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充分了解任务要求和资源情况。在这些工作方案范文中,你可以学到如何明确目标、合理安排资源、评估风险等。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我国社会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的改变和加剧,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企业会计管控方面也有很多问题浮出水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经济的安全。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企业发展迅猛,会计内部控制很难及时适应。
目前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企业为了在这个大环境中跻身而上,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方针和策略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很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扩大自己的势力,会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例如将其他中小企业收购,扩大经营范围,增设管理部门或开办分支机构等,但是这些计划的实施虽然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但是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很多会计事项失去控制的作用,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
通过对各企业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侦查,发现很多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不严,缺乏有效原始资料的支持;票据保管使用没有专门制度约束,票据管理不严;银行账户开设、使用、撤销没有授权制度,存在账外账,私设小金库;为了少数股东利益,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频繁出现。
(三)会计管理职能缺失,企业决策失误。
很多企业重视眼前的利益,一心为了将经济搞活,便采取扩大经营范围,拓展业务等方式,但是缺少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导致偏离主业,盲目扩张,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也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不规范不完善,没有对购销环节中的职责进行严格的规定和区分,致使企业很多存货在发出时,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手续办理,也没有第一时间与会计部门沟通,做好核对工作,最终导致多年的积压存货越积越多,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最终为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岗位设置不科学,企业各岗位越权行为严重。
由于很多企业的岗位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在设置岗位时,没有对岗位的职权范围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这样便导致很多工作人员不能认真、正确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种状态的直接结果便是导致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制度”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约束和监督的作用,失去其效用,加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落实好企业的管理工作,而是出现很严重的越权行为,对于正常的审批程序不按规范进行,而是滥用职权,中饱私囊,徇私舞弊,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本文针对目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对会计内部控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系统,从而健全企业会计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会计系统对于健全企业会计内部的管理机制十分重要。会计系统能够对企业所有的交易如实的记录,也能够对每一次交易进行详细真实的描述和记录,可以对企业的所有交易进行查询,直观,简单,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在会计报表上做出适当的分类,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方便查找和分析。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系统可以对交易的价值把握的非常准确,是企业做出决策的依据。
(二)完善和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挑选出不相容的职务,并将其彻底的分离开来。确立好该控制机制后任何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遵守,严格执行,依据分离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原则,对会计及相关的工作职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对每一个领域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不出现含糊的地方,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职责权限,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会计内部控制按部就班的实施,可以为企业资产的安全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做出贡献。
(三)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约束。
这一改进措施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为了督促各管理者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杜绝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的不良现象发生。建立授权批准制度,要求审批人在进行审批时,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来执行,不能越权,经办人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一旦出现审批人越权的现象,经办人有权利拒绝办理业务,此时经办人应立即与上级沟通,并向上级授权部门报告核实。
企业要对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迎合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对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不断的强化,提高会计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经济业务能力,严格约束企业所有职员遵守会计内部控制程序,确保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企业发展。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二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20xx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xx]30号)的要求,为了保障合规、有序、高效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及公司重要管理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内控评价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内控评价的范围:公司本部及其分公司、子公司。
1、内控评价领导小组。
(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总经理)。
(经营管理部、审计部、董事会办公室及其他职能部门)。
预计在20xx年9月份进行内控自评价。
1、中期评价,查找缺陷。
a、内控评价实施过程。
a、从企业层面控制了解、分析内部控制风险;
1
b、识别风险业务领域及重要组成部分。
b、该阶段形成以下工作底稿:
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的调查底稿。
a、内控评价小组成员召集各单位业务骨干,主持各单位内控评价,实现内控评价全覆盖,完善以下工作:
c、查找并分析各单位相关业务及管理主要风险,补充完善流程图、风险清单、风险矩阵;
d、对各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编写各单位的《内控评价报告(中期)》,评价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共同确认内控缺陷、《内控评价报告(中期)》。
b、该阶段形成以下工作底稿:
b、流程图、风险矩阵、风险清单;
2、内控缺陷整改。
(1)内控缺陷确认标准:详见《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缺陷认定标准”》;
(2)内控缺陷的确认程序:
c、内控评价小组汇总整理的内控缺陷:各单位负责人确认内控缺陷,单位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讨论确定整改措施,评价小组对整改措施能否消除缺陷予以确认;单位负责人未确认的内控缺陷,评价小组应与缺陷所在单位的直接上级讨论确定;内控评价小组对股份公司管理层不予确认的缺陷,若内控评价小组认为2属于重要或重大缺陷,应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由董事会裁定。
(3)内控缺陷的整改。
须整改的内控缺陷,由缺陷所在单位整改,由内控评价工作小组进行追踪,以确保相关单位采用适当措施进行改进。
3、监控缺陷整改后的运行情况。
内控评价小组跟踪、检查缺陷整改进度,确保整改后在20xx年12月31日前最低运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故应在9月底以前完成缺陷整改;收集整改后的运行证据,确保缺陷已消除。
4、期末评价,出具评价报告。
主要采用后推程序进行内控评价:
(2)重点关注、测试发生变化的内部控制和新增业务的内部控制以及中期存在缺陷的控制。
内控评价工作小组根据评价结果起草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报董事会审批。
出具内控评价报告后,内控评价小组在3个月内将内控评价底稿装订成册并归档,审计部保管1年,1年以后交公司档案室,保存期限10年。
本方案经董事会审批后执行。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xx年8月3日。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三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xx】24号)文件要求,推动我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国有林场管理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现就我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实施内控规范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要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实施内控规范就是发挥制度笼子的作用,利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限制权力的滥用,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有效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动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实施内控规范是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
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检验群众路线活动的实际效果,关键是把握制度建设工作重点。
实施内控规范就是将各相关制度梳理整合,统筹考虑,不断优化、固化、e化(信息化)的过程,强化考核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形成群众路线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内控规范是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积极实践。为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需要,客观要求财政工作必须深化改革,规范管理。
内控规范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主要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
实施内控规范可以有效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
实施内控规范必将对提升财政管理的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工作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保证控制范围的全面性。
2.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控规范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针对本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3.制衡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真正发挥出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作用。
4.适应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工作目标。
我单位应通过实施内控规范,梳理流程、健全制度、实施措施、完善程序,基本建立以防范风险管控为核心,以控制手册和评价标准为主体,以单位内部管理为基础,以外部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中介机构有效服务为支撑,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切实增强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国有林场健康长效发展。
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有效规范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控制等各类经济活动。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3.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强化财务信息分析和结果运用,为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科学运用内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反腐败、反舞弊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动员阶段(20xx年7月中旬)。
1.20xx年7月中旬全面启动我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我单位各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2.20xx年7月,由我单位场长牵头,组织召开我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协调会,讨论通过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沟通相关情况,部署相关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8-9月)。
20xx年8-9月,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xx】21号)为依据,在我单位场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单位管控效能,有序推进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建立定期工作通报会机制,对我单位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
一是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健全实施机构。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责任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内控实施组织框架,结合本部门、本系统的特点和业务性质,确定牵头部门及相关人员,落实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并加以严格落实,认真开展内控规范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
二是全面系统分析单位经济活动风险。
点查找风险点,并从各个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风险排查,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
三是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与措施。
根据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风险应对策略,组织相关人员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固化信息系统和流程,制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四是有效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贯彻执行。
明确各个部门、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相应部门和岗位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奖惩,重点强调“一把手”的执行力,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及时研究执行中的问题,完善应对措施,及时修改《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相关内容。
(四)监督检查阶段(20xx年10月)。
1.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与评价。
充分利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外部审计、财政监督检查结果等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定期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工作,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我评价,并提交自我评价报告。
内控领导小组或单位办公会应当专题对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研究,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整改结果应当作为自我评价报告的组成部分。
2.实施单位要及时向区财政局会计科反馈内控规范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工作结果。
3.区财政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联合工作组加强各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工作日常指导、检查、监督、评价。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单位负责人的带领下,成立领导小组,做好工作部署通过进度跟踪、指导督促等,确保单位内控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监督检查。
区财政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联合工作组加强各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工作日常指导、检查、监督、评价。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四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xx]21号,以下简称《内控规范》)、上海市《关于印发关于本市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财会[20xx]52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区具体情况,制定松江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
内部控制既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的基石。《内控规范》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规范财经秩序,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二)适用范围。
《内控规范》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三)实施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四)主要内容。
根据《内控规范》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单位层面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是否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是否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等。
6、其他情况。
业务层面的主要内容:。
1、预算管理情况。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
2、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
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4、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
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6、合同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7、会计控制情况。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审核;会计凭证填制和传递;会计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编审和披露。
8、其他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内控规范》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建立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工作步骤:1、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2、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4、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一)建立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
区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对本区《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负责,统筹部署,联合推进,扎实做好宣传、培训、指导等工作。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及各预算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明确职责,认真组织实施,扎实做好《内控规范》施行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
各单位应广泛宣传实施《内控规范》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使风险管控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全方位的内控监督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和内控环境。开展单位内控培训,使财务部门和内控牵头部门准确把握内控基本原理及实施要求。同时,将《内控规范》作为20xx年及以后年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点,进行普及性和持续性的培训学习。
(三)有序推进内控建设。
各单位按照《内控规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定期开展内控自我评价等重要环节,把《内控规范》的各项制度要求逐项落实到位。
(四)构建考核验收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分层次、分级别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建设进行考核验收。将内控责任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并纳入岗位职责范围进行考核。同时,强化财政、审计、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对内控执行效果的监督,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本单位实际,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并严格加以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实施内控规范应按以下阶段分步推进:。
(一)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1-2月)。
各单位作为内部控制建设主体,应将《内控规范》实施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牵头部门,落实职责分工,开展《内控规范》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并研究规划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
(二)试点阶段(20xx年3-5月)。
为确保《内控规范》顺利实施,选择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区教育局、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水务建设质量监督站台以及九亭镇、新桥镇率先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试点经验,为本区全面实施《内控规范》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三)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5-9月)。
各单位认真梳理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查找业务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进而修改相关工作程序,完善业务流程,并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制定完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控制度。一级预算部门应以正式文件形式通过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将文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20xx年底,区本级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部完成内控规范推行工作,在街镇进一步扩大内控试点范围。
(四)验收评价总结阶段(20xx年9-12月)。
各单位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定期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发现的内控缺陷,研究采取整改落实措施,并形成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预算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内控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预算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内控工作,并将其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来统筹安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并严格加以落实,努力形成“领导模范带头,人人遵守内控”和“内控面前无例外”的内控工作氛围和机制。
(二)形成制衡机制。
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单位层面上着重在三个方面形成制衡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个人独断专行;二是完善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等控制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三是建立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管控合力,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强化内外监督。
内外监督是内控规范的要素之一,也是《内控规范》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机制。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内部监督部门与内部控制建立、实施部门保持相对独立。二是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四)加强沟通协调。
实施《内控规范》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分析执行情况,及时应对和解决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财政、监察、审计和预算主管部门要通过专题调研、交流座谈等方式,全面系统了解掌握《内控规范》实施工作进展情况和制度实施情况,做好指导和督促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时时监控、及时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机制,使《内控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切实有效执行,并持续发挥作用。二是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联系与信息沟通,在认真领会《内控规范》精髓,全面学习《内控规范》内容的同时,积极向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及预算主管部门反馈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五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稳步做好我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以明确为基础,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和提高执行力为抓手,在20xx年年底前完成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到20xx年,基本建成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切实加强权力监控制约,保证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1、全面覆盖。内部控制建设是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的总要求,贯穿权力运行过程,要按照单位全覆盖、权力全覆盖、流程全覆盖的要求,有序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2、突出重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针对重要岗位、重要事项,通过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科学的控制方法,强化内部权力运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
3、注重结合。做好合理内控与依法行政的结合、权力制衡与提质增效的结合、流程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结合,既制约权力,又要发挥出权力应有的管理效率与服务效能。
4、持续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项持久工程、系统工程,要随着粮食流通外部环境变化、国家行政法规调整等因素,及时改进完善,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
1、界定权力事项。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在《安徽省粮食局关于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通告》(皖粮通〔20xx〕18号)的基础上,对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确认,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范围。(牵头处室:政策法规处)。
2、规范岗位设置。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规范岗位设置,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确保岗位设置、岗位分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牵头处室:人事处)。
3、优化权力流程。对权力运行流程按事项和岗位进行细化和分类,制定作业规范,明确操作标准,合理分解权力。通过流程控制和痕迹化管理,形成层层分解、环环相扣、有效制约的管理链条。(牵头处室:政策法规处)。
4、健全控制体系。围绕权力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和权力风险点,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制定内部控制措施,形成操作性强、具体管用、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重要措施以制度形式固化。(牵头处室:财务处)。
5、推进信息公开。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岗位设置等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每年进行单位内部控制,并将自我评价情况报告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逐步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更好的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牵头处室:办公室)。
6、严格考评问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问责机制,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将单位和个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与干部考核、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对内部控制失职、失察的单位和干部职工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全面提升管理成效。(牵头处室:人事处)。
1、权力排查阶段(6月上旬-7月下旬)。
各单位、各处室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开展“熟悉内控、理解内控、掌握内控”的宣传活动,增强全体干部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环境。及时对本单位、本处室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确认,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范围,填写《内部控制权力清单》,7月15前报政策法规处汇总,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2、内控建设阶段(8月上旬-11月下旬)。
按照局长办公会议审定的内部控制权力清单,从规范岗位设置、优化权力流程、健全控制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制定各项权力岗位明细表、权力流程图、具体内部控制措施、现有制度及查缺补漏后应修订或新制定的制度清单,经处室分管局领导审定后,10月17日前送局财务处汇总,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研究确定后编制《省粮食局内部控制建设手册》,明晰内部权力事项、岗位职责、控制措施等情况,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
3、总结提升阶段(12月上旬-12月下旬)。
省粮食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各单位、各处室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成相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整改完善。对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加快省粮食局内部控制建设步伐。
1、加强领导。省粮食局成立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牛向阳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财务处,具体负责全局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和检查等工作。各单位、各处室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领导,协同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局属各事业单位要对照《省粮食局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相应的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并把实施方案文件及具体执行情况报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明确职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各单位、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领导责任,是内部控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需要高度重视,确保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财务处要切实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工作;驻局监察室要督促各单位加强内部权力制衡等工作;人事处要做好规范岗位设置,制定内部控制建设问责机制等工作;政策法规处要做好权力清单梳理和汇总、指导优化权力流程等工作,切实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3、合力推进。一是加强部门会商,财务、纪检监察、人事、政策法规、办公室等部门要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二是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查找原因,堵塞漏洞。三是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六
为了促进本单位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我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总体目标是:了解本单位内控建设和运行状况,分析内控设计及执行有效性,明确内控差距及缺陷,进一步优化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应贯穿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全过程,覆盖全校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是检验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否高效的主要手段;是明确单位内控差距及缺陷,进一步优化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
3、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应当在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保持独立性。客观评价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缺陷。
4、制度化原则。按照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的要求,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措施可靠运行。
1、组织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厘清各部门在组织层级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分工;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归属到不同的机构,达到权力制衡的效果;对内部控制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权限,人员分配,以及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
2、单位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各个部门是否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检查各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否依据以前年度单位收支的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单位本年度全部业务收支计划;是否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并有相应的预算工作管理办法;执行环节中是否保持单位财务核算和业务工作的一致性;是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算与考评机制。
(2)、收支控制。财政经费拨款收入是否按财政部门定员定额标准及单位工作计划需要据实编制;是否根据国库指标下达时进行收入登记并确认资金来源,匹配财政批复的预算指标;是否按合理合规的执行方式和审批权限对不同资金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管理;是否按事前审核与审批程序执行支出过程的控制,依据采购或审批结果提出资金支付申请,单位财务部门负责进行资金支付审核并匹配应对的收入资金来源。
(3)、采购控制。单位是否按照实际需求在采购预算指标批准。
范围内,按季度编制采购预算并确定采购方式;是否建立单位内部的分权和岗位分离机制,采购需求计划评审是否设置不同岗位进行管理;在资金支付环节,是否依据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竣工决算报告等文件,按照资金支付的相关规定,填写相关表格。
1、个别访谈法。与单位内部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首先,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访谈,了解单位内部控制思想的建设程度;其次,与各科室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现状;第三、与单位其他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落实情况。
2、穿行测试法。任意选取一笔业务作为样本,追踪该交易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财务报表或其他内部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了解控制措施设计的有效性,并识别出关键控制点。
3、专题讨论法。针对每个科室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议,综合内部各机构、各方面的意见,研究确定缺陷整改方案。
1、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主要工作。
(1)、检查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执行的有效性;
(3)、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及督促各部门进行整改。
(4)、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七
根据深圳证监局《关于做好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深圳市xxx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xx年4月制定了并披露了《深圳市xxx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召开了内控建设项目启动大会。在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班子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各部门、各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公司内控工作小组与咨询顾问现已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公司内控调研分析,提出了内控缺陷整改建议。为了更好的落实内控基本规范,高效优质地完成内控缺陷整改工作,将实施方案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20xx年5月,通过调研与分析,公司确定本次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范围是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所有子公司,其中包括重点实施单位8家。业务流程方面,确定对公司治理、业务流程与信息化等三个层次进行重点调研,分析内部控制现状与内控基本规范的差异,找出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议。
通过对重点子公司及重要业务流程的访谈与抽样测试,对照内控基本规范的要求,并经过与各单位、部门研究分析,达成共识,现确认公司层面内控缺陷为10个,业务流程存在缺陷234个,it治理层面为14个,合计258项内控缺陷。所有的缺陷中,一般缺陷占大多数,适用于所有公司的共性缺陷为118个。
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情况以及整改建议,确定按下列计划与要求组织内控缺陷整改工作。
1、整改范围。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实施范围是公司本部及所有子公司,其中,重点子公司需要按已经确认的内控缺陷清单开展逐项分析,并进行整改;非重点子公司需要对照业务流程与关键控制,分析缺陷并整改。
2、整改责任人。
公司所属各企业总经理是本企业内控缺陷整改工作的总负责人,各企业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内控缺陷的整改工作。公司本部职能部门对职能范围内共性缺陷整改工作,承担统一整改规范与检查验收的责任。
3、整改方式。
(1)对于公司整体包括各单位都存在的共性问题,由公司本部各职能部门牵头、主导整改实施工作。公司本部职能部门要组织子公司相关部门明确整改任务,统筹整改办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共性问题整改工作。
(2)对于所属子公司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优先在国际电子器件公司进行整改示范,总结经验,然后向其他子公司推行。各子公司之间要相互协作,完成整改工作。
(3)对于公司本部存在的个性问题,由本部相关职能部门经理负责,根据业务流程完善建议书中的整改意见,进行缺陷整改。
(4)对于子公司存在的个性问题,由各子公司业务流程相关部门负责,根据业务流程完善建议书中的整改意见,进行缺陷整改。
(5)非重点子公司必须根据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对本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自查,并形成缺陷汇总报告。根据顾问公司提供的整改建议对本公司的控制缺陷进行整改。
核对内控缺陷清单,审核流程说明与流程图是否设计合理,是否可以有效执行。it人员依据审核后的流程说明与流程图在系统中实现流程信息化。
4、内控手册建立。
为了固化内控建设工作成果,公司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指引,建立《公司内部控制规范手册》,阐述公司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方面的方针、政策,汇总公司的相关制度、规定,并详细定义和规范公司内各相关岗位的工作程序和职责。
公司风控部制定内控手册目录、内容、编码规范等。公司本部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公司所属各单位对口职能部门编写内控手册,风控部负责汇总编辑成册。内控手册编辑完成后,公司本部风控部、内部审与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内控手册培训,促进内控规范得到有效执行,并解答内控规范执行中的疑问,维护与优化内控手册。
5、整改工作的有效监控。
为确保整改实施进度及整改效果,公司本部内审部和风控部将组成内控工作检查小组,每周对各公司、各部门整改工作跟踪和汇总,每周形成内控整改实施情况报告,向公司内控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在整改过程中,顾问公司将持续提供辅导与帮助。
6、整改成果的验收。
公司内审部和风控部共同负责分阶段验收整改成果。内审部与风险部每周检查整改进展,并对照内控缺陷清单,确认是否有效整改。有效整改的评价标准是:内控缺陷清单上列示的设计缺陷重新设计并有效执行;内控缺陷清单上列示的执行缺陷在整改后得到有效执行;内控手册结构合理,内容清晰,可以指导公司员工按规范开展业务,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整改成果最终验收时间是20xx年11月21日。内审部与风控部需在11月下旬向内控领导小组汇报公司本部及子公司整改工作完成情况。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八
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市作风建设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按照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宣传动员、内部自查、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的方式,夯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使用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切实防范和预防腐朽,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风险防范、处处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氛围;各类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及其业务流程得到细致梳理,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内控机制更加完善;内部控制牵头科(室)及其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联动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形成管控合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账务处理及财务信息编报水平明显提高;内控信息化手段建设取得进步,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更加科学规范;以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汇编形成我局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落实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二)工作任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努力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一是建立并组织实施适合我局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二是梳理我局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以上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三)任务分工。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和机制的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工作,对具体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意见,制定具体制度,经局党支部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具体经济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等内容。
(一)宣传培训学习阶段(1至5月)。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局会计刘华斌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专门培训。同时,局办公室开展本局宣传、培训和集中学习活动,使全局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全局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参与内控,人人执行内控”的局面。
(二)梳理评估设计阶段(6至7月)。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流程目录。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同时,在内部控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三)内控制度建设阶段(8至9月)。按照科学、民主、规范、严谨原则,根据设计的控制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工作程序,加强包括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单位层面建设,加强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制度建设、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内的业务层面建设。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按照不同层面的内部控制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制度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信息化,做到各项制度完整、可操作,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手册的编制。
(四)强化组织实施阶段(9至10月)。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真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加大对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提高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肖继国任组长,曾辉、谢启宏、曾志任副组长,李爱顺、熊和平、侯志刚、李恩堂为成员的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我局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爱顺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华斌、代君慧为成员,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精心组织。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涉及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多方面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要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落实,做到边学习、边梳理、边完善、边规范、边执行,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落实责任。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实施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推动规范实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九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xx】24号)文件要求,推动我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国有林场管理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现就我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实施内控规范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要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实施内控规范就是发挥制度笼子的作用,利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限制权力的滥用,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有效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动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实施内控规范是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
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检验群众路线活动的实际效果,关键是把握制度建设工作重点。
实施内控规范就是将各相关制度梳理整合,统筹考虑,不断优化、固化、e化(信息化)的过程,强化考核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形成群众路线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内控规范是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积极实践。为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需要,客观要求财政工作必须深化改革,规范管理。
内控规范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主要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
实施内控规范可以有效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
实施内控规范必将对提升财政管理的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工作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保证控制范围的全面性。
2.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控规范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针对本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3.制衡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真正发挥出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作用。
4.适应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工作目标
我单位应通过实施内控规范,梳理流程、健全制度、实施措施、完善程序,基本建立以防范风险管控为核心,以控制手册和评价标准为主体,以单位内部管理为基础,以外部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中介机构有效服务为支撑,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切实增强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国有林场健康长效发展。
我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有效规范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控制等各类经济活动。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3.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强化财务信息分析和结果运用,为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科学运用内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反腐败、反舞弊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动员阶段(20xx年7月中旬)
1.20xx年7月中旬全面启动我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我单位各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2.20xx年7月,由我单位场长牵头,组织召开我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协调会,讨论通过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沟通相关情况,部署相关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8-9月)
20xx年8-9月,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xx】21号)为依据,在我单位场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单位管控效能,有序推进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建立定期工作通报会机制,对我单位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
一是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健全实施机构。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责任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内控实施组织框架,结合本部门、本系统的'特点和业务性质,确定牵头部门及相关人员,落实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并加以严格落实,认真开展内控规范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
二是全面系统分析单位经济活动风险。
点查找风险点,并从各个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风险排查,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
三是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与措施。
根据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风险应对策略,组织相关人员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固化信息系统和流程,制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四是有效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贯彻执行。
明确各个部门、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相应部门和岗位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奖惩,重点强调“一把手”的执行力,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及时研究执行中的问题,完善应对措施,及时修改《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相关内容。
(四)监督检查阶段(20xx年10月)
1.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与评价。
充分利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外部审计、财政监督检查结果等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定期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工作,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我评价,并提交自我评价报告。
内控领导小组或单位办公会应当专题对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研究,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2.实施单位要及时向区财政局会计科反馈内控规范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工作结果。
3.区财政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联合工作组加强各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工作日常指导、检查、监督、评价。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单位负责人的带领下,成立领导小组,做好工作部署通过进度跟踪、指导督促等,确保单位内控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监督检查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
第一条为强化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进一步规范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__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__〕54号)等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存在“商誉”事项的所有子公司、子公司下属子公司。
第三条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第四条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重点关注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恰当考虑该减值迹象的影响,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对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不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公司都应当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第五条公司应合理区分并分别处理商誉减值事项和并购重组相关方的业绩补偿事项,不得以业绩补偿承诺为由,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第二章商誉账面价值再确认。
第六条对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公司应在充分考虑能够受益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基础上,自购买日起按照一贯、合理的方法将其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在后续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并据此进行减值测试。
(一)资产组的认定。
公司在认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重点关注的事项:
1、应充分考虑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监控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处置的决策方式,认定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量。
2、收购的子公司包含不止一个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事先明确其中与形成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不应包括与商誉无关的不应纳入资产组的单独资产及负债。
(二)公司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要求确定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并将商誉账面价值按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所占比例进行分摊;如果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可以按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所占比例进行分摊。
(三)公司在将商誉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充分关注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先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商誉账面价值调整为全部商誉账面价值,再合理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第七条发现因各种原因造成企业合并成本、商誉分摊等计量错误的,应当按照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如未考虑或恰当考虑应计入合并成本中的或有对价;未充分识别被购买方拥有但未在单独报表中确认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对资产组的认定不符合资产组的概念,未充分考虑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的独立性;未充分辨识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未合理对商誉账面价值进行分摊,相关分摊基础(如公允价值)的确定缺乏合理依据;未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调整计入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
第八条公司不应随意扩大或缩小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因重组等原因,公司经营组成部分发生变化,继而影响到已分摊商誉所在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构成的,应将商誉账面价值重新分摊至受影响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并充分披露相关理由及依据。
第三章商誉减值迹象。
第九条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结合可获取的内部与外部信息进行,充分关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实际经营状况及未来经营规划等因素,以合理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第十条当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出现以下状况时(包含但不限于),表明存在减值迹象:
(一)现金流或经营利润持续恶化或明显低于形成商誉时的预期,特别是被收购方未实现承诺的业绩。
(二)所处行业产能过剩,相关产业政策、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状况或市场竞争程度发生明显不利变化。
(三)相关业务技术壁垒较低或技术快速进步,产品与服务易被模仿或已升级换代,盈利现状难以维持。
(四)核心团队发生明显不利变化,且短期内难以恢复;。
(五)与特定行政许可、特许经营资格、特定合同项目等资质存在密切关联的商誉,相关资质的市场惯例已发生变化,如放开经营资质的行政许可、特许经营或特定合同到期无法接续等。
(六)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明显提高,且没有证据表明短期内会下降。
(七)经营所处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突出,如面临外汇管制、恶性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恶化等。
第四章商誉减值测试。
第十一条商誉减值测试过程。
(一)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若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公司应恰当选用交易案例或估值技术确定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公司应合理分析并确定相关处置费用,从而确定可收回金额。
(三)应将减值金额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的商誉之间进行分摊。
第十二条采用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估计可收回金额时,公司应正确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充分考虑减值迹象等不利事项对未来现金净流量、折现率、预测期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合理确定可收回金额。
(一)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应保持一致,即二者应包括相同的资产和负债,且应按照与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内资产和负债一致的基础预测未来现金流量。
(二)对未来现金净流量预测时,应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以统一(税前)口径为预测依据,并充分关注选取的关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销量、价格、成本、费用、预测期增长率、稳定期增长率)是否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是否与历史数据、运营计划、商业机会、行业数据、行业研究报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符。
(三)与此相关的重大假设是否与可获取的内部、外部信息相符,在不符时是否有合理理由支持。
(四)对折现率预测时,应当与宏观、行业、地域、特定市场、特定市场主体的风险因素相匹配,应当与未来现金净流量均一致采用统一(税前)口径。
(五)在确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预测期时,应建立在经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基础上,原则上最多涵盖5年。在确定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预测期时,还应考虑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所包含的主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剩余可使用年限,不应存在显著差异。
(六)对以前期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有关预测参数与期后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偏差的,管理层应当识别出导致偏差的主要因素,在本期商誉减值测试时充分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并适当调整预测思路。
第十三条利用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辅助开展商誉减值测试时,应当聘请具有胜任能力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并在业务约定书或类似文书中明确与商誉减值测试相关的委托事项;在利用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成果时,充分关注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评估假设、评估对象、评估范围、价值类型等是否与商誉减值测试相符;对存在不符的,在运用到商誉减值测试前,应予以适当调整。
第五章信息披露。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__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__〕54号)的规定,充分、准确、如实、及时地在财务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中详细披露与商誉减值相关的、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有用的所有重要信息,不应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情形。
具体包括:
(一)充分披露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相关信息,包括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构成、账面金额、确定方法,并明确说明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是否与购买日、以前年度商誉减值测试时所确定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一致。如果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构成发生变化,应在披露前后会计期间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构成的同时,充分披露导致其变化的主要事实与依据。
(二)应在披露商誉减值金额的同时,详细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重要假设及其合理理由、关键参数(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的预测期增长率、稳定期增长率、利润率、折现率、预测期等)及其确定依据等信息。如果前述信息与形成商誉时或以前年度商誉减值测试时的信息、公司历史经验或外部信息明显不一致,还应披露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形成商誉时的并购重组相关方有业绩承诺的,应充分披露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及其对商誉减值测试的影响。当商誉源自多个不同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分别披露前述信息;当公司基于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应在披露评估结果的同时,充分披露前述信息;当商誉金额重大时,无论商誉是否存在减值,均应详细披露前述信息。
第十五条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引用外部《企业会计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__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__〕54号)等制度发生变更时自动适用国家权威机构最新颁布的相关政策。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参照公司内控管理制度执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五月。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一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是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我单位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为做到自我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控制目标为:
1.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保证预算收支等各类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管理,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情况相吻合,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为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在我单位内部逐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的机制,发挥制度和流程的控制作用,有效预防腐败。
(二)实施范围。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范围包括:本单位。
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梳理工作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追踪资金的具体流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原则。
在我单位制定实施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时,应当做到:
1.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资金走到哪里,内控跟踪到哪里。
2.突出重点,监控一般,对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要特别加以防范。
3.要相互牵制和制衡,各项收支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要相互分离,各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要相互分离。
4.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四)工作任务。
1.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6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科室、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科室、涉及科室、涉及岗位及岗位职责,解决跨科室协调问题。对科室间和科室内职责分工不合理处进行调整。
3.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人员要求以及奖惩办法等。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制度。
4.明确经济业务的权限分配。针对不同的业务支出,设置不同权限的分级授权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5.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制度。建立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制度,确保我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并适时更新。
我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要通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岗位责任制、归口管理、三权分离等,将各项经济事项根据管理职能固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并对应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1、预算业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等。
2、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支内部管理制度等。
3、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4、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和资金的核查;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等。
5、合同管理。建设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财会科室与合同归口管理科室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等。
成立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室开展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内部控制规范工作中的问题,设计并完成内部手册。
(2)办公室主任:
牵头科室:
监督科室:
成员科室:
(三)成员职责。
办公室:协调单位内部的相关事项,提供我单位科学化精细化业务梳理成果等;负责开展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工作,起草工作方案、简报、总结等文件,收集整理内部控制规范档案。负责对内控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资料和经验。
(1)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月1日-4月30日)。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培训和组织部署工作。
(2)制度建设阶段(20xx年5月1日-8月31日)。
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论证评审后发布实施。
(3)落实实施阶段(20xx年9月1日-10月31日)。
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关信息系统;组织开展内控日常检查,切实推动内控机制落实。
(4)完善总结阶段(20xx年11月1日-12月31日)。
指导和推动单位内部的内控体系建设,总结提升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在有效执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成立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工作。
2、制定并下发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中心办公室牵头草拟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与相关科室沟通意见并报领导班子审议后下发。
3、各科室确定本科室内部控制实施工作联系人,并向办公室报送名单。
4、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办公室组织单位内各有关科室召开培训会,布置相关工作。
(2)流程梳理。
成员科室按照本方案的分工,负责收集整理相关业务的流程(包括流程图和流程说明)、制度、岗位职责等资料,做到制度和流程相匹配,主要业务环节及岗位职责要明确,并将梳理材料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单位结合业务工作,负责梳理与其相关的预算申报、预算执行以及在执行中涉及到的政府采购、合同执行等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内部资产实物的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配合成员科室完成相关的业务梳理和整改。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内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将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确保内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认真抓好落实。各科室要认真查找科室风险并进行评估定级,通过界定各环节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切实抓好落实。
(三)强化责任担当。要坚持“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各科室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内控理念,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由“要我内控”变为“我要内控”,在科室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四)加大检查力度。领导小组要对各科室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定期检查一年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科室内控制度建设、执行、风险事件应对及处理等情况。不定期检查的内容由内控办根据内控管理需要确定。
(五)完善问责机制。将内控结果运用于科室和个人年度考核等工作。对于违反内控制度规定,出现风险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格执纪追责。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等五部委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以下简称新疆证监局)《关于做好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工作的有关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测试评价依据。
公司依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手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开展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
二、测试评价范围。
按照“以风险为导向、重点关注财报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确定评价范围。纳入20__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包括公司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分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事项。评价范围所覆盖的重要性水平能够满足并支持公司评价报告的结论性要求。
三、测试评价期间。
本年度测试评价的期间为20__年1月1日至20__年12月31日,并以20__年12月31日为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的基准日编制自评报告。
四、测试评价内容。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20__年度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内容涵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贯穿公司层面与业务层面两大核心内容,并重点突出本行业及公司的业务特点及重大风险。
公司在20__年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初步确定20__年度的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内容重点为: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全面预算、资产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资金营运、采购业务、担保业务、财务报告、合同管理、信息披露、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等。
按照《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手册》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检查,确定内部控制测试评价的基本内容。对于已经确认为设计无效的控制措施则无需再测试其执行有效性,而应当选择其他可以实现控制目标的替代控制措施进行测试。
本年度内部控制测试评价的具体内容,在公司层面主要为控制环境方面、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主题;在业务层面主要通过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确认,依次确定重要业务流程、确认和记录相关的财务报表,最后确认重要风险和关键控制。
五、测试评价组织。
20__年度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由公司董事长负责,审计部牵头,组织各部门熟悉公司经营业务活动的骨干人员及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组成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
六、测试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组,按照“以风险为导向、重点关注财报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组织实施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
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采用询问、现场测试、专题讨论、实地查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按照评价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依照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手册》中拟定的评价工作底稿进行填写,在汇总测试工作底稿后,结合公司董事会讨论并审批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合理评估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并据此编写《20__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七、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
20__年度,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分为半年度和年度两个阶段进行。半年度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在年度测试时进行整改测试,以证实相关控制的有效性。
在每次测试评价工作展开前,由内部控制测试评价工作组负责编写《测试评价工作计划》,并向项目组成员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内容、测试期间、测试依据、测试质量控制等要求。
1、制定测试评价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具体时间和人员分工,制定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
完成时间:20__年8月、20__年1月。
责任人:总裁季伟。
2、组织实施测试评价工作,编制测试评价工作底稿,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评价,编制缺陷汇总表及测试评价分析报告,同时提出整改建议。
完成时间:20__年8月、20__年2月。
责任人: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康莹。
3、公司统一部署整改工作,落实整改措施,调整并优化流程,新增或修订制度。整改完成后,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检查整改效果。
完成时间:20__年9月、20__年3月。
责任人:董事长刘建文。
4、根据整改结果,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提请董事会审议。
完成时间:20__年9月、20__年3月。
责任人: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康莹。
5、按照要求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完成时间:与20__年年报同时披露。
责任人: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康莹。
二0__年三月二十日。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三
为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健康持续的发展,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现制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财政部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单位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效益,回报国家,人民。按照“全面启动、分批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测试、梳理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单位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一)构建以风险管控为导向的内控管理体系对照财政部等出台的《控制规范》和《指导意见》,对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实现内控体系和内控规范的全面接轨。即基于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对现有的单位内控流程进行升级建设;建立适合单位发展的内控管理体系。
(二)构建以内控信息一体化为目标的实施体系以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管理活动内控流程为基础,逐步实现主要内控流程信息化运行。即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由“人控”到“机控”,主要管理和业务内控流程能够达到上线运行规划要求。
(三)构建以内控评价为重点的持续改进体系通过内控流程的实际运转,分析评价控制缺陷和薄弱环节,对内控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跟踪,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直至内控流程符合规范、规划要求。
(一)完善流程制度体系
1、梳理风险控制流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要确定单位业务和管理活动所有潜在重大风险,包括风险名称、风险类型、风险涉及的活动或流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影响、风险的责任部门等若干要素,要形成风险数据库(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和控制办法,将风险数据库各风险点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业务流程设计中,明确业务流程运行标准、运行授权和风险控制办法。建立基于风险防范的、覆盖企业主要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标准化流程体系。
2、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在流程梳理、流程标准建立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制度体系全面整合梳理,对流程涉及单证和文挡的格式、内容、标准进行统一规范。
(二)建立监督评价体系
1、建立内控标准的执行检查体系。包括检查机制、检查责任、检查流程和检查办法。要围绕内控流程标准的关键控制点,根据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责任,设计关键控制点的执行检查办法,配合流程标准,出具内控检查标准。
2、建立内控定期的自我评价体系。结合内控执行检查,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3、建立内控的自我调整与完善体系。建立内控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包括调整分析、调整授权、调整审批、调整试运行与调整评价等,保持内控的适应性。
(三)健全内控组织体系
1、健全内控决策组织。明确财政、主管领导等内控决策职责,理顺内控决策机制和决策流程,强化决策责任评价。顺内控决策机制和决策流程,强化决策责任评价。
2、健全内控管理组织。审计部是单位内控管理组织的常设机构,负责组织内控建设工作。审计部部、财务部、人力资源等是内控建设的责任部门,负责内控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审计部:是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日常组织与协调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内控评价、履行报告程序。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监督与评价等业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2)财务部:完善单位财务管理,为单位管理层提供有效、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分析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3)领导办公室:协调各部门与内控工作机构的.信息沟通,设计适应单位发展需要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规范的计划与考核管理、制度管理、合同管理、法律事务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4)人力资源部:完善建立与单位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有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和开放式的用人机制,建设精干、高效、不断进取的员工队伍,保持单位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5)领导办公室:规划、建设、完善单位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提高单位技术创新水平,保持单位技术领先优势,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四)优化内控环境体系
1、优化内控文化。要在原有单位文化的基础上植入未雨绸缪、风险意识等内部控制特征,形成“人人讲内控、人人实施内控、人人受制内控”的内控文化。
2、优化人力资源。要通过培训进修、招聘等手段,培养内控管理人才,做好内控人才储备。
3、流程和组织、制度重整阶段:结合风险评估形成的风险数据库,进行流程的重新整合与设计,明确关键控制点,形成新的控制流程、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
4、成果提交和验收阶段:完成内控评价自评、手册文档撰写等工作,提供内控最终成果--内控手册。
(二)工作小组
单位组建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各部门要根据内控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四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鲁财会〔20xx〕24号)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于20xx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为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各单位落实好财政部和省财政厅要求,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决定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以量化评价为导向,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及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推动各单位于20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一)全面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贯穿单位各个层级,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做到全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重要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适应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内外部环境相适应,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一)组织动员。各区市、各部门(单位)应于20xx年8月底前,全面启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所辖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单位应于20xx年9月30日前,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1和附件2),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性质及业务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其他与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评价指标,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纳入评价范围。补充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作为特别说明项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中单独说明。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结束后,应形成评价报告(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对策措施等),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明确下一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各单位要注重加强横向对比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各区市要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通过对所辖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进行比较,督导评价得分较低的单位,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
(四)总结经验。各区市应于20xx年10月10日前,向市财政局会计科报送本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各市直部门(含下属单位)应于20xx年10月10日前,向市财政局会计科报送总结报告及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总结报告主要包括本地区(部门)、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等。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市、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所辖单位全面高效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应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各区市、各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并及时总结实施工作经验。对工作进度迟缓、改进措施不到位的,督促其调整改进;对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一经查实,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推广和经验交流。各区市、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及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择机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工作会等,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五
为加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站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向相关单位发放了《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的通知》、《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具体工作如下:
我站召集各在建项目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了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依法推进我县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各项工作,根据市住建委〈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各单位、各项目部要制定贯彻落实《条例》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责任,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封闭围挡、道路硬化、材料堆放遮盖、进出车辆冲洗、工程立面围护等控尘抑尘措施,并按照标准要求,开展自查自纠整改工作,切实落实责任。
1、开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5、施工现场设置洒水降尘设施,安排专人定时洒水降尘;
6、对不能及时回填的场地,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
7、外脚手架设置悬挂密目式安全网。
9、运进或运出工地的土方、砂石、禁止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采取封闭运输等防尘措施。
2、部分工地原材料堆放不遮盖;
3、部分工地未设置围挡墙或围挡墙设置不规范,未保证围档连续、密闭;
4、部分工地未建立规范的车辆冲洗设施,原材料运输车辆出入工地轮胎不及时清洗、运输土方水泥车辆不覆盖篷布,致使泥土物料抛洒路面,造成二次扬尘污染。
5、巡查队伍不健全,质监站人员有限,暂时还未能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
针对建筑施工工地未按规定完成扬尘整治任务的,我站逐一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上述问题的责成相关责任单位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按照要求分别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完成扬尘整治任务。整治期间,我站派专人对工地进行监督检查,对整治不达标的.施工项目将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重点督促,确保整治任务完成。
1、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加大媒体曝光频率,重点提高工地建设方与施工方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提高他们防治扬尘污染的自觉性,营造争创“绿色文明工地”的良性氛围。
2、认真总结,落实整改。对在建工程继续认真开展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程度。
3、加大暗访、督查、处罚力度。我站将在此前检查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整改落实对策,明确相关责任,加强暗访和督查,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扬尘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4、加强长效管理。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巩固好前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措施,完善长效管理,努力实现工地扬尘防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六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同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20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一)组织动员。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20xx年8月中旬,全面启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本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20xx年9月底前,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2和附件3),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应将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4)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以明确下一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确保在20xx年底前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单位可以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县直部门应当在部门本级及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作为20x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县财政局报告。
(四)总结经验。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分局)应当于20xx年11月20日前,向县财政局(会计股)报送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单位及系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典型案例等。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霍邱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附件1),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我县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县直各单位、乡镇财政所(分局)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认真对照,真实完整地填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
(二)加强宣传督查。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分局)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本地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宣传督查。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汇总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总结经验成果。要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和基础性评价工作按期完成。
(三)加强协调联动。财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今年4月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浙财会〔20xx〕6号),对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总体要求、主要措施和年度自我评价报告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近日,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浙财会〔20xx〕26号),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决定以量化评价为导向,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推动各单位于20xx年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工作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信息报送等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2.认真组织开展基础性评价工作。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并于20xx年11月15日前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报送省教育厅,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工作经验、存在问题(逐项列示存在扣分的评价指标、评价要点、扣分分值和扣分原因)和下一步重点工作、改进方向等。联系人:省教育厅计财处单兴苗,电话:xxx。
3.加强监督检查。20xx年9—10月,省财政厅计划会同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专项检查。省教育厅将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适时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对未按要求及时提供评价报告,或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单位,作为今后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七
为了促进本单位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我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总体目标是:了解本单位内控建设和运行状况,分析内控设计及执行有效性,明确内控差距及缺陷,进一步优化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应贯穿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全过程,覆盖全校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是检验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否高效的主要手段;是明确单位内控差距及缺陷,进一步优化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
3、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应当在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保持独立性。客观评价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缺陷。
4、制度化原则。按照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的要求,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措施可靠运行。
1、组织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厘清各部门在组织层级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分工;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归属到不同的机构,达到权力制衡的效果;对内部控制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权限,人员分配,以及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
2、单位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各个部门是否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检查各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业务层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否依据以前年度单位收支的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单位本年度全部业务收支计划;是否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并有相应的预算工作管理办法;执行环节中是否保持单位财务核算和业务工作的一致性;是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算与考评机制。
(2)收支控制。财政经费拨款收入是否按财政部门定员定额标准及单位工作计划需要据实编制;是否根据国库指标下达时进行收入登记并确认资金来源,匹配财政批复的预算指标;是否按合理合规的执行方式和审批权限对不同资金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管理;是否按事前审核与审批程序执行支出过程的控制,依据采购或审批结果提出资金支付申请,单位财务部门负责进行资金支付审核并匹配应对的收入资金来源。
(3)采购控制。单位是否按照实际需求在采购预算指标批准
范围内,按季度编制采购预算并确定采购方式;是否建立单位内部的分权和岗位分离机制,采购需求计划评审是否设置不同岗位进行管理;在资金支付环节,是否依据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竣工决算报告等文件,按照资金支付的相关规定,填写相关表格。
1、个别访谈法。与单位内部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首先,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访谈,了解单位内部控制思想的建设程度;其次,与各科室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现状;第三、与单位其他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落实情况。
2、穿行测试法。任意选取一笔业务作为样本,追踪该交易从最初起源直到最终在财务报表或其他内部管理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过程,了解控制措施设计的有效性,并识别出关键控制点。
3、专题讨论法。针对每个科室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议,综合内部各机构、各方面的意见,研究确定缺陷整改方案。
1、人员组成。
组长:x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主要工作。
(1)检查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执行的有效性;
(2)指导各部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
(3)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及督促各部门进行整改
(4)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八
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市作风建设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按照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宣传动员、内部自查、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的方式,夯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使用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切实防范和预防腐朽,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风险防范、处处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氛围;各类经济活动的及其业务流程得到细致梳理,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内控机制更加完善;内部控制牵头科(室)及其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联动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形成管控合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账务处理及财务信息编报水平明显提高;内控信息化手段建设取得进步,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更加科学规范;以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汇编形成我局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落实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二)工作任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努力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一是建立并组织实施适合我局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二是梳理我局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以上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三)任务分工。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和机制的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工作,对具体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意见,制定具体制度,经局党支部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具体经济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等内容。
(一)宣传培训学习阶段(1至5月)。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局会计刘华斌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专门培训。同时,局办公室开展本局宣传、培训和集中学习活动,使全局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全局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参与内控,人人执行内控”的局面。
(二)梳理评估设计阶段(6至7月)。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流程目录。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同时,在内部控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三)内控制度建设阶段(8至9月)。按照科学、民主、规范、严谨原则,根据设计的控制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工作程序,加强包括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单位层面建设,加强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制度建设、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内的业务层面建设。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按照不同层面的内部控制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制度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信息化,做到各项制度完整、可操作,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手册的编制。
(四)强化组织实施阶段(9至10月)。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真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加大对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提高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肖继国任组长,曾辉、谢启宏、曾志任副组长,李爱顺、熊和平、侯志刚、李恩堂为成员的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我局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爱顺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华斌、代君慧为成员,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精心组织。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涉及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多方面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要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落实,做到边学习、边梳理、边完善、边规范、边执行,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落实责任。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实施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推动规范实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通用19篇)篇十九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20xx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xx]30号)的要求,为了保障合规、有序、高效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及公司重要管理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内控评价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内控评价的范围:公司本部及其分公司、子公司。
1、内控评价领导小组。
(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总经理)。
(经营管理部、审计部、董事会办公室及其他职能部门)。
预计在20xx年9月份进行内控自评价。
1、中期评价,查找缺陷。
a、内控评价实施过程。
a、从企业层面控制了解、分析内部控制风险;
b、识别风险业务领域及重要组成部分。
b、该阶段形成以下工作底稿:
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的调查底稿。
a、内控评价小组成员召集各单位业务骨干,主持各单位内控评价,实现内控评价全覆盖,完善以下工作:
d、对各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编写各单位的《内控评价报告(中期)》,评价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共同确认内控缺陷、《内控评价报告(中期)》。
b、该阶段形成以下工作底稿:
b、流程图、风险矩阵、风险清单;
2、内控缺陷整改。
(1)内控缺陷确认标准:详见《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缺陷认定标准”》;
(2)内控缺陷的确认程序:
c、内控评价小组汇总整理的内控缺陷:各单位负责人确认内控缺陷,单位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讨论确定整改措施,评价小组对整改措施能否消除缺陷予以确认;单位负责人未确认的内控缺陷,评价小组应与缺陷所在单位的直接上级讨论确定;内控评价小组对股份公司管理层不予确认的缺陷,若内控评价小组认为2属于重要或重大缺陷,应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由董事会裁定。
(3)内控缺陷的整改。
须整改的内控缺陷,由缺陷所在单位整改,由内控评价工作小组进行追踪,以确保相关单位采用适当措施进行改进。
3、监控缺陷整改后的运行情况。
内控评价小组跟踪、检查缺陷整改进度,确保整改后在20xx年12月31日前最低运行时间不少于三个月,故应在9月底以前完成缺陷整改;收集整改后的运行证据,确保缺陷已消除。
4、期末评价,出具评价报告。
主要采用后推程序进行内控评价:
(2)重点关注、测试发生变化的内部控制和新增业务的内部控制以及中期存在缺陷的控制。
内控评价工作小组根据评价结果起草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报董事会审批。
出具内控评价报告后,内控评价小组在3个月内将内控评价底稿装订成册并归档,审计部保管1年,1年以后交公司档案室,保存期限10年。
本方案经董事会审批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