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一束光,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让我们追求更好的自己。以下是一些激励人心的梦想实现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一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于5月份在我校高一(1)班开设了一堂活动展示课,与高一的同学共同学习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1。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马丁路德金的成名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通过激情扬溢的演讲,希望能唤醒数以万计的备受白人压迫而不敢反抗,精神麻木的黑人,引导他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正当、合法权力而进行不断地斗争。所以我在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去分析演讲稿的写作特点,并领略马丁路德金充斥于字里行间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欣赏里面的语言特点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情分析: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高一同学的认知水平了解程度不够深刻,所以课前让该班级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了本文。先从直观上对本文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刚进入课堂时,由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教师,学生表现有些拘束,所以打开僵局显示尤其重要。于是,我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划出重点。了解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让同学读朗自己所圈划的重点。学生情绪得到有效的调动,班级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接着能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欣赏文章中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稿的语言特点及各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对学情掌握程度仍有所欠缺,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仍不够,所以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不够顺畅。此外,自己在面对这种复杂情况的处理方式仍不够自然,有待改进。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二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是应用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中最成功地案例简述环节八:拓展训练: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几分钟后指定两生读自己的作业,师读自己写的。
这是我听课时随手写的课堂作业: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三
今天学习了《过秦论》的前两段,在了解了组要战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事迹的基础上,对联纵的失败也有了初步判断能力。不过鄙人在这并不想多费一点周折,我大概概括几点:用人失当、战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刘老师问我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却不知何以言明,周围的同学被一个个叫起,道着大同小异的看法。我不问自答:“要做到绝对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们在联合攻打秦国时一定会量着打败秦国以后自己怎样才能吃掉这个大肥肉。”
当时心里还有别的话,不过不善言语,所以作罢了。
先说说看灭秦失败的见解吧,以鄙人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恩怨模糊的记忆,和个别诸侯国主上的失策,可以断定“合纵缔交”的战略是终归失败的。若不是齐人私下撤军,亦不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失败退场;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从散约败”!说到底,“从散约败”的原因仅说是私心作怪导致的也不足为过。
我大胆做一个假设:假设六国灭秦以胜利而告终,结果又会如何?在那时候,秦国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谓地大物博。这块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来者会怎样对待它,我们可想而知!必定是强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丝毫不拥丝毫。战国时弱小者如中山国、卫国和楚国等,这些小国命中注定被欺负,不论孰胜孰败。如齐国和赵国,这类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当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国的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设齐、赵中一国举兵天下,而各诸侯国又恐惧,又“会盟而谋弱‘齐(或赵)’”,我想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国那样是哪里了。毕竟两家都在亡秦的时候占据了肥饶之地。因此,统一天下者要么是齐国,要么是赵国了。
回到史实中来,在“从散约败”以后,各国居然“争割地而赂秦”,简直可笑之极!难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这是丧权辱国、慢性自杀的行为吗?我想并非如此。毕竟缔虽败,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这是不行的,我想问题出在诸侯国的君王身上。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国土和人民考虑在内。
不论是谁统一天下,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和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代史的循环法则。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四
这篇文章已经上过多次,也拿来当过赛课篇目(在附中以这篇文章获得学校中青年教师高中文科组第一名),今日又拿来做公开课,不是我不负责或随意地把旧日已有的东西拿出来充数,可以说,我更加细心地备课,更加讲究设计感和现场感,因为我想要超越两年前的我。今日的我在新的一轮循环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怎样把我已经激情过的文章跟他们再来一次崭新的碰撞,怎样才能收到我更期待的效果,这才是我要考虑的。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我要在这种循环的教学中去寻求新的变化和心的变化!
首先值得我欣慰的是我高一(9)班的学生,我们的准备仅仅限于早读的时候通读了两遍,但是同学们这节课上的配合,跟着我一起入境出境,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他们的掌声足以表达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和对我们师生合作的满意。
其次,就本节课的设计来说,我觉得我应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一、作为一篇著名的演讲辞文体,我要教给大家的是什么?
1、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
演讲是技巧性较高的语言表达,还确实不是一节课内可以让同学们学会的,只能说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有点演讲的味道,所以关于演讲的技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地贯彻和练习,让尽量多的学生能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
2、了解本文的演讲内容。
对内容的理解是学习任何一篇文章的先决条件,这篇文章内容简单,思路也不复杂,我把全文的内容解读为如下四个环节:受苦难——来聚集——说梦想——唱自由。其中把聚集的斗争方式和梦想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解读。
3、体会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情感。
金的情感在本文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激情的一面;有愤怒的一面,也有欢喜的一面。这些情感随着金的演讲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是准确把握其情感的基础。相对应以上内容来说,作者情感也在发生变化:悲愤——理智——期待——欣喜。其中把对梦想的期待和自由的欣喜作为演讲的最高潮。
二、怎样把学生带入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情境?
这节课怎样让学生“入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进入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氛围,能跟着他的演讲一起心潮起伏,才算是真的“入境”了,但是光凭对视频文件的观看和对文字的阅读是不足以“入境”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让学生“入境”:
1、课前的情境代入法。
课前我让同学们能设身处地,把自己置于这25万聚集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给自己换上黑色的皮肤,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切身”体会当时参与聚会的心情。
2、用“我们”的口吻来诉说黑人的生活现状。
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黑人在20世纪中期的真实生活状况,再让同学们用“我们”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分条陈述自己的生活现状,且对同学们的称呼变“同学们”为“同胞们”,进一步调动大家这种羞辱和悲愤的心理。
三、怎样才能纵深挖掘这篇文章背后的东西?
这篇演讲辞没有特别难理解的词句,马丁·路德·金作为黑人的演讲背景同学们在历史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较多,于是很难做到浅文深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其中我觉得有一个点是值得大家讨论一下的: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反抗方式。因为社会进入到现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还是存在着许多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为了在这堂课上教育大家要善良、要理智、要和谐,更加智慧地为自己争取权利,这个问题的讨论还真显得比较重要。于是我抛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封林均和吴佳怿同学说出了暴力方式的弊端,陈抒语同学说出了非暴力带来的好处和受人尊敬,这和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直接相关的。这样比较深度的和有教育意义的讨论就自然达到了我的教学期望。
四、学生模仿演讲的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
整篇的演讲辞,处处都可以作为同学们效仿演讲的材料,但是在一节课内,把哪些内容作为演讲的典范,确实需要斟酌和裁定。我选取了四个点,都是经过深思慎取的:
1、黑人对现状的绝不满足。
这里的黑人现状需要同学们来演讲,因为长期的压榨使黑人悲愤与不满与绝不合作的态度在这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2、大声说出我的梦想。
这里的梦想不是某一个人的梦想,是美国所有黑人的梦想,是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核心部分,大家今天就是为了说心中的梦想而聚集起来的,所以必须作为文章的高潮部分来模仿演讲。
3、让自由之声在每一个角落响起。
这个地方很多排比句,作者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个地点拿来做排比,自然有他的用意,这时候的情感也是很热烈的,作者希望真正的自由在美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某些地方实现就行了。
4、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灵歌”
这是比较欣喜的场面,所有的人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灵歌”,能把大家内心的悲愤、羞辱、不满等负面情绪一齐清扫,这是给所有人希望和解脱的时刻,是内心最大的期待,因为情感也最易表达到位。
当然,我们当初的教学设计都是期待圆满的,我们的教学反思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进步,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记忆和影响,才是我们做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课或多或少都能留给孩子们一些印迹吧!
(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我被称为“激情”。三十多岁了,本文至少上过八次了还能有激情,我也觉得不仅是这篇文章打动了我备课的时候我对黑人的生活状态差点流泪,更是我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啊!同事姣姣跟我说:“做你的学生听你的课真的很幸福!”于是第二天我把这句话拿来问孩子们:“你们做我的学生幸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幸福!”还有孩子问:“老师,下一次公开课是什么时候啊?”孩子们,我会努力备课精心钻研的,好好跟我配合吧,让我们每天的课都像公开课那样投入和值得回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五
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有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刺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1、马丁·路德·金简介:
马丁·路德·金(1929~1968)。
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这个人把他一生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献给了美国的民权斗争,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为了这个理想,他一生三次被捕入狱;为了这个理想,他把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全部奖金捐献出来;为了这个理想,1968年4月4日,年仅39岁的他被刺杀身亡。
2、演讲背景简介:
马丁·路德·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他的演讲感情真挚,气势恢宏,极富感召力。在他一生进行过的众多演讲中,最有名的就是这次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布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辞。演讲最打动人心的是声音,今天我们就要用我们的耳朵,一起聆听马丁·路德·金那激昂的声音,一起分享那美好的梦想。
1、本次演讲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激情,极具气势,先找一下你认为最富有激情、最有气势的段落。(第2、5、10~14、18~25段)。
2、你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它们的激情和气势藏在那些文字里,我们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感情,读出它的气势。(选择其中两段)。
(用幻灯片打出第二段内容)。
全班齐读第二段内容。
请一位同学起来分析,接着让这位同学按他分析的读一遍。
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布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把黑人的悲惨现状强调出来。
(用幻灯片打出第五段内容)。
全班齐读第五段内容。
请一位同学分析,接着让这位同学按他分析的读一遍。
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
我们刚才细读了课文,但读和讲是有区别的。所谓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非凡的艺术魅力。
那么,接下来就假设一下假如你是马丁·路德·金,你会怎样去讲这篇演讲辞。
1、播放马丁·路德·金现场演讲视频,给同学们一点启发。
2、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酝酿自己该怎么讲。
3、全班闭眼,酝酿情感。在头脑中相像这样的画面:
你的民族四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受尽苦难,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的祖祖辈辈,永远是这片土地上的最下等公民,没有任何权力和自由可言;你的手足同胞在公共汽车上永远只能坐在最后几排;当你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天,却找不到一家旅馆肯接纳你休息;你的儿子女儿没有获得教育的机会,只能无奈的重复你苦难的命运。
现在,有二十五万同胞聚集在你的脚下,他们翘首以盼,希望你能给与他们继续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希望你能为他们的斗争指明前途和方向;希望你能带领他们奔向光明的未来。
4、现在你马上就要登场了。
(学生登台演讲,教师指导。)。
5、教师总结演讲应该留意的方面:
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语调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和力度,使现场观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要配合一定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
梦想是漂亮的,现实梦想的历程却是艰难的。这些在今天看来很正常的权利,在当时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哪里有真爱,哪里就有奇迹;哪里有梦想,哪里就有希望。人类在实现自由的道路上,付出了太多太多:印度总理甘地的生命,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南非总统曼德拉27年的牢狱之苦,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身亡尽管这样,我们依然坚信,人类追求自由的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生命虽短,爱却绵长,梦虽遥远,心却执着。最后让我们共同祈祷:
砸碎种族隔离的镣铐,
走出物质贫困的孤岛,
结束流亡痛苦的煎熬,
兑现正义银行的支票,
攀登平等光明的大道,
拥抱民主平等的美好。
让我们期待:
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能快乐的舞蹈,
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布满欢笑,
让地球变成我们幸福的故土家园,
让自由之声响彻在天涯海角!
对《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型定位,我把它定为一堂语言运用课。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是语文课应该关注的。以往我们很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才,但这堂课我想提高的是学生的口才。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辞,演讲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声音。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想引导学生用耳朵来感受这篇课文。在教学环节上我把这节课分为了三大板块,因为我这堂课最大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了解演讲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演讲,因此不管是对背景的介绍还是对重点段落的细读都是为他们能更好的演讲这个目标服务的。同时学生在进行假如我是马丁·路德·金的角色扮演时,为了演讲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马丁·路德·金为追求种族平等的伟大献身精神。并且本篇课文为了增强语势,大量的.使用了排比句的特点学生在反复读、讲的过程中自己就能亲身体会到。
得:
1、既然是一堂语言运用课,就要让声音来充实整个课堂,因此在导入和最后的课堂小结里我都设计的是让学生品读一段话。学生在读书声中走入了这堂课,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在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语文课中听、读、说的魅力,整堂课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其对课堂的爱好。
2、通过前一部分的细读课文和后一部分的模拟演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读和讲的区别。
3、学生预备演讲时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到了全文大量运用的排比、比喻句的作用。
4、通过用录像以及对当时背景的介绍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假设自己就是马丁·路德·金的前提下进行演讲。学生在实践中更深的体会到了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5、在演讲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失:
1、学生细读的段落出于课堂时间的考虑我选择了第二段和第五段,而舍弃了最出色的18—25段。果然我让学生找富有激情、气势的段落他们马上找到了18—25段。但是我没有预备,所以我不得不继续引导他们往课文前半部分找,才出现了第二段和第五段。因此课前的预估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成。
2、在最后总结完演讲需要留意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进行一次演讲示范,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指导。
3、模拟演讲学生有很大的学习爱好,由于时间原因上台的学生有限,效果受到影响。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六
教学目标:
1、从比喻、排比等角度体会这篇演讲辞的特点。
2、学会从长文章中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感受马丁路德金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种族歧视、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南部一名黑人妇女拒绝让座给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了持续的抗议行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黑人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士的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也投入其中,并成为了民权运动的领袖。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次举世闻名的演讲。
目的:配乐配图,教师深情朗诵,营造气氛。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作者:
马丁路德金。
2、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此文会写些什么资料。
生答。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看课文,看后比较下文章的资料与你所猜想的是否一致。
3、师生小结:
(1)、为什么有这个梦想1——6。
(2)、怎样实现这个梦想7——16。
(3)、这个梦想是什么17——25。
(4)、期望这个梦想早日到来。26——32。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长文章时,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本事。
三、深研文本。
1-6自然段。
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期望。
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为“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如果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国家就得不到稳定。
2、该怎样实现这个梦想。
(1)7—16自然段非暴力斗争方式。
理解“非暴力斗争方式”是本课的难点。首先引导学生抓“精神力量战胜物质力量”。再经过设喻,如:同学不细心把你墨水瓶打翻,你衣服被弄脏了,你如何处理这件事。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可从中选择最好的。假如从内心原谅了他的无心之过,而不是和他拳脚相加,那么这就是“精神战胜物质力量”了。
(2)哪些语句反映了这种斗争方式。
学生先自我找,找不到教师再提醒,如果找到了,教师就小结一下,找提示性词语。
“不要、不能、必须、要、只要”的句子。
师小结:和平、团结、彻底、永远向前!
3、这个梦想是什么。
(1)学生从原文中初步归纳。
人人平等。
拥有自由正义。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2)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
师引导学生在先前归纳的基础上再次提炼,分类专业术语归纳。
政治上:
期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
文化上:
期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经济上:
期望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要求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4、期望平等自由早一天到来。
师:对于这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选读句子。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
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
目的: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关注细节的意识和归纳概括本事。
四、探究演讲激动人心的力量。
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剪辑视频(30秒)。
让学生自我从文中找句子,自我读,自我领会。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如情感上、语言表达上。
如果学生谈得不足,教师再用备用方案。
1、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来。
(2)一百年前,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它至今还没有得到实现。
生动比喻——深深抓住听众的心。
2、选句子抽学生演讲。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
不!我们此刻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文档为doc格式。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七
这篇文章已经上过多次,也拿来当过赛课篇目(在附中以这篇文章获得20xx年学校中青年教师高中文科组第一名),今日又拿来做公开课,不是我不负责或随意地把旧日已有的东西拿出来充数,可以说,我更加细心地备课,更加讲究设计感和现场感,因为我想要超越两年前的我。今日的我在新的一轮循环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怎样把我已经激情过的文章跟他们再来一次崭新的碰撞,怎样才能收到我更期待的效果,这才是我要考虑的。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我要在这种循环的教学中去寻求新的变化和心的变化!
首先值得我欣慰的是我高一(9)班的学生,我们的准备仅仅限于早读的时候通读了两遍,但是同学们这节课上的配合,跟着我一起入境出境,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他们的掌声足以表达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和对我们师生合作的满意。
其次,就本节课的设计来说,我觉得我应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
演讲是技巧性较高的语言表达,还确实不是一节课内可以让同学们学会的,只能说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有点演讲的味道,所以关于演讲的技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地贯彻和练习,让尽量多的学生能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
2、了解本文的演讲内容。
对内容的理解是学习任何一篇文章的先决条件,这篇文章内容简单,思路也不复杂,我把全文的内容解读为如下四个环节:受苦难——来聚集——说梦想——唱自由。其中把聚集的斗争方式和梦想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解读。
3、体会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情感。
金的情感在本文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激情的一面;有愤怒的一面,也有欢喜的一面。这些情感随着金的演讲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是准确把握其情感的基础。相对应以上内容来说,作者情感也在发生变化:悲愤——理智——期待——欣喜。其中把对梦想的期待和自由的欣喜作为演讲的最高潮。
这节课怎样让学生“入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进入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氛围,能跟着他的演讲一起心潮起伏,才算是真的“入境”了,但是光凭对视频文件的观看和对文字的阅读是不足以“入境”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让学生“入境”:
1、课前的情境代入法。
课前我让同学们能设身处地,把自己置于这25万聚集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给自己换上黑色的皮肤,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切身”体会当时参与聚会的心情。
2、用“我们”的口吻来诉说黑人的生活现状。
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黑人在20世纪中期的真实生活状况,再让同学们用“我们”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分条陈述自己的生活现状,且对同学们的称呼变“同学们”为“同胞们”,进一步调动大家这种羞辱和悲愤的心理。
三、
这篇演讲辞没有特别难理解的词句,马丁·路德·金作为黑人的演讲背景同学们在历史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较多,于是很难做到浅文深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其中我觉得有一个点是值得大家讨论一下的: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反抗方式。因为社会进入到现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还是存在着许多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为了在这堂课上教育大家要善良、要理智、要和谐,更加智慧地为自己争取权利,这个问题的讨论还真显得比较重要。于是我抛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封林均和吴佳怿同学说出了暴力方式的弊端,陈抒语同学说出了非暴力带来的好处和受人尊敬,这和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直接相关的。这样比较深度的和有教育意义的讨论就自然达到了我的教学期望。
四、
整篇的演讲辞,处处都可以作为同学们效仿演讲的材料,但是在一节课内,把哪些内容作为演讲的典范,确实需要斟酌和裁定。我选取了四个点,都是经过深思慎取的:
1、黑人对现状的绝不满足。
这里的黑人现状需要同学们来演讲,因为长期的压榨使黑人悲愤与不满与绝不合作的态度在这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2、大声说出我的梦想。
这里的梦想不是某一个人的梦想,是美国所有黑人的梦想,是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核心部分,大家今天就是为了说心中的梦想而聚集起来的,所以必须作为文章的高潮部分来模仿演讲。
3、让自由之声在每一个角落响起。
这个地方很多排比句,作者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个地点拿来做排比,自然有他的用意,这时候的情感也是很热烈的,作者希望真正的自由在美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某些地方实现就行了。
4、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灵歌”
这是比较欣喜的场面,所有的人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灵歌”,能把大家内心的悲愤、羞辱、不满等负面情绪一齐清扫,这是给所有人希望和解脱的时刻,是内心最大的期待,因为情感也最易表达到位。
当然,我们当初的教学设计都是期待圆满的,我们的教学反思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进步,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记忆和影响,才是我们做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课或多或少都能留给孩子们一些印迹吧!
(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我被称为“激情”。三十多岁了,本文至少上过八次了还能有激情,我也觉得不仅是这篇文章打动了我备课的时候我对黑人的生活状态差点流泪,更是我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啊!同事姣姣跟我说:“做你的学生听你的课真的很幸福!”于是第二天我把这句话拿来问孩子们:“你们做我的学生幸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幸福!”还有孩子问:“老师,下一次公开课是什么时候啊?”孩子们,我会努力备课精心钻研的,好好跟我配合吧,让我们每天的课都像公开课那样投入和值得回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鉴赏课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共同鉴赏,讨论交流,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演讲的要求。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要点,写出每段大意;
2、查找有关马丁•路德•金的生平资料及本次演讲的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千两百多年前亚圣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敬他,而在此两千年后的1963年在美国也有一个人高喊出“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他就是人类良知的代表,黑人世界的明星——马丁•路德•金。
请同学介绍马丁•路德•金。(多媒体同时展示相关图片)。
明确:1、梦想是什么: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拥有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概括:用非暴力手段争取自由、民主、平等)。
2、为什么要实现: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社会将出现动荡。
3、怎样实现: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三、赏读——演讲一定要煽情,一定要让听众与自己产生共鸣,作为一位黑人政治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一定是充满激情而又极富感召力的(多媒体播放一段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原声录音),虽然他讲的是英文,我们也听不大清楚,但仍能受到他的激情的感染,请大家散读一遍课文,讨论一下,文中哪些地方最有感染力,为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多媒体显示问题)。
散读、讨论、交流、朗读(个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相结合)。
第2、3自然段——明确: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第5、7、8段——明确: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10到14自然段——明确: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要把握好一个度。
第18段到第25段——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声,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深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就是马丁•路德•金,一个杰出的黑人政治领袖,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是用心在演讲,他是用生命在呼唤。
四、拓展——从他的演讲中,我们感受到他的深情,他的憧憬,其实作为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同学也都有自己的梦想,课前我请大家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过一篇作文,下面请几位同学也以演讲的形式来跟大家分享他的梦想。
五、课后作业——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写的《我有一个梦想》修改成演讲稿,整理在随笔本上。
六、教案说明——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想就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从对教材的理解方面。
本篇课文是我们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三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演说词。旨在培养学生能进行自主鉴赏,善于思考,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要担负起开创未来,繁荣祖国的重任,这一点是他们所应具备的。所以这篇文章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我们有责任把它上好。
2、从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方面。
在本堂课中,我采用指导----活动的教学模式。现在我们老师绝不能再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进程也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与做法方面。
二期课改告诉我们,我们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然有它的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的,但我认为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领悟点什么,对于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上还有哪些实际的好处,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要教育与培养的。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的绝佳途径,现代的学生,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相对封闭的生活学习方式已使他们身心俱疲,本文涌动的激情正是唤起他们蓬勃生机的很好媒介。
4、从教学目标方面。
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真正的生活、思索则同样可贵。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七、教学反思——这堂课的亮点在于后两部分的赏读和拓展,可以充分的体现二期课改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理念,但课前若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于是我想,是不是每节课都能有这样充分的准备呢当然不能,可是怎样才能解决时间紧,课文多,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的矛盾,这只有靠我们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努力。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九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是应用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中最成功地案例简述环节八:拓展训练: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几分钟后指定两生读自己的作业,师读自己写的。
这是我听课时随手写的课堂作业: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外聘教师公开汇报课活动,通过我精心的准备以及刘老师和全组同事们的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这一活动,并且有了很多收获,现在就这节课做以简单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观察与发现”。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特点。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
在导入部分,为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利用cai课件演示:公鸡打鸣、电闪雷鸣、小溪奔流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对于处理教材这个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但诗歌有9个小节,篇幅较长,要在40分钟内完成,比较困难,因此我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我把2-8小节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步:通过读、说、议学习2、3小节,了解学习方法。第二步:通过默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学习4、5小节。第三步:自己学习6-8小节,再交流收获。
这一课的难点我通过课件这一直观工具解决。第八小节“三叶虫”化石推测地质是难点,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我采用让学生先自读全节,再质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堂的拓展部分,我训练学生整合资料,仿写诗歌。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收集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为仿写诗歌,做好了素材准备。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和写作形式,抓住这个训练点,运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模仿课文编写诗歌。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那些大自然的语言。再用课件出示向日葵、验资、彩虹等大自然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然后我展示自己编的诗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时我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根据收集的资料模仿诗歌编一编。在小组内学生自由畅想,不一会儿充满童趣的诗歌从他们口中诞生了。如:“你看那天空的沟沟云,不就是大自然的预言:大自然在告诉我们,雨儿将要来临。”
板书是微型教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恰当的板书能使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同时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本课的板书既应概文中介绍的大自然的语言,又要突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观察与发现。”所以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揭示课题时板书:大自然的语言,在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过程中学生提出哪种大自然的语言,就板画,并根据学生的总结将语言分类,感受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后,板:妙不可言。总结全诗时,板:观察、发现……。
通过讲这节课,我有许多的收获,并且发现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提高。如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同时,我认为课堂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多想办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将教学互助、教学互长真正落到实处,我坚信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要做到。
文档为doc格式。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一
教师:既然黑人受到了那么多的屈辱和不公平的待遇,那反抗啊!你不仁,那我也不义!是这样的吗?(出示问题后,给两分钟让学生前后桌交流)。
(1)作为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者,他采取的是什么斗争方式?在那个语段告诉了我们?(第七)。
(2)这种斗争方式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让生读补充材料中“非暴力抵抗”第5点(关键词是什么?爱)博爱总结:因为爱,所以他不采取冲动的暴力行为,而是要理智,要坚忍!(板书:理智、坚忍)介绍“爱心是我们惟一的.武器”,基督教“博爱”思想。我们一般人只能带着个人恩怨去爱,而他能够超越个人,超越种族,超越肤色,超越国家地域去爱,这样的一种博爱,如高山之巍峨,如大海之博大,如天空之辽阔,是一种令人敬仰的大爱。
师总结板书:这样一位心怀博爱之人,当他回首黑人悲惨遭遇时,他痛苦,他愤怒,以一种赤诚真挚的情感打动着我们(板书:以情动人);而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引领黑人争取平等权利时,又能以理智的思想赢取更多人的支持。(板书:以理感人),这两条线索都是以情感为主线,最终贯穿到最后,汇聚成他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二
随处都能听到“谢谢”、“您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那时候的我已经是一名即将步入中学校园的中学生了我的梦想是能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到赛场为中国健儿加油呐喊。并能用自己所学的外语知识给外国人讲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等到奥运会开幕式上,奥运圣火点燃的那一瞬间,我一定能目睹娇健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方队,定能见到“飞人”刘翔,“神奇”小伙子朱启南,“中国力士”石智勇,“柔道冠军”洗东妹,“开门夺金”杜丽等许许多多优秀健儿的飒爽英姿。
我深信,有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有体育健儿的顽强拼搏,梦想中的北京奥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那时候的中国会被全世界所认可,那时的北京将更加绚丽多彩。我要大声的欢呼:“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祝:
20奥运会圆满成功!
简评:文笔流畅,心存高远,说出多少中华儿女的心愿.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三
对《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型定位,我把它定为一堂语言运用课。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是语文课应该关注的。以往我们很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才,但这堂课我想提高的是学生的口才。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辞,演讲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声音。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想引导学生用耳朵来感受这篇课文。在教学环节上我把这节课分为了三大板块,因为我这堂课最大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了解演讲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演讲,因此不管是对背景的介绍还是对重点段落的细读都是为他们能更好的演讲这个目标服务的。同时学生在进行“假如我是马丁·路德·金”的角色扮演时,为了演讲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马丁·路德·金为追求种族平等的伟大献身精神。并且本篇课文为了增强语势,大量的使用了排比句的特点学生在反复读、讲的过程中自己就能亲身体会到。
1、既然是一堂语言运用课,就要让声音来充实整个课堂,因此在导入和最后的课堂小结里我都设计的是让学生品读一段话。学生在读书声中走入了这堂课,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在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语文课中听、读、说的魅力,整堂课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其对课堂的兴趣。
2、通过前一部分的细读课文和后一部分的模拟演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读和讲的区别。
3、学生准备演讲时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到了全文大量运用的排比、比喻句的作用。
4、通过用录像以及对当时背景的介绍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假设自己就是马丁·路德·金的前提下进行演讲。学生在实践中更深的体会到了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5、在演讲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1、学生细读的段落出于课堂时间的考虑我选择了第二段和第五段,而舍弃了最精彩的18—25段。果然我让学生找富有激情、气势的段落他们马上找到了18—25段。但是我没有准备,所以我不得不继续引导他们往课文前半部分找,才出现了第二段和第五段。因此课前的预估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成。
2、在最后总结完演讲需要注意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进行一次演讲示范,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指导。
3、模拟演讲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由于时间原因上台的学生有限,效果受到影响。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 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 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2. 体会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特色。
一.导语:大家都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那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国是一个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作到人人平等,表现最突出的是人权问题,既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上或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某某地群众游行示威,某某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等等。
前不久,就在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一直标榜着自由,民主与平等。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有些材料:
1992年4月30日,洛杉机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起因在于4名白人警察殴打一名黑人,但法院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1996年10月24日,佛罗里达发生冲突事件,起因是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驾驶员,15人受伤。
最近,美国辛辛那提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一名 叫托马斯的黑人被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原因只是托马斯有一些轻微犯罪,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问题,当手无寸铁的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察竟开枪向他射击。
由此看来,美国公民中有一类人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人是(黑人),可以说,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下,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窗口来了解一下那时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重要而有激情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族运动的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1)他1929年出生于亚特兰大市一个黑人家庭,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美国黑人运动,并成为南方基督教工人运动的领袖。
(2)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并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捐给了自由组织,这期间,种族极端分子不断地恐吓和威胁他,并炸毁了他的房子。但他并没有放弃斗争。
(3)1963年,他率25万黑人民众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进军,在那里,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4)但1968年,马丁路德金死于种族极端分子的暗杀,年仅39岁,然而他的遇刺激起全美一百多座城市暴乱,其中也有无数名白人。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幻灯片)看一下本文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
四:研习新课。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并思考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
明确:
政治:选举权。
经济:就业权。
五:下面我们通过看一些图片,更深地了解一下这种种族压迫的历史。(放幻灯片)。
(一):图片(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掠夺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黑人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遭到任意地打骂和侮辱。他们常常像牲口一样被人卖掉,尤其是那些黑人孩子,刚刚懂事,就被迫离开母亲,被带走,被卖掉。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就是被买来的。
18世纪,美国发生了内战,林肯总统宣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但这只是从法律上条文规定,实际上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平等。
20世纪60、70年代,黑人仍就是处在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如黑人和白人不能通婚,黑人只有5%的人有选举权,而且必须通过一项阅读测验。黑人儿童在专为黑人设置的学校上学,黑人儿童的教育经费不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公共场所都设有黑人隔离区,如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在后车厢,中间也可以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让座。
一次,一位黑人妇女坐在了白人专座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被警察带走。这一事件激起全市黑人的强烈抗议,马丁路德金就领导了这次运动,他组织全市黑人拒绝乘坐公共汽车,一直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最终迫使法院宣布公共汽车公司对黑人的隔离属于非法,这次运动黑人取得了巨大胜利。
(二):在历史上,不仅是美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种族歧视,例如在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了几乎灭种的灾难。
因为在这部影片里也有同样的镜头,这位钢琴家也是一名犹太人,在战争来临以后,他遭到了同样的迫害,他被关在集中营中,每天要起来跑步,周围站满了纳粹兵,如果有一天哪个军官心血来潮,就会随意从队伍里点出或拉出几名犹太人,让其爬在地上,然后从背部开一枪,一条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所以,这些犹太人每天都在死亡线上挣扎。
(三):在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期间,他们还要研制一些武器,如毒气。那么他们就需要一些实验品,这些可怜的犹太人变成了无辜的牺牲者,这些人当中有大人而更多的则是一些孩子。
图片(3),这些孩子在恐吓和威胁下生活,个个骨瘦如柴,然而此时,生存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奢望,最终将成为纳粹的实验品。
(四): 就是不成为牺牲品也会在饥寒交迫中痛苦的挣扎。
如图片(4),其中的小女孩已在饥寒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此时,你有何感想?有人说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不要重复这样的历史,不要再继续这样的历史,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生活。
(五): 我们再来看一部影片的图片——《 辛德勒名单》。
图片(5),这里也有一个孩子,穿着红色小裙子的小女孩,作为一名犹太人,她也在囚禁和监控之内,然而天真活泼的小家伙好象并不懂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犹太人被要求排队前进,她也走在队伍里,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天真。此时的画面,除了她那红色的小裙子,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黑白颜色。在那灰暗低沉的背景之下,恰似一团火焰在燃烧,显得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迸发着一种活力,一种生命热情。
然而残酷的纳粹分子有没有珍惜、爱护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没有。最终小女孩也倒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
(六): 图片(6)是辛德勒与朋友收葬了小女孩,她的小裙子依然是那么得鲜红,撩人心目。
以上是犹太民族受歧视,受压迫的图片。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我们中国人的境况,别的不说,就拿中国的留学生到了美国,美国的一些民众打出了“中国鬼滚出去”的旗号。
六: 下面,通过以上种种事件,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以下参考:
(1)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肤色,什么样的种族,都没有高低贵*之分。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互助互爱,和睦相处。
(2) 人都应有一颗博爱之心,表现为一种人类关怀。这种精神,我们可以追溯到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他有一部著作《复活》,它不仅要求在物质上的复活,更强调精神上的复活,宣扬一种爱的哲学,表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样,人类才不会有压迫和战争,不再流血和牺牲,不再有饥饿和痛苦。
(3) 从一个国家角度来讲,国家必须强大,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他的人民才不会被人瞧不起。那么,国家强大,由谁来担负这个重任呢?(我们青少年)《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少年应趁风华正茂之时,为中华的复兴,崛起而努力奋进。
七:本文演讲词的特点。
文章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黑夜”的期待开始,到对“黑人的生活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言辞,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热烈憧憬。作者想人民之所想,讲人民之所讲,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正义的呐喊,时代的呼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听众,这将永久的成为后人为自由,平等,人权奋斗的里程碑。所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可以说是激情洋溢,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八:再一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最后听一下它的英文录音。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五
12月28日下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听了我的一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来看,我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2、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我首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面对本文的文题时,你们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呢?学生的回答是:“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这是学生的思路,我没有按照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思路来分析课文,而是按学生的思路来分析课文,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所对应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学生自己出结论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讲思路。
4、读写结合运用较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通过比较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的:“精彩片段,不惜重锤敲打,直到打出火花。”所以重点段落我让学生读了两遍。学生能体会到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和排比句式的效果和妙处,顺水推舟,引出课堂练笔,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的渴望,5分钟后让学生读自己的作品,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读写结合使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本课教学有以上优点外,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踊跃,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三点:
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所以害怕答错问题。
2、我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些短,学生还未思考好,我就提出问题。
3、我所设置的个别问题过难,学生很难回答。比如:让同学们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文采、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经过我的提示学生只能回答出表达效果,其它的根本回答不出来。
如果再次施教,我将会把有些问题设置的更有趣味性,这样更能有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好的思考并回答好问题。对于个别过难的问题我决定改变题型来提问,比如:让同学们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价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文采、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个问题我打算改成填空题来出现,并且给出文采方面的评价,这六个排比,(文采)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其它两方面的评价用填空的形式来完成,(表达)如、;(结构)如、;相信再次经过这几方面的改正,我的这堂课一定会更加完善的。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六
这篇文章已经上过多次,也拿来当过赛课篇目,今日又拿来做公开课,不是我不负责或随意地把旧日已有的东西拿出来充数,可以说,我更加细心地备课,更加讲究设计感和现场感,因为我想要超越两年前的我。今日的我在新的一轮循环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怎样把我已经激情过的文章跟他们再来一次崭新的碰撞,怎样才能收到我更期待的效果,这才是我要考虑的。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我要在这种循环的教学中去寻求新的变化和心的变化!
首先值得我欣慰的是我高一(9)班的学生,我们的准备仅仅限于早读的时候通读了两遍,但是同学们这节课上的配合,跟着我一起入境出境,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他们的掌声足以表达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和对我们师生合作的满意。
其次,就本节课的设计来说,我觉得我应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
演讲是技巧性较高的语言表达,还确实不是一节课内可以让同学们学会的,只能说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有点演讲的味道,所以关于演讲的技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地贯彻和练习,让尽量多的学生能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
2、了解本文的演讲内容。
对内容的理解是学习任何一篇文章的先决条件,这篇文章内容简单,思路也不复杂,我把全文的内容解读为如下四个环节:受苦难——来聚集——说梦想——唱自由。其中把聚集的斗争方式和梦想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解读。
3、体会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情感。
金的情感在本文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激情的一面;有愤怒的一面,也有欢喜的一面。这些情感随着金的演讲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是准确把握其情感的基础。相对应以上内容来说,作者情感也在发生变化:悲愤——理智——期待——欣喜。其中把对梦想的期待和自由的欣喜作为演讲的最高潮。
这节课怎样让学生“入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进入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氛围,能跟着他的演讲一起心潮起伏,才算是真的“入境”了,但是光凭对视频文件的观看和对文字的阅读是不足以“入境”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让学生“入境”:
1、课前的情境代入法。
课前我让同学们能设身处地,把自己置于这25万聚集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给自己换上黑色的皮肤,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切身”体会当时参与聚会的心情。
2、用“我们”的口吻来诉说黑人的生活现状。
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黑人在20世纪中期的真实生活状况,再让同学们用“我们”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分条陈述自己的生活现状,且对同学们的称呼变“同学们”为“同胞们”,进一步调动大家这种羞辱和悲愤的心理。
这篇演讲辞没有特别难理解的词句,马丁·路德·金作为黑人的演讲背景同学们在历史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较多,于是很难做到浅文深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其中我觉得有一个点是值得大家讨论一下的: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反抗方式。因为社会进入到现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还是存在着许多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为了在这堂课上教育大家要善良、要理智、要和谐,更加智慧地为自己争取权利,这个问题的讨论还真显得比较重要。于是我抛出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封林均和吴佳怿同学说出了暴力方式的弊端,陈抒语同学说出了非暴力带来的好处和受人尊敬,这和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直接相关的。这样比较深度的和有教育意义的讨论就自然达到了我的教学期望。
整篇的演讲辞,处处都可以作为同学们效仿演讲的材料,但是在一节课内,把哪些内容作为演讲的典范,确实需要斟酌和裁定。我选取了四个点,都是经过深思慎取的:
1、黑人对现状的绝不满足。
这里的黑人现状需要同学们来演讲,因为长期的压榨使黑人悲愤与不满与绝不合作的态度在这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2、大声说出我的梦想。
这里的梦想不是某一个人的梦想,是美国所有黑人的梦想,是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核心部分,大家今天就是为了说心中的梦想而聚集起来的,所以必须作为文章的高潮部分来模仿演讲。
3、让自由之声在每一个角落响起。
这个地方很多排比句,作者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个地点拿来做排比,自然有他的用意,这时候的情感也是很热烈的,作者希望真正的自由在美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某些地方实现就行了。
4、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灵歌”
这是比较欣喜的场面,所有的人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灵歌”,能把大家内心的悲愤、羞辱、不满等负面情绪一齐清扫,这是给所有人希望和解脱的时刻,是内心最大的期待,因为情感也最易表达到位。
当然,我们当初的教学设计都是期待圆满的,我们的教学反思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进步,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记忆和影响,才是我们做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课或多或少都能留给孩子们一些印迹吧!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七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我们为了共同的梦想聚在一起,我们传承着文学的血脉,我们背负着理想的背包。我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我们追求智慧,我们歌颂自由,我们表达激情,我们用诗歌的语言洒下热血。
读一百本书,活一百条命。对于生活来说,没有什么比书籍更有力量了。书籍是孤独者的朋友,被遗弃者的伴侣,不幸者的快乐,绝望者的希望,沮丧者的快乐,无助者的帮助和梦想家的黎明。
我希望学生们拿起手中的彩笔,画出美丽的蓝图,从这里起飞,放飞你的梦想,像夸父一样一天天地追逐我们的梦想。
生活不能没有梦想。我们是时代的骄傲,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我们能不断进步,超越自己,关爱世界。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精神世界里自由搏击。沐浴圣贤的光辉思想,聆听仁者的谆谆教诲。
文学的殿堂是宏伟的。我们有一颗炽热的心和对文学的热爱。我们在这里,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没有实现的激情。
让我们一起描绘美好的未来,写下豪迈的誓言,创造一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让我们携手共进,放下梦想,为梦想而奋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八
xx月xx日下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听了我的一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来看,我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2、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我首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面对本文的文题时,你们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呢?学生的回答是:“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这是学生的思路,我没有按照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思路来分析课文,而是按学生的思路来分析课文,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所对应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学生自己出结论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讲思路。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反思范文(19篇)篇十九
梦,这个词让人觉得遥不可及。我认为这永远不会实现。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且他们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梦想。
过去,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警察,因为我觉得在电视剧里当警察很好。我也要亲自抓那些犯法的人!
然而,当我读报纸时,它说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有书可读,没有人愿意教他们在哪里读书和写字。我的梦想已经改变了。我想快点长大。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教师。然后我可以去贫困山区教孩子们读书。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的梦想也变了,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因为当我在电视上听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洪水等等。虽然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感情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放弃任何拯救生命的机会。我被这种真实的感觉感动了。那一刻,我的梦想不再是成为一名警察或教师。我希望我能有一双翅膀,和中国人一起飞离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飞到一个永远不会有自然灾害的和谐的地方。
梦离我真的很远吗?
我不会回答,可能真的很远,也可能很近。然而,我知道每个人都必须有梦想,因为只要有梦想,就有追求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朝着目标前进,变得更好。
现在,我的梦想不再遥远。我的梦想只是进入一所理想的高中。所以我设定了这个目标,我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我必须努力学习,我知道我将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