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如果你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时遇到困惑,不妨参考下面这些范文。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一
今天邀请我的师傅刘老师听了自己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课后我们师徒二人进行了交流讨论,刘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现将心得体会及自我反思梳理记录下来,督促自己快速成长。
这节课我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生在列出算式26+3之后,有的.孩子能很快口算出得数是29。我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算一算。指名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用小棒摆一摆,这名学生摆好2捆和6根之后,又在6根下面摆了3根,然后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体现了一位数应该加在个位上的道理。
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让学生学习有明确目的性,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
最后再用课件将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共同呈现来提升算法: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更加条理清晰的理解算理,为后面说算法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当26+3等于多少?你想怎样算?这个问题抛出以后学生能说出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来算。但指名让学生到投影展示算法的环节时,没有让孩子充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说,我急于规范孩子的想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这个问题,将孩子摆小棒时最原始的算法给打断了,其实这一环节不用急于规范孩子的摆法和算法,只展示出孩子们最原始的想法就可以。所以这个环节浪费的时间过多。
再一点就是,对于大班额来讲,全班动手操作来探究算法无疑是一种挑战,整节课无论怎么强调计数器、小棒放在桌角,总会有稀稀拉拉“哗啦哗啦’的声音发出,这与孩子们天生好动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平时训练有素,如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问题时一定要养成先举手的习惯。分组合作讨论时,开始结束都要做好统一要求,教师的言语或手势就要做到令行禁止。另外,还要多花精力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每节课,老师课上得有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二
上周我讲了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在教学中我模仿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节课有了之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经验之后,孩子在思考计算方法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孩子会迁移用之前的方法,这也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学会怎么算之后,我让孩子比较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能迅速发现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一个是十位上先进行计算,另一道算式是个位上进行计算。接着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孩子试着从减数入手,虽然回答的结结巴巴,但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听明白的,这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孩子其实真的很不错,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优点体现在:
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三
本节课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根据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就是把30和20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出示30+20=50。
那么20+30像这样的整十数加整十数是怎么算的呢?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会算,但是说理不够。反思了下,我想课堂上可做这样的调整设计。先出示一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进行复习导入。在新授的环节上探索出了三种方法,分别是数的方法、想的方法、数的组成的方法。随进出示一道类似的题型“50+30”,请学生用这三种方法来算这样的题目该怎么算?对学生的新方法进行强化。
对整十数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比较几种方法,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大多数学生喜欢想的方法。这时,再结合复习导入时出示的10以内的加减法,把它们全部改成10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进行练习,不仅效果好,而且气氛也很活跃。
课上在练习巩固时,还设计了用游戏的方式来说,如“我说20”、“我说80”合起来是100。避免了计算课的枯燥。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四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课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境图,由图中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题。在备课时,我感到这幅图设计的购物情境很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这幅图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所以我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并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新课引入部分,我采用一年级一班“小小玩具店”开业这一引子,创设了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钱。我顺势引导学生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这里为每组学生准备的人民币有两种:10元的和1元的,总数都是两位数的。只准备以上两种人民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算法时,如遇到困难,就可以把人民币当作学具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根据人民币的总数购买自己小组喜欢的玩具(每个小组只能购买一种)。在购买玩具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这样就出现了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当把6个组的算式都展示出来时,我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同桌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让同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这时我随机引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前两天,老师拿着10元钱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学生就会用刚学的知识非常热情地帮助我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地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这时我又顺势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
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分别采取盖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摘苹果”和“夺智慧星”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五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前面又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只是学生由于年纪太小,加之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一年级小朋友聪明、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设计好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我们备课小组经过设计决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动手摆小棒,结合直观理解算理。经过两次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实践,突显以下特点:
探索减法之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问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新知的探究作知识迁移准备,然后再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通过对比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进行操作摆小棒、交流、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激发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说出口算方法,比较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方法的异同,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可以相减。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六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将本课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我在教本节课时尤其重视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七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
算法三: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算法四: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
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
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八
我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就好。所以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只需要在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教学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几个问题还是值得深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声情并茂的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简单轻松。但要利用得合理,要不就适得其反。
在课堂上,特别使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避免选择差生回答问题,目的使怕暴露问题。不过,事后回想,如果差生可以在课堂上暴露出问题,然后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远远比课后教导要有效果。所以,在可堂上,教师不应该回避错误,而应该面对它,及时纠正它,也可以警示其他的学生不要范同样的错误。
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九
这节数学课讲的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为了这节课的教学,我备了一天课,又精心设计了课件,想着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兴趣。但真正去教学是一切并不是和我预想的一样: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20+30=?及50—20=?这两个例题,是让学生由题目列出式子并会计算出得数。我想学生们也许习惯了我在音乐课上与他们有说有笑,所以上我的数学课时一点也不严肃,还跟我开着玩笑。一直到数学式子列出来了他们也没进入状态。在讲解20+30=?时,我提问了几个学生,有个同学竟回了句:“我们都会。”也不回答,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没办法,我有提问了另一个学生,结果更让我火冒三丈,他竟答了句:“我懒得答。”当时差点没压制住自己吼一嗓子,但感觉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想自己的心态也不是太好,学生们也都没在状态,我决定不再继续往下讲,当然,为了“灭灭”他们的威风,我在黑板上出了几道我“自认为”很难的题给那几位“懒得答”的同学做,看他们的反应及做题的结果我发现他们确实会做,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他们都挺像上讲台做题,好像很喜欢表现自己,这些发现为我以后的课积累了些经验,当然一种挫败感也一直笼罩着我。下课跟静远交流时他说学生们确实会做,不教他们也会,她也同意学生爱上讲台答题,这个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想自己以前曾见过的资料,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很多小学生的知识在幼儿园都学过了所以将这些可是学生往往都不感兴趣,但当我在批改他们作业时发现他们做得并不那么理想,依旧错很多,他们的知识只掌握了点皮毛而没有完全吃透,而这也一直是小学低年级学习的一个“坎儿”。
当然,这堂课的失败跟自己是有很大的联系的,我听了其他老师讲的这节课,再对比自己讲的,发现了很多缺陷:
四、忽视课堂纪律问题,在课的开始自己没对学生乱说话等不好的行为予以纠正,“头儿”没开好,所以整节课的纪律都很差,自己的教学也没要达到预想的结果。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情境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就好。所以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只需要在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教学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几个问题还是值得深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声情并茂的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简单轻松。但要利用得合理,要不就适得其反。
在课堂上,特别使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避免选择差生回答问题,目的使怕暴露问题。不过,事后回想,如果差生可以在课堂上暴露出问题,然后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远远比课后教导要有效果。所以,在可堂上,教师不应该回避错误,而应该面对它,及时纠正它,也可以警示其他的学生不要范同样的错误。
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一
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
算法三: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算法四: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
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
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二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方法的不同策略,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看,有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名的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之后在自己的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
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提问:你们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学具(小棒、算珠)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汇报结果。
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计算以外,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竖式中看出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学生试算,指名板演。
然后针对学生试算情况,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对于先加个位上的数或先加十位上的数,都予以肯定。
2、教学“试一试”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归纳笔算的方法。
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对齐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批改。
3、“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观察题目,作出判断。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观察插图,把对话和问题连起来读。
各自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5、“想想做做”第5题:
各自看图填空。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的例1内容。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学用具:
70根小棒、小磁铁、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算(生听老师念口算题,在练习本上写算式。)。
口答。
(1)40里面有几个十?70里面有几个十?
(2)5个十是多少?9个十是多少?
(3)3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个十、3个一是多少?
二、教学新课。
今天咱们光明小学的小朋友到公园去玩耍,看见工人师傅在搬花,于是他们就帮爷爷数花。每人十盆十盆地数,一共数了多少盆?(生数数,先观察每一列有多少盆花?10盆。然后在十盆十盆地数:一个十、两个十、三个十、、、一共有6个十,是60盆。)。
师:对,一共有60盆鲜花。刚才我们是通过数数的方法知道一共有60盆花,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左边有30盆,右边有30盆,合起来一共有60盆,30+30=60)。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思考,想到了不同的方法,再来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也许,现在小朋友不知道,再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后,你们就会明白。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首先今天我们要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小朋友们,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你知道吗?(生数数,10、20、30、、、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六
教科书第62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左边有2盒和3个月饼,每盒10个月饼,2盒就是2个十,就有20个月饼,加上3个,就是23个,右边有3个月饼。
教师:问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怎么列式?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引导学生看图说:左边2盒月饼表示的是2个十,先把左边的两盒月饼放在旁边,左边的3个月饼加上右边的3个月饼,3+3=6,最后加上左边的2盒月饼就是20+6=26。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左边的2盒去加右边的3个月饼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
教师:对了,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左边的2盒月饼表示的是2个十,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都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教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如下图。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右图)。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
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
指导。抽学生汇报。
教师:谁能来说说你的结果?
教师:你是怎样计数器计算的?
引导学生说:先在计数器上拨23,2拨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3拨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然后再加上3,3表示的是3个一,所以3应该加在个位上。最后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6颗算珠,表示6个一,就是26。
教师:加的3为什么要在个位上拨,而不在十位上拨呢?
引导学生说:个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一,十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十了,题中只要求加3个月饼,没有要求加3盒月饼,所以就只能在个位上拨3个一。
教师: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相加地最重要。
教师:对!只要遵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就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23+3的计算方法了,现在老师想把题改一改,你还能计算吗?
教师:现在老师把3个月饼换成了3盒月饼,你又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左边有23个月饼,右边有30个月饼。
教师:同样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又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想一想,怎样算23+30呢?你能刚才的方法在图中看出来吗?
引导学生说:把左边的2盒和右边的3盒放在一起,加起来就是5盒,把单独的3个月饼放在一起。5盒就表示5个十,3个表示3个一,所以50+3=53。
教师:是这样的吗?(出示下图)。
教师:和上一道一样,除了看图计算,我们还可以采在计数器上计算和想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式来算23+30,下面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追问:你第二次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而不在个位上拨3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二个加数30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教师:有想数的组成算23+30的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说:把23分成20和3,先20+30=50,再50+3=53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右图)。
教师:不管哪种方法计算23+30,在计算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40+50=。
20+30=。
40+50=。
3+3=。
11+5=。
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
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抽学生汇报。
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3、练一练教师:你能你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一些算式吗?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再翻开书完成课堂活动第1小题。
学生自己练习,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汇报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4题。我的教学思路。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八
周根据学校安排,我讲了一堂公开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习了旧知识,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
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用奥运赛比分引出题目56-18,让学生通过摆圆片来观察、比较,既突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又使学生对笔算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和“为什么在个位上加10”两个关键问题。
在交流算法的时候规范了竖式的写法。学生掌握方法以后,我又出题目让学生动笔演练,并让4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1、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退位方法,知道从十位退1,并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整节课,能基本按我的思路下来。但重点环节还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3、对学生加强了练习,让他们得到了巩固。
1、课堂上,讲授重点环节时时间停顿太短,学生还未思考完,我已步入了下一步。今后教学中在重点环节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2、让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独自做题时,高估了二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给予的时间不够,以致对答案时回应太少。
3.讲完练习题目后,未给予学生时间来修改自己的错题,以致让他们改错意识淡薄。
4、忘记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课题。导致学生在总结本节课内容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5、整堂课以自己讲授为主,未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不能灌输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深深的感到,因为是教育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要更加足够细致,多强调细节,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有太多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非常感谢参加听评课的老师们,感谢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磨平身上的棱角,争取更大的进步!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及反思(专业19篇)篇十九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于是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把重点定位在优生理解算理,后进生重点掌握算法,初步理解算理这一目标上。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1、课前,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通过这一环节,我想帮助学生回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为今天这节课的口算做好铺垫。在学生口答之后,我分别挑了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课中,我挑选的是班里的一名后进生,虽然她能算出得数,但是却说不清楚怎么算的,支支吾吾了很久,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在这一环节中,既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算理,我就应该让优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他说,再引起其他学生的回忆,达到复习的目的。
2、在新授这一环节,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买玩具的情景,让学生算一算用35元去买2元的东西,还剩多少元?当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我请了一位优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又分别请了3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其中两位是举手的,另一位是没有举手)。等他们说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之后,这时大部分小朋友已经能够理解算法,最后用小棒来演示算理,目的是帮助后进生进一步理解。
3、这一环节的整体思路是:先让小朋友们你说我说大家说,说好后先让部分学生理解,再通过小棒让所有小朋友都能理解算理和算法。但是教学后我发现结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新授环节时间花费的.比较多,导致后面时间来不及;另一方面学生说得也并不是很好。反思第一节课中的种种不当之处,在上第二个班级时我做了稍稍调整。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我先请一名优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紧接着我请另一名优生再来说一说,然后集体说。目的是让部分学生先理解起来,然后我通过大屏幕边演示小棒边讲解,帮助后进生理解。小棒演示好之后,我再请后进生说一说通过看小棒,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吗?这一环节目标是让后进生你说我说同桌说,帮助他们理解算理和算法,最后大家再齐说。小小的改变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后我还叫了几名后进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能够表达出来,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一环节,让我体会到,教学目标要分层次,步步落实,先让部分学生掌握,然后利用学生的资源来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