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存在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写作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一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二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三
今天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金色的草地》一课。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这一方面的学习首先要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其次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1、创始情境,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揪”到“不再随意揪”;从“寻开心”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2、以读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表演。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大: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五
(一)《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会读“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时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精彩,所以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是“读”,同时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我按教学板块来说,预设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图片引题,学写生字。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蒲公英的图片,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然后请同学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植物?长得怎么样?老师根据图片,顺势介绍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绒”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绒”字的右边是“戎”而不是“成”。然后请小朋友们学写“绒”字。写完后请同学放下笔再次朗读“绒毛”一词。接着介绍蒲公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白白的绒毛里带着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词语,齐读),同样的方法学写“瓣”这个字。
用一组关于蒲公英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了解了蒲公英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绒、瓣”两个生字的特点,正确书写了这两个字。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当学生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读着这个课题,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会说: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等)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反馈问题。(预设学生会这样说: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蒲公英盛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说清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这一板块中,我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然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托,我把识字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出示词语。
钓(diao)鱼使劲合拢(long)。
观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a.指生读第一行字。理解“合拢”,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预设学生会说: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合拢就是闭上的意思。
b.再请学生读第二行字。识记“耍”字,我会问: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预设学生会说:是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教师表扬概括这些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的小朋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要和耍的区别。
d.多种形式读词语。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识字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层层读,反复读,让生字不断地复现,目的是为了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而不思则罔,读中有思,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可以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大概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提炼、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老师的概括中了解到在说课文主要事件时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
第三板块:深入课文,研读第三自然段。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图片)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
教师相机板书:早晨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接着问学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读、划、圈、填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
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预设学生会说:惊奇、惊讶、不解)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进行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颜色变化之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利用“朗读感悟法”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读熟了这段话以后,我把这段话的顺序抽乱了,并问学生:你还能排一排吗?(预设学生排对了,教师问: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原来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分三组早、中、晚再读这段话。
通过排序,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文章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水平。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于是,便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随后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这段话)。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动作时引读:当花瓣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
此时相机进行想想说话: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同形式的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合拢张开。
这样在反复的练说中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变化,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第四版块:日积月累,摘抄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
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是课文精华的体现,简洁大方的板书能吸引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这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
各位专家评委,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读”贯穿始终,感受草地的美丽,通过品词斟句,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通过学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习得学文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我对本文的所有说课内容,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导,谢谢!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六
11月19日,我到三(2)班听了周亚婷老师执教的《金色的草地》。周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堂常态课,这更有助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有以下几点:
一、紧扣单元目标。
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在第16课的教学中,周老师围绕单元目标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在最后呈现的板书上,也明确了观察方法:“定向、持久、思考”,课堂达成度很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要充分利用好单元页,从教学总体要求着手,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对教学作出整体安排和统筹规划,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能从文本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周亚婷老师的课堂上,当她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一个一个迫不及待地都举了手,周老师却让他们把手放下,让学生认真读完并思考后再去回答问题,她说我要的举手是你经过思考并且是认真思考后的结果,而不是凭感觉回答问题。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当我问出问题后,有反应快的同学举手,我就会让他回答,却没有顾及到其他学生,可能他们完全没有来得及思考,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
三、明确朗读要求。
在二班的黑板上,周老师明确写下了课堂朗读要求,朗读通顺,正确,不添字漏字,有感情等。在学生朗读完后,采用打分的形式师生评议。我上课时,也会让学生进行朗读评价,但没有明确要求,周老师这样将朗读要求明确,学生就有据可依,也知道自己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语文不外乎听、说、读、写。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堂上出现学生结结巴巴的时候,我往往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提示学生,请学生接着往下说,希望学生能说出我心里的答案,实现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但是通过听周老师的课,我有了新的体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不断的启发下逐步培养起来的。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学生自然会反思自己在表达时哪部分没有表达清楚,并努力地进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不断换词使整句话更加完整,这样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巧妙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语言精炼、指令明确。
周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感觉就是干脆、利落,她的每一个要求都很明确,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并及时行动起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我有时一个问题要重复多次,有时还会问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当然,我认为学生一节课的表现是周老师长期培养结果的呈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修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记叙文,文字不多,语言朴实。但叙事清楚、明白,平铺直叙中有引发崎岖的波澜,阐述事理中有耐人寻味的情思。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开头有叙述、描写,虽是孩童趣事,确实整个故事的铺垫,与结尾遥相呼应。文章的结尾,作者眼中的蒲公英,就不仅是让人聊以“开心”的花儿了。它“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来迎接太阳”,人与花儿便有了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感情的交流与契合,实现了作者认识的深化与情感的升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科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样的新发现;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习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样的新发现;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习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画纸、彩笔。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板书:草地。
生齐读。
师:读了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畅谈。(大多应该会谈绿草地)。
课件出示绿草如茵的草地图片。
师:是这样的草地吗?用一句话谈谈图上草地带给你的感受。
(可能从绿、美等角度谈)。
板书:金色的。
生齐读题。
(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交流)。
师:课文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的,相信学完课文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指名朗读课文。(选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目的在于给全班同学做出朗读上的示范)。
3、小组内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轮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语;
3)交流查找的词语解释。
4、班内交流(以竞赛形式):
师:好了,又到了我们的“比比谁的收获大”的环节了,看看今天哪个小组能胜出!
1)每小组选派代表读课文——读完简单评议;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以没有出错的小组胜出;
3)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强调“落”“数”的字音,及“赞、察、睡”等字的写法。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词语:惹人注意、观察、擦黑、手掌、拳头。
隐蔽、 早晨、徐徐、睡觉、迎接。
师提示:你可以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概括。(主要目的降低学生概括的难度)。
生默读思考后试述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
2、课文中的草地一直都是金色的吗?(不是,绿色)。
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
交流:有蒲公英盛开。
(这两个问题视主要内容概括情况而定,也可由教师直接点出)。
找到课文中描写作者发现金草地的句子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板书:绿 金)。
师: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大家是怎样的心情?(惊讶、兴奋)。
教师相机课件出示蒲公英满地盛开的图片,问: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那就请大家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在读这一段,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感情朗读。
3、师:你见过蒲公英吗?你知道关于它的哪些情况?
生以多种方式:交流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图片,展示采集的蒲公英等。
四、配乐读文,绘图表文。
放音乐读文,生静听想象。
2、学生绘画。
(弹性环节,绘画完不成可作为课下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展示绘画。
1、指名读课文,整体回顾。
2、请每位学生拿出绘画,请同桌猜猜画的是什么时候的蒲公英。
(答案:绿色的是早晨或晚上,金色的是中午,在这里绿色插图的时间可能会产生分歧,正好也是切入点)。
二、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生默读思考。
交流,学生可能会谈:
1)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语句,发现了一天之中草地的几次变化。
教师相机板书:绿 金 绿。
(早)(中)(晚)。
有了这个发现,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奇怪)。
练习感情朗读,课件配合演示。
2)发现草地变化的原因是蒲公英的开合,蒲公英是怎样收拢和开放的。
自由朗读相关语句,体会蒲公英的收拢和开放的过程。
作者把蒲公英看作是我们的——手掌。现在,请你把自己想象成是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天擦黑了,你要收拢起自己的花瓣了,哪位同学能用你的手表演一下?请另一位同学读句子配合表演。
请全班同学一起伸出手掌表演,教师朗读配合。
表演过程中体会“紧紧”“收拢”“隐蔽”等词的意境。
师:现在我们这里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生齐喊:绿色的!)。
噢,天亮了,你又要去迎接朝阳了,你是怎样开放自己的?集体表演。
表演过程中体会“徐徐”“金灿灿”的意境。
师:此时此刻,我们又变成了——金草地!
齐读这一部分语句,加深体会。
练习感情朗读:同桌分工合作,一人读收拢,一人读开放。
班内交流朗读。
3)同学们,蒲公英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吗?你有没有发现它这个特点?
(大部分会答没有)。
作者为什么能发现?(细心观察,思考探究)。
是的,大自然中许多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都有他们不平常的地方,关键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感受的心灵。
4)对比前后态度: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发现,蒲公英在作者的世界里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最感兴趣。
蒲公英的睡觉就是指它怎样?(收拢)。
迎接太阳呢?(开放)。
自由交流。
再次齐读,表达喜爱之情。
不过,在作者有了这个新发现之前,也是这样看待蒲公英的吗?(不是)。
找到相关语句,指名朗读。
板书:寻寻开心。
怎样寻开心?(一、二段)。
5)蒲公英还是蒲公英,它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态度,而改变我的态度的根本原因还是新的发现。所以说,同学们,希望你们也都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相信你们眼中的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三、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作者最感兴趣的大自然中的朋友是蒲公英,你有没有最感兴趣的朋友?
用简短的话交流介绍。
2、你有没有作者一样的发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四、布置作业。
日记:我最感兴趣的朋友。
五、板书设计。
寻寻开心 新的发现 最感兴趣。
绿 金 绿。
(早) (中) (晚)。
细心观察 思考探究。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好题目。
(一)读中悟美。
1。在上节课开始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草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能在哪个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第一自然段)好,就请大家仔细地读第一自然段吧!
2。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找到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指名回答。)。
3。谁能用朗读向我们展示你所看到的金色的草地。(教师随机评价指导朗读,引导语如下:a。我听出来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经长满了;c。草地真的变成金色的了!)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演读寻趣。
过渡语:听了你们的朗读,金黄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变成金色的了。(课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这片金灿灿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几个滚,玩一玩。
1。(面对学生)小朋友,你们想怎么玩呢?(学生自由回答)。
“2。我”和弟弟是怎样玩的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试着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课文读懂、读好。老师要仔细地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谁演得好,我就请谁上到讲台前面来表演。(学生和同桌合作,读课文,表演。教师巡视)。
3。请一组同桌上台来。
表演吧!请大家当评委,给他们打分,要说出打分的理由。(在观看同学表演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做文明观众,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别人。可以多请两组来表演。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导语如下:a你很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评得好!b。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说说看。c。你认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经”的,那你能做出这种表情吗?你真了不起。)。
4。小朋友们,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你想说什么呢?(此时需要尊重、珍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他们一起享受快乐)。
5。(课件出示句子,引读:教师“读是啊,就这样”,学生接着往下读)就这样,这些公英,给我们带来了并?不少不?快引?乐人??注?目的蒲(此引读可以在每一个学生说出内心的快乐后就读一次,让学生用朗读这个句子来表达他们的快乐。)。
6。小朋友们,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读懂“并”和“引人注目”)是呀,原来快乐这么容易找到,它就在这可爱的蒲公英身上,就在这可爱的草地上!
(三)研读释疑、朗读表达。
1。这金色的草地除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质疑)。
2。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来,把你的问题说说看。
(随机评价学生提问的角度,指导学生提问的表述要准确,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词、句)预计提问及部分引导如下:a。为什么这里要“说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引导:如果不去很早会怎么样呢?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b。为什么说“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这里为什么要“用并”?引导:我们不用“并”来试试,读读看。谁弄明白了?“c。蒲公英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引导:蒲公英花怎么张开、合上的?谁来做给大家看?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d。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也许学生还提有自然方面的问题,教师可这样引导:看到你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因为那时的我也像你们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你们肯定能在下课后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则由教师提出)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们发现了吗?(发现)这两“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考,回答)。
4。请你再读读这段文字,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再说说你的理由。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
5。这就是你们的内心感悟,简直精彩极了!你们的朗读一定也很精彩。请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乐、通过朗读与大家一起分享吧!(括号中空白的字眼为学生刚才所补充的内容。学生自己练读,教师指名朗读。指导朗读的预设导语如下:“a。你读的是句号吧?再试试,你能读成问号的。b。你发现什么啦?读吧!c。你这朵蒲公英没张开,来,再读一次,你肯定行!d。来,把草地变色的秘密告诉我们吧!e。老师也想读,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请你们给老师的朗读评评分吧!)。
你听出来了,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就写一句话。(学生默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话)。
2。小朋友们,今天通过学习,我们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在这里,老师请大家课后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九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完成作业:
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美丽和兄弟俩在窗前草地上自由自在快乐成长的情景。也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结合本组课文的主题——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选编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是重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关于蒲公英的资料
教师准备:ppt 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词,在句子和课文的朗读中复现生词,感知生词, 为课文阅读做准备。
2、品读第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这一问题,抓住“盛开”这一词语,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3、给学生知识迁移和查找资料能力的展示,共同分享“蒲公英”的常识。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定很疑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让我们一起认真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生字、扫除障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朗读词语、扫除障碍
·出示生词
盛开 假装 朝着【多音字】
玩耍 钓鱼 观察
绒毛 手掌 花瓣
使劲 有趣 这些
合拢 【合和拢字义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自读
·同桌互读
·开小火车朗读
·说说这些字中,哪些字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耍”“绒”“瓣”三个字,需要注意。
·师生共写三个生字。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相关的内容。
3、随句识字,巩固学习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三、再读课文,释疑照应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思考: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交流朗读,品读第一段。
交流: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变成了金色。
3、交流课前资料
·教师出示图片,蒲公英的资料:
蒲公英,多年生本草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4、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词:盛开。想象情景,朗读第一段。为什么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会变成了金色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5、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品读文本中,复现生词,借助上下文、字典等方式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更好的品读文本。
2、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动作等方式,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境,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揭示目标
要读出自己的体会,首先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旧知:学生回顾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原因,通过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地的美丽。
2、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初步形成个性化的体验。】
3、再回归文本,读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的句子。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过渡语:这片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到底有什么魔法,能我们大家都感到可爱、有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好好读读课文。
【设疑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以读为本、回归生活——品味草地之趣
1、自读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给我和弟弟带来的快乐。
2、默读课文,圈出段落中能表现玩耍快乐的词语。
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吹到脸上、打哈欠
3、结合圈出的词语,想象,说说想象到的快乐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顺机解决:“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
4、熟读精思:
(1)学生分角色朗读相应句子,配上动作。
(2)引导读,入情入境:
(二)置疑问难,合作探究——探究草地的秘密
置疑:在小作者的眼里可爱的不仅仅是这片金色的草地,还有那有趣的蒲公英。
合作探究分为三个小步骤进行
(1)自读自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内化提升:课件出示填空题:( )花朵( ),草地就( )。学生通过填空这种形式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将课文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品读喜爱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们对这片草地的喜爱之情。
2、朗读感悟、潜心品评:
如: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
【让学生把作者的感情迁移到自己身上,更加深刻地体会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四、小结
一片金色的草地,一个难忘的金色的童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金色的草地
五、做练习册
板书: 2 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二
知识与技能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学习生字,并巩固。
教学重难点: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见过草地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指名学生回答)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据题置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能解决的,让学生进行回答,不能解决的,留在学文时解决)。
三、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 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作业: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生字、词)。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自读识字,表演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探究性地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真实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3)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4)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5)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6)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7)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
(8)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二、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三、机动:摘抄好句子,听写与基础训练练习。
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练习》。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蒲公英 一本正经 揪掉。
草地 许许多多 金色 开心。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三
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牵牛花)
胖娃娃,滑手脚,红尖嘴儿一身毛,齐天大圣最爱它。(桃子)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
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儿像太阳,籽儿香又香。(向日葵)
你坐得最认真,这个谜语奖给你答。你的小手举得最直,请你答。
恭喜你,你答对了,201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真不愧是猜谜大王。
(过渡)刚才大家猜谜语功夫很高,那就再奖一个谜语给大家,嘘!听好了,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蒲公英)
1.介绍蒲公英
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蒲公英)是的,小朋友,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你来说一说?
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出示词卡片,读),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认真看老师写这个字。请小朋友们拿起笔,在生字本中写一个。(写的时候要提醒,你的写字姿势最棒!)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放下笔。让我们再和它打声招呼——读绒毛。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绒毛里带着的白白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读词语)!
花开过后,蒲公英才结出一个个毛茸茸的绒球。
2.质疑解疑
a.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
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回答问题,要求说完整。
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
请你用因为,所以这片草地是金色的。
(你引用了这段话中的一句话,这方法挺不错。你把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说得更清楚了。)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捧起课文纸,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1.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词语宝宝在招呼我们了——
钓(diao)鱼使劲合拢(long)
观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a.请学生个别读。合拢,我们来做个动作,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闭上的意思)点到即可。
b.第二行,谁来?你的小手最直,请你。
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而+女)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还有其他办法吗?(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你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小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区分这个要和耍字。
c.两个字的词语宝宝读的很顺溜,加大难度,四个字的,能读吗?谁来?
读准一本正经(经的读音第一声)你知道什么是引人注目吗?(很吸引我们的)那你瞧瞧,我们教室里的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呀?把话说完整。
d.让我们一起来跟这些词语打一下招呼。钓鱼——起
2.句子:有些词语特别调皮,都藏在了句子中,谁来读?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假朝读音欠轻声)
3.请小朋友们捧起课文纸,再轻轻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我”在金色的草地上的哪两件事呢?(把大概内容说到就好)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1、指着板书说——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a.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c.指名请小朋友说。(板书:早晨绿色……)
d.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2.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惊奇、惊讶、不解)
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
3.现在我把这段话,抽乱你还能排一排吗?
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
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啊,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
分三组早、中、晚再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
你来问?
你再来问?
我们一起来问?
5.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你知道了吗?自己自读自划。
出示这段话。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一朵蒲公英张开,能让草地成为金色的吗?
那第二朵谁来开?你读
第三朵,谁来
第四朵,
让我们所有的花朵都开起来吧,一起读——
6.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朵一朵,一朵合上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是啊,花朵合拢时,一起读,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7.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 ),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 ),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 )。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交流。
8、连起来读第三自然段(配点音乐)
9、引到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引出金色的草地,金色的童年,快乐成长……
1、小结语: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机动)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
金色的草地
绒 瓣
早晨 合拢 绿色
中午 张开 金色
傍晚 合拢 绿色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四
二、多音字。
三、辨字组词。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它们分别说一句话。
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课文回答问题。
1、早上和中午草地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五
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
(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
(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四、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优秀16篇)篇十六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