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阅读这些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或组织的领导智慧和行动力。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一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话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二
10月15日上午8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舱内待命起飞。舱内的摄像机镜头,把他的画面传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他们,是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和8岁的儿子杨宁康。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将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前为亲人杨利伟送行。
魏桂兰大妈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嘴唇上还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老人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咱们都得精神一点儿!”
张玉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丈夫,把儿子杨宁康的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调皮的儿子干扰了利伟。小宁康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穿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爸爸,高兴地叫起来:“爸爸今天最精神!”
“30分钟准备!”发射场上,指挥员的口令传来。魏桂兰大妈好似有点紧张,不由自主地抓住了杨大伯的手。杨德元大伯拍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说:“放心,放心!”
“20分钟准备!”这时,魏桂兰大妈好像一下子坚强起来。她挺直腰板告诉记者:“利伟这孩子,从小就胆子大,大人们问他长大了想干啥,他总是把脑袋瓜一歪说‘开飞机!’后来他真的开上了飞机,今天又要去开飞船,他心里不定怎么高兴呢,咱们都得为他高兴不是?”
“15分钟准备!”这时,前方首长与杨利伟对话的声音传来,杨利伟大声说:“我在舱内感觉非常好,保证坚决完成任务!”说完,利伟面对摄像机镜头说了一句:“明天见!”
指控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航天员充满信心的告白感动了。
“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大厅里,空气好像骤然凝固了,两位老人眉头紧锁,张玉梅一手捂住了嘴巴,一手把小宁康的手攥得更紧了。
飞船发射进入最后10秒钟倒计时,飞船舱内的杨利伟突然抬起手,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三
王亚平,这不仅是她第二次进入太空,也会是她第二次太空授课。
早在2013年6月的“神舟十号”,王亚平就曾在太空给地面上的中小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和在线讲解,地面在线观看人数超6000万。
镜头前的她,从容得体、条理清晰,甚至被网友赞叹为“飞天神女”。时间倒回几十年前,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小亚平跟着整日辛勤劳作的父母,在农田里长大,养成了踏实、坚韧的品性,所以,无论后来的航天员训练多么艰苦,她都咬牙坚持着:
穿戴重达120公斤的装备,下水训练四小时,中间不能暂停;
每次训练结束,体重会少1-2公斤,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住,在体能消耗上相当于跑了场“全马”。
即便曾以微小的差距落选“神舟九号”飞行乘组,也没有沮丧、放弃,只是转身默默加强了训练力度。
如果说,质朴的父母教会王亚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如今已为人母的她,其实也是宝贝女儿的好榜样。
飞船发射前夕,女儿来到欢送现场,年仅5岁的她用力挥着手臂,在人群里喊道:“妈妈加油!”
以她的年纪,尚且不懂得“航天员”是什么意思,但已经本能地觉得这个职业神圣,会和老师说“我妈妈在舱里”,甚至许下一个可爱的愿望:希望妈妈摘星星回来。
对于太空的探索与向往,或许就在此刻种下。
而王亚平的“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不能食言”,也成为“神舟十三号”外最温柔动人的花絮。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四
1976年,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农村。爷爷奶奶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加入党组织的老党员。3岁时,爷爷送了他一大箱子关于八路军的小人书,给他读抗日故事。
蔡旭哲的三叔是军人。每次看到三叔穿着帅气的军装回家,他都特别眼馋,偷偷戴上三叔的军帽有模有样地学敬军礼,还一本正经地说:“我长大了也要参军报国。”
他还喜欢飞机。偶尔听到天上有飞机飞过,他就会着急忙慌地跑到院子中央,仰着脖子盯着飞机消失在天际。
上中学后,同学们追捧的都是港台明星,他的偶像则是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
“他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让我敬佩。”蔡旭哲说,他还专门订阅《中国空军》杂志,了解航空知识,欣赏飞行员驾机翱翔天空的风采。
高三那年,得知空军招飞的消息后,他第一个报名。拿到空军飞行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蔡旭哲高兴地哭了起来。
大学期间,他被评为优秀学员,入了党,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飞行学院所有理论和飞行课目的学习和考核,如愿成为一名“蓝天骄子”。
毕业时,为了拥有更多飞行的机会,蔡旭哲主动要求分配到某训练基地一团,这是当年分配意向中条件最苦、最缺飞行员的机场。
在那里,他刻苦钻研精飞本领,逐渐成长为能够胜任所有飞行课目教学任务的飞行教员和四机带队长机,成为团里的飞行骨干。
一次,蔡旭哲驾驶飞机刚进指定任务空域,就听到“咣”的一声巨响,座椅抖动了一下。他快速对飞机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都显示正常,但他凭着多年的飞行经验判断,飞机肯定有问题。
紧急着陆后发现,原来是座椅应急弹射手柄里面的保险弹开了。幸亏他处置得当,否则有可能会被弹射出去。
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圆满成功。蔡旭哲坐在电视机前,深深地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第二批航天员开始选拔后,他主动报了名。
2010年5月,他和其他6名战友,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踏向新的征程,需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每项训练都在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2018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参加48小时沙漠生存训练的经历让蔡旭哲记忆深刻。进入沙漠时,他和战友先是受到40多摄氏度的高温考验,接着又遭遇了沙尘暴。第二天,他们又赶上了沙漠中难得遇到的大雨,到了晚上,气温却一下子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
短短48小时,他们历经春夏秋冬。
蔡旭哲的爷爷有5个孙子,他排行老三。爷爷逢人便夸“我家这老三,干的可是国家的事业”。
“我入伍了!”“我入党了!”“我飞出来了!”“我入选航天员了!”……每当有好消息,他也总是第一时间跟爷爷分享。
成为航天员后,他一直没有机会飞天,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频繁地给爷爷报告好消息了。每次回老家时,爷爷总是欲言又止。他知道爷爷在期待着什么,但他无法给出答案。
2019年12月,蔡旭哲成功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遗憾的是,爷爷已经去世。他把遗憾藏在心里,继续刻苦训练,迎接飞天日子的到来。
2022年六月四日,46岁的蔡旭哲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公开亮相,成为我国第14位为国出征的航天员。
为了这一天,这位航天员“新兵”等待了12年。
“12年来,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蔡旭哲说。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五
1978年国庆刚过,刘洋出生了。
这是河南郑州市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爸爸善良正直、妈妈质朴勤劳,从小带她长大的外婆与人为善,处处替别人着想。
她人生的第一堂课,是这个普通而温馨的家庭教授的。她也由此拥有了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一颗懂得感恩与回报的心。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时,刘洋已是初中生。初二那年,她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奖学金。看到爸爸的球鞋破了却一直不舍得换,她就用这笔奖学金悄悄给爸爸买了双球鞋。
高考前夕,空军来学校招生。刘洋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第七批女飞行员。
飞行员分男女,但训练强度一视同仁。五公里长跑,对刘洋来说曾是道难以逾越的关卡——当别人到达终点,她仍喘着粗气拖着双腿往前挪动。
起点落后,并不意味着终点一定会落后,要想超越唯有更加努力。从寒风刺骨的冬季到烈火骄阳的夏日,从晨曦微露的早晨到万籁俱寂的晚上,她风雨无阻地绕着操场一圈圈苦练长跑。毕业时,她的成绩“跑”进全优。
2001年,刘洋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从抗震救灾到消云增雨,从空投伞降到实兵演习,她驾驶飞机一次次飞出了人生的美丽和价值;飞机撞鸟、机翼结冰、刹车失效……她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的人生价值。
一次单飞训练,刘洋驾驶飞机刚刚离地,只听“砰”的一声,座舱玻璃上鲜血四溅。
飞机撞鸟了!危急关头,刘洋集中精力保持飞行状态,和机组人员一起与死神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之后,操纵飞机稳稳地降在跑道上。事后查明,这架飞机一共撞到了一二十只鸽子,一台发动机被打坏了,机头下方也被撞凹了一个大坑。
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这一年,刘洋24岁。
2009年5月,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刘洋闻讯报名。她说:“我渴望飞得更高。”
2010年5月,她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通往太空的天梯,从来没有捷径。
从来到北京航天城到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的两年时间里,刘洋的时间表上只有学习和训练。没有休息日,没有睡过一天懒觉,她也从没有在晚上12点前关掉过书桌上的台灯。
转椅训练,优秀标准是持续12分钟。第一次做到5分钟时,突如其来的眩晕感瞬间让她脸色苍白,浑身冒汗。训练结束,她整整一天吃不下饭,边哭边想:“5分钟训练都这样了,12分钟的考验还能坚持下来吗?”
决不“放弃”,只有“坚持”。她每天都会在学习之余坚持练习,最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转椅项目的考核。
2012年3月,刘洋成功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乘组。
成百上千次地重复同样的操作,模拟同样的程序,默画出无数张座舱、仪表图、线路图……那段日子,刘洋更加忙碌了,闭上眼睛都知道按钮的位置、形状、颜色,并能准确无误地操作。
2012年6月16日,刘洋踏上飞往太空的征程,浩瀚宇宙终于有了中国女性身影。
每当飞临祖国上空时,特别是夜间能清楚看到城市的灯光,她都会心跳加速,情不自禁隔着舷窗凝视祖国。“飞天靠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而是强大的国家、综合的实力。”她说,飞得离地球越远,心与祖国贴得越近。
2012年6月23日是端午节,这一天,她第一次在太空度过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节日。
10年后,又是端午时节,刘洋将乘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叩苍穹。
“与10年前相比,我的状态没变,一直坚持着学习和训练。”刘洋说。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六
叶光富,是目前中国航天员队伍里最年轻的面孔,但这并不是他的首次亮相。
2016年7月,欧洲空间局组织了一场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环境条件与太空高度类似,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6名航天员参加。
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担任关键项目勘探组负责人。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勘测任务,率小组成员从庞大的地下迷宫中安全回归,还获得了洞穴一处通道的命名权。
随行摄影师说:“他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怎么会呢?
不是“不知疲倦”,只是能够面对、克服、坚持罢了,而这,也是妈妈教会他的。
叶光富的原生家庭和翟志刚有些类似,父亲早逝,妈妈独自一人挑起养家的重担。
为了让儿子继续读书,妈妈承包了村里种植桑树苗的全部农活,除草、施肥、浇水……全都靠她自己打理。有次叶光富放学回来,看见妈妈挑水上山,原本就瘦弱的身躯更是被扁担压弯了腰。这个背影,刻在了儿子心上。
高三时,空军招飞,叶光富心向往之,却被50元的路费绊住了脚。妈妈没放弃,东拼西凑借了50元给他,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叶光富说,每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就想起妈妈艰难上山的身影,和那沉甸甸的50块钱。
这不仅仅是儿子对妈妈爱的感念,更是妈妈勇敢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时,潜移默化中给儿子带来的榜样力量。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七
会泽县迤车镇索桥村的主任陈友风如是说:“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为建设和谐迤车尽自己微薄之力。”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现在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文明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助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一、水润小苗平息怨气。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__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__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面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上任伊始,陈友凤立即召开索桥全村支部扩大会议,把握住了索桥村拆迁难、饮水灌溉难、计划生育难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结合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陈友凤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赢得民心,首先解决好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问题,于是陈友凤及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沟,发现沟里由于年久失修塞满淤泥、杂草,埂子多处垮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难怪群众不但不去修沟还要骂人。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陈在凤向镇政府协调资金15000元用于修建垮塌沟段的挡墙。40天后13.5公里沟渠全部清淤排障完毕。水滋润着田里的小苗也平息了人们的怨气。
二、亲人误解格外酸楚。
回报是对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经过实实在在的水沟清理,水流进索桥村的田地,也流进了一部分索桥人的心田,总算有了点儿群众基础。可是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陈友凤的面前,没拆迁的那32户会顺利搬迁吗?据了解,在她来之前,索桥的拆迁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陈友凤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了其中上访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面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了解完之后,陈友凤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进行第二次全面了解,陪着她去的村文书开玩笑说:“你还去起兴趣来了。”面对文书善意的玩笑,陈友认真地说:“做两道工作好,两次说的问题都一样就好整了。万一不一样,或者他反悔到时麻烦来了更不好整,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经验。”陈友凤的这个做法太对头了,通过两次了解,发现确实存在口径不一样的,于是陈友凤带着她的班子成员又进一步入户核实,回到村委会及时召开班子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
对于陈友凤来说,最考验她最令她伤脑筋的是娘家人所在的索桥陈家村。陈家村总共因调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娘家人就占了11家,娘家人在看着她,陈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个索桥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对娘家人安置工作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着她在整索桥村的安置处理工作。
陈友凤说:“那个时候头痛啊,虽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后家,字辈小,许多长辈是抱着我长大的,你说我……?在开始做工作的时候,说听有人就不屑地说,‘北京我都去过,你算什么东西。’所以,做起工作来,难度就大了。后来我想,在我老后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回避一下,让其他村干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做不通,我也好知道做不通的原因,然后再出面做工作。”
事实果真如陈友凤所预料的那样,其他人去了,不但没把工作做通,而且,还让娘家人找上门来了,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听长辈们的意见。陈友凤让娘家长辈一个个地说,各家提各家的问题和要求。陈友凤说:“认真听了半天,我归纳起来,娘家人带共性的就是三点:一个是无住处,要我找;二个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办?三个是房子量的不合咋个办?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第一,你们房子拆了,无住处,我去借或者买灾蓬来给你们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迁办再量;第三,我小友凤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没地盖房子,你们盖到我家小太阳5亩地去。’这下,娘家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同意进场开工。
拆迁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就是计划生育的事。陈友凤说:“别的人家就不说了,就我的两个姑子因我‘不顾情分’让她们去做了手术,很长时间不理我,被亲人误解的滋味想起来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国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坚信当优生优育给家庭带来不尽的好处时,结扎了的人们会感谢这个强制措施,并逐渐自觉履行,这是我的期盼。应该也是所有人向往的。”
三、真情奉献赢得民心。
20_年,陈友凤积极响应迤车镇党委政府发展烤烟种植大户的号召,凭着之前三年种植烤烟的经验,陈友凤承包了200亩地,新建了新型烤房,5月无比干旱,刚浇上的水很快就被蒸发了,面对这种奇热天气,请工浇水入不敷出,况且遇灾还有保险公司,许多人都无奈地放弃了给烟苗浇水。但陈友凤仍然坚持天天请三四十人从周边的吊井和大河里抽水泼烟,为此陈友凤消瘦了十多斤。当市烟草公司的领导来视察时夸赞道:“全市长势最好的烟苗就在你这了。”
7月是烟叶成熟的季节,新型烤房的优势很快被烟农们认可和羡慕,当零星种植烤烟的邻居们试探着提出要来试试时,陈友凤爽快地答应了,而后悄悄地嘱咐自家请来的工人当天少掰一炉烟叶,不要让邻居觉得过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时间里,陈友凤不但为乡亲们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而且不收任何电费和炭钱。虽然自己还欠着十多万的贷款,但陈友凤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艰苦也要让邻居们亲身体验一下新型烤房的好处,以更好地引领他们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老党员,多年来,陈友凤一直默默地实践着带头致富和扶贫帮困的座右铭,当需要帮助的村民进入陈友凤的视线,也就一定进了她的心里。陈友凤一直实践着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曾为索桥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会捐了100元;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侯家凹子被火烧了房子的徐华芬盖起了3间房屋;协调供电所为官厅陆玉芝三奶孙免费栓电;帮助从国民党军队里逃回乡的陈树民老人办理了户籍手续,并将其送进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桥中街的孤寡老人张顺富,年轻时好吃懒做,以偷盗为生,屡教不改,曾经三次入狱。如今已年过半百,一无所有,张顺富找到了陈友凤家里说他想进索桥村委会的敬老院,陈友凤没有嫌弃他过去的经历,耐心地对张顺富说:“你还有劳动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负担了,自己劳动挣钱会过得更舒坦。”张顺富在她的劝说下,同意了自谋生路,但是提出没有住房,于是,陈友凤带头捐了100元之后,迅速组织了索桥中街支部14名党员捐资1000元,又向民政申请,协调资金3000元,党员们义务劳动,帮张顺富在小太阳村民小组建起了一间2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张顺富浪子回头,改过自新,靠帮人家下面粉,栓电挣钱,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_年5月,会泽县文明办在各镇提名推荐“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迤车镇陈友凤,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在基层推荐的147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基础上,进入从中海选出22名候选人名单,又经过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投票评选,从10万余份选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终根据会泽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意见,一路高歌当选,获得“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五类道德模范中的“敬业奉献模范”表彰奖励。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八
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商业航天开始快速崛起,并且成为60多年人类航天事业高速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亮点,特别以spacex和蓝色起源为代表的新秀甚至成为搅动整个航天事业的''超级鲶鱼''。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航天大国,同时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商业航天企业。
2020年是中国商业航天不断突破的一年。比如星际荣耀、蓝箭航天、星河动力、九天微星等企业获得了数亿乃至十余亿人民币的巨额融资,不断突破纪录。
特别在业务领域,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卫星首飞成功,且进入太阳同步轨道,长光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星座进展迅速,银河航天5g通信低轨卫星成功测试,天仪研究院等进入民用sar卫星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7日12时13分,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系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尤其在发展潜力方面,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公司在不断突破液氧甲烷火箭可复用发动机的试车进展,将于2021年首次发射液体推进剂火箭,是中国商业航天的重大进展。星际荣耀成立于2016年10月,总部位于北京。曾计划为全球小卫星市场提供运载火箭发射服务解决方案,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民营火箭公司。此前,星际荣耀已经完成了两次亚轨道火箭的发射,为本次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入轨发射进行支撑。星际荣耀曾经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全球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成为首个在人工智能全球大赛中进入决赛并夺得冠军的航天企业。星际荣耀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50家聪明的`公司”(tr50)榜单。
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火箭研制和运营的民营企业,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聚焦中小型商业航天应用市场,致力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及商业运载火箭,2020年12月,蓝箭航天的液氧甲烷火箭“可回收”神器——针栓式喷注器试车成功。意味着火箭发射从有去无回升级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商业航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航天70多年的发展,不但形成了发展商业航天完备的产业链,还培养了发展商业航天的人才技术储备。
从1962年颁布了《国家通信卫星法》开始,到2015年来颁布的《鼓励私营航空航天竞争力与创业法》,美国商业航天今天的蓬勃发展,是半个多世纪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中国的商业航天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未来势必有行业爆发的一天。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秘书长曾经表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总计在轨运行卫星约350颗,2019年发射约80颗,其中微小卫星发射占比高达67.5%,商业卫星公司参与的卫星比重稳步增长。他保守估计,未来5年至10年中国的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大于4000颗,商业卫星制造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1年,天问一号抵达火星、天宫空间站将全面开建、长征火箭家族将继续扩容(长六甲等)、数型民营火箭和卫星也将有新突破,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航天超级2021。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九
__是一个健康、阳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尊敬师长、自律、勤奋的学生。他告诉妈妈,他的理想是成为像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长大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妈妈告诉他,要成为科学家,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勤于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增长本领,全面发展,做一个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勤奋自觉、善思好问。
课堂上他是最活跃的分子,总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课下他积极主动地做复习和预习。他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培养了各种兴趣,相应提高了多种能力。正是这些好习惯促使他不断发展,语文、数学等各科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二、自立感恩,生活自理能力强。
他常怀感恩之心,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妈妈喜爱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他炼就了坚强、自立的品格,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的良好习惯。在家里除了独自完成学习任务,还主动收拾屋子,干家务。用自立自强的行动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不挑吃穿,不搞攀比,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得体。从小熟背《三字经》《弟子规》的他,非常喜欢读书并深受熏陶。对待长辈,心怀感恩,关爱孝顺,妈妈身体不舒服,他端水拿药,帮着照顾。他也是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能够正确面对,并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对不起””没关系”“谢谢”是他的口头禅。看到长辈,他总能微笑着打招呼,邻里们常感叹道:“这个孩子真懂事啊,要是我家有这样的孩子多好啊!”
三、克服困难,勇担责任。
成长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他总是勇敢乐观面对。无论刮风下雨坚持上学,即使是生病仍坚持学习。20__年六一儿童节,他参加朗诵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因为反复练习,嗓子发炎疼痛,妈妈很是心疼,劝他放弃。他坚定地说:“这是我们集体的活动,我不能让老师和同学失望,我能坚持!”。接着安慰妈妈:“您给我喝点药,我休息休息,在心里背诵练习,明天会好的,演出没问题的。”
四、热爱生命,勤于锻炼,自律自信。
疫情期间,他在手机和电视上看到钟南山爷爷,钦佩地说:“钟爷爷八十多岁了,身体健康,精神抖擞,还能冲在一起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国家做贡献。我要向他学习,好好吃饭,勤于锻炼身体,长大也要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坚持锻炼身体使他更坚强自信阳光。
__同学虽然只是一名平凡的少先队员,但是在他幼小的心灵早已播下了“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种子,相信他会在茁壮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人带来更多的阳光,成为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长大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十
十年磨一剑就在今朝,在航天员刘洋的身上生动再现了航天精神,有过两次飞行的经历,这次任务感觉刘洋更加从容淡定。出发前最后的一刻,她的三个动作瞬间让人破防,心系祖国这是让全国人民放心,更是让她的家人感受到此刻是幸福的。充分感受到三位航天员为了这次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刘洋的恋爱很简单也很纯粹,和爱人张华都是我军优秀的现役军人,军人之间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更多的是直接,双军人爱情就是简单和执着。在刘洋父母的心里,对这位女婿非常的满意,年轻有为有很强的责任感。
刘洋在没有入选航天员之前,她和张华是一个单位的战友,在专业上两人都是优秀的飞行员,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平时关于飞行的经验两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双方很快地接受彼此。2004年两人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爱需要包容更需要理解,2010年,刘洋通过了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让她感受到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张华身为军人,知道国家航天事业中女性航天员还是空白。刘洋当选是荣誉也是责任,决定支持她所有的工作。
便主动承包了家里的“后勤”工作。闲暇时间还作为妻子陪练。经常鼓励刘洋全身心地投入。为了首次执行神九飞天任务,夫妻二人也推迟了宝贝计划。十年后的准备,两人现在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事业上刘洋再次问鼎苍穹。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十一
王英梅,女,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作为一名播音骨干,积极带领播音团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播音工作任务。辛集新闻准时无差错播出,专题节目广告节目及时准确配音,上送新闻配音口播出镜,以及每年市人大政协会议现场报道会上决议宣读和省市领导视察现场解说等。和制作人员密切配合研究策划节目片头,宣传片制作,为创新节目形式出主意想办法。
主动和记者深入基层,到一线到新闻发生的地方采集第一手材料。随同记者采访创作的《立足乡土拥抱自然》,播音作品获得河北省优秀播音三等奖,并根据播音体会撰写了论文《理解、感受、表达》在省级广电刊物《声屏经纬》上发表。
创作的播音作品《中国皮都---辛集》荣获河北省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电视播音类三等奖;主持的《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辛集》荣获河北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作品专题类三等奖;主播的《辛集新闻》荣获河北省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播音三等奖等等。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十二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xx追求的目标,这个追求让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了不平凡的收获。
xx出生在xx县,母亲不识字,但是,源于会讲评书的太姥爷的影响,母亲喜欢讲评书。小时候,母亲指着一块绘满古典名著图案的栅板,断断续续的为孩子们讲完了四大名著的故事,兴趣唤起了xx内心对文学的向往和渴求。为了满足这种渴求,她寻找一切能够阅读的文字,家里糊墙的报纸,成为对文字最直接获取途径。只要有时间,她就趴在墙上阅读报纸,身为村支书的父亲,感动于她的求学精神,开始给她买大部头的小说。
小学三年级,xx就开始了如饥似渴的阅读。《岳飞传》《杨家将》《封神演义》《水浒传》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学书籍是她那个年龄段涉猎最多的书。小学五年后,她开始阅读四大名著,虽然是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但是满足了其对知识的渴求,阅读兴趣一直保持下来。真正进入最佳阅读时期,是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那时,她在学习之余,细致的阅读中国和世界名著,并开始向报刊投稿。几年里,在国内的报纸刊物发表作品十万字。后来,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紧张,她没有精力投稿,但是每天必读书,每月读四本书的习惯坚持下来。同时她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古典诗词创作,几年时间写出了一千多首古诗词。
阅读是知识与文学素养积累的最佳途径,厚积薄发才能无往不胜,这句话用在xx身上最恰当不过。xxxx年末,一个网络小说编辑进入她的博客,被她创作的古典诗词吸引,并鼓励她进行小说创作。网络小说的快捷和精美吸引了xx,她开始构思小说。首部小说在红袖添香网站发表,她的小说以独特的构思和丰厚的文学底蕴,在几十万注册作者中脱颖而出,以当月vip订阅稿费过万的骄人成绩签约于盛大文学集团,成为盛大文学旗下的仅有的百名a级签约作家之一。签约后,她埋头于写作中,精心打造自己的作品,每日创作六千字,七年下来,她已创作出七百多万字的网络小说十一部,聚集了付费读者上万人。这期间,她没有放弃阅读,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读书,读完了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百花奖等获奖作品。
文化是为地域发展服务的。xxxx1年开始,xx加入xx湿地文化沙龙,几次采风后,家乡的变化令她震撼,在完成网络签约任务外,她开始把笔触融入故土,写出了赞美家乡的散文集《小城温泉古街》;根据xx县解放前的政治,军事和历史变迁复原成了中短篇小说集《xx风云》;整理了反应人性的长篇小说《迷途》和古风古韵集《拈香集》。这四本书已纳入xx文化礼品集红芦苇丛书系列,县政府正在运作出版事宜,将在年末前出版问世。
现在,她开始系统的阅读黑龙江省优秀的地域作家的作品。汲取营养,酝酿构思,计划写出一本反应xx风土人情地域习俗的精品小说《大荒甸》。手头正在创作一本以xx温泉古街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女人街》,她决心把以家乡为背景的故事搬上荧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默默的阅读,默默的写作,用书香充实自己的人生,这是xx多年以来饯行的理想。xxxx年,她被读者评为最受欢迎的网络作家。成功后,她保持着一个写作者的安静,于安静中触摸着生活的心。她把严歌苓的话做为自我督励的标准,一门心思的过自己的生活,读书写作,生活比较单纯,欲望也不大。
20xx年4月13日,《xx日报》五十三年生日之际,午后的时光栏目开篇,整版报道了xx的事迹。希望通过她的事迹,唤起人们的思索,于浮躁与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缓慢而坚实的节奏。带动一大批人去热爱书籍,热爱文学,寻找到自己的平台,把崇尚书香,崇尚知识的正能量传递给世人。采访中,日报记者白玉兰激动的说:xx是可以放在文化坐标上来考证的。当城市风格不是孤立地表现在外在的物质载体上,而是更内在地表现这样一种城市市民的精神气质、文化作品乃至日常的生活习俗的层面中,她已成熟丰韵。至此,xx默默读书,默默写作的事迹传遍xx,很多人为之震撼,市作协和省作协的领导给予她很高的评价和赞赏,非常关注她的成长。xx作协的一位主席感慨的说,xx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成绩,而应该是xx小城的文化符号,代表了这个城市的进步和居民的思想追求,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品一本好书,宛如获得人生之真谛;品一生好书,本身就成了一本厚重而经典的书籍。xx的人生会与书相伴,与文学相伴,用书香陶治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从而完善自己的品格和文化人生。
航天人物事迹材料(专业13篇)篇十三
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直到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一次把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送上太空,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在太空飞行,神舟七号航天英雄翟志刚叔叔出舱漫步太空,第一次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这些伟大的成就表明我国已经从航天大国迈向了航天强国。美丽的星空曾带给我们很多很多遐想,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渴望了解那神奇的宇宙,想去神秘的宇宙探索一番。
如今人类的一些梦想已变成了现实,宇宙之谜一点点的解开,可每一次发现又会带来更多令人神往的谜团,所以茫茫宇宙中,人类永远是牙牙学语的孩子。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载人首飞10周年的光辉节点。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xx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从20xx到20xx,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作为航天英雄的代表接受“感动中国”的敬意并致辞,杨利伟说:“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和鼓励,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界将再接再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在太空中展示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实现中国的航天梦。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最后,全体航天英雄代表以庄重的军礼感谢全国人民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