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总结是对在社区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的总结,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了解一些成功的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值得参考和学习的范文。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一
根据市农业局文件下达给我县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0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500人,其中农民信息员专业200人,畜禽养殖员专业200人,沼气工专业1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由县农广校承担完成,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由农机校承担完成。
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10月17日开始培训,至11月9日结束,共举办了三期9个班次的培训,实际培训502人,考核合格502人,任务完成率100.4%。农业机械化学校自10月16日开始培训,至11月30日结束,共举办培训13期,培训学员1006人,任务完成率100.6%。
1、早谋划、早准备,我局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工作。早在今年三月上旬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xxxx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需求调研。调研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大支柱”、“四大区域”和农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从而展开,初步确定了我县培训培训重点,即畜禽养殖员、农民信息员、沼气工和一些实用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并按省市阳光办的要求进行了相关材料的上传申报,为任务落实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省市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重新认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了资料上报。我县农机化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列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顺利争取到xxxx年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500人。
2、广泛宣传,取得各方支持,依托镇村开展培训。上半年我县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需求调研活动等,深入农村宣传国家阳光工程政策,让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政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半年的实际培训招生做了铺垫。同时主动与相关镇村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例如今年阳光工程的畜禽养殖员专业培训第一期就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该期培训在距县城最偏远的镇顺利开班。我们之所以把培训地点选在镇,一是该镇是乌鸡的种源保护区域之一,并有大量的乌鸡、生猪养殖户;二是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热切期盼,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接官亭镇是我县沼气建设重点镇,沼气池建设率达到70%,是全县18个镇沼气建设利用较好的镇,镇政府也很支持阳光工程培训,群众热切期盼掌握更多的使用管理技术,所以我们将阳光工程培训的沼气工专业放在接官亭镇进行。农民信息员专业也得到了包括荣程中学在内的相关单位的支持。
承担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任务的县农机校,积极与扶贫部门联系,结合“镇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和国家扶持发展产业项目结合,举办培训班,聘用本县农业系统的农技、畜牧、蚕桑、蔬菜、烤烟的专业教师,配合扶贫办、中药局专业教师及本校农机专业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阳光工程培训骨干。按照“镇村整体推进”发展项目,制定专业培训计划,进购专业培训书籍。学校专门翻印《农业科技入户手册》一书,学校和聘用教师密切配合,深入农村给农民传输了需要的科技知识。
3、严格执行八项监管制度,培训基地精心组织培训。局里成立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兼任,农业科、办公室相关人员为成员。10月8日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并分别与两个培训基地签订责任书,要求两个培训基地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培训基地在完成选择教材、联系教师、确定培训地点、后勤保障等前期工作后,向我局提交开班申请,xxxx年10月17日农广校负责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信息员专业第一期培训在荣程中学顺利开班,截止11月9日陆续完成了200名畜禽养殖员和102名沼气工的培训任务。农机校与我县扶贫部门联合,深入镇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关于农机具操作、农业种植、烤烟种植、畜牧养殖、魔芋、茱萸、食用菌、黄精等特色项目的13期培训,激发了农民专业培训兴趣,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提高了种养殖户技术水平。组织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将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满意、是否欢迎作为培训的基本标准。在具体培训监管中我们严格执行“一二三堂课制度”等八项监管制度,保证了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培训基地按要求给学员兑现了补助。从参训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培训效果较好。
4、规范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开展检查验收。我们在培训工作开展前期,强调培训资料规范整理的重要性,在培训工作开展时,动态抽查培训基地资料是否规范、齐全,对存在问题的,要求及时整改,在培训基地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其项目申报文件,任务下达文件,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总结,培训班教学计划,培训制度,培训时间安排表,学员信息登记表,培训台账,点名册,测评表,结班考核试卷,成绩单,补贴发放表等。自始至终要求培训基地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收集与整理,确保培训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5、调研职业农民培训现状,整合资源抓住培训新机遇。全县按照产业布局和种、养业发展,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积极探索和调研,培育和发展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是近年抓技术促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按照市阳光办的按排,我县积极开展卓有成效,县阳光办与学校教职工分成两个组,深入镇村,了解全县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选择有共性特点的产业项目,提出发展思路。经过走访调查,镇与镇、村与村各自发展水平的规模、种类不同,地域、经营规模大小不一,按照调研数据,撰写了《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民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不但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工作依据。也为我县今后开展职业农民技术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1、适当放宽培训对象的户口限制。根据文件要求,培训对象为省农村户口,年龄在16—65周岁之间,有培训意向的农民。然而我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通过婚嫁进入我县的外省人口较多,虽然他们部分户口在外省,但确实在县农村定居。按照文件规定,他们无法参加培训;其次我县农村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部分户口已经转入学校(外地)且是非农户口,导致此类人群也无法参加培训。
2、扩展培训专业,投放更多培训指标。今年我县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仅限于农民信息员、畜禽养殖员、沼气工三个,但是在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的建议意见中我们收集到关于开展蔬菜(含食用菌)、果树(含核桃)、马铃薯高产创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另对畜禽养殖应该投放更多的培训人数,因为我县地处山区,大部分是坡地,农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3、培训任务及早下达。今年培训任务下达的较迟,准备、培训比较仓促。早下达任务,有利于细化培训工作。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二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习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招标;要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三
20xx年xx区农业局劳转股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局属各站所的帮助下,以新型农民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实现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转移为主线,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20xx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总结如下:
为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区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纪委、团区委、财政局、知识产权局、畜牧兽医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一名专职信息联络员,主要负责总结、工作信息、各种表格的上报工作。加强与部门的协作,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为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区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我区首先从解决思想熟悉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宣传我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好典型、好经验,营造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深入我区二乡二镇七个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种学习宣传,发放各类招生、招工培训等宣传资料1000份,印发科技资料2000份,发放科技书3000余本。结合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发放绿色证书400本。
我局结合全区实际,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的思路,以就近就地转移为主,省外转移为辅的原则,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以及种植能手,农产品加工、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使受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一定提高,实现就地转移的需求,帮助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一)省级项目实施情况。
20xx年,我局共组织举办科学养殖技术、林果栽培技术、药材种植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青食蚕豆栽培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药化肥安全使用技术、农机技术、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50期,30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转移富余劳动力14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完成示范性劳务招聘会2场,共提供700多个就业岗位。累计劳动力转移30549人,实现年劳务收入0.6亿元。
(二)部级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农民培训补助项目资金和计划的通知》(云财农〔20xx〕234号文件精神,xx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200人,补助资金4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型培训100人(专业大户50人,合作社带头人50人);社会服务型培训100人(农机服务人员50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50人)。该项目培训主要由区农广校负责,目前,已经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加强协调,认真撰写实施方案,抓紧组织项目实施等前期准备工作。由于该项目下达时间较迟,给项目按期完成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将克服困难,保证在2015年第一季度前完成培育任务。
我区把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引入到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就近、就地培训办法,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师资队伍驻扎在乡镇,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在乡镇所在地,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培训时间选择在农闲季节,大部分农民可以参加培训。加上培训内容实在、实用,送教到家门口,方便了学员,因此培训报名十分踊跃,参训学员一般都超计划人数。采用的培训组织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依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委会、协会联系组织,就地培训,就地考核鉴定。培训的内容,采取农民缺什么,想学什么,我们就根据农民意愿讲授什么,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学习兴趣。
通过采取以上灵活多样的培训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农民实现了免费培训。农民得到了直接补贴,降低了培训成本。省级安排的财政补助资金,通过培训直接补助给了农民,农民不仅实现了免费培训,而且还得到了食宿补助。二是创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条件。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农民通过培训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和技能,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有一些了解,对进城务工创造了条件,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知识,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三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训项目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为他们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四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了农民劳务经济收入。通过培训和招聘会的举办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技能、提供了就业信息、创造了就业机会,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五是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通过结合产业发展开展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水平,促进了产业的有效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一)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意识有待强化。根据已培训学员的文化程度统计,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农民缺乏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应能力差。由于受传统农村经济、长期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普遍存在生活比较松散,时间观念、制度意识都很淡薄。一旦进入企业,往往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很难适应现代工业化企业生产的需要,因而回流现象较普遍。
(二)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时间较短,因此,很多要求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参训学员从理论到技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完善,今后各级各部门应加强联络,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我区城乡建设的项目和旅游业发展优势,有针对性地为我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就地就近转移工作力度,做到内转为主,外输为辅。
(四)转移培训就业的跟踪服务还有待于加强。由于转移培训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培训,另一个就是就业。农民在整个转移、培训、就业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次转移就业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往往较低,对于这类就业问题以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帮助解决,这就需要一定的业务经费,才能保证各方面服务到位。
农村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作,需要长期的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做好做扎实,也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也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建议在项目安排方面对项目实施区县给予继续支持,从而真正达到项目效果。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四
年上半年,xx县农培办根据市农培办要求和县委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现场会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调整组织机构人员,强化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564名,其中“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1840名,“专业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50名,“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2610名,预备劳动力培训1464名。
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苍南现场会后,县委再次召开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包哲东副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苍南经验,专题研究深化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县委要求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苍南现场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调整人员,健全机构,充实专兼职干部,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努力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年初,我们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xx县20xx年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专项培训经费250万元。
一是调查研究,开展基地培训。为整合培训基地,促进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4月份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到瓯北等地对我县的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xx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将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培训基地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择优上报一批基地作为县级培训基地报县农培办审核认定。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基地上报,培训的范围包括泵阀、裁缝、计算机等一些符合我县主要工业产业发展的专业。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各培训负责单位根据县委20xx年度实施意见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科技局以培训农村先进技术为主,组织我县13位农村技术骨干到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农业局和科协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蔬菜、畜牧、果树等专业的培训;人事劳动和经贸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多期计算机、电工和家政服务培训;教育局以我县职高为载体,针对山区学生开展了裁缝、畜牧养殖业等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为了适应我县泵阀产业发展形势,给待业青年提供培训和就业良机,2月份我县成立了永嘉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面向永嘉籍具有技校或职高学历以上的待业青年、普通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普职高三分流学生,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企业、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员培训后,经劳动部门和企业共同验收合格,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即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验收不合格学员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录用。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不够,使一些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且由于我县滞留在家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竞争力差,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各乡镇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工业和农业重点乡镇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一些贫困落后的乡镇培训积极性不高。
三是培训项目开展不平衡。目前,我县的专业农民培训开展的比较好,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工作力度非常大,而务工农民和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人数比较少。四是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目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大,加上一些培训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和本地用工招聘会质量不高,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机构,特别是四个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加强县农培办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他们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我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开展县级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信息交流、工作通报、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
二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工作。继续采用订单培训或定向培训方式,联合我县奥康、红蜻蜓、报喜鸟等一批知名企业,引导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重点结合我县服装、泵阀、鞋业等产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永嘉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服装、泵阀等实用操作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不断掌握实用技能,以适应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劳动力培训“双后双百”工程,使我县初、高中毕业后的分流学生百分之百参加培训,百分之百能够转移就业。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和劳动力转移平台,进一步做好培训农民就业工作。在用好县财政培训专项扶持资金250万元的基础上,我们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工作,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参与培训的良好局面。积极拓宽劳动力转移平台,通过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依靠法律援助中心,采取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对已培训的农民提供劳务信息服务、诚信担保和法律援助,促进农民真正转移就业。
四是加强指导,强化督查,进一步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率、合格率、发证率、转移就业率纳入政府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督促指导,把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乡镇、村、人,每两个月对全县各部门、乡镇的培训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培训工作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五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xx市阳光工程办公室。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六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劳务培训输出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市委扩大会议。
结束后,市政府及时召集农业、原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扶贫、妇联、工会、团委、科协等部门领导共同分析我市劳动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订单抓培训,抓好培训促转移”和“以省内为主、以农业内部为主,拓展省外劳务市场”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实施方案,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及相关部门,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做到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县(区)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月日,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人,其中男人,女人;有组织的向市内外输出劳动力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其中输出省外人,输出市外人,市内转移人。输出地主要是北京、山东、广州、福建、江苏、浙江、深圳、海南、昆明、大理等地。若输出劳动力以十个月计,月人均纯收入按最低元算,全市预计可增加劳动者纯收入万元。
(二)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
为切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加快城乡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以贯彻落实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实施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建立了市县(区)乡三级劳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市县(区)乡三级分管领导具体抓劳动力培训输出的长效机制,改变了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带亲,邻带邻”或者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的打工方式,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规模化和有序化转变。
(三)农民进城务工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对农民工就业知识技能、道德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能力,各县(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餐饮、家政服务、民族舞蹈艺术、保安、电脑应用、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汽车驾驶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
(四)劳务输出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
为把劳动力培训输出做成净值上亿元的富民强市产业,使外出务工人员走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想办法,找路子,对所输出的劳动力由输送单位与用工单位洽谈工资待遇,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派专人护送。如:永德县妇联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对全县到周岁并愿意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年进行摸底造册,在继续向省内输送家政服务员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一些省内外企业联系,进行劳务用工洽谈,为广大农村青年寻找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经多方考察,永德县妇联与广东省东莞市华荣电子有限公司签订用工协议,利用所建立的劳动力档案,在短短的一周内就迅速组织了名适龄男女青年向该公司输出,并在这批务工人员中设立班委,班委设名班长、名副班长和名组长,同时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要求各小组随时观察组员动态并向班长汇报,班长向县妇联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做到一月一次电话汇报,三月一次书面汇报,确保劳务人员输得出、留得住。
(五)积极培育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壮大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为改变目前全市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比较少,力量十分薄弱的状况,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信息引导、市场培育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原有家劳务中介组织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劳务中介机构,批准了“万鑫劳务公司”和“汉先科技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所”成立,壮大了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一)搞好摸底调查,抓好宣传发动。
为切实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抓落实,永德、双江、镇康、云县、临翔、凤庆等县妇联,分别深入个乡镇,开展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工作,针对大部分女青年愿意外出打工,但怕被骗、被拐以及家政服务员“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陈旧观念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永德县妇联在永德电视台设《女性天地》栏目进行宣传;各级妇女组织利用召开村组妇女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并对岁愿意外出务工女性人员名进行造册登记。
为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规模化、项目化、制度化,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制作了有关统计报表,实行每月一报的零报告制度,各县(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通过“临沧农业信息内部交换网”网上报送,市直有关部门、中介服务组织实行书面表格报送。
(三)抓订单、搞培训、树品牌。
不应求。目前已向上述五省输出佤山青年人,使来自贫困山区的佤族青年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就业道路。耿马、云县、凤庆、永德等县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有关部门到用工比较多的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部门达成劳务协作协议或直接采集厂家用工信息,直接输出劳务人员到厂家。同时,积极邀请用工单位或沿海有关中介机构到临沧进行实地考察,对前来报名的劳务人员直接进行面试,提高输出就业成功率。
(四)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工程进度。
在市、县财力十分困难,没有能力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注入更多经费的情况下,各县(区)及各职能部门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落实,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劳动力培训输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原创:如:市扶贫办与市技工学校联合举办的劳务输出培训班,市扶贫办从年末安排给双江、沧源、耿马、永德四县的科技扶贫资金中拿出万元,为这四个县的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进行电工、电子等技能培训,同时动员他们加入工会组织。邀请苏州太沧市三资企业欧亚马自行车厂领导亲临学校对这批培训人员进行综合考察面试,所培训专业技能均达到厂家要求,对家庭确实困难,无法解决车旅费的,技工学校负责为每人承贷元的小额信贷,由厂方在个人逐月工资中扣还,使这名学员全部应聘输出到该厂就业。
自开展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健全机构是基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狠抓落实是关键;筛选信息、提供服务是保证;同时,加强帮助引导,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坚持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农忙与农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市内与市外相结合,既发挥各类网络机构的信息服务作用,又发挥各种“能人”的牵头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劳务输出总量,重点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由盲目松散外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新型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务市场信息不灵、输出渠道不宽,输出工作种类单一。
目前,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共享平台,输出渠道不多,信息不灵,输出工种单一,大多数仅靠干苦力维持生计,稳固率不高,有碍于输出工作的开展。
长期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村青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外出大胆创业的意识不强,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和部份父母不愿意让其外出打工,担心外出打工挣不到钱或上当受骗,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大部份富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之部份青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单一,输出去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适应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市外劳务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多以女性员工为主。
从各县(区)输出人员以及与我们联系的几家中介组织需要的人员情况来看,市外劳务市场所需员工数量较多,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输送的时间紧迫,且多以岁以下的女性员工为主,男性员工占的比例较少,要在短时间内组织一定数量的女性员工,难度为较大,这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进一步的扩大输送规模带来一定的困难。
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虽然按市场化运作,但全市劳务输出还处于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中介组织的力量仍十分薄弱,还需政府扶持。各职能部门在从事培训工作中,相应的培训经费得不到落实,而培训对象绝大多数来源于贫困山区,他们有外出务工的愿望,但却无法支付培训费用和外出务工车旅费,成为制约这一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跟踪服务滞后、信息反馈缓慢。
要使输出的劳务人员稳得住,减少一些问题特别是侵害权益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加强输出单位与输入单位的联系,做好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由于经费问题和此项工作刚起步,多数县在跟踪服务管理和信息反馈方面没有很好开展,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将对今后劳务输出造成一定影响。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牢固树立劳务培训输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增强农业发展后的战略地位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配合新闻部门,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多行业的多输出、快输出,营造良好的城乡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就业的社会环境。
(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督促各县(区)和各部门对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和各有关部门,采取年初签订责任书、月统计、季检查、年终考核的办法,确保劳动力培训输出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演好劳务输入“大合唱”,为全市的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规范、引导,逐步形成以市为中心、县为骨干、乡镇为基础的农村劳务培训体系;建立培训与输出的互动机制,依照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原创:以培训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为重点,把劳动技能、思想道德、政策、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培训和安全常识及公民道德培训,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等培训内容结合起来,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市场竞争能力,就业稳定性和安全防范意识。
(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要本着“输前认真考察,输出严格组织,输后加强管理”的原则,严格审查务工信息,把好务工人员思想关、技术关和健康关,以适应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协同用人单位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要通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四个转变”,一是输出对象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输出转变,二是由数量型输出向数量、质量型输出转变;三是由自发地、无序地输出向组织化、规模化输出转变;四是输出效益由单纯的经济收入向培养人才和劳动致富转变。要进一步总结和运用近几年来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搜集、筛选劳务供求信息,为外出劳动力提供准确可靠的务工信息,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和稳定率,确保劳务输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努力把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做成一个富民强市的新型产业。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七
20xx年,xx市科协把实施阳光工程作为科普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实行领导、人力、物力、财力多方倾斜,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现总结汇报如下。
根据我市初选的7所培训基地的性质不同,我单位把党校、技工学校和科技职校定为培训基地,并分别在这三个培训基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xx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到60人。
培训基地要执行工作月报制,在月底前上报上个月培训转移有关统计数据,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点进行检查验收,对培训就业的学员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抽查转移就业情况。
培训基地将公开“阳光工程”招生简章,明确对培训岗位、内容、时间、收费及补贴标准,并公开学员名字,随时接受学员监督,对于接受培训的学员要实行承诺制原则,为他们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科协最大职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为打造“和谐xx”做出贡献。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八
市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市政府及时召集农业、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扶贫、妇联、工会、团委、科协等部门领导共同分析我市劳动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订单抓培训,抓好培训促转移”和“以省内为主、以农业内部为主,拓展省外劳务市潮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实施方案,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及相关部门,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做到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县(区)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6月30日,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8287人,其中男3866人,女4421人;有组织的向市内外输出劳动力5744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27.4%。其中输出省外2279人,输出市外2434人,市内转移1031人。输出地主要是北京、山东、广州、福建、江苏、浙江、深圳、海南、昆明、大理等地。若输出劳动力以十个月计,月人均纯收入按最低200元算,全市预计可增加劳动者纯收入1148.8万元。
(二)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
为切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加快城乡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以贯彻落实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实施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建立了市县(区)乡三级劳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市县(区)乡三级分管领导具体抓劳动力培训输出的长效机制,改变了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带亲,邻带邻”或者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的打工方式,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规模化和有序化转变。
(三)农民进城务工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对农民工就业知识技能、道德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能力,各县(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餐饮、家政服务、民族舞蹈艺术、保安、电脑应用、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汽车驾驶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
(四)劳务输出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
(五)积极培育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壮大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为改变目前全市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比较少,力量十分薄弱的状况,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信息引导、市场培育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原有17家劳务中介组织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劳务中介机构,批准了“万鑫劳务公司”和“汉先科技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所”成立,壮大了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一)搞好摸底调查,抓好宣传发动。
为切实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抓落实,永德、双江、镇康、云县、临翔、凤庆等县妇联,分别深入30个乡镇,开展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工作,针对大部分女青年愿意外出打工,但怕被骗、被拐以及家政服务员“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陈旧观念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永德县妇联在永德电视台设《女性天地》栏目进行宣传;各级妇女组织利用召开村组妇女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并对16-25岁愿意外出务工女性人员565名进行造册登记。
为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规模化、项目化、制度化,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制作了有关统计报表,实行每月一报的零报告制度,各县(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通过“临沧农业信息内部交换网”网上报送,市直有关部门、中介服务组织实行书面表格报送。
(三)抓订单、搞培训、树品牌。
各县(区)各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采劝订单式”的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有效的路子,为打造好临沧品牌奠定基矗例如:市就业局下属的桑嘎艺术培训中心,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国家级4a级风景区签定培训订单,联合开展以佤文化为主的民族舞蹈艺术培训,所输出人员供不应求。目前已向上述五省输出佤山青年86人,使来自贫困山区的佤族青年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就业道路。耿马、云县、凤庆、永德等县委政府,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有关部门到用工比较多的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部门达成劳务协作协议或直接采集厂家用工信息,直接输出劳务人员到厂家。同时,积极邀请用工单位或沿海有关中介机构到临沧进行实地考察,对前来报名的劳务人员直接进行面试,提高输出就业成功率。
(四)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工程进度。
在市、县财力十分困难,没有能力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注入更多经费的情况下,各县(区)及各职能部门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落实,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劳动力培训输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如:市扶贫办与市技工学校联合举办的劳务输出培训班,市扶贫办从2003年末安排给双江、沧源、耿马、永德四县的科技扶贫资金中拿出11.5万元,为这四个县的101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进行电工、电子等技能培训,同时动员他们加入工会组织。邀请苏州太沧市三资企业欧亚马自行车厂领导亲临学校对这批培训人员进行综合考察面试,所培训专业技能均达到厂家要求,对家庭确实困难,无法解决车旅费的,技工学校负责为每人承贷1500元的小额信贷,由厂方在个人逐月工资中扣还,使这101名学员全部应聘输出到该厂就业。
自开展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健全机构是基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狠抓落实是关键;筛选信息、提供服务是保证;同时,加强帮助引导,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坚持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农忙与农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市内与市外相结合,既发挥各类网络机构的'信息服务作用,又发挥各种“能人”的牵头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劳务输出总量,重点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由盲目松散外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新型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矗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务市场信息不灵、输出渠道不宽,输出工作种类单一。
目前,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共享平台,输出渠道不多,信息不灵,输出工种单一,大多数仅靠干苦力维持生计,稳固率不高,有碍于输出工作的开展。
长期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村青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外出大胆创业的意识不强,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和部份父母不愿意让其外出打工,担心外出打工挣不到钱或上当受骗,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大部份富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之部份青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单一,输出去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适应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市外劳务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多以女性员工为主。
从各县(区)输出人员以及与我们联系的几家中介组织需要的人员情况来看,市外劳务市场所需员工数量较多,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输送的时间紧迫,且多以35岁以下的女性员工为主,男性员工占的比例较少,要在短时间内组织一定数量的女性员工,难度为较大,这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进一步的扩大输送规模带来一定的困难。
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虽然按市场化运作,但全市劳务输出还处于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中介组织的力量仍十分薄弱,还需政府扶持。各职能部门在从事培训工作中,相应的培训经费得不到落实,而培训对象绝大多数来源于贫困山区,他们有外出务工的愿望,但却无法支付培训费用和外出务工车旅费,成为制约这一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九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惠工程。为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把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作为推动自身工作前进的内动力。学校培训中心领导对培训具体工作多次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用最好的人力,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设置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在各自抓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交叉共同需要办理的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解决。一年来,我们迎接国家、省、市、区领导对我校转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达20多次。20xx年9月2日上午,巴州区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副主任吴群传、区扶贫办主任陈永明到学校就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专题调研。20xx年11月7日,由区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区转移培训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负责人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就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市扶贫办黄鹏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xx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何长洋等领导在巴州区副区长张洪祥等人陪同下,对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进行了视察验收,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业绩,高度赞扬了我校一流的教学实训设施,并勉励学校继续努力,当好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头人。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序,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个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工作、学员踊跃参训的良好培训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xx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建立有效的招生网络,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贫困户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把转移培训的招生信息及时传达到千万贫困户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领导到位。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长面对招生问题总是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解决办法。同时,成立招生小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师经常深入乡镇、农村宣传招生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在市区扶贫办、劳务办的主导下,学校首先在市广播电视媒体开辟“培训之窗”栏目,定期及时宣传招生培训信息。其次,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请各乡镇成教专干为地方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办墙报等多种途径,使政策宣传覆盖千家万户。再则,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常带领招生组成员开上宣传车,深入农村乡镇流动宣传。一年来,招生组成员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个乡镇作政策宣传,发宣传资料56000多份。三是学员组织到位。按政策要求,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推荐、乡村公示、乡(镇)审核、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生组织学员。学员入学培训严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管理机制运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网络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仅迎来了一些偏远乡镇的许多农民工前来参训,还迎来了不少陕西、苍溪、仪陇等外县籍贫困农民来校学习。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益的关键在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八个结合”。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对同工种坚持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程、统一结业鉴定,以此规范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安置。二是规范培训管理。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建立台帐。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学校规范地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台帐和就业安置台帐;统一报告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区扶贫办报告培训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编发在学校主办的《基地信息》上,随时接受监督管理;统一责任追究。学校实行法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培训安置部门具体承办的管理体制,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统一检查验收。学员培训结束后,学校按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对培训内容不合要求、不落实的地方,要重新补课,对不合格学员,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以此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方式上,努力做好“八个结合”。一是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二是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四是培训与创建劳务品牌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五是自费培训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六是普通教育与转移培训相结合,在初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
但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一些殷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各个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紧扣,步步落实;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更适合广大贫困农民工参训学习的需要;三是希望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任务,以满足贫困农民日益增长的参训需求;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各乡镇农民参训情况纳入乡级目标考核;五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招生组织、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等工作中必须的工作经费;六是由于农民工来校学习是陆陆续续的,因此结业安置时间不能整齐划一,希望主管部门在签发培训券时以实际培训为准,特事特办。七是出台对转移培训工作更优惠的系列政策,整合部门力量,降低结业农民工办证收费标准,形成共同关注农民工的合力。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近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国务院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近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平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近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平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平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一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待续稳定增长。
一、我县20xx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创收基本情况。
**县辖六乡两镇一场,共110个行政村和3个村级农场,384个村民小组,全县耕地面积49.43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4.6亩,全县总人口14.28万,其中农村人口10.5989万人,农村劳动力5.1387万人。20xx年上半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2期,完成农牧民技术和技能培训4.718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3.9582万人次,农民技能培训0.7598万人次;20xx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完成3434人次,累计创收717.46万元,实现全县农村人口人均创收67.69元。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劳务输出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对各乡镇确定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县各乡镇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8个,并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了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2、分解目标,明确责任。研究制定了《**县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县20xx年城乡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把培训、输出、创收等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人人关心输出,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调查摸底,建档归册。积极做好全县各类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建档归册工作,组织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内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人员信息档案,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向、培训愿望,从而确保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服务工作。
4、做好信息服务,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巩固我县在劳务输出人员已形成规模的武汉、玉林、海口、合肥、长沙等5个城市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加强协作,建立了稳定的联络方式。目前,我县通过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已经开展了定向式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据初步统计我县在外地务工人员达3000多人,为我县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城乡就。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二
20xx年以来,红星社区在滨河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两委班子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积极进取,务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社区服务为重点,拓展服务新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档次;以活动为载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实做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创建和谐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积极打造“一轴四轮+12356工作法”网格服务新品牌,推进暖心党建,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让更多的党员、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来,推动社区又好又快发展。现将红星社区20xx年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红星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98人,其中女党员31名、退休党员59名。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社区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严把入党关键关口。严格按照程序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党员队伍打下坚实基础。半年来,共计收到2份入党申请书,确定1名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1名。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壮大了社区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同时,建立“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网格化为基础的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格局,成立以网格为单位的5个联合党支部、6个党小组在网格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二)强化党员思想建设。一是抓好集中学习。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内容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定人员、定形式,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学习。二是抓好网络媒体学习。全面掀起“学习强国”学习热潮,支部书记以“传帮带”的形式,手把手教社区老党员、居民群众党员下载和使用“学习强国”平台。支部将“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通报学习积分排名情况,对“学习达人”进行表彰奖励,力求抓出成效、学出成绩。三是以集中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辅,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党课、听学、结对帮扶、送学上门等方式,扎实开展“双学双强”学习,截止目前,已完成5次集中学习、5次集中交流研讨,结合实际开展主题活动2次。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全面夯实党建服务网。以“发动党员、组建网格党小组、党支部参与助力、镇党委统筹规划”的形式,全力夯实党建服务厚底子,积极开创党建引领新思路,打造高效党建生态圈。二是打造优质志愿者服务队。按照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积极组建成立“红星花开”志愿服务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城宣讲、矛盾纠纷化解、就业帮扶、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网格内楼长单元长与群众距离近、接触群众范围广、发现矛盾线索快等优势,收集社情民意和矛盾线索等;成立“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在社区举办活动中,免费接送居民群众,并为需要紧急就医,出行不便的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服务。三是推动“联合党委”运行机制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助力社区建设再上一层楼。组织社区网格员梳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报道服务需求清单。组织网格员开展辖区困难群体摸排,建立需帮扶人员信息台帐,鼓励在职党员开展“五个一”认领帮扶服务。一年来,共梳理出各类问题和共建事项12条。来我社区报到结对共建的党组织8个、报到党员154人,共开展志愿服务28次,开展共建活动7次,协调解决难题10余件。截至目前,市委组织部为8网格供热公司西巷维修粉刷、打造公益宣传长廊、区农业农村局捐赠2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市公安局购买各类卫生工具,解决三无小区卫生工具难题,一件件治理难题的回音,切实将群众的“呼声、心声、叹息声”,落实到实处。
(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社区党支部依照“党建引领、空间共享、服务多元”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是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以初心致芳华辞旧迎新”、“抗击疫情、党员先行”、“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爱绿植绿护绿,共建美丽家园”、“为城市净颜,我们不停歇”等支部主题党日活动8次,唤醒党员入党初心,激励和鼓舞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及讲廉政党课;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自查;签订并公开廉政承诺书,开展谈心谈话,理清支部和班子成员个人的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
按照镇纪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社区组织支部班子成员集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4次,定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专题会议3次,组织学习先进典型人物,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按照五谈两会一报告要求支部书记与支部党员谈心谈话21人次,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8人次。与班子成员签订廉政承诺书7份。9月11日红星社区联合温馨一家亲养老院在阳光家园广场以文艺表演的形式进行党风廉政宣传,同时以张贴廉政宣传画、发放廉政文化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居民小区进行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廉洁意识,营造出倡廉、促廉、助廉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完善机制,加强创新,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和生命力。活跃文化活动,弘扬文明之风。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社区党群一家亲、缤纷活动迎新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浓情端午、棕香传情”、“爱在七夕、文明之约”、“浓情中秋、欢度国庆”“疫情防控”及“双创”等各类文艺汇演3场、各类培训10余次。依托社区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义务采耳赢民心”、“践行雷锋精神、共同战役”、“消防安全大排查”、“童画、手绘”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在我们的节日来临之际,广泛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截止目前开展活动5次,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和谐社区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家长学校服务站、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聘请2名在校教师周末在社区坐班,了解辖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分别在国庆来临之际联合爱育幼童幼儿园开展“奋进、聚力强军梦”主题活动,在暑期举办“与书为伴、阅读一夏”、“保护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等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利用周末开办“四点半课堂”,帮助青少年辅导作业、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加强法制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观看教育片共2次。
(三)关爱老人、从“心”开始。组织志愿者对辖区独居、孤寡、单亲妇女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老人”、“感恩母亲节、真亲送关爱”、“秋风送暖、爱心义剪”等志愿活动8次。
(四)学习道德模范、弘扬时代精神。评选出文明家庭1户、民族团结示范户1户、移风易俗先进个人1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等道德模范2人、好媳妇1人、身边好人3人、身边“战役”模范8人等各类模范,并通过“道德讲堂”、“庭院故事会”邀请邢宝军、张莉娟等先进典型人物分享了道德模范事迹,为社区其他家庭、个人树立了榜样。积极营造学习、关爱、崇尚、争当典型良好社会氛围,收到了良好成效。
(五)移风易俗树新风、崇俭尚德倡文明。组织辖区党员、红白理事会成员培训宣传会议3次,通辖区内宣传栏、入户上门宣传以及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大大的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制度》,积极倡导居民白事俭办,红事新办,禁止大操大办。
(六)志愿服务齐下沉、各类宣传不停歇:在辖区内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遵德守礼”、“公筷公勺”、“文明出行”等公益广告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市民公约”“双创”等宣传喷绘及条幅90余幅;发动志愿者入户发放“倡议书”、“中卫市文明市民手册”等市民宣传教育资料7300余份,让政策走进居民身边,让群众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
(七)多彩红星一家亲、共商共建共享共乐共圆梦。按照市、区党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红星步行街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开展了以“四联四共”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打造成为中卫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街,制作宣传条幅7条,喷绘2副、宣传展板4块、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场,荣获“民族团结示范一条街”的称号。
1、社区各项工作繁重。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样样工作都很重要,呈现社区无限任务和职责,但权力有限。
2、社区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带给专业化服务,所以,需要社区工作人员要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
3、社区服务阵地条件有待改善。社区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大,社区服务阵地有限工作要求成正比,影响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红星社区虽阵地面积较小,老旧小区较多,社区居民管理阻力较大,但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党建中心、搞好配合、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为社区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我们要把“红星花开”社区品牌服务和“1+6+8”工作法继续做精做细,尤其要结合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破解老旧小区的管理难题,在小区治理上下功夫。要通过社区治理的“三维度”模式,打造品牌丰富载体走出社区治理新路子,立足社区实际,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和谐,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一)激发基层自治活力。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断深化,自下而上的“自治项目”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社区“文体类的社区活动”和“助老助困类的服务供给活动”等活动,形成一种愿意长期参与的模式,从社区搭台邀请群众参与活动到群众自己组织有活动要求,把居民现聚起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拓展到小区治理,把居民自治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二)强化社区队伍建设。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起到引领的关键作用。帮助咱们小区热心居民,愿意为小区操心的团队理清思路,为自己的小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保障。
(三)提升社区链接资源能力。要在社区如何发挥链接资源能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诸如“业委会换届改选”“小区物业矛盾”等,都是容易造成居民与政府形成紧张对立关系的焦点问题。社区要当好居民与政府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同时,能够利用好社区网格员的身份走入居民中,把问题摸清摸透,把群众的需求反应到位。
社区服务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将社区便民服务拓宽到更广层次。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三
20xx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我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我已经为温馨苑居民办理医保x人,为退休人员办理年审手续x人。现将这一阶段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向领导同志们汇报:
这次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细心向领导和其他同事请教,多向同事学习,用心观察、用心揣摩。想问题、办事情时刻从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努力尽快适应居委会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通过学习,自己的知识积累、文字水平、服务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从来居委会的第一天起,领导就告诉我要多学习,多积累,要有“比学赶超”的劲头,要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这些话我一直深深记在脑海里。半年来我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仔细听、认真记、用心琢磨,不走学习的过场;积极自学,从网上学习相关的法规,以增加自己知识面多方面提高自己。
一方面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养。我平时积极参加温馨苑党支部的“二会一课”的学习。在支部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了党的xx大报告、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加强对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并向党支部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特别是5月19日温馨苑党支部送我到江岸区党校学习一周。让我对党的历史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踏实肯干,塑造自身形象。
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我代表着全国闻名的试范小区x社区的形象。按照领导的安排在为温馨苑1万多居民服务,遵守纪律,严格保密,努力工作,服从安排。始终牢记自己出来工作是代表社区的,绝不能给社区抹黑。即使是在八小时以外,也不忘自己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自觉维护好社区的整体形象。
回首过去,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也还有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有所欠缺,成长的还比较慢,离领导的期望还有差距,自身综合素质还需要更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
一是夯实基本功、做到与劳动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在心。一方面,要多看相关书籍材料,虚心向多年从事劳动保障的同事学习。多动脑、勤动手,在干中学,在学中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与居民交流的能力。注重研究与人交流的内在规律,掌握必备的技巧,舍得吃苦,全身心投入到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中去。
二是努力做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工作者。把张口能说、有事能办,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熟悉社区工作特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努力培养自己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四
20xx年,在城区办的正确领导下,自我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规定的有关要求,现将自我一年来学习和工作总结如下:
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我深知职责的重要,对此自我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论述,掌握其内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等,使自我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使自我在增强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本事和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全年坚持每周学习1小时的学习制度,经过学习使自我的党性观念、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加强。
四是加强社区思想文化建设。为了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适时组织开展具有社区特色、健康向上的公益活动。为纪念建党90周年,我们组织参加广场文艺演出。
五是关心有困难的下岗职工。下岗职工的女儿因开颅手术,极需帮忙和关心,月中旬,我们社区干部自掏腰包买了营养品去看望的同时,又与民政部门联系办理了医疗费报销等事宜,解决了很大的经济困难,又为他家向红十字会申请了200元的现金补助。
活动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和城区办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一安排部署,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我们社区党支部十分重视,使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序推进。采取集中学、自学、上门帮扶学、三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确保了参学全覆盖。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设立征求意见箱、服务电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单、上门征询、广泛征求意见,共征集到7个方面意见提议14条。结合征求到的意见提议,社区党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两委会班子及成员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会议归纳出的问题,认真撰写了分析检查报告,制订整改措施。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着重把突出服务求实效,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放在首位。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质保量的开展,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情景,尽可能多使他们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做到应保尽保。84岁的孤寡老人是低保户,为她办理了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王是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使他生活有了保障。
辖区内有3个驻区单位每年都要召开联席会,共同研究共驻共建工作,春节期间与铁北派所为贫困户周芳、苏送去米和面,月份与三中学校开展法律进学校,青少年读书活动。今年创省级卫生城,三中学校周边环境卫生异常差,组织居民多次进行了清理垃圾劳动,使三中学校周边环境有必须的改善。
我时刻记牢自我是一名党员,严格按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的言行,廉洁自律,不贪不占,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按政策规定办,对居民群众认真宣讲政策,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扑下身子,身先士卒,吃苦耐劳,以自我的行动感染和影响身边每个人。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注意纠正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学习研究工作方法和艺术。深入辖区,认真履行职责,急社区居民所急,想社区居民所想,积极地、广泛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解决群众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做一个依法办事,为居民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并时常查找自我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经受住各科考验,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
我社区是城市两区有名的“城中村”:居民多为八十年代城建制转户的农民,现多数仍以务农为生,思想意识仍停留在小农经济意识形态上。我社区现有居民691户,2310人,11个居民小组,2个楼栋组,辖区内仅有5家小型私营企业,而691户中低保户就有275户。加之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社会闲杂人员较多,社区居民小民意识比较强,管理难度较大。
为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稳定,我社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及街道和综治办的亲临指导下,以创立平安社区为契机,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好事来做。
20xx年初我们结合社区实际情景,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决定经过加强领导,全面发动;加大措施,健全网络;加强宣传,家喻户晓三项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社会治安积极因素,以群防群治队伍为骨干,以建立平安网络为手段,以提升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创立平安社区,构成了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社区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做到齐抓共管。将强化对广大群众的法制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作为抓手,结合不一样人群的特点和辖区实际情景,有的放矢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刑释劳教人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了奖励机制,对有功人员及时予以精神物质奖励;同时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与社区工作人员、辖区民警、组长、楼栋长及辖区单位负责人层层签订了综治维稳工作目标管理职责书,设立了“第一时间情报站”,构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职责体系。
2、建立健全了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网络。做到了机构、人员、职责、办公场所“四落实”,工作得力,作用明显;建立了矛盾调解、纠纷排查、普法教育、社会帮教、义务巡逻等五个工作机构,五套工作力量作用发挥良好。
3、“警力有限,民力无限”,为预防犯罪切实加大治安防范力度,社区积极与派出所配合,采取私营业主扶助、居民捐助、社区补助的“土办法”,联手打造万福综治工作亮点——全日制义务值班巡逻队。义务巡逻队在社区民警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群众控制犯罪、月份又为其申报了低保救助,在解决了其基本生活问题后,随时与他交心,掌握他的思想动态,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他很受感动并表示“认真改造自我的世界观,为社区多做点好事,报答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经过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增强了社区与居民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综治维稳工作明显得到了好转。
总之综治维稳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且不可忽视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安定。我们将对照各级领导所设下的职责目标并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景,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及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以及社区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将会使我社区的社会治安日趋稳定,居民都在安居乐业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五
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工作,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西兴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劳转办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要求展开了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兴乡位于孙吴县城西郊是我县四个平原乡之一,全乡辖区面积299平方公里,总人口8043人,辖区9个行政村11个自然屯,2011年全乡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口1300人,其中省外、省内215人,省外国内175人,乡外县内转移325人,乡内转移585人,实现收685万元。
二、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为此,得到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乡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真正将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和政府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深入基层,切实做好调查、登记、建档工作。
为了全面掌握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布状况和劳动力结构,我乡劳动力转移办根据县劳动力转移办的安排,结合西兴乡实际情况对全乡的劳动力分布情况和劳动力,进行了摸底调查和统计。同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并建立内容全面、数据详实、转移后人员去向清楚的各类档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责任到人、层层负责。
为了认真做好各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年初,乡党委、政府就根据各村的富余劳动力分布情况,制定了今年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计划。计划2011年转移1260人,实际转移1300人,并与各村签定了考核责任书,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加大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力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部分富余劳动力观念比较陈旧,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方式,小富即安,不愿意离开土地,同时对外出从业的工作性质、收入、环境都要求比较高,怕失体面,宁愿闲在家里,也不愿外出就业。因此,乡政府充分利用党员培训、科技之冬、各类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有关省、市、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优惠政策,并向农民宣传农民闯市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农民坚持信念,转变观念,树立闯市场、闯大业的思想。
5、加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
在实施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应始终把这项工作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二是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种植有特色农产品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生产周期的不同实现了季节性、临时性的劳动力就地转移。如:平度村截止目前已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30余人。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是依托我乡城郊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县内转移。截止目前,县城从事服务业及各种行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910人。二是加快发展各村二三产业,以市场开发引导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转移不离乡,引导农民离土不离乡,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11年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就业的要求,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实行政府引导、中介机构操作、农民自主择业,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西兴乡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目标是从2011年转移1400人左右,具体措施如下: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着眼于全局,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城乡共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走城乡结合之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经费,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抓好落实。
二、三产业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之一。
3、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用先进的文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通过大力培养,树立和表彰打工成才的先进典型。要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先进典型,在各村巡回宣讲现身说法,宣传他们的成功之道,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农民工增强信心。
4、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一是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对党员、村干部集中培训和组织专业人才向农民工讲述实用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采取培训中心+用人单位+当地政府,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我乡转移劳动力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三是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范围,为进一步保护在外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乡劳转办的职能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寻找门路。
二、三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时准确的统计我乡外出务工的情况,寻找可挖掘的潜力和途径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条件,按期准确的上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统计报表。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抓住的机遇和西兴乡的城郊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引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县城的带动作用,通力合作,加快西兴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为农民增收和西兴乡的经济快速发展而努力工作。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六
为了贯彻落实市、区科协有关精神和满足辖区广大老年朋友的需求,提高辖区居民科学素质,服务群众生活,把科普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南学街社区在街道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社区“创建科普示范社区”领导小组。在科普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开展社区科普宣传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区放在首位,以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目标,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和实施科普工作,积极发挥社区科普队伍作用,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共同开展科普工作及其活动,初步形成了社区特色的科普宣传教育模式,为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做了很大的努力。现将总结如下:
南学街社区成立于2014年4月18日,位于西大街办事处中东部,辖区面积0。15平方公里,居民800余户,2300余人。南学街社区位于南学街35号,在夕阳楼规划区域,具有浓厚的商都文化气息,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平房多、老年人多。辖区内有警务室、小学1所、幼儿园3个、绘画班、医疗诊所、中药房、社区服务中心、多处便民服务网点。社区党支部本着“组织联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南学街小学的资源优势,积极吸收有关人员参与进来,形成合力、共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成立了6支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科普建设。形成了“社区牵头,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要思想,让社区科普工作要有新思路,社区科普的发展要有新举措等纳入日常管理。科普工作说到底也就是做人的工作,就要联系社区科普工作实际和居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思想统一到社区今年整个工作思路上,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社区计划召开“社区科普”发展座谈会、科普专题工作研讨会,把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居委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党委书记作为科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思路不变。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对科普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为确保社区科普工作有序开展,及时了解新科普信息,社区还请学有专长的人员作为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及科普辅导员等多位一体的科普宣传队伍。并将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居委会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从而保证了科普工作天天有人抓、天天有人做,促进了社区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索社区科普工作新途径,促进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区辖区内开展创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促使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通过创建“省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工作,促进全社区科普工作的全面开展。
科普工作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建立一个以党总支、社区科协为主要社会力量、各职能部门积极合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组织体系,对于推进和深化科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把健全和完善科普工作的工作网络作为首要的任务,形成了以社区党总支为主导,社区科协为主要社会力量,各部门积极合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网络体系。
1、成立科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创建社区科普工作能顺利、有序的开展,经社区党总支研究,决定成立创建“科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创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工作为契机,使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社区广大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区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
2、层层建立科协组织。社区建立了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和各居民小组工作者等为成员的社区科普协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议,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社区科普工作。
3、建立了丰富的群众科普组织。社区立足于群众,成立了社区文艺队、计生协会和科普宣传队、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性科普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普活动,形成了全社区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1、科普工作阵地。社区居委会利用各种场地开展科普知识、计生、消防安全、艺术插花等知识讲座,共参加人数900余人。
2、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积极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工作离不开大力的宣传,社区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小标语、宣传展板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在辖区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科普知识,定期对宣传栏进行内容更新,大力宣传科普文化知识,使科普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组织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每逢寒暑假,社区都要组织部分中学生、小学生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以学生来带动每个家庭自觉行动起来,主动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积极参加创建环保示范小区活动,做到了“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个个参与环境保护”,为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垃圾废物,为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家园卫生意识,使他们懂得小区内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4、在“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中,南学街社区配合办事处科技办公室,举办了科普讲座和科普宣传活动,使受益群体增加到了1000多人,也使科普教育收到实际效果。
5、在今年的“科普日”宣传活动中,南学街社区配合西大街办事处举办了“管城回族区2014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同时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普活动,社区上下进一步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再一次掀起了居民群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意识,促进了科学、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
6、通过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得到了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得到了证实,科学能促进经济发展在本社区也得到了验证。
为保证社区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列为社区建设的重点,科普工作能有序的开展,得益于市、区和办事处领导的支持,大量的科普活动经费,为社区科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南学街社区在科普宣传工作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赢得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好评和有关领导的认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先进社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宣传科普知识,完善基地建设,望各级科协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七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有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农村的闲置劳动力又可以得到从分利用,增加家庭的收入。3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组织技能培训,重点进行技能点的培训,使农民获得多技能,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就业的机会.4.鼓励农产品制造加工业在当地落地,农产品的升值使得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第三产业在农村兴起和发展。更加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和就业。
5.建议在市场上难以生存的产业投入到农业当中,如房地产目前低迷,很难再发展起来,建议这一产业转向农业,一方面,往往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懂的管理等劳动力不足:
1.鼓励农二代,农三代回家从新尽行农业的生产,但是存在问题,农二代对农村的感情不是很深,不懂种地,不懂生产使得他们回到家乡很难从事农业生产,政府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返乡者进行基本的培训。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技术的共享,有利于降低风险,有利于节约人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上完善。
3.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有利于吸引农二代返乡。从而逐渐避免农村土地荒废,无人种地的状况。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八
一年来,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及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打造“文明共建双拥特色社区”,以“五个强化、五百服务”为实践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突出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较好地完成了阿克齐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2010年本社区获得〃〃〃〃〃〃荣誉称号,并在〃〃〃〃〃考核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共驻共建,充实基层组织工作新力量。
区与辖区50家共建单位开展党建、文化、扶贫帮困、环境卫生等各类联建活动〃〃〃余次,共投入资金约〃〃〃万元,积极开展互查共促活动,对查出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整改。(如客运站小区的管理,农行、信用社办公楼后存在管道堵塞的问题),〃〃〃家单位全年连续获得红牌。民政局联系社会力量对陈〃〃〃〃的女儿助学帮扶,目前已大学毕业。〃〃〃名在职党员在社区报到认领岗位,开展各类活动〃〃〃人次,并开展在双休日到社区值一天班活动,拉近与居民群众零距离服务。
2、创建“特色党支部”,体现基层党建工作新特色〃〃〃个党支部分别与共建单位建立友好和谐党支部,并将党支部设置为政策宣传、治安维护、居务监督、文明创建、创业示范等党支部,从而使党支部形成专业技术互补、年龄结构互补、文化层次互补、思维观念互补的新聚合。目前针对〃〃〃〃个特色比较鲜明的支部,正在尝试创建“双拥特色党支部”、“文明创建特色党支部”、“创业示范特色党支部”。
3、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为基层党组织不断注入新活力党支部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认真做好了培养、发展、纳新工作,今年社区党支部接受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5份,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名,发展党员〃〃名,有〃名预备党员转正,转入党员7名,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
4、以社区党校和远程教育为依托,增添教育培训新内容社区党校在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实际,把服务党员、服务居民群众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每月15日、30日开办党课。目前共开办党课19期,参学人员500余人次。社区远程教育每星期开课1期,目前共开课40期,授课人数700余人次。
考虑到社区党员分散,集中学习不便组织的实际情况,在党员人数较为集中的支部共设立了8个党员中心户,由中心户组织周围党员到家中学习,在形式和时间安排上灵活掌握,作为社区党校学习很好的补充。
结合共建单位自身特点和优势,分别在建安总公司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在县委党校建立“党员培训基地”、在扶贫开发办建立“技能培训基地”、在双拥公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四个活动基地,把四个基地作为社区党校的延伸,开展各类培训10余次,培训500余人次,收到良好效果。
不间断开展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以参加〃〃〃培训班、设置社区〃〃〃”小黑板、干部“一帮一”等形式大力开展社区干部双语学习,以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
(二)以服务为宗旨,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社区始终把拥军优属作为社区的头等工作来抓,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慰问服务活动,不断增进军地友情,彰显社区双拥特色。在今年第28个民族团结月活动中,社区拥军优属活动服务队给新兵赠送了手套、毛巾、鞋垫、信封、新鲜牛奶等生活用品。〃〃〃〃等志愿者经常性地到部队进行慰问。〃〃〃不但把自家种的蔬菜免费送的部队,还在边防大队开辟菜园,与战士们一同耕作,亲如一家,让守卫边疆的战士感受到地方人民的暖暖亲情。
“八〃一”期间,社区联合共建单位为边防大队赠送慰问金〃〃〃〃,并赠送了一台电视机及价值〃〃〃元的图书,丰富部队文化生活。上半年,社区还举办了一期军嫂计算机培训班,〃〃〃军嫂免费参加了培训。
中秋节前,为表达地方人民对守防戍边战士们的感激之情,社区带领带着月饼、水果等慰问品到边防大队进行慰问。拥军优属服务队的阿姨们来并为战士们做了可口的饭菜,与战士们共度中秋。
在今年大雪面前,武警官兵帮助社区多家无劳动能力的3孤残老人清扫积雪,并将救助物资送到他们手中。军地军民在和谐互动中,增进情谊。
在今年第十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社区通过办板报、挂横幅、印发宣传材料、办讲座、发短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国防教育,使国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广大居民了解国防、关心国防。辖区的“双拥”公园今年已被命名为“自治区国防教育教范基地”,为社区双拥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繁荣社区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今年以来,先后与共建单位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演讲比赛,“军民团结一家亲”,“单位邻里情”,“器乐大赛”,“喜迎国庆、相聚金秋共度老人节”,争创“诚信经营户、诚信一条街”等活动,共计〃〃余场次,参与群众达2000余人次,不但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融洽邻里间的感情,也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
7月,为大力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社区举办了一次“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拒绝子女升学宴”活动,本年高考升学子女家长、社区居民、社区干部等30余人。以发放倡议书、家长签名承诺、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引导居民群众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倡导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先后成立了“户外协会”、“书画协会”、“羽毛球协会”等民间文化社团,在娱乐中加深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领群众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山鹰部落吸纳了很多在职党员,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组织开展户外活动中不忘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公益事业。捡拾野外垃圾、积极献血、帮助贫困儿童等实际行动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四)以心换心,凝聚人心,基层组织越发稳固。
社区一向重视同居民的情感联系与沟通。在第26个教师节,民主东路社区干部对辖区内〃〃〃余名在职和退休教师走访慰问,并送上鲜花和社区便民手册,向他门表达节日的问候。每到元旦、春节、古尔班节、妇女节、端午节、建军节、中秋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社区都要通过送慰问、办联欢等形式表达对各族、各行各业群众的问候,送出的是一份温暖,收获的是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与信赖,社区威信不断提高,凝聚力不断增强。
今年6月,县委选派由2名县领导带队,3名部门领导和2名机关挂职干部组成的工作组(队)下到社区,同时镇党委也选派了由2名镇领导、2名机关挂职干部和两名镇站(所)长组成社区工作组(队),同社区一起深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把各项同工作落到实处。
以户为单位建立完善居民档案和工作台账,做到干部人手一册,群众一户一页。网上录入工作已经完成,相比2009年底增加40户210人。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及时调整和补充工作台帐。建立由社区干部、党员、楼片长、居民代表、爱国宗教人士等组成的社会治安信息员队伍,协助社区党组织及时5掌握社情动态。实行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制度,社区对兼职工作者所开展的各类活动每月进行评星,8名同志在连续11个月获得红星。对辖区租房、借居、暂住等情况实行严格登记、跟踪管理。全面实行“错时工作制”、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社区任何时候都有人在岗。坚持社区党组织主要领导联系清真寺、定期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以社区牵头,党员议事会协助,全体居民参与的形式选举各居住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大力推行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的作用,今年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32起,调成率达96%,积极稳妥化解各类矛盾。
进一步完善了普法、应急档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场次,多次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截至目前为止,产生信访、矛盾排查等案件76起,已调解成功70起。社区对待每起案件认真调查,及时处理,做到了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处理结果,件件有落实回音,化解了矛盾,确保了社区的和谐和安全。
(六)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政、低保、劳动保障及医保工作落到实处。
2010年以来,〃〃社区实现就业635人次,小额贷款人员27人,共申请金额129万元;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97人;办理农村养老保险50人,五〃七人员纳入养老保险74人,企业离退休人员认定44人,困难人员认定70人,灵活就业人员35人,中专毕业生的统计32人,复转军人2人;社区制作了详细的求职登记表,并与用人单位及时联系,实现了不调不检三日实现就6业的目标。目前社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共计85户,259人。社区困难群体已实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纳入城镇医疗保险425人。
利用“喜迎国庆相聚金秋共度老人节”、“社区健康服务爱民义诊”、“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等各种活动为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检查达800余人次。
(七)开展优质服务,抓好计生服务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确保了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月份民主东路社区联合城镇计生办举办了为流动人员、无业家庭妇女、下岗职工、低保户家庭的妇女免费做b超的活动,活动中还为妇女们发放了40件围裙、100余盒避孕药具。
组织居民积极参加镇举办的“春蕾杯”计划生育知识竞赛,内容包括《计划生育人口、国策、国情和青春期保健常识100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知识,通过台上台下互动的方式,让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
结合第100个“三八妇女节”,在街心公园开展了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宣传活动,利用宣传车进行流动宣传;结合第四届青少年风筝节,发放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供各类服务200余人次。
2010年新出生33人,其中男16人、女17人。一孩出生26人、二孩出生7人。流动人口出生1人。3户家庭申报享受一次性农村计划生育奖励。
(八)统筹兼顾,出色完成其它工作。
1、信息上报情况。
2、人口普查。
9月13日,社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为做好本次普查工作,社区组织所有普查员召开会议,强调本次普查的重大意义,对每名普查员的具体分工进行了安排,划定楼片区,并对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和普查表格的各项指标一一详细解释。普查员包括本社区干部和县直机关抽调得力人员。目前普查各项工作正紧张有序的前进行。
3、收缴卫生费情况。
2010年收费工作全年任务为148000元,现已完成140000元,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收缴任务。
今后,我们将把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主旨,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社区各项工作始终,努力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完善,实现新的跨越,再上新的台阶。
〃〃〃〃〃社区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八日。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十九
自2003年以来,阿热吾斯塘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统筹兼顾、加快发展”这一三农工作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始终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抓调研,建台帐。全面掌握劳动力资源现状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一方面,我们狠抓劳动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摸底,另一方面建立乡村两级劳动力资源台帐和技能培训登记台帐。通过调查,截止2011年5月,全乡尚有1247名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
(二)抓队伍,建网络。一是建立组织网络。乡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和组织人员培训、转移;各行政村也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班子,同时指定一名村委会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劳动力现状调查和组织服务;二是建立信息网络。每周发布一次用工信息,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将适用信息传递到农户,同时收集群众外出意向提供给乡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使用工信息更加符合本地实际;三是建立服务网络。建立了跟踪服务机制,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定期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掌握外出人员的状况;不定期寻访外出务工人员,掌握思想动态;协助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抓落实,建机制。一是建立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将劳动力转移人数、技能、岗位提升和预备劳动力培训人数目标下发分解到各村,纳入年度目标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每年召开若干次劳动力转移工作专题会议,每次会议对培训人数、转移人数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年终对转移工作突出的行政村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建立培训机制。抓住培训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定向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并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探索实施了“企业出单、农民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措施。三是建立“两会”机制。2011年以来,先后举办了7次春季劳动力交流大会,邀请了招工企业,现场设摊、发布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为我乡各类求职人员和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面对面双向交流选择的平台。
二、主要成效。
(一)转变了思想观念。过去,阿热吾斯塘乡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落后,通过三年多来的劳动力转移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从而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怕吃苦、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与此同时,发展效益农业的意识也与日俱增。
(二)增强了劳动技能。一年来,通过各种培训途径,不间断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培训,共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8期,其中农艺工3期,砌筑工班2期,电焊班1期,农机修理2期。就业培训班开展以来,我们基本上都做到培训一期,输出一期。
三、主要体会。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以提高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将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摆上议事日程,在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专项资金,保证人力、物力、精力三到位,尽最大力量满足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确保劳动力转移取得实效。每次劳动力交流大会召开之际,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到场指导,确保了大会的成功举办。
(二)技能培训是关键。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核心是转移就业,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力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广泛的技能培训,只有通过不间断地培训,使每一个富余劳动力都掌握1-2门技能,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最终使农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三)各方配合是保证。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成效,除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外,离不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离不开全体乡村干部的积极配合。每次召开劳动力交流大会之前,乡里召开专题会议,驻村干部、村干部都能亲自将信息传递到户,将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四、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坚持常年向每村每组每户提供劳务信息;定期编发用工信息资料,利用村务公开栏、宣传窗、黑板报等形式免费向农民提供用工信息。
(二)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在原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培训面,根据市场需求,尽量满足农民的需求,方便群众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
阿热吾斯塘乡劳动保障事务所。
2011年5月10日。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二十
社区正在开展卫生社区创建活动,我社区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活动,以保障居民身心健康为重点,不断改进卫生环境普及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坚持科学的方法除四害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现将我社区开展病媒生特防制工作总结如下:
为了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我社区成立了以书记陆合香为组长,副主任方利平为具体负责人,以及社区8名网格员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具体布置了小组成员工作职责,迅速制订了工作计划,以及传染急病应急预案,切实加强了我社区对病媒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了各项措施、人员能够落实到位。
我社区认真组织了宣传发动工作,全年通过展出宣传展板5块,发放除“四害”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通告60份,召开居民组长会议,开展健康知识培训等方式。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四害”的危害,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春秋季以灭四害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我社区按照爱卫办的统一部署,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采取群众队伍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采取专业队伍消杀的方法,选择专人负责对辖区药物投放、孳生地消杀任务,全年共投放消杀药品100公斤,有效地控制了辖区病菌的滋生。
今年10月份,为防治肠道传染病的扩散,我社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班,坚持网格员每日一排查、社区每日一报的制度,切实有效地防制了辖区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居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xx社区
20xx年12月28日
最热社区劳动力工作总结(汇总21篇)篇二十一
本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现将本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但是,我还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