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与他人分享,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读后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一
今天老师生动形象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同学们听得仅仅你津津有味,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铁木尔……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看这些英雄的行为,想想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张骞在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我学过《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荣,人们交易全靠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古代人张骞开辟的,它东起我国今陕西西安,往西延伸至罗马。
本文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情节。张骞到了安息国,把我国当时有名的丝绸赠送给了他们,而安息国也拿了一个非常大了鸟蛋给了我们,每个足有斤把重,这就是中国当时没有的鸵鸟蛋。
通过这次交易,不仅促进了与各国的友谊,还得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于是,中国更加频繁的与各国交易。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金、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传向各国。并将那里的食物、动物、艺术等引进我国。我国因为吸引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的更加强大。
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要和各国之间增加友谊,相互交易,相互取长补短。如果你永远不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展。
每当想起“丝绸之路”,都会想起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二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历史和地理的认知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少年儿童阶段,能够养成历史和地理的兴趣,是一个孩子终生受用不尽的好习惯。
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儒家历来讲究将读书与游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所以大儒们有着流传久远的游记。对于游记来说,时间和空间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搭配上当事人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便成为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大餐。如此而言,游记便成为历史和地理的最好载体。
在西方有“世界一大奇书”之称的《马可·波罗游记》,是第一部把中国详细介绍给全世界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馆推出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丝绸之路-我想去中国》,将马可波罗的经历用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时间跨度上,《我想去中国》描述了从马可·波罗15岁开始,一直到在东方中国游历,前后历经的数年时光。空间维度上,从欧洲的意大利出发,横跨中亚、穿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东方的古老中国。可以说,《我想去中国》这本书记录了一个15岁少年到东方去的万里征途。
经历上,马可·波罗初始乘船浮于海抵达阿卡港,在霍尔木兹海峡因为船小而只能选择陆路,在波斯遭遇强盗抢劫。还在穿越帕米尔高原的路途上发烧、感冒,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即使在今天,对于初上高原的人而言,高原反应也是精神和身体双重磨难。幸运的马可·波罗逃过了这一劫,恢复了健康,成功的翻越了帕米尔高原。
世人只见到华美精致的玉器,雕刻精美的做工,却很少有人见过玉器的制作过程。马可·波罗有幸见识了和田玉器制作的全流程,对工具和工艺还都有绘画留存。
历史和地理在这本书中有了完美的融合。精美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最直观的美感。猎奇,便是去未到处,学未曾学,长未有之见识。就成为游历最大的目的。想来这次从欧洲到中国的过程,极大的满足了一个15岁孩子好奇心,也在这个孩子的内心里种下了对整个世界的求知欲和敬畏感。
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上与陆上不同的路线历经不同的国度,在人员、信息、商品物资的沟通上各有不同。这种交流与沟通,极大的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当今形势下,脱胎化骨于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的建设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加大对少年儿童的历史观、世界观教育,也引得很多家长颇为关注。像《我想去中国》这种兼顾历史地理,采用绘本形式呈现出来的书籍,无疑是家长们的首选。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三
说到丝绸之路,人们一定会联想到那一峰峰骆驼,一个个硬汉,是啊,就是他们,打开了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给中西双方带来了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付出多少鲜血和汗水啊!他们被匈奴追杀,死的死、伤的伤,但是我们伟大祖先没有向困难低头,没有向失败让路,他们忍受着干咳、冷冻和炎热的煎熬,穿越沙漠戈壁,翻过草原高山,迈着顽强的步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来到了西域,为中西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四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响应。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文化的吸引。
丝绸之路这个以和平、繁荣为内涵的历史概念与中国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关系,中国在丝绸之路中占有什么位置,都可以在刘迎胜教授的新书《丝绸之路》中找到答案。
"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这是《丝绸之路》一书开宗明义的一句话。四大文明古国即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埃及,散布于亚、非大陆,地理位置的排列,决定了古代文明中心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东西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是丝绸之路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人们征服巨山大川,克服天然的、地理的巨大障碍,建立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如同丝绸的璀璨斑斓一样,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绚烂辉煌。
丝绸是华夏祖先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这种源于农耕文明的丝织物,由于其轻软、耐用的特性,对于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是丝绸西传的物理特性。随着我们祖先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绸象征着华美、尊贵、富有,中世纪欧亚大陆乃至欧洲的贵族对丝绸产生迷恋甚至膜拜,这是丝绸西传的文化特性。丝绸因其物质的、文化的特性,成为沟通东西文明的纽带和媒介。东西方之间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以丝绸为介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横贯数万里的地理区间内,相互进行着交通往来和文明交融。时至今日,生活在这个世界相当多的人们仍然享受着丝路文明带来的福荫。
既然丝绸之路是联系、沟通东西方的通道,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就会走自己最适合的通道,因而丝绸之路犹如沟通东西文明的血管,有很多条,但主要的也就是两条大动脉:陆路和海路,也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由此构成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上篇为草原丝绸之路,下篇为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书是刘迎胜关于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成果,由此构成本书最突出的特色。作者早年师从蒙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通晓十几种语言,包括欧亚大陆的古代语言,在蒙元史、中外关系史、内陆亚洲及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学界公认的学术成就。这本书作为学术大家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结晶,其权威性、前沿性在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中独树一帜。
书中,作者实地考察与文献记录相结合的论述随处可见,有着很强的现场感,更不用说订正传说中以讹传讹的谬误了。无论是草原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中国始终是丝路的主角,中国古代文献的记录是最为丰富的,成于中国知名学者的著作也最具参考价值。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相互吸引的产物,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文明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五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你读过贝特兰.罗素的《幸福之路》吗?读完之后有着怎样的读后感呢?请看以下小编带来的幸福之路读后感,与你分享!
最近读了贝特兰.罗素的《幸福之路》,他的思想在现在看起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近现实,这让我感觉很震撼。
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指数却在不断下降。
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的压力过大,读过此书后,我的内心反而变得充实很多,明白了如何才能踏上。
印象最深的是作为封面的插图:飞机失事,下面是白雪皑皑的高山,飞行员穿着全套滑雪装备、踩着雪橇,悠然自得的跳伞而下,准备来一次刺激的高山速滑…… 题注是“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播弄的可能性也越小,因若他失掉一样,还可以亡羊补牢,转到另一样上去。”
幸福其实不那么困难。
不是爬上了山峰,才是成功地幸福。
生活的幸福来自平衡。
尽量多地拓展你的生活,发展你的能力,关心、帮助、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这样每一天都会洋溢着幸福。
在他的书中,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实用的道理。
论婚姻、论情爱、论竞争、论妒嫉、论工作...每一论都没有脱离生活的主题。
记得有人说过,我们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
看小说的时候寻找着自己的影子,总想从别人的结局里预知自己的结局,或是,得以知道自己该怎样选择。
看《幸福之路》,整理这些被自己圈点出来的部分,一字字打出来,发现,其中的许多正是自己认同。
太多的共鸣,太多的回味无穷。
原来看哲学书,自己沉思,是件如此享受的事情。
于是,书架上摆上了更多这类书籍。
其实,它们并不枯燥,甚至很有趣,更别提其中给人的启示。
罗素首先用了半本书讲不幸福的原因,其次用余下篇幅讲了人幸福的可能。
当孜孜以求“幸福之路”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也许追求的恰恰是相反。
“如果方向不正确,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多避免些不幸福的原因,幸福就要简单很多。
大致来说,我边读边对照着我自己,确实有道理。
但一片混沌的大脑还无法清晰的总结,只能说出目前残存的印记。
罗素还讲到很多,关于孩子,关于爱情,关于犯罪感的等等。
还有一个是,要培养工作的“自尊”。
这点很有道理,工作的时候感觉不幸福是为什么呢?你做着你不喜欢的,你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你没有自豪感、自尊心,这就已经进行了自我的否定。
罗素甚至建议那些工作感觉不到幸福的人,抛弃一切去一个体力劳动的地方,为基本需求而耕作。
不过,如何培养工作的自尊,我还不曾学会。
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很多的冲突,原来已经有前人好好地思考过了。
捧着这本书,感觉是人生的一份厚厚的财富。
《幸福之路》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凘罗素所著,中文版由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
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
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罗素没有运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经历证实过的看法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获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们能够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能够找到幸福的真谛并使自己变得幸福。
他在序言里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
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
”罗素书中论述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他自己生活实践的结果,是他的阅历和观察积累而成的人生感悟。
因此,这本书浅显易懂,读起来趣味性较强,而且确实对追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
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
他讲到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
显然,这本书主要是剖析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生活习惯等给人带来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
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
第一种类型是自责者,就是那种沉溺于犯错意识的人,也就是那种过于求全责备、追求完美、理想主义的人。
他们的特征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却和自己的理想不断产生冲突,为此他觉得自责、矛盾、苦恼。
这种状况实际上是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的一种不适应症。
第二种类型是自恋者,其特征是喜欢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
当然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发展过度就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
换句话说,自恋者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感觉幸福快乐,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绝望。
罗素认为,一个人只想要社会景仰他,而对社会本身丝毫不感兴趣,他就未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能够,也很难感受到全身心的快乐。
所以虚荣过了头,漠视关心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这种人就不可避免地经常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之所在。
第三种类型是自大者,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竭力要达到权力的顶峰并一味追求个人名利。
这一类型的人权力欲比较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会不快乐。
生活中我们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或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型。
罗素辩证地分析指出,这种人的自大心理一般是以前的自卑心理所致,如果其欲望被约束在适当范围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如果把这看作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就可能给其“外部世界或者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畏惧舆论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
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则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
首先他分析了产生快乐的因素,然后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
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
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
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
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
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六
今天,我读完了《复兴之路》这本书,深有感触。我深深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翻天覆地的变化。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奔走呼号,英勇捐躯,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睡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感自豪。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强大的后盾。我们在1840年之后,不断地经历苦难。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们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们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要不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出现,要不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奋斗,恐怕我们都走不出那种艰难的生活吧。在党的阳光下。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们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完成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独立,中国的强大。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启航了改革开放,启航了对外开放。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富强,中国的复兴。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汶川地震,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中国的伟大。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子,除了感谢,我还感受到了我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努力为中国的未来作出贡献。
我深深地相信,中国这棵大树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七
清明小假期前中后,利用闲暇时间品读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以下简称《火种》)一书,此书是“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获得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所著,全书24章近50万字。《火种》中所涉及的众多人物与事件相信许多人都有所耳闻,无论是辛亥革命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亦或是“嘉兴南湖一大闭幕”、“南昌起义第一枪”,这一些过去求学都有涉猎,而且本书目录和正文篇章页设置了大题目和若干小题,具有强烈的指引和导读性。
拜读完整本书,个人最大感受一是知识的增长与补白,切实弥补了许多自己过往不曾知道或知之甚粗的知识点;二是扎扎实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她为何诞生,为何那般艰难,为何又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再次对此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与认识。
结合近期热播的《觉醒年代》,书籍的描写与电视荧幕的还原,一幕幕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
以史为镜,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书中史料的真实回溯,荧幕的演绎,诸多铺陈,其目的就是在用事实无声地阐明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莫名的横空出世,不是突发的一种偶然,而是中国的历史进入那个时代后必然的产物。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从直播出镜带货到带头防控疫情支持复工复产,从基层网格化管理到扶贫到户政策落实,从做好群众工作到深入走访调研,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青年一代不负时代重托,勇做奔涌的基层“后浪”。
反思自我,面对面对新挑战、新困难、新业务时,必须要上好“基础课”,工作中多向同事、领导悉心请教;要练好“基本功”,在问题中善于自我总结,不断进步;打好“持久战”,在繁琐中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勿忘历史,永留初心。从时间长河回看,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刀刃,历经屠杀和围剿,依然生生不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代在发展前进,大浪淘沙。中国人求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是一个层层积累的过程。没有前人的探索和牺牲,就没有后人的胜利成功。那些为此奋斗过的先驱,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敬仰。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视野中,我们不仅需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还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31日谈到的古田会议奠基的我军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掩卷沉思,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收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八
100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短一瞬,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20世纪初,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那时起,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黑暗的旧势力,建立了新中国。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用40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火种》将历史写得真实生动。历史不是枯燥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动的,是一个个历史人物和事件组成的。该书作者研读各类档案和原始资料,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站在历史现场,感同身受地还原当年的场景。在湖南浏阳,从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泽东初出茅庐险些送命的惊险;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才能感受什么叫“创业艰难百战多”。
《火种》将历史人物写活。真实地再现他们的一举一动,还原他们的真性情、真面貌,是该书呈现的效果。任何人物,无论伟大还是反动,都不是单一的;他们的经历和思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是立体的。有正面就有反面,有优点就有缺陷,问题是他们的优点在历史上发挥过先进作用,还是缺点起到过负面作用。
该书不仅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革命前辈,而且献给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过、牺牲过的先人。他们凭着血气方刚,怀着一种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地献出了生命。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九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4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百年征程,我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探寻百年大党依旧散发着巨大活力的原因。
1921年的夏天,一群年轻人在上海“李公馆”和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以迥异的地方口音,交流信仰,碰撞思想,在那个当下理想饱满,激情澎湃,一个改变城市、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政党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议在当时的社会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然而星星般的火种已在中华大地上被点燃。用历史的眼光回望,中共一大让革命者高举起共产党员的鲜明旗帜,像一道光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给前行在漫漫黑夜中的有志之士指明了方向,他们怀抱坚定的信心和胜利的决心继续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行走在革命的道路上。谁曾想这样毫不起眼的星火,以迅雷烈风之势化成满天繁星,把黑夜照亮成白昼,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段筚路蓝缕的艰苦时期,那个风起云涌的英雄时代,坚定的理想信念往往是革命必胜的法宝。无数爱国者和革命者受到理想信念指引经历的探索和尝试、先进知识分子们勇敢的探索精神和无畏的牺牲精神都令我肃然起敬。理想信念是方向、是灯塔、是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承受任何考验的强大精神支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实践告诉我们,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任何时候理想信念都是动摇不得的,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抵制得住歪风邪气的侵袭,才能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做种子和土地,无论走到哪里,党都要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茁壮成长,永葆生命力。“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基层群众的力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沧桑巨变,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当家作主,让前行的巨轮始终动力强劲,在劈波斩浪中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不能忘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追寻红色记忆,正是人民给予的巨大支持让我们党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党虽经百年风雨,却历久弥新,党员们的理想信念亦历久弥坚,因为在牢记初心、使命的同时,我们也从未忘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过去一百年,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了变化,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提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指引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建立和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赢得了革命的胜利。1978年,我们党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命题时,“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走一步,步步扎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干出奇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创造了使7亿多农民成功脱贫的奇迹;实干出奇迹,中国5g引领世界潮流,推动全球数字化建设,创造中国式“新速度”。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唯有实干才是硬道理,唯有实干才啃得下硬骨头,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再启新篇,全党上下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才能够驶向光辉的彼岸。“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吾党恰是百年风华,吾辈奋斗正当其时!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唯一一条通向西方的道路。张骞是第一个走过丝绸之路的'。张骞让世人知道它并不是无法通过的!人们通过它。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从那以后以前中国所没有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虫、黄瓜、芝麻、无花果。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被源源不断的引入中国并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多次文化交流。中国人将国外文化长处加入中国艺术中,中国艺术变的更加多姿多彩。
这一切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踏上这伟大的路时开始的!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一
最近老师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木尔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二
《科学之路》是科学研究所要经历的、比较系统完善的一条道路。从学习、实验到遇到的困难以及要做出的假设和推理,并且去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最后发表,为人们所知。
首先要阅读各种文献,然后搜集各种资料,最好是亲身前往,这样更能客观的获得事实的状况,最终去设计一个实验。对于生活中的学习,我倾向于有目的的去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面虽然会窄一些,但会更加具体。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精力去做喜欢的事,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做一些简单的必要的实验去检测学习到的事物是否具有可研究性。就像做选择题时去排除明显错误的答案,在含糊不清的答案中间做一个小小的推理,判断它是否具有合理性。对照试验是实验操作中比较常见的,很多的现象可以通过对照来判断。机遇是那些勤勉于实验的人偶然发现其中的不寻常的或者被人忽视的现象的观察,这需要持久性和想象力。
根据客观的事实,做出一个假设,用试验去证明假设的合理性。一切事实为标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要怕推翻假设,也不用怕假设有多么的荒谬,在没有证明它是错误之前,所有的可能都是正确的。
达尔文已经想到进化论的基本概念以后,在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作为休息时突然想到: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有利的突变可能被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则被淘汰,他把这个想法记了下来。直觉此处意指突然跃入脑际的、能阐明问题的思想。直觉是知识的另一种积淀。
推理有很多的方法,有演绎推理、辨证推理、假设推理等等,他们都有可能无限的接近事实,但真相只有一个,想知道真相,那就去找下一个现象吧。
达尔文说过一件事,叙述他和一个同事在探测一个山谷时,如何对某些意料之外的现象视而不见:“我们俩谁也没有看见我们周围奇妙的冰河现象的痕迹;我们没有注意到具有明显痕迹的岩石,耸峙的冰河巨砾、侧堆石和终堆石。”这些现象并没有被人注意到,因为这些既不是意料之中的,又不是特地去寻找的现象。科学的记录实验现象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变化,并且也要客观真实。
科学之路上也会有各种的困难。科学上的伟大发现刚创设的时候,人们对它们的看法与现在迥然不同。当时,很少人能体认到自己对该问题原来一无所知,因为,无论是对问题视而不见,对它的存在置若罔闻,还是在该问题上已经有了普遍被接受的旧观念,都必先驱除后才能建立新概念。巴特菲尔德教授指出: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看待它,并且摆脱当时流行的理论这就是伽利略所曾面临的巨大精神障碍,而一般性的障碍则是每一个具独创性的重要发现都会遇到的。今天,诸如行星系这类知识连儿童也很容易掌握的事物,在人们的思想还受到亚里士多德观念限制的时侯,确实需要超群出众的天才进行智力活动的伟绩创举才能想象出来。
埃利希很好地阐述了研究组工作的原则:“集中进行研究,而每个成员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一切计划都应看成是暂时的,可随工作的进展而变动的。这里切不可混淆研究工作的计划和个人实验的部署。在部署实验时,必须精心构思,严格按计划进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获得的最终实验的结果一个安全的方法是:忠实记录所得的结果,谨慎地提出对结果的解释,严格区分事实与解释。过早地发表不能证实的工作,曾经损害了一些很有前途的科学家的名誉。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文章的最后说明科学家应该有的素质,这也应该是每一个独立生存个体所应有的素质。在我们的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才能。机器是为我们服务的,而不是我们去变成机器。考试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而不利于思想成长。出色的考生并不一定善长于研究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着名的科学家则往往在考试上表现得不好。埃利希完全是靠着主考官的好心而通过医学毕业考试的,因为主考官很有见识,承认他有特殊的才能。而爱因斯坦则在工艺学校入学考试中不及格。比起那种不加怀疑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在积累知识方面很可能是处在不利的地位。尼科尔曾经说:具有发明天才的人不能积累知识,拙劣的教学、固定的观念以及饱学多读会扼杀创造精神。我欣赏有独立思想的人,在某些考验记忆力的方面他们会有所欠缺,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去获得,但是独立的思想是不能能够通过学习得到的。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三
暑假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惬意的,同时也是用来充实自己的。我利用暑假时间仔细阅读了林宏老师所写的《平凡教师的幸福之路》一书,感触很深。长期以来,教师被世人喻为"春蚕、蜡烛、人梯",在这些褒奖的词汇里面,人们更多地强调教师所具有的奉献角色,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现在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教师的抱怨,比如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不知道怎么教育学生,从早到晚忙碌到很晚,学生还不一定能体会你的用心,有时候还跟你唱反调,这说起来我想每个老师心里都有一堆苦水。看了这本书,我思考了下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对幸福有了重新的认识。
一、别让幸福成为包袱。
在人们的生活追求中,许多人认为完美就是幸福。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花无百日好,人无一世平。在教学中,目标的全面、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多样、环节的顺畅是教师想唱响的完美之歌。教师力争每节课都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就有了教学形式上的"花哨",但是往往这些"完美"之举有时反而会产生"过犹不及"的结局,使教学不堪重负或流于形式。但是教学其实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也就是说,教学很难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我们的教学不可能一次承载太多的"重任",也不可能一次承接太顺的"呵成".所以教学要学会放弃,这有助于我们成为赢家。在教学中,知识与方法不是多多益善,而在于精益求精。教学既要有所取,学会做加法,又要有所弃,学会做减法。
二、换一种"看法"上班。
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欲望超过能力,因为这样获得的幸福感的难度相应会增加。普通教师更容易对"不称职"持有恐惧心理,屡屡滋生退缩之意。其实成功者的能力不见得比你我更高,他们也一样是"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越成功就越不称职,但是他们显然拥有更大的野心。因为所有晋升几乎都是根据他以往的出色表现,升到一个他尚不能胜任的岗位。一个人的事业越是发展,他也就越容易置身于"不称职"的境地。所以,教师要不怕"不称职",相反要怕"称职",因为称职可能就代表不进步或者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在教育中,教师要想让自己进步,就应该多向周围的人请教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自己的"不称职"中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而不断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三、走科研之路,做一名创造型教师。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才会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无意义的工作只会孵化无意义的人。同样,今天教师生活的无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呆板僵化。场景在变,学生在变,可内容形式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重复就是无意义的代名次,只有创造,才能幸福并快乐着!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天地,思考学生的个性,分析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考虑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在生活中反思这些内容,会发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有欢乐和痛苦,是积累而不是重复。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深刻。
四、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
高尚的师德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只有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热爱教育事业,真诚奉献,尊重和爱护学生,不断地净化自己的人格,以满腔的热情、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学生,才能最终达到幸福的境界。
五、保持健康体魄和专业精神。
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教师应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学会关心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惜牺牲肉体,那只能是一种悲剧性幸福。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坚持自己的'新年,并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不要犹豫彷徨,相信自己就在自己手中,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的朝阳,每天都是新鲜的人生。
六、换一种"心态"。
一位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和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密切相关。有了好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书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通过阅读《教师幸福之路的思考》,我深深感到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只要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会其乐无穷。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就要有一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要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些,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我们当教师的也是幸福的。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四
前不久刚刚读完这本很贴近生活的哲学著作,因为之前从别的书里对罗素有过一些模糊的认识,所以,读起来并不陌生。另外,我也没有对每一本读过的书都写一篇心得的习惯,因此,也只是想借着《幸福之路》来整理整理最近混乱的思路和波澜的情绪,而且也不用浪费精力来取名字了。
每次在临近假期和年关的时候,在火车站,汽车站,和一些县城的车站里,到处都能看见那些背上背着,手里提着,胸前挂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的工人们,有的还要牵着孩子,他们睡在地上,吃着泡面咸菜,有的一连几天都买不到票,他们弯着腰,排着队,尽管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一些回家的喜悦,但是更多的还是在那一张张麻木的脸上,被风雨留下的苦难的痕迹,苦难是什么,是让一个失去感情的生活程序,是一种让人放弃希望的现实基础,还是一种让人一味服从的社会地位?是谁给了谁的权利,在他们的脸上写下了苦难,是自己,还是现实。但是我的所见所想就不会偏颇吗?也许关于他们,可能没什么文化,可能没什么地位,可能没什么未来,但是他们真真实实存在着,生命的重量切切实实,虽然看起来沧桑渺小,但是谁知道他们的心里面躲藏着多少个小幸福,也许对于他们的苦难,仅仅是我片面的主观臆断而已啊,所以,我宁愿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我宁愿去相信他们的幸福,去尊重他们的经历,去感受他们的`真实。
其实,幸福说大可以大到天上,远到看不见的地方,但是,幸福说小却可以小到身边,近到看不见的心里。它是一种角度,站在我们肉体之外的某个点上来注视着一切,也是一种态度,是发自我们心底的一种色彩来美化着一切。如果把幸福抽象了,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棱棱角角和世俗功利了。
可是世界总归不是抽象的,那么世界上最真实的幸福也不可能是完全抽象的,所以,还是要回归于具体。具体到衣食住行,具体到所有的点点滴滴的真实的物质和感情。所以,不好好工作哪行,不爱护家人哪行,不努力奋斗哪行,不对得起自己哪行。
靠谱是什么,靠谱的好小伙就是不但要有情、有义、有感性,还必须有血、有肉、有本领。sorry·russell。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五
《幸福之路》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凘罗素所著,中文版由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罗素没有运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经历证实过的看法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获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们能够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能够找到幸福的真谛并使自己变得幸福。他在序言里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罗素书中论述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他自己生活实践的结果,是他的阅历和观察积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这本书浅显易懂,读起来趣味性较强,而且确实对追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
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他讲到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显然,这本书主要是剖析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生活习惯等给人带来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
第一种类型是自责者,就是那种沉溺于犯错意识的人,也就是那种过于求全责备、追求完美、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却和自己的理想不断产生冲突,为此他觉得自责、矛盾、苦恼。这种状况实际上是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的一种不适应症。
第二种类型是自恋者,其特征是喜欢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当然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发展过度就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换句话说,自恋者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感觉幸福快乐,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绝望。罗素认为,一个人只想要社会景仰他,而对社会本身丝毫不感兴趣,他就未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能够,也很难感受到全身心的快乐。所以虚荣过了头,漠视关心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这种人就不可避免地经常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之所在。
第三种类型是自大者,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竭力要达到权力的顶峰并一味追求个人名利。这一类型的人权力欲比较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或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型。罗素辩证地分析指出,这种人的自大心理一般是以前的自卑心理所致,如果其欲望被约束在适当范围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如果把这看作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就可能给其“外部世界或者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畏惧舆论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
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则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首先他分析了产生快乐的因素,然后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
在当前的社会,有些人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其实他们具备很多可以实现幸福的条件却自叹不幸,原因就在于其自我中心思想作祟,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而那些时常感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对很多的事情感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因此这些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休息,对于获取和给予,不仅能够驾驭,还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罗素在书中一以贯之地倡导非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一个人要是过分地关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欲望的牢笼中难以自拔,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据说,以前曾经有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不在于是否荣华富贵、人前显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饭、平实无奇。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六
《丝绸之路》读后感受《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展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的贸易给东西方带来的巨大影响,让人惊叹。
“丝绸之路”,一条贯穿东西方贸易的交流之路,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丝绸之路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古代,他让文明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像丝绸之路一样的开放之路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好处。在遥远的西方,大量的中国商品涌向国外市场,随处可见:“madeinchina”。在中国,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比如电脑、电影、汽车等各种商品贸易,都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总而言之,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各国人民沟通、来往、贸易的功劳,可见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开放交流之路都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七
我读了一片课文叫《丝绸之路》,我大致给大家讲讲。
在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西域”共同抗击匈奴。但是在路上就遇到了匈奴兵,张骞一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的也被当成了俘虏。
张骞被软禁后,一举一动都受人监视。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在一天夜里逃了。张骞等人马不停蹄的到了西域各国,并了解了哪里的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然后一起打败了匈奴,打出了一条路。
张骞用了一生的精力打通了这条路,表现了我们中国人是很厉害的!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八
上个世纪开始,伴随着西方生产力的进步跟提高,中国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一千年。不再是东方霸主的一千年,不再是天朝盛世的一千年,不再是万民朝贡的一千年。
历史书上,从这一千年开始我们签订了各种不公平条约,我们开始受尽了各种屈辱,我们开始不断遭到迫害。
我想瓦特当年绝对想不到,只是自己改装了蒸汽机的这种行为却影响了一个国家未来一千年的发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怕的蝴蝶效应,可是蝴蝶效应这种事情的发生真的是种概率事件吗?我们可以把这一切的发生归结于偶然吗?不,不应该。其实对比来看,当时英国跟中国的社会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出现在当时的政策上。
我们的国家当时,政治清明,国力昌盛,没有外敌,没有大的灾害。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乌托邦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政策自然是让这种现况尽可能的保持,保持的长久。于是,才会有重农抑商,人民安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就不会有**。人民只生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天天朝起种田,晚归安息,就不会有非分之想。过着人偶一般的机械的生活,社会上每个人都犹如齿轮一般卡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说,其实这是领导者治理一个国家的最高程度了,把人民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说起来,我们倒是真的要佩服清朝的领导者呢,不对,其实是从宋朝以来的领导者。
但是,就一千年之后的结果来看,我们究竟失败在了哪里?
败因就在于我们的生活实在是过于安逸了。
人自诞生起就是种通过斗争而生存下来的生物。即使,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是种完全形态的社会了,但是,人的自主性也被压制到一个底线。同时,反观,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人权崛起,把人们从基督教的洗脑中拯救了出来,人们不再仅仅的甘愿在制定的生活中生存。当然,当时也是有社会因素的,那时的英国社会很动荡,人们无法维持最低的生存。
于是,我们输给了自己的安逸,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国家体质,也不是因为我们祖先的伟大思想。
其实,即使当时没有英国的侵入,迟早我们也会因为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因素而瓦解的。毕竟,我们没有科学跟技术抵抗自然。
而,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凡事否极泰来,没有绝对的错,也没有绝对的对。但是,我们却不可以丧失掉作为一个人思考的能力。我们既然存在着,就要不停的思考,这也是我们活着的价值。把懒于思考的原因归结于政治,家庭,情感都是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甘愿作为人偶被人愚弄的命运的最后只有被丢弃的结局。
实用中国之路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九
现在让我来就我感触较多的部分谈一下这本书给我的众多启示和影响。正如前面所说,这本书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谈不幸福的原因,现象和本质:他讲到人们不幸福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这本书主要剖析个人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等给人带来的不快乐或者快乐。罗素很精辟地分析,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典型的自我沉溺者,也许你我感到不幸福时也在他的分析中吧,分别是”畏罪狂“,”自溺狂“,”自大狂“。第一种是畏罪狂,是那种沉溺于犯罪意识的人,我理解是那种总是自我责备、失意、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如何,给自己设计了一幅理想的图画,却和他所知道的实际的自己不断发生冲突。大概是早期的教育和人生的真实情况相抵触,使得他觉得苦恼不幸福。联系到我们自己,这种状况应该是一种生活不适应症。第二种是自溺狂,特征是惯于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我相信这种心理人人都有,但过度的时候就是一种祸害了。换种说法这是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除了自己以外,对任何人都感觉不到兴趣,但是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和失望,因为可能他期待的是恭维,到手的却是冷笑,罗素讲,一个人只想要社会钦仰他而对社会本身毫不感到别的兴趣的时候,未必能达到他的目的,即使能够,他也不能完全快乐,因为人类本能是从不能完全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虚荣心过了头,把每种活动本身的乐趣毁掉了,于是使人不可避免地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第三种是自大狂,他和自溺狂的不同在于他希望大权在握,而非动人怜爱,他竭力要令人畏惧而非令人爱慕。我理解这一型是权力欲比较强的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应该就是这一型的。但是罗素是个辩证看问题的人,他分析这有一种类型说,约束在适当范围内的权势可以大大地增加幸福,但把他看作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它就闯了祸。罗素归纳的三种人是典型的不幸福者的心理状况,我想还有更多混合的类型,不幸福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以上的症状。如果把罗素看作医生的话,前面这部分,论述不幸福的原因是给病人做检查,说症状,查病因,接下来系统地论述各种病的症状,病因等等,他在书中分别论竞争,烦闷和兴奋,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狂,论畏惧舆论,听听这些题目各位就知道都在说不幸福的情形了。
书的后半部分则是开药方,给病人指引健康的路子。首先分析快乐的可能性,然后论述兴致,情爱,论家庭,工作,闲情,努力与舍弃,最后论幸福的人。在这里我不想说前面那些,我想谈谈最后一章《幸福的人》,因为这一章里,罗素给我们明确地开了幸福的药方。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靠外界环境,一部分靠个人自己。不说外界环境,他认为涉及一个人本身的范围以内,幸福的方子是很简单的。我演绎成自己的话,就是温饱,健康,成功的工作,爱情,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如果拥有这些足以使人幸福,但是这只是人人可达到的自然的幸福,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的幸福。所有的幸福,人们应该能获得,唯一的条件是他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客观的生活,用真实的兴趣跳出自我,而不是老想着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说到这里,真是无独有偶,以前曾经有个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他们完成了,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快乐。
就是如罗素所说,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其实,我所说的只能让各位基本了解这本书的框架,还有更丰富更多含量的内容,不能一一在这里介绍,毫无疑问,《幸福之路》这本书会带我们走上寻求幸福的路,幸福之路其实不玄妙,也不遥远,在我们的观念中,在我们的习惯里。有时我们的困难可能就是自己没有跳出来,有时我们的幸福其实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境。
最后,希望各位听了我的赘述有所收获,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若是有空,也看看罗素的《幸福之路》,跟智者同行,解除自己的困惑,给自己的灵魂进行一次洗礼吧。借着这本书的名字,继续自己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