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

时间:2025-01-10 作者:笔砚

教学计划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份具体而系统的计划,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教学计划范文,快来看看吧。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一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简介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3.出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提出读书要求:正确,流利。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学生字词。

三、初读感知。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

3.引导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了解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研读课文。

1.读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2.读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50秒钟)。

3.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疑问中的。

“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4.把两个不同的结论展示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

5.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认真求实的态度。)。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是后者)。

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也会有错的”)。

4.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2.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通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这是哪里?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引出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深入探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实验牵扯到了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就是?外国人的名字比较拗口,我们再读一读他们的名字。

2、你们从课文中了解到关于这两个人物的哪些信息?

先说说伽利略。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伟大的科学家了吗?(25岁,年轻的数学教授)。

1、除了光看字面意思。

2、再联系上下文,这段话中那个句子能体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4、再请学生读这段话,读出把亚里士多德当作神一样的人物。(强调不容更改)。

5、课文中还有三个句子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请你划出这三个句子。

出示句子,你看又是问句又是感叹句,你能想象当时的人们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神态,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语气吗?请你任选其中一句揣摩改怎么读,等下站起来读的时候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责备,动作指着说,看好戏)。

这里面有个成语,胆大妄为,要理解好这个词语,要抓住哪个字?(胆子很大,胡非作为)。

6、不同语气的语言描写,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刚才我们根据问句、感叹句就能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我们写人类的语言也要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

坚信科学,反对黑暗社会,坚持真理,板书:勇敢地追求真理。

8、课文要写勇敢的伽利略,为什么要费那么多笔墨写人们是有多信奉亚里士多德呢?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这种写法就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以后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三、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理论产生疑问?

板书:产生疑问。

简单地来说就是?

2、产生疑问以后,那我们来看看伽利略怎么推断的呢?这段话很长,有几层意思?自由读着两层意思,等会儿老师考考你们。(1)、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2)、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回过头来看这段话,这么长的一段话却叙述得这么有条理,课文中用了很多什么词?这么长的一段话,用上关联词后就变得这么有顺序,有条理,严谨,下面我们来读一读,体会关联词的好处。

3、一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哈哈哈,亚里士多德完全错了。伽利略是这样说吗?书上是怎么写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些只是伽利略的推断和猜测,没有验证过,不能妄下定论,可以看出伽利略做事严谨)。

4、那伽利略接下来怎么做呢?

反复试验(重复),试验环境、地点、天气。

在反复的探索研究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板书。

严谨的科学态度。

板书:公开试验。

6、勇敢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这个时候,大家又议论开了,大家会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人物的动作神态。

四、小结。

伽利略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三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

(一)单元导入,明确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认准目标,不懈努力。我们来浏览一下本组内容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根据课前预习,请你简单地做个介绍。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音字指导。着地、更正、的确、胆大妄为。

3、检查生字词。

4、范读课文。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社会风气

从这段话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五)细读第三自然段,了解思考过程

1、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

2、这里说的“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两个结论”指的是什么?

3、边演示边理解。

4、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思考过程,一层一层地表述这个意思,体验一下怎样严谨地思考问题。

(六)品读四五六段,体会求实精神

1、一边读一边品味,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

3、齐读伽利略得出的结论。

4、作者写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整个欧洲以巨大的震撼。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5、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七)对比欣赏,学习写法

伽利略的一生都在为探索科学真理而不懈努力着,期间经历着许许多多的磨难与艰辛,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伽利略的故事读读,你一定会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所感动。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试验一慢一快。

自己试验公开试验速度与重量有关。

打破迷信献身科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四

1、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过程:怀疑—实验—公开验证。

2、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1、体会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2、理解伽利略怀疑思考的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这堂课,李老师要同同学们一起感受伽利略的伟大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齐读)。

(二)自读自悟:

1、出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体会。

3)小结:

2、出示斜塔图片: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

3)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a)指名读。

b)所以老师想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书,看看在做公开试验前,伽利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一边读一边思考,第三四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生提不明白之处,师出示伽利略的思考过程,生自由读这部分,边读边想,还可以用笔作个图示以帮助自己理解。

d)生说、师说(课件演示)。

e)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3、创设情境,自主阅读。

大家可以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自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2)学生读书、交流。

5)生生对话。

6)生表演(点击课件,是范读第六自然段的一部分)。

8)可适当初,你们是这么说的吗?(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9)现在,你们明白了什么?

4、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是的,伽利略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真让人叹服。

同学们有没有读过类似追求真理的小故事呢?

我们小朋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联系材料:《动手做做看》)。

5、尾声:

正如《伽利略传》的作者布莱希特说的那样“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出示),这些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应该留在同学们人生的长河中。

6、老师建议:

创作一条格言勉励自己。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通过对重点了理解和想象,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的科学精神。

3、学习通过具体的实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直奔课题。

2、检查字词:信奉哲学违背宣布。

怀疑固执解释英镑伽利略胆大妄为。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读感悟。

(一)走进亚里士多德。

出示句子:“两个铁球,一个10磅,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1、亚里士多德何许人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2、文中是怎么介绍的?

出示句子: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真理。

(1)“信奉”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理解说说,只是“相信”的意思吗?

(4)带着你的体会,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责备”的语气。

(5)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指名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小结: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不容置疑,不容更改。一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没有,两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有!谁这么有胆量?伽利略。

(二)品读伽利略。

1、伽利略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1)指名读,说说伽利略是怎么想的?

(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

(3)出示课件演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2)换词比较:

3、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画出来,读好语气。

6、多么不屈的伽利略,多么执着的伽利略!顶着巨大的.压力,试验开始了。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出示句子: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1)指名读。人们惊讶了!他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结论竟然是错误的!多么不可想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一起读。

(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

7、理解:“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三、鼓励质疑。

1、伽利略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四、学习写法,积累言语。

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

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习作。

3、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哥白尼的日心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六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重点)。

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尝试)。

一、激情导入。

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二、小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预习目标逐项进行。

1、对基础知识的检查。

(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

(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针对学困生)。

(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2、对课文内容的检查。

(1)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

三、课堂反馈练习。

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

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重点是学困生)。

4、反馈课文主要内容。(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四、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困惑。

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五、针对课文内容及疑难布置第二课时的预习内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七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一)自读目标:(出示多媒体课件)。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他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

3.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

(请你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叙述)。

(二)重点词语:

(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初步交流。

3.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4.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八

《》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教学反思(5篇)。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觉得本科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我就明确宣布:学习21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我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我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通过对重点了理解和想象,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的科学精神。

3、学习通过具体的实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直奔课题。

2、检查字词:信奉哲学违背宣布。

怀疑固执解释英镑伽利略胆大妄为。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读感悟。

(一)走进亚里士多德。

出示句子:“两个铁球,一个10磅,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1、亚里士多德何许人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2、文中是怎么介绍的?

出示句子: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真理。

(1)“信奉”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理解说说,只是“相信”的意思吗?

(4)带着你的体会,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责备”的语气。

(5)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指名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小结: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不容置疑,不容更改。一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没有,两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有!谁这么有胆量?伽利略。

(二)品读伽利略。

1、伽利略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1)指名读,说说伽利略是怎么想的?

(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

(3)出示课件演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2)换词比较:

3、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画出来,读好语气。

6、多么不屈的伽利略,多么执着的伽利略!顶着巨大的压力,试验开始了。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出示句子: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1)指名读。人们惊讶了!他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结论竟然是错误的!多么不可想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一起读。

(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

7、理解:“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三、鼓励质疑。

1、伽利略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四、学习写法,积累言语。

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

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习作。

3、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哥白尼的日心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

《》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本文是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但是,要让生活在今日的中国儿童理解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下面是我对《》的教学反思。

课文开始,我让学生回答课文提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再让学生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接着我问:“小朋友,是什么让生活在17世纪的伽利略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联系在一起的呢?到课文里面找出相干的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我进行了板书(两个铁球着地)。我让学生看,问:“中间放上哪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放上哪三个字又成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学生马上回答加上“同时”二字便是伽利略的观点。可该加上哪三个字才会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孩子楞住住了,我知道孩子在初读课文后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限时三分钟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孩子马上默读课文,有的孩子互相讨论了开来,看到孩子们兴致那么浓,我真的很开心。果然,不到三分钟,孩子们回答出来了。原来小小的一个巧妙设计,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来,教学环节设计的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我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解伽利略的想法。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还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既简单又明了。

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些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学生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展开想象,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的写话还是很不错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一

本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辩论、寻常、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解释、教授、宣布、固执、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1、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可以发问,实物演示,板演图示,自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与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些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同学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3、让学生通过自主试验再进行交流。本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画图法和抓关键词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式法来解决:10+1<10(慢);10+1>10(快),这样就很容易也很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二

《》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简介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强调伟大、著名)。

3.出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提出读书要求:正确,流利。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学生字词。

三、初读感知。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

3.引导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在青年时代敢于质疑权威,大胆进行(),以()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

伽利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了解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研读课文。

1.读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2.读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50秒钟)。

3.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疑问中的。

“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4.把两个不同的结论展示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

5.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认真求实的态度。)。

三、课堂小结。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是后者)。

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也会有错的”)。

4.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2.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勇敢质疑博学。

认真求证权威。

公开试验信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学课件等。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玩个名字叫做《反义词》的游戏。要求是a同学读屏幕上的a句,b同学则要根据提示的括号填出反义词并朗读句子或模仿做相应的动作。(课件出示三组句子)。

第一组:a:我很(聪明)。

b:我很()。

教师辅助:

a:看看你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就知道你肯定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b:这么快你就把聪明的反义词找出来的,还读得这么好,你怎么可能会愚蠢呢?

第二组:a:小狗(大)声地叫着:“旺、旺旺……”

b:绵羊()声地叫着:“咩、咩咩……”

教师辅助:

a、b:抓住大、小声,引导学生读。学生在模仿朗诵中其乐融融,俨然没有了紧张情绪。

第三组:a:我很(矮小)。(老师读)。

b:我很()。

教师辅助:

a、b:呵呵,你高大吗?结果好像反了哦!你该读a句,我读了b句。

哈哈,老师这也叫高大?看来若按老师的意思还得请来蓝球明星姚明来读这话了!

一、直接导课。

师:其实反义词随处可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就包含了许多反义词。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读读文章,找一找文中的反义词,看谁能找到隐藏最深的那组!

生:自由读文章,找反义词。

(大——小多——少重——轻信奉——怀疑……)。

二、扣“信奉”,确定亚里士多德“神”的权威。

师:板书“信奉——怀疑”

师:你眼光够犀利的,隐藏最深的一组反义词被你拎出来了,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请你读出来。(课件出示)。

师:“信奉”是什么意思?

生汇报:尊敬相信与崇拜。

师:人们相信与崇拜亚里士多德到什么程度?

生汇报:不容更改。

生汇报: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你能加上动作来指责我吗?

生:神、祖宗、观音菩萨……。

师:的确,亚里士多德就被当时的人们尊奉为神灵,他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

师:课件(亚里士多德简介及图像)。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竟统治了整个欧洲。)。

生:读简介。

师:瞧瞧!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把他尊为神灵的,他的认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信奉”。

师:我就是亚里士多德,我还这样说过——(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生:齐读。

师:“我”告诉了你们什么?

生:重的物体落的快,轻的则慢。

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忠实的你们,他说得对吗?(随便问几名学生,统统相信)。

二、扣“怀疑”,一疑激起千层浪。

师:伽利略不单单是个人观点的怀疑,他还要站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公然挑衅亚里士多德的权威。

生1: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2: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课件出示。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生:个性朗诵。

师:难道这么多的人们就这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把他写在这段话的后面。比一比看谁写得好,说得又好,谁就有资格与老师一起参加表演。(课件出示)。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还有的人()地说:“___________。”

生:汇报(精彩的出列参与表演)。

生:(议论纷纷)参与表演的同学则尽情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合理安排好扩音器)。

师:从刚才的议论声中,你听出了什么?(猜疑、指责、唾骂、怀疑、鼓励……)。

三、明理,丰实伽利略形象。

师:课件出示。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生:自由诵读,谈自己的收获。

师:是的,从同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的确让人难以质信。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权威人士——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师: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同时演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师:这怎么解释呢?

生:(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课件出示)。

师:“反复”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重复。

师:能把“反复”换成“重复”吗?一、二组读“反复”句,三、四组读“重复”句;个人比较读。(课件出示)。

a、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b、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生:不能,重复只是单调的机械的再次做;而反复就不同,反复不但是做的次数多,而且每做一次都会在上次的基础上改变试验因素或者是改进试验方法。

师:是呀,伽利略通过改变高度、球的材料、大小……通过自己严谨的试验来求证的态度,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因为伽利略大胆推测,反复试验,他凭借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勇敢的舍弃盲目的信奉,通过反复多次科学严谨的试验,在比萨斜塔上向世人公开试验,向权威发起挑战。(板书:大胆推测,反复试验)终于让人们明白了——(课件出示)。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难道就只有亚里士多德会犯错误吗?比较句子,比较读。

a、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b、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能换吗?

生:不能,b句只告诉我们只有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不全都对。其实除了他,还有很多科学家、著名人士也会说错话。

师:那你觉得谁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生:毛泽东、郭沫若、孔子、老师、同学……。

师: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批判的去接受一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盲从,要具有怀疑的精神。

师:伽利略就是质疑的典型代表,他不迷信权威,他不怕别人嘲笑,不顾别人的责骂,甚至于不畏惧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教会组织。他一生执著的追求真理,贡献卓著。(课件出示)。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后人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称为伽利略卫星。……)。

四、运用,质疑教材。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那现在同学们你仔细读读伽利略得出的结论这几句话。(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你觉得它表达没有出入吗?(引:同样重的铁球一个从10米高处落下,一个从100米高处落下,也同时着地?)。

师:(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作者、教材编者也有失误的时候呀!

板书:信奉——怀疑大胆推测。

反复试验。

作业:

一、识记关于“真理”的名言警句:

1、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2、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绝对追求真理的人。

3、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4、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5、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意大利)。

6、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二、搜集像伽利略这样的科学家,阅读他们的个人资料。比如布鲁诺……。

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心说,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正因为如此,布鲁诺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处以火刑。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地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英勇就义!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罗马鲜花广场上,人们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以永远纪念这位为真理而呐喊、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思想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四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xx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掌握“违、妄、执”三个字的读音。

2、重点字的书写提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的汉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并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自己容易写错的字。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4、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并说明理由。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2、指名朗读能体现伽利略善于思考的品质的语句。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

“信奉”一词的意思。

3、齐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伽利略思考过程的句子划出来。

4、四人小组讨论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并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

四、升华情感,小结课堂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

4、他打算怎么做?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

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词语,说说它的意思。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

4、齐读这段话。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4、这说明什么?

小结: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结。

(四)板书设计。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五)课堂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五

我在教小学课程《》这篇课文时,经常激励学生像伽利略那样质疑解疑,我时常这样发问:“你们能不能学学伽利略,做做伽利略?”。

“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接着发问:“同学们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学伽利略,做伽利略?”思考了片刻,学生翟月蓦地站起来说:“既要像老师您常说的那样,不唯师是听,唯课本是从,敢于向权威挑战;又要像伽利略那样,学会创新性地提出疑难问题,并学会创新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把她平时预习发现的课文中有毛病的句子提出来,并发表修改意见,让老师同学评议。她说:“课文中‘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个句子,‘反复’与‘许多次’,都表示试验的次数多,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老师,您认为是吗?”我一愣:哎呀,你怎么提这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便引发同学讨论:“大家的看法呢?”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赞同她的看法,有的却说:“‘反复’,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做试验,做了一回又一回;‘许多次’,是指每回试验做了一次又一次,意思不重复。”两种矛盾的意见争持了好久,都下不了结论。这时,她忽然转过话题问我:“老师,这两种意见,哪个正确?”一下把问题推到了我身上。

我想:说翟月的.意见正确吧,这篇课文入编了好几年,已经过编者或专家反复审核过。说她的看法错误吧,这两个词从词义来说,确实重复呀!不删怎行?我首先肯定她敢于提出疑问,像伽利略那样有创新精神,并夸她是班上的“伽利略”;同时回答道:因为句子用“反复”和“许多次”是为了体现伽利略试验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一种强调的写法,意思不算重复。回答结束,我说,我的看法也不一定对,希望同学们查,或问问其他老师、同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六

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电脑、课件

一、揭题导入

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板书:伽利略)

二、自读自悟

1、结合上节课的自读,老师想请大家仔细地再读一读课文,思考:(大屏幕出示)

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说明理由,再联系自己的生活、阅读进一步谈谈想法。

因此,我们必须与课文进行充分的交流,想好后先向同桌征求一下意见,或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汇报。

同学开始读书

三、个性飞扬

1、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谁来谈一谈?

(一)如果谈到,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板书:善于思考

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称为“辩论家”,25岁就对亚里士多德提出质疑。

伽利略是怎样思考,如何产生这个疑问的?

伽利略不仅明白了亚里的观点,并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我们共同来看一看伽利略是如何思考的。(演示实验过程,动画)

(二)如果谈到,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板书:执著追求真理

(大屏幕出示)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能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吗?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伽利略却大胆质疑,侧面烘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屏幕出示)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在当时,科学界对权威极其崇拜与盲从,有的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甚至丧失了生命。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伽利略没有屈服与盲从,而是仍然坚持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他用自己的实验,有理有据的证明了自己的大胆猜测。

出示(小动画)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吗?

四、总结升华,延伸拓展

了解了伽利略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的品质、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多阅读类似的小故事,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屏幕出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七

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初步感悟这一写作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代替教师的分析、讲解,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向文本深处,在内容的纵向对比中,让“伽利略”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从而了解作者的匠心所在,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基于文本拓展的小练笔,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信奉”等疑难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中不可动摇地位。

2、在练习感情朗读中,咀嚼文字和标点,从而体会伽利略当时所面临的嘲讽。

3、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对比中,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4、学习作者利用环境和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品读语言文字,在内容的纵向对比中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透过这些典型事例,你对伽利略有了怎样的了解?(板书:善于质疑追求真理)

二、品读感悟,体会写法

1、抓关键词“信奉”,品读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信奉)认真默读这一段,看从哪些词句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标划下来。再把想法和同位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时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1)抓住“不容更改、真理”等重点词语感受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2)抓住“要是……就、责备”和“人们责备的语言”感受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维护和敬奉。)

2、咀嚼文字和标点,研读第五自然段

师: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

师:看,这段里有个特殊的标点符号。(问号)这是谁心中的疑问?他们果真是带着疑问来的吗?认真品读围观人的语言,也许你会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发现。(人们心中并没有疑问,他们在来之前就认定了伽利略会失败,是来看伽利略的笑话的。)

3、把“人们的表现”和“伽利略的做法”对比,深化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体会利用环境和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师:对,在大家都把亚里士多德奉若神明的情况下,伽利略却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了疑问,一个善于质疑已经不足以表现他的品质。(把板书中的“善于质疑”改为“勇于质疑”)面对那么多的嘲笑,伽利略毅然去追求心中的真理,的确称得上是“执着”。(在“追求真理”前,添加板书“执着”)

师:是的,大家说的正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叫做“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这是有了这些侧面描写,才把伽利略的形象烘托得更加生动而鲜明。写文章时,这样利用环境和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课堂延伸,拓展练笔

师:伽利略这样敢于质疑、执着追求,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一个科学道理,更给了人们许多许多的启示。随着两个铁球的同时落地,那些嘲笑伽利略胆大妄为的人,那些责备他固执的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展开想象,试着写一写。

师:同学们,比萨斜塔依然屹立在那里,它见证着400年前那伟大的一瞬间。也许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同学们会有幸来到那里,我相信,当你抬头仰望塔顶时,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伽利略)你也一定会想他做的那个试验,还会想起我们今天这堂课,它们共同提示着人生不可缺少的两种品质。那就是——(敢于质疑、执着追求)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经历某个事件或完成某项任务之后,对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我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新年决
在国旗下讲话稿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成绩,展望未来的发展,激励人们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下面是一些别人在国旗下发表的感人讲话,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范文范本既可以是经典之作,也可以是当代优秀作品,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范本进行学习和参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以下是一些写总结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思考。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开
通过学期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学期工作计划范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学期工作。
合同协议具有明确的约定内容和履行要求,有助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对照自身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因甲方提供之__________
演讲稿的内容要涵盖主题要点,做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避免跑题和重复。通过分析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如何组织思路、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以及如何与听众产生共鸣。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了很多有用的心得。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技巧的范文,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幼儿安全礼仪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和与他人和谐相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个人能力。如果你想了解一些成功的月工作总结写作技巧,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本人于xxxx年2月11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升自我认知。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作为一名对美食有浓
一个好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评估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总结的一些制定培训计划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下面是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写作的思路。xx公司是xx公司的下属企业,现有
个人简历是一份能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重要文档,它可以帮助雇主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职业背景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简历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婚姻状况:已婚
在工作方案中,我们需要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具体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工作方案案例,以供参考和借鉴。为美化各办公室环境,促进教职工卫生和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于自己学习或工作的整体认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撰写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准备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范文和案例。一、主持人开场白(19:30)。主持词:叶:当时
在撰写报告范文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阅读这些报告范文时,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技巧、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总结,让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写作形式。
演讲稿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包含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案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__班___
5.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想、行为和成长过程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进行学习和参考。7月30日,公司的新员工拓展培训顺利完成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和科学的资源分配。策划方案五:针对宣传活动的策划方案,明确宣传目标和受众群体,制定宣传渠道和内容安排。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者文章后,对所读内容进行感受、思考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与他人交流讨论。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通过写心得体会,我更加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找到了改进的方法和途径。根据省电力公司关于开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反思和自我调整的重要机会,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上对所得到的思考与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文字材料。附上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与帮助。纺织手工艺源远流长,作为纺
演讲稿是一种口头表达形式,通过言语和肢体语言向听众传达特定主题的内容和观点,它可以激发听众的思考与共鸣,我想我们需要准备一篇优秀的演讲稿了吧。能够在众多演讲稿中
实习总结是为了帮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进行的一份总结报告。接下来是一些要避免的实习总结写作错误和误区,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怎么在实习结束后完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人更好地面对类似的问题和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
有效的采购策略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采购总结范文中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也可以借鉴到其他工作和领域中。根据《_____》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
范文范本是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统的有力工具,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传递和表达文化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范文是学习和学术交流中的重要参考材料,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如何写一
合同协议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下交易双方之间的约定和责任,具有法律强制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快来一起了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通过游戏和互动学习,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接下来是一些幼儿园中班家校合作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1、做好本学期插班幼儿的各项保健工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和职场人士的学期工作计划,了解他们的目标和计划是如何制定和执行的。
在进行任何项目或活动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策划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提供指导和框架。需要写一份策划方案时,可以参考以下的案例,希望能给你一些灵感和帮助。
转专业申请书是一种向学校申请转变所学专业的书面材料,通过这份申请书,申请人可以表达自己的转专业意愿和理由。接下来是一些转专业申请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撰写转专业申
计划书也是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使团队成员在同一个目标和方向上保持一致。如果你正在为编写计划书而烦恼,不妨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灵
一个有效的学期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将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随着学期的开始,看看下面的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了解一下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技术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在下列的范文中,可以看到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展示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很幸运
工作方案的编写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优化。以下是一份精选的工作方案范本,其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步骤和执行要点。为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老年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的里程碑,记录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和领悟。以下是一些获奖的心得体会作品,它们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深入反思和总结。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声乐
申请书是对我们自身实力和能力的一次全面自我评估和展示。接下来是一些较为成功的更多申请书样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尊敬的xx镇土管所领导:我叫xxx
医院工作计划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医院未来的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导。以下范文是一些医院工作计划的简洁版样例,供大家参考并进行个性化调整。市场部直接对总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整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和灵感。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样片,供大家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第一段:引言(100字)。完
家长会可以为家长们提供一种倾听孩子需求和关心孩子成长的平台。接下来是一些家长会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供大家参考学习。我是xxx的妈妈。经过三位教师一个学期的
撰写一篇优秀的大学生演讲稿需要我们注重情感表达,让观众在情感上与我们产生共鸣。在阅读这些大学生演讲稿范文时,大家可以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演讲方法。
租房市场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租房成为一种更加合理的居住选择,人们对租房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如果你正在考虑租房,那么这些租房经验和建议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做出决策。
小班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份重要文档,它包含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信息。请大家留意下面的小班教案范文,希望对你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感恩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善良品质,能够让我们更加快乐和满足。下面是一些感恩的诗歌和歌曲,让我们用音乐来表达感恩之情。尊敬的:古时候,鲁国人子路,因为尊敬老师其师孔子
当员工对当前工作环境或职位发展不满意时,辞职申请书就成为了表达决心的有效方式。范文二:对公司和同事的支持表示感谢,但追求更高薪酬和职业发展机会。尊敬的领导:您好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与思维过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帮助。艺术是一种美育方式,它能
通过学期计划,我们可以合理分配时间,不至于在考试前才发现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复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完整的学期计划范文,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学期计划的内容和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经验的总结和感悟,通过总结心得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改进自己的表现和取得更好的成果。总结心得是对自己经验的梳理和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和感悟的结晶,可以激发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在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范文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中国共产党是中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榜样》以全国优秀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所思。阅读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某个领域的核心要点。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我们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的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建模
安全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安全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安全工作总结的摘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20xx年,我社安全保卫工作在联社的正确领导下,
合同协议是商业合作的基础,它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随着社会发展,合同协议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运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样本。乙方于________年x月x
范文在写作指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审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不足之处。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范文,供大家对照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和提高。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
财务工作总结需要全面客观地评估财务状况,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财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
讲话稿的撰写需要注意结构清晰、论述合理和语言简洁明了。现在,我们来读一些耐人寻味的讲话稿,探索其中的独特魅力。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市水利系统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主要
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推动我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以下是一些读者们的读后感心得,通过阅读他们的观点,或许能够让我们对所读内容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境。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帮助。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考虑各种工作情况,提前准备必要的资源和材料。如果你正准备编写一份工作计划书,那么以下的范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工作出现重大差错。在写计划书之前,先看看别人的范文,会有更多的思路和创意。党的建设,简称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
培训心得是培训结束后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我收集了一些写得很好的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和指导。这次培训结合理论与实践,为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能力。感谢以下作者的心得体会,他们的观点和思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
范文范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和学习一篇高质量的作品,从而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和参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共同探讨。
通过阅读和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本,可以帮助大家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总结写作方式和风格。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小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范文集锦,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案编写提供一些参考和指
写心得体会是让我变得更加敏感和观察力更强的一种训练方式,它可以让我更好地发现和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和珍贵。心得体会范文6: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实
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过程、经历和成就进行详细描述的文字材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令人敬佩和感动的事迹材料。徐沛义,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
计划书是一种规划和指导自己未来行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条理地实现目标。如果你对计划书的写作方法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不妨先看一下以下范文,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写作
在写述职报告的过程中,我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定位和职责范围,并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高水平的工作态度和效率。这些范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撰写一份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
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对于更多申请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职位进行个性化的撰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更多申请书的写作要点,以下是一些成功申请人的实
规章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基础,它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和规定工作流程。接下来是一些规章制度范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为了加强财务管理,科学、有效地利用办公经
述职报告可以激励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尽心尽责,提升个人职业发展。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写述职报告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能力。
公司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进行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公司的总结范文,快来看看吧。甲方:乙方:第一条:总
一个好的创业计划应该具备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执行路径。以下是一些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和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学院名称:___
毕业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最后,祝愿大家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回顾和分析自己在某个过程中的成长和不足。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感到困惑,那么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范文。团课是一种集体学习
优秀作文应该有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写,以便更好地展示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每一篇优秀作文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希望它们能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秋高气爽,在这阳光明
在生活中,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通过阅读下面这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灵感和思考。周末家长会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家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个人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在现代社会中,更多申请书在教育、就业、奖学金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成功案例,希望能对写更多申请书有所帮助。1、首先患者需要了解的就是自
校园活动不只是娱乐和消遣,它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们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活动总结范文,或许对你的写作会有所帮助。
开题报告需要详细地阐述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认同。开题报告是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所必须完成的
规章制度能够避免工作中的混乱和不公,维护团队的和谐和秩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规章制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标准规定了xxxx有限公司员工出差旅费支
应急预案包括预防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应急预案案例,它们可以提供给您一些思路和参考。应急预案是指在自然灾害、
主持词需要在语言上具备一定的难度,既要引人入胜,又不能过于晦涩让观众听不懂。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主持词范文,其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
优秀学生与同学互助合作,能够友善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段:引言(150字)。在当今全球化的
教学计划是一种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下内容可能对你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采
承包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商业契约,用于委托某一方完成特定项目或任务。这些范文涵盖了合同签署、合同履行、争议解决等多个方面,对于合同起草非常有帮助。甲方:姓名,身份证
涵咏经典文化;承扬文献名邦。二、活动时间。3月23日——4月23日。三、活动内容。(一)针对学生举办分学段系列阅读比赛活动。1、举行一至三年级学生绘爱书比赛,选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维的深入剖析,是一种思考和分析自身经验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撰写心得体会的灵感和动力。第一段:引言(
演讲稿需要注意结构和逻辑,以便清晰地传达主题和观点。演讲稿范文的写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写作的创意和启示。“天行健,君子以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业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前,新冠疫情聚集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