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一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丝绸之路变迁和衰落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
四、本课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
1、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本课的主线,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当中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意义及衰落又是重点的重点。
五、本课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以webquest为载体,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网络探究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webquest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当中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评价、作品与交流。
如何有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更为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对教学效果的检测。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二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一声令下,150万德军全线越过德波边界,2300架飞机在天空呼啸而过,2500辆坦克和6000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向波兰腹地潮水般地压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这场战争整整进行了6年,席卷61个国家和地区,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发动侵略战争的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曾经横行一时:德国在1941年上半年时,已经灭亡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侵略也连连得逞;意大利则在非洲等地大肆扩张。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和灾难。查尔斯·坎德尔用油画生动再现了盟军在敦刻尔克撤退的一幕。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三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丝绸之路变迁和衰落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
四、本课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
1、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本课的主线,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当中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意义及衰落又是重点的重点。
五、本课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以网络为载体,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网络探究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当中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评价、作品与交流。
如何有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更为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对教学效果的检测。
课堂上的教学设计不是唯一固定的,但是好的教学成果要予以吸取,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自己适合学生。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值得学习,在其中学到闪光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发现学习的乐趣,更加有兴趣的投入其中。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四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明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二是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三是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概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概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有关史实;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后果。
2、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部分。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地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剥削。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问2:中国古代历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李自成起义_明朝。
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找出李自成起义的原因、口号、政策、建立政权和_明朝。
(1)、爆发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2)、口号:“钧田免赋”。
(3)、政策:提出“钧田免赋”口号。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4)、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_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_。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问2: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设计意图:培养同类知识的比较能力)。
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在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还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王闯”指的是谁?
2、材料中说“近来贫汉难存活”,为什么会这样说?
3、“闯王”为什么受到广大民众的欢喜和拥护?
5、“闯王”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灭亡了明王朝,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
6、“闯王”起义军最后的结局如何?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局面及影响,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等;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_了明朝的统治。(设计意图:梳理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五
课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
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
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
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
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
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
教师:孔子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
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如此。
崇高的地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走进孔子生活的时代。
(设计意图:以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在世。
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现代文翻译:周平王即位,东迁到洛邑,来躲避犬戎的侵扰。周平王时,周。
天子的权威下降,诸侯之间强大的兼并弱小的,齐国、楚国、秦国、晋国这些国家很强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了。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一:政治上,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
小组二: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
小组三: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日益残酷和激烈。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王崛起,周初。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被逐渐破坏,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一些有识。
之士面对这种种新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
的政治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对政治、
经济、军事上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
会背景。)。
二、孔子和老子: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1.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展示:
孔子。
教师: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宋国贵族后裔。他三岁丧。
父,自幼生活贫苦,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官,后升任鲁国大司寇。晚。
年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但其政治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用。后来回到。
鲁国专心整理古代典籍,广收门徒,潜心教育事业。
展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现代文翻译: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没有过问马。
的情况。
教师:通过以上材料,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这段材料反映了他什。
么思想?
学生:孔子关心人,而不在意财产的损失。
学生: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教师:孔子所提倡的“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认为“仁”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就是“爱人”。
展示: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教师:孔子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学生:孔子主张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法。
教师: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孔子的言论,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教育家孔子。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一说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孔子创办私学。
展示:
孔子讲学图。
教师: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是没。
有机会进入校门的。孔子创办了私学,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展示:
孔门弟子。
颜回曾参子路。
教师:孔子招收学生不问身份贵贱和家世贫富,只要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
干肉当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孔门弟子。孔子弟子大多数出身于平民,也有商人出身,还有出身于贵族的。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像颜回、子路、曾参等人,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
教师:孔子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示: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曰:‚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
现代文翻译: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吧。‛。
教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回答。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
思想?
学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展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教师:孔子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要“温故知新”。
展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教师: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段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展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教师:孔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对于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学生: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
学生:要虚心好学,善于向别人请教。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帮助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论。
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教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孔子的学说成为以后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教师:从汉朝开始,孔子受到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孔子及其后代两千多。
年来一直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孔子也被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而在今天,孔子及儒家学说,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示: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
(设计意图:通过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建立,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
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走向世界。)。
教师:在与孔子生活的同一时代里,还有一位智者不得不提,这就是老子。孔子。
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称赞老子“学识渊深”、“志趣高邈”。
展示:
孔子问礼于老子。
2.智者——老子。
展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现代文翻译: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教师:这段材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学生: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展示:
塞翁失马。
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老子的辩证。
法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分别反映了仁者与智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思考。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迎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古为今用:(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我们班中存在着个别同学不按时上交作业的'问题。请同学们分成4组,分别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来说出你的‚治班方略‛。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儒家小组:应该多关心、爱护这些同学,加强思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改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墨家小组: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我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帮助那些。
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道家小组: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现在有些同学还小,没有意识到做作业的。
重要性,等升入高年级后,他们的自觉性会得到提高,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法家小组:我们可以制定班规,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惩罚,如果不完成。
作业,就不许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也不许参加课外活动等。
教师: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活学活用,其实每家学说都有可。
取之处,我们要做到“博采众长”,从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治班方略”的陈述,既帮助理解了百家争鸣各派的政治。
观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国纷争的状况。
展示:
嗟乎!寡人得见此人(韩非子)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
现代文翻译:哎呀,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韩非子),与他交游,死也没有遗憾了!
教师:法家学说最终被秦始皇所采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国家。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呈现出的“百家争鸣”,特别是儒家的“仁”、“义”、
“礼”、“智”、“信”,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法家的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用,形成“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这些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源头,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列举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
二、孔子、老子: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六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德军攻占北欧,敦克尔克大撤退,法国投降和“自由法国运动”,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课内的思考题,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慕尼黑协定的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难点: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讲授新课。
【复习提问】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的战争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慕尼黑阴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提示,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就无险可守,任人宰割)。
德国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但是,英法不支持盟国,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提醒学生注意“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国家。)。
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所推行的纵容政策,不仅损坏了弱小国家,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法国战败被德国占领,英国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狂轰乱炸。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德军突袭波兰(1939.9)。
德军进攻波兰,华沙陷落。此时的西线,英法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却按兵不动,坐视波兰亡国。英法既然已经对德宣战,为什么坐视自己的盟友波兰灭亡呢?教师归纳:这一行径是英法纵容政策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应用。
2、德国进攻北欧和西欧。
思考英法的纵容政策是否能避免战争?法国的溃败(1940.6)(简介《马其诺防线》的资料)马其诺防线真的是固若金汤吗?它的弱点是什么?提示:马其诺防线再坚固,也是消极的防御体系。法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占色当,造成了英法几十万大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元气大伤失去抵抗能力,最终在1940年6月,巴黎沦陷,德军直接控制法国北部,南部由维希傀儡政府管辖。拥有世界上大陆军的法国仅仅六个星期就宣告灭亡,令人深思呀!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政策自食其果,导致了法国的灭亡。当德军进攻西线时,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走上了与法国不同的道路。
3、英国坚持抗战法国投降后,德国准备大举进攻英国,为取得制空权,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空袭,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邱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拒,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限期地搁浅了。纵观西欧战事,北欧被占,法国沦陷,英国损失惨重,这是英法长期推行纵容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苏德战争的爆发。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世界大战开始扩大化。
2、莫斯科保卫战德军用精锐部队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的认识。明确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四、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
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看过的美国大片《珍珠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情节,结合教材了解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进一步解释:日军通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发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至此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扩大。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七
我从__年至今一向从事初三历史教学,之所以能有一点点的经验,那是因为我对教材熟悉罢了,教学时光长了,自然就有一点体会和感受,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致于在课堂上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明白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用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必须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状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初三的教学工作是直接应对中招考试。做为初三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师要多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招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潜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构成习惯。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决定等诸方面的综合潜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兰著名的绘画大师梵高的名言作结:“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方这句话吧,实实在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我上了一节课是《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此课按照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透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然后透过启发与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最后是思维拓展、达标检测。反思此课,我感觉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由高涨走向平静最后陷于低落。
一开始,我透过一段影音资料引出了本课的主题。在讲第一个问题“诗歌的黄金时代”时,我提出问题“你明白的唐代诗人有哪些?”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然后我又分别让他们欣赏了三位重点诗人的图片,介绍,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诗和画中寻诗的活动。同学们十分用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踊跃举手。当讲到第二个问题“光彩夺目的散文”时,我就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立刻开始平静的看书,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没有了兴高采烈的神情,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静静地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思考了“我就应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思考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当我和教研组长及其他老师交流时,他们提醒我,你没有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让他们沿着自我的思路继续前行,即没有让学生自我从身边的、熟知的知识谈起到引出未知知识,也没有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质疑的时光,所以学生的情绪才一落千丈??大家的话使我更加明确了本课失败点所在。
课堂教学中就应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我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能够透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透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节不太成功的历史课,让我体会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时,要真正做到教师、学生的主角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怎样去学,我想明白哪些问题??而非按教师的预设只思考自我怎样教、怎样问、学生能答出教师的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次的偏差,还是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设计中虽然思考了学生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师为主的做法中,这也是今后我就应十分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
透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我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八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_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_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_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九
知识与能力:掌握慕尼黑阴谋及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史实:德军闪击波兰,德军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及扩大的史实。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探究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讲述法。让学生对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理清历史线索的能力。
3、影视辅导法。通过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断,增强直观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漫画导入:《三头怪兽》。提问:知道他们分别代表哪三个法西斯国家吗?
【新课教学】。
慕尼黑阴谋。
阅读课本第1段,了解书中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师生互动,学习二战前德国的扩张。
吞并奥地利。
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
知识与能力:思考和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慕尼黑阴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难点: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法西斯的罪行》视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德意日法西斯化过程,那么他们究竟犯下了哪些罪行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新课,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习。
2、学习新课: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什么?
2、慕尼黑会议参加的领导人地点是什么?
3、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绥靖政策?为什么要推行绥靖政策?它的影响是什么?
6、第二次时间大战扩大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7、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第二环节:局部学习、加深认识。
慕尼黑阴谋。
1、时间:
2、参加国家及人物:
3、内容:
4、影响:
5、绥靖政策。
播放《慕尼黑阴谋》加深印象。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德国闪击波兰:
2、德国占领西欧:
3、德国突袭苏联:
4、日本偷袭珍珠港:
播放《不列颠空战》视频。
讨论:波兰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法国为什么迅速溃败?
英国为何能取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
思考:
1、苏德战争爆发后初期,苏联军队为什么节节失利?
2、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原因是什么?
播放《日本偷袭珍珠港》视频。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重难点突破。
2、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为什么波兰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灭亡了呢。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一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和发现的主要考古资料,知道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体制特征、使用的工具、火的使用和发明以及生活组织情况。
2、能力目标:利用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图片,培养看图、识图能力;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
2、难点: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化,掌握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
1、教学设备:多媒体。
2、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导入):《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元谋人遗址》,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获取到怎样的信息?请简单概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频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作为历史课程开篇的第一课,先声夺人地将学生牢牢地吸引进我们的历史课堂至关重要。)。
(二)授课过程。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学生回答略。
教师:(展示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图片),什么是化石呢?请同学们查字典了解一下。(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观察这两颗牙齿化石,它们有什么特点?(硕大、粗壮,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它们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个体,而且是门齿化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另外,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像刚才视频中提到的刮削器,而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了许多炭屑和黑色的烧骨。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现在,请同学们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呈现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一张图片,看看能归纳出哪些有用的信息?同学们读历史地图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看图片题目,弄清楚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第三,看图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
第四,找出特点。
现在,以四人小组形式共同讨论这两个问题。
同学们讨论、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我国已知的远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说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确是中华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的远古文明。在这些远古人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年代距今有大约170万年的时间了。刚才我们已经学习过元谋人的相关内容了,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另一远古人类——北京人。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教师展示周口店的照片,为学生介绍: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北京人长得既像猿类而又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也因为这样,我们称他们为“猿人”。细心观察,会发现北京人头部的猿类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他们体格健壮,肌肉有力,毛发非常浓密。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略。
教师归纳:正是由于劳动,手由最初只能做简单动作到逐渐会做各种复杂动作,灵巧性越来越强。因此,手是最先向现代人方向发展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下肢在四肢分化之后,只担负支撑身体和行走的任务,所以相对手的发展来说较为落后。而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这些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师展示图片,提问:根据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图和北京人砸击敲打图,描述北京人是怎样劳动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原始时代,北京人要面对种种险恶的环境,为了生存下来,他们要进行顽强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创造了和自然作斗争的武器,也就是石器和火。当时他们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器,他们通过砸击、敲打、碰撞的方法,把石块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石器。同学们可以翻到书本的第4页,看看顶头部分的小字内容,了解一下北京人打造的石器。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了。而从灰烬的成堆来看,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那么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呢?火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再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对,他们使用的是天然火。火的使用,能够帮助他们吃熟食、御寒、照明和驱赶野兽,这也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虽然如此,当时的生活条件依然很艰险,不仅要抗击种种自然灾害,还要猛兽的攻击。
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代繁衍下来的呢?试着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他们过着互相协作的群居生活。这种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力量的源泉。北京人大约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微博的劳动成果,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采集是北京人获得食物的主要方法。在群居生活中,他们还处于原始的乱婚状态。这种群体就是原始人群,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他们就是靠这种社会组织,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斗争,顽强地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体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3、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
到了距今约1.8万年的时候,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又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因为他们的遗骨化石是在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山顶洞人”。同学们自学一下这一部分的内容,一边阅读,一边与北京人的外貌、劳动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回答略。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重点内容是哪些?(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课件展示知识结构。
(四)作业。
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写一篇小作文,5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1、形貌、体质特征。
2、制造工具:打造石器。
3、使用天然火。
4、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副板书:根据课堂实际需要。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二
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运作。
环节一:导入阅读一则新闻,思考:。
首相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议会的关系?在英国掌握大权的还是女王吗?
环节二:探究问题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板书)。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问:为什么叫光荣革命,其实质是什么?)。
历史传统:英国早期的议会传统。
思想基础: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探究问题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板书)。
小组讨论:对比前后两个国王的权力不同。
2.1832年议会改革:上下议院的早期组成?议会改革的原因?议会改革的结果?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政党制的发展:内阁的由来:
责任内阁的形成:(举手回答;小组讨论:梅姨上台的步骤)。
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小组讨论,逐条回答)责任内阁关系图。
(补充总结):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展开激烈竞争,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阅读历史纵横,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板书)(举手回答)。
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及影响(举手回答)。
环节三:本课小结(提纲和关系图)。
环节四:课堂练习环节五:布置作业。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了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交往的基本原则――尊重与平等,它对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提高社会生活技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尊重、平等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父母、邻居、同学、外地人、残疾人的品质,使学生认识到人格的尊严,平等待人,引发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学方法:
情境表演、讨论。
教学准备:
让
三、
四个学生准备情境表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理解的技巧。其实,能够沟通与理解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待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尊重与平等。
[幻灯片]二、尊重与平等。
[老师叙述]下面,通过观看王丽同学上初中后遇到的几件事情,请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情境表演一:
[幻灯片]展示演员表(主持人及解说:老师;演员:两位学生。)。
[表演]王丽上了中学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她常常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写信、写日记。有一次,妈妈看她在房间里呆了很久,怕她学习太累了,想叫她休息一会儿。于是,妈妈一边推门进去,一边说:“小丽啊,做作业那么久了,休息一下吧。”王丽一听是妈妈进来了,赶紧把日记本放进书桌的小抽屉里。妈妈看她神神秘秘的,就笑了笑说:“什么秘密啊?”王丽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其实,在她心里已经想好了明天要去买把锁来。(暂停)。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王丽的妈妈是去偷看王丽的小抽屉了还是没有去偷看?请同学分别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当妈妈的一定很好奇,想看看抽屉里究竟是什么,她也是关心自己的女儿。有的同学则认为妈妈知道那是王丽的秘密,觉得应该给她私人的空间,所以不会去偷看的。
[教师。
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对妈妈接下去的行为进行了猜测,并谈了自己的理由,我们就看看下面的事情到底是怎样发展的吧。
[继续表演]第二天,王丽正准备去买锁,妈妈却微笑着走进来,说:“这把小铜锁送给你,爸爸妈妈知道你的想法,你长大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我们尊重你。”王丽拿着这把锁,不知道面对父母的信任还应不应该把抽屉锁起来,她觉得很为难。
[教师提问]王丽的妈妈的做法你是不是感到很意外?
你从妈妈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觉得王丽应该把抽屉锁起来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要锁起来,万一被妈妈看了,秘密就没了。大多数同学认为不用锁了,既然妈妈把锁送给了你,说明她尊重你、信任你,那你也应该尊重和信任她。
[教师叙述]过了几天,王丽在小区里又碰到了一件事。
情境表演二:
[幻灯片]展示演员表。(略)。
[表演]一天,王丽和同学龚倩在王丽住的居民小区里玩,王丽看到开修鞋铺的老大爷,主动打招呼说:“张爷爷,您好,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老大爷说:“谢谢,你已经帮我打扫好几次卫生了。”龚倩悄悄地问王丽:“这个人是谁啊?”王丽说:“他是一个外地来的老大爷,在这里开了个修鞋铺,我们小区里有好几个外地人,有的开商店,有的卖早点,还有的修自行车。”龚倩说:“你怎么对他们那么好啊,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尤其是那个修鞋的大爷,手总是黑呼呼的。”(暂停)。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龚倩的说法对吗?
如果你是王丽,你会怎么回答龚倩?
[学生讨论]一般同学都会说龚倩的说法是不对的。如果自己是王丽,他们会说“人与人之间是一样的、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不应该看不起别人”等。
[教师叙述]大家说得很好,让我们看看王丽是怎么说的。
[继续表演]王丽听了龚倩的话,郑重地说:“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正当的,就应该得到尊重。”龚倩听了之后感到很惭愧,低声说:“我懂了,我以后不会再看不起他们了。”
[教师叙述]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件王丽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
情境表演三:
[幻灯片]展示演员表。(略)。
[表演]又有一天,王丽去上学,在学校的楼梯上,她遇到了她们班的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学,于是她就走上前,说:“我扶你吧。”“谢谢你。”当她们走进教室时,看到两个调皮的男生在模仿她走路的样子,那位同学伤心地哭了。(暂停)。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那两个男生的做法对吗?
如果你是王丽,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一般同学都会说他们不对。如果自己是王丽,会骂那两个男生,不许他们嘲笑残疾人,应该尊重和帮助残疾人。
[教师总结]那么,我们看看王丽她是怎么做的。
[继续表演]王丽非常生气,上前阻止他们说:“你们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尊重别人了。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你的腿有残疾,还受到这样的嘲弄,会有什么感受呢?”那两个男生被说得哑口无言。
[学生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应该。
(1)平等的尊重他人的劳动。
(2)平等地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选择。
(3)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4)平等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不同的,思想不同、职业不同、观念不同,但尊重与平等地对待他人,这个是相同的,也是最起码的。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他;懂得尊重与平等,收获豁达与平和。让我们互相尊重、平等相处,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吧!
[结尾]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同时展示尊师爱生、捐款助残、关爱残疾儿童、关爱老人等图片。
课后作业:写一写,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最让你感动的又是什么?
对你以后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教学提纲:
二、尊重与平等。
1、生活需要尊重与平等。
(1)情境表演一:父母与子女间的尊重与平等。
(2)情境表演二:对外地人的尊重与平等。
(3)情境表演三:对残疾人的尊重与平等。
2、如何尊重与平等对待他人。
(1)平等的尊重他人的劳动。
(2)平等地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选择。
(3)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4)平等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新观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个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组织、文化、观念来一个大的重建。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观念来一个巨大的转变。简言之,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变“讲堂”为“学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使学习不再仅仅为了获取“分数”,而且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的经验。总之,“学习一生有用的东西”,“教是为了不教”,需要对现有教学方式的一种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高度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在教育中我们需要高扬“人”的旗帜,旗帜鲜明地反对对人的摧残和人的异化。
2、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分数为本。
四、研究的目标。
1、改变注入式的教学程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逐渐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成为教学的常态,追求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课堂。
3、使教学变得高效和轻负担,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学校和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快乐家园。
五、研究内容。
1、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所谓“发展”,就是变化和改变,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发展”是与自身的原有状况做比较,是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发展性课堂教学是为学生一生服务的教学,它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让学生“学习一生有用的东西”。
2、教学案一体化研究。教学案一体化有利于沟通教与学、讲与练、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能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使“素质”发展有了时间和空间。
3、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要教学高效,首要在于模式的高效。要积极研究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高效教学模式。
六、研究的过程。
1、学习当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我们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学习生本教育、发展性课堂的有关理论,学习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主张,积极开展讨论,逐步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先进教学模式的引进和应用。到外地学教取经,积极探索高效教学模式。从集体备课入手,教师相互听课切磋,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积极高效的教学模式。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实践。在班级中尝试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尝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七、困惑与建议。
1、长期注入式的教学使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逐渐固化,新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在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很难扎根,任务还很艰巨。
2、老师个体的探索终究力量有限,要形成合力尚须全体教师合力探索,如此方能攻坚克难,取得成效。
3、“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如何处理,尚须认真探索。仰望“素质教育”的星空,但面对的是功利教育“分数至上”的现实。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在“应试”上不输,需要一个高效的应对模式。
八、研究对象。
林州市临淇镇第一初级中学的全体学生。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简要了解与概括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及条件(重点)。
1、根本条件(社会基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2、人心所向: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实力条件: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4、主观条件(个人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推行正确的政策(连横)。
5、政治上:废分封,行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统一。
6、诸侯争霸形成了局部性的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2、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符合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政治方面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b、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管制和行政机构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2、经济方面a、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b、统一度量衡、货币。
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以及统一天下的时间。
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30——公元前221)。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半两钱,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社会上流行隶书。
秦朝的疆域。
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情景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秦得以统一中国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发展的趋势。
四、教学准备:
1、教师通过各找到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对本课进行预习个途径。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战国时期,七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奴隶制被废除,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向学生播放《秦王扫六合》的歌曲,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即歌曲的歌词,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扫六合”的气氛,产生学习的注意力及好奇心,提问:“秦王”指的是谁?(秦始皇)“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统一天下)。
2、新课分享课堂准备。
秦朝完成统一的时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以及各个官职的职能是什么?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管理军事。
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在全国所通用的字体,货币是什么?
在全国通用的字体是隶书,通行的货币是秦半两钱。
3、快速阅读完成后同桌相互讨论,交流得出答案,再有老师抽查,最后公布答案,并让学生勾画出来。
学习探究。
提问:为什么同一全国的任务由秦完成?
课后辩论: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作为我国的始皇帝他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其暴政,劳民伤财,横征暴敛,使劳动人民揭竿而起,反对秦朝的统治。那么秦始皇的功过与得失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可分为正方与反方进行辩论,增加乐趣)。
五、板书设计:秦朝的统一。
1、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a、条件b、过程c、时间d、意义。
2、巩固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建立。
a、政治措施(2)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b、经济措施(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c、文化措施:统一文字。
【总结与评价】。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出:通过《秦朝一统》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措施,也知道了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现在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一直被“统一”问题困扰着,台湾这个游子至今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的看法,教师不做任何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间。
【知识延伸】。
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或到相关网站查找有关秦始皇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一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史学习网站,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浩瀚的信息来学习历史知识,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2\3,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1\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
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
7000万人按死因可分为三类:一是死亡的军人;二是死于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三是死于战争相关原因的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人死亡人数合计约有1800多万(不含死亡的俘虏);死于交战各方刻意杀戮的平民和战俘大概也有1800多万(其中80%以上死于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之手);而死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等的人数则在1500-3000多万(这个主观性比较强,看所在国怎么划定相关原因的范围了,中华民国和苏联等国后来都大幅调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数,正因如此二战死亡人数便有了5000~7000万的变化)。比如中华民国所列的伤亡数为3500万,其中死亡占1800万,而在这死亡的1800万人中属于前两类死因的人数大概占20%,苏联前两类的死亡人数则要占到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华民国死亡的1800万人中还包括了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发饥荒而死亡的300多万人以及其他非沦陷区各种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为战争导致救援无力灾情扩大,把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华民国所公布的死亡人数为800多万,统计标准有所变化。
军队在战争中的损失(减员)一般由死亡、伤病、被俘、失踪等几部分构成,而军人的死亡又包括阵亡、因伤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为例:苏军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死亡为681.7万(阵亡占76%,因伤致死占16%,因病、事故等死亡占8%),被俘或失踪为445.6万,伤病累计为1832万人次(受伤占82.9%,因病减员占16.6%,冻伤占0.5%)。另外,军队所处的战争态势不同,其损失的构成便有极大差别,以苏德战争期间的苏军为例,苏军的历年月均损失为:1941年71万,1942年61.4万,1943年65.5万,1944年57.3万,1945年70万,相差并不太大,损失最惨的1941年与损失最轻微的1944年之比不过为1.24倍,但其历年损失中死、伤、俘构成比例却有天壤之别,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踪人员月平均为49.6万,1942年为27.1万,1943年19.2万,1944年14.7万,1945年18.6万,其高低之差达3.37倍以上。一般来说,处于进攻的一方其伤员所占比例较大,而败退的一方,由于其伤员无法及时撤出,或最终成为俘虏,或因得不到有效医治而死亡,因此败退的一方其损失中死亡、被俘人员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围的部队最为典型,如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28万德军,除了3万多伤员空运出围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所遇也有类与此,一个个的岛屿成了已丧失制海权的日军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绝大部分守岛日军的归宿。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七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我们看来,即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最佳结合,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通常同类的书籍,要么以理论分析见长,案例呈现是为说明理论问题服务的;要么是案例的集合,案例的点评中也间或有些理论的指导,但读起来终觉得不过瘾。本书编者从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两条线组构了本书的篇章,力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在理论方面,较少议论理论的意义与价值,着重于理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学案例不只是单独呈现案例本身,而是将案例放到一定的理论框架中去解释、叙述。在本书中,大量以叙事手法呈现的教学案例,希望能帮助一线历史教师在阅读中学会写作,为老师们写下自己的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提供一些范本。同时,书中所举案例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历史教师的案头佳作,具有一定典型性,可读性强。可以说,本书不是一本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的纯粹理论著作,更有别于历史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集,我们期待读者朋友们以游园的姿态来阅读本书,可以随意翻阅,不必讲究阅读的章法——从头读到尾,只要你翻开喜欢的章节、打开亮眼的案例,即可欣赏无限的风景,收获无数惊喜。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八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
1942年9月的两大阵营。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十九
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应试素质。
备课--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落实考点,深挖教材;联系热点,研究动态。
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思维为主导。双边互动,练讲结合,问答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及效果:
教学内容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材的处理,依托教材,打破章节顺序,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
(一)成功之处:
1、重视基础,强调知识的整体,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活化历史知识,切准发展脉络、把握时代特征,提升了能力,拓展了思维。
2、突出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关注热点,延伸历史的发展性,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把台湾问题、和谐社会、民族问题等学生们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学习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自觉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之间应和谐发展,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此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二十
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
师: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
师:课堂反馈。
板书:
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后感:
磨砺与提炼。
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很多,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
优势:
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给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智慧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
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能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巧妙。
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关注面。
4、激发学生“发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总体而言,非常感谢一直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
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二十一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布置研究任务。一组:研究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二组:搜集商鞅的有关资料。三组:用历史短剧的形式表现出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四组: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
2.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国庆长假就要到了,请同学们谈谈打算怎样度过假期?
你们知道上世纪70年代人们是怎样过假期的吗?
四组同学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展示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改革开放]。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公田不治”诸侯争霸]。
三、讨论问题:
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
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以多种形式展示]。
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
三组同学表演历史剧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地点:秦王宫殿。
人物:秦孝公、商鞅、大臣甲、乙、丙主持人。
场景:秦孝公与商鞅对坐于舞台右侧,作议事状,大臣甲、乙、两边说边上。
大臣甲:听说孝公要启用商鞅这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乱了祖宗的规矩了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够乱改!
大臣丙:我们赶快去劝劝孝公吧!
主持人: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商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
大臣丙:古法、旧礼改不得!
商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众大臣:这……这……。
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二十二
国政府向国联求助,却并未得到国联的积极回应。当时西方大国普遍奉行绥靖政策,意图通过纵容法西斯的行径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态势。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装备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战士。
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在经过7个月的抵抗之后,因西方国家的出卖和两国实力差距过大,埃塞俄比亚寡不敌众,最终沦陷。这次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软弱无能,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西班牙内战。
共和国的国际纵队正在作战。
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最终亲法西斯的佛朗哥势力获得胜利,重新在西班牙复辟帝制。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
慕尼黑阴谋。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并吞了奥地利。接着,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面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慕尼黑阴谋。
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意志第三帝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德意志第三帝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展的步伐。苏联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此,在与苏联商讨了瓜分波兰和东欧势力范围,得到苏联的中立保证之后,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这一条约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实用23篇)篇二十三
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价值。
3、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
2、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相关史料图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1、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教学难点】。
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授课类型】新课。
【课时】1课时。
【教具】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导入)两汉时期,中国以高度文明和繁荣富强闻名于世,中华文明向外传播。同时,中国也要吸取外来文化充实自己。那么,中国与世界是通过哪条商业通道来实现的呢?(学生回答“丝绸之路”),(老师肯定)对,在两汉时期,中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实现的,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世界有哪些交流?“丝绸之路”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课题)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老师导课)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
(板书第一标题)。
一、丝绸之路。
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老师讲解)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由于在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
2、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师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其实“丝绸之路”就是张骞开辟的。(请同学齐读“后人对张骞的评价”)“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3、(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丝绸之路”路线图和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比较它们的起点和走向。巩固记忆。
4、“丝绸之路”开通后,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加强了,那么“丝绸之路”的形成有何作用?(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了东方和西方,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6、(老师指出)在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已初步形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小字部分内容,找出“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老师点拨:中国与朝鲜交往既可通过陆路,又可通过海路实现。中日交往只能通过海路,但中国和欧洲的首次交往是通过海上实现的。)汉朝以开放的态度与外界交流,特别是与周边邻近国家有着密切交往,其中朝鲜和日本深受中国影响。
(板书第二标题)。
二、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1、(指导读书),找出中国与朝鲜交流的方式,并勾画出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并归纳:(1)中国人移居朝鲜半岛。(2)中国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传入朝鲜。(3)中国的物品传入朝鲜,如蜀郡制造的漆器。
2、(指导看图片)教材74页“东汉陶船”、“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图”,从这两幅图反映出汉代造船业发达,也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老师指导)朝鲜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日本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指导读书,出示东汉疆域图)(1)找出西汉时就与日本有交往的历史,(2)找出东汉都城洛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提问: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那东汉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为什么?(3)找出东汉时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历史。(然后讲解,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说明了中日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人民有友好交往的历史。
4、(拓展提问)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对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两国只有和平相处,互利合作,才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发展。)。
(老师引导)汉朝时,除了与邻近国家交往外,中国还与欧洲有着友好交流的史实。
(出示第三标题)。
三、汉与欧洲的往来。
(老师讲述)公元,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虽然没有到达大秦(古罗马),但他了解了大秦和欧洲更多的情况,为以后双方的交往准备了条件。
(老师提问)欧洲与中国第一次交往是什么时间?处于哪一世纪?交往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课堂小结:
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增多了,丝绸之路开始形成。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东西方交流的足迹,它是古代文明传播的道路,它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它的存在反映了两汉时的对外交流十分繁荣。两汉与近邻、朝鲜和日本有着密切的`交流,与欧洲同样友好交往。正是由于实行了这种开放的政策,两汉时的经济文化也十分繁荣。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a长安b成都c洛阳d西域都护府。
2.标志着欧洲国家与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a第赛出使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c班超经营西域d大秦遣使来汉。
3.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历史悠久。赠给日本倭奴国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中国皇帝是()。
a汉武帝b汉元帝c汉文帝d汉光武帝。
4.欧洲国家同中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开始于哪一世纪?
a公元前1世纪b公元1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15世纪。
5.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a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往来。
b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着重要影响。
c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d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
6.西汉时通向今印度、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其起点是()。
a重庆b成都c洛阳d长安。
7.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各字,主要是国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广泛,名称准确行动。
b是历史上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第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
8.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条支海后没有继续前行,扩大了国中人的视野。“条支海”是现在的()。
a红海b波斯湾c里海d黑海。
拓展训练:
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张骞b卫青c班超d甘英。
2.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3.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a陆上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南方丝绸之路d西方丝绸之路。
培优训练:
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和作用?
2.你认为当代的中国应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