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优秀的作品,培养审美情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和借鉴,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一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特征开始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转变为一种对象化的知识,价值的追求开始退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上的本体论、知识论、逻辑学进行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的“马克思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学术,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要求的。
作为在现实基础上追求未来美好社会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旨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这种“实践”的基本特征就是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条分缕析的理论基础、悲天悯人的大众情怀、铁肩担道的责任意识以及舍我其谁的践行精神。马克思之所以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为此进行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由于他一生具有的普罗米修斯情结。形成了他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的精神。所以马克思又被称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的一生都是为了这种情结而生活与实践。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选择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职业。为了幸福的大多数,他把深刻的哲学理论与现实社会制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与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其他社会或哲学理论,在于它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它不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职业,或只是一种理论研究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理论,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哲学开始被认为是关于智慧追求和关于伦理道德思考的学问即“物理学之后”。从古希腊哲学经过近代的法国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哲学的特点从探求世界本源的“本体论”到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论”再到人类认识能力的“主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书斋里的学问。是人类对于自身与外在世界及其统一性的认识与思考。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开始了对人自身即主体的认识。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人类主体与外在的世界奠基在人类的理性之“思”上。德国古典哲学经过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把人的认识从对象的客观性转变为人的认识本身即主体性。从而试图解决哲学长期以来在认识上的矛盾问题。康德把人类的世界区分为可以认识的“现象界”和无法认识的“物自体”。现象界是科学产生的基础,是可以认识的;物自体是人类信仰产生的基础,但是无法认识。康德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信仰留下了地盘。黑格尔反对把外在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认为这样非但没有解决人类认识的分裂性。反而加剧了认识的矛盾,因此提出“实体就是主体”的观点。把人类的认识统一在“绝对精神”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哲学要想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就要改变传统上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马克思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恩格斯则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之所以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反对的恰恰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而实际上违背马克思理论的“机会主义者”,他并不反对作为工人阶级斗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种指导广大工人阶级以及被压迫民族反抗斗争的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最大特点就是以“思”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不再只是客观化、对象化的知识,而这正是马克思不同于传统哲学家的地方。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反对知识,而是反对以知识为目的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一样首先都是一种知识。是关于思维和外在世界的知识。但是在价值上,马克思哲学走出了传统哲学的内在意识性,走向了改造外在世界的活动。而对世界的改变必须在现实中把哲学转化为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基础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性质。把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改造为改变现实世界的行动即实践哲学,使哲学玄思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使之成为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哲学既非本体论亦非认识论或主体论。而是一种对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的哲学。“那是对日常的、现实的意识的批判。而且是在历史性地、社会性地相对的这种意识的地平内,作为对‘体系知识’的既成的诸学科的‘批判’。应该是作为这样的体系的批判一批判的体系而存在的东西。”这种批判既是对哲学理论、宗教与文化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还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即政治经济学。这种经济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革命与运动,即实践哲学。它不是由现成的知识构成的,而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运动。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在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理解。这种理解只是对于马克思哲学在知识论上的理解。作为一种知识上的哲学,它只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前提而非目的。换言之,它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而非本质特征。以传统上理解哲学的方式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知识论的路径上无法跨越玄思的门槛。在传统的框架下根本无法通达革命的社会运动。因此。马克思哲学特质就在于它作为一种运动是以无产阶级为其价值主体基础。以人类的自由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其价值目的而进行的改造世界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就是把实际地改造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真实目的。”
中,使哲学成为一种批判的思想武器。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批判中彰显哲学的力量。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是一种实体意义上的经济学即发家致富术。而是一种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与政治学说。所以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经济学说与马克思的哲学内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以及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因此,青年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第二国际那种消极观望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而是一种号召民众起来革命、走向解放的批判性号角。”《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圣经”。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价值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同时还是一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作为一部经济学著作,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灭亡过程及其规律,资本主义经济构成的要素工资、利润、地租,资本的有机构成,商品的价值规律及其构成要素。作为一部政治学著作,它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无产阶级的产生与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的斗争。揭示了劳动力价值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式的平等掩盖着事实的不平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虚伪性。并揭示了无产阶级被压迫与被剥削的事实,强调了无产阶级斗争与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资本论》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所以说《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价值的体现,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统一。因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学说。“批判的武器”要成为“武器的批判”就要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因此,面向大众,使哲学摆脱对象性知识化倾向与精英化的倾向,也就是要改变哲学存在的方式与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它经过劳动群众即无产阶级的掌握就会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指导人们从必然走向自由、从奴役走向解放。
哲学与群众能否结合、哲学能否被群众所掌握,这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柏拉图把“哲学王”作为统治者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然而这种“美德”知识只能为少数人掌握,哲学走向大众的结果就是苏格拉底走向死亡。马克思面对着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广大群众。为了使人类从压抑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物化”和“异化”状态,他把哲学作为群众解放自己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哲学要与群众结合就需要改变哲学自身存在的方式。因此,在社会现实中实现对哲学的改造,使哲学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沉思。也不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大众的哲学,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所以。马克思哲学不再是本体论也不是知识论和主体论,而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方式,在实践中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把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积极从事改造现实社会的活动。为了农民的利益,马克思对林木盗窃法进行批判,他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参与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价值与信念。它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它唤醒了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的斗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并开始摆脱殖民体系而成立了独立的国家。
20世纪,世界的发展由无产阶级的革命转为各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和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资产阶级在国内外政治和政策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作为一种价值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了知识化的“马克思学”。从最初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走向客观化“马克思学”,尤其是马克思著作mega2的出版,把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知识加以研究开始成为一种趋向。初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精英化倾向,但他们还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马克思学”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马克思学”也就成为了与社会问题以及大众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或主体论的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在现实中物化。在物化中碎片化,在碎片化中退隐。
语和获取学术地位与资本的手段。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偏离了其世俗关怀的初衷。”他所指出的左翼文化理论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一种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变成了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一种“职业”,我们失去了关注社会问题的兴趣。面对群众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我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痛苦与焦虑感。职业化的生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常态,并且使我们安然如此。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转向中立化的、客观化的“马克思学”研究。有利于去除马克思主义中非马克思主义成分,有利于准确地定位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哲学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脉络,以恢复被肢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原貌。但是,“我们有些学者试图在学术研究的幌子下,隐性地道说着西方马克思学的变种理论,缺乏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有的立场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那就是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通过斗争与革命摆脱被剥削和被奴役的状态,完成人类的解放。因此,如果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学术。实质上就是取消作为一种价值的运动过程。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所要求的。
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霸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资本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最本质内容。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批判的最高表现。离开了它我们就不能理解和超越现代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改变。特别是随着苏联和东欧的解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重读马克思”热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是“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从文本学解读方法、从生存论解读马克思,从实践论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展开了探索。这些讨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些讨论明显都是在知识的范围内进行的。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甚至有些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群众的生存问题基本上没有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为研究内容上的专业化,语言上的西方化。价值上的学院化。话语上的他者化。具有普罗米修斯情结并且为大众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眼里越来越像是孤苦无助且不断重复着向山上推动巨石的西绪弗斯。因此,“回到马克思文本与回到马克思主义真精神并不是一回事,不能停留于只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解释者。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即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彻底的批评精神(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强调敏锐地抓住当今人类生存活动中面临的时代的问题,创造性解决现实生活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把握新事物变化规律。实现理论超越与现实超越,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知识论的马克思哲学在实质上和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一样都成为了一种“讲坛哲学”。实质上,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存在危机的反映,“世界的哲学化就是哲学的世界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个走向现实生活的运动过程。但是,我们“不少人还沉迷在由政府的行政投入和‘技术化’的‘成果’统计所营造的学科繁荣的氛围里,还没有意识到学科危机已经来临”。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开放的心态吸取世界各国文化。注重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保障群众的民主与权利。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保持发展的自主性。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资本主义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世界范围的战争与贫困并不是资本主义要解决的问题。而恰恰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中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就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后果,因此保持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去资本化的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大众服务的哲学。那就是首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这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要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要在现实的大地之中汲取存在和发展的力量,因此要摆脱学术化、精英化倾向。不然,“越来越从权利批判走向大众化批判及与此相连的世俗化批判。这与马克思主张的民众性方向也有迥然之别。这种过强的主体性话语势必带来对普通大众的蔑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特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并不是在语言内容与理解形式上的大众化,而首先是价值立场与意识上的大众化即树立大众的立场和意识。一个语言被群众所理解的理论也有可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理论。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是与本国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这一角度来说,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具有民族的形式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目的就是使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基础。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与活力最根本的源泉,应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从而使群众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本质决定了它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与价值的继承,就是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改造社会现实责任的承担,从而在群众中汲取发展的力量。这不仅是大众化在方法上的探求。更是在价值立场上的确立,因为立场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在历史的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不变的精神与本质,即批判性、实践性和大众性,失去与大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对大众生存问题的一种“痛觉”的消失。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走向“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二
摘要: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活力源自于它对实践的尊重。然而,对于“实践”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倒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这一问题理应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作为自己创立新哲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旧哲学的积极扬弃,从而完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二是他们的后继者勇于反思实践,把实践与理论面临的困境关照起来,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把哲学牢牢地奠定在实践基础上,并把实践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思维角度,以此作为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完成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哲学变革。哲学,一向被人们视为是关于“最高智慧”的学问。何为最高智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理论,由于程度不同地轻视或脱离实践,对世界的哲学思维,要么采取从脱离主体、人的自然出发,从本原去把握世界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要么采取从脱离客体、物的人出发,从纯粹思辨的角度去把握世界的“意识论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着眼点虽有不同,但却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追求世界的始初本原和终极本性的真理知识为目的,并认为这就是哲学的最高智慧。然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这种对最高智慧的理解,不仅违背事物的固有本性,而且也是与人类的认识本性相悖的。因为事物处于无限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认识也处于无限发展的过程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切旧哲学的非科学性,使它们必然会“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訛譹。同时,又必然要把它们自身的体系看成终极真理的最后发现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突破了这一性质,结束了这一非科学的妄想,用实践的观点看待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不仅是把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和提升出来的根本途径和条件,而且由实践活动分化出来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就是人们所要认识和说明的基本内容;而体现这种关系之本质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就是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旧哲学中,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彼此对立,主观与客观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究其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訛譺。而“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訛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从造成这种对立世界的根源中,发现了把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就是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把握到贯穿于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关系中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如何从对立走向统一,并经过主客观的统一最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世界的统一。当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时代不同,其内容及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并非像旧哲学家所想象的那样,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人所能一下子解决的。哲学作为人与世界之总体性关系的最高层次和最自觉的观念和理论表现,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像马克思本人所说的那样:“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訛譼。从现实方面看,哲学是根据现时代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发展,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訛譽。从历史方面看,哲学不外乎是贯穿于历史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现实中的进一步逻辑展开。坚持用实践这一崭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规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寻二者相互联系的规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的非科学的局限性。它不再是提供什么世界的初始本原和终极本性的理论,而只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获得真理性知识的一种科学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反对那些按照传统哲学理解、运用他们理论的人,再三重申:“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訛譾。把所谓知识总汇的哲学变成认识方法的哲学,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作为最高智慧的真谛的深刻把握。因为,一种哲学理论,如果是关于某一确定对象的认识,那它就是十分有限的,甚至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有那种关于怎样才能获得真理认识的认识,才可在某种意义上称之为“最高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关于世界事物的现成答案,而只是为人们解开“宇宙之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有了它,只要我们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去合理地加以运用,就能获得任何真理。这就是马克思曾经一再申明过的,他的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
一位哲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这位哲人并未实践自己的格言,但却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这就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蕴涵。一方面,一定哲学之所以能称得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说它能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从而以哲学的方式向人们提供哲学意义上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格局,基本性质和现实途径,为人们自觉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从哲学层次上提供理论框架、逻辑前提和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哲学的“时代性”又表明它是有局限性的。一定时代的哲学总是以一定理论形式映现着自己时代的人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集中着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在时代发生变动和更替之后,反映原时代的哲学能否继续成为新时代的旗帜,就要看该理论是否具有继续前进的内在机制。在这一点上,对任何哲学来说一视同仁,概莫能外。历史地看,有的哲学随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上走完该时代的全程就停滞了,有的随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走上一两个阶段就落伍了。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
(1)以往哲学家企求建立一个穷尽一切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2)轻视或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并且是后者决定前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它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为实践服务,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通过实践发展真理。当然,旧哲学家并非闭口不谈实践,只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本质的区别。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中就十分重视实践的意义。他曾强调说,实践的理念比“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訛譿。列宁肯定黑格尔的实践观念中“包括有益的东西”訛讀,但是,黑格尔的实践只是绝对精神逻辑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并且,“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訛讁。这使得他没有变革现实的革命气魄、决心和行动,而只是把理性和自由的理想表述在概念的思辨体系中,以此为工具去干预生活,塑造自己的时代。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重视实践的作用,他声言“: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輮訛輥。但是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輯訛輥。亦正是由于旧哲学家脱离实践或者缺乏实践的思维,因而也就不了解实践的“批判的”、“革命的”意义。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当然,马克思的话并不意味着哲学家不应该去解释世界。哲学是要解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所阐述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解释。但对世界的解释有不同的落脚点。旧哲学是为了解释世界而解释世界(不否认其中有改变世界的言论),就实质而言,它的落脚点是面向过去或者既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世界,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使整个世界革命化,其落脚点是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批判的”和“革命的”本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与时俱进,需要接受实践检验的“一般原则”。亦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才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三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和尊重实践,实践是马克思实现对旧哲学的'超越,完成哲学史上划时代变革的重要契机和力量。但是,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实践既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动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时代和实践条件下的产物,如果不回到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之中变更自己、完善自身,那么它的生命力亦会丧失或走向枯竭。为此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结合”。
1.坚持与发展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和实践本性,决定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科学态度。对此,我们要着重反对当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的倾向。所谓“教条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解决现实中大大小小问题的现成答案。这种观点从认识根源上看,是由于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本性所致。从现实的原因上来分析,这与多年来我们宣传工作中的失误有关。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一些人过去采取“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简单做法,使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忽视在帮助人们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久而久之,人们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似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的每一句话,下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绝对真理,都是不可变更的,都要坚持。这样一来,人们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把它当作预先就有的万能公式到处乱套。这种做法在过去的战争年代给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带来过极大的危害;在今天的和平时期,我们建设的一些重大失误也往往是与此有关的。其后果是极大地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如今党中央鉴于党的干部理论素养不高,工作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甚多的情况,号召全党全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但要防止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重蹈覆辙,要强调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普遍意义主要体现在“方法”和“指南”上。
2.反思与建构相结合。
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面临的双重关系:一是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哲学与自身的关系。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来说,长期以来的“教条化”的倾向窒息了哲学的生机。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这里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从实践角度看具有不同的意义,前者是“历史的”,后者则是“现实或未来的”。因此,我们所言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超越,实际上主要是指它对“历史”的超越和相对于理论的“产生”而言,面对“现实”的超越和相对于理论的“发展”而论,正是需要我们后继者应该做也必须做的工作。过去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这一方面,没有按照马克思对待哲学的方式实践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产生到实践的发展,从对历史的超越到对现实的超越完全是“自动的”而不是“自觉的”。这样一来,哲学不可避免地在内容到形式上均呈现出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确立的过程中,哲学既引不出现实对自己的足够需要,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哲学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责难、冷落和挑战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它从“生存”的高度提出了哲学的变革与发展问题。再从哲学与自身的关系而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过去我们的哲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严重的“自我中心化”倾向。一些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宗自居,缺乏一个中国化、民族化的具体环节。具体地说,既缺乏一个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相对接以及互渗互补的过程,这就使它失去了在中国真正为人们所信服和接受的深厚根基;又缺乏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各流各派之间的吸收与融汇,这就脱离了当代哲学研究应当具有的人类文化背景和实践科学基础。其次,我们当前的哲学研究还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近代以来西方分门别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造成内部的板块分割和机械分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研究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合作。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论、历史观、方法论等分支哲学研究,未能在哲学研究的总体体系中恰当定位。哲学史、哲学原著、哲学原理之间彼此脱节或相互重复的情况均有发生,研究者们各自限于狭小的领域而缺乏哲学研究应有的宏大视野和胸怀。再次,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哲学研究既缺乏深度分化,也缺乏高度综合;既缺乏分支哲学、部门哲学中的发掘与建设,相应地也缺乏在哲学层面上的提升;既缺乏足够的分析,也缺乏足够的思辨,等等。由此看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强化它对社会的解释、规范等功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们的哲学变革的重点和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青春活力的当务之急。
特定哲学之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特定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不例外。在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哲学形态演化更迭过程中的一种历史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时代所塑造从而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特定内容和具体形式的有机整体。对于它的未来形态的预测和探索,同样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在我看来,从探索的可能思路来看,不外乎以下三种基本取向:
一是解释性思路。
从历史渊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后人尤其是东方国家对他的理解和业已形成的哲学体系,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解释性理论。这种解释是否符合早先马克思的原意或“文本”,并未盖棺定论,因而对它的重新解释可以不断进行下去,具有历史的开放性。
二是重构性思路。
这一思路并未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本或对象本身,而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哲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憾,根据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对其予以分解和重新整合。这既是一种继承前提下批判性分析和考察工作,又带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三是解构性思路。
沿着这条思路去构建哲学的可能形态,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或者是与原有哲学形态没有继承关系和历史联系的面目全非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或者建构起来的哲学形态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刻地体现出这种哲学的内在精神,更能发挥它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功能。应该说,上述三种基本思路不能说谁优谁劣,谁好谁坏,或许可以说各有自己的合理性和片面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无论采取哪种思路,其指导思想必须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探索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当代形态,因而不能用这个“说”或那个“论”去消解或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应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此同时,无论采取哪一种研究思路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在其过程和结果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符合社会实践的内在逻辑。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反而总是根源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体现着“实践精神”的哲学理论,它的内在结构理应是按照实践逻辑所展开的。当代社会实践结构的哲学抽象。任何游离于实践之外去奢谈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都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第二,符合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哲学的发展不仅遵循着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逻辑,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着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遵循着“自己构成自己的特殊道路”。不论哲学的各种形态区别如何明显,继起的形态总是蕴含于先在的形态之中,在先的形态总是包含着发展为新的形态的可能性。这种更迭和演化是哲学自身逻辑的历史性展开。循着哲学历史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站在前人的肩上进行哲学思维,去探寻新的哲学世界。第三,能够吸收和融汇人类实践和科学的最新成果。真正的哲学应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力求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集中在哲学思想之中。第四,能够解答当代人们面临的困惑和疑难。这种解答绝不意味着能够为现实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提供现实答案,而是通过哲学形态的转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为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视角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三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次,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4.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5.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第四专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什么是社会存在?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原理。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6.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简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四
生:我想表演一个舞蹈给妈妈看。
师:这个主意不错,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哪位小朋友和她想法一样,就一起来吧!
(部分学生表演了《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师和其余学生打拍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我想画一幅画送给妈妈。
……。
师:大家想的这些方式都很棒,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与感激(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趣味盎然地开始行动了)。
【反思】制造空间,有效预约生成。
【案例2】。
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摇篮曲》午后的阳光照进教室,学生显得无精打采,歌声也有气无力老师听了一遍很不满意,站起来想调动一下气氛,发现有个学生脑袋东摇西晃,昏昏欲睡她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已经把××同学催眠了”
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同学,在一片笑声中,那名学生不好意思地抬起了头。
老师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这种时间唱《摇篮曲》确实想睡觉了,有一名聪明的音乐家,专门创作了一部可以帮我们赶跑瞌睡虫的乐曲,你们想听吗?”
同学们都笑了,有的说:“想”有的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乐曲”
老师笑咪咪地说:“不信你们可以趴在桌上听一下”
接下去的课师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反思】引导放手,有效解决生成。
【案例3】。
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咪咪地说:“想不到我们班还有两个‘模仿高手’啊?”
【反思】适时点拨,有效促进生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五
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也普遍存在着重教不重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课堂教学模式化等弊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影响语文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为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状态上要充满激情。
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本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语文教学虽然不同于演戏,教师也不是演员,但要象演员那样,富有感情,善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无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深挖课文文本、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环节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生活以及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感情,用的语言、眼神、动作等传递给学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教学方法上要利于激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学中,有两个环节值得注意:
一是导人环节,要讲究艺术。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符合文体特点,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因此,每节新授课的导入,尤其要讲究艺术,可运用故事导人、歌曲导入、媒体导入等多种方式,这样的导语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是如何设疑,要讲究技巧。巧妙的导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兴趣能持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并持久,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扩展新知识,获得新的体验。精心地设计提问,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例如在学完《报任安书》之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终至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著成《史记》,请以二人的不同选择为话题展开讨论。学生热烈讨论后明确了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对司马迁的选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学习完《鸿门宴》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成者王侯败者寇,也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你怎么看待项羽?你认为他是不是英雄?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思维发散的设问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上要突出思维训练。
常规教学一般是在问题被解答以后,就意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人的'思维是无休止的,为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可以在初步解决问题之后,再留下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思考问题,积极引导升华,给学生以极大的思考余地和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这些开放性问题继续予以探索,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完《沁园春・长沙》后,可以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和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诗《江雪》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胸襟境界是迥然不同的。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精神,而柳宗元显然是另一种风格。这样的比较能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气质的诗人所表现出来的诗风有天壤之别,从而提高了理解力和鉴赏力。
四、学习方式上要突出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被教师接纳,被学生所喜爱,并被广泛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具有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克服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都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因为小组合作后的比赛刺激着每位组员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面对挑战,谁都不甘心落后,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个人的才智和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合作学习促生了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次合作后,胜利的小组成员都会自动为他们的胜利鼓掌、欢呼,生命的活力在合作学习中迸发,一些优秀的品质在合作学习中自然养成。
五、教学空间上要拓展第二课堂。
语文学习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语文学习不只是在书本上,特别是在信息社会逐渐成熟的今天,文理渗透日趋综合,影视书报大普及,学生几乎处处都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早已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文知识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并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做为教育目标,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语文知识讲座、组织野外活动、知识竞赛等。因为单一的课程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得以施展。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课外积极主动地去发展,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六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立党立国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和人民。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不搞教条主义,但是不能丢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在学习借鉴的名义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多元化并不是我们的发明,一向标榜信仰自由的美国,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反对多元化的,他们的主流文化、他们崇尚的美国精神是不容置疑的。美国国会曾多次讨论双语教学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始终没有通过把西班牙语作为第二种全国通用语言的议案。
最近,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领导人宣布,在他们的国家“多元化已经结束”,甚至说“多元化已经死亡”。德国政府要求加入本国的移民要讲德语,融入德国的主流文化,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差不多同样的要求。这个现象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多元化的立场及其政策。
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种尊重和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没有边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包容的,哪些是必须反对的,应当有明确的界限,有所界定。包容多样是为了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包容”的含义一个是“包涵”,一个是“容纳”。包容的精义是发扬民主,博采众长,但不能允许挑战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和根本制度。“包容”不能变成被“掉包”,如果马克思主义被掉了包,偷换成“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因此,“包容”无论如何不能变成掉包,不能在不知不觉中丢掉自己的灵魂。我们常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这个语言,这主要是指国际政治和社会制度而言。其实美国与西方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并非是浑然一体的,美国文化也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我们提防西化的侵蚀,着眼点并不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传承,而是图谋重建世界秩序的当代美国的政治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是抵御西化图谋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首要问题。
我认为这是毫无疑义的!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还存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也是认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南和方法。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先进分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又叫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要社会主义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还没有实现真正公平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结。目前,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俱在,马克思主义是认识这两种社会制度本质的理论指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矛盾,如何解决基本矛盾中的对立方面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的问题,如何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就不能清楚地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也解决不好反映基本矛盾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基本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应当注意矛盾的运动和变化,防止认识的停顿和偏于一隅。
例如:关于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这个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贡献极大,但不能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唯一需要关心和致力的事业。发展生产力与建立、完善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发展生产力与关怀生产者、劳动者的利益都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可脱节的要务。
又如,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只要管好上层建筑,只要保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方面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出现什么偏差,只要下个决心就可以纠正。实践证明这是办不到的。靠行政命令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不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某些固有的规则、关系及其后果,经济基础归根结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十多年来发生了巨变,从所有制、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到分配关系,都发生了甚大的变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界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看不清这种变化,就难以了解和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种说法:上层建筑要顺其自然、被动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适应又有不适应。一般地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的反作用,它不但在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时候具有巩固和保护经济基础的属性,还有对经济基础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不相适应的状况进行修正和改善的功能。这就是国家政权、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适当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保护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的职能。在发生社会革命的时期,上层建筑还有扫除旧的经济基础、确立新经济基础主导地位的使命和作用。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经济基础发生的变化,上层建筑应当如何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如果只讲随着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漠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甚至于转弯抹角地削弱它,社会主义的事业只能落败而不可能成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站在忧党忧国的立场上,认真研究上述问题。
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是,冷战结束后,一些人觉得世界趋同的时代已经到来,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了“历史的终点”,即人类最后一个社会形态,这种思想回到了黑格尔、杜林、欧洲启蒙思想家曾经宣扬的“历史终点”、“终极社会”、“理性王国”的窠臼,说来说去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物。历史车轮没有在20世纪停止转动,美苏冷战结束不过10年的时间,美国便从单边霸权的高峰跌落。曾经发表“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幡然省悟,声明历史并没有走到终点,美国制度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前不久,福山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没有什么可以教中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社会主义是前程无量的事业,没有哪一种资产阶级理论和资产阶级学派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历经一百五六十年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都站在时代的高峰,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当初,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没有任何权力强制别人信仰自己的思想,就是靠真理的力量,他们的声音才传播到全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世界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虽然这个制高点并非不可逾越,但是迄今为止它依然是社会科学的高峰。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资产阶级的学者在科学上扳不倒马克思主义,就在道义上做文章,诋毁马克思主义只讲斗争不讲人道主义,而他们自诩是不加区别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马克思主义是为劳动人民谋解放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光明正大的理论,是启迪工人阶级认识自己历史地位,寻求社会公平的思想武器,它反对用空洞的“博爱”、“人道”掩饰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追求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这种理论与那些粉饰剥削制度、麻痹劳动人民自觉意识的理论究竟孰善孰恶是一目了然的。
马克思主义不讲抽象的人权,主张建立实现人人权利平等的现实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人权”就不可能是公正、平等的权利。我们党进行革命斗争就是为在三座大山压迫之下的中国劳动人民争人权,在全世界为中国人民争人权。正因为我们党的理想和信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才能心甘情愿地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和家庭。许多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他们相信人类最终会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之奋斗。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今天的共产党员要继承他们未竞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下功夫学习才能理解它的真谛,才能应用它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9世纪欧洲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实践基础。但是,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自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克敌制胜,只有在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实践。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广大党员、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不用学习就能够自发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全党开展学习运动,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
现在我们党执政了几十年,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员就有成千上万人。按常理来说,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应当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但在事实上,并不能这样乐观,在世纪之交,当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陷入低潮之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被淡化、边缘化的情景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不下工夫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我们的党是执政六十多年的党,大量的党员既没有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又不读马列著作,说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就没有根据。自己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讲些什么道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心里没有底,就可能随声附和;当别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有没有过时;当有人搬用西方当代的某些理论观点,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我们有时听到一些干部、学者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言或报告,感觉似是而非,追根溯源就在于讲话者自身底气不足。要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下工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才能打退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魅力,让真理的力量战胜谬误。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比欧洲晚了半个多世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间隔73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时候,全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立志为之奋斗的人,不过几十人,正是在那几十个先知先觉的革命家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武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革命队伍,在短短几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立即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接着又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说明:不学习、不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吴邦国同志前不久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人大会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动摇了,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甚至国家可能陷入内乱的深渊。”他还郑重表明,“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他还讲了“六个确保”。吴邦国同志的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鲜明立场,大家应当认真学习研究。
社会主义中国经常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必须常怀忧患意识。2008年7月31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战略》中讲到,“美国将继续对中国施压”,“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来影响中国的选择”。美国针对中国的全面战略从来没有间断。我国改革、发展、安全各个领域遇到的坎坷和麻烦,背后常常都有美国的影子。中国要走几代人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国家的根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维护自身权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自己、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理论武器。在冷战后期和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差一点被挤出了世界舞台。在我国的思想理论界,马克思主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贬低与排斥。在各种讲坛、媒介和出版、刊物中,颂扬西方理论体系、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暗流非常强劲。中央适时地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项英明的决策,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的趋势。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遭受严重的挫折与厄运,关键在于原来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队伍发生了极大的分化。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共中央带头宣扬非马克思主义的“新思维”,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导致苏共在组织上瓦解,在思想上放下武器,丧失了凝聚党心、人心的精神力量,最终失去执政的基础和能力,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党的队伍已经不是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原班人马。我们党有近8000万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但是真正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党员,并不占很大的比例。很长时期内,各级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或者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没有下工夫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许多共产党员,包括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者,没有认真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什么地方不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有些同志将着眼点放在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上。我认为,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着重点应当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在宣传、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工夫。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我们这样庞大的执政党,如果不用先进的理论统一思想,确立共同的信仰,很难经得起西方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的冲击。
现在西方文化、宗教在我国城乡广泛地传播,对我们的冲击极大。前不久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一些文艺界委员的发言观点鲜明,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中国文化被西方庸俗文化冲击,传统文化遭到败坏,非常担忧。利用西方主流文化冲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威胁,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抵制它、批判它。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认为,这抓住了党自身建设的关键。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新近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两套文集是精心选编、精心翻译的最优版本,翻译的水平很高,书也很好看,希望大家认真地读。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章和宪法都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的不足或者失误,都是因为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造成的。
我国在发展中出现了较多的社会矛盾,这并不奇怪,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去及时解决。当前一个涉及全局的矛盾是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收入在各种要素中的回报率过低,穷人和富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公平的理论,对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较长时期强调效率优先,将公平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没有同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是当前产生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有一部分劳动人民在改革发展中获益较少,被称之为弱势群体,在思想上有失落感,再加上时而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人民群众中易于滋生不满情绪。在国内外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决不能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无须关注的议论。
我们常说要有忧患意识,忧患在哪里?除了来自外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上的威胁,社会主义中国自身的危险在哪里?用什么思想、理论、政策去应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适时地强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保障水平,把努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个着重点至关重要,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生吴邦国同志报告中指出的情况:已有的成果会丧失,而且国家也可能陷入混乱的泥潭。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想领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的理论工作者没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听到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非议,想用一点附加的东西、时髦的语言给马克思主义挣面子,这是不可取的。应该首先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才是真正捍卫马克思主义。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坚持。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深陷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帝国霸权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12月18日,亨利·基辛格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衰落》,他在文中写道,“最后一个剩余的超级大国——不久前欧洲政治家还这样形容美国,今天已经不能这样说了。美国已经不再占据统治地位,它不能再单独进行政治领导,它只是一个复杂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引力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美国现在还是世界第一强国,并且会继续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是它已经从冷战时期的高峰跌落,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独领世界潮流的能力。世界多极化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由多极化取代单极世界的潮流不可阻挡。
当前的经济危机和美国霸权的衰落,世界格局的变动和调整非常明显、非常深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抓住机会,展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现在是对马克思主义加深认识、加强传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是被世界人民瞩目的时期。希望中国的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6月13日《光明日报》本文为作者3月16日在中国社科院的演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七
摘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八
[摘要]哲学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是人生的态度之学,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态度,追求何种境界,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与人生。哲学从属于人类的实践,是人类思想活动或本源事物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哲学的价值论是人们在实践中知道人们评判好坏、善恶的态度和选择。指引人们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哲学人生实践价值。
文/王一涵。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哲学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哲学思维是一种以思想为对象的反思的思维,它反映的不是思想对象而是思想本身。另外,作为哲学的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即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做哲学活动。哲学的特征在于追求本质,不断反思。在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在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不能照搬,即我们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有限的。哲学解决的是根本性问题,但是它没有现成答案。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毛泽东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构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对于人而言,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哲学是人生的态度,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有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态度,追求何种境界,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与人生。不同的哲学决定了不同的处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体现了不同的哲学。人的每一个言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贯穿着哲学,哲学是与人生紧密联系的。
一、人生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
我们总是处在不同的时空中,努力地活在有意义的世界里,在各自的人生境界中度过一生。中国近代大师冯友兰、王国维等从自己的切身实际和生活体会出发,用哲学的思想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迅猛迈进的信息时代,使人们对生存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更加迷惑。哲学能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不断遭遇的事物的本质性进行再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处在一个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中。
哲学作为世界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世界图景和实际而可靠的生活依据,为人生的境界形成奠定了基础。哲学作为方法论,能从根本上完善人的思维方法,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并用这种生活态度去思考世界,建设人生。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人应该得到自由的发展空间。在科技社会相当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能量,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我。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哲学的方法论赋予人们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和智慧,让人们不断解放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清自身的价值,在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我们要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的客观环境和时代的需要,抓住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能够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
二、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能力。
哲学赋予人的生活以有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层次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地升华,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人们使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它要求学习哲学的人永葆理想性的追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这种社会性的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离开“大我”就没有“小我”的存在,所以这种伦理的世界是一种“小我”世界的超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面对着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我们在自己的行为选择当中必须深切地思考发展的问题,必须有一种深层的时代意识,关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实际上就是从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出发来理解人、把握人,并通过实践全面地塑造人。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是实践的行为范畴。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实践和认识统一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践行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对所谓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亦然。
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多样性。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形式,但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仅限于生产活动这一种形式。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处于不断变化和历史发展中,人实践活动方式的变化,是我们在创造中不断重塑自己、更新自己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人的利益、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不断地完善自身,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人的主导性作用去理解人。人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在实践中主客体双方的改造上,而且还具体地体现在通过实践所联系的人、社会、自然这一动态系统改造的成果上。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人们对社会改造的成果,创造了社会的制度文明;人们对自身主观世界改造的成果,创造了社会的精神文明。这些是人自身的文明进步的表现和动力。
实践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重大力量。因此,实践成为人生境界的现实基础,人们在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对象性的感性物质活动过程中生成自己的物质世界,也孕育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进一步形成自己的人生境界。实践是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解放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弘扬,摆脱束缚和压制,消除异化,为人们获得自由的生存发展空间提供了条件。因此,实践实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高人生境界。
三、在社会发展中创造人生价值。
社会是人的活动的有机整体,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人与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一个辩证法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本身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进行其他各种生产的主体。价值对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力量发展的真正源泉。作为主体的人,既有物质的需要和能力,也有精神的需要和能力,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在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人的自我价值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我们个人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行为,未必就都有自我价值。我们考察自我价值,主要是考察行为的客观效果,看其到底是否满足了自我需要。人的一切行为、思想、情感和意志都以一定的利益或价值为原动力,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价值得到确认和体现,同时又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增值来实现的。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越大,越得到社会的肯定,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大;反之,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当前,不良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人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逐渐产生怀疑,进而把金钱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但金钱并非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社会的实践过程,既要有良好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主观不懈的努力去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途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多条件的制约。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的创造必须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环境是制约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尊重这些客观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价值论更好地应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让价值论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更大的可能性。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对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和尊重,因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任何个人,只要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对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社会应该对他的社会价值给予承认和肯定,这是人生价值实现后的一定程度的体现。只有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在社会发展中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王一涵(1988一),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43007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九
马克思主义室友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不断进步发展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正不断提升着,许多往年不能实现的幻想也渐渐成为人们眼中平常事,人们手里的财富在日益丰满,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人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各类令人心痛的社会现象也映入大众眼帘。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当人们的见识广泛了,生活富足程度日益扩大之后,人们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看法变得丰富起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然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当代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呈现于世,网友军成为一种强大的舆论生源力量,推进者社会许多事态发展。
前不久网上疯传一起空接滴滴遇害事件,关于这次事件,网上各种各样的评论都有,比如说滴滴作恶的,呼唤监管的,对网约车司机全盘否定的,情绪很激烈,内容冗杂,有的观点合理,有的则十分偏激。针对此事件,首先要谴责的必是犯罪司机本人,滴滴顺风车平台也难逃其咎。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管也该是重中之重,这样的社会现象一出,经历各类网友舆论抨击,政府也承受不住压力,故此,《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法》便孕育而生,正式颁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意识对于物质社会发展的作用亦突显而出,让人不仅呼吁“网约车终于合法了”。
伴随着意识的永恒不断发展,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同样渐渐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意识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于此,人们各种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准确的看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点,并且适时地明确指出这一点,呼吁全国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绿水青山政策便是适应社会存在应有的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并不单纯只是自然环境系统的失调,环境的破坏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人与自热关系的严重失衡也是当今社会一个突出问题,马克思在此方面也有所理解,他认为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转换。与国家来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更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共同建造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概念,亦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规范,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着多方面精神与物质因素,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观的反映,当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时,新的社会问题便由此而生,环境问题因此成为我们关心最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是社会不断进步,各种生产条件与水平的不断变化,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也存在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和不充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许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深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集聚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创绿水青山,为中国梦助力前行。
许多人认为个人力量在国家面前只是渺小微无,可有可无,便把自己所做之事认为“无所谓,反正有别人去做”,这类的想法,对于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政策不重视,忽视了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中也曾指出,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所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不能忽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挣扎于生活与财富之间,忙碌于各类赚取金钱的事业中,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无视了对于环境的各种污染,对地球带来的重负,至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现实生活,一切以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创新经济发展。
不仅仅只是意识上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更要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是的内在要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创新发展过程,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和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此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样需要广大人们群众同领导人员们的不断理论创新,和大家共同践行实践活动,只有理念与实践共同践行,加之不断创新,改进理论思想,深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且实事求是,方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方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践行。
我们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同时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比如前面所说的网约车遇害事件,不能说空姐没有任何错误,如果她可以多加防范不在行程中只顾及玩手机,而是去注意车的行程也不会给犯人可乘之机。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看问题纪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看大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同样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基础。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互相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与关系,因此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更是因人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加深,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可续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亦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国家才能进步,进而去发展,才能保障国家人们的生活需求,生产力的提高,也代表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想要发展必须先从经济建设方面发展。而且生参观写实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在,我们都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创绿水青山,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前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a.普遍性b.物质性。
c.规律性d.连续性。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由两个本原构成的b.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c.世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d.世界是本来就有的。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9.“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
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1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绝对性。
c.特殊性d.客观性。
11.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
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1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a.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实现的b.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实现的。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的d.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的。
19.在下列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仓储设备b.运输设备。
c.生产工具d.通讯设备。
20.从职能上看,国家区别于无阶级社会的社会管理机关的特点是()。
a.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b.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c.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d.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1.下列各项中揭示社会意识本质的是()。
a.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c.它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活动过程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2.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
23.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种形式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让步d.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形式。
24.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的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资产阶级人性论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优先发展公有制经济,兼顾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
c.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加强宏观调控。
2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7.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b.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
c.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d.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c.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d.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2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决定于()。
a.人的先天禀赋b.人的心理素质。
c.人的后天社会实践d.人所处的地理环境。
30.在历史观上,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道路b.两种不同的体制。
c.两种不同的趋势d.两种不同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
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
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2.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a.才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多样性b.才能理解事物分化的根本条件。
c.才能理解事物的稳定性d.才能理解物质的绝对运动。
e.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33.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e.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4.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对症下药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d.注意分寸。
e.因材施教。
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
a.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36.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外,还有()。
a.生活方式b.人口因素。
c.民族构成d.地理环境。
e.政治制度。
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e.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非完全同步性。
38.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叫作技术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古代社会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
e.现代社会。
39.下列各项属于交往的社会作用的有()。
a.交往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交往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
c.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e.交往可以使某—个地方的发明向其他地区扩展。
40.社会进步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的原因是()。
a.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和行动的失误。
b.旧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d.落后的习惯和传统的消极影响。
e.反动阶级的顽强抵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7分)。
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
43.简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6分)。
44.简述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进步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2分)。
47.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12分)。
文档为doc格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一
曾经我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距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太年轻”了。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我从中感触最深的是它给我们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方法理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能使我们将问题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其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的不朽丰碑,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了解了关于马克思一些东西,我似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总是可以找到马哲的一些投影。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出现了诸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情况,严重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房价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就算勉强有了,大部分人也注定要做大半辈子的房奴,这不禁使我们这些身在校园里面的大学生感觉到现实的苦恼与未来的迷茫。
利润,掩盖了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物价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物价虚高的价格,商人们则从中渔利,而那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人也利用了市场的炒作性进一步哄抬了物价。购房团就是一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说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但目前市场中的情况是工资永远没有物价涨得快。而有些不法商贩更是逾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为了利润那些商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会做。虽然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很多地方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降价中出现的众多矛盾,商人追求利益与民众渴求物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某些官员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等等。
另外,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要求我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学习讲求的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旺盛的求知欲同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总之,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体方面的限定和制约,掌握好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精髓,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二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论文小组组长。
邹志强。
学号。
10070551。
论文小组成员。
学号。
学号。
院别、班级。
文旅学院。
10史(5)。
指导老师。
陈一新。
2012年11月24日。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摘要。
同以往任何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必将有一个逐步衰亡、为新的社会所替代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趋势所有制社会主义垄断。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曾有过它璀璨的年华。但它的每一个进步却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最终不能逃脱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飞跃。它全面破坏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犹如冲破闸门的洪水奔腾出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等,这—切都是过去时代无法比拟的。
资本主义不仅消灭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厂统一的国家,而且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把世界变成丁一个开放的世界,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渗透和竞争的新格局。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电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思想领域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高举理性原则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为"号,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枷锁,从而给人类带来了—次精神大解放。
资本主义所以能在历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二)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种剥削制度代替另—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厂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生产力的进步是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质力量。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与资本主义保守的私有制度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随它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立就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否定因素。虽然资产阶级巴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但这种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持自己存在的基础不变,这个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
资本主义提供了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又使社会风气腐败,精神道德颓废,社会治安恶化,这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总之,资本主义在繁荣进步的之后,包含着日益加深的社会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辞分为三个阶段论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特点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结构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就直接的社会现实而言,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新的变化,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劳动工具随着生产管理中新手段和工具的获得,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而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有学者用生产力总量、生产社会化程度、生产力的质三个大飞跃来描述这些新变化。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的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生产关系新变化的讨论中,也已经涉及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
从上层建筑来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1)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在我们看来,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
四、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做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做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执意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当代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看法。
研究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最终目的在于据此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此,学术界积极研讨,各抒己见,形成了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群众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要资本主义还能推动经济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就不会灭亡。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它不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的“相对繁荣”并不表明它已经返老还童,可以永世长存了。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两面性。一些学者持此观点,认为,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战友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在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但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那么,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条件。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数额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愈益社会化的大企业,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身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民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横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式,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既有显著的优势,个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实力不断扩大。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得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时代更替,历史进步的潮流推动着整个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旧的事物必将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生存法则。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选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三
结合历史和现状品读《共产党宣言》,深刻的体会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共产党宣言》的两大精神----实事求是及与时俱进。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剥削劳动者,必将被无产阶级所代替。我们以美国为例看一下资本主义改良前和改良后的状况,美国在完成工业革命中,美国垄断资本家贿买政府官员、盗窃国家资源;占全国人口i%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城市中,犯罪增加、贫民窟增加;黑人的低下地位成为美国文明的耻辱;贪污已超过任何其他国案,它毒化了整个社会政治肌体。针对这一大堆问题以及大量的丑恶现象,在美国兴起一个声势持大的“丑恶揭发运动”。参加运动的主要是新闻记者、律师和其他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报刊杂志;从社会上的各种阴暗角落里揭露出许多丑不可闻的上述社会丑恶现象,特别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各种犯罪行,对社会立法和政治进步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美国的改良成果是显著的,工人的地位与福利待遇有很大改善。但其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它的发展总会受到约束,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是很好的证明。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永久解决生产力的发展与多数人陷入相对贫困的矛盾,生产过剩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20世纪3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自我改良,通过福特制、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制度暂时缓解了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与生产过剩问题,创造了所谓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逐渐成为主流,资本家阶级及其代理人以新阶级斗争的形式,逐渐夺取了工人在改良运动中所获得的权利,工资停滞不前,生产过剩逐渐显露出回归的迹象,利润率下降变得愈加严重。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全球化、虚拟化,通过金融工具扩大消费。然而,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实体经济的生产才是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唯一源泉。资本虚拟化对生产过剩的暂时缓解却造成未来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并且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由此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对立统一规律:一方面使生产过剩的危机得到暂时的解和,另一方面却造成生产过剩更加严重的危机。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必将被无产阶级代替。
《共产党宣言》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既不同西欧,也不同于俄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比如,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使党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再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又存在多层次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这就是创造性应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理论也只有跟上社会的发展才能永放光芒。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因此《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待《宣言》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指出有些地方“已经过时”,有些地方没有谈到,有些新的经验需要总结,有些新的问题需要探索。举个例子,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宣言》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生了改变,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有两周可能的方式,指出:像美、英这样的国家“可能用和平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在大陆上的多数国家,“暴力应当是我们革命的杠杆。”恩格斯晚年根据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特点,高度重视和平手段,认为旧式的起义已经过时了,代之而起的是“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这种“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当然,这时恩格斯仍然不排除使用“非法”的暴力手段,因为无产阶级利用和平手段“必须以敌人也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为前提。”可见,关于无产阶级以何种方式夺取政权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给出某种固定的方式,他们的每一种说法都基于一定历史条件的分析,所以我们对《宣言》中的有关论述,不应当作教条主义理解。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色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只有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要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李玉萌工程管理。
20103022037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
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文档为doc格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五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再读《资本论》_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
·马克思主义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浅析“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六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七
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人的命,天注定。
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c.心外无物。
d.存在即被感知。
e.世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影子。
a.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b.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d.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e.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以下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e.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b.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
d.对抗性的矛盾。
e.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5.理性认识的特点有。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e.具体性。
6.以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逻辑理论。
b.自然科学理论。
c.法律思想。
d.政治思想。
e.宗教。
7.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表现在。
a.同一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各有特点。
b.不同国家在某一社会形态中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不同国家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d.一个国家可能超越某个社会形态。
8.社会主义改革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
c.要依靠群众支持。
d.要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下进行。
e.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9.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d.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e.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按劳分配。
c.消灭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d.自由得到充分展现,不受规律制约。
e.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八
原
理
走出过去,积极面对。
——观《我们到底知道什么》有感。
生活在一个我们一度认为真实的世界里,习惯了那种种所谓的客观与真实,要接受影片中这样一个观点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影片通过距离一个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哥伦布的船来到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竟完全看不到,因为他们的意识中并不存在帆船这个概念,没有了意识的对比与肯定,就没有了“真实”的存在,于是印第安巫师天天站在岸边看,一段时间后他看到了船······我们无法想象真理对于我们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实,是否存在客观这个概念?另外,影片通过一个打篮球的小孩子的眼睛结合科学理论、或者尚未证实的科学猜想,大胆假设,揭露分配量的不确定世界常态,叫醒真实。量子物理的引入,可能会让我们费解,但是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质疑与思考。
不是那样客观的存在着的。电子云只是一定概率下的分布,在电子云的范围内,电子没有一定的位置,也没有任何因果的轨迹可寻。当我们没有观察它的时候,它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只是一个“可能性”,在我们观察的时候,它突然就出现在某个位置上。这就是“薛定鄂的猫”想说明的问题。是我们,我们用我们的观察,选择了它的存在方式。那么原子核呢?一样的,也是一个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的东西。消失的时候,电子和原子核去了哪里?不知道。这就是量子物理,一门研究可能性的科学。量子物理告诉我们的是,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空无的,有无限可能,但又什么都没有,是我们的选择,使它按现在的这种方式存在着。这是唯心主义吗?如果是,那就是量子物理证明了唯心主义的正确。
影片中说,现实世界本质上是空无的,而我们也根本接触不到我们自以为能接触的任何东西。为什么?因为当两个物体接触前,电子形成的电荷就把彼此推开了,这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如果说,现实不是客观存在,也不是上帝创造,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感到自己那么渺小,那么无力,不能改变现实?难道不是不能改变,而是我们被习惯所迷惑,我们一直在自我催眠,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为什么很多宗教讲究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因为那样,我们才能集中意志改变现实。
来,这就是性格。我们脑的一部分——下丘脑的功能是制造各种肽,我们的情绪感受就是这种种肽被全身细胞的感知器捕获而感觉到的。从这点上看,情绪的作用和药品(比方说毒品)的作用完全一样,都是细胞感知器捕获肽的生物化学过程。如果细胞总是捕获相同的肽,那么它就会收缩,它的感受能力会减弱,再要想达到相同的刺激,就需要更大量的肽。这种过程就是上瘾,毒品的上瘾和沉浸于某种消极情绪不能自拔,都是一样的。那么不得而知,人体怎样衰老的?是因为细胞完全失去了感知能力。
我们进入了大脑里一个全新的领域,正因为我们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我们重新组织大脑,准确的说,是重新联系新的概念,最终,这从内到外改变了我们。
如果我改变了我的思想,就会改变我的选择吗?
如果我改变了我的选择,就会改变我的人生吗?
为什么我不能改变?我宠溺于什么?我会损失什么?从化学意义上讲,我喜欢的人,地方,事物,时间或事件。
我们的生活。因为现实就等于生活,那么,在我创造我的生活时我有一个小小的约定:
我说:“我花时间开创生活,我影响到了量子领域,现在,如果我在做这些事情时,事实上一直有个观察者在观察我,有超自然的力量注意着我,那就是给我一个信号,说明你在注意着由我引起的这些人或事,把这些事都带到我不希望的方面去,那么我会很惊讶于我的能力,我能够体验这些事,而且我不会怀疑这一切来自于你。”
人类不仅仅原有头脑中这些不可思议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改变些事物,能帮我们把事情变得更好,能帮我们超越自己,它可以通过某种途径,使我们达到存在的更高层次。从而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世界,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我们人与物的关系,最终让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得更有意义。
当他们开动脑筋,考虑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时,量子物理开始发挥作用,那是完全真实的,那完全是观察者在起作用,你的意识影响了你周围的人,影响了物质属性,影响了你的未来。
你曾经停下来一会,用最终观察者的眼睛来观察你自己吗?走出过去的不快,走出消极情绪,未来是美好的,我们可以创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汇总19篇)篇十九
上了将近半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这部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程度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生动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没有出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它为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一座思想高峰,同时又是我们向新的高峰攀登的阶梯。
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枝繁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