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一般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写作要求。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品,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一
新课程理论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去探索发现,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供充分的动手测量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体验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研究中认识毫米、分米,形成长度概念。不同的探究过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为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本着这一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
1、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再用尺子测量,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感觉硬币的厚度,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从学具和日常实物中找出厚度约为1毫米的实物来。
2、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量,找一找、议一议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说出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最后抛开学具,用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先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子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再数一数有几小格,告诉学生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从而得出结论。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1、教具:米尺、1分硬币、1分米长的小棒、1分米长或宽的实物、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2、学具:1分硬币、小棒、剪刀、直尺、1分米和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一、认识毫米
1、小组学习,温旧迎新
(1)课件展示:观察直尺1厘米长度
(2)课件展示:测量纸盒。
(3)估计数学书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4)实际测量,小组交流。
(5)发现问题,引出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意图:通过动手测量,发现数学书的长、宽、厚不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产生悬念,发现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思考: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
(2)交流与碰撞
(3)教师引导、归纳(课件演示1毫米长度)
(4)讨论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教学生,把自己通过课后自学或其他渠道知道的知识告诉大家,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初步对毫米有了认识)。
3、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估计1分硬币的厚度
(2)实际测量,验证与估计的差距。
(3)感知1毫米有多长。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厚约1毫米。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心体会,用脑思考而后建立感知,使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把“称”)。
4、实际测量
(1)测量橡皮擦长约几毫米。
(2)测量字典厚约几毫米。
二、认识分米
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每个学习小组估计、测量铅笔长度。
(2)交流、汇报。
(3)认识分米。
(4)讨论分米、厘米的关系(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cm
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那么从刻度5到刻度几是1分米?
2、建立1分米的表象
(1)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的长度
(2)找一找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二
教材p22~27,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记忆部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和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启发引导法、示范法、教授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练习法、观察比较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学具、投影、情境图。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今天让我们看看孙大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问题?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提出3个问题。
学生看图,找出图中的信息。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欣赏图片,产生学习兴趣,为学习知识打好基础。
鼓励学生按顺序找出数学信息。
活动二:
1、1毫米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尺,你有什么发现?
什么关系。
师总结:1厘米就是10毫米,也可以说10毫米是1厘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用毫米表示合适?
2、1分米有多长?
师:你知道一分米有多长吗?观察直尺,找到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或者1分米就是10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3、1千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用手笔划一下。1千米就是1000个1米这么长,也就是1千米是1000。
米,也可以说1000米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千米也可以叫公里,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看到或听到过这个词?
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毫米、分米、千米,还有前面学的厘米、米,他们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学生观察小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巩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合作。
利用直尺,让学生找到1分米的尺度。直观认识1分米。
学生自由猜测,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学生想象1米的长度,联想1千米。
学生回答。
学生记熟,并能明确长度单位有哪些?
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
空间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概念。
直观感受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直观性。
联系生活巩固掌握分米的概念,体验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学生能否准确说出1米的长度。
活动三:
自主练习:
1、第1题:用手势表示长度。
2、第2题:估一估,量一量。
3、第3题:填一填。
4、第4题: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5、第6题:简单计算。
学生小组先练练,后指名活动。
学生说估测的方法再进行实际测量。
学生先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换算法。
学生先介绍动物,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
学生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加深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和估测的能力。
体会高级单位名数和低级单位名数互化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关于动物的常识,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能否用正确的方法解答,是否明确换算。
活动四:
课外实践:
教师因地制宜,选择身边感兴趣的物体实行实际测量。
我学会了吗?
1、你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吗?
2、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说一说。
3、有关长度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课外活动,整理数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五: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三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资源。
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 ),一片树叶长8( ),一个铅笔盒长2( )。
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学生讨论。
二、引导探索。
1.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先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用手势比划一下,最后再用分米卡验证一下。
4.教学1米=10分米。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米尺上找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每组的组长汇报结果。
5.多层训练,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1)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分米。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儿是数学课本的长边,就去把长边摸一摸,再量一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尝试量书本的厚度,各自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测量结果不满1厘米时,我们需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1毫米的认识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直尺: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并实际量一量,进一步感知1毫米。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
3.体验毫米的用处: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
4.想一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5.引导学生把四个长度单位排排队,体会大小关系。
6.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2)选择自己带来的任意一样物体,量量它的厚度或长度是几毫米。
7.小结: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综合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四个长度单位了,你能灵活运用它们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两个长度单位?你有收获吗?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总结提炼:是啊,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末这四个长度单位。用毫米作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和更短的长度,并且能量得更准确,为了度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用米作单位。小朋友们要根据不同物体的长度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并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1.使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资源。
笔芯、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故事引入。
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都说自己跳得远,因而争论不休。
教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不作评价。)。
教师:到底谁跳得远?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组织活动,引导探究。
教师:同样的笔芯,有的人量出来是6厘米,有的人量出来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么,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是啊,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是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
2.教师:我们测量了笔芯的长度,知道6厘米=60毫米,我们每天用的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80厘米有8个10厘米,就是8分米。
3.练习:50毫米=( )厘米。
三、想想做做,内化新知。
教师:结合测量,许多小朋友已经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接下来,就要看看谁能灵活运用学到的新知识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量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是几厘米,再说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评一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一下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是几厘米,再量一量,看看对不对。最后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学生活动,反馈交流。)。
四、总结评价。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么样?
2.教师:下面,请大家参加一个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你们愿意吗?
请每个同学回家后拿一个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发芽,再记录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再交流。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80厘米=8分米。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四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从总体上来看,这篇教案设计重点突出,环节清晰,层次分明,巩固独特到位。下面就本节课的总体及细微之处表达一些个人的想法。
在复习旧知阶段。长度概念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中属于遗忘较快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合理巧妙的情境引导,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回忆长度概念,并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长度的空间观念。教者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米和厘米单位,并用手比划一下它们的长度,激发学生的长度空间观念,直接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
在教学新授新知分米阶段,本段的设计巧妙之处就是将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量的过程中建立1分米长度概念,教者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找一找、画一画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长度单位概念,得出1米=10分米。在交流画1分米的画法时,有多种找出1分米的方法,比如刻度0—刻度10,刻度1—刻度11等等,教师总结也就是画满刻度10,就是1分米。然后互相检查是否画了1分米,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采用互查,互学等形式,完美的体现出差异教学思想。
通过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去量数学书的厚度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时,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需要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即毫米。切实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毫米的表象。然后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此部分讲解非常细致到位,值得我学习。
注意细节”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把握了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大约”一带而过,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严谨意识。特别是在认识1毫米1毫米地数时,数到5毫米的刻度线时,让学生观察这个刻度稍微长些,是5毫米刻度线,渗透让学生以后看刻度时更准确更快的方法。这个方面讲解得很细致。
从多媒体应用方面来看,教师能够把握每次集体交流过程,通过实物展台呈现给每位学生,照顾了全体,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建议:1、随着数学的综合化,数学的长度单位不在是生硬的文字,而是生动形象的字母符号等等,所以,在学习分米和毫米单位时,可以顺其自然地介绍他们还可以用字母符号来表示,这样更加地全面具体。
2、教者在最后一环节安排学生合作:选择长度单位再测量,并写出来。时间太急促没能完成,结果就匆匆结束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的活动不算完整,好多学生是不能完成的,也不懂的,不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我想有布置就应该有检查和评议。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五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3 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直观操作法,启发式谈话法。
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直尺(1米),课件,纸条(40),一分硬币40枚,棋子等。
1 找一生与师同站,其他学生发现“师生”之间有何不同,由高度引入。
2 复习厘米,米。
〈1〉生用手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
〈2〉师: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米)作单位。
3 出示一分硬币引入。
师:以厘米为单位测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如何?为什么?
一分硬币的厚不够1厘米,而我们又想比较准确地知道它的厚度,怎么办?
〈一〉 毫米。
1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一分硬币的厚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来测量。(板书课题)。
2 认识毫米。
师:观察直尺上除了较长的厘米刻度线外,还能发现什么?
师: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小格的长度就是(2)毫米。 你还知道几毫米?
3 1厘米=10毫米。
师: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小格?是几毫米?
同样的方法数3—4之间有多少小格?几毫米?
自选1厘米数小格,汇报。讨论发现了什么?(1厘米=10毫米)。
师:验证:课件演示数小格。
4 量硬币,感受1毫米。
师:量一般物体的方法是什么? 生口答,师小结。
生测一分硬币的厚度,汇报。
师:指导学生借助1分硬币表示1毫米。
5 练习。
〈1〉测量棋子任一条边长,汇报。
〈2〉课件出示练习题。
6 小节: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二〉 分米。
1 测桌面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怎么样?
可以用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板书:1分米)。
2 认识,感受1分米。
师:在尺子上从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指出:10厘米也叫1分米。
师;1分米和10厘米同样长,说明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从刻度2到刻度几是1分米?
师:用手势表示1分米大约有多长。
3 分米条制作及应用。
师:2人一张纸条,一人测出1分米,并在最后画一条竖线,同桌用尺子测量检查。如果不正确,另测;正确,沿线折叠。 师巡视指导。
师:用分米条测量桌子宽大约是几分米?多的部分用什么单位表示?
4 教学1米=10分米。
同桌之间提问用手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师贴分米条)。
师:共几个分米条?10个分米条是几分米?和学过的多长很相似?为什么?
指名提问,师小结。
验证:用1米长尺子测量得出1米=10分米。
课件出示。(巩固新知)。
2 作业 :以毫米,分米为单位,测量家中物体长度,做一个记录。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六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教科书第31~38页。长度单位的进率。
通过测量活动,感受1千米、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尺子、人民币硬币等。
一、导课。
师:你都学过那些长度单位?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去观察新的长度单位,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新授。
师:观察图中的画面,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听听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分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说一下你们的发现?
师:同学们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可用长度单位测量的现象,看来,长度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学生观察准备的学具(找出厘米和毫米的不同)。
1、“1毫米”的'认识:
猜一猜、说一说1毫米有多长?
观察直尺,从直尺上找出1毫米的长度。
学生交流后小结:支持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它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用手势表示1毫米画出1毫米的直线。
估测一下,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是毫米。
(铅笔尖的长度、蚂蚁的长度、一分硬币的厚度等等)。
找一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3、认识“1千米”
介绍关于千米的指示:1千米就是1000千米,千米也叫公里,用km表示。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感受1千米的长度:(学校教学楼长约100米,10座教学楼的长大约是1千米;操场上的跑道长约60米,17个这样的跑道结在一起大约是1千米等等)。
小结: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作业设计:
用毫米、厘米、千米等作单位量一量家里的物品。
板书设计: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千米=1000米。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七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钉子(1个)、大米(1粒)、黄瓜(1条)、1米长的绳子、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头饰。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卷尺、纸条(3分米长)、橡皮、铅笔。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体检,它们高兴地看到自己长高了。
课件出示:小狮子自豪的说:“我长高了!”小猴子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也长高了!”学生看电脑课件,小狮子高1()25(),小猴子高98()。
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请学生用手比划出1米、1厘米的长度。
可是小猪身高1()、小鸡身高10()该怎么填呢?小猪的身高是1米、小鸡的身高是10厘米,他们的身高还可以用一个相同的长度单位来表示。(板书课题:分米)。
二、探索新知。
1.拿出自己尺子,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用手比一比10厘米有多长。介绍10厘米。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1分米有多长。
2.说一说1分米等于几厘米。画出一条长是1分米的线段。
组织学生说出长大约是一分米的物体,并拿出尺子量一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表象。
3.(1)猜一猜:拿出3分米的纸条,估一体纸条的长度。组织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
(2)再拿出1米的绳子,让学生估测大概有多长。组织学生验证猜想,并在尺子上数一数,1米有多少分米。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米=10分米。
4.出示电脑课件:小猪高1米,小鸡高10厘米。你能不能把它们的身高用同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学生把小猪的身高转换成10分米,小鸡的身高转换成1分米。
[评析:通过学生用手比划,看直尺、数、画、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1)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厚多少?让学生量书的厚度,部分学生表现出困难(不满1厘米),也有学生已对毫米的有了初步的认知。
(2)那为了量出这本书厚度,你们头脑里是否会有一个新的愿望?(要有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其实你们的愿望就藏在尺子里。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量一量时又发现不够1米、1分米、1厘米,由此激起。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2.组织交流。
(1)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直尺上1厘注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请你画出1毫米的线段。说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3)请你任意选择尺子上的相邻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数有几毫米,为了方便数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尖指着数。
学生交流从同学生们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
3.体验毫米的作用。
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
4.说一说,排一排。
(1)请4名学生戴上分米、毫米、米、厘米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介绍自己。如:我是分米,我在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我排老二,我比厘米大,比米小,1分米有这么长(用手势表示)。(2)介绍完之后,请4个长度单位按顺序排一排。请下面的小朋友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评析:角色扮演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介绍4个长度单位,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加深学生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和它们的大小关系。
5.利用资源,课外延伸。
(1)量一量1元硬币的厚是多少毫米。
介绍: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比如微米、纳米,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更多的知识。
[评析: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指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探寻课本以外的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识无止境。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自生探索创造了机会。
三、实践应用。
1.看一看(“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加深巩固对1厘米=10毫米的理解。
2.量一量(“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在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选用了合适的长度单位。
3.填一填(想想做做第5题)。
先帮助学生回忆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短,放手让学生填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再拿出实物交流整合。
4.比一比(想想做做第6题)。
先猜一猜,再比一比,量一量,交流评议。
四、课堂总结。
围绕今天的学习内容,你能提出那些问题考考你的同学?还有什么疑惑想提出来?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八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同学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同学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同学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同学用米尺丈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同学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布置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同学掌握丈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和同学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考虑、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几方面动身,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同学在实际丈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同学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战略。
(4)、让同学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同学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同学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协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九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说说动画片里得人物。
交流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及片中人物。
二、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瞧,孙悟空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课件:孙悟空)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课件:金箍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三、新授。
(1)引入毫米。
接下来,可要仔细观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得更短并进入孙悟空的耳朵)那你猜猜这时金箍棒会有多长呢?(学生积极参与猜测)到底有多长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小金箍棒,请大家动手量一量,量完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十
新课程理论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去探索发现,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供充分的动手测量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体验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研究中认识毫米、分米,形成长度概念。不同的探究过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为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说教材: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本着这一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法。
1、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再用尺子测量,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感觉硬币的厚度,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从学具和日常实物中找出厚度约为1毫米的实物来。
2、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量,找一找、议一议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说出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最后抛开学具,用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先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子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再数一数有几小格,告诉学生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从而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五、说教具和学具。
1、教具:米尺、1分硬币、1分米长的小棒、1分米长或宽的实物、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2、学具:1分硬币、小棒、剪刀、直尺、1分米和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米。
1、小组学习,温旧迎新。
(1)课件展示:观察直尺1厘米长度。
(2)课件展示:测量纸盒。
(3)估计数学书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4)实际测量,小组交流。
(5)发现问题,引出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意图:通过动手测量,发现数学书的长、宽、厚不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产生悬念,发现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思考: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
(2)交流与碰撞。
(3)教师引导、归纳(课件演示1毫米长度)。
(4)讨论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教学生,把自己通过课后自学或其他渠道知道的知识告诉大家,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初步对毫米有了认识)。
3、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估计1分硬币的厚度。
(2)实际测量,验证与估计的差距。
(3)感知1毫米有多长。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厚约1毫米。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心体会,用脑思考而后建立感知,使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把“称”)。
4、实际测量。
(1)测量橡皮擦长约几毫米。
(2)测量字典厚约几毫米。
二、认识分米。
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每个学习小组估计、测量铅笔长度。
(2)交流、汇报。
(3)认识分米。
(4)讨论分米、厘米的关系(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cm。
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那么从刻度5到刻度几是1分米?
(1)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的长度。
(2)找一找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十一
《分米和毫米》这节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继续测量,积累了一定的长度单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xx幼师学校就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
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用手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复习进率:1米=100厘米,重新认识尺子,知道0刻度线的作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接着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大约大约18厘米,激活学生测量经验。再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发现新的问题---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在直尺上施6个小格。引入对毫米的认识,体会到表示比1厘米短的长度,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通过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分米的认识时,让学生找到10厘米的长度,告诉学生,这样的长度就是1分米,用手势表示出。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并举出实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就加深了。
2、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建立长度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帮助孩子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在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活动获得对单位长度的丰富体验。在认识毫米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认一认,在电脑上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指一指,组织学生用铅笔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找一找,通过准备的丰富材料:角硬币、电话(公交)磁卡,让学生感受1毫米的具体长度,形成表现;比一比,要求学生用手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说一说,说说你觉得1毫米怎么样?你对1毫米的长有什么感觉?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感受到1毫米的实际长度,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十二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第一课,实际上是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把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长度概念。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分米长的纸条、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
直尺、一分硬币、纸条。
一、复习旧知引入:
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多媒体课件)。
1.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
3.1米=()厘米生:(看大屏幕说一说)师:通过复习,你们掌握得还不错。同学们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再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生:(一起比划1米和1厘米)。
师:(出示课件)谁能从尺子上找一找哪是1厘米?
生1: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生2: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
生3: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生4: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
设计意图:复习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同时感受1米和1厘米有多长。
二、新授。
活动一:认识毫米。
师:拿出1分钱的硬币,你能测量一下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多少?
生:不到1厘米。
师:如何表示这不到1厘米的物体的长度呢?这就需要我们再来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毫米,毫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它用字母mm表示。
生: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师: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师:你再来数一数1厘米之中间有多少毫米。一组数从刻度0到刻度1,二组数从刻度1到刻度2,三组数从刻度2到刻度3,看看你们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拿出尺子数)。
生1:10毫米。
生2:10毫米。
生3:10毫米。
师:也就是说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师:现在同桌再来一起测量一下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多少?
生:这个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
师:看老师也测量了一下,(出示课件)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你能借助这1分钱的硬币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生演示。
师:看到用手势表示出来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
生:1毫米特别的短。
师:现在我们学习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后就能更准确的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下面我们看大屏幕,这根曲别针多长?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之间占了8个小格,也就是8毫米。这根曲别针长1厘米8毫米,也就是18毫米。
师:这根铁钉长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刻度0到刻度2是20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占了8个小格,也就是8毫米。这根铁钉长(28)毫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长度单位了,它们是毫米、厘米、米,我们再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1厘米和1毫米有多长。生用手来比划。
设计意图:以不到1厘米长的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引入毫米的认识,创设问题情境发现以前知识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在测量中感知1毫米有多长,认识毫米和厘米之间关系以及用字母表示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师:现在拿出老师发的纸条,同桌一起测量一下它有多长。
生:10厘米。
师:其实10厘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1分米,分米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师板书:分米dm)。
师:那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
生:1米=10分米。
师:对,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就是1米=10分米(板书)快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记住它们的关系。
1米=10分米10分米=1米板书:1米=10分米。
师:请看黑板,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毫米、分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板书)。
师:加上我们原来所学的米和厘米,他们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叫做长度单位。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吗?现在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毫米——厘米——分米——米(找生边说,其余同学用手势表示)。
师: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时,该怎样选择长度单位呢?(生说)。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4个长度单位了,这有一本书测量后忘记了写单位,你来给它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展示)。
生:这本书长2(分米)宽14(厘米)。
设计意图:在动手的测量1分米的纸条时,进而认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并知道1分米=10厘米。通过观察米尺,找出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以及用字母表示分米。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智慧大闯关:
设计意图:不断提升难度来综合诊断对长度单位的感知。
四、本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
生: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了解学生的收获,反馈教学的所得。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十三
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厘米床长2()铅笔长15()。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猜测。
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3)感知。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长了吗?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毫米很小)对,因为毫米很小,所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时候就用毫米做单位师:能不能再比一下5毫米的长度?那你现在知道5毫米有多长了吧?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4)联系生活。
(5)寻找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比一下)。
师:那还记得米和厘米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毫米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米或者厘米是不是也有关系呢?(播放幻灯片)师:那你现在知道了吗?(10毫米=1厘米)。
师:那2厘米=()毫米?3厘米呢?5厘米呢?(出示练习题)。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里,通过图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长吗?(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3)小组合作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会思考、会学习,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题目。
(1)分米跟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么关系呢?
(4)联系生活。
(5)感知。
(6)小结。
师:我们学过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什么?他们都叫做“长度单位”出示长度单位定义。
师: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相信在用这些长度单位时,大家也能表现的更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幻灯片出示练习题)。
2、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3、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师:拿出1张白纸,谁能量出这张白纸的厚度?(生量后发现不到1毫米。)师:其实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同样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毫米和分米课件(热门14篇)篇十四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狮子、狗熊、小猴、小狗等。一天,狮子大王宣布要选出最聪明的一个小动物来当它的助手。
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一片树叶长8(),一个铅笔盒长2()。
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学生讨论。
二、引导探索。
(一)认识分米。
1.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先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用手势比划一下,最后再用分米卡验证一下。
4.教学1米=10分米。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米尺上找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每组的组长汇报结果。
(1)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分米。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儿是数学课本的长边,就去把长边摸一摸,再量一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二)认识毫米。
1.让学生尝试量书本的厚度,各自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测量结果不满1厘米时,我们需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1毫米的认识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直尺: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并实际量一量,进一步感知1毫米。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
3.体验毫米的用处: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
4.想一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5.引导学生把四个长度单位排排队,体会大小关系。
6.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2)选择自己带来的任意一样物体,量量它的厚度或长度是几毫米。
7.小结: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综合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四个长度单位了,你能灵活运用它们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两个长度单位?你有收获吗?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总结提炼:是啊,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末这四个长度单位。用毫米作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和更短的长度,并且能量得更准确,为了度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用米作单位。小朋友们要根据不同物体的长度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并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