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四年级教案可以引导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几份经过实践验证的四年级语文教案样本,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一
1、认识课后的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上月出的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发丰富的想象力。
4、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海上月出的壮观景色。
体会文中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领略的却是我们这些平原上的孩子很少见的海上升明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跟随作家峻青一起去欣赏海上月升那奇美的景色。(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请解释一下课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还要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色?
3、刚才我们跟随作者初步领略了海上夜来月出,皎月当空那动人景观。现在谁愿意用你真情的朗读带我们大家再次走进大海,走近明月,然后说一说观后的感受。
1、根据阅读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找出你喜欢的地方读一读,把喜欢的理由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2、汇报交流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说出理由。
1、学生汇报自己课前查找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并把这些诗词写在积累本上。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检测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读课外读物中《明月情思》,读后谈谈收获。
4、课后在读一读课外读物中《故乡月光》一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到了海边,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海上月升初的绮丽、辉煌,另我们陶醉;月升后毫无纤尘之境,另我们感叹,真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二
1、引导学生有序的排列词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熟记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和名言,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积累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及名言。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廉洁自律和勤俭节约的名言、成语、故事,记在积累本上。
第一课时:
1、练。
此项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有序排列词语、逻辑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涉及一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先后顺序。
(3)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列词语,并说明理由。
2、日积月累。
此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学生理解词意,积累词语、名言的同时,了解廉洁自律、清正廉洁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词语及名言警句的意思。可以指导学生用抓重点的词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6)扩展积累,朗读或背诵课前搜集的有关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成语名言,初步理解其含义,从中感悟其。
(7)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第二课时:
1、知识窗。
(1)介绍徐向前元帅的简历及相关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徐帅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小故事。
(3)学生谈感受,说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
(4)学生说说每个清官戏的主人公分别是谁,以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5)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清官戏或故事,并谈感受。
2、大家一起来。
此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关心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了解收集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交流。
(4)教师指导编排方法。
(5)学生合作,编写目录或节目单,小组间传阅交流。
(6)汇报展示,学生。
(7)教师。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三
1、能说出插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青蛙是庄家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益虫及有益于人类的动物。
三、课堂教学支持。
1、课前准备。
2、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2、板书:小青蛙。指名读——全班齐读。
3、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小青蛙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和本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课文里寻找答案。
(二)看插图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
2、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介绍青蛙。
学生可能会说青蛙会游泳,青蛙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引出“小青蛙有两个家,一个家在水中,一个家在田里。”
3、分析数量词:“两、一”并结合教室内的物品练习说话。
4、示插图。
根据教师的引导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
生:它一会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儿在田里跳来跳去。
5、指导朗读“一会儿……一会儿……”并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练习说话。
6、朗读第一自然段。
7、示插图。
师引导:青蛙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田里,我们看插图。
生看图说话。
师:有的小青蛙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在田里捉害虫,说明小青蛙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庄稼的好朋友。有的青蛙,夜晚在月光下,鼓着大肚子使劲地叫着,好像在唱歌。
8、理解“忙着”一词。
9、指导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依插图背诵课文。
学生畅所欲言。
2、根据板书及课文插图背诵课文。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四
本次口语交际属于情景交际,教材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交际的话题“安慰”;二是话题的内容和范围,即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安危,怎样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别人时的态度、语气;四是口语交际市的练习形式及方法。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学生懂得怎样安慰别人,使其学会关心、帮助需要支持的人。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3、指导学生善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够从上支持他们。2、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利用挂图,呈现机组需要安慰的画面,如,同学生病了、考试失利的、家里发生变故的……然后引出话题。
2阅读课本,弄懂焦急的内容和要求。
(1)自由读,看看有几层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地说说。
(2)弄懂题意后,教师示范练习,尤其让学生注意安慰时的态度要真诚,语气要有分寸。
3、即兴表演,自由练说。
(1)自主寻找合作伙伴。(2)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3)分角色练习,小组内表演。
4、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1)弄清楚每组所选的话题,以便有的放矢的表演,。
(2)评议时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要从内容上、表达的态度上、语言的表达几方面去。
5、教师要采用一定的鼓励手段。
6、进行。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五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
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词语“血染”解释,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2.检查生字
燥热 噪音 花岗石 蜷 捐躯 殷红
读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流利。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看视频,问:想到哪个词?现在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南北洲毒蛇?(指名读)
2.请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蛇这样凶猛,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示?
6.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字后的标点符号?表明感情怎么样?(坚定、强烈)
7.那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来试一试。(生读)
9.默读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画出博士所做的实验记录的内容。
再用“ ”画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记录的,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师:谁来说一说你所画的第一处记录。
生:“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
师: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发过高烧?什么感觉?
(2)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记录的呢?
课件出示“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他还是
顽强地记录着
师:能说说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吗?
师: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艰难地记录,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湿了实验报告。我们被这一幕感动了。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生读)
(3)师:施密特博士忍受着这样的剧痛继续记录着,那么他所做的第二处记录是什么?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人记录的艰难?你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施密特博士,七窍流血,浑身乏力,还不忘写下这最后的感觉。
10.我们回头再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什么?从这些省略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11.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
四、情感升华。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其实像他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下节课汇报。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序的排列词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熟记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和名言,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积累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及名言。
三、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廉洁自律和勤俭节约的名言、成语、故事,记在积累本上。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练。
此项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有序排列词语、逻辑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涉及一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先后顺序。
(3)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列词语,并说明理由。
2、日积月累。
此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学生理解词意,积累词语、名言的同时,了解廉洁自律、清正廉洁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词语及名言警句的意思。可以指导学生用抓重点的词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6)扩展积累,朗读或背诵课前搜集的有关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成语名言,初步理解其含义,从中感悟其。
(7)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第二课时:
1、知识窗。
(1)介绍徐向前元帅的简历及相关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徐帅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小故事。
(3)学生谈感受,说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
(4)学生说说每个清官戏的主人公分别是谁,以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5)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清官戏或故事,并谈感受。
2、大家一起来。
此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关心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了解收集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交流。
(4)教师指导编排方法。
(5)学生合作,编写目录或节目单,小组间传阅交流。
(6)汇报展示,学生。
(7)教师。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1、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诺曼底”号船遇难的危急时刻,领略到船长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那种镇定自如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起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情况,请这小组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很简洁。是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4、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说。
哦,三次:第一次是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点)第二次呢。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点)第三次是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夺)。
(评价:你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收获很大!)。
过度: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师: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说,(录音)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从第五自然段中我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借睡觉把蜡烛端走。(师板书:端)。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又是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首先,请大家看学习提示)。
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危急时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伯瑙得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描写她的句子。请小红读。(出示课件、录音)。
生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我听到有同学说夫人临危不乱,很好,还有吗。嗯,急中生智,镇定自如。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你们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急忙、轻轻变红)。
师:这些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理解,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
生读。听得出,你在夸赞伯瑙德夫人的聪明。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
生。哦!你读出了他的沉着、冷静。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们的读书收获。
总结:伯诺德夫人此时此刻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她却故作镇定地端上油灯,这个举动不仅是想用油灯换走蜡烛保护情报,而且她也在给孩子们作表率,告诉孩子们要镇定、要勇敢、要坚强、要机智。所以说伯诺德夫人是个机智勇敢、了不起的妈妈。带着你的理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读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出示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来谈谈。(重点句子变红)师、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变红)。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师、不能想象,后果很可怕。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再说。请你说。
师:是的,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还有吗。对,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法西斯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好,请你接着补充,嗯,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严重啊!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
师:很好,你们出色的朗读,你们凝重的神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师:下面是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请看:(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德军、盟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支对立的军队。德军是侵略者,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据统计,二战期间,光是奥斯威辛这一个集中营,死难人数就达到100万--150万人。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雅克却能沉着冷静的想出对策,真是了不起呀。谁能读出雅克的沉着与冷静。请你试试。(生读书)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明明有机会逃走,却选择了留下来。他不愧是家里的顶梁柱、妈妈的好儿子。还有吗。杰克能在母亲拯救情报行动之后,而且自己的行动也遭到阻止之后,依然表现的镇定自如,依然去搬柴,完全不动声色,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更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师:多么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雅克啊!男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和敬佩,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录音:男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蜡烛马上就要燃烧到铁管处了。此刻,它那微弱的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我们感觉死亡正一步一步走近。请再来读读课题(生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0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点击幻灯片、录音:一生接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她娇声地说:——(录音:一学生再接读)。
2、从杰奎琳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嗯,她天真、可爱、聪明,镇定)。
师1:她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对女儿的思念。
师2:时间刻不容缓,他非常聪明的拒绝了少校想和他交谈的要求,既委婉又得体,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她还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3、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分角色来读读这段话吧。女孩子们,让我们用读来感受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敏吧!
杰奎琳端着牵动家人生命,关系情报站安全的烛光慢慢走上楼,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生接:蜡烛熄灭了)同学们,此刻,再来读课题的话,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吧!
啊!这——(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学习,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得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用词准确巧妙。希望同学们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师:生死攸关的烛光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化险为夷,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我们也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与勇敢、镇定与从容。
此时此刻,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母子三人说。想一想,把它写下来。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汇报交流:??
师:是啊,他们都仇恨战争,渴望和平;还有吗。
师:对。我们要向他们那样永远有着一颗永远燃烧着得像蜡烛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啊!请这位同学接着说。嗯,说得好,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因为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是战士们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不希望再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师: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同学们,课下有兴趣的可以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八
1、能引导学生掌握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训练组织句子叙述的能力。
3、积累名言名句。
4、阅读几体现为人类造福的中外神话,渗透为人类造福的。
5、通过举办为班级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捐赠活动,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1、如何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如何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3、进行捐赠时,不要使受捐赠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和古希腊神话。
两课时
1、能引导学生掌握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训练组织句子叙述的能力。
3、积累名言名句。
1、如何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如何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
3、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名言警句的兴趣和习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诲。
照样子换个说法再写个句子。
1、出示例句中的问句,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这个句子是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读后,请学生说说这个问句是什么意思。指出反问句无须回答的特点;
3、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意思就是例句中这个句子,把问句换了一种说法并加强了语气;
4、自由读第一句,试着自己换一种说法,然后汇报、;
5、小组内部独立完成第二、三句后,班级交流;
6、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几个句子。
按适当的顺序排列句子。
2、知道每句的意思后,再引导学生概括一下这几句话的内容;
3、小组讨论,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
4、汇报交流;
5、指名按照排列好的顺序依次读;
6、完整地齐读这几句话。
1、让学生自由读这两个句子;
2、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每个句子都体现了什么意思;
3、老师简单介绍诸葛亮和爱因斯坦,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4、反复诵读这两句话;
5、拓展延伸: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要为他人、为社会造福的名言警句。
1、阅读几体现为人类造福的中外神话,渗透为人类造福的;
2、通过举办为班级生活有困难的同学的捐赠活动,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进行捐赠时,不要使受捐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课前布置搜集我国古代神话和希腊神话。
一、知识窗
1、先让学生读读这些神话的名字,区分出哪些是的,哪些是古希腊的;
3、让学生说一说,哪个神话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5、请学生把自己所喜欢的神话讲给家人或好朋友听。
二、大家一起来
(二)召开讨论会,拟订计划,形成书面材料
2、确定捐赠对象,弄清楚这个捐赠对象的生活方面的情况;
3、捐赠的钱物分配;
4、这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分工(钱物的接收人员、登记人员、保管人员及捐赠人联系的人员等)
(三)开展捐赠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活动要有秩序;
2、态度要热情平等;
3、说话有分寸,不要使受捐助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4、这次活动的收获。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九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1931年,在我中华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吗?(九一八事变)。
2.师生共同观看记录片了解九一八事件始末。
日本侵略的铁蹄随意践踏我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提出不抵抗政策。在日本铁蹄的践踏下,东三省很快沦陷。中国东北三省的劳苦大众携老带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流亡关内。东北是他们的家乡,可此刻,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爱国志士勇敢的站出来,号召、组织大家要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坚强的战斗,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张寒晖也拿起了特殊的武器——笔,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这首歌并迅速传遍全国,引起强烈的轰动。
3.放歌曲《松花江上》。
4.听完这首歌曲,你心情怎样?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歌词,看看读后你又有什么感受?
2、好,同学们,就请你们带着你所感受到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歌词。
三、深入体会:。
1、出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这里的“我”指谁?读了这一部分歌词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读一读?
在这一部分里,有两处重复的内容(课件画线),它的作用就是强调了作者怀恋家乡的情感。
那么,作者歌词中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
2、出示: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九一八事变”?为何要脱离家乡?为何要抛弃宝藏?上一部分中用到了反复,这一部分有吗?在哪里?“九一八”为什么反复出现两次呢?还有吗?(“流浪”反复三次)表现出了流浪的时间长、无休止,又说出了人民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
好,下面请同桌间接读,要把你心中的体会读出来。
3、出示: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够欢聚一堂。
这部分中,“哪年哪月”的反复有什么作用?两次反复“爹娘啊”充分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流离在外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他们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呢?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青年,你会怎样做?是啊,好多英雄志士都投入到了抗日的行列。通过八年的抗战,咱们中国最后终于胜利啦!
好,同学们,我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对这首歌词,你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就请你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吧。(有时间的话,先自由读,再齐读)。
4、在引导学生放着配音读全诗。
5、在咱们这个和平年代里,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爱国呢?(机动)。
四、结束,掀起。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我们要勿忘国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是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首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在歌声中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
2。今天,通过课文学习,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进这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
1。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交流,教师指导。
2。边看图边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面,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a。乡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b。乡村生活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c。乡村生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默读课文,自由学习,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小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解疑。
教师吟诗小结。
是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
屏幕出示: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学生整体感知。
你认为教师自创的这首小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发表一下你的感受吧!
1。可以像老师这样吟诗。
2。可以试着读读课文。
3。可以作为导游向大家介绍“乡下人家”。
1。我们已经感受了乡下人家生活的恬静、自然、亲切,谁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展示给大家听。
2。指名读文,交流欣赏。
1。自由朗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画出来,反复读,并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朗读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体会写法。
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划分出的段落,边读边想象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生动的句子抄下来,并试着背诵。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布置综合性学习内容。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一
本文由两幅长城彩色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片与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配合,展现了长城的壮丽和高大,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学生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知识,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学习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学习本课的新单词,情感阅读文本,背诵文本。
引导学生结合观察、阅读和想象力,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授本文时,让学生收集长城的古诗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图片,然后结合文章学习,通过阅读加深理解。
安排学生购买长城图片或文字资料长城风景资料片和投影片
2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图意和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朗读。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默读导读
1.请学生讲解,老师及时表扬。
老师补充了几首古诗。
3.长城简介:20xx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形势危险的地方危险的地方修建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抗匈奴`侵权,修复了原秦、赵、燕北部的长城,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都建成了。为了抵抗外敌,明朝前后修建了18次。图中的八达岭长城是明朝修建的。
三、观察图画
1.学生自己观察,有条不紊地观察,谈长城的形状和外观,指名说(特别是学习后进的学生,及时鼓励)。
2.学生们互相说话。
3.自读课文,看文章怎么描述。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长城的起始点,体会长城的长,请同学读一读书中有关“长”的语句。
2.自由阅读第一段。
三、指名读。
学习第二段。
1.再次观察长城的近景,感受长城的.高度和坚固。补充:八达岭居庸关一代长城,城墙高8。5米,厚6米。5米,顶部厚5米。7米,女墙高一米,真的又高又结实。
二、指名读第二段。
三、同位指出堆垛口、城台等位置。
四、朗读第二段。
六、自学第三段。
1、读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2.感情地读一读。
3.理解思维练习3前两句的含义。
(1)自然想起是因为长城雄伟坚固,结构合理。谁来长城,就会想起古代的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感叹。
(2)一个才,表达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智慧,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美。
七、自学第四段。
自学,你读了什么?
读第四段,读出骄傲。
八、总结。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多说说。
作业设计
1.以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记住生词。
板书设计
2长城
伟大的奇迹高大而坚固
歌颂劳动人民
课后小记
教学内容
加深对长城的了解,明确课文的组织,激发爱国主义。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深入了解。
1.学生们讲述他们收集的故事,老师表扬他们。
听了这些故事,大家都谈感受。
第三,阅读课文,然后联系图片,了解长城的结构和用途。
四、进行朗读训练。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自由阅读课文。
五、明确课文条理。
六、指导背诵。
1.学生可以自由背诵,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背诵。
2.老师指导后进的学生背诵。
背诵指名,交流经验。
七、听写字词。
八、请几个同学当小导游,介绍长城。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中最喜欢的段落。
2.告诉别人你对长城的了解。
板书设计
2长城
概述长城长城脚下的感受
远近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二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
2.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甘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试换小标题,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抓出重点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从徐帅教育子女的话中受到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和观看视频课件,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使少先队员增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研读《看门老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两个故事,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和体会三个小故事中蕴涵深意的词句,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等。
2.使学生体会到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质皆源于时时用“人民的公仆”来勉励自已,甘为人民的公仆是这一切品质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座右铭演示导入:
1.师板书:人民的公仆。试问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确:同学们,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够严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3.(演示徐向前元帅头像)他就是我们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为此人民也亲切的称他为(生答预设:布衣元帅)。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二)精读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
现在就让我们随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帅。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1)不但新娘会这么想,我们每个人都会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没想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徐帅的住处、衣着、态度几方面去回答,并体会出朴实无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故事中写新娘用了几个没想到(令学生读读后师引读:新娘怎么也没想到,新娘做梦也没想到,体现引读)。
3.换小标题“比普通人还普通呢!(敬爱的徐帅啊,您的朴实无华,您的生活俭朴,您的平易近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还普通的布衣情怀,难怪人们会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那么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也要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
(三)学生分角色读第一和第三故事(重点研读故事三)。
2.学生汇报(一心想着国家建设,弃小家,顾大家;对子女严格要求,如“告诫”“审问”“继续追问”“常常”“反复解释”)。
3.换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在故事三的教学中教师相机点拨:
(1)引导体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能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出一片灿烂辉煌的成功来!同学们!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为别人,学会自立学会自强,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帅的这句话教育子女,教育身边的人,教育我们)。
(2)“铺路”(文中有: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3)引导体会“审问”分角色读审问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读的评价)教师换位与学生延续继续追问(续审)。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图享乐,心系国家的元帅,他认为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元帅,他比普通人还普通,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他告诫子女“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徐向前元帅,(同学们,老师不仅要问,你认为徐帅能做到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他的心里时刻牢记,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爱的徐帅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铭,我们现在可以高声的说,您堪称“人民的公仆”
四、课件演示结束。
敬爱的徐帅,您一生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朴实无华,“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质的写照。敬爱的徐帅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请起立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徐帅啊!请接受少先队员最真挚的敬礼(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扎根在大地上,给大地增色。你看,那一丛丛的小草,连成一片,宛如一张碧绿的毯子铺在地面上。小草长在湖畔,使湖边的风景更加优美;小草长在路边,给道路镶上绿色的花边;小草长在密林深处,使丛林显得更加茂盛、葱郁;小草长在高山之巅,使大山充满生机。小草,就是以这“寸草心”默默地拥抱大地,装点大地,表达它对大地母亲的炽热的爱,深沉的情。
小草,青青的小草,你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永远令人敬佩,永远给人有益的启示。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的诗句。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郊。
2.短文中分别写了小草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小草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四
的本色,做 的崇高品质。
(2)“一块地毯”中秘书回答时,“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3)“看门老人”中新娘想的和看到的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4)“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中的“铺路”、“审问”为什么要用上引号?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五
1、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 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
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 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 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 交流方法
四、 实践深化
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 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 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 学习观察静物
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 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 实践运用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 实践分组
四、 总结、作业
1、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发下调查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导入: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方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八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庄稼、锄头、中旬、草垛、农场、泥浆、哄骗、如梦方醒”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兴致勃勃”“流连忘返”说话。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
3、通过与文本对话,感悟学_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领悟其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与文本对话,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和爷爷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
理解爷爷的做法,感悟、学_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领悟其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章内容,直导中心。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题(情感:憧憬、.深情、.难忘)。
3、回忆文章内容,围绕西瓜,爷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
1、这一切对长大的孙子来说,又会在心灵引起怎样的震撼呢?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1)读句子。
(2)“尽管这样”中“这样”指什么样?
(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质疑)。
预设:
l为什么说爷爷这种行为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地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l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会结出什么果来?
l为什么说“适时”呢?
(4)为了解开这些疑问,就让我们走进这对爷孙俩的内心世界!
2、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描写爷爷家乡的语句,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读句子,谈感受。
(从视觉、听觉正面描写景美;从“流连往返”一词侧面描写了景美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2)教师配乐描述,学生闭眼想象,进一步感知家乡景致的别致、悠美。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一座座高高的草垛筑起一道道绿色的城墙,在原野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蓝天、白云驻足观望;微风袭过,送来泥土的芬芳,令人陶醉。不时从远处传来悠长哞哞的牛声、清脆的鸟鸣,为原野奏响了欢快的乐章。有时候,牛儿也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这无限美景。
(3)置身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有哪些想法?
(4)是啊,孙子也像你们一样,兴致勃勃地说出了自己愿望,并得到爷爷的支持。
下面就让我们读出爷孙俩的对话,注意表现出各自的语气。
(孙子:兴奋爷爷:喜悦)。
(5)练习用“兴致勃勃”造句。
3、引读第四自然段:就在爷爷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学生接读第四自然段)。
(1)引读。
(2)找动词(要取教翻松撒)。
(3)这些描写动词的词语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明确耕种时的顺序。)。
4、一切忙完之后,爷爷说“接下去就是等待了。”,“我”又将怎样等待?在等待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自读5——8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组内交流。
5、汇报:
l从小男孩等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焦急)从哪些语句感受出来的?
句子1、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
句子2、也不知为它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一片泥浆。
句子3、晚餐桌上,我问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还得等多久?”
(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作者等待时的焦急。)。
l准确体会作者心情之后,相机指导朗读。
l从正面描写——孙子的表现,感受到等待的焦急,再引导从侧面描写感受。
句子1:爷爷笑了:“你这么专心地等待,也许苗会早点长出来的。”
句子2:第二天早晨,我一醒来就往瓜地跑。
l析出句子: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出世界上的西瓜了!(朗读感受兴奋、喜悦.)。
l分析不能结出西瓜的原因。(结合第八自然段)。
l爷爷为了不让孙子失望、愿望落空,而满足孙子。
7、想一想,爷爷为了不让孙子失望,他会做些什么呢?
(由眼前的大西瓜,通过补白的方式,想到西瓜背后的感人故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爷爷对孙子那份深沉的爱。)。
8、爷爷所作的这一切,只是希望孙子明白什么道理?
(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9、这颗种子已经适时地播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当长大之后他领悟到了,那不是一种游戏,也不是爷爷哄骗孙子的把戏,他心中充满了对爷爷的无限感激和眷恋之情。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10、同学们,也许你就是那棵遮荫的大树、也许你就是那个滚圆的西瓜、也许你就是那个已明白老人心的孙子,你想对谁说点什么?(通过对话,外化感悟内涵,释放情感。)。
三、总结升华,拓展文本。
爷孙俩种下的西瓜种子虽没有发芽,然而爷爷在孙子心中播下的另一颗种子却中将硕果累累。
我们读懂了老人的行为,更读懂了老人的一颗心。今后,孙子在生活道路上又将遇到什么?他将怎样应对呢?续写后面的故事。
2023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教案目录范文(19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创造令人瞩目的伟业必须具备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实践、去发现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哥伦布离席而去时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一个熟鸡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煮熟的鸡蛋,你能把它竖立在桌子上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2、a情况(大家没有成功):鸡蛋是椭圆形的,大家无法竖着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伦布却办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吧?那么,马上走进快乐读书屋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
b情况(个别学生成功了):你很聪明,想到了这个办法。那么500多年前,哥伦布是用什么办法让鸡蛋竖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哥伦布为什么要竖鸡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真好!相信大家走进快乐读书屋,这些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作上标记,多读几遍,可以查工具书解决。
2、同桌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争取读得更好。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准备在小组内与大家交流讨论。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交流,并分角色朗读。
2、汇报读书收获。(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读书中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与大家交流。)。
3、谈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哥伦布离席而去时留下的耐人寻味的话的?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朗读品味,扩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特点。如达官贵人对哥伦布的藐视、嘲笑、讥讽;哥伦布的礼貌、平静、自信及对达官贵人的蔑视。)。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3、师感言小结:达官贵人面对小小的熟鸡蛋,束手无策,哥伦布却轻而易举地立了起来。虽然这个事情很简单,但正像哥伦布说的那样,“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最先突破。”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哥伦布那种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骄躁,在讥讽面前不自卑的可贵品格。
4、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哥伦布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检查识字,补充阅读。
1、卡片出示本课应该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
2、做识字游戏。
3、学生阅读《阅读》书中的相应文章。
教学反思。
《哥伦布竖立鸡蛋》这篇课文讲述了哥伦布为了驳斥忌妒者对他的挑衅和攻击,巧用竖立鸡蛋的方法证实: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成功的取得,关键在于创先。
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介绍哥伦布的创举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9节):具体叙述哥伦布用竖立鸡蛋的方法驳斥那些忌妒者的攻击的经过。
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人物的情感都在对话中表现:达官贵人的恶意挑衅,哥伦布的冷静和自信。课文最后一节写了哥伦布离席时说的话,道出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含义深刻。
一、从课题入手,了解人物。
本课的题目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既揭示了主要人物,又道出了主要事件。哥伦布因驾船航海沿地球转了一圈并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事迹而享誉世界,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对此事了解得并不多。在揭示课题后,组织学生了解哥伦布的生平,对发现新大陆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简单的介绍,激起学生对人物的敬意。
二、整体感知,学习归纳。
归纳概括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用关键词句来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提供学生一些参考,例如简要的板书、基本的句式。本课教学中,教师板书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帮助学生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进行概括。这样既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三、提出问题,深入学习。
边读边思,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对课文内容的质疑,教师分了两个环节,层层深入。先引导学生对达官贵人攻击哥伦布的这段话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发现新大陆是一件平常的事吗?达官贵人为什么不去发现呢?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达官贵人为什么一开始说把鸡蛋竖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后来却说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到“竖立鸡蛋”与“发现新大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最后一节中哥伦布离席时那番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