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可以作为决策者制定政策和方案的重要依据,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这些调研报告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于了解和分析某个特定领域非常有帮助。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一
“双减”意见公布以来,商都县育苗小学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学习相关政策,提高认识,落实行动,注重效果。从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优化学生作业布置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探索实施减负增效具体举措,力求提升办学质量。
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推进“双减”的主力军,发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育苗小学以年级组组内教研活动为先导,以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根本,以听、评课等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校长室、教导处等分管领导及教研组长持续关注并参与教研活动。
为实现“双减”落地,让学生乐享“双减”,学校特推出丰富的社团活动,拓宽知识、开发潜能,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
20xx年5月30日,学校组织开展以“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展示“双减”政策下,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校素质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为学生提供快乐竞技平台,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双减”政策下的快乐成长。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减质增效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通过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学校组织开展以“书香浸润校园读书点亮人生”为主题的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旨在养成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落实“双减”工作永远在路上。育苗小学将在商都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双减”工作实施方案,注重管理效益,提升课堂质量,强化课后服务组织管理,做实做细学校常规工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二
7月13日,临渭区政协副主席马晓波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教育“双减”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育红中学、云尚月亮宫艺术学校、西安路小学等地,通过展板、展台了解学校推行”作业革命“的成果,对“双减”政策落实、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给予充分肯定。
调研组强调,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双减”工作与全区教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配足配强师资队伍,让人才“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要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要强化教培机构监管,确保“双减”工作见实效。
调研组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密切家校联系,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营造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要提升教学能力,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作业质量,做到减负增效。广大政协委员要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为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贡献智慧力量。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三
为了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和未来着想,国家落实了“双减”政策,同时“双减”政策能否落地见效,关键看学校如何积极作为,承担起学校教育应有的职责和功能,扛起减负增效的改革重担,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吸引学生主动回归校园。
学校如何进一步强化教育主阵地,需要从课堂、课后、教师这三大方面入手。
一、提质增效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与素养的主要途径。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班额普遍偏大的情况下,也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法通过校内课堂发挥出潜力,获取充足的学习竞争力,于是求助于校外补课,学生奔波于各大补习机构,苦不堪言,这样的风气也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想要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学校需做到应教尽教,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从根源上尽可能减少学生到校外机构“开小灶”的需求。
二、因材施教是课后服务的核心指向。按照“双减”政策文件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全国中小学将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即周一至周五,每天课后开展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如何利用好这课后2小时,着实考验学校的办学智慧。学校应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分类、分层的个性化教学。对学科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应做好辅导答疑,满足他们“学饱”的需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创造条件、积极拓展求知空间,满足他们“学好”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可针对学生的爱好特长,组织文体、艺术、科技类等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第三方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师资配备是承担应有职责的关键保障。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服务,教师是关键力量。一方面,学校应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加强教师权益保护。“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的工作量、在校工作时长必然会增加,在倡导教师敬业奉献的同时,对于教师额外付出的劳动,应该给予相应的报酬,并根据教师工作成果加大激励力度。另外,学校也可通过统筹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或聘请退休教师及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到校参与课后教学服务等方式,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保障教师合理休息时间,以便他们有充足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双减”政策的落实,任重而道远。如果说“双减”政策给“剧场效应”对教育的捆绑剪开了第一刀,让学生与家长有了“坐下来”学习的意识,让全社会重新树立“教育回归校园本位”的导向,那么接下来的落实,就要看学校自身如何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好减负增效,让学生踏踏实实“坐着”也能学饱、学好。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四
xxx:
大家好!
“双减”政策的重磅推出,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保障,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也会进一步鞭策自己,向做更优更强的校内教育努力。
1、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抓牢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让自己的课堂高效是真正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学生,课本,教师构成了课堂的三要素,三者只有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课堂链。
2、优化作业设计。双减政策之一,是减轻义务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这就对作业的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的梯度,作业的分层,作业的时长,作业的质量等。作业负担虽然减轻,但教育质量不能减轻,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温固而知新,是学习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作业的优化设计是需要去下功夫研究打磨的。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作业负担减轻,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这就对学生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学生必须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课后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高质完成作业的同时,更要注重阅读,自学预习,复习巩固。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新的挑战与机遇。打造更高更优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加全面的新时代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所在,甘之如饴,作为教育人,义不容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五
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指基于结果导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的流程、相对统一的指标及标准,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性测量与分析的活动。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有利于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率、效益,有利于实现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不仅能总结经验教训和及时纠正政策失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还能对公共政策参与人员起到重要的间接监督作用,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一、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和研究。
党的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xx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20xx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科学民主决策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和行政的基本理念,公共决策机制日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正逐步形成。重大项目上马前和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与经济效益“双评估”的机制已在全国推广。四川、海南、贵州、广西、黑龙江、天津等地积极探索,取得可喜成效。四川省在实践中总结出五方面重大事项、五项重点评估内容、五步工作法、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五条监督渠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个五工程”科学评估体系。海南省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三大矛盾突出领域:一是重大决策。包括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改革改制方案、社会管理措施以及建设规划的出台;二是重大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三是其他重大事项。包括影响大、涉众广、情况复杂的大型活动等。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广东省政府颁布《广东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规定“政府规章实施后,根据其立法目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府规章的立法质量、实施绩效、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评价,并提出评估意见”。总体看,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使政府部门公共决策水平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学者们就政策评估的类型、标准、作用及影响政策绩效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但总体而言,相对于实践探索,我国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明显滞后,已有的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又多数停留在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评估主体、评估价值取向等方面,严格来说,是政策的执行力评估,与以“结果导向”和“公众满意度导向”为核心理念的绩效导向相距甚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且与已有实践相结合的公共政策评估方面的研究更加鲜见。
二、政府实行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影响因素。
客观来讲,公共政策的绩效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政策及其绩效之间不一定是直接的对应关系,绩效一方面是一种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主观判断,所以绩效是既客观又主观的存在,是对比政策实际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判断,所以它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同时,政策绩效的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之间、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之间也可能存在不一致,这些都增加了政策绩效评估的困难。但这些困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政府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估。实际上,有很多因素恰恰说明进行政策绩效评估势在必行。
1.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的需要。
过去政府管理中计划占主导地位,对公共政策进行绩效评估的需求不迫切。提出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众作为服务受体,其意见和利益被摆在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政府管理和服务需要做到信息透明、公开公正,从而使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需求显化。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主要围绕政策目标规划与设定、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目标评审与修正、目标实施过程监控与分析、目标实现程度评价、绩效学习改进与提升等六方面内容,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全面、可行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机制和制度框架,其本身就是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的体现。
2.政府公共政策数量增加、干预范围扩大,风险增加。
作为公共产品的政策是国家的重要产出,随着公共服务的加强,政策产品总量不断增大,政策内容越来越细化,政策风险增加,政策的绩效评估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近年来,我国因公共政策不当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如20xx年8月份爆发的大连市民抗议px项目和各地大量因房屋拆迁而引发的自焚事件,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有利于检验政策的绩效水平,及时纠正政策失误和总结经验教训,实现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政府成本,回应公众诉求,提升政府形象,是进行政策调整、完善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3.已有的评估实践处于探索阶段,亟须进一步规范。
目前已有的政策评估实践还处于起步和粗放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的探索,但评估制度还不规范,实施的随意性较大,评估指标、评估程序、评估结果缺乏规范性;重官意、轻民意,评估主体相对单一,专门的绩效评估部门、专家和民众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重评比轻改进现象,没有把评估与政府部门的持续改进结合起来;评估手段的量化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急需改进,使评估实现规范化、系统化。
4.公民参与意识与参政积极性增强。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建设正在加强,公民的活动空间得到拓展,各种行业性的利益团体迅速成长,政治权利所直接支配的范围日益缩小,民主、利益、自由、法治、平等理念不断强化。社会领域壮大与发展的趋势必然发生治理社会主体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民的参政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政府提高政策制定的参与程度,通过参与政策绩效评价、满意度的参评等多种方式了解政策执行效果,并最终影响政策制定。
5.技术条件的改善为科学的政策绩效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评估的技术条件,主要是指评估模型构造、评估标准设定、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设计、评估的技术路径等。西方国家公共政策评估大都在定性基础上构建定量模型。我国与西方国情有别,不论是单一政策或综合政策,政策制订、执行及结果的衡量标准存在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借鉴其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信息技术、统计技术、调研技术、监测技术等。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政策属性差异分类,建立有针对性及适用性政策评估的技术体系,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合理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权重,设立大量具有可比性、可测量性和可计算性的绩效指标。
三、国外公共政策评估的经验。
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策评估在世界各国中逐渐成为一种“成长工业”,成为监督政府公共开支、促进政策系统优化的系统工程。一些大学也纷纷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提供研究数据,并为不断扩大的政策分析市场培养人才,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都已大体走向成熟。概括来看,其特点如下:
1.发达国家政府普遍推行了政策评估。
随着各国政府改革的推进,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都开展了公共政策评估等。其类型大体可分为综合政策评估和单项政策评估两种。
实行综合评估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英国和法国等。日本不仅对内阁和政府各部的各项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而且对政府各部实施的政策评价进行再评价等。英国的政策评估将政府各部门的所有重大开支,以及政策在实施之前的各种建议,也纳入到评价范围。
实行单项政策评估的国家很多,几乎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实施了财政政策评估。美国、荷兰、加拿大、西班牙、德国、丹麦、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实行了环境政策评估。新加坡等国家实行了住房政策评估。还有许多国家在土地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评估方面作了探索。
2.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完备。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是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活动开展的组织载体,主要指评估主体与模式、评估机制与流程、评估结果应用等,涉及组织权、管理权与评价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组织体系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公共政策绩效评价功能的实现和发挥。发达国家的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在评价组织上体现了如下特点:
组建专门的政策评估主管部门,总领政策绩效评估全局。美国的“国家绩效评议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政府的政策制定框架和政策绩效进行评价。法国的全国评价委员会,领导跨部门的评价工作。韩国除了专门的政策评价委员会,还有直属于国务的政策协调办公室,以及在政府内部专门设立的政策分析与评价局。日本的行政评价局,负责对内阁和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实施全面深入的绩效评价,同时对政府部门已实施的政策评价实施再评价。有一个专门进行政策评估的主管部门,能增强政策评估的组织保障,从而避免政策评估成为政府部门运动式或阶段式的活动,使政策绩效评估工作趋于连续,并使评估的权威性得到保障。
政策绩效评估活动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在发达国家,政策评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职业活动。政策绩效评估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素质要求很高。美国的政府和许多大学的政策研究机构,培训了一大批职业政策分析人员。法国政策评价从业人员的选择极其严格规范,必须接受资格认定,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要在专门的政策评价培训学校受训,接受严格的考核后才能成为正式的评价师。从业人员的高素质使政策评价的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评价主体的参与多元化,注重保障民意的表达。发达国家的政策评估活动中,参与者除了纯官方的政府部门外,其余有半官方组织(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如美国兰德公司、韩国的公共行政研究所等)、完全独立的民间组织(如美国布鲁金斯学院等)。在政策评估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政策评估从业人员外,会积极吸纳民间人士的参与,使政策评估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公众意志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法国的大区委员会由公务员、民选议员和评价专家组成。日本的政策评估和独立行政机构评价委员会,从全国专家学者和名望较高的人中选出5000名作为委员。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了政策评价活动中来,民众政策参与的扩大,使公众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提升了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内容全面。
在实行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国家,其评价内容一般既包括政策结果评价也包括政策过程或政策能力评价。如韩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通过了《政策评估框架法案》和《政府业务评价基本法》等法案,规定评价内容包括了政策结果评价、政策实施能力评价、公民或客户对政府提供的服务和政策实施的满意度的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三个方面的评估主体及所侧重的方面各有不同。
政策结果评估主要是对政府机关及其代理机构所实施的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强调通过评估来不断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提高政府系统的服务效果。其做法主要是在办公室的协助下由政策评价者实施,政策评价者都来自政策分析和政策评价委员会,他们根据国家事务评价和协调规则制定评价的指导方针和评价标准,并对政策进行评价。
政策实施能力的评价主要关注政府机构实际执行政策的能力。评价主要由办公室官员来实施,他们包括了政府绩效评价单位的成员,并对其执行政策的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有政策协调办公室人员和政策评价者出席的联合会议上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
公民满意度的调查由民间人士主导,体现公众对政府公共政策的主观感受,保障国民的公共利益表达,督促政府官员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改,实现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公正化和科学化。同时,韩国的政策评价委员会中仅有一位只挂职而并不履行评价的国务调整室室长是政府官员,其余皆为民间专家,表明他们对民间评估力量的重视和信任。
4.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技术精细。
政策绩效的评估技术体系,主要是指评估标准设定、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设计、评估模型的构造、评估的技术路径等。目前西方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大都体现了定性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为手段、十分注重细化指标设计的特征。如在《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指导下,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政策的质量、经济、效率、效果等绩效标准。法国国家审计学院为政府设计了40大使命,使命下面又细分不同计划,每个计划设5个目标,每个目标又设有2—3个具体指标,并明确具体任务的承担人。各部门在做政策绩效评价时,只需根据评价需求,在众多的目标中选择几个做,接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和检查。法国的公共政策评价方式因政府行政级别不同而有区分。中央公共政策,由国家级的评价机构组织实施;大区公共政策,一般采用大区自己的集体评价机构,如大区评价委员会;省级政策,省政府下设评价处;中小城市,一般界定为5万人以上,则设评价专员。
在已开展的政策评估中,日本政府部门多采用pdca的评价管理模式,即计划(plan:planning)——执行(do:implementation)——检查(check:evaluation)——行动(act:reflectedinplanning),取代传统的计划——做——看(plan—do—see)和计划——操作——评价(plan—operation—evaluation)等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pdca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评价广泛应用在了管理的每个环节。二是评价结果能及时得到反馈,并充分应用于下一阶段政策的制定。pdca模式能及时发现项目、政策在设计和实施上的问题,对不合理或不恰当的项目、政策进行及时整改,并最终完善政策机构。资料显示,日本20xx—20xx财年,各部门共有241个公共建设项目因政策评价结果而被推迟或取消,涉及金额约4.1万亿日元(约3300亿人民币)。20xx财年各部门评价的389项政策中,有163项(占42%)在当年得到了修订或改进。
5.政策绩效评估有具体的法律规章作为保障。
发达国家的政策评价工作十分重视程序化,对政策评价工作的步骤一般都有明文规定,细化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流程有力推进了政策执行。如法国的《研究政策与技术开发的评估》、日本的《政策评估法》、英国的《政策评估绿皮书》等都为政策评估提供了有力保障。
法国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立法较早,法律条文也更加细化。1985年,法国政府颁布《研究政策与技术开发的评估》,对科技评价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指出:“法国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计划需根据各自的指标受到评价,在计划实施之前,评价的指标和方法都要确定,公共研究机构必须定期按照评价的程序实施绩效评价。”1989年成立的法国国家研究评价委员会,要受到16个法律条款的约束,其机构职能、人员组成、评价费用乃至出差旅费都有明文规定。
日本政府20xx年通过了《关于政策评价的标准方针》,政策评价的客体、评价主体、评价视角和评价方式都有具体规定。同年还发布的《政策评价基本方针》,拉开了日本政府政策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序幕。20xx年发布实施《关于行政机关实施政策评价的法律》(文献一般简称为《政策评价法》),对政策评价的目的和宗旨、范围和范畴、原则、评价主体、评价流程、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应用作了明确规定。
在实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时,为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法律通常赋予评价机构一些特定权力。如法国规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外,评价机构能接触所有被评价相关单位的资料,对任何地方进行检查。如评价人认为有必要,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听取各方面意见,以形成有价值的报告。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如有异议,可以阐述其自身观点,由评价人员进行权衡。但评价报告一经确定,被评价者必须无条件服从,根据报告建议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四、我国实施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1.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条件成熟时设立专门负责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机构。
政策评估是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工具。科学化、制度化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估不仅反映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效果,而且决定和影响整个政府的效能。目前,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公共政策的数量日益增加,干预规模日益扩大,政策实施的各种风险增加,社会对政策效果的要求和预期也日益提高,如何加强应对,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尽管已有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和高校的研究人员在做相关评估工作,但这并不能替代政府自身的主导性研究。
2.以重点领域的公共政策评估为切入点,逐步扩大政策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纳入公共政策制定的议事日程,也不是所有的公共政策问题都需要同步进行评估。我们认为,可以先对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具有广泛影响并亟待解决的、具有优先性的公共政策进行系统化的评估研究,如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调节收入差距政策、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治理贪污腐败政策、治安整顿政策、婚姻政策等,并逐步扩大到政策过程、政策能力的评估研究。
3.完善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主体要进一步规范,使参与评估的机构、组织、公众在资格、条件等方面有章可循。一是国家机关专门绩效评估机构要由国家和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组织原则,按法定程序建立。二是中介机构性质的专门绩效评估机构要依据各类社会组织、教学研究机构的章程,经申请批准而设立。三是公民个人作为公共政策的对象和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要明确其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责任、采集政府绩效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同时,对这三种评估主体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也需要有统筹考虑。
4.探索构建科学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指标要突出“三个结合”:一是系统与简便相结合。评估指标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抓住关键,工作方式方法既要综合配套,又要简便易行。二是能力指标与结果导向相结合。把结果作为绩效评估的目标,把决策过程和能力作为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三是客观评价与满意度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客观上“做出了什么”和主观感受上“做得怎么样”,在注重客观评价的同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增强满意度评价的科学合理性,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全面、可行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机制和制度框架。我国地区差异较大,要结合我国国情、省情、市情等,从有利于改进组织管理、改造业务流程、关注绩效结果三个方面入手,以职能为依据,以各级政府中心工作为导向,构建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各级政府重大决策的评价力度,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有针对性的评价,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开展前瞻性和导向性的评价。
5.加快建设公共政策绩效信息平台。
加快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技术平台建设,完善数据采集、反馈、分析和改进机制。一是开发“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优化数据采集及反馈功能,被评对象报送各项指标的结果信息,经系统采集处理后反馈被评估单位,以促进被评估单位改进工作。二是建设公共政策绩效管理信息库。分类收集各单位公共政策绩效管理的做法和效果、意见和建议、问题和不足、改进措施,加强交流反馈、跟踪处理和统计分析,使之成为绩效管理工作的“电子智库”。三是实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状况分析。充分利用实时评估和信息库数据,每半年对公共政策绩效的总体状况、实际效果和落后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改进绩效提供依据。
6.加强运用评估结果。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结果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可借鉴韩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公布,同时在政策评估者、政府机构和代理机构负责人参加的联合会议上报告给和总统的做法,以及日本总务省和政府各部门每年除向国会提交年度政策评价报告书外,还将报告书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做法。建立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结果内部通报制度,将政策绩效分析报告以简报等形式印发各单位,互相借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定期向政府报告。
7.突出公众满意导向。
完善满意度评估机制,突出公众满意导向。除涉及隐私、产权、国家和商业秘密外,把政策评估结论公示于互联网上,同时注明资料来源、模型假设、方法采用、数据分析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让社会能够清楚地理解政策分析的过程和结论。要充分听取和收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开展常态化的公众满意度调查。如20xx年中秋国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群众议论很多,建议有关部门就“好事办得怎么样”进行政策评价,将决策始末、执行过程等做出认真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还政府一个公道,而且让社会了解今后该项政策会怎样改进。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六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政策要求,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措施落实,全县教育“双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解读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营造了“双减”工作浓厚氛围。三是强化督导监管。坚持责任督学驻校督导,积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及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设立“双减”工作监督举报电话,畅通意见反映渠道,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县中小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治校育人水平持续提升。
(二)优化作业设计,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坚持“目标明确、科学定制、分层设计、学教融合、统筹实施”原则,完善《xx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面作业设计指导意见》,切实加强作业管理。一是精细作业设计。鼓励引导教师按照知识结构、能力提升、综合探究三个层次进行作业设计,合理设计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有效提高了作业设计质量。二是强化过程监管。积极探索“基本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严控作业总量,规范作业布置,按照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积极推行家长签字免写作业制度,学生作业量明显减少。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在作业设计、作业时间、作业布置、作业批阅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作业总量审核、质量评价、校内公示、检查通报等制度,确保了作业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开展课后服务,学生需求有效满足。制定印发《xx县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5+2”课后服务模式,确保了课后服务与正常上下班时间有效衔接。一是探索课后服务方式。坚持自愿选择与全面发展原则,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主动向家长、学生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到97.18%。二是精选课后服务内容。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将完成作业与培养兴趣特长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作业辅导、体育活动、科普讲座、社团活动等,减轻了学生回家后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兴趣。三是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充分发挥省市“园丁奖”获得者、学科骨干、名师工作室、党员先锋岗引领作用,合理安排课后服务师资,积极动员体育艺术科技工作者、退休教师进行“接力”“补位”,统筹青少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校外活动场所,拓宽了课后服务渠道。
(四)突出从严管理,校外培训全面规范。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持续压实部门职责,全力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校外机构培训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采取举办主题班会、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传,积极解疑释惑,让学生及家长全面了解校外培训机构管控措施,理性认识校外培训,不盲目跟风报班,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细化职责分工,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对县内6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收回办学许可证,其中4所停办注销,2所转型为非学科类培训,列出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县内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清零,有效消除了培训乱象。三是加强运营监管。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先后4次开展联合检查,加强收费监管,规范广告宣传行为,综合评估办学情况,督促整改存在问题,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师德失范、虚假广告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办学能力、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五)深化教育改革,管理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认真落实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措施,树立科学成才理念,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大教研力度,激发教研教改活力,积极开展校本化教研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升课堂质量。二是规范学生考试管理。完善《xx县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实施细则》,对考试数量、组织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各学校严格执行《实施细则》要求,没有超范围或变相组织考试,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未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三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标准,将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通过教学成绩、教研教改、日常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对教师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着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社团活动等日常表现,综合衡量学生,分等作出评价,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反馈。
二、困难和问题。
成绩,焦虑感还没有完全消除。类负担长效机制,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切实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积极探索社会志愿者、专业人士到校提供专业辅导机制,增加课后服务校外资源供给,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三是规范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坚持“科学定制、分层设计”原则,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不同情况,精选作业内容,分层、弹性布置作业,保证作业设计、布置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加强作业指导批改,充分运用作业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做好答疑辅导,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反思、查漏补缺、诊断改进。做好作业反馈,鼓励学生定期向家长展示作业,让家长掌握学习情况,认同课后服务效果。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发挥课堂。
教育。
主阵地作用,着力深化教研教改,引导教师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材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进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型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科普、文体、艺术等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进一步满足课后服务专业化指导需求。加大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完善结对帮扶机制,积极推动城乡间、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进一步缩小校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
防控。
等措施,加强预收费风险管控,严查变相培训、虚假宣传等行为,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有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七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公共政策应该遵循如下公共性原则:第一,公有性原则,即公共决策权力应该归社会公众所有;第二,公治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第三,公享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适用于其所要调整的所有对象;第四,公平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维护社会公平;第五,公益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第六,公开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但是,当我们对公共政策进行深入考察时却发现,公共政策时常表现出与公共性相违背的特性,这便使得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研究陷入困境。对这些困境进行科学梳理,将有助于理顺公共政策研究的思路,探明公共政策失效的症结,进而加快我国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具体而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困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主体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调整的个体和团体。其中,广义的政府(即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作为公共政策的法定产生者,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最主要的政策主体。传统观点认为,作为公共政策最主要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政府是广大社会公众权利和意志的代表者,政府的公正与准确是一种固有的天赋,政府不具有自身利益。
然而,现实中政府的自利性却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的自身利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组织类型,政府是由若干名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而政府工作人员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这些需要也都期望得到满足。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其个体需要和组织需要的相互作用,才保证了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转。当他们的个人需要以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形式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社会特性时,这种需要就转化为了个人利益。由于他们常常被置于“公仆”的地位而不能明确追求自身利益,他们的自利动机受到了限制,从而迫使他们采用其他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比如通过贪污受贿、挪用或占用公款等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私利。第二,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团体利益。任何政府都有职能部门和层级的划分,这种划分是组织规模扩大化和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各项职能正常运转、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组织结构保障,但这种划分在客观上却容易形成纵向上的层级断裂、横向上的部门交叉、整体上的条块分割的行政格局,从而使得政府的不同层级、不同部门萌生不同的团体利益。例如,在经济发展和投资格局中出现的地区产业趋同现象,地方政府对本地区资源、市场的行政保护现象,以及各部门为了维护本行业、本部门利益而人为设置市场障碍、防止外地区行业竞争进入等现象,都充分证实了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团体利益的存在。第三,政府整体的机构利益。政府组织常常被人们设定为社会的公共组织,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是社会最高利益的代表者,并不具有自利性。事实上,政府组织同样拥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比如特殊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精神文化特权等。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政府管理工作从社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专门化的工作,政府组织的自利性就越来越突出。因此,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是多元利益主体之一,也要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目前,各国政府的规模扩大化、部门支出的增长等都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扩张行为。
从理论上讲,公共政策是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产生的,公共性是其逻辑起点;公共政策又以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公共性是其价值终点;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以公共性作为其基本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因此,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作为公共政策主体构成要素的政府,其公共性既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也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重要体现。然而,为什么现实中的公共政策却存在着与公共性相抵触的自利性呢?现有的公共政策公共性理论是无法对此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于是,政策主体理论上的公共性和现实中的自利性之间的冲突便使得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陷入困境。
二、公共政策目标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目标是指公共政策主体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提供的可能而设想出的一种希望状态。依据公共政策公共性原则的要求,公共政策目标应该具有公益性,即公共政策应该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
关于公共利益,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利益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公共利益和抽象的或实体的或理想的自然法规、正义、正当理由这一类的价值标准和规范联系在一起,即将公共利益理解为一种合法利益、正当利益;二是把公共利益和个别人物的特殊利益或集团、阶级的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或与多数派的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即将公共利益视为与个别人物、个别集团、阶级的特殊利益相对立的多数人的利益;三是把公共利益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过程或集团之间的竞争过程联系在一起,认为个人之间以及集团之间利益竞争的结果便是公共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学者认为,社会上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所追求目标的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肯尼思·阿罗在《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1951)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该定理阐释了将个人偏好或利益加和为集体偏好或利益的内在困难。该定理指出: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从一定的社会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些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阿罗证明,简单加法不足以在个人偏好中排出一个一致的共同次序,这些个人偏好本身也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詹姆斯·m.布坎南也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因此,依据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作为公共政策根本目标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那么公共政策所追求的公共性自然也只能是一种虚幻的公共性,这显然是和现有的公共政策公共性理论研究成果相矛盾的。即使我们不认同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利益的论述,仅从学术界对公共利益这一概念的定义的争论中也可以看出,公共利益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它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人员来说难于把握,它对于作为公共政策决策主体的政府来说更难于把握。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原则要求将公共利益视为公共政策的根本目标,而公共利益本身却是模糊不清、飘忽不定的。可以想见,在没有回答到底是不是存在公共利益以及什么是公共利益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条件下,政府又怎能制定出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呢?现实中,政府官员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所追求的也仅仅是他们自己观念领域中的模糊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官员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带有主观性和狭隘性。同样,在既没有证明公共利益的真实性又不能科学界定其内涵的前提下,政策研究人员又如何能够对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呢?于是,公共政策的虚无性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便构成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一个理论难题,使得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陷入困境。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那些引起政府的关注并纳入政府议程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公众所期望的状态之间的差距,也就是需要解决的各种社会矛盾。就其本质而言,政策问题是“思想作用于环境的产物,它们是通过分析从问题情势里抽取出的要素。因此,我们所遇到的,是问题情势而非问题,问题就像原子核细胞一样是观念的产物”。可以说,“问题不能脱离对它们进行定义的个体和群体而存在,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其内部和自身就构成政策问题的‘自然的’社会状态”。只有当人们对改变某些问题情势的希望作出判断时,才能产生政策问题。可见,政策问题是被人们感知、觉察到的状况,是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当前,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正在成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现实挑战。任何时代和任何时期,都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的政府,有必要关注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为数众多,纷繁复杂,而由于时间、能力和资源的限制,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只能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政府应该解决哪些社会问题呢?这需要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选择,也就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确立公共政策问题。依据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原则,公共决策权力应该归社会公众所有,公共政策应该由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因此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首要环节的公共政策问题确立过程,也应该在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下来完成,于是公共政策问题的确立过程应该是社会公众的选择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政策问题的确立过程,只是政府将必要的社会问题纳入政府议程并将其转化为政策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府在诸多社会问题中进行选择的过程,而不是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进行选择的过程。
政府对公共政策问题的选择,归根到底就是政府工作人员的选择,这种选择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认定。由于政府工作人员的利益、信仰或价值观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必然不同。对于同一问题,有些人看来非常重大,需要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而将其确认为公共政策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兴师动众的必要,而拒绝将其纳入公共政策问题之列。于是,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可能会给政策制定带来两种直接后果,其一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却没有被确立为公共政策问题,这无疑是对社会公众民主权利的剥夺,是与公共政策的公有性、公治性原则格格不入的。其二是被确认为公共政策问题的社会问题并不是社会公众最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显然是对政策资源的肆意浪费,既没有真正代表社会公众的意志,也不符合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该属性要求公共政策必须准确界定公共政策问题,而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却使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具有了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二者之间的矛盾便构成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研究的又一困境。
四、公共政策价值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价值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准则。公共政策具有各种不同层次的价值追求,效率和公平一直是政策研究人员最为关注的两种价值。效率,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收益与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比值,即收益与成本的比值。作为公共政策价值的效率,主要是指对政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是人们对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带有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注重规则的无差别性的公平,即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结果公平是注重人的差异性的公平,即对不同的人实行不同的规则。作为公共政策价值的公平,可以理解为对政策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判断。
公共政策效率价值取向的存在,正在冲击着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进而使得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研究陷入困境。关于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否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统一,但就公共政策而言,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却是二者之间的相互对立。效率与结果公平在终极意义上是“两全”的关系,而在日常操作中,特别在微观层次中,是“难以两全”的关系。效率价值取向强调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提高政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通过激励性差别分配机制激活各种生产要素,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成员的先天禀赋和社会背景是不同的,因此这种激励性差别分配机制必然会导致结果的差别,即强者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弱者会获得较少的资源,甚至丧失掉已有的资源。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讲,选择公平必然会妨碍效率,追求效率必然会损害公平。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对立,直接导致了学术界对二者在公共政策价值体系中的先后次序问题的争论。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效率优先论认为,公共政策应该强调效率的首要性,只有效率得到了提高,才能更多地体现公平,不能因为公平的原因而伤害效率;以罗尔斯和德沃金为代表的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共政策应该以平等作为衡量分配是否公平的标准,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强调平等的最终目的价值;以阿瑟·奥肯为代表的公平与效率并重论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两种价值在不同领域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在社会和政治权利领域中,“社会至少在原则上把平等的优先权置于经济效率之上。当我们转入市场和其他经济制度时,效率获得了优先权。
效率和公平两种价值取向的对立常常使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以暂时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或者以暂时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换言之,效率和公平的对立使公共政策方案选择出现了机会成本问题,即一项公共政策只能以其中一种价值选择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要求公共政策必须以公平原则为基本价值准则,而现代公共管理的效率性则要求公共政策必须以效率原则为首要价值依归。效率与公平两种价值取向之间的两难选择便成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又一公共性困境。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八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有了充裕的时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兴趣爱好。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日前,笔者在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看到,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师资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因人而设、因需而设的原则,在文化课程结束后,还设置了英语、美术、写作、乒乓球、棋类等兴趣课堂,多姿多彩的课后服务让同学们乐在其中。“双减”政策下,学生得以更好地回归校园,学习动力大大增强,还能参与丰富的课后活动,让家长更放心,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该校六年级(7)班的学生黄悦说:“老师们会辅导我们做作业,带领我们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学习英文歌曲、观看红色电影,不仅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结交到很多朋友,我觉得很有意义。”
南丰县各中小学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组织专业教师在校开展非学科类兴趣班,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后生活,化解了一系列难题,为社会家庭和谐、学生快乐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参与率达100%;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学生37258人,学生参与率达95.77%。实现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揭玉芳说:“为了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解决家长‘看护难’的问题,学校第一时间启动了托管班,老师们积极主动参与,广大家长积极响应。我们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南丰县还持续规范校外培训,组织教体局、市监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县城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检查。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围绕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培训内容、招生对象、相关证照办理等内容进行了检查,并详细查看了教学规模和教学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督促其立行整改,对非法开展学科类教育的培训机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双减”工作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提升了校内服务质量,持续深化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做到多级联动、双向发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各校通过严控作业量、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减轻作业负担,在“量、质”上下功夫,制定作业量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作业量,创新作业布置,着力提高作业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在“兴趣”上下功夫,开设篮球、书法、合唱、绘画、手工等形式多样的课后活动,激发学生潜能,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九
大家好!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这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作为xx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工作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一个利好的政策。同时,它对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学校应该利用好“双减”政策,切忌“一刀切”,做到“一学一案”,发挥学校特色来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当然,“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实,必定会带来重大的社会改革。这也需要政府部门予以更大的关注。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要做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让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来解决“课后延时服务”带来的舆论、交通、社会环境等压力。
教育改革,我们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要给予这些政策更大的耐心和充足的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谢谢大家!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
大家好!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双减政策”引起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因为今年秋季正好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的第一个学期。
双减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而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但主要针对的是小学生和初中生。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政策的出台,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
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阅读、文学、艺术等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谢谢大家!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xx年,小学生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鼓励生育,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颁布了“双减”政策其中的内容主要包含三点:
一、学生不准在放假期间上补习班。
二、老师不准布置过量家庭作业。
三、学校除入学、期中、期末外,不能告诉学生分数。
我以为,家长们的焦虑确实是个问题,但如何解决它呢,下边是我的观点:
在“双减”之前许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砸进去大量的金钱,总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高人一头,而得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因为家长给孩子报太多太多的补习班,它会逐渐产生厌学心理,白白浪费时间、金钱与精力。
在“双减”之后,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就变的更加重要,以前回家还能在辅导班班补补,现在我们在学校,只有抓住一切世间以最高的效率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掉队。而回家之后,我们就有大量的时间自主安排。这时候,没有老师,没有作业,自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自学,就是自主学习。在自学时,身边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约束管理,自律就成了自学的基础。之前的很多同学都只由他律约束自己,而他律虽然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但自律却是每个人在成长时必须具备的能力。
有自律的基础后,我们就该知道自学要学什么。
其实,自学的过程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对于自己,应该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就应该能清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想办法把自己的漏洞补上。一个人如果永远在发现漏洞与补漏洞的过程中,那么它就会逐渐变成一个完美的人。但如果一个人明明漏洞百出却无法发现或视若无睹,那么他就是可悲的。
而“漏”怎么“查”,“缺”怎么“补”,这也是一个问题。测试是找出漏洞的最好办法,可以买几本练习册,定时完成,并对照批改,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一定要定时,要有紧张感,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到漏洞。再买几本有针对性的分类练习册,抓住自己的易错题型练,直到融会贯通,总结出方法,把漏洞彻底补上,再后继续重复这个过程,就能够很好的自学。
在“双减”之后,我们的时间变多,就更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它们。而要在有效地时间里收获更多,就要在百分之百地时间里用百分之无限的效率去做一件百分之百正确的事,这样得到的收获才能是百分之无限。
在“双减”之后,学校不准告诉分数,不准排名,这也是一个问题,自以为成绩很好的,直到揭晓成绩的时候,实际则不然。
不告诉成绩,会让我们比较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什么程度,好成绩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差成绩会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改变心态去面对平常的练习,它们能帮我们找出缺点。
最后,我想说:"双减“之后,教育方向发生改变,但我们只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努力进取,不管在什么环境中,我们都能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去达到我们的目标!
谢谢!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二
为进一步督促强农惠农政策在我县的贯彻落实,更好地促进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根据县人大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县人大会调研组于11月22日至30日,深入到县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乡镇,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我县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了各类强农惠农资金落实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开展土地承包证的换发和补发工作。全县14个乡镇(场)、1个园区、158个村委会,1424个村小组,47758户农户,总承包面积亩,其中旱地面积亩。目前,全县共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44144份,占应签合同的;全县共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3250户,占总农户的70%。调研了解到,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都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农户与农户之间进行口头协商流转,未出现在承包期内违法收回承包地和违法违规征占农村土地等情况,农村土地承包运行总体情况良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为我县农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20xx年以来,全县强农惠农资金总计万元。其中,20xx年万元,实际拨付使用万元,尚有万元地方配套资金未到位;20xx年万元,实际拨付使用万元,地方配套未到位194万元,农村公路资金万元未下拨,结余万元为项目尚未实施;20xx年9月底万元,实际拨付使用万元,结余万元为项目尚未实施)。资金来源:20xx年中央万元,省万元,市万元,县万元;20xx年中央万元,省万元,市万元,县万元;20xx年截止到9月底中央万元,省万元,市万元,县万元。具体分类使用情况为:
1、扶贫开发资金。20xx年安排万元,其中县级配套万元未到位,实际拨付使用万元;20xx年安排万元,除账户结余万元外,其余全部使用到位;20xx年实际拨付使用万元,结余在财政专户万元。
2、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20xx年两项资金共万元,全部发放到位;20xx年两项资金共万元,实际拨付使用万元,结存在县粮食直补专户万元,预留用于廖坊水库移民要求增加粮食直补。通过自查,已将违规资金万元缴入乡财局涉农专户。
3、新农村建设试点直接统筹资金。20xx年万元,20xx年311万元,20xx年9月底万元,均全部使用到位。
4、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0xx年、20xx年分别为万元、万元,均已拨付使用到位,20xx年9月底为356万元,实际拨付使用100万元,结余在财政专户256万元。
5、水稻良种和油菜种植补贴资金。20xx年以来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共万元,油菜种植补贴资金万元,均已全部拨付发放到位。
6、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20xx年万元全部拨付发放到位。
7、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20xx年以来共安排资金万元,全部拨付使用到位。
8、农村沼气项目资金。20xx年万元,其中拨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用64万元,拨付农业局实施项目万元,结存财政专户万元;20xx年9月底为112万元,由于项目尚未实施,全部结存在财政专户。
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0xx年以来金蓝领工程资金共安排万元,阳光工程培训资金万元,除县配套7万元未到位外,其余全部拨付到位。通过自查,已将违规资金万元缴入乡财局涉农专户。
10、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0xx年、20xx年分别为万元、57万元,全部拨付使用到位。
11、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xx年下拨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840万元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20万元,20xx年下拨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258万元,全部拨付到位。以上资金通过自查,已将违规资金万元缴入乡财局涉农专户;20xx年现金补助80万元,20xx年现金补助万元均已拨付使用到位;20xx年9月底种苗补助资金50万元,由于林业部门尚未提供种苗补助方案,全部结存在财政专户。
12、自然灾害救助资金。20xx年、20xx年分别为万元、286万元,其中拨付各乡镇万元,拨付民政局万元,财政专户结存11万元,以上两年资金通过自查,已将违规资金万元缴入乡财局涉农专户;20xx年9月底339万元,实际拨付232万元(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119万元),财政专户结存107万元。
13、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资金。20xx年216万元,除省、市、县三级配套万未到位外,其余万元全部拨付使用到位;20xx年353万元,其中省、市、县三级配套194万元未到位,实际拨付使用159万元;20xx年9月底资金为万元,全部拨付至水利局农饮工程专户,已使用万元,专户结余万元。
(三)建立健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配套措施情况。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三
今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家庭、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反响都很大,“双减”政策无疑是学生们的福音。
“双减”政策是什么意思呢?义务教育的双减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学生的作业量,还有多点课余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校外各类学科类培训机构均占用了学生们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时间进行培训补课,让学生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中小学阶段,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要。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科类的学习上,到了大学或者出到社会,工作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其它很多能力,比如:当众讲话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与工作关系看似不大的技能和才艺,少了这些能力,就只能做一个完成基本工作的底层员工。
在实际中,“双减”政策对我个人而言,其实没什么影响,因为我到目前为止,没有去报读过校外培训班。我会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做我自己的事情,而且学校的作业量并不多,完全不需要以减少作业量来达到“双减”。只有做了适当的练习作业,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社会上存在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最初可能是以教育为本,而随着时间演变,它们打着各种旗号、变着花样去大量招生,慢慢变成了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国家才及时出台了“双减”等一系列的政策来约束他们。
总之,作为义务阶段的学生要明白,“双减”这个政策绝对不是让我们不写作业、不学习、只顾玩乐,而是让我们把握好在学校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好习,进取,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教育及时雨一双减政策》。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在全球诺贝尔获奖名单中,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获奖人数远超中国呢?因为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男生,在小时候可以自由、无忧无虑地玩耍,等到上高中上大学后,他们觉得自己该努力了,于是就努力学习,向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奋斗。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法怡恰相反,我们小时候每周的补习班把周末占得满满的,其实这也磨灭了每个小孩的兴趣,长大了可能一无所有。
在我三年级时有一段非常痛苦的时光,每周周六的早上六点四十就要起床,比平时上学还起得早,眼睛都睁不开,可是妈妈一直在我耳边催我,我不得不起床,我边起床边咕哝:“哼,又要去学奥数,周末都要起早床,不能睡懒觉,这叫人怎么活呀。”顺风耳妈妈听见了我说的话,便用激将法:“那你就再也别去学了,就在家里睡大觉。”哎!姜还是老的辣。我只好跟着好妈去学奥数,奥数课上我一直在打哈欠。
奥数上完后,我又换上篮球书包,万米冲刺来到体馆上篮球课。篮球课上完后,我己经都累趴下了,可是我只能在外面随便吃点又去高笋塘学美术。
回家后,也不敢松懈,我做完奥数和美术作业后,就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吃了晚饭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我对篮球的兴趣已经完全没有了,我只好让爸爸取消了一些补习班,这样一来果然好了许多。
最近,网上还传播着一个女孩在压腿时写作业的图片,这并不是学校里的作业,而是补习班的作业,本该好好运动和锻炼的时光被课外的培训任务压缩得所剩无几。我相信这个女孩的家长看到这张图片一定后悔不己,原来自己以为的课外培训竟然使孩子的休闲娱乐时间大大被占据。
国家为了减轻中小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制定了双减政策,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教育全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现在全国各地都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一号工程,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切实增强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后我们可以趁着空闲时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精选8篇)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五
当下,教育部正大力推行史上最严厉的“双减”措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每一种措施出台,往往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面对"双减",你是喜欢还是愁亦或喜忧参半?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双减之下,利弊与共。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曾经的补习班不过是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培养艺术修养的捷径。但资本却不断制造“学业焦虑”吃着“人血馒头”,让家长,学生“恐慌”“内卷”,潜移默化中补习班便变了味。
双减之下,补习班归位,有利于教育之公平。
“惊!贫困地区一学生竟考取名校,其学习方法竟然是……”
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震惊式”新闻层出不穷,仿佛寒门之学子与光明之未来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难道不是教育不公导致的吗?以史为鉴:魏晋王谢风流,却是氏族繁荣背后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终让王谢成为史书绝响。富者愈贵,贫者固穷,这样的社会一定要被改变。
双减之下,教育之公,有利于每一位学子身在井隅,心向星光。
“小孩闭上眼睛,看见花,看见梦,看见希望,大人闭上眼睛,睡着了。”
双减之下,童年烂漫,有利于孩子想象力之萌发。
不过,双减之下,真的能一劳永逸吗?
我要说:非也。
双减之下,学生能慨叹轻松,但部分家长却不会因此躺x。过于严格的政策施行,只会让其花重金聘请名师进行“一对一”家教。教育的天x看似平衡,细微之下,却是天差地别的分化。可见,双减之下,针对的是学校和课外辅导机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家长观念之改变。
因此,只有家长明白“学习源于自律,伟业在于开拓”,才能让双减真正有效落实。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六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
第一,纠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要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第二,纠正违规竞争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实施“双减”政策,就是依法依规治教,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
第三,纠正超前学习之偏。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
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
谢谢大家!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七
“双减”无疑是今年最被大家熟知的两个字眼,上热搜、上头条。对于教师而言更为绞尽脑汁,如果落实“双减”、如何减量不减质,都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真正落实双减,跟国家保持一致,真正的让孩子放空书包,真正的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落实双减,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课下,落实到孩子的作业,落实到孩子的生活。
落实到课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课堂,课堂效率很重要。对于执教一年级的我,一年级是个特殊的人群,这是他们人生学习生活真正的开始,是人生的起点,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要个孩子开好航,开好方向,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课堂授课我采用“学”和“练”相结合,抓住课堂的15分钟,知识点不求多,学完我们就练,主要依靠的两个资料《数学学习巩固》和《数学同步口算》,在有效的时间将学习效率化。在我的感知里,数学离不开计算,离不开小笔头,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孩子眼高手低,说着都会,但做起题来,做到满分,不出错,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书写,孩子刚刚起笔,写的五花八门,为孩子书写提升,还特意安排书法大赛,激起孩子的书写兴趣。在课堂上表扬写的好的同学,发积分卡片。在课堂上书写快的同学表扬,发积分卡。在不断的激励下,一股脑的往前走。希望孩子能对数学感兴趣,喜欢上数学。
落实到课下。课下为活跃孩子的生活,提高数学兴趣,借智慧报上的主题活动,在本班开展《火星基地》设计大赛,在我们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寄希望于他们,激起他们科学创造之才,激起他们为国争光之豪情。大家为此都很积极,创作了自己心中的《火星基地》。
落实到作业。“双减”政策下我主要采用课下“说”数学来进行。课下主要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来进行,提高孩子,真正的减轻了孩子负担。课下增加了亲子互动,亲子阅读的环节,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且在玩中学。
落实到孩子的生活。在孩子有限的时间,更多的时间给孩子,让孩子去找寻秋天的足迹,秋天的果实,让孩子从生活中体会快乐,让他们知道大自然有着奇妙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精彩,丰富的童年,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在“双减”政策下,作为孩子的父母也是非常关心的孩子的成长。对此,我还特意和一些家长聊他们的感受,其中有些家长提到:作为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是要做个有准备的家长。双减政策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需要家庭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家长要主动了解政策,了解学校、学生的变化,及时转变心态,做好相关应对工作。作为家长,要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落实好双减政策,为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最后,我想说,高质量的陪伴才能让我们真正的理解帮助自己的,要摸索出一种融洽的、合适的、可行的陪伴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让我们再多一点耐心和爱心。付出了足够多,付出足够的爱,你的孩子才会听你的,你的学生才能真正的服从。
作为老师的我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责任心。作为家长,更要付出陪伴和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希望我们真正的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学生,为孩子保驾护航。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八
真心支持当前的“双减”政策。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孩子的痛苦在母亲身上会加倍的!父母其实也看不得孩子小小年纪就压力重重的样子,孩子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视力下降,父母比任何人都会着急,而且父母带孩子比上一两代人更累了,这方面的开销也比前几代人更大。
因此,这次的“双减”政策无疑是场“及时雨”,我希望它能成为大家共同的一个“约定”,就像一个“停战协定”或“削减军备竞赛的协定”一样,有了这个协定后,大家从此都不要再“鸡娃”了,保持平常心,给孩子一个正常成长的环境,同时家长也不用再那么累了,至少小学阶段大家都要更放松一些——这对大家都好!
但要让“双减”政策有一种“停战协定”的效果,当前仅仅停留在行政指令的范畴还是不够的。就我所知,“双减”政策出来了,还是有很多学生家长不愿意“放松”,还会想其他办法继续“鸡娃”。已经有地下培训人员以个人身份开始“满足”这部分家长的需要了,有些家长也开始盘算着“自学”师范各科课程,欲亲自上阵“鸡娃”。只要有这样的家长在,早晚还会打破当前的平静局面,重新掀起新的一轮攀比,再次唤起所有家长的焦虑。
因此,当前在做好行政指令落实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研究和宣传,向所有家长大声疾呼“鸡娃”的危害,小学阶段的孩子失去了童年,这种代价是无法挽回的。比如,在小学阶段就这么高强度进行单调的学习训练,玩的需要却没有得到满足,这会早早地让孩子丧失对学习、对生活的憧憬,他们会在以后不该玩的时候加倍“找回来”,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时候就会完全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个人责任感,没有自控能力。就我所知,这种危害很多家长是不知道的,他们抛开孩子玩耍的权利,单纯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认为一味地占有孩子的所有时间,就是在培养学习习惯,这是完全错误的,但这方面却没有人向家长解说。还有,“鸡娃”还让孩子的其他成长需要没有得到照顾,如心灵、情感上的需要,这会给孩子在青春期乃至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这种危害也没有人告诉广大家长,至少没有成为流行的观念,比起各种铺天盖地的“鸡娃”的言论和错误鸡汤,这方面的声音实在太弱了!
好的教育要让孩子发展出一个负责任的自己,用这个自己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这种观念却几乎没有“市场”,今天的家长普遍迷恋外部压力的作用,这种观念如不扭转,“双减”政策很难真正落实。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十九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人调侃拼爹时代正式到来。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很重要。
其次,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这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游戏、运动、阅读和交流等。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例如,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业要定时、快速、独立完成,注意书面清洁程度等。还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中,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在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最后,家长要和教师协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怎么复习、纠错、总结归纳等,这些专业性问题,可以多向老师请教。‘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这才是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有机整体。
一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会达到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与优秀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例如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好的运动习惯则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又如优秀的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而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建议家长和孩子将每个学期按不同的维度(如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学习阶段,制订相应计划。
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
二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语朗读半小时,两天完成数学练习一章节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的监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须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孩子自己的决心,鼓励孩子坚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将成为孩子制胜的法宝。
“双减”政策刚公布,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xxxyp班学生家长侯娜瞬间感觉到“松了口气的窃喜”。
她说,作为当代家长,处在“赢在起跑线”的大环境里,没有坚定的内心,很容易被影响。
作为“80后”家长,侯娜深深地感受到,处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孩子们的未来变化不是父母所能够掌控和想象的。
他们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历来要求和培养我们的孩子。
“双减”之后,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侯娜也说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于补习班的周末,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亲密亲子关系;把以前充斥着补习班的“假期”变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结束后来一场实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误区,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展。
孩子们需要家长的支持,而不是打骂。
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下班后一定要关心孩子,询问一下今天在班里新学了什么、有没有交新的朋友等等。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去鼓励孩子,教会孩子克服困难。
在孩子得到进步的时候,也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自大,也不至于自卑。
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应该彼此配合。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不要随便去质疑,要监督孩子按时完成。
老师发布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积极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很低,容易生气、辱骂别人,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一些坏习惯。
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们要给孩子们苹果可以砸到头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可以仰望星空的经历;给国家和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机会。
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家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们应对未来制胜的法宝。
双减政策调研报告范文(20篇)篇二十
近日,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及落实,大量课外补习班销声匿迹,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时间更充裕,这一举措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更有利于培养出人格健全、朝气蓬勃的青年。落实“双减”政策,绽放青春之花。
减压减负,发展德育。爱默生说:“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德育无疑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梁启超对其子女的教育十分看重的是治学的态度。梁思成曾表示:父亲的冶学方法对他和梁思勇的影响特别大。梁思礼也认为,父亲身上有许多美好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博大坦诚的胸襟、趣味主义、乐观的精神以及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他们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而这些品格和精神,都是课本所给不了的。哈佛、普林斯顿等顶尖学校对德育的重视,也在劝诫我们将德育提上日程。比如1996年,哈佛大学就把15名学术水平测验考试中得满分的“高考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隐藏在其分数后的品德不满意。因此,德育之重要,必须落实“双减”政策,给足学生课外时间,让他们去磨炼品德、提升修养。
减压减负,发展美育。蔡元培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在上海的一次儿童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并非长大后我们就丧失了想象力,而是过度的学业压力剥夺了学生审美情趣的精力。法国著名数学家勒内·托姆在别人问他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他回答:“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这一回答再一次提高了我们对美育的重视度。减压减负,让学生有时间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
减压减负,发展体育。卢棱说:“虚弱的身体,永远培养不出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第一年,就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体育会”,他始终相信一个道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它还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所在。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这振聋发货的呼喊,是对民族的警醒,更是对每一个同胞的激励。反观当下,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近视人数空前增长,减压减负,保障学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不应当仅仅只成为一种口号,而应落实到体育实践中去。
“双减”政策的落实,让学生的成长恢复了生机,政策的出台贵在落实,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绽放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