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最后,希望这些教学计划范文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面积的表象,感悟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画画。瞧老师能很快地画出我的左手手掌来。
(师用笔很快地顺着自己手掌画出图形来)。
(学生动手画)。
2、师:把一名学生画的贴在黑板上(自已手掌图形的旁边)。
3、师:这两个平面图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一大一小)。
4、师:对,这两个平面图形一大一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第一个图形的面积大,第2个图形的面积小。
二、面积的含义:
1、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好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平面图形。比如说我们数学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平面图形,大家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啊?(长方形)那么这个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可以称为什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大家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师:大家再来看一看你们课桌的表面是一个什么平面图形?
(也是一个长方形)。
那么课桌表面的大小可以称为什么?
你这下再用手摸一摸课桌的表现,看看有什么感受?
(学生摸课桌面)。
你感觉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课桌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
3、师:你还能像老师这样举例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举例)。
三、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
1、黑板上贴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偏小)、梯形(偏大)的纸片,它们的面积在哪里?
(先指出,再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要请三名同学上黑板给这三个图形涂色,注意每一名同学只能任意选一个图形涂色。涂色要均匀,涂的最快的哪名同学老师有奖品奖励给他。
(学生涂色)。
2、师问涂色涂得最快的那名学生:拿到奖品高兴吗?(高兴)。
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图形涂色吗?
师问涂色涂得最慢的那名学生:你对自己涂的最慢有什么话要说?
3、师: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主要是靠什么来比较的?
(靠眼睛看)。
我们把靠眼睁看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板书:观察法)。
(学生分四人小组探究。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有:两个长方形、若干小长方形纸条,方格纸)。
学生汇报 总结出重叠法、用指定的长方形量和用方格纸这三种方法。
(展示验证)。
从这个小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巩固练习。
1、“想相做做”第2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做。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观察法。
比较面积 重叠法。
大小的方法 用指定的长方形量。
用方格纸量。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二
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呢?课件补充生活中含有平行四边形图案的物体。
1、操作实践,学生小组验证。
2、汇报交流验证的过程。
(1)测量后发现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延长对边不相交,所以对边平行。
(3)用画垂线的方法,从一边向另一边画垂线,垂线段都相等,所以对边平行。
3、归纳特征。
师: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师帮助归纳并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1、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折一折。(教师巡视,重点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展开折的平行四边形纸,我们把这条边看做一条直线,这是直线外一点,你知道这条折痕叫做什么吗?(生答: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也可以叫做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在平行四边形中,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既然是垂线就说明有垂足,垂足所在的这条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根据给出的高,判断谁是这条高的底。
3、教师:同学们,你还能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画出另一条不同的高吗?(能)。
让学生独立操作后到展示台上展示。
教师:赶快试一试。(教师巡视,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1、教师演示: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是长方形)。
教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大家看好了,老师分别将两只手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是平行四边形。
2、长方形在不改变边长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师带来的这个伸缩衣架,可以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且平行。
对角相等高。
不稳定性底。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三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9个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师:从这张记录单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可能想到跳绳最多的是8号182下,最少的是4号90下等)。
师:7号男生跳了110下,你觉得他的成绩处在这组同学中的什么位置?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小组间互相讨论讨论。
2、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想法。(可能有:算出平均数117下,比平均成绩差;把他们排名次,处于第三名)。
师:为了更好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3、自学课本,初步认识中位数。
师:对于中位数,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课能想到什么是中位数?怎样求中位数等?)。
师:书上80页就有这样的介绍,想了解吗?打开书去看看。
师:合上书本,你还能告诉我:什么是中位数吗?我们怎样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呢?(学生可能回答:先把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找到正中间的数。)。
师:是不是一定得从大到小排列,可不可以从小到大排列?
师:注意观察,假如我们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你发现什么?
(中间的数还是102,中位数不变)。
师小结:也就是不管从大到小排列,还是从小到大排列,只要把一组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后,正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板书)。
4、初步应用中位数。
师:同中位数比,你觉得7号男生的成绩怎样?(比中位数高,在这组同学中他的成绩应该算是中上等。)这与他得第三名的情况很符合。
师: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这组数据制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看:蓝线表示?(中位数)红线呢?(平均数)。
师:把这些数据同蓝线比,怎么样?同红线比呢?(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据高于平均数,大部分数据都低于平均数,与中位数倒比较接近)。
师:想不想研究得再深入些?为什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比中位数高得多呢?可以先自己想一想。再同你的同桌说一说。
(有两个数特别大,把平均数给拉高了)。
小结:是的,像这样,一组数据中存在着特别大的极端数据,平均数往往就不能很好的表达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这时用中位数表示更合适。
5、研究了男生的跳绳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女生的跳绳成绩。
出示四年级一班10个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单:
师: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试一试。有问题吗?
师: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把这组数据从……你发现?都是从……吗?……)。
(104+102)÷2求的实际是什么?
师:这些女生的平均成绩会是多少呢?会不会象刚才那样平均数会比中位数高呢?你是随便猜的,还是有根据的?事实会是象他说的那样吗?让我们算一算吧。
(平均成绩98下,比中位数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师:老师也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了统计图,从图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个极低的33一下,把平均数拉低了。
师:你觉得要表示这组女生的跳绳水平,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更合适?(中位数)。
师:看来,当一组数据中存在特别小的极端数据时,平均数也会受其影响,这时还是中位数能更好地反应他的整体特征。
6、回顾总结。
根据学生回答,完善板书。(单数个数据 正中间一个数。
双数个数据 正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三、巩固应用,体会不同。
(1)小练习:抢答中位数是多少。
198 96 88 86 80 (88)。
这两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继续抢答:30 35 28 34 80。
出现问题,怎么回事?(没有有序排列) 先排序,再找中位数。比比哪组找得快。
28 30 34 35 80 (34)。
再来一次,比比谁完成得快?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2、老师在我们六(2)班上课时,也给他们做了这道题,还给他们用秒表计了时,这里有其中一组同学完成这题的用时情况:
我们分工一下:1、2组负责找平均时间 (37秒)3、4组负责找中位数(43秒)。
为什么平均数比中位数低?这里,哪个统计量能更好地表示他们用时的整体情况?
其实,那个做得特别快的同学做错了,你猜他大概错在哪?
所以,老师决定不把他的时间统计在内。他们这组的用时情况应为:
现在,1、2组负责找中位数,(44秒)3、4组来算平均数。(43.2秒)。
学到这里,对于中位数和平均数,你有话想说吗?
(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会被极端数据拉高或拉低。所以,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往往平均数就不能很好地代表普遍水平。而中位数这时就显得比较有优势。)。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其实,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都有着优点和缺点,在统计领域,聪明的人们巧妙灵活地利用他们的优点,避开缺点,让统计变得更合理,更科学。除了平均数和中位数,还有其他的统计量也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如果你想知道,课后不妨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相信你同样能在统计领域中探询到无穷的奥秘!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四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巧用实例、激趣导入。
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呢?课件补充生活中含有平行四边形图案的物体。
二、观察图形,合理猜想。
1、操作实践,学生小组验证。
2、汇报交流验证的过程。
(1)测量后发现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延长对边不相交,所以对边平行。
(3)用画垂线的方法,从一边向另一边画垂线,垂线段都相等,所以对边平行。
3、归纳特征。
师: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师帮助归纳并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三、动手操作,认识底和高。
1、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折一折。(教师巡视,重点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展开折的平行四边形纸,我们把这条边看做一条直线,这是直线外一点,你知道这条折痕叫做什么吗?(生答: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也可以叫做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在平行四边形中,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既然是垂线就说明有垂足,垂足所在的这条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根据给出的高,判断谁是这条高的底。
3、教师:同学们,你还能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画出另一条不同的高吗?(能)。
让学生独立操作后到展示台上展示。
教师:赶快试一试。(教师巡视,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1、教师演示: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是长方形)。
教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大家看好了,老师分别将两只手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这是平行四边形。
2、长方形在不改变边长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师带来的这个伸缩衣架,可以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全课总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且平行。
对角相等高。
不稳定性底。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五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三、总结。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3、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4、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六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能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2、使学生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设计理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注重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让学生体会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体会描述数据的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中位数与平均数、众数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促进思考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9个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观察数据,说说你对这组数据的看法。
小结:可以先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7号男生的成绩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这组男生的成绩重新排一排,看7号男生的成绩排在第几名。
4、师:为了更好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指出:这组数据中,正中间的一个数是102,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把7号男生的成绩与中位数比较,你觉得该生的成绩怎么样?
2、你认为是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合适,还是用平均数表示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
你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高得多吗?
3、出示例4:四年级一班10个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试一试。
讨论:同中位数比,10号女生的成绩怎么样?其他女生呢?
学生按要求排一排。
小组交流。
大组汇报。
学生试做。
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1、指导完成“练一练”
各自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讨论:用哪个统计量代表这组同学家庭住房的整体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思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低得多?
明确:因为这组数据中有两个数远远小于其他的数,所以造成平均数比中位数低得多。
2、指导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分别算出八架飞机飞行时间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讨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八架飞机飞行时间比较合适?
小组合作完成(3),组织评价。
3、练习十六第3题。
分别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讨论:你认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3月工资的实际情况比较合适?
学生练习。
思考讨论。
新课标第一网。
讨论交流。
互相评价。
大组讨论交流。
四、自主评价。
评价总结。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七
1、创设问题情景,探索、发现并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推导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这个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主动应用原来的相关知识探索新知识,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1、重点:
2、难点:
3、关键:
在操作中理解图形变换中的等积原理,理解长方形长、宽与平行四边形底、高的对应。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方格纸、剪刀、长方形木条框等教具,学生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剪刀、尺子及长方形木条框。
1、课件出示情景图。
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几何图形,思考要解决图中问题需用到什么知识?
2、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找找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对应的高。
1、比较图形面积。
出示下图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一比两个图形哪一个面积大?
(1)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电脑显示数方格的方法)。
(2)学生利用桌上的工具进行比较。
师引导学生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比,并通过剪拼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师直观地在黑板上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学生讨论后回答: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板书。
应用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计算比较前面两个图形的大小。
3.公式的简单应用,教学例2。
(3)先量出图中有关数据,再分别计算图形的面积。
1.完成数学书练习十八第3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
3.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1。
练习十八第1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八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配套多媒体课件。
一、生活导入。
1、(课件出示学校大门关闭和打开的录象,最后定格成放大的图片)教师谈话: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根据回答,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2、你们还能找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研究,我们将有新的收获。板书完整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特点。
1、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自己来想办法来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呢?你们可以先看一看材料袋中有哪些材料,再独立思考一下准备怎么做;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先看看学具袋中的平行四边形再操作。
2、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现在请你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做法和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派代表上来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
3、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注意把你的方法展示在投影仪上,然后说说这么做的理由,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
(1)方法一:用小棒摆。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呢?
(评:这个个环节的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体现那了学生为本的理念。)。
(评: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再次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为下面的猜想、验证和画高作了铺垫。)。
5、我们已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话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根据你们在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的体会,你们可以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友情提示:课件中出示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那些方面来猜想它的特征呢?边?角?)。
6、学生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猜想:
对边可能平行;
对边可能相等;
对角相等;
7、你们真行,有了这么多的猜想,那我们能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请每个小组先认领一条,时间有多余可以再研究其他的猜想。
学生每小组上台认领一条猜想,学生分组验证猜想。
9、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验证方法,其他小组在其完成后进行评价。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学生介绍可以用对折或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对边相等后,教师用课件直观展示。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学生汇报的时候如果不一定很完整,教师用课件展示:两条对边分别延伸,然后显示不相交。
(3)对角相等:学生说出方法后,教师让学生再自己量一量。
最后,教师板书出经过验证特点: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对角相等;
内角和是360°。
(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蕴涵了“猜想-验证-结论”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制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先猜测特点,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使学生在碰撞和交流中最后的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中与倾听中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10、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理由。
三、认识高、底。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高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学生继续尝试。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两次画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板书:高和一组对边对应。
4、完成“试一试”:(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去量、去画,从而很方便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概念,在的出高和底对应的时候比较巧妙,学生学得轻松、明了。设计的练习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很好地让学生领悟了高的知识。)。
四、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5、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作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评:在巩固练习中,注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来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年系的层次清楚、逐步提高,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注意了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五、阅读调查。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说说有什么收获,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六、全课小结。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九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第79-81页的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和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联系比较紧密,也是为今后进一步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打下基础。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公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做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推理的过程,并通过运用面积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等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硬纸片,一把剪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主题图,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当学生找到图中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时。
生:会计算长方形面积,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可是要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我们必须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用数方格的方法探索计算面积。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生2:我想用数方格子的方法来计算。
……。
师:(1)拉动平行四边形的边框,让学生观察得知;用拉的方法不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我们再来验证一下你们刚才提出的数方格子的方法行不行,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子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现在同学们一齐来交流一下是是怎样数的,请把数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同桌合作完成:
底
高
面积。
长方形。
长
宽
面积。
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生:不方便、比较麻烦,不是处处都适用,例如没方格图的平行四边形和生活中一些的平行四边形物体。
师:既然不方便,不能处处适用,我们能否不数方格从中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规律呢?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2)归纳学生意见,向学生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现在请大家验证一下。
(3)分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的转化。
各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思考一下;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自己会算面积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转化成一个什么图形呢?各小组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开展探究活动。各小组代表把拼剪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并说一说演示的过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我们就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
引导学生:用割补的方法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高剪开,平移后都可以得到长方形。
用多媒体演示平移和拼的过程。剪——平移——拼。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组讨论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出示讨论题目给学生。
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变了没有?
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能否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5)小组交流汇报,归纳叙述出自己的推导过程。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思考: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既然我们已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生:先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按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再比较大小。
(2)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自学例1。
师:例1是给出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呢?我们根据什么公式来列式计算,学生试做、并说说解题方法和板书结果。
学生板书例1的结果;s=ah=6×4=24(平方米)。
三、巩固拓展。
1、给下面各题目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米,高是5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分米,底是9分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3、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数量,同桌交换来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吗?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你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请你们找出生活中用到的平行四边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是:s=a×h=a·h=ah。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十
教学目的:
1、知道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会说出并熟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性质。
2、会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会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渗透从具体到抽象、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寻求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自学法、练习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
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十二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并能够熟练找出生活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能够熟练辨别平行四边形,并会识认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2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下面我将正式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图片当中呢有梯子、衣架和停车场,非常棒,那同学们知道这张图片当中都包括什么图形吗?第二排同学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一下,他说呀梯子衣架和停车位中空部位都是平行四边形,嗯,观察的可真仔细,请坐!那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板书题目)。
【新授】。
活动一:
那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图片中镂空部位的平行四边形,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啊我们拿出两把三角尺,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第三排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你们两个人的结论。哦,他说呀他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互平行,并且对边相等,你们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坐!那同学们,像这样的两组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呢,我们就称之为平行四边形(画图板书)。我们再来看一下,像这样从平行四边形一边上一个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板书)。
活动二:
接下来啊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吸管,串成一个长方形,捏住对角反向拉扯,这两组对边会有什么变化呢?又会被拉成一个什么图形呢?那接下来5分钟我们前后排4个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待会啊老师会找同学提问。
好时间到,哪位同学来告诉一下老师,你们的讨论结果呢。你们小组讨论的最激烈,你来告诉一下老师,他说呀经过他们小组的观察,这两组对边在拉扯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这个长方形会被拉成各种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你们的结论啊非常准确,请坐!
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老师听到同学们都说啊,像是学校门口的推拉门,升降机等等都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点,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生活。
观察一下黑板上这些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
【巩固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看向黑板,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来做一下这道题巩固一下,画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课代表来黑板上板书一下。老师看到同学们笔都放下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板上同学的答案,这位同学的标注非常准确,同学们的答案和他的是一样的吗,看来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都已经非常扎实了。
【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本节课马上就接近了尾声,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停顿2秒)第二排手举得最高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哦,他说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认识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并且熟悉了生活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总结的非常全面见,请坐!
【作业布置】。
接下来老师来给大家布置个小任务,回家之后仔细观察一下家中的物体,看一看那些物品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点呢,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