方案时,参考一些成功案例是很有帮助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工作方案范文,供大
写作更多申请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委托人(借款人):_____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希望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能够给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所经历的事物、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所得,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记录,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下是一篇关于创业经验的心得体会,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业历程,总结出了创业者需要具备
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汽车是一种四轮机动车辆,常用于人员或物品的运输。汽车的种类繁多,包括轿车、S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一些游学交流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的收获和感悟。
施工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施工范例,希望对大家的工程项目有所启发。鉴于地基强夯属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产生的对某件事情或某种情感的感悟和概括。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独特而富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个人总结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前方是一些值得借鉴的个人总结样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时光飞逝,转眼间在大学已
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创作灵感。就《棉花姑娘》一课来说,有
在演讲稿中,我们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排比句、反问句等修饰语言,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在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工作中,总结心得、提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党员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党员生活
离婚协议是为了解决离婚后双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而达成的共识。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离婚协议范文,对离婚事宜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编写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目标和任务,并为之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请大家看看以下的计划书范文,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通知是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团组织等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推出新产品的通知范文如下,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并按要求进行操作。xx: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对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差异。以下是一些教学反思的样本,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和思考的启发。讲授法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
教学计划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学计划案例。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经历、感悟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写作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2021年7月1日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身为交警,我们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思考、感悟和收获进行总结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其中的观点和见解都很独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延伸思考,提出问题和观点,形成更加完整的思考体系。推荐阅读以下读后感作品,相信会让你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周幽王
加盟是一种商业合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一个企业或品牌通过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允许其以该企业的品牌、技术和经验做生意,实现共同发展。继续往下看,了解一些成功加盟商
月工作总结是每个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份重要文件,通过总结工作,可以发现问题、提升自己,因此,每个月都需要认真完成一份月工作总结。以下是
转专业申请书可以帮助申请人向学校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方向。在写转专业申请书前,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转专业申请书范例。敬爱的党组织:我是开发区地税局稽查岗的工作
通过总结工作,可以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短板,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提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月工作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月工作总结应该客观地记录自己的工作成果,并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今年1-6月,执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特定经验或事件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教训。为了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
实施方案应该具备可持续性,能够适应变化和应对突发情况,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领域实施方案的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别中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作用的范例材料。这里收集了一些经典和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培训心得是一种对培训课程的回顾和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活动后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写培训心得,可以加深对所
入党申请书是表达入党意愿和个人情况的一种书面材料,对于党员申请人来说,准备一份规范、真实的入党申请书非常重要。入党申请书是表达个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和信仰的一
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形成一种共同遵循和约束的行为准则。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范文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在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中有所启示。
优秀的作文可以展现作者的思维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写一篇出色的优秀作文,不妨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教学目标:了解音序查字
培训心得体会是我们对培训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写出自己的特色培训心得
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租户和出租人应该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希望以下租赁合同范本能够对你撰写租赁合同时提供一些帮助。出租方:----市----房
教学工作计划要重视反馈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教学大纲及课
范文范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这篇总结范文的结构紧凑,通过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过渡使文章更流畅。尊敬的家长朋友、老师们、亲爱的孩子们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工作表现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月工作总结,从中学习和汲取经验吧。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沉淀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为了更好地总结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一起来分享。
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收获和思考,心得体会就是将这些经验和感悟写成文字,以便反思和分享。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我
民族团结的核心是平等、互利和共赢,任何一方都不能被歧视或边缘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展现民族团结精神的影视作品,值得一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合同协议是一种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严格履行。合同协议是通过双方或多方协商达成一致,确定各方权益和责任的法律文件,它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那么在签订合同协
月工作总结是对上个月工作情况的客观评价,为自己下一个月的发展制定清晰的目标。作为参考,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其中包含了他们的心得和建议。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和后果的承受程度。应急预案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为了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而提前准备的一份行动指南。制定应急预案已成为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