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一些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一
这次中央全会充分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路风雨兼程,一往无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这些“这边风景独好“的巨变,来自于中华儿女在道路上的自我求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磅礴的中国力量,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基层干部更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基层工作已5年有余,我也深深明白乡村有效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善治引发我们基层干部的深深思考。
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必须让利于基层,尽可能把人才、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保证,做到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我们要赋权给基层政府,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落实村小组日常议事,遵循党小组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大会制度;我们要要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形成治理内生动力,乡村治理不能是党委政府唱独角戏,要倡导多元主体,共治多种方式共识,要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
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我们要培育乡风文明,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新时代乡村文明站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发展,多管齐下,推进移风易俗,切实整治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同时,发挥道德模范的引导和法治作用结合,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创新方式,适当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项目,鼓励村级组织和农村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小而美的项目,加强秀美乡村建设,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在诗中,而是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眼中。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政治决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十九届三中全会为领导精神,看今天上海的杨浦区滨江建设,学习领悟历史文化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上海市推动黄浦江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工作,杨浦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月28日杨浦滨江道大桥以东,2.7公里以东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以更新城市的新理念呈现“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的三带融合。市民有了一片休闲运动的空间,大家都喜欢来到这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体验新时代的美好的生活。
11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2日下午,习近平在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同正在休闲健身的市民亲切交谈。习近平主席走进群众,关心老板姓,大家感受到了主席的亲切。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曾说:“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上海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在传承中谋发展!上海的明天更美好!
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构筑了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开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10月28日至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此前,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关于这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总体目标”共分三个阶段:到我们党成立1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一脉相承,不断深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总体目标”的第一阶段,与邓小平当年的讲话相呼应。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1992年当年算起,“再有三十年”,即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的。
“总体目标”的第二、第三阶段,则与中共十九大报告相呼应。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展望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6年前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共十八大以来,已有几十次中央深改组、深改委会议聚焦制度与治理体系改革、治理能力提升。这些会议致力于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和日趋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经常关注制度体系构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把“制度”和“治理”作为重点。如,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关注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第十七次集体学习研究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愈加彰显,中国国家治理将创造更多奇迹。对世界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四十年高速增长,在全世界独一无二,这足矣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与问题,为了解决新问题与新矛盾,就需要在社会制度方面积极做出调整与完善,使政治与经济相适应,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与党和国家机构设置科学、职能配置优化、履职能力提升密切相关。虽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已经结束,但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提高履职服务能力水平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
2019年10月28日-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喜悦还未褪去,又一振奋人心的大会恰逢其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当中国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前行之际,本届全会能为其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领导人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是,确保政府能够跟上社会和经济快速变化的步伐。
中共每次全会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主题,四中全会大多与党的建设有关。此次大会的议程有两个:一是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二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哪些内容,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都是这次会议要讨论和回答的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现代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前四个现代化主要在物质或生产力层面,而新的现代化强调制度或生产关系层面。中共通过推动“第五个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借此证明,除了西方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可以达到现代化目标的一种模式。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拥有对党的热情,努力做好上级党组织下发的一系列决策和安排。从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开展之际,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更要十分清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和核心,在思想上受到洗礼的前提下,将这种思想灵活转移运用在业务工作中去,发挥职能优势为群众办实事。更要忠诚于党,在理想信念上坚定共产主义,积极发挥自身作用,锻造良好的思想品格作风,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紧紧向党看齐,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在忠诚之上就是要敢于作为,“在其位、司其职”认真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提升综合素能,主动发挥作用。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各领域改革发挥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方能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根本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确保通过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建设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既要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又要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坚定不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激发强大动力。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10月28日至31日召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决定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学习感悟,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作为新时代的一员,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二、明确职权,依法执政。作为乡镇一线的干部职工,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要从基层做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聚焦于、服务于、满足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强化工作责任心,转变工作作风,依法执政,塑造良好的执政形象。
三、以身作则,树立模范。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反省自己,洁身自好,坚守法律底线,严守党纪党规,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只有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以身作则,才能不断引领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认真做好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计划中。同时,要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为抓手,将全会精神融入党员经常性教育之中。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突出问题整改,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牵引,对前段主题教育进行回顾检视,针对问题建立清单,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完善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确保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取得实效。
通过学习,基层党员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因为四中全会精神是新时代的不懈奋斗的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着不懈奋斗,不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行。四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四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坚定、在行动上进取,以新时代的奋斗者姿态,不断彰显共产党人的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担当有为的时代精神。
通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相信基层党组织一定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国家结合当前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召开的一次盛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四中全会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先,会议认为在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上,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经过70年的实践,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第二个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在会议中提出,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成就,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在这方面我们要“下更大功夫”。全会还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揽整个报告,这次会议没像以往讨论人事和经济工作。
在全会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国的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可持续和发展的体系。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我认为,只有国家制度健全了,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这个大国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立足世界强国之林。全会还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涉及的面广泛而齐全。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必将写入中国发展历史的盛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对于更好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之中,突出的正是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彰显了我们党不忘初心使命、以坚强领导铸就千秋伟业的责任担当。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首要的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就要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担负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我们要按照《决定》的部署要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好,我们就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各领域改革发挥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方能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根本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确保通过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建设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既要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又要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坚定不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激发强大动力。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整体部署,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四中全会对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辩证关系的重要论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人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之间彼此矛盾,强调依法治国会“架空”党的领导,强调党的领导就不可能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这种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有必要彻底澄清。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依法治国,二者之间并非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区别。如果离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次,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要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在确保各项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走法治化的路子。坚持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和保障党的领导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课题,只有正确这一重大课题,才能真正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化学习,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将全会精神列入自身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必修课。
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准确客观、提神醒脑、催人奋进,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全会通过的《决定》,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相统一、扬优势与补短板相统一、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相统一,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科学的完备的顶层新设计,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通过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关乎全局、着眼长远、纲举目张的大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定盘星、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次全会作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部署,为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战略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18日在京召开。陈希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从严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主题教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希会上的强调简洁凝练,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盼,同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以工作成效来检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效果,进一步推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必须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四个意识”和坚定的“四个自信”,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实绩,为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贡献自身的力量与智慧。
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的来说,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扎实推进整改落实特别是专项整治工作。二是要探索建立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三是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四是要压实领导指导责任,确保主题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两弹一星”工程、脱贫攻坚、中国天眼项目、国产大型客机……这些骄人的词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弱小的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高速迈向复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伟大成就凝聚人民力量,伟大宣示激发奋斗豪情。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的心里引起强烈反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作为我们基层村委会单位,要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组织我们基层的农民、党员、社会组织,齐心协力、努力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为农民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基层预备党员和农村工作人员,我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且要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家都感受到党的关怀。
经过学习我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向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五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化学习,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将全会精神列入自身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必修课。
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准确客观、提神醒脑、催人奋进,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全会通过的《决定》,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相统一、扬优势与补短板相统一、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相统一,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科学的完备的顶层新设计,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通过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关乎全局、着眼长远、纲举目张的大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定盘星、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次全会作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部署,为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战略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六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胜利落下帷幕,我们的各项工作又迈向了新的起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就是当前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国各地、各个行业正掀起一场“学习热潮、评论热潮、践行热潮”,都在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作为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70年的奋斗实践,70年的光辉业绩,充分展现和证明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时不我待地抓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锤炼政治品格的重大实践,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权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忠诚之心。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始终坚持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开展,紧扣工作大局,紧贴领导工作思路,紧靠基层群众实际,突出“服务”中心职能,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学在先、学在前,先学先懂、真学真懂。原原本本通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原文,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学细研、掌握要义,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结合起来,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优异成绩彰显奋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以强化党建工作为突破口,严格组织生活,扎实推进“三会一课”规范化运行,持续完善党建、行政会议制度,坚决杜绝以行政会议代替党建活动的现象。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以党章为镜鉴,以党规为准绳,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不越红线、不逾规矩,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者感到,《决定》开启了中国之治新征程,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党是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的指路明灯。
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关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讲,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产生灾难性后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党。新中国成立7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关键在执行党的领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担负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之中,突出的正是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要按照《决定》的部署要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关键在抓好领导的带头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掌握《决定》内容,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带头落实《决定》,带头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保证制度运行。带动党员和群众共同营造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浓厚氛围。带头加强对贯彻落实《决定》的监督检查,督促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带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担当作为,齐心协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人们所向往生活的时代。而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盛世,从新中国成立到伟大祖国70年的华诞,我们从百年前一个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弱小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科技,经济名列世界前茅,国际地位日益重要的东方大国,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以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论是经济发展一枝独秀的“中国奇迹”,还是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推动、保障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依据,这已由历史和实践所证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既旗帜鲜明地宣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决心与坚强意志,向中国社会乃至世界传递明确的政治信号,又与时俱进地把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做得对、做得好的经验、办法、举措凝结为制度,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急需的制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备制度。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社会治理观念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要坚定政治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定“四个自信”,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切实强化制度意识,自觉遵从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我们要持之以恒的保持一心干事的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到群众中不断探索、研究。集民所想,为民办事。运用网络信息现代化手段,深入了解民意,做好调研工作,保证制度和治理的有效性。不断的扩展自身的眼界,不断提高本领,强化能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提高有效化解社会风险能力。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事业中,持续、高效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越是重要历史节点,越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刚刚闭幕的中共辽宁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辽宁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责任分工方案》,明确提出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关乎辽宁当下、决定辽宁未来,是辽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要求。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历史使命感,通过深入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不折不扣地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关键是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懂弄通是做实的前提,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丰富、核心要义。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深刻领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凝聚辽宁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着力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要按照省委要求,做好学习传达,抓好教育培训,组织专题学习,抓好舆论宣传,深入解读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形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认真学习,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
学懂弄通,方能凝聚共识,全省上下思想才会更统一、步调才会更一致、行动才会更有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定会在辽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使我的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理念信念,增添了新的工作动力,坚定了踏实干事的步伐,结合明珠物业公司的实际工作,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迈上新起点、激发新作为、点燃新激情、注入新活力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学习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信心倍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广大**群众的爱国情绪更加浓厚,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理念信仰更加坚定。
通过学习,坚定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未来30年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13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自信心,证明中国**有决心、更有能力去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作为领导干部,明珠物业公司的“领头羊”,我认为一定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带头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带领两级班子成员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和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员工自觉尊崇制度、坚持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
通过学习,自我鞭策。回顾中华**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的完善和前行,才取得了70年的辉煌,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更加完整、富强、有力、壮阔的大国气度。我认为,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心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维护、敬畏和遵循好我们的各项制度。
通过学习,激发干劲。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结合明珠物业公司目前的实际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员工要提振精神,以明珠物业公司的长远发展前景规划未来,谋划宏伟蓝图;面对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要下定决心,攻克难关,以高度的责任心、以勇于创新的干劲,加快明珠物业公司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通过学习,指导实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入心、入脑,学实、学深、学透,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推动明珠物业公司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胜利落下帷幕,我们的各项工作又迈向了新的起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就是当前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国各地、各个行业正掀起一场“学习热潮、评论热潮、践行热潮”,都在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我坚定了对党绝对忠诚、对总书记绝对拥护的政治自信。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这更加坚定了我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领袖的绝对拥护。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政治决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十九届三中全会为领导精神,看今天上海的杨浦区滨江建设,学习领悟历史文化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上海市推动黄浦江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工作,杨浦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月28日杨浦滨江道大桥以东,2.7公里以东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以更新城市的新理念呈现“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的三带融合。市民有了一片休闲运动的空间,大家都喜欢来到这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体验新时代的美好的生活。
11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2日下午,习近平在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同正在休闲健身的市民亲切交谈。习近平主席走进群众,关心老板姓,大家感受到了主席的亲切。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曾说:“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优秀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上海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在传承中谋发展!上海的明天更美好!
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11月1日上午,省委党校余甫功副校长为中青班全体学员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内容,后续通过进一步深入研习,深刻理解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这一段表述中,突出了几个关键点。一是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主体是党和人民,说明这一制度代表党心和民心所向,是党和人民的选择。二是时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说明这一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横空出世的,而是从长期的摸索中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三是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制度体系。说明这一制度的建立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随意建立的。主体性代表了制度的根本指向,时间性和科学性证明了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其展开,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根本性的。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是主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依据。全会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段表述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我国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创新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是坚定四个自信的依据。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多方面的优势,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坚持党指挥枪,坚持“一国两制”,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等”。这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体现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广博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更包容的姿态,对内发展建设,对外包容互惠的伟大格局。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并一以贯之。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导思想是一切行动指南,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才能更加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更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指导思想发源于马列主义,经过我国几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实际丰富和发展起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并一以贯之。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国未来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风向标,只有坚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覆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才能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牢记使命,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聚焦重大问题,顺应发展大势,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倍感振奋,也备受鼓舞,下面我结合对全会精神的领悟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力量源泉。
全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我认为是正当其时、势必所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有利于把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固定下来,用长效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管党治党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价值立场。建立这一制度,一是体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同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紧扣“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化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进一步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二、我国制度优势效能化,确保各项制度保持有效性。
“制度”是此次全会的主题词,在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出现多达77次。强调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既要发挥制度优势,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要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确保各项制度保持有效性。
三、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化,确保权力始终服务人民。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全会通过了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行专门部署,进一步明晰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我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先进性的体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加强权力监督才能维护好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好的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进。
从个人而言,要坚持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入行,与本职工作和奋斗目标相融合,新起点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不断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学懂弄通,吃透把准。要在学习领会上下功夫,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细致研读,深入思考,切实把全会精神吃透、把准。要在覆盖宣传上下功夫,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广泛学习,加强制度理论研究,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主题教育中的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机制,用制度优势保障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成果的长效性。
二是立足岗位,勇于干事。作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忠诚履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效果。要在知行合一中敢于担当作为,与高速行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检视在取消省界收费站、电子不停车收费等行业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省界人员分流、宣传引导司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全力推动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是强化监督,廉洁用权。深化谈话函询、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等工作,推动监督常在、形成常态。不断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一方面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严肃查处擅权妄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和腐败问题;一方面加强对监督执纪成果的分析运用,查找制度疏漏,督促及时建章立制,织密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八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简单的两个问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谋划;而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提出这两个问题,又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和体系的整体高度上在思考治党、治国的新方略。一个政党在建党将近百年的时间节点上依然在不断孜孜以求、革弊鼎新,充分体现出这个党自我革命、谋求发展的信心和毅力,这对一个国家、对这个党领导下的人民是何其幸运、何其幸福。
苏共亡党已经28年。如果从苏共前身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8成立算起到1991年苏共灭亡,苏共存在了93年,已经被中国共产党所超越。28年来,许多的专家学者对苏共亡党做了研究,但最令人熟悉的一句话是“当拥有20万党员时,苏共取得了十月革命成功;当拥有200万党员时,苏共战胜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当拥有万党员时,苏共却轰然倒台,苏联也不复存在”。其中,苏共亡党的原因有很多,但在制度建设上的缺失是其中关键一条,没有制度层面的制约,苏共逐步蜕化变质为官僚特权阶级政党被人民所抛弃。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党员已经突破9000万。这么一个世界性的大党,要治理好谈何容易?制度和体系建设作为管长远的手段和方式,是治理好一个政党真正管用有效的方式方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指出来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需要中国自己的路子,中国特色的制度、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华民族50历史的结晶,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路子。
泱泱9000万人的大党建设不易,泱泱14亿人的大国发展不易,凝心聚力、奋发作为是每一个人最好的选择。从小我们就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在中国这艘超级航母的航程中,劈波斩浪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自信的坚守,要想走得更远离不开共产党这个舵手、更离不开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戮力同行的信心和勇气。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九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胜利落下帷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学习好、领会好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修养。
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要按照全会精神的要求,以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理论研究的空间。同时,要坚决反对脱离实际,墨守成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里,要大力倡导增强“六种意识”即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各项工作应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相结合,真正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认真研究工作的方法规律,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摸索出一套适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
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艰苦奋斗精神。复兴之路,其景可赞其程也艰,百年梦想变成现实,得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名党员,在工作中应更加端正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要坚决杜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事退避三舍的消极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自己要明白: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要敢于指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在实践工作当中做出实绩,成为一名领导放心、同事信任、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
全会已为我们铺展开了宏伟蓝图,倍感振奋、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唯有坚守心中理念信念,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增强自身工作本领和素质,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一样的青春。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甘肃落地见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主要工作,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晰展望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描绘了气势恢弘的壮丽画卷,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任务举措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要做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知行合一。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原汁原味学习全会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宣讲和培训辅导,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并把全会精神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内容。要准确对照全会精神,深入谋划我省“十四五”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制定出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甘肃实际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持续保持全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
开启新征程,创造新奇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的不懈力量,为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规划《建议》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在介绍全会重大意义时指出。
王晓晖说,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规划《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
他介绍说,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稿的起草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韩文秀说,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这次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规划《建议》的制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韩文秀强调。
他介绍,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做到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三件事情特别重要。
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韩文秀说,规划《建议》把“十四五”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这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一致性。
“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我们要办的事很多,千头万绪,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就是改革、开放、创新。”他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说,“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宁吉喆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五中全会的精神,认真做好制定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工作,根据规划《建议》确定的大方向、大战略,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和具体指标,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规划《建议》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
宁吉喆说,在就业方面,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收入方面,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教育方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文化体育方面,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健康方面,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引人关注。
宁吉喆说,“十四五”时期将按照规划《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说,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他说。
王志刚表示,面向未来,我们要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长期战略。
韩文秀说,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规划《建议》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国内循环也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他说。
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建设规划设计。
王晓晖说,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王晓晖说,规划《建议》还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说,全会着重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且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来加以强调,因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江金权说,“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要解决许多难题,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说,建立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近日,我通过个人理论学习、宣讲报告、新闻报道、支部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这一事实和过程本身,不仅证实了党的领导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而且表明党的领导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会实现。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一词,在公报中出现52次,高频出现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性。我们要围绕“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这一关键,顺应出台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巩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民心民意,不断领导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制度自信时刻反躬自省以过硬作风诠释时代使命和担当。公报对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概括。这是迄今为止中共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做的最全面的经验总结。
制度是基础,制度是法宝。中共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密的制度体系,统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稳定发展。这些制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检验,显示了其持久的生命力。诸如坚持党指挥枪、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等政治制度是中共从诞生之初经历过血的教训取得的;诸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共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总结的;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中逐渐明确的。
公报中提到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民族团结平等的进一步深化;比如“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是对依法治国的进一步延伸;“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要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是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思路。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综合性改革,要求在各个领域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形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此次公报提出的制度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如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都从各个方面把人民摆在前面。
我们常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抗震救灾、扶危济困、基础设施建设中,这种制度优势都体现出了强大的动员力和高效率,这为许多国家所羡慕和钦佩。中国的制度优势既是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来,又是同别的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来,由于中国的国情,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中国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制度优势功不可没。
在新中国70年的时候,对自身制度建设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也是为未来的制度完善进行奠基。
正如公报所说,“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专家认为,先进的制度才能在民众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断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执政党与时俱进,有利于中国行稳致远。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层面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高度统一,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重大问题作出了决策和安排。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普通党员,我深感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实施意义。在会议闭幕之后,我认真总结了自己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的心得及体会,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党员工作。
第二段:深刻理解全会精神,确立方向(250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全会文件,我深刻认识到,全会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上不断加强,并始终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思想上的一致。这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党内的方向和目标,也坚定了我在工作中努力思考、学习和实践的决心。
第三段: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党性修养(300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思想建设的高度出发,要求全党党员更加自觉地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作为党员,我学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会提出的"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党的根本性质和最大优势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断,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坚定跟随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第四段:树立目标追求,努力奋进(250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的目标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从自身做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学习能力和执行力,更好地配合党组织工作,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积极参与各项党组织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段:激发情感共鸣,凝聚力量(200字)。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普通党员,我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心潮澎湃。这次全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我作为一名党员,深感责任重大,将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自觉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同时,我也将积极引导身边的同志加强党性修养,传递正能量,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人民的幸福做出努力。
通过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的总结,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将以之为动力努力工作,坚定信心,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衷心希望全党的党员们都能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回答。作为一名银行青年员工,应及时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思想水平,将会议精神切实地转化为指导方针,高质量地推动实践工作。通过深入学习、认真领悟会议精神内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改革创新,与党制定的正确发展方针密不可分,也更强有力地印证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是必要的,不可动摇的。十九大四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发展方向做出了更明确的指引,我们应保持初心,进一步落实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全面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有决心,也更有信心能将这条发展道路走到胜利的终点。而我们作为党员,也应坚定绝对忠诚的信仰,在学习中锤炼党性,在实践中探索真理。
二、明确目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全会针对将来三个不同的时期,我国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制定了全新的目标。即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只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与国家建设、发展同步配套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宝贵结论。同样,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我们在工作中也应不断探讨制度改革,总结出更加优良的持续发展之道。
三、夯实基础,走好稳健发展的每一步。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个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全面发展的保障正是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如何稳健地走好每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我们自身,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从严治党的方针,全力打造作风优良的员工队伍,使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队伍建设,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
通过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让我再次对党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式有了更深的领会,也对我在工作中如何去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指明了方向。在未来,我将更加认真地将党的指导方针落到实际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200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十九届六中全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参加这次全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参与会议,我们深受鼓舞,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将就本人个人心得体会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第二段:更加坚定理想信念(250字)。
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我们倍感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对我们党员的重要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党员,我们要时刻坚定己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责任与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第三段:提高党性修养(300字)。
在这次全会上,对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的监督责任作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监督,积极参与党内活动,增强党性修养。作为党员,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个人党性锻炼,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因此,我决定加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第四段:增强责任担当(300字)。
在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勇于担当,在工作岗位上积极作为。我们明白,在党的指导下,我们每个党员都承载着责任和使命,对党和人民负有特殊的担当。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勇于担当,并主动投身到各项工作中,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人民幸福,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展望未来(250字)。
在参加这次十九届六中全会后,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的党,通过这次全会,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党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党员,我们将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党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投身到为人民谋幸福、为党的事业负责的工作中去。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党和国家会越来越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共产党员将与时俱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五
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数字化发展。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审时度势、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
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是会议的主基调,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新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既要着眼长远,谋划制定“十四五”规划。也要立足当前,抢抓机遇、趋利避害,赶进度、补短板,打好“十三五”收官战、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提高政治站位,践行新思想新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建议》《公报》精神,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伟大历程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刻感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风雨兼程、奋力前行的坚强意志和非凡领导能力,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二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考量,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特别是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大举措,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三是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集中时间、沉下心来,加强学习研究,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发展任务。
冲刺全年目标,拼出新速度新业绩。要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突出重点,奋力冲刺,争分夺秒抓进度,一刻不停抓落实。对排名靠前指标,自我加压、能超则超,确保提前完成任务;对欠缺序时的指标,找准薄弱环节,逐项落实措施,确保达序时、力争超序时。要密切关注重点行业的运行态势、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重点产品的营销变化,对经济形势变化早察觉、早判断,对苗头性问题早预测、早处理,切实巩固经济运行基本面。
聚焦项目建设,培育新动能新支撑。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发展的第一支撑。全县上下必须始终坚持“项目为王、质量至上”,始终保持抓项目建设的激情和韧劲,扎实开展比质量规模、比推进效率、比产出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比一提升”行动,以特色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努力招引“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型项目。抢抓国家“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向上争取一批新基建项目,抓紧梳理一批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摸排储备一批重大增长点项目,积极上争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政府专项债,以强大的溢出效应和牵引效应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省内最高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做到服务客商“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全力突破要素瓶颈制约,推动已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促进在建项目早竣工、快投产,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强化创新转型,打造新优势新格局。全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要紧密结合我县发展和产业实际,抓紧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和服务平台。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七
百年交汇擘画新蓝图,谋篇布局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阐明今日中国的新坐标,舒卷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图景,为“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锚定了正确航向,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方向。党员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力军”,尤须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先一步、学深一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走在前,在履职尽责担当上作表率,助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刻骨铭心进头脑,争当学深悟透“排头兵”。思想的闪电,总是冲在行动的雷鸣之前。学习越是深入,认识就越深刻,行动也就越发坚决。坚持讲政治见“高度”,在学习全会精神中廓清思想迷雾,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决心意志,辩证看待“变与不变”,准确认识重要特征和有利条件,沉心静气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学原文提“纯度”,学习就像平地起高楼,方法技巧多适用于“后期工程”,前期打“地基”的过程最关键,来不得半点虚功,必须下笨功夫、苦功夫,逐字逐句通读研读,全面读与细致读相结合,既察全貌又重细节,抽丝剥茧、衔接比对,领会诸如从“育新机”到“育先机”一字之变中蕴含的“快人一步、棋高一着”新要求,从而掌握全会精神的精髓要义和丰富内涵。坚持摆进去拓“深度”,结合工作学、结合岗位学、结合职责学,紧扣相关内容深学细悟,通过新闻发布会、宣讲报告会、解读文章等全方位、多维度地剖析辅助学习,积极参加分组讨论、干部论坛、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融入个人的思考,让理解更精准、更到位。
起而行之担重任,勇做攻坚克难“实干家”。“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无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要昂扬斗争“精气神”,清醒认识当前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的复杂环境,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焕发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气概,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转危为安、化危为机。要磨练成事“真本领”,不畏激流险滩,不惧荆棘坎坷,主动投身发展主战场、治理主阵地、开放主窗口摸爬滚打,在问题多、矛盾大、任务重的吃劲岗位上墩苗历练,真刀真枪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造成“烈火真金”,成长为“行家里手”。要甘做平凡“铺路石”,涵养“功成有我不在我”的胸怀,做实做细打基础、管长远的“潜功”,立足岗位“安专迷”,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一件接着一件干,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得失、补齐短板弱项。
枝叶关情厚民生,成为知心暖心“勤务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再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初心使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对民负责、为民干事、为民谋福。把真口碑当金奖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常怀敬畏之心,站稳人民立场,摈弃虚头巴脑的“假把式”“花架子”,牢固树立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政绩观。用硬作风啃硬骨头,铆足干劲、较真碰硬,拆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围墙”,俯下身子、甩开膀子,叫响“我先上”“跟我上”,既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也带动群众一起走、一起干。以百姓心为赤子心,时刻将群众安危冷暖牵挂在心,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楼栋院坝,访群众之难、解群众之惑,知晓其所思、所盼、所急,把痛点、难点、堵点作为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全力解决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
风雨多经志弥坚,征程万里再向前。把全会精神铭刻于心、实践于行,党员干部自会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历史篇章必将更加辉煌壮丽。
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决策、重大部署,赋予了组织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新使命。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把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既抓住关键、在“干什么”上明确重点,更讲求方法、在“如何干”上理清思路,以组织工作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奋力展现组织担当。
保持“稳”的定力,乱云飞渡仍从容。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处于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越是面临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越要保持政治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对组织部门来说,要增强“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的政治意识,始终明白党中央关心、强调什么,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对标对表、紧跟紧随,始终保持正确工作方向。要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吃深吃透“6句话、109字”的精神要义,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步向前推,以确定性工作对冲不确定风险挑战。当然,“稳”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在战术上因情制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秉承“高”的追求,切磋琢磨成宝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把各级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心大局的指向,就是组织工作的方向。要以最高标准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围绕贯彻《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紧抓“换届之年”契机,深入调研、超前谋划,把改革有魄力、发展有能力、创新有活力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着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以最高标准夯实战斗堡垒,紧扣城乡基层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需要,紧扣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抓住带头人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校准地区工作功能定位,对标一流、争当先进,带动农村兴旺起来、农民富裕起来,推动党建引领地区发展实现新提升、新跨越,展现新格局、新境界。
鼓足“闯”的干劲,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直以来,组织工作领改革风气之先,孕育着创新成果。进入“十四五”时期,组织工作面临更大机遇,也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勇气闯关夺隘、克难攻坚。要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聚焦提升治理能力,抓好“十四五”规划、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内容的专题培训,不断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使广大干部更具闯劲、更富干劲、更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要强化人才支撑,对标“十四五”蓝图,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高质量谋划和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评价体系,切实把问题变“议题”、靠创新去“破题”,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探索性、创新性和引领性。
弘扬“实”的作风,积跬步以至千里。“实”是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也是组织工作的最大优势。如果只会“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出高质量、做到党员干部群众心坎里。要务实求实,集中精力抓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精文减会、改进作风,防止“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以点上的逐个突破,带动面上的整体提升,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成绩。要狠抓落实,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努力打破政绩“大锅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切实以政绩考核“杠杆”撬动高质量发展、撬起群众“幸福指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并指出了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举措,可以说是字字千钧,又催人奋进。
回顾来路,公报总结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10方面决定性成就,涉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这些成就来之不易。单单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有力领导,各级地方党委扎实落实,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广大党员干部舍身忘我,全力投入到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斗争中,迅速凝结起了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充分彰显了党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党中央再次及时作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正确部署,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有力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决拥护并积极配合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为我们带来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巨大底气。
着眼当下,公报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变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今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无论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突破“卡脖子”科研领域,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应以钉钉子精神抓到底、干到底。自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自觉培养提高自身战略思维,学会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善于在挑战和难题中发现机遇,敢于当“拓荒牛”,以不怕错、敢试错的大胆创新精神投入实践,以过硬的能力作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展望未来,聚焦公报中所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6方面主要目标和实现奋斗目标的12方面具体举措,美好发展蓝图振奋人心而任重道远。把“十四五”蓝图变为现实,优良作风是有力保证。在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一系列加强作风建设措施的基础上,近日,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进一步竖起了干部工作的“风向标”等,这些都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生动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奋进道路上加强自我反思,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看自己的思想、言行、举止在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完善,看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与新时代相适应,是否与群众的需求步调一致,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境界,积极适应发展需求。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应看到肩上的职责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带着充满希望的勃勃生机,用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实际行动,让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各地各级学习宣传全会热情持续高涨。地方各级党组织在抓好自身学习贯彻的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宣讲工作,找准宣讲切口,以小见大,切实提升宣讲实效,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小角度”阐释“大道理”,让全会宣讲“声声入耳”。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全会精神宣讲要让群众听得进、坐得住,关键要在迎合群众口味、体现不同领域和受众特点,贴近基层实际上下功夫。党的理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于群众而言,较为晦涩难懂,难以学深悟透,更加需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探索新举措,不断创新宣讲形式,让宣传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要围绕群众关心的、关注的、疑惑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生动的案例、朴素的语言,为群众“解渴”,为群众所用,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让全会宣讲“声声入耳”,切实增强宣讲吸引力。
以“小角色”组建“大队伍”,让全会宣讲“声得人心”。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百姓“茶余饭后”,融入群众“所思所盼”,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敲开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需要把远在天边的大道理变成眼前的身边事,让看得见、摸得着的真真切切的人和事作为大道理的现实注脚,增强宣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好理论宣讲,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充分发掘宣讲资源,形成专家讲理论、骨干讲政策、名嘴讲故事的宣讲格局,使参与宣讲的队伍不仅有专家教授,也有我们的党员干部,更有群众身边的百姓名嘴,以“小角色”发挥宣讲大作用,让全会宣讲“声得人心”、入脑入心。
以“小载体”发挥“大能量”,让全会宣讲“声声交织”。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传播手段创新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关键环节。要立足区域和自身发展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基础、以提升效果为目标、以载体创新为动力,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建设到哪里,确保宣讲覆盖无盲区、无死角、无空白。要紧跟时代节拍,善用技术手段,坚持理论与舆论、线上与线下、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在创设特色阵地、建强网络阵地、用好文艺阵地上下功夫,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广覆盖地打造立体的宣讲平台,拓展宣讲空间,增强宣讲的科技含量、艺术品位和文化底蕴,让全会宣讲“声声交织”,切实升华宣讲实效。
近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十四五规划建议体现了三个核心要义,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核心要义的基本内涵,以正确的“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坚持“准确识变”,以“承前启后”的姿态,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伟大“跨越”。跨越是建立在积累之上,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即将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些成绩的取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现,也是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重要标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十三五”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反映出了党和国家科学正确的决策和领导。“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步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意义,以“承前启后”的姿态接过历史的“交接棒”,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创造新的辉煌。
坚持“科学应变”,以“勇于变革”的姿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转向”。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于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的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对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用gdp增速衡量我国五年规划的考核导向。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把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对“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科学应变”“勇于变革”的正确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主动求变”,以“着眼百年”的姿态,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当中,既有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也有国际环境的复杂调整,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逆行、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剧了世界市场和世格局的不稳定性,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控风险,面对这些变化我们需要“主动求变”,正如规划建议所讲,“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就在于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在于满足14亿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格局符合国家安全需要,我们应当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积极投入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当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之力。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八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指明方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老百姓普遍感到腰包更鼓了、日子更殷实了、精气神更振奋了。与此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老百姓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千家万户,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涉及方方面面,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诠释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和担当,极大地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梦想不懈奋斗。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始终是最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定能凝聚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十九届。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十九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议关于中国未来发展航向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更清晰地描绘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编制好个人规划,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新形势、新阶段,基层干部必须强化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一方面,基层干部要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党章党纪党规,从中汲取精神养分,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涵养“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练就过硬本领。在基层,新矛盾、新问题每天层出不穷,基层干部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克服“本领恐慌”,补齐“能力短板”。一方面,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切实掌握政策落地落实的各项工作方法及流程,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运用新理论、新政策、新方法做实做细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赢得群众的尊重、支持与拥护。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在基层实践中,结合读书学习、求教于民、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创新思维。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新”出现66次,“改革”出现17次,基层社会发展面将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干部必须坚持创新思维。一方面,要敢于创新,基层干部必须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冲破观念束缚,避免用老眼光看世界、老思维想问题、老办法干工作,要把握基层工作的新要求和复杂性,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基层党员干部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于探索前人未走过的道路,于险峰中寻无限风光,于变局中开崭新篇章,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基层工作在新形势、新阶段再上新台阶。
基层干部要将个人规划融入到“十四五”规划之中,奋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二十
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围绕“九个坚持和坚持的重大决策,就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通过参与和学习六中全会的精神和内容,让我深受启发和感悟,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真理观念的坚定。
六中全会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的重要性,这对于每一名党员都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在党员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真理观,既要向往真理,又要坚信真理。只有扎根于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正确引领群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六中全会让我深刻认识到,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真理标准,把马克思主义真理握在手中。
第三段:党员使命的铭记。
党员是党的先锋队,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党员使命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作为党员,我们不仅要对党忠诚,更要坚决贯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党员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追求真理、担当责任,时刻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伟大事业。
第四段:加强党性修养。
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的生命所在,也是党的坚强保证。作为党员,我们要牢固树立党性观念,时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抵制和纠正“四风”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通过持续自我学习、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做到党员先进、干部模范。
第五段:为人民谋幸福。
六中全会强调了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要求我们党员要始终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根本目标。要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结语。
通过参与和学习六中全会的精神和内容,我对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将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党的信仰,不断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员十九届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21篇)篇二十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打造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动力引擎,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抓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延伸乡村振兴的“工作手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武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
锻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机制,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村振兴委员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
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党建质量。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不断创新适合时代要求和体现农村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构建同心同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