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教学反思范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结构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课《江南》。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江南”两个生词。
3.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教学难点:理解“荷叶何田田”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鸟头饰。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去过江南吗?去过江南的小朋友说说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生自由答)(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边听边观看江南水乡的美景)。
提问:你觉得江南水乡哪儿最美?(学生回答)。
(评: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体验。教学伊始,通过观看江南水乡的美景,一下子将学生带到江南水乡,让他们身临其境,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他们不由得陶醉其中)。
二、学习生字“江”、“南”
出示:“江”
1.谁来说说这几拼音节?(教师板书:jiang)。
2.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样一笔一画写的。
4.学生书空。
5.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江”(教师板书:江)。
6.学生描红“江”。
7.做生字开花的游戏。
8.谁能用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出示:“南”
1.揭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
(2)看清字的形状。
(3)记住字的笔顺。
(4)一笔一画照着写。
2.交流自学情况。
(评:教者在重点指导“江”字的读写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感知。
1.下面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学生观看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荷花”“鱼儿”“荷叶”的图片。
2.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作个介绍。
3.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莲花吧!(学生观看课件)。
四、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一)学习第一句。
1.每到莲子成熟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去一一采莲了。人们撑着小船去采莲的时候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我们小朋友读读课文就明白了。下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2.谁愿意读?(指明读,学生评)。
3.出示图片,进行探究。
(1)采莲的人看到了什么呢?
(2)你们喜欢莲叶吗?说说你们喜欢它的理由。
(3)请你用一句话来夸夸莲叶。
(4)我觉得你也很可爱呀!那古时候的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又绿又亮的莲叶,心里非常的喜欢,就不由地称赞到——莲叶何田田!
(5)在图片上出示第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6)谁来夸夸这美丽鲜亮的莲叶?(学生读第一句)。
(7)你们想听老师读吗?(老师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8)自由读。你是怎样理解的,你就怎样读,好吗?我相信你会读得比我更好!(小朋友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二)学习第二句。
1.导入:这么美的莲花、莲叶,把小鱼也吸引过来了,这些小鱼在干什么呢?(学生观看课件)。
2.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3.总结表述,进行填空。
我们小朋友说得真好,那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小河里,鱼儿有的像在( ),有的像在( ),还有的像在( )……,它们玩得( )。(出示句式)。
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评: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放飞思想,尽情遨游。教者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这些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戏着,是多么开心啊,那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小朋友用——画出小鱼游戏的诗句。(学生打开课本画小鱼游戏的诗句)。
5.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的?
6.下面就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这些诗句,要把小鱼那种快乐自在的样子表现出来!
7.好,我们来举行朗读擂台赛,哪些小组愿意参加?(选三组参加,还有两组当评委)。
选中的三组分别朗读第二句话。
读好后另外两组围在一起讨论谁是今天的擂主。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8.教师总结:是啊,这些小鱼确实很开心,它们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北面,是多么地自由自在呀!你们想做快乐的小鱼吗?如果你是鱼儿你想怎么样玩呢?(同桌讨论)。
五、拓展延伸。
采莲的小姑娘看到这美丽的荷花、自由自在的小鱼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学生观看课件。
1.如果你是采莲人,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美)。
2.多美的江南水乡啊,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配乐朗读)。
六、布置作业。
那课文学到这儿,想想我们还应该完成哪些练习呢?(引导学生说,教师总结)。
1.把这首诗背下来。
2.画美丽的江南水乡。
3.找几首有关荷花的古诗读一读。
4.我想把这一课学的生字写几遍。
课后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练习做吧!
(评:教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制定作业目标,根据自己的强项选择喜爱的作业方式。这种开放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展示自我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本课是课文第12课,学生已能独立用拼音来读课文。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知识基础都相对缺乏,对于古诗的韵律及古诗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的体会,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学习方式上,自主性差、探究能力有限,合作交流意识也不明显。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把抽象词语形象化、生动化,在学习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古诗的意境,把诗句读活,把课堂变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可供想象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的和谐的震动,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境,使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而后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带回家,跟家里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热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丰富古诗的积累;
3、尝试采用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如下合作意识:能与他人共同讨论,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并能做出反应。
1、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理解田田间戏,体会采莲的欢乐和游鱼的自由、欢快,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效果。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初步理解古诗所描述的内容、含义、并学习朗诵古诗。
2、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3、通过朗诵感受春天江南的优美景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图上画有什么呢?(教师注意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景、人物,初步理解图片内容。)。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你知道画里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吗?
2、小朋友这幅图片很漂亮,描写的是江南的景色,当你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通过感受古诗表现的江南景色之美。)。
3、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古诗,说的就是这幅画里的事情,请你们仔细听听古诗里是怎么说的。
二、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古诗。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地诵读古诗两遍,引导幼儿了解古诗的名字,初步感受古诗中的语句。
现在老师把故事念一遍,小朋友仔细听。
2、这首古诗叫什么名字?古诗里说了些什么?
3、教师再次完整地朗诵古诗,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含义。
古诗里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哪一句?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是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你们还听到了哪一句不太懂?或者是有疑问?日出江花红胜火说的是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指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
4、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完整朗诵古诗。
5、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己认真读一读儿歌。
6、请幼儿集体朗诵古诗。
三、通过讨论解说,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关于这首诗的相关经验。
刚才,你在读这首古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中的江南景色之美和古诗中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江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四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投影录音小黑板。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我的修改: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西可。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学构想: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课文、看插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本课字词的教学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力求通过看鲜明的插图,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发现的,本课在设计中安排了让学生收集反映荷叶、荷花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等方面的资料,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电脑、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力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字卡片:莲叶间。)鱼儿(贴生字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字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戏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出示卡片:聂。)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东。)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读生字。齐读。
(3)小黑板出示:譬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可田。
(1)(看图。)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可。)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田。)。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江、可、叶”。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叶: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指导正确的朗读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
(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
(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两个字。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鱼:“撇折”像鱼头,“田”像身子",“一”像鱼尾。西:下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学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
4.回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
作业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资料。
江南。
江 南 可 叶 鱼 西 北。
课后反思: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七
生:(大声齐呼)好多小鱼!
师:小鱼在哪儿呢?噢,在这里(拿起小鱼头饰给小朋友戴上),在这里(分别给好几个小朋友戴上)。
生:小鱼们会说:我们来做游戏吧!
师:想做游戏的鱼儿请站出来吧。
学生争着走出来。
师:看,小鱼们在莲叶下欢快地做游戏呢,它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孩子们合着我的节拍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师:小鱼们边做游戏边会说什么悄悄话呢?
生:小鱼说:我玩得真开心!
生:小鱼说:这里真好,明天我还要来这玩捉迷藏的游戏!
师:小鱼儿,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喊着。师:可天色不早了,采莲姑娘要回家了,小鱼儿也该回到妈妈那里去了。孩子们纷纷识趣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和提供具体、可供想象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的和谐的震动,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个人悟,自由畅谈、表达情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给他们无拘无束地创造、探索的天地。通过读读、想象、演演的学习方式理解、再现、创造诗歌的意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民主的教学。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八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九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投影录音小黑板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我的修改: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1、出示:西可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正确认读9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感悟民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仔细聆听课文录音,畅谈自己的所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多种形式,熟读诗歌;大胆对文本内容提出质疑,多方互动,解决问题,深入感悟诗歌内容;形式多样,感情诵读,赞美江南的美景,共享采莲人的快乐;邀请家长参与,亲身实践,亲自分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合作探究,识记,学写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江南,激发孩子们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
2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策略方法:。
播放课文录音,鼓励孩子们仔细倾听,畅谈所得,促使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诗歌的大致内容;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引领他们在问题解决中感悟诗歌内容,体味江南水乡的秀美以及人们劳动时的快乐;提供与诗歌内容和谐一致的优美乐曲,促使孩子们很好的诠释出江南的美景,采莲的欢愉!鼓励孩子们与家长一起,亲身实践,亲自分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写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戏曲,中间,东南西北"等词句的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计算机课件(荷花,荷叶,莲蓬图);。
5与诗歌内容和谐一致的乐曲.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录音美读,畅谈所知,引入课题.
师: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歌,听完后,说一说:你听懂了什么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听得最认真,听懂的内容最多.(播放课文录音)。
生听,边听边想.
全班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自己听录音,就能听懂这么多的内容,你们可真了不起!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首写江南采莲时的景色的诗.师边说边板书:江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生齐读课题.
二熟读诗歌,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诗歌.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指名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自由读.
5小组读.
(二)小组合作,认读词句.
1师出示写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戏曲,中间,东南西北"等词句的小黑板.
小组互助,合作认读词句.
2师检查词句的认读情况.
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全班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师检查识字情况,并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
三质疑问难,感悟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课件映示荷花,荷叶,莲蓬图,看图描述"荷叶怎么样",以理解"田田"的含义)。
其二,人们采的究竟是什么(结合图理解)。
其三,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荷叶间玩耍时,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
其四,采莲的人们的心情如何(结合美丽漂亮的荷花,鲜嫩碧绿的荷叶,风满硕大的莲蓬,在荷叶间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鱼来谈)。
除了这些问题,其余的问题也可以提.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四感情诵读,体味其情.
1依据自己的理解,看图,自由感情诵读,可以边读边加动作(尤其是东,西,南,北等几个方向的指示).
2指名配乐感情诵读.
3全班配乐感情诵读.
五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东,西,南,北"四个字的笔画,笔顺.
2全班交流.
3讨论:"东,西,南,北"四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六课外实践,明辨方向.
1利用早晨晨练的时间,面向太阳,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邀请家长参与此项活动)。
2将亲身实践所得的结果,填写在书中.
3全班交流.
听课文录音,畅谈自己的所得,既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锻炼他们的听力;又能使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诗歌的大致内容.同时,加之教师热情洋溢的激励,促使孩子们信心十足的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二
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学习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通过对文中写景之语朗读分析,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自学引导式。
1课时。
1、检查先学内容。
2、梳理课文层次。
3、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一、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作者及《桃花扇》。
2、教师补充补充介绍相关知识。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层次。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三、达标学习。
1、梳理课文层次。
(1)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生概括本曲内容。
(3)教师明确本文层次: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诗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1)《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大家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着明显的不同。
(2)这套曲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哀江南》就是始终围绕一个“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亡国之痛。
(3)背诵曲词,深入体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清代伟大的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的结尾曲《哀江南》。《桃花扇》整体上是“借离合之情,言兴亡之感”。而《哀江南》就是始终围绕一个“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亡国之痛,这是《桃花扇》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南洪北孔”,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佳话。如果可能的话,大家课外可以阅读《桃花扇》全剧,进一步感受全剧的艺术魅力。我现在就是有一个愿望,如果我在南京工作的话,我一定和同学们一起,到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走一走,从课堂上的文化走向现实中的文化,一同感受南京这座古都所蕴含的魅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三维设计》。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三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1、(听录音:水流声)这是什么声音?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 江南 (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 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 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 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5、指导朗读第二句。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 拓展延伸。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 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 ),莲叶( )。鱼()莲叶():鱼( )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四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看图: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像一个个大圆盘!”“绿油油的莲叶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教给他们词语“挨挨挤挤”,并让同桌用身体动作演示一下,加深对莲叶茂盛的感受和理解,然后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接着创设情境:我们和这些采莲姑娘们一起坐上小船去采莲,你们来到池塘里,看到了什么呀?漂亮的荷叶、荷花下面,还躲着小鱼儿呢,它们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说话,感受小鱼儿的机灵可爱。学生切合实际生活,想想自己就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捉迷藏呢。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江南的什么,进一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江南》这首古诗刚开学不久孩子就已背过,可诗中的有些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例如“戏”、“田田”、“间”等词语。因此在教学时如何把握好学生理解的“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把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江南水乡莲花满池的美丽景色,体会到鱼儿在池塘中嬉戏的快乐。
学习了本课以后,我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并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
苏教版第一册第三课《江南》是一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下面就上《江南》这一视导课,谈谈我对课改的所思所感:
一、转变教学地位,要以学定教。在备课时,我认为教材是“文本”,没有想到它是一种动态的课程,教师对给定的内容可以有自身的理解和改变,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我这节课识字教学的重点没抓住,因为“鱼”、“西”、“北”三字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字音、字形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掌握的,学前期写字较少,我应把书写作为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三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节课给我一个启示,在理念上,教师应树立“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的新观念,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以学定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这一课,我也力图体现民主性、平等性,但由于陈旧观念影响缘故,在评价学生时,激励机制运用较少,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能激发。今后教学中,我要以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出发点,给学生课堂学习带来积极影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敢做。
三、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改的重点。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江南》一课中,我虽然有意识让学生自主识字,自己读书,但是由于指导不到位,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缺乏对一年级学生的信任,学生合作学习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渐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使他们自学能力得以提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尽量避免烦琐的讲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今后,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思索,不断改进,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与课改一同成长。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全诗共有七行两句话。诗句前两行描绘了江南的水乡的美景,后五行写得是鱼儿自由自在地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景象。《江南》这首古诗并不像孩子们前面所学的现代儿歌韵文那么简单易懂,其中有些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例如“戏”、“田田”、“间”等词语。因此教学时如何把握好学生理解的“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理解得太浅,不如不学,可如果教、理解得太深,学生又难以接受。思来想去,还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目标定得浅一些、具体一些比较好。所以,我把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江南水乡莲花满池的美丽景色,体会到鱼儿在池塘中嬉戏的快乐。
今天的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诗,你看见了什么?原本以为这个问题会有些难度,可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也能够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且也很贴切诗歌的内容(看来也不能小瞧孩子的能力)。接着,我又让学生谈谈:你最喜欢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对文中的小鱼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就势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最后五行,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快乐,指导学生的朗读。紧接着再结合书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美丽景色并指导第一句的朗读。最后,我又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诗歌描绘的美丽的景象,再顺势指导学生朗读全诗。
反思:
1、古诗的语言比较精练,有些词句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能把握教学“度”。现在,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更要学会设定适合学生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不可“揠苗助长”。
2、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并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
3、教学时,要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次教学中指导朗读时,我采用了“和老师比一比”的方法,结果发现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练习朗读时表现得非常认真。(这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可爱之处)。
关于挂图: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五
一年级上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之东,
鱼戏莲之西,
鱼戏莲之南,
鱼戏莲之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罗里啰嗦,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儿。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儿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之良苦与高妙。
我们的先人不但早就知道最好的诗应该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道理,而且知道用省略“闲言助字”之法,提掇出紧关物色的字样,形成画面的迭加,文意的辐射。读罢此诗,让人觉得:这首汉代民歌就如同汉代的石雕一般,它不拘泥于细致、繁琐的刻画,而着意于捕捉描写对象内在精神。在质朴、简练之中,不乏画龙点睛的精妙。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六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学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2)配乐背诵江南
七、布置作业: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七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四、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2)配乐背诵江南。
七、布置作业: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八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2课时。
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
(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4、学生自由介绍。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
(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3、小朋友要想读好课文,还要先弄懂课文的意思呢!谁学得认真,一定就会读得好,朗读之星就会和你交朋友。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2)出示插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荷叶、荷花、莲蓬。同桌交流,荷叶多么漂亮、碧绿,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用你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句。
(1)谁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
(2)自由读,小组读,评出朗读能手。
(3)指名一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们眼前看到了什么呀?
(4)咱们就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齐读第二句。
学习三至七句。
(1)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放音乐,生做小鱼自由活动)然后师背诗,背到哪一句,生便转向诗句中相应的方向。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
(2)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指导朗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课外延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十九
1、认识8个生字,认识新部件,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第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展示的美好意境,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诗文画面)、朗读录音带。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与背诵课文。
建议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看动画片!(播放江南荷塘美景)。
2、观察表达,你看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初读全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初读全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相互比赛读生字。
3、教师检测掌握生字情况。
4、齐读全诗。
三、再读全诗,了解诗意。
1、抽学生读诗句,采取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2、请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画面,心情怎么样。
四、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练习读诗,一边练习读一边想画面。
3、背诵诗歌。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特别指导学生写好“采”和“鱼”两个字。
鱼
鱼莲叶鱼。
鱼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二十
教材分析:
本课隶属于湘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为《江南小曲》,重点介绍江浙地区的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分为民歌、歌舞及器乐三个版块,以不同领域展示江南地方音乐委婉、含蓄、流畅、细腻的音乐特点。笔者将单元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一节以民歌演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第二课时则安排歌、舞、器乐欣赏的内容,器乐内容的选择上除掉了古筝曲《茉莉芬芳》,而加入了代表江南器乐的代表“江南丝竹”。本课为单元第一课时,即以江南民歌为主,听、唱江南小调的代表《茉莉花》,欣赏跟唱秧田歌《拔根芦柴花》。旨在通过欣赏同一地区不同民歌而感受体验其所渗透出的相同音乐特征,及其与地区地理、文化、方言的关系。《茉莉花》的教学主要在对歌曲的情感处理上,而《拔根芦柴花》的重点则在感受江苏方言及由波音带来的纤巧委婉的感觉,具体见教参。
学情分析:
学生对《茉莉花》的音调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但对茉莉花的演唱还需要多下功夫,同时,学生对茉莉花这一典型代表下的江南音乐也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广洒渔网,重点捕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听到更多的代表民歌同时,也能唱好茉莉花,在唱与赏的过程里体会江南民歌风格。
教学目标:
1、感受江南民歌细腻优美婉转的音乐风格。
2、在听、说、看、唱等过程中体验方式中探究江南民歌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难点:《茉莉花》的情感处理、波音。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茉莉花》导入。
听清唱版《茉莉花》说说在哪听过。
揭题:江南小曲。
二、感受江南民歌风格。
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片断(无锡景、孟姜女、江苏另一版本茉莉花)。
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优美/柔美/细腻/婉转/吴侬软语。
2、观看幻灯片,思考:什么使江南音乐如此柔美?说说你了解的江南。
从环境、气候、方言、风俗人情方面初步民歌的地域性特征。
师:《茉莉花》是江南民歌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它。
三、演唱《茉莉花》。
1、跟琴齐唱师观察情况,如有不对的地方,进行纠正。
2、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感情(赞美、喜爱)。
师提问:那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3、指导生用亲切优美的表情和声音演唱歌曲。
师评价。
4、歌曲处理。
生自由回答,演唱,全班挑出好的版本。
点做的好的学生示范。
请学生先读一读,引导他们要换气(顺便解决前两个休止符),以及可以加上力度的渐强。
齐唱、或独唱加齐唱等方式巩固。
(3)第三个休止符的处理。
这样美丽的茉莉花,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你听。
a、师声情并茂演唱。
你有什么感觉?哪里表现出的?引导出休止符。
b、一起唱一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跟唱《拔根芦柴花》。
师:大家用优美的声音演唱了《茉莉花》,你们想用江苏方言来学唱江南民歌吗?
1、初听。
说出音乐情绪,师简介秧田歌。
2、师唱第一段,生找出与普通话很不同的几个字,师讲解。
3、跟琴唱一段。
4、用对比法解决波音。
五、小结下课。
江南民歌是中国民歌中一颗璀粲的明珠,它婉转优美易于传唱的旋律流传于民间,甚至走向全国、飘到海外。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学们今后做个有心人,定会听到更多的民歌,它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21篇)篇二十一
1、认识笔画竖弯,会写“西”。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一、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
面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用“我看到()的荷叶”说话。
引导学生说说荷叶的颜色、形状,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老师总结: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
这茂盛的荷叶,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
采莲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她们的心情怎样?
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情趣。
3、教师: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河里的小鱼)。
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鱼戏莲叶中,意思是鱼儿在做游戏。)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嬉戏玩耍的。
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
鱼儿在荷叶间玩()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
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读出诗句恰当的停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并理解诗句“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4、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1)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建立直观感受。
(2)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东—西”“南—北”。
(3)参照方位坐标指示,引导学生配上鱼儿游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诗句。
5、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二、拓展阅读,积累知识
1、江南的美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观赏吧。(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
2、教师:看到这些景色,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3、小结: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写的《池上》。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通过教师出示图片,也可请去过江南的学生展示照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江南,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
三、指导书写“西”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一边写一边指导学生认识新笔画竖弯,强调书写注意点,学生跟着书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继续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