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约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一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所以我首先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质疑的空间。通过全班交流把疑问一一揭开。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练说。如:大尖和水社经历了哪些磨难?他们是怎样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是怎样把恶龙打死的?课文都没有讲,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想象出来,在组内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二
1、教师朗读范文。
(板书)自我介绍。
姓名年龄。
外貌。
性格。
爱好。
5、找一找。
(1)细心的同学都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把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就叫做特点,外貌不一样的地方就叫外貌特点,性格不一样的地方就叫做性格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让别人更快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呢?我们就要抓住这些特点进行介绍。
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找到的同学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也可以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给自己作一幅自画像吧!
6、读一读。
7、说一说。
(2)出示课件(外貌描写片段)。
(4)指名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太棒了,一会我们就把这些特点写进我们的作文里吧。
三、性格,爱好教学。
1、师:同学们,除了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外貌等,还要向别人介绍什么呢?(性格、爱好)。
2、师生共读描写性格的词语。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再填一填。
(出示课件)词语:热情、乐观、开朗、文静、害羞、活泼好动我是一个()的小()孩。
3、性格与爱好是有紧密联系的,同学们再想一想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出示课件)。
4、老师在这里列出了很多爱好,同学们想想自己最喜欢干什么?
5、回答清楚三个问题。
爱好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爱好?(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怎么样表现?(爱好是长期的经常去做的一件事,不是一次两次,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
6、(出示课件)这里老师采访了一位同学,同学们看一下,学一下,互相采访一下,回答的时候要注意回答清楚,没有回答清楚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下面我们分组进行采访,当然也可以采访我,但不能一直当小记者,采访完了就交换!
7、同学们,你们明白了要怎样介绍自己吗?(出示课件)准备好了向别人介绍自己了吗?我想有很多同学已经有头脑中构思好了。那就拿起你们的笔进行自我介绍吧!老师会把你们的佳作带回智慧小学,让全老师班上的同学也能认识你们,好吗?那就认真写吧!别忘记了给你的作文加上一个漂亮的题目,一个新颖的开头和一个精彩的结尾。
四、作文(师巡视指导)。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三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感受文中的优美词句,边读边想像那里的美丽景色。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想像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吗?知道给大陆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可爱的熊猫征名的事吗?那最后确定为什么名呢?(团团、圆圆)那么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这个名字表达出了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祝愿。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由于历史的一些原因,它暂时还不能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之中,但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后,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也一定能够顺利回归。
2、聊了这么多,看得出大家对宝岛台湾很感兴趣,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台湾岛上的一处旅游胜地——日月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迷人景色。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即拉进了学生与新课的距离,又结合当前行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二、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的棒。(鼓励学生朗读兴趣。)。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情境表演、内化语言。
设置导情境:老师想在咱们班挑先几名同学,作为日月潭旅游风景区的导游,通过读课文大家对日月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像刚才那样东一句、西一句地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介绍给游客,人家能满意吗?那我们应该怎样介绍呢?(引导学生注意说话有条理、有顺序,通过设置情境引出对课文的理解过程。)。
1、目标引路。
提示:游客们第一次来到台湾有很多关于日月潭的疑问,谁愿意当游客,对导游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的读书重点。)。
2、归纳问题,理解课文。
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日月潭美在哪里?
3、播放课件,日月潭那里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4、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明确岛和潭的概念。
5、你认为日月潭美在哪?理解词语晨星、隐隐约约、朦胧。
6、日月潭那么美,你能读出来吗?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过得快乐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2、通过学习,你想给自己留个什么样的作业呢?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日月潭迷人的风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亲眼感受一下日月潭美丽的风光,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景色。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四
一、复习(说句练习)。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过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西湖的山、湖(板书:山湖)。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朗读。
思考:你站在西湖边看到的山是什么样?湖是什么的?
2、交流刚才的问题:
3、同时板书:层层叠叠。
绿青浓淡。
静如银镜。
一闪一闪。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请个别学生读。
集体配音朗读。
5、(课前教学生一些句子。或读让一两个来赞美西湖。学生不会也可以由老师来说)。
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而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指着画面讲述第三自然段。(电脑出示画面)。
2、学生可自由说说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介绍有送景点的介绍。
学生需准备:孤山白堤苏堤(可以是图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3、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好吗?待会儿,我要你们来做小导游介绍西湖。
4、谁愿意当个小导游来介绍西湖的几个景点。
学生自由准备。
请个别学生来介绍。
过渡:
刚才听了小导游的介绍,觉得西湖特别美,真让我看到了人间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置身其间,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诗、如画,如梦。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下一节课我就带同学们去观赏西湖秋色。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配音朗读。(电脑出示画面)。
2、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音演员呢?
3、学生自由朗读。
五、总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背诵你喜欢的一段、
板书:青山层层叠叠绿青浓淡。
西湖湖水静如银镜一闪一闪。
景点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月光明月东升华灯倒映。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五
让两三名学生到展示台上展出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念出自己的作文。
2、积累分享。
分享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
3、佳作赏析。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一篇作文,发现闪光点,指出不足,共同帮助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4、共同进步。
同桌合作,按老师教给的方法共同修改彼此作文。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六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练习提高。
教学重点:
1、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3047523371859798。
指名说一说23为什么是质数?97为什么是合数?
二、指导练习。
1、介绍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师介绍短除法。利用短除法,我们可以知到30=2*3*5。
30=2*3*5*1。
30=6*5。
2*3*5=30。
请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24273236。
2、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几?
最小的'质数是几?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一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p25第1题。
3、p25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p25第4题。
观察图画,理解题意。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5、p26第5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能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分别说出下列各数,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812142024。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上人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师:举例只能举出有限个,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满足这一结论呢?这就是“哥德马赫猜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你知道吗”。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七
淡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水的历程造就了生命的历程,相当于全球河流一半的水,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关于水的地理小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被水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地球上总水量为13.8亿立方千米,其中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源,只占淡水总量的0.34%,为104.6万亿立方米,还不到全球总储量的万分之一。在这种全球水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已脱不了厄运。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使得本来水源丰富的大国人均拥有水量明显不足,人均值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面对中国严峻的水源短缺的情况,中国更加令人棘手的是水污染,这更加剧了水源不足的问题。
1.何谓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天然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中污染物数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污染物数量达到了破坏水的原有用途的程度;污染物含量已超过水中该物质的本底值,从而影响水的用途。
2.水污染的类型。
按照水的存在形式划分,可由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按污染物属性划分可有物理水污染、化学水污染;按水域分类则有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和海洋污染等;按污染物分可有金属污染、酸碱污染、有机污染、热污染等。在这里只举几类作讨论。
2.1金属污染。
金属污染是指污染水体的重金属,主要是汞、镉、铅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重要毒性重金属的危害。
2.1.1汞污染及其危害。
汞污染主要来自化工厂、氯碱厂、农药厂、冶炼厂和汞仪表等工厂排出的废水。金属汞形式的汞毒性不是很大,大多数汞能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汞及其化合物对植物的叶、芽和花瓣均造成伤害,可是鸟类的繁殖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鸟类死亡,可损害人体内酶的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造成致畸和遗传性危害,可以使人患水俣病、肝炎和血尿等。汞及其化合物也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发生先天性汞中毒,亦通过母乳使婴儿中毒,使他们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畸形甚至脑瘫痪。
2.1.2铅及其化合物的危害。
铅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地进行,使农作物产量下降。铅又能损害人和动物肝脏和心脏,使发育变得迟缓,使头部肌肉、关节、脾、骨髓和神经系统患病,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和人死亡。
2.1.3砷及其化合物的危害。
砷能使植物改变颜色,使叶片枯萎,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他又能破坏动物和人体酶功能,引起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发生器性质病变,使动物和人患癌症。
2.2酸碱污染。
酸碱污染是指水体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天然水的'ph为6.5~8.5,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表示水体受到了酸碱类污染。水中酸性物质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粘胶纤维厂,酸洗车间等含酸污水以及矿山排水和酸雨等。水中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制浆厂,造纸厂,制碱厂,印刷厂,制革厂和炼油厂等碱性物质的废水。当水体ph小于6.5或大于8.5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抵制。酸碱污染会使水的含盐量增加,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酸碱污染还会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
2.3有机污染。
水中所含有机物种类繁多。
2.3.1耗氧有机物。
耗氧有机物可引起水体融氧含量大幅度下降。水中有机物大多数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这类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溶解氧,故称为耗氧污染物。溶解氧大幅下降是水体遭受有机物污染后的显著特征。大量需氧有机物进入水体,被好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溶解氧大幅下降,甚至造成缺氧状态,危害水体生物有时使鱼类大批死亡。溶解氧耗尽时,有机物即转入厌氧分解过程,其中产生甲烷、硫化氢、氨等还原性物质和恶臭使水质变坏。
2.3.2难降解有机物。
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被降解的有机物,其大多数为人工合成化学品,其特点是在水中能长期稳定存留在食物链之中进行生化积累,其中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含量下仍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
3.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3.1提高水源利用率,不仅可以增加水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染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水的利用率。
3.1.1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决定着全国水源的使用。效率近年来我国农业节水工作有相当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入增加,二是研究推广新的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的力度大大增加。
据估算,如果科学发展节水农业,到2030年我国改革水的利用系数可达0.6~0.7,水分生产率可达到1.5千克每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0.3,按现状4000亿立方米计算,则可节水1200亿立方米,可增产1.2亿吨粮食。
3.1.2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我国工业用水利用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沿海城市利用海水冷却已有60多年历史,但目前利用量并不大,相对浪费了大量水源一般来讲,工业用水利用率愈高,节水投资就愈大,几乎呈指数递增。提高工业利用率最重要经济和财力的制约而无潜力可挖。我国已经把到城市工业(不含电力)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作为我国工业用水利用率远期控制目标之一。
3.2因地制宜发展污水处理技术。
鉴于我国水源紧缺,水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加之各地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在南方地区,根据水环境容量相对充沛的特点,应科学的利用大江大海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论证,在初级处理基础上发展城市污水排海排江工程。可以利用南方小河,小湖纵横交错的优势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适当发展一些氧化塘、氧化沟、氧化湖和脱氮除磷技术。
在北方和中部地区,水源短缺是突出的矛盾,应以污水源化为重点,发展污水源的二次利用,多次利用,重复利用。以污水回用为目标,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设置应作相应调整并发展以二级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
在西部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发展改善生态的措施发展一些污水源化技术和土地处理技术。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八
重点句子:
1、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3、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4、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主要内容:
《日月潭》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九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会认会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课题:
二。师范读课文,生看图欣赏:
1、了解"潭"的意思?
2、听后《日月潭》给你什么感觉?
三。自主初读,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
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效果。
3、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
例: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一片朦胧。
建筑仙境。
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读词语,找出生字:
花环、五环旗、围绕、茂密、筑路、环境、明晰。
5、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6、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
整体感知:你感觉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读感悟:
1、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读读有关段落。
(2)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多读几遍有关段落。
(3)读课文,想想作者在这篇课文里想告诉我们什么?
2、合作交流,给小组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六个翘舌音的字(展、纱、绕、胜、省、盛)。
2、发现规律:
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
同偏旁:纱绕约。
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
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
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隐茂展省。
六。实践活动:
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十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
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指导朗读。
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2、点击课件示空拍日月潭图片: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4、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日月潭的美名是如何得来的。)。
1、读课文,这段介绍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清晨)。
2、点击课件示“清晨”图片:说说清晨的景色。(让学生充分想象说话)。
3、明确“隐隐约约”的意思。
4、清晨,日月潭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课件,理解“隐隐约约,很美,富有神秘色彩)。
5、挑战读课文。
1、读课文,这段介绍的是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2、中午的时候,日月潭是一番什么景象?(播放课件)。
(1)示“晴天、雨天”两幅图:看你喜欢哪种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可以同桌或邻近伙伴交流一下。
(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3)指导朗读。
日月潭景色这么美,老师都还想去游览,哪位同学愿意领老师和同学们再去欣赏一下。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十一
出示卡片:
日月潭环境光华岛称隐隐约约倒映建筑仙境。
薄薄的雾清晰朦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日月潭》课文教学设计》,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十二
千辛万苦拯救重见光明。
二、概述课文。
谁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日月潭的传说》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力尽千辛万苦,让村民重见光明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传说故事,齐读课题。
三、凭借语言,感受主人公的形象。
1、第二段。
“很久很久以前”——介绍这是传说常用的开头。
“漆黑一团”想象漆黑一团,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指导朗读。
2、第三段。
出示两个问句,指导朗读。
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
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
“一筹莫展”——联系以上的问句,理解“一筹莫展”,人们为什么“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做动作,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
乡亲们,你们放心!
3、第四段。
这一段是传说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难读的部分,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1)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你想象一下,他们一路上会经历哪些辛苦?
“终于”表示什么?——表明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退缩,屈服,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他们的不畏艰难。
(2)出示“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
一起读一读,读出他们的不怕牺牲,舍己救人。
(3)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小树?鸟儿?田野里的稻谷?人们的心情?
这时,人们会对大尖哥和水社姐说什么呢?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谢谢你们!
4、第五段。
世界恢复了美丽,人们欢呼雀跃。那这个传说的结果到底怎样呢?读读课文的第五段。
5、现在你们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了吧?想不想去欣赏美丽的日月潭。
图片展示朗读曾作霖的诗句“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
四、讲述故事。
看着美丽的日月潭,读着这个动人的传说,我深深地被打动了,让我们也一起来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吧!讲述时要注意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重点词句。
其实,传说还有很多,你们可以去找找,读读。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十三
2、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点击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简单归纳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
3、师:你们真会提问题。现在,孙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去日月潭看看,再读读课文,相信这些问题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十四
重点句子:
1、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3、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4、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主要内容:
《日月潭》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chay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日月潭课文教案设计(汇总15篇)篇十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2我一直都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你们想同我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吗?(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身边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同学们,刚才听了导游小组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
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2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4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
(四)学习生字。环”“绕”“迹”(用多媒体辅助)。
(五)结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明天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