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您对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技巧有所困惑,可以参考以下教学计划范例。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一
一、教材简析:
1.整体课文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追浪花)。
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
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情境导入。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
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趣”
(一)、抓海星。
1.引导学生读好“摸呀摸呀”。
以读代讲: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那么慢啊?
这样摸会把小海星吓跑的.2.想看看可爱的小海星吗?(出示图片)。
3.指导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鼓励性的评价:你笑着读这个”嘿”这句话,读得真棒。
4.让我们学学他,边笑着读边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下摸海星的乐趣!齐读。
(二)、捉螃蟹。
1.指名读觉得有趣的句子.质疑:那个低着头的小伙伴在寻找什么?---捉螃蟹。
2.同学们,螃蟹好捉吗?
从文中哪儿看出来这家伙一点儿都不好对付?---东逃西窜。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东逃西窜.4.为什么要东逃西窜呢?----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顺势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二
1、指导学生学会单韵母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oe的四声。
3、帮助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学习正确使用四线格。
4、指导学生认识“爸、妈”两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发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aoe小卡aoe片和四线格卡(学生每人一套)。
3、大四线格卡片(板书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预习】能正确读出单韵母aoe,试着在四线三格里写一写。]。
(一)导入新课,整体认识拼音。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oe.(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二)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我们的a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a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3∣53∣1-∣。
aaaaa-。
学生跟唱。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三
《再别康桥》在历年教师考试里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不知道在深入研读环节如何进行提问,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讲解,所以中公教师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再别康桥》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优化自己的试讲内容,以防于未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康桥的图片,并顺势导入新课《再别康桥》。(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1.师生共同总结。2.举办诗朗诵比赛。
六、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二篇,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四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了解消息的深层内涵。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导语-主体-结尾)和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形式)。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甘地被刺》p51页。
2、利用自习课时间要求同学们阅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7—60页。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份报纸,请大家找出你最先看到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思考一下,何为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生:各自读出自己手中报纸中的新闻,回答问题:“新闻就是写出新鲜的事;新闻要真实;新闻要吸引人,特别是标题……”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很好,下面我们来准确地概括一下: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它的本质就是真实,我们说新闻新闻,为什么新闻姓“新”而不信“旧”呢,记者最忌讳“昨天”这个词,快是新闻的竞争条件,也是新闻的质量体现,也就是说快速是新闻的生命,那好,根据新闻的两个特点,我们可以给新闻下一个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板书: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特点:真实(本质)快速(生命)。
当然,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特写等文体;狭义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的是消息这种文体。
好,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新闻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书p58页从第二自然段看一直到59页中间那一部分,边读边画重点,2分钟时间,然后我叫同学来回答问题。好,现在开始。
师:提问:新闻消息的结构有哪几部分?
生: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师:完整的消息标题包括什么?
生:引题、正题、副题。
师:什么叫做导语?它通常包含什么?
生: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的一句话叫做导语,它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板书: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1、以《拿来主义》为例,感受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
2、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树立起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应有的理性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2、理解比喻论证、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为主,朗读品味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知道多少?你对学过的鲁迅先生的课文印象比较深刻都是哪些课文?
我们每学一篇鲁迅的文章,总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不论是《故乡》还是《孔乙己》不论是《祝福》还是《纪念刘和珍君》,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鲁迅先生还有一类文章也写得非常好,那就是杂文。
对于杂文写作,鲁迅怀着一种目的明确的自觉意识,其中蕴含着他的严肃、崇高而执著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他说过,“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华盖集·题记》)这种批评,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杂文有着“时代的眉目”(《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和投枪”(《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我们常常以“针砭时弊”四字来概括鲁迅杂文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拿来主义》,看看什么是“拿来主义”,同时感受一下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
二、感受课文“针砭时弊”的特点。
明确:1、当时中国政府在巴黎举办中国古典艺术展;2、徐悲鸿、刘海粟在西欧举办中国绘画展或个人美术作品展;3、新闻报道俄国拟邀梅兰芳前往奏艺。
请大家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作者对这三件事情的批判。
明确:国人对待与外国的交流问题上明显存在着“送去主义”的倾向。
提问:鲁迅先生认为一味地践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请用你自己的语言一句话概括。
明确:(当佳节大典之际……)丧权辱国,仰人鼻息。
提问:当时国人在对待与外国的交流问题上还存在着哪些错误做法?
明确:闭关主义,送来主义。
提问:鲁迅先生认为践行“闭关主义”会有什么后果?
明确:(给枪炮打开大门,碰了一串钉子)落后,挨打。
提问:“送来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遭受侵略。
小结:鲁迅先生根据当时社会几件事件看透了国人面对与外国交流问题上存在着的三种错误做法,并对他们展开批判,这三种做法很有代表性,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伪自由书·前记》)这正是他开创了杂文典型化的特点。
三、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筛选信息需要找准关键词语“所以”“总之”。
提问:为了把这个主张讲得更加通俗易懂,鲁迅先生运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
明确:穷青年指中国或中国人,大宅子指文化或遗产或传统。所以这里是举例论证更是比喻论证,是类比论证。鲁迅先生以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因为对待外来文化和对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是一样的。
给出时间或结合本专题其他课文,让学生畅谈。
从文中语句的表达来看,你感受出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请大家发出声音自读课文第8段,感受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态度。
明确:鲁迅先生对三种人是充满了辛辣的讽刺的。鲁迅先生指出,讽刺的生命是写实,是对人们习见的然而又是可笑、可鄙的不合理现象,作精炼或夸张的描写,从而获得幽默的效果。
请一位同学读出这种感情来。点评,再读。
给出时间或结合本专题其他课文,让学生畅谈。
小结:看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真正做一个拿来主义者,没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品质是不行的。
四、理解倡导“拿来主义”的好处。
提问:看来要践行拿来主义是不容易的,但是践行了拿来主义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明确:人成为新主人,宅子成为新宅子,文艺成为新文艺,中国成为新中国,青年成为新青年。这正是鲁迅先生写这一篇“拿来主义”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期望他们能成为新的主人,把我们的国家变成新的中国。
五、感受杂文的超越时空性。
提问:站在今天这个时代你如何看待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小结:看来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面对当时人们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提出的“拿来主义”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这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鲁迅先生的杂文,既有具体的现实的针对性,又有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不仅有现实的意义,更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主板书:杂文。
闭关主义落后挨打针砭时弊。
送去主义祸害子孙典型化。
送来主义遭受侵略讽刺幽默。
拿来主义新人新宅子超越具体现实。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六
知识与能力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过程与方法过文章的学习,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发挥联想,“以小见大”,借物喻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教学难点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对比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呈现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请同学们自行阅读并试着说出内容,老师结合背景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感怀”的概念,并解释“感怀”意为“感慨自身,怀念故人”。则中国文人常常采取一种含蓄的手法,借景借物感怀。
2、知人论世:巴金。
(二)整体感知。
设置问题,请同学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并回答全文是按照什么样的线索进行写作的?
(引题——包弟进家——七年相处——送别包弟——怀念包弟)。
前几部分叙述为主,最后一部分抒情为主。
(三)深入研读。
1、设置问题,请同学带着问题详细阅读相关章节,并回答。
(1)在叙述的部分中,作者怀念的人是如何出现在文章中的?能体现出如何的情感?
(两次特别提起,多半是“我们”,都属平实的细节叙述,说明作者无论是与包弟,还是与爱人,都是朝夕相处,关系和睦)。
(2)在抒情的部分里,作者是如何感怀?
(近:自我忏悔;远:借景怀人)。
2、范读:“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一段。
引导学生找出写景的词“衰草”“篱笆”“无缝的砖墙”“葡萄架给虫蛀了扫掉,连葡萄藤都给挖走”“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等等,对比“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爱人在的景色,才是生动的,令人快乐的)。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对比阅读《小狗包弟》和《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在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
(苏词更加含蓄,可解读为感慨自身,也可解读为怀念故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巴文情感浓烈,有深刻的忏悔,也有深沉的怀念。)。
(五)小结作业。
请同学们对比阅读《小狗包弟》和《项脊轩志》,谈谈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下节课分享。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七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八
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学会比较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
2.梳理文章的写作脉络。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来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先生阐述的中国诗特征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三、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作品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
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开篇从比较文学的视野,交代了作者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作者在与外国诗歌的对比阅读中,说明中国诗歌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作者辩证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
明确:
(1)早熟而缺乏变化,“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篇幅短小,“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而的轻鸢剪掠”。
(3)中国诗深厚情韵,富于暗示性,如“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看到了无垠”。
(4)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原因是,中国的诗格较轻,且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相应板书。)。
(三)品析语言,合作交流。
1.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并在文中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以四人为小组,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教师巡场指导。
2.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引导。
预设:
(1)引用:丰富、巧妙、贴切。感受丰富,如引用丰富,将西方的“何处是”与中国诗歌对比,如“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引用巧妙,如“梵文的文章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加以说明中国诗的艺术和思想体系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引用贴切,引用陶渊明、李白的诗和歌德、雷格的诗歌为了说明两国的诗内容相同,作风暗合,能切中要点地表达了观点。
(2)比喻:生动、趣味、深刻。比喻生动,如把中国诗的“比重”比喻为“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又将中国的诗歌之短比作“轻鸢剪掠”;比喻趣味,作者将中国诗的狂放特质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比喻深刻,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来深刻指出评论家对于评论的对象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除此之外,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类喻来说明中国诗的发展规律,文中诸多处比喻都无不体现出钱氏语言之妙。(相应板书。)。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自述感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钱钟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别人对钱钟书评价的文章,加深学生对钱钟书的了解。
2.师生共同总结,并布置作业:联系课文,比较阅读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和外国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评说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九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其他文言现象。
2、读懂文意,领会“慎独”“正心”的含义。
3、体会儒家思想修身的意义,探讨“诚其意”“正其心”等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领会“慎独”“正心”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讨“诚其意”“正其心”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元代战乱时期,有一个学者在返乡途中,因为天气炎热,又饥又渴,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这个学者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他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先吃了再说。”你认为他迂腐、死板吗?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二、疏通文意。
1、正音正字。(请学生朗读)。
2、点出重要的文言字词。
恶恶臭好好色自谦厌然著。
3、翻译。
三、文本分析。
1、何谓“诚其意”?你如何理解它的?(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2、如何理解“毋自欺”?
明确:a:做到内心与我们外在的表现一致,这种一致要达到我们像厌恶臭气味,喜欢美好的颜色一样自然真实。
b:自我欺骗永远是掩耳盗铃,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你做过的事,哪怕再隐蔽,再细小,再小心翼翼,总有被人知晓的一天,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四:合作探究。
1、何为“慎独”?你如何理解的?
明确:慎独是指在独处或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也符合道德、法律法规的标准。
五:拓展研究。
1、请联系自身感受或社会现实,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学生发表看法后,老师作结)。
明确: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争名争利的世界,在这不法分子猖狂的年代,慎独精神对于我们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做到“诚其意”“慎其独”,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六: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完成老师布置的两个任务)。
1、什么是“正心”?你如何理解它?
明确:正心:端正内心,思想纯正,心无杂念,即内心不被个人好恶所左右。(学生没讲通的地方老师补充)。
2、谈谈正心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明确:a:更冷静、更理智地看待其他人和事。b:更能专注地做一件事。(学生没讲通的地方老师补充)。
七、反思总结。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通过学习这一段你获得的为人处世或修身的道理。
1、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矫揉,不做作。
2、永远真于自己的心,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
3、为人处世应当坦坦荡荡,真真切切,无愧于心。
4、永远不要自欺欺人。永远不要把别人当傻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5、品格就是你在黑暗中的为人,心安,便是生活最美好的状态。
6、一个人最帅或最美的时候,就是他心无旁骛,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
7、不要让感情蒙蔽了你的双眼,左右了你的判断。
8、你的愤怒或爱,有时会毁掉一个人。
课后小结。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争名争利的世界,在这不法分子猖狂的年代,慎独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诚其意”“慎其独”,我们的人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作业布置。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善的统一的,有发自内心的诚实,不自欺,才会有“慎独”的。
《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工夫。它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慎独”被他视为做人的根本。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中,把“慎独”视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1、“慎独”是一种修养,根据第二段文字,对这种修养做出解释,并举一个践行“慎独”的例子。(6分)。
2、结合曾国藩教子,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两个事例,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6分)。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作品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己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1.应该怎样看待始终的主人公形象?
提示:抛开政治因素,仅仅把此诗当作一首爱情诗来看。汉皇不是一个荒淫误国的昏君,而是一个痴心的男子;杨女也不是祸国殃民的红颜,而是对爱情忠贞的痴心女。
2.应该怎样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
3.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提示:皇之长恨——。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3)“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
杨女之长恨——。
(1)“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2)“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这段描写,把杨贵妃不忘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使这一形象平添光彩。
教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着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4.写作特点。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如以第三部分为例:首两句含情叙事,由“信马归”引“归来池苑皆依旧”的感叹;又由“池苑皆依旧”自然转人对“太液芙蓉未央柳”的描写,再由景物联想到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景而及情,引发出“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伤叹哀悼。
总之,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领略湘西边远小城神奇秀美的风光。
2、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3、欣赏小说朴素、饱满、不雕饰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图景,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同学们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各方面。在课前充分预习,反复朗读的前提下,课堂上着重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手法达到教学目标。
在同学充分预习的前提下,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湘西风景的光碟、电影“边城”片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用竹笛和古筝合奏的江南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湘西风景的画面,同时用画外音朗诵下面这段话:“《边城》这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她完美无瑕的融合和游刃有余的真实,通过流自笔端的汩汩文字,载着清雅恬静的风景与这水乡故事一脉相承的完整,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要走进这座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淳厚的世俗人情及作者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美构筑的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古老边城,去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
二、感知情节。
1、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边城”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
2、由两个学生合作(补充)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
3、教师结合“边城”全篇来概括小说的整体情节。
三、分析环境:
(1)风景美: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p22: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语言)。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二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第一课时。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1.复习音乐描写艺术。
2.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三
二、设计活动,指导写作: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
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
3、参考课文类似的写法,学习借鉴一些技巧。
4、学习同龄人优秀的范文,兼顾谋篇布局,但不可以抄袭。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三、生活真实借鉴。
有人说我的生活太平淡了,没有什么好写的,事实刚好相反,正是这平淡的生活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我们选取其中一些镜头写下来就可以了。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四
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患意识。
1.重点:学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患意识。
朗读体悟法、讨论法。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五
3。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1、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解构”的方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领悟“蜡炬”和“红烛”两个意象在象征内涵与所寄情感上的不同以及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不同。
1、导入新课。
教师从“意象”这个概念的解析入手,帮助学生领悟同一个物象被不同的情感包裹,也会形成不同意象的原理,尝试用举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蜡烛”这个物象在李商隐和闻一多的诗中,所形成的意象有着怎样的不同,也就是“蜡炬”和“红烛”的不同。
2、写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1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什么是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2、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3、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4、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三处问:
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间: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5、小结: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7、写作特点。
《红烛》比喻、拟人、象征手法运用巧妙。抒情的感叹词“红烛啊"多次出现,把红烛当人来写,诗人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风”比喻恶势力,“监狱”比喻禁锢人的封建制度。红烛要燃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文中的红烛象征满怀赤诚和热情,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的青年。
热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步骤大全(16篇)篇十六
1.赏文:反复吟诵古诗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节奏。
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关键语句,体悟诗人情感,背诵诗歌。
1.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粗通文意。
2.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情读”诗歌。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导朗读,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多媒体。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由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导入,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屈原能够赢得全世界人的尊重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一起走进历史上的宏伟诗篇《离骚》赏其文,品其人,寻找答案。
《离骚》。
三读三求,理解文本。
听读,读准字音,感受一段音乐美。
1.听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并关注重点字词的读音,并且给句子划分节拍。(投影展示读要求及骚体诗的诵读指导)。
2.听生试读第一段,注意字音和句读,让学生评价;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句读;再找一位学生范读进行前后比较。
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意读,读通文意,触发一份《离骚》情。
1.解题:“离骚”,“遭忧也。”多媒体展示关于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
(1)简介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2)《离骚》。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点拨重点字词,明确诗人心志: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死不从。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信念。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改变。
美读,读准感情,与尔同销万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热情、痛苦全部寄托于《离骚》之中,可以说《离骚》是作者用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拨: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有力;。
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高昂;。
在遭遇屈辱之时要读出屈辱与愤懑。
一男生一女生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点评,提到感情要读出跌宕起伏,不能一个基调。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背诵课文:
在我们课前我曾问同学们为什么屈原能够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想必答案已然知晓。沈从文先生的姨妹曾经给沈从文先生写得挽联评价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老师觉得用来评价屈原也是很合适的;而对于《离骚》这样的千古奇文我们应该牢牢地记住它。
先尝试名句背诵;
段落上下句填空背诵。
让学生大胆尝试背诵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离骚。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伟大伟大。
屈原。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