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估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一
摘要:公共事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供给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公共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提议。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发展供给不竭动力,异常是对于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满足人们公共事业需要的组织,供给了人们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吸纳就业的渠道,能够必须程度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所以,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共事业组织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拼图,能够针对社会关注的各种问题,供给解决路径和人性化的服务,构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对社会的民主进程与和谐社会推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三是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行政事业一体化,这就导致了行政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不断扩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重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彻底分离,所以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
(一)管理制度缺陷。
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一味强调行政部门的集中控制,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上的调整,事业单位都处于被动调整的局面;其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具有强烈的行政依靠性,虽然维护了社会的政治稳定,但其经济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寻租盛行,提高了社会成本;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部门供给公共从产品价格过低,仅经过调整供给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制度效率低下。
(二)管理结构缺陷。
随着科技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共管理更多地要体现灵活性,经过优化流程、运用网络平台、借助软件系统等提高行政效率,而传统科层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体则现出了巨大的局限性,虽然能明晰政府权利并构成合理的分工,但这种体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阻碍因素,并且社会一旦陷入无效运行状态,传统的管理结构会使情景更加恶化。
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提高组织效率,对我国目前公共事业发展来说,管理平台、渠道日趋丰富,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一是管理体制、模式陈旧,制约发展进程;二是政府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尤其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管理被动、反应迟钝;三是公共事业参与面增大,管理上未实现规范化,管理手段单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手段导致横向沟通困难。
首先,创新领导决策制度,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论公共事业组织是否受财政资助,均与政府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公共事业组织按照组织章程决定各项安排。其次,创新人事制度,赋予公共事业单位人事自主权,根据自身情景决定人员的考核、晋升等标准,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人员活力。再次,创新财务制度,建立完整的财务核算制度,减少对财政的依靠,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控制成本减少实际消耗。最终,创新监督管理制度,改变单一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民主化的监督机制,如绩效评价机制、审计机制等,约束不合理的行为。
首先,创新横向的组织管理结构,强化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过网格化的组织结构构建,建立起具有横向联系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的局面,有机整合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构成合理社会分工。其次,创新纵向的组织管理结构,理顺政府与行业间的关系,调整事业单位属性和分工,对任务相近单位进行合并;对擅自增设机构进行吊销;对长期依靠财政供养,工作任务不足单位进行调整,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管理。再次,创新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存量结构,实现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在资金总量不变的情景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日趋复杂,针对大多数公共事务,应转变传统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采取多元化和间接性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同时,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既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又熟悉公共事业组织各个领域的技能贴合型、知识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良.公共管理学[m].华东理大学出版社,2001.[2]候江红.公共事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仁[j].思想战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二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构建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健全民主制度,而制度的健全离不开制度创新。
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必须加强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要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保证实现依法治国、规范党政关系、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
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方面,要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
1.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竞争不充分。
由于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公共权力的配置表现出单极化、单向性的特点。
公共权力多为国家垄断,国家与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划分不清晰。
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组织逐渐兴起,但不管在运行机制还是组建模式方面,都是政府占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政社界限模糊、运行模式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社会组织缺乏市场竞争的自主性。
政府的行为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并不是自下而上的公共抉择,加之法律制度与民主化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竞争环境很不充分,多元利益与公共权力的分散不能很好地整合,一些社会组织的利益与公共事业的利益很可能发生矛盾,导致新的不稳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数量庞大的职能性社会团体挤压了公共主体的竞争空间,也造成了主体竞争不充分。
2.政府与民众面临的困境。
公共事业的决策者可能会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
在公用事业的决策过程中,如果在决策中没有社会的监督,就有可能出现损害人民利益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存在行政效率低、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这些情况就要求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出现新思路、新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三
关键词: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2]汪上.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3.
[3]龚咏梅.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学习月刊.2015(6).
[4]何小菁.基于实训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61.
[5]任拥军.论特色专业建设中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8):104.
[6]牛国庆.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4):330.
作者:徐金菊程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文档为doc格式。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四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利益主体、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社会矛盾日渐激化。随之,新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与目标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重心落实在如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而这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政府机构、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此过程中,农村成为公共服务的重点以及难点所在,它在现代化政治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这一课题予以了探讨。
在新时代下,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有利于我国顺利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三农”问题不断显现,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社会都需要集中大量的政策资源,投入到农村中,而基层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理念,以社会市场为导向,通过不同途径吸纳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力量,使其参与到农村改革发展、公共事务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就非政府组织而言,其概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国家文化,其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美国,它被叫做“非赢利组织”“第三部门”;在英国,被叫做“志愿组织”;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也有新的意义。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至关重要,体现在以下不同方面。
1。1可以有效解决当下农村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共服务“均衡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缩小城乡、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其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出现很多喜人景象,比如,文化下乡、村村通公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公共事业产品、服务缺失的问题,很多方面供给不足现象普遍化,比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满足农民的超常需求、特殊化需求,而这些是政府乃至社会市场都无法满足的,有利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健康发展。
1。2有利于减轻是政府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压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对这方面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已有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该地区发展的所有费用,上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拨款也无法解决地方政府的根本问题,加上社会市场筹资资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为该地区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面临着巨大多财政压力。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可以根据地区发展情况,投资建设一些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的知识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市场意识不断强化,可以自行组织相关人员,筹集资金修建相关的设施,共同使用,构建一种极具特色的农村产品供给形式,满足所需的公共产品。
1。3有效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就公共选择理论而言,政府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政府失灵”问题时有发生,无法为农村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就其非长期行为来说,极易出现这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弄虚作假,加上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方面模糊化等问题,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政府失灵”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率。具体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是非政府组织记忆接近被服务的对象,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经营管理方法,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成为政府的好帮手,在和政府共同作用下,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有利的保障。
1。4倡导草根民主,有利于构建社会民主平等网络。就非政府组织而言,极具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有效贯彻党一系列方针政策,维护好新时期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加快基层民主化管理步伐做好铺垫。在治理乡村过程中,作为最广大、最有力的农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自治组织具有的其它功能也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参与农村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协调功能。此外,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能够动态监督政府啊、官员等,进行多样化的评议,有效防止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政府行为更加合法、合理。
2。1转变政府施政理念,优化完善非政府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观念,已有的施政理念,为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优化“全能政府”传统模式,确保政府有清晰的行为边界,明确侧重点,把重心放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对应的农村公共管理中,构建全新的公共管理新体制,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客观需求。
2。2优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管理形式。
在新时代下,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等的社会资源动员组织能力都比较强,扮演着全新的'角色——“准政府组织”。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让相关的组织和政府机构保持独立状态,成为一种重要的中介组织,优化公共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还要积极引导城市非政府组织,优化配置公共管理资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为非政府组织出谋划策,制定可行的发展方案,科学布局,防止盲目发展,要根据地区发展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随时动态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效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3政府要坚持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同步进行。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逐渐步入崭新的阶段,农村非政府组织日渐增多,规模日渐扩大。随之,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巧妙地引入社会评估机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监督管理社会化的关键所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比如,以定期、不定期形式有效开展绩效评估报告,定期组织群众类型的评议,促使非政府组织更加健康、高效。在服务方面,要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性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从根源上解决存在的缺陷,有效抵制各类非法行为。
2。4培育急需要的非政府组织。
在新形势下,规模小、人才缺乏等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地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培育更多新型的非政府组织,满足农村多元化发展客观要求,促使非政府组织走上均衡发展的长远道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更好地了解非政府组织,筹集更多的民间资本,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还要动员农民,构建不同形式的互动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要统筹兼顾,要有所侧重点,加大这些非政府组织投入力度,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对象,比如,公益性民间组织、科技教育民间组织。
2。5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资金、组织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多角度、多层次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大支持力度,适时注入适量的资金,确保非政府组织运营有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还要采用构建专项资金的形式,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持续发展,要全方位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有效完成本应该政府提供的服务。还要优化完善相关条例,提高个人、企业事业慈善资助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发挥信贷政策等作用,给以非政府组织一定的优惠,为使其拥有足够的发展资金。此外,政府要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全面而系统地培训农村非政府组织骨干力量,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必要的国家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化的技能,能够为非政府组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有效帮扶普通成员,共同进步,提高自身综合技能。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缓解中央、地方政府压力,解决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等,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通过不同途径,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其中,比如,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在农村构建城市相关组织分机构,为农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中介、医疗,促使非政府组织在这些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文化建设、科技事业、卫生事业。以此,改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作者:蒋华俊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1]崔开云。非政府组织参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11,04:28—31。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五
摘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开的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学条件有待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有待加强等是重点研究和改革的领域,通过专业建设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重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开的专业,对其建设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结合本地的市场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把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可根据各学校自身教学资源状况,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处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区,属于相对不发达地区,根据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市场挂钩的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前景是光明的。因为该地区的各种公共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该校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保障,另一个是房地产管理,基本上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也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但是,根据我们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在公共事业领域还存在着对以下人才的强烈需求:社区管理、教育管理、医药卫生管理、城市管理、公用企业管理等,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作出适当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质量。
二、课程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就需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公共事业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它们关系到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教学在重视理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应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处理好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关系,反映出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没有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也没有自主编制的符合地方实际需要的教材。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具体来说,应结合市场对社会保险、房地产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社区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比如房地产管理的课程,就可以根据娄底本地区房地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教师编写相关的房地产管理教材,这比通用一般的房地产教材要实用得多,因为这样的教材会有地方特色,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迅速派上用场。再比如教育管理,因为现在的民办学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一支强大的队伍,但是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大量的教育管理专业人才。我们就应该根据娄底本地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地方教育的教材,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为娄底是一个中小型城市,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一定完全适合这里,最多只能借鉴,我们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师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进修、自学、学术交流等,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培养实践型教师。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公共事业及其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的出现。三是校企加强联系,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去相关单位锻炼学习,增强实践能力,也可以从企业请专家到学校上课,把他们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目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的教师基本上是年轻的教师,他们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强,有创新意识,但这不符合老中青的年龄结构的合理搭配原则,现有的教师队伍缺乏经验,社会阅历也相对浅薄,尤其是没有相应的公共事业领域的工作经验,这样,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很难很好地教一些实际性的东西,很难以切身的体会去传授相关的知识。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多给现有教师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或者提供足够的条件,让教师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兼职或在一定时期内任职,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还有,就是聘请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工作部门的领导或专业人才来校兼课或讲座,把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领悟到实际的运用。
四、教学条件建设。
这里的教学条件建设主要是指教学硬件的建设,包括多媒体建设、公共事业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多媒体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课堂容量和教学效果;实验室的建设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书本知识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实验室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一环节,实验室建设得好与坏,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习是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建设的质量关乎到他们实习的效果,学校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多实地调查和考察,与实习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大投入的力度。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的教学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当然,这跟该专业的开设时间短是有关系的,该专业2008级首届招生,一切都处于摸索和学习的阶段。但不管怎样,想要办好一个专业,尤其是要办好一个跟市场需要接轨的专业,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2008级马上就进入实习阶段,但至今没有任何实习基地,我们应该加快步伐建立实习基地,尽快与相应的公共事业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和规模大、信誉好、用人多的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实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能在实习中学到真本领。
五、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讲授已经无法满足专业的需求,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首先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础作用,以教研室为中心,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商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化,多让学生参与,多走出教室去学习。还要加强师德建设,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学习,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好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培养的重点,我们要强化质量意识,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最后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避免过去单一的培养途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现有的教师都是认真负责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毫不马虎的,但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和大多数的专业教师一样,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只满足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而在实践教学等方面还有待改进。目前,我们应该结合本专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培养成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可以让学生多上讲台展示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展示对某一问题的个人看法,或者让学生评价其他学生的某个观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和才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做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然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可以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做社会调查,写出调查过程和调查报告,但应该注意确保调查的真正完成,而不是敷衍塞责;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公共事业相关工作部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以便于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华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01).
[2]张钢.英国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j].浙江大学(人文社科版),2003,(02).
[3]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6,(05).
[4]郑文范、孙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0,(04).
[5]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6]李燕凌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06).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六
公用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等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发展与转型阶段,国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如今都面临着革新慢、转型难、升位周期长等改革困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重要的战略调整与发展机遇。
1.1专业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设置年龄来看,其在我国是一门新兴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学科知识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逐步成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也完善,人民生活也明显改善,社会多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也呈必然的发展趋势。
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利益的多极化使得社会公共事务日趋纷繁复杂,而这种社会事务管理上的变化也进一步促使了我国原有的公共事业及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1专业定位模糊。
如何将专业定位清晰合理,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本专业深入发展与壮大,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从而提升社会认可度的的一个重大瓶颈。
从发展程度上来看,其仍属于一个新生专业,许多院校对它该专业的性质、目标、任务、定位等内容,尽管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其依然不是很明确、合理。
该专业从1998年,正式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时,其制定的目标过于宏大,起点很高,落点难以把握。
虽然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了各高校更多的专业特色发展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尤其在该专业刚起步的十几年里,其很容易造成如各院校办学规模扩张过大,专业定位冗杂,就业方向不清晰,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多种不良后果。
从培养目标来看,笔者认为,本专业应更多的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与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地域性与特殊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的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更加具体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将更加有助于本专业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更快的提升专业整体形象和整体实力。
2.2优秀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2.2.1师资水平不高。
但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院校承担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都拥有较雄厚的理论基础,但同时又极为缺乏最重要的管理实践经验。
而纯理论式的教育与形式上的期末测验,将严重危害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将深度影响管理类课程的内容落实以及其他专业教育的开展,从而就无法真正让学生领会到该专业的核心魅力所在。
2.2.2课程体系设置较为杂乱。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学院按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要求,兼顾科学知识的内在动态联系而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系统,它反映的是一个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工作协调支点。
如今,大多数院校普遍缺乏科学的教程编排和改进体系,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普遍的缺乏实践性与连续性。
尤其是在结合自身院校优势学科方面,没有很好、具体地将学科的优势与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等特色方面的整体形象建设详细、规划周密。
公共事业管理,从根本上讲,仍属于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综合类学科,不同于具体的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其他专业性强的管理类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势,笔者认为,就在“公共”上,如何体现“公共”二字的内在课程设置优势,如何将“公共”二字的丰富蕴含与特色展现出来,这些都是该专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亟待突破的地方和急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3.1培养目标大众化、具体化。
从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0多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绝大数院校依旧保留着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
从长远来看,这从专业性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实施。
而从整体性来看,这也从专业认识上严重影响了该专重视的社会认可度。
所以,未来这也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角点与起飞点。
3.2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该专业的在校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一直是其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师资资源的局限也从一定方面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运用性建设。
从专业性来看,管理方面的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管理知识的运用一直是棘手解决的问题,但即使从态度和努力程度上来说,我国绝大数院校做的都还是不够的。
同时,各院校应重视职场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退队,在有效控制教学规模的基础上,不仅仅要合理、有计划、针对性的将年轻的老师、教授“送出去”,也要有诚意、周期性的将已经成功的管理人才请到课堂上来,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真正的做到,在课堂上就有能力给广大学生提供最实际、最生活的管理经验。
3.3重视社区化方向的转型。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国家重要的“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变,国家农转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社区形态化的生活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基木单位,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生活将在社区内进行,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将由社区管理机构来组织。
因此,社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与此同时,与我国城市社区的蓬勃发展相比较,社区管理机构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却严重缺乏,社区管理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背景极其不适应需要,管理方式也严重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现代化需求。
这种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以及绝大数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
3.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特点,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表达虽简单,但挑战却不言而喻。
但无论如何,一个专业的出现,究根本原因,仍是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国家教育水平,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改进革新的重要转变与发展方式。
如何更理性的认识国家发展模式,如何更好的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如何全面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问题,依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突破点。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七
本文拟经过研究在中医药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现状,得出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初建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为我国医药行业培养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医药企业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复合型管理人才既能够系统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同时也能获得医药专业知识,既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本事,又具备基本的医药知识,毕业后能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医药类的管理工作。
(一)科学性原则现行的普通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其指标资料偏重结果。由于教学质量评估指标面向过去,关注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的工作质量,而忽略其正在学科建设中做出的努力以及试图经过评估获得的帮忙,故教学质量评估应过去、此刻和将来的统一。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描述应避免模糊。设计评估指标的过程中,指标应尽量用数量公式计算或者定性描述尽可能明确、评估准备工作要做的充分,做好评估前的培训工作等事宜,使评估客体和评估主体真正理解指标的内涵或者设计者的意思,避免产生多重标准,从而影响评估的结果。在专业素质考核指标中应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的反应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二)权威性原则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应当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明晰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发现学科建设中的不足,并帮忙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教师和在校学生诊断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努力方向,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进行专家咨询时邀请的专家除了包括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教育评估专家,还应当有相应的专业机构的介入。在初步试用指标体系时也应当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评估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三)教育性原则对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即要明确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进取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教师教学工作能够有创造的完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够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评估专家的意见以及学生的评价,不断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克服教师教学中的缺点,改善教学。
(一)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质量评估基础质量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活动的保障,其中主要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教学条件是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一般包括多媒体资源、图书资源、实践基地以及网络资源等。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其中课程的地位以及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都会影响教学目标。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医药学校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每年的招收以及就业情景也是可圈可点。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为有效进行教学管理供给了条件。
(二)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质量评估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质量主要是指教学环境的营造。课程组是否充分利用学院的条件,并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评估的主要方面。同时课程组是否努力进行学术交流等也是过程质量的评估方面。除了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外,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是过程质量评估的因素之一,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教学竞赛、学科比赛以及实践比赛,也是过程质量评估的影响要素。
(三)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结果质量评估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结果质量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及学生获得知识及本事的程度。学生获得知识及本事的程度主要经过教学质量进行考察,同时引进满意度调查(网上评教的实施)、社会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各种教学竞赛和学科比赛的成绩等。针对学生的结果质量评估除去期末考试的成绩,应更多的加入平时成绩的比例以及实践成绩的比例,不断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进取性和参加实践的主动性,使得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基于以上的教学质量评估原则和评估体系,确立以下指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体现基础质量评价、过程质量评价和结果质量评价的统一。
[4]吕本艳.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4.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八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九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发展与转型阶段,国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如今都面临着革新慢、转型难、升位周期长等改革困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重要的战略调整与发展机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定位;突破。
1.1专业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设置年龄来看,其在我国是一门新兴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学科知识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逐步成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也完善,人民生活也明显改善,社会多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也呈必然的发展趋势。
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利益的多极化使得社会公共事务日趋纷繁复杂,而这种社会事务管理上的变化也进一步促使了我国原有的公共事业及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第2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专业定位模糊。
如何将专业定位清晰合理,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本专业深入发展与壮大,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从而提升社会认可度的的一个重大瓶颈。
从发展程度上来看,其仍属于一个新生专业,许多院校对它该专业的性质、目标、任务、定位等内容,尽管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其依然不是很明确、合理。
该专业从1998年,正式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时,其制定的目标过于宏大,起点很高,落点难以把握。
虽然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了各高校更多的专业特色发展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尤其在该专业刚起步的十几年里,其很容易造成如各院校办学规模扩张过大,专业定位冗杂,就业方向不清晰,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多种不良后果。
从培养目标来看,笔者认为,本专业应更多的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与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地域性与特殊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的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更加具体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将更加有助于本专业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更快的提升专业整体形象和整体实力。
2.2优秀。
教学资源。
较为匮乏。
2.2.1师资水平不高。
专业定位的角度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落点在“公共事业”四字上,而核心是“管理”。
但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院校承担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专业知识都拥有较雄厚的理论基础,但同时又极为缺乏最重要的管理实践经验。
而纯理论式的教育与形式上的期末测验,将严重危害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将深度影响管理类课程的内容落实以及其他专业教育的开展,从而就无法真正让学生领会到该专业的核心魅力所在。
2.2.2课程体系设置较为杂乱。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学院按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要求,兼顾科学知识的内在动态联系而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系统,它反映的是一个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工作协调支点。
如今,大多数院校普遍缺乏科学的教程编排和改进体系,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普遍的缺乏实践性与连续性。
尤其是在结合自身院校优势学科方面,没有很好、具体地将学科的优势与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等特色方面的整体形象建设详细、规划周密。
公共事业管理,从根本上讲,仍属于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综合类学科,不同于具体的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其他专业性强的管理类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势,笔者认为,就在“公共”上,如何体现“公共”二字的内在课程设置优势,如何将“公共”二字的丰富蕴含与特色展现出来,这些都是该专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亟待突破的地方和急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3.1培养目标大众化、具体化。
从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0多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绝大数院校依旧保留着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
从长远来看,这从专业性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实施。
而从整体性来看,这也从专业认识上严重影响了该专重视的社会认可度。
所以,未来这也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角点与起飞点。
3.2合理配置。
教学资源。
该专业的在校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一直是其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师资资源的局限也从一定方面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运用性建设。
从专业性来看,管理方面的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管理知识的运用一直是棘手解决的问题,但即使从态度和努力程度上来说,我国绝大数院校做的都还是不够的。
同时,各院校应重视职场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退队,在有效控制教学规模的基础上,不仅仅要合理、有计划、针对性的将年轻的老师、教授“送出去”,也要有诚意、周期性的将已经成功的管理人才请到课堂上来,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真正的做到,在课堂上就有能力给广大学生提供最实际、最生活的管理经验。
3.3重视社区化方向的转型。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国家重要的“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变,国家农转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社区形态化的生活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基木单位,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生活将在社区内进行,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将由社区管理机构来组织。
因此,社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与此同时,与我国城市社区的蓬勃发展相比较,社区管理机构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却严重缺乏,社区管理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背景极其不适应需要,管理方式也严重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现代化需求。
这种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以及绝大数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
3.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特点,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表达虽简单,但挑战却不言而喻。
但无论如何,一个专业的出现,究根本原因,仍是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国家教育水平,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改进革新的重要转变与发展方式。
如何更理性的认识国家发展模式,如何更好的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如何全面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些问题,依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突破点。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摘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
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
三、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经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一样,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坚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我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本事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本事、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善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构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本事。[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供给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四、促进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坚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进取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本事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本事。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进取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进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异常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一
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也出在人们的眼前。公共事业管理便是如此,如今,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早前有了大幅提升,相应地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许,所以,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工作,如此方能满足新时代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一向由政府在垄断经营,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逐步开始思考将市场机制引进公共事业领域中,由此也带动了诸如自来水、公共交通、民营医疗机构等一大批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蓬勃与兴起。与此同时,当市场机制被引进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之中时,还让传统部分有着明显公共事业性质的事业单位也逐步往企业的方向转型。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市场机制的引进确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纵观改革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且在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并发症,时至今日,看病贵、读书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普通老百姓,不禁让人们对将市场运作机制引进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质疑。对此,我国公共事业领域要想继续得以有效地发展,必须基于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并着力于对民生的保障与改善,而政府方面亦需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方能在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为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型供给依据。
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度发布了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与规定。
第一,由于公共事业的兴起与改革起步的时间均较晚,故导致我国在对公共管理事业的管理体制方面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所牵涉的层面极广,加之改革的过程也必将涉及到诸多层面利益,故导致我国在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时常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如此一来,不仅仅改革进度十分缓慢,并且难以到达良好的效果。
第二,由于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我国无论是在改革的目标或路径方面均不明确,加之公共管理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事业而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故当前的改革方针仍以实验性、大胆性的政策为主。此外,由于改革模式的不明确,致使我国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双方权责的有效界定与合理的划分,继而导致步骤性的简政放权亦难以做到,更遑论对改革的周密策划。故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正陷入一种既无法触动传统事业根基,又无法得到有效发展的瓶颈,而政事无法实现两者分离,则势必将导致个社会组织的职能界限混乱,继而因体制之间的冲突而导致体制混乱。
第三,缺少改革性、整体性的配套条件。由于我国在开展事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一种各自问政且分头并进的状态,以致各类事业单位改革均无法与其他事业单位之间构成有效配合,并最终导致改革的进展十分缓慢。而有关事业单位公共体制的改革,其本是一项系统、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且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必将面临各方面的难题。对此,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深化对自身体制的改革,其无论是人员或是资金来源方面均必须做到合理配置,若仅是依靠某一部门,则非但无法同时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反而会掣肘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发展。第四,缺乏规范性管理力度。无论是实体的公共事业管理,或是基于网络世界这种虚拟的公共事业管理,均需由相应的制度来予以有效的规范。然而,由于我国政府毕竟精力有限,加之所需理解的新事物与新思想越来越多,故导致其在开创约束工农事业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方面未能做出及时反映,以致巩固走缺乏主动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团体也是日益增多,虽然公共事业家族呈现出了飞速扩张的趋势,但相应的管理未能得到同步地发展,以致工作不对称的问题接踵而来,从而严重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更新管理观念。
在任何时期下,管理观念都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方式与技巧。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必须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为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唯有观念的不断创新,方能真正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基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当前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创新,需由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管理模式方面予以有效创新,此前,我国大多是公共事业均沿用着传统“静态管理”的模式,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此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故促使传统“静态管理”逐步往“动态管理”的方向发展转变,让其成为深化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关键。二是促使传统“命令观”逐步往“服务观”的方向转化[4]。当代社会讲求“以人为本”,故以“服务”的形态来面向大众,方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基于此,节俭型、友好型的社会环境亦能得到极大促进,故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如此方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唯一途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在生活质量有着大幅提升的同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公共事业管理唯有做到权责分明、产权明晰,方有助于促进市场中人、财、物的自由流动,继而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进取作用。当然,要想切实达成以上目标,需我国基于当前的市场实际提出科学、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并实现对公共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能促进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关键。事实上,基于如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我国无论是在科学、文化,或是教育、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都已具备了多种的性质与职能[5]。对此,唯有切实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发展,才能给公共事业管理本身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进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并进取采取自主经营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此方能对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起到有效的优化作用。
(三)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在我国社会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尤其是应对如今这种社会管理网络结构已逐步代替传统行政管理结构的现代社会,唯有将直接的管理手段转化为间接管理,方能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提高。当然,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依法治理,首要便是用科学的程序来逐步促使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则是基于如今这种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应逐步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利用法律、经济来间接调控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若能再辅以情感方面的教育,则势必能到达更加梦想的效果。最终,作为政府方面,其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审批方面亦需逐步往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市场监督与标准化管理方面意义有效加强,如此方能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中的监督与调控作用。
(四)重视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任何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创新亦是如此。对此,要想切实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亦显得尤为关键。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对社会、科学、国情及世界发展等方面亦需有所了解,故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养,应务必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然,研究到公共事业管理本身还是一项与普通民众关联极为密切的事业,故相关管理人员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知识、本事及心理素养外,尚需有高度的职责心,如此方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继而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6]。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故为切实满足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国家政府及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进取革新传统管理观,并充分研究我国当前国情及事业单位各自特点,做到对各方面优化配置与审慎安排,如此方能在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同时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王丹.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4).
[2]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3]黄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探究[j].纳税,2017(36).
[4]李晓芳.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科研,2017(1).
[5]臧元琪.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综述[j].中外交流,2017(37).
[6]唐珏.从城市公共事业管理谈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j].青春岁月,2017(22).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二
我国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具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该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明确的职业定向、杂乱的课程设置、不清晰的专业定位、非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等。应对这种情景,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必须要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取的探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深化,真正的将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来。
由地方负责行政管理与拨付经费高等院校被称为区域性地方高校。高等教育新体制的建立使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变为地方高校,且地方性高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的特征日益显著。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便是公共管理专业,且其规模日益扩大。然而各种问题随着招生学校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所以如今地方性大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结合地方发展公共事业的需求,把握教育改革的机遇与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现代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发展承担着完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职责。经研究,学科是指根据必须的教学目标,从某一科学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原理,并按照必须的逻辑顺序重新组织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而专业则是为社会培养专门性人才的专门学科。专业与学科都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专业的发展依靠于学科,而学科的繁荣又离不开专业的发展。将学科研究中的新方法与新理论融入专业课程中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科水平,为社会供给更优质的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将许多不一样要素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它不仅仅需要大学理念与制度的整合,还需要将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外界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齐。一向以来,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标建立及学科界定存在着分歧,很多理论也只是片面的。作者对此提出了自我的看法,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及理解教育部所界定的学科概念与目标建立的内涵:第一,从学科依托方面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着显著的跨学科特征,除了公共管理学这一主干学科外,还依靠着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第二,从专业性质来看,它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学科;第三,从服务对象及范围来看,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是其服务对象。公共管理学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此过程中其不断逐渐吸收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经验,有机地将它们融入到自身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效的成果,对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区域地方性大学仅有明确把握专业内涵,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使自身的专业蓬勃发展,并为社会供给大批的建设性人才。
教育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确立了五个专业方向,并期望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而这对一些专门院校如医学院、师范学院等相比较于综合性大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如今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行政学、政治学等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对自身作出准确的确定与职业价值选择。而这便需要社会找准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明确其研究及就业方向。所以区域地方性大学应结合现实需要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进取开拓除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外的新层面。综合性大学便能够从专业方向的层次性、行业性研究专业的设置,同时利用原有的优势发展地方的经济,增强科研力量。
完善的教育体制与资料是实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的的基础,所以建立一个专业课程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在此,我们对如何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展开了讨论与研究。首先,围绕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模块课程是有必要的,按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总体安排各模块课程的比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能够借鉴国内外改革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经验,处理好各种课程之间的量的比例,适当加大跨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等所占的比例。最终,合理分配各种课程模块的学时,如限选课程可占总学时的5%左右,实践课程可占总课程的15%左右,专业课群模块可占15%左右,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可占20%左右,则公共基础课程占到35%左右。
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本事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需加强对实践的重视,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此能够构建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认知及综合管理素质与本事提升这三个子系统,经过这些系统的建立,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另外还需建立专业实习、课程与专业综合见习、毕业论文、学科专业认知、创新研究性学习、职业规划和课外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3]。学生能够在进行专业实习之后,将自我在此过程中的独特见解以及新的想法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学品质与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提升。
区域地方性大学对专业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及当地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那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如何走下去是关键所在。在如今的社会中,培养科学型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占少数,而培养不一样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性大学占主体地位。由此看来,地方性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的需求,进取转变观念,挖掘自身的优势,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开辟一条属于自我的特色化道路。仅有这样,地方性大学才能在各大高校中脱颖而出,也能更进一步为区域发展供给更优质的资源与服务。
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在构建公共事业人才管理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专业内涵有明确的把握,找准专业定位,同时应树立其所要培养的目标。此外,地方性大学还需构建区域性科学课程体系并完善实践教学体制,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供给更好的服务。仅有立足于以上几个方面,才能建立并且完善应用型公共事业人才管理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供给服务。
[1]陈金梅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传承,2010(21).
[2]杨雪,王雅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基于可雇佣性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3]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透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也随之应运而生。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革,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公共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针对传统的公共事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下面我们就根据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的不足,对公共事业进行整体的规划。
(一)轻视市场的调控能力。因为经济计划的深远影响,使得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理念,但是事业单位所给予的服务和产品,其中都是带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没有充分的展示出其商品的市场性质和商品性质。这些意识都是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形成的,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公共事业的管理机制。但是也是因为这种机制,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公共事业和市场经济的联系,制约了公共事业商品化的发展,而且对于“非事业”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二)改革目标不确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没有先前的经验作为支撑。所以,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取的“实验性改革”的方法,并且目标不确定。因为改革模式的不明确,没有进行清楚明确的划分,也没有对“证事”中的权责利关系进行调整,所以在简政放权方面就显得杂乱无章。因为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具有自发性,不但不能改变传统的事业,对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解决,甚至对于政事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使得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职能模糊不清,使得体制出现混乱和矛盾。
(四)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实体公共事业管理、现在网络中的虚拟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国际互联网中的跨国公共事业管理,都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一是因为政府的能力有限,对于新生的事物和技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映,缺少工作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调动人们规范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第二就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公共事业的范围也得到了拓展,从而引发了一些工作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转变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思维方法和理论技术的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改革观念,通过观念的创新,进一步的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首先,把“静态管理”转化成“动态管理”;然后,把创新“命令”到“服务”的观念,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城市为依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树立发展的意识,采取人本和服务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人们和管理人员的交流,以便更好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形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其中的产权进行明确、权责利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市场规律来推进人力、财力以及物品的自由流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其中的价值,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相关的事业都需要具备多种职能和作用,而且现在的很多活动都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体育市场和卫生市场等,从而不断的拓展公共事业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找寻更多的发挥空间。经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共事业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建立完善的竞争模式,使得公共事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而且,要改变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和范围,建立自主化经营,逐渐走向市场化,改变过去的市场垄断形式,对于一些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经营限制进行取缔,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
(四)强化监管力度。第一,要设立相关的法律制度,确定政府的监督地位,并且对于监管的范围进行划分。政府进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在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并不是公共事业日常运作情况的监管;第二,要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得行政活动变得更加的公开和透明,由社会大众来对公共事物进行评价;第三,不断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自律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以此为依据对公共事业进行合理的评价。所以,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进行专业的评价,确保结果的公平公正,以便及时的发现公共事业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第四,为了顺应公共事业的发展形势,要对公共事业中的活动进行法律化的建设,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严格执行,使得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趋于合理化,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有效变革。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四
(一)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近些年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及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该专业教学计划日臻完善,教学资料趋向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然而,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等原因,各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实现普遍存在差距,课程设置比较松散,课程开设过于广泛,主干课程不突出,课程衔接不紧密,不能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给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不专”,培养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且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的基础理论性课程,实务应用性课过少,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以,需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调整。
(二)学科专业发展及社会对人才实际应用本事的要求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虽然近十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该专业招生情景却并不乐观,在全国出现了“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趋于增长,而招生却趋于递减”的现象;同时,从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景来看,该专业学生从业形势不乐观,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学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到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的比较少。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中国“npo”(非营利性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必将很多增加,故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改革调整该专业课程体系,减少基础理论性课程,增加实务应用性课程,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本事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也是合作育人模式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育人培养途径探索,如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以期尽可能广泛地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公共管理技能。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资料,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改革,必然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作相应改变,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仅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开发课程资料,改革教学手段,改善考核方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能保证课程资料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也贴合本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合作育人,加强学生应用本事培养已经成为国外高等院校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在学生培养中,需要借助校外的资源来扩展教学资料,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可是,在实践中,多只限于个别课程,没有从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来构建。且较多的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在教育中利用企业现有设备及技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而公共管理类中开展课程建设较少。所以,将公共部门的资源引入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并且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就需要探讨和研究。
所谓合作育人模式是指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等组织机构的合作为基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系为保障,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的集多种教学方法(方式)为一体的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其特点在于以合作育人为平台,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合作育人平台三者作了开创性的对接。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体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又经过合作育人平台来实现。怀化学院按照加强学生应用本事培养的要求,进取推行以“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资料、人才培养途径”三者一体的人才培养改革。即: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本事、素质”为一体;人才培养资料融学生“公共本事、专业基础本事、专业发展本事”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学校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怀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5年招生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构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学校发展和学校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性课程偏多,应用实务性课程较少,授课、师资也都是由学校独立承担,没有将社会公共部门资源引入到学生培养过程,并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其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强,而实际应用本事偏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必须差距。基于此,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并且对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培养的学生必须紧扣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脉膊,掌握最新、最近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动向,这就要求必须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出台的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课程中,既保留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又要根据现实情景补充新的知识,基于此,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不仅仅能保证课程资料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也贴合本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中,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本事培养为主线,合作育人为平台,构建以人文为魂、本事为本的具有不一样功能的“模块”课程体系。以学生专业本事和专业发展本事鉴定为基础,构成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为模块群的具有不一样功能的“模块”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拓展课程群能够根据考研、考公务员、人事行政等需要开设包含专业方向课程、实用实务性课程和地域地方特色的课程。二是以够用为度,合理界定学生本事培养的实际需要及不一样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确定合理的课程教学资料,合理调整课程组织架构。
由于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不成熟性,不一样的课程在教学资料上存在诸多重叠情景,这在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构成制约。所以,需要根据本事培养需要,对各课程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如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中的公共部门理论删掉,由《公共管理学》课完成;将《应用统计学》课中的概率统计理论删掉,由《高等数学》课完成;等等。经过上述操作,重叠资料得以避免,核心课程群如《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经济学》等的地位得以体现,构成基础课程群、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技能课程群。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校与合作主体之间既良性互动又明确分工,学校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素质本事培养,政府、企业、社会等合作主体则侧重学生的实际应用本事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五
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地方服务项目等项目化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实证证明,项目化培养方式不但使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性提高,从而全方面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系统质量提升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专业能力素质的获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能力形成的同时,通过不断内化、升华后形成的专业素质将会极大提升所培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度。在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服务地方项目中选取、设计一定的子项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获取“知识”,获得一定的能力,从而又可以让其了解自己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其课堂学习。同时,须依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知识为载体,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内实训、“两节一赛”为平台,实施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并强调社会问题分析能力、政策解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
1.从专业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须通过项目化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主要特点,然而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却在现实中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成熟性、公共管理环境难以模拟性、仿真性训练系统实效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项目化能力素质培养,建立一系列的按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展开的项目体系来完成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具有必然性。
2.从实践层面来看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实践表明通过项目进行培养是一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从现有的实践层面来看,通过项目进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立项—实施—监控—评估”的流程进行活动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在院部各项目小组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而且有利于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培养。
3.公共管理专业项目化培养的迫切性目前,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合作的平台体系、合作的项目体系、合作的运行机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提供了借鉴。受此影响,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我们通过校地合作和校地服务初步建立了一些合作平台,这对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发现短期见习主要以参观为主;实习时,实习单位往往会将大量基础、重复、知识含量低的工作交给学生,学生很难在这种工作中得到真正的专业锻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项目体系缺乏科学设计,项目所涵的内容不够全面,项目运行的机制缺乏。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进行项目化培养具有迫切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技能型相当强的专业,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训项目参与社会调研实践,储备了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这些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宜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为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进行项目锻炼能力,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校内竞赛—社会实践三者层层递进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打好专业基础,在校内竞赛中加强专业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专业技能。具体进行为:
1.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贯彻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围绕全面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设置,不仅注意专业基本素养的培养,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公共能力的培养上,通过英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组织学、地方政府学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认知公共事务的能力、公共组织协调能力、公共政策解读能力及公共行政综合能力等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至少通过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养成。在发展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应用统计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理论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和人事行政管理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较多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建立管理模拟实验室,通过公共突发事件处理模拟训练、公共项目策划训练和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平台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社会活动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公共事务、社区事务实务操作能力。
2.项目化的专业技能比赛我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比赛,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读书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下乡”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我们结合校内各种比赛,围绕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这一目标设计出适合的项目内容,合理制订培养方案和竞赛计划,健全专业技能竞赛实施机制,建设“全开放”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使得活动和竞赛内容最大程度涵盖专业理论和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活动和竞赛命题在反映教学内容的同时,特别注意将竞赛训练与提前组织培训相结合,集中强化培训和赛后分析评价反馈相结合,通过学生按照“招标——立项——实施——监控——评估”的流程取得申办权,给其配备较强的专业辅导老师以完成学校的比赛。通过突出专业特色,将最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能作为竞赛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项目策划、社会调研报告、公务员礼仪比赛、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模拟大赛等,“以赛促学”,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塑造出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3.项目化的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有之义。既然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那么,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实施专业训练。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则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通过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把大学的专业教育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零距离结合起来,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国家统计局怀化调查大队、怀化市人社局、溆浦县人社局、沅陵县人社局、怀化市民政局、鹤城区民政局、鹤城区城市办等单位积极合作,建立起“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大民调、四个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以项目化的形式扎实推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与鹤城区城市办、学院岭社区共建“雷锋之家”系列活动,既包括“雷锋书屋”、“雷锋文化大舞台”、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计划、“圆梦行动”、基层党组织结对计划等志愿者服务的校地服务项目,也包括“爱晚行动”、“关爱青少年蒲公英计划”、社区创新管理项目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校地合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深入,使学生掌握政府工作程序、了解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锻炼了社区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共事务实务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化的校地合作项目,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检验、践行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专业所学的不足及能力需要发展的方面,从而更好促进未来的专业学习及自我提升。
1.实施项目化培养对综合专业素养的实证分析研究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已学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小组根据项目撰写项目实施方案,学生学会了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专业研究素养,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例如,自20xx年实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项目化以来,共获得校级以上奖项148项(20xx级—20xx级),其中12级2班谭同学在20xx年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铜奖,12级1班李同学申报“雷锋之家”志愿者服务站获得2014湖南省德育实践项目省级立项、申报2014“走读湖南乡村文化”获得省级立项,12级2班郭同学申报2014“走读湖南乡村文化”获得省级立项,11级1班阳同学于2014年、12级1班李同学于2013年分别获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省级立项,这些成绩都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同时,学生通过项目实践中,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纷纷加强课堂学习和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28人次分别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导游证、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证书。而与之对比的是,2008级—2010级获得校级以上奖项95项,但省级奖项很少,也只有几位同学考取了职业资格证。通过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后,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大大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能有效实现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实施项目化培养对学生成绩的实证分析(1)频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xx年实施项目化培养以来,对比项目化培养实施前的08级、09级、10级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和项目化培养实施后11级、12级学生学习平均成绩。08级、09级、10级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分别为76.5394分、76.9158分、78.0835分(三项平均77.1796分),而11级、12级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分别为78.2046分、78.1202分(两项平均78.1624分),说明实施项目化培养后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同时,08级、09级、10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6.8072、7.1864、6.5444,而11级、12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5.4291、4.7485,说明项目化培养实施前学生学习成绩的离散程度更大。(2)方差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项目化培养实施前08、09、10级与项目化培养实施后11级、12级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由表2可知,经过计算,方差f=1.452,ff(1,1239),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0.000),故实施项目化培养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影响,实施项目化培养十分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通过项目化培养的实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采取课堂教学、项目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和项目化的合作育人平台相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项目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初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项目化的合作育人平台通过校地合作项目使学生完成书本知识到实践知识的结合,再由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缺乏与不足,回到课堂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完善,以利于今后走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
2.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的实证表明,通过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相对于项目化培养实施前,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标准差明显减小;学生积极投入项目化专业技能培养上,在校内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比以往较为显著的进步,不仅参加面增加,而且档次也提高较快(省以上奖项增多)。
3.通过实施专业能力素质项目化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力推动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范文(16篇)篇十六
摘要: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也出在人们的眼前。公共事业管理便是如此,如今,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早前有了大幅提升,相应地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许,所以,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工作,如此方能满足新时代对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一向由政府在垄断经营,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逐步开始思考将市场机制引进公共事业领域中,由此也带动了诸如自来水、公共交通、民营医疗机构等一大批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蓬勃与兴起。与此同时,当市场机制被引进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之中时,还让传统部分有着明显公共事业性质的事业单位也逐步往企业的方向转型。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市场机制的引进确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纵观改革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且在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并发症,时至今日,看病贵、读书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普通老百姓[1],不禁让人们对将市场运作机制引进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质疑。对此,我国公共事业领域要想继续得以有效地发展,必须基于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并着力于对民生的保障与改善,而政府方面亦需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方能在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为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型供给依据。
的状态,以致各类事业单位改革均无法与其他事业单位之间构成有效配合,并最终导致改革的进展十分缓慢。而有关事业单位公共体制的改革,其本是一项系统、复杂且庞大的工程,且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必将面临各方面的难题。对此,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深化对自身体制的改革,其无论是人员或是资金来源方面均必须做到合理配置,若仅是依靠某一部门,则非但无法同时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反而会掣肘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发展。第四,缺乏规范性管理力度。无论是实体的公共事业管理,或是基于网络世界这种虚拟的公共事业管理,均需由相应的制度来予以有效的规范。然而,由于我国政府毕竟精力有限,加之所需理解的新事物与新思想越来越多,故导致其在开创约束工农事业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方面未能做出及时反映,以致巩固走缺乏主动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团体也是日益增多,虽然公共事业家族呈现出了飞速扩张的趋势,但相应的管理未能得到同步地发展,以致工作不对称的问题接踵而来,从而严重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3]。
(一)更新管理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在生活质量有着大幅提升的同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公共事业管理唯有做到权责分明、产权明晰,方有助于促进市场中人、财、物的自由流动,继而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进取作用。当然,要想切实达成以上目标,需我国基于当前的市场实际提出科学、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并实现对公共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能促进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关键。事实上,基于如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我国无论是在科学、文化,或是教育、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都已具备了多种的性质与职能[5]。对此,唯有切实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发展,才能给公共事业管理本身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进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并进取采取自主经营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此方能对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起到有效的优化作用。
(三)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在我国社会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尤其是应对如今这种社会管理网络结构已逐步代替传统行政管理结构的现代社会,唯有将直接的管理手段转化为间接管理,方能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提高。当然,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依法治理,首要便是用科学的程序来逐步促使公共事业管理逐步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则是基于如今这种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应逐步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利用法律、经济来间接调控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若能再辅以情感方面的教育,则势必能到达更加梦想的效果。最终,作为政府方面,其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审批方面亦需逐步往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市场监督与标准化管理方面意义有效加强,如此方能在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中的监督与调控作用。
(四)重视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任何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创新亦是如此。对此,要想切实促进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亦显得尤为关键。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且对社会、科学、国情及世界发展等方面亦需有所了解,故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养,应务必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然,研究到公共事业管理本身还是一项与普通民众关联极为密切的事业,故相关管理人员除了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知识、本事及心理素养外,尚需有高度的职责心,如此方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继而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6]。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故为切实满足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国家政府及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进取革新传统管理观,并充分研究我国当前国情及事业单位各自特点,做到对各方面优化配置与审慎安排,如此方能在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同时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4).
[2]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3]黄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探究[j].纳税,(36).
[4]李晓芳.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科研,2017(1).
[5]臧元琪.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综述[j].中外交流,2017(37).
[6]唐珏.从城市公共事业管理谈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j].青春岁月,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