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反思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一
_作出了全面实行乡村振兴的伟大决策,一批批共产党员主动请战,再次奔赴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经过组织挑选,有幸再次回到乡村“主战场”,20_年8月,刚走出校门的我,作为“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20_年6月,再次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我们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从乡村到机关,从机关再回乡村,变得是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未曾改变,要以“翻篇”的姿态,“归零”的心态,“奋发”的状态,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以更高的战斗热情、更强的责任担当、更足的工作干劲、更实的富民业绩的全面提振精神、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勠力同心答好美丽幸福的“人民试卷”。结合_学习和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谈一点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是要以_学习为指引,在“融”中把握先机。_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实质,是共产党人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富民智慧结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将自身融入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初心使命之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融入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需求之中,掌握实情,把握要情,付出真情,以融和知求盼,找准振兴“妙方”。
二是要补上“乡村课堂”工作历练,在“学”中补齐短板。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乡村工作更是要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捋起袖子,甩开膀子,在群众生产、生活中学,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学,团结凝聚乡村智慧,在“乡村课堂”必修课中取到“真经”,坚持学用结合,答好“必答题”、做好“加试题”。
三是要对标先进,立足岗位职责,在“比”中找到差距。翻开_画卷,共产党人求实、求变、求富、求强的作风一直在路上,以先进典型为指引,立足民情、村情、乡情、实情,找准职责定位,正视自身差距、发展差距,在比较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结合借鉴,在借鉴中谋求奋进。
四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抓实干,在“赶”中干出实效。三年驻村时间很短暂,必须脚踏实地,真干、苦干、实干、会干,时刻保持专注状态,坚决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服务自觉,以“万马奔腾”的奔跑状态干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速度和效果。
五是要不断自我“革命”,多措并举,在“超”中振兴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旺盛生命力来自于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共产党坚守初心的定力、革新自我的魄力,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主动求变,拉升标杆,因人施策、因户制宜,不急功近利,精准发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智慧优势,多措并举,打好振兴“组合拳”,以超高的政治担当,超强的工作要求,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阔步前行。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国之大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线战斗员”“排头兵”,更要在_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用勇于碰硬的态度,真抓实干的作风,不达目标不收兵的气魄,用发展有我的担当,振兴有我的坚韧,追求无我的境界,以不忘为民的“初心”,与群众交朋友的“暖心”,紧跟目标的“恒心”,一往无前的“决心”,谋篇开局的“信心”,践行“五心”责任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要有一颗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初心”。
坚持朴素的为民情怀,坚定信念信心,坚守初心使命,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问题,做好党建“指导员”,发展“协调员”,振兴“战斗员”,群众“服务员”,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为民服务工作队”。
二、乡村振兴要有一颗与群众交朋友的“暖心”。“群众利益无小事”,讲政治、促团结,办实事、求实效,摸清实情,遍访农户,一是用心用情去做群众工作,真心实意和村民交朋友、攀亲戚,二是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多方争取支持,办实事、办好事,扑下身子,摸到真情,听到实话,当好群众“贴心人”。
三、乡村振兴要有一颗紧跟目标的“恒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注重实践锤炼,努力打造担当作为、作风优良的振兴队伍,讲政治、促团结,凝聚团队战斗力,依法依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四、乡村振兴要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决心”。敢担当、善作为,认准方向,敢抓敢碰,与乡村干部并肩战斗在一起,干中学,学中干。
乡村振兴战略是非常之事、非常之时、非常之选。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筋骨,在一线历练成长,在一线贡献智慧,在一线“实干兴邦”,在一线见证“幸福”。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二
(一)伟大思想创造伟大实践,浙江率先践行“两山”理论结硕果。
(二)“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干到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方能成气候。在浙考察学习期间,很少看到标语,只见杭州市中心矗立了一个醒目标牌“接力实施八八战略,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重生态优先、综合整治,“千万工程”切入换新颜。
(四)重文创策划,用文化铸魂,美丽乡村内涵式旅游成品牌。浙江省乡村旅游注重文创谋划,讲好历史故事,散发人文气息,吸引各方游客,尚书干村是此中翘楚。该村六百多年前出了一位礼部尚书,尚书干村因此闻名。此后,尚书街、尚书阁、尚书台一系列景点应运而生。随后,该村深度挖掘,每年都举办尚书文化节,通过开展舌尖上的尚书文化、趣味农事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游、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交流等系列活动,不仅聚集了人气,提升了知名度,而且浓厚的传统文化,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的融合共赢。
(五)抓融合发展,“五个乡村”、“八个互促共进”作法值得借鉴。浙江省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近年来,浙江省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美丽经济、新型城镇化、社会建设、农村改革、美丽党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八个“互促共进”原则,创新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等“五个乡村”为内涵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六)强化组织、人才措施,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快速发展有保障。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支撑。浙江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得好,人才使用得好。近年来,浙江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明确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试点建设、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等方面,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传统农业发展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良性互动,创造了多种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经验、新典型。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三
乡村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习近平在多次指示中强调:“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我们必须扛起的历史性责任。”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乡村的发展。我认为,乡村振兴应该成为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是包括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持乡村发展,同时,全社会应该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来,共同促进农村的发展。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乡村振兴的模式,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第三段: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乡村旅游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我曾经参与过浙江秀水村的乡村旅游项目,这个项目以美丽的农村自然景观为基础,结合不同的文化元素,提供周末休闲、亲子游等不同的旅游体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这个项目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第四段:缺乏高素质人才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难题。
乡村振兴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政府管理人才、乡村经济发展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人才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障碍。所有的乡村都需要博士生,但我们更需要专注于乡村的学生和专业人才。因此,需要把乡村振兴和教育拧在一起,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大力推进人才输送,使乡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五段:发扬“以农为本”的精神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是以农为基础的。我们应该发扬“以农为本”的精神,保护好农业资源和土地资源,保护好农民利益,使农村居民在发展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还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行动,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乡村振兴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四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广西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亲自参与了广西乡村振兴工作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本文将从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谈一谈个人对广西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感悟。
第一段:政策引导。
政策引导是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为广西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民的政策和措施,如增加农村投资、提供贷款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这些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段: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广西乡村振兴中,政府大力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最基本的道路建设为例,这些年在广西建设了大量农村公路,使得偏远乡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外,农村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设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在广西,政府非常重视传承和弘扬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加强乡村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使乡村文化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同时,广西也注重保护乡村文化遗产,通过修缮村落古建筑、保护乡土民俗等方式,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
第四段:农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广西注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例如广西发展了有机农业、特色林果、草畜产业等,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此外,广西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将农村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第五段: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广西作为中国的绿色省份,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乡村振兴中,广西积极推动生态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例如,通过推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了农田土壤质量。同时,广西还创新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参与生态保护。这些措施保护了广西的生态环境,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总结:
广西乡村振兴的实践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广西乡村振兴的进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相信广西的农村将会焕发出更加繁荣的生机。作为广西的一份子,我愿意为这个伟大的目标不断努力!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五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和体验了广西乡村振兴的实践,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在我看来,广西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游客意识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文化传承的重视、政策配套的完善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下是我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思考和体验。
首先,广西乡村振兴中游客意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广西农村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农民缺乏对游客需求和服务的意识。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游客对乡村的重要性。我在广西的一次旅行中,亲身感受到了游客意识的提高。农民们积极开展农家乐、乡村酒店等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游客也开始注重文化交流和体验,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这种变化使得广西乡村得以快速发展,使我深受启发。
其次,乡村振兴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在广西的很多农村地区,以往的农业生产往往无法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的需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广西农村开始涌现出了各种新兴产业,如农家乐、乡村旅游、茶叶种植等。这些新兴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生活体验的需求。我曾在一个茶叶基地参观时发现,农民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特色,将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相结合,使得茶叶产业成为当地的一个亮点和支柱产业。这种优化产业结构的做法为广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乡村振兴要注重文化传承。广西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在广西的一次旅行中,我参观了当地一个古村落,村落里的建筑、民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我深感传统文化是广西乡村的灵魂,只有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使广西乡村振兴更有特色和吸引力。
此外,政策配套的完善是推动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我认识到,广西政府对乡村振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资金的投入、产业扶持、土地政策的调整等。政策的推动促使广西乡村振兴实现了法规的保障,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最后,广西乡村振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广西素有“山清水秀”的美誉,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我在广西的一次旅行中,走进了一个广袤的田园风光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加持久。广西政府将生态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举措。这些措施为广西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使得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总之,广西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在其中深入体验和思考后,得出了游客意识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文化传承的重视、政策配套的完善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成功的关键。我相信,在广西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为广西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六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许多人开始关注和投身于乡村建设,我也不例外。经过近几年的参与和实践,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将通过我个人的心得体会,谈谈我在乡村振兴中所收获的感悟。
第二段: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不仅能够改善城乡差距,解决城市病,还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我看来,乡村振兴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只有让乡村居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推动全国的乡村振兴。
第三段:实践经验与收获。
在实践中,我参加了一些乡村建设活动,如组建合作社、帮助村民开展创业等。这些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某个小村庄组建合作社的经历。在那里,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通过组织合作,这个村庄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推出了各种旅游节庆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这里,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这让我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活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更加坚定了我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决心。
第四段:思考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我看来,乡村振兴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回到乡村,投身到乡村建设中。这需要创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引进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进驻乡村,同时也需要培养和发掘更多拥有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乡村青年,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机遇则在于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有利于创造更多前进的动力,并汇聚成更大的乡村振兴力量。
第五段:结论。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努力寻找更多的契机和机遇,积极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
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乡村振兴靠的是产业,而产业要兴旺、要发展,首先依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最强劲的动力。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需要创新的领头人,需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创新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八
黄铺村是由三个乡镇的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并村时为了化解村里140多万的债务,我们承揽三个基地整地工程,村干们磨嘴皮,磨脚皮,起早摸黑,流血流汗,既当老板,又当工人,每名村干部都不讲条件,把村里的事是当家里的事干。后来我们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举办党员培训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发展村级产业,提升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同时通过“三会一课”、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广开言路,共谋发展思路,同筑致富财路。十几年的风雨历程,收获的不仅是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也为后来的发展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几次换届选举,村干部几乎都是高票连任。
二、要发展多元产业,以集体经济壮大反哺民生。
黄铺村属于丘陵地带,山上长的是矮老松,产生不了经济效益;田地不规整,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不利于产业化发展。要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固守原来的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20_年潜山被省政府列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当时的县政府将农村集体“三资”运营改革列为重点推进项目,不仅从政策上支持,还从经济上给予帮助。我们抢抓这一机遇,及时向县与镇领导汇报了思路和想法,顺利争取到列为试点村机会,同时虚心向财政综改等部门请教,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我们依据改革方案原则要求,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方针,采取土地产权性质不变、村集体统一经营模式,成立了村集体控股和主导的“锦绣家园农林有限公司”“锦绣农业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动“三变”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户以山场和田地入股,明确股本权属,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村集体从农户手中流转低产田、荒山地,结合高标准农田综合治理项目对土地进行统一整理,加强田园化改造,打破了过去一家一户的田块高矮不平、大小不整的格局,农户只认亩数、不分地块。合作社根据地质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相继建成千亩瓜蒌苗圃基地和千亩油茶花卉基地。聘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的农民组成6个班组,组织当地村民负责生产,村里安排2名村干,从事合作社管理经营。20_年,通过村合作社集约经营,两大基地营业收入达到320万元,纯利润达到70万元,入股农户按照入股的农田和山场数分别得到每亩400元、每亩60元的租金收入,另外用水田入股的农户还分得了每亩50元的红利。同时入股农户通过参与基地务工,户均劳务收入达1万余元。村集体合作社的建立,为集体的资产积累和长足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也有力推进了我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型。
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集体实力增强了,才能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同样,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将集体经济反哺村公益事业,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基层组织才会得到永续发展。我们并村初期,集体经济底子薄,群众要求也低,只想每个村民组能修通一条能通行的砂石机耕路就行。但随着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的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转,群众的期盼也越来越高。除去村民土地分红外,我们将每年村集体收入剩余部分更多的投入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公益事业中。我们从农民手中得到土地发展经济,而他们也尝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福祉,对村组织的信任度、满意度、支持度提高了,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也更能放开手脚、敢闯敢试了。
三、要在发展中保护,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别于大规模拆建的城市化进程,乡村不是简单的用资金对村庄进行商业开发,而是以村民为主体,村庄环境为载体,以尊重地方文化、重塑乡村身份标识为切入点,促进农村和城市的交流,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发展乡村不仅仅注重农业发展,同时也要挖掘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价值。
我们村于20_年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过程中我们秉持“五个不一留”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个模式、不破坏自然风貌和肌理、不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留住田园风光和乡村记忆。统筹考虑村域及居民点范围附近的山、水、林、田、路等生产生活要素,大力修建村组水泥路、沥青路,完成当家塘整治、旱厕改造、修建休闲广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等。同时,我们保留了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时代留给村庄的记忆。基础设施的改善,方便了群众生活,也缩小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这些接轨城市却又保留农村特色的建设,将农村变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宜居宜游的乐土,吸引年轻一辈村民返乡就业创业,来自城市的客人也纷至沓来,赋予了乡村无限的发展活力。
四、要推动“三治”融合,让村庄更加和谐温馨。
我们既要发挥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传统价值,又要着眼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办,真正实现农民当家作主。
一是推动自治建设。让村民群众参与到村内事务中来,还权于群众,实行“阳光村务”,我们实行“五议三公开两参与”工作法,确保了村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成立了监察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党风监督小组,强化村务、财务监督,让“小微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更多的村民成为村内事务的参与者、决策者、监督者。
二是推动法治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讲堂为重要教育平台,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开展党纪党规、法律法规集中学习,用典型事迹讲德教礼,用典型案例敲响警钟,真正让农民群众懂法、守法、用法。
三是推动德治建设。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结合乡土特性,充分发挥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润滑剂作用,为乡村社会提供有效的秩序支持。我们黄铺村历来重视村规民约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认真挖掘村庄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黄铺历史、先贤故事、重大事件、村规民约等,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敬老、助残、清洁卫生等服务,发挥“一约四会”重要引领、监督作用,倡导新生活,引领新风尚。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九
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我们每位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行动,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收获与成果。
首先,通过参与乡村振兴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挑战。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亟需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其次,我也收获了很多在行动中积累的经验。在与当地村委会的合作过程中,我通过调研、分析等一系列方法,成功识别出了当地的优势和劣势,帮助村委会在农村旅游、土特产销售等方面做出了更优质的决策。此外,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时,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更好地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最后,乡村振兴所带来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引进新式农业、扶持村级企业、加强农村基建等一系列举措,农村经济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村庄的面貌也得到了极大改观。此外,通过推动农村旅游、物业服务等多元化发展,农村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总之,乡村振兴是当代国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参与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成长。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挑战所带来的成长,以及对农村地区所做出的贡献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
“红色瀑布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
为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打造极具文化特色的“红色瀑布小镇”,加强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在各村建文化体育广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组建舞蹈队等,让“乡村舞台”真正为村民的“精神乐园”。
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村广播、宣传画、公众微信号等,营造深厚的文明宣传氛围,让大家真正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讲文明、树新风,顺利完成由“村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变。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让文化发展多元化。我乡通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并通过“道德讲堂”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以文化人、以德润城,为乡村振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丰厚滋养、文化沃土和创造源泉。
在具体推动中还需要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支撑,着力在“强帮带、配班子”上下功夫,通过机关干部会、三会一课等方式,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并在乡村发展、助力增收、社会治理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同时,统筹推进三农队伍建设,形成更具人性化的用人策略。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引进一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优化和提升机关干部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已有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系统完备的培训计划,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中转变观念、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以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精神紧跟成都、高新发展的脚步。
三是培养一批“土专家”,有本底、有办法、接地气;特聘一批“大专家”,有视野、有技术、接天线;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和村两委一起找准思路谋发展,为把村建设成为业强、民富、村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一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而且也把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修正案)。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条专门讲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农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现在城乡差距还有2.7:1,这个数据和世界银行讲的世界的平均经验数据2.5:1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判断。如果考虑到计算方法的不同和我们实际计算的一些项的漏项,学者的判断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4.5:1。
第二个不平衡,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从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这八个方面,我们从感受上就能看出来差距。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第三个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十亿元村,百亿元村,有些地区还很贫困,还有空客村和贫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个表现。一,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我们从“三力”来看,综合生产能力,土地资源透支,生态环境超载,双重约束压力很大。二,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农业、秸秆还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这个秸秆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等于丢了一半农业。三,农业基础不平衡,就是持续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抗灾,遇到灾害还是没有办法,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还是由27%的农业劳动人口支撑着不到9%的农业生产值来看,我们的基础依然薄弱。
第二个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刚才我讲了,土地、劳动、资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不充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们讲农业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农民增收困难,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我们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这样看来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从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尤其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时代背景。
第二,历史方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战略?这个战略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提出来的,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去解读。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005年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五句话我们对比一下,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二,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三,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我们看十九大报告,从原则上来提“乡村振兴”,我看有这样六条。
第一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要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行动指南。
第二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说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条,行动举措、战略安排的五句话20个字,实际上都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要统筹推进这五个建设。
第四条,坚持两个优先,这次特别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五条,要强化两个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有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有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六条,加快两个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生态宜居,我个人理解是两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宜居,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农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个人想是不是要促进三个转变,完成三个任务。三个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发展方式要转变。要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的这样一个生态体系。第三,发展模式要转变。这是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
四个任务。第一,治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气污染了要治理,我们出台了三个十条,“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出台了三个规划。第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和修复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方式修复。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生态宜居。
第三个任务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特别是李司长原来讲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要保护好。还有把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搞好,文化建设乡村文明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公共服务体系也不行,治理有效,这里既要治理,还要有效。
我们要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加强基础工作,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二,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三,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化。最后,生活富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这本身既是富裕的内容,也是富裕的表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村容整洁的问题,比如垃圾、污水,如实施三年的“厕所革命”。
最后,政策措施,或者叫体制和举措。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400个字讲了六条政策举措,我概括为叫三个制度,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强调承包关系要稳定,强调三权分置,这是农地。同时,还要对建设用地的三块地,征地、宅基地、基建地进行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振兴问题。二是经营制度,既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经营方式的创新,处理好小农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这些内容。三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写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讲内容,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第二句话,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件事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集体,一个是农民。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二
本次培训共包括8场专题讲座:《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与新业态》、《公共危机处理与舆论引导》、《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全域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五水共治、美丽河湖、美丽乡村:关键技术、教训、对策及其全国意义》、《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乡村振兴》;2场现场教学:《美丽乡村建设成果xxxxx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xx鲁家村(田园综合体、田园党建)》。经过这五天紧张的学习,感到收获很多。
(一)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现实担当。
乡村振兴是个长远工程、系统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20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已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x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农”发展与国家现代化蓝图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可以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
目前中央已制定出台了乡村振兴20xx年到20xx年的战略规划,我县也正在制定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下步,关键是如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好落实。纵观浙江省乡村振兴的经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万村景区化”再到“大花园”建设,无不是靠一任接着一任干,才取得了今天的硕果。正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婉飞在介绍“千岛湖”成功经验时所讲:“浙江省最大的经验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匠心。”
(二)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此次培训的第五天,我们前往美丽乡村建设成果xxxxx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现场教学。
(三)要有“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
浙大城乡规划院高级规划师、浙大亚太休闲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毅在总结浙江的成功经验时,在人的因素上用了“敢闯、敢干”2个词来形容。浙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创新之花离不开培育她的土壤,这中间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基层干部“敢闯、敢干”的精神,是浙江经济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比如,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上,浙江省探索的“抱团飞地”(将贫困村、薄弱村用地指标集约打包和城郊用地指标置换)模式,就很值得学习借鉴。比如,当年“淘宝大学”大学生创业的做法曾经受到非议,但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成就了一批年轻人的财富梦想的同时,也引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比如,鲁家村小火车的铁轨就是修在机耕道上,引领了政策上的创新。
同时,授课老师充分肯定了目前的“大棚房”清理工作当中各级政府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也不乏一些识别不准确,以大棚房的名义遏制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事例。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有“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敢于担担子,为当地经济的腾飞扫除障碍。
(四)要有尊重城乡发展规律的科学观念。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比如,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的振兴作为基础和前提,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才会实现生活富裕。而产业的兴旺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必须是生态宜居的,否则这样的产业是不可持续的。“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xx竹企总数已经有1200多家,20xx年总产值225亿元,全国第一。
浙江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上要灵活,要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要做好农民增收、市民良好体验相结合的文章,做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文章,政府在规划、引导和规范上多做工作,充分发挥基础群众的创造力和市场的调节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三
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迅速掀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3月8日,书记在参加山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地处黄河之畔、黄海之滨、泰山脚下,山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具有重要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既是山东开创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支撑,也是带动全国”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篇需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的大文章,应时时按照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的立体标准来对照我们的工作,让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
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构筑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固支点。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这些战斗堡垒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篇大文章必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展现出新时代的风貌与气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四
14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c市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解决了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为农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调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五
带着寻师问道、推动乡村振兴的强烈愿望,我于_年6月22日在组织部精心组织下,认真观看了乡村振兴学习课程。
一、主要收获及感悟。
一是深化对_理解和认识。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培训,使我对_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真切的认识,提高了进一歩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路,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能有幸从事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一名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乡镇干部的幸运。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独具特色,充满魅力,完全具备加快推进实施乡树振兴的条件。通过此次学习,我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
二、四点启示。
一要高度重视生态提升。农村美不美,关键看治水。发展快不快,关键看生态。结合实际,在工作中,我们要固树立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环保、经济、社会三者关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生态环境保障镇有丰富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资源,在下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将把绿化、硬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污水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尽可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的,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的目标是村在林中,同时还要注意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打造以生态文明为恃色的美丽多村。
二要解放思想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深刻反思,我们在开展多项工作特別是重大工作时,时常出现各部门干部都是一定要找到法律法规及文件政策依据后才去落实、实施,如果没有找到明确的依据宁可不去落实,秉承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不作为路线,从而导致好多机遇在大家寻找依据的过程中已悄然逝去。其次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就没有乡村振兴的持续健康发展。实事求是的讲,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事关乡村振兴战路实施的成败。为此,我们要抓住农村社区的三大关键群体一一党员干部、妇女和青少年,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乡村振兴利大家、搞好振兴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三要有“敢闯创”的创新精神。在乡镇党委班子层面要全力抓好自身建设,在民生工程、乡村治理等方面大胆作为,党风带政风,形成善创新、勇作为的干事环境,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团结实干、奋发有为的工作环境。在村级班子层面要选优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人,配强村两委班子这个关键事,将一些思想先进、能力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班子队伍中。推进村干部管理制度,将工作细化、量化,实现可比较、可评价,提高村两委干部执行力。
四要突出抓好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富民强村是表现,产业支撑是关键。我镇要利用开展美丽多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激发乡村振兴的内涵式增长潜力,以美丽多村建设带动美丽经济发展,实现村美民富集体强,风正家和万事兴,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六
(一)新建改建农村公路__。x公里,包括:
1、城湖公交线工程。全长__公里,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__米,路面铺设宽度x米。工程建设总投资x。__亿元,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约__公里,完成工程投资累计约x亿元。
2、环湖公交线工程。全长__公里,路基x—__米,路面宽x—x米,总投资x。__亿元,截止目前完成工程投资累计约x。x亿元。分两期进行了实施,第一期从x号路东头至__大桥段长__公里,已全部完成。第二期长__公里。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x公里。
3、__县__道路(__段)改建工程。全长__。x公里,路基宽度为__—__m,路面宽度商业街段为__、__米,一般路段为x米。工程建设总投资__万元,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__万元。
4、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路x。x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
另外完成建设省定贫困村及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村客运站点__处,实施农村公路彩化工程__公里。
(二)全面启动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自__年至__年,集中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__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__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工程__公里,改造主要路径危桥__座,建设农村客运候车站点__个。__年度完成提档升级__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__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__公里,危桥改造x座,候车站点__处。
二、积极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
(一)__河田园综合体。道路建设包括县道桃常公路(桃墟—水营段)__。x公里以及村级旅游路__。x公里。目前已完成桃常公路__。x公里及旅游路x公里路面硬化,预计年底完成旅游路路基__。x公里。
(二)樱之崮田园综合体。道路建设沥青道路x条x。x公里,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
三、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
实施物流业创新发展行动,高标准编制了物流园规划。目前正在积极招商中。
四、存在问题。
(一)城湖公交线工程。x。施工单位方面:项目融资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融资进程较为缓慢;社会资本方也没有实行股东贷款;施工单位自有资金资金、施工力量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各工区施工队以及物料采购资金拖欠量较大,局部停工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单位内部组织管理存在问题。x。公路占迁方面,全线还有个别路段占地还有待协调,__街道、桃墟尚缺少一定数量的路基表层土方。
(二)环湖公交线工程。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短期内无法自筹足够的建设资金。
(三)__县南麻至坦埠道路(__段)改建工程。x。地面附属物清理不到位,至今还x户房屋未拆除,多处传输线杆未移除。x。取土场问题。部分选定的取土场土质坚硬,进度较慢。
(四)金水河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x。取土场选取困难,进度较慢。x。建设资金短缺。
(五)农村物流体系仍不健全。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较高。物流资源分散,缺少大型物流集聚区。
五、下一步打算。
(一)完成城湖公交线、环湖公交线、南坦公路的剩余建设任务。
(二)计划改造县道x条__。x公里。x。坦常公路。项目长约__。x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为双向两车道,路基宽__。xm,路面宽x。xm。x。龙蒙公路项目长约__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为双向两车道,路基宽__。xm,路面宽x。xm。
(三)完成三年集中攻坚剩余建设任务。完成提档升级__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__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__公里,危桥改造__座,候车站点__处。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七
20__年10月xx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鉴于当前申论考试对热点内容的考查情况,笔者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以及相应举措展示如下,为考生提供借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一直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工作中的关键,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内生脱贫的动力,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环境不断优化,践行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十八大以来的工作为进一步三农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一次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并在关键节点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以及社会号召力。
1.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党对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和成功的自信。自共同富裕方针提出以来,乡村和城市发展差距一直存在,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和城市的发展矛盾逐渐显现。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年份,全面建成小康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农村一直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时为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三农思想基础。
2.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我们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的发展差距客观存在,诸如县城和地级市的发展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在城乡发展差异的解决上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方向,也为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解决提供重要支撑。
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1.改革城乡关系,坚持发展城乡一体化。
乡村未来方向在城市,城市也是由乡村发展变化而来。应将城市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乡村的融入以及城市的接纳,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变农村传统的落后面貌。
2.坚定不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面对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农业产品的供给侧结构应当不断深化,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为农产品的优化升级破除制度性障碍。
3.基于传统的农耕文明,不断提升发展乡村文化。
“四个自信”的根本在于文化自信,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是农民准确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意义,有效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助推剂。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4.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打好扶贫攻坚战。
脱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作,必须严格把握扶贫的质量,为乡村振兴铺路搭桥。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八
为期7天的培训,主要学习了农村基层工作实务知识、浅析中国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模式探究等,参观了梦想小镇、桐庐、现代农业创新园等地。
学习培训期间,本人结合自己乡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带着疑惑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深刻理解内涵,提高了认识。在平时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听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等一些词语表述,但对美丽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特色小镇特在哪里、包含哪些要素、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有几种模式等等,认识上不清,概念上模糊,似懂非懂,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培训,让我们对特色小镇的基本定义、乡村振兴的工作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明晰工作思路,找到了抓手。在培训期间,通过课堂学、点上看、互动问等多种方式,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一切以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为目标,在特色小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以产业为抓手,以旅游为带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结合本地优势,创出了特色。从参观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几个点来看,各地都能结合当地实际,发挥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挖掘潜力,增加活力,打出了品牌。结合我们乡镇实际,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也将充分发挥苗木、生态养殖等本地产业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作用,建设真正的人文特色乡镇。
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专业19篇)篇十九
(一)强化规划引领。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农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我县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充分激活主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一定要明白:乡村振兴是为了谁、该依靠谁?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依靠农民。在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文件过程当中,必须充分搜集民情、征求民意,确保政策能够落实落地。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达成。
(三)强调久久为功。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振兴按“三步走”战略部署,20xx年全面建成,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一哄而上,既要有战略决心,又要有历史耐心。
乡村振兴工作在中央、省、市级层面主要起综合协调的作用,而具体的实施主体是县乡一级。建议县实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配齐相关人员,办公室设常务副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办公室内设产业生态组、乡风治理组、综合组、督察组,每个小组配备两名工作人员,总计11人。牵头乡村振兴具体任务的县直单位及16个乡镇(经开新区)必须明确由单位一把手负主责,确定一名分管领导,明确一位专职办公室主任。同时完善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建议参照县脱贫攻坚模式。
(五)增加乡村振兴的投入。
一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建议县级成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要创新农村金融。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完善我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天然的熟悉农业、亲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和机遇。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带来了机会。当前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投资农业的风险较大,投资环境较为复杂,固定资产无保障,回本周期较长。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在保障工商资本下乡同时也要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四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