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内容通常包括事件发生的经过、涉及的人物和背景等。想了解如何撰写一篇引人入胜的新闻报道?以下范文或许能帮到你。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一
xx年前将建设44条线路,全长102.7公里。
洛阳市修建地铁调查
全面了解洛阳修建地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各界人士对地铁修建的看法和认识,分析地铁修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展望洛阳市的发展前景。
1、报道洛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地铁修建的背景
2、一些市民对修建地铁的看法和意见
3、取镜采访相关政府部门
4、从文物保护层面采访些文物保护工作者
5、展望下地铁修建的前景
1、市民
2、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3、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
(一)市民:
1、你认为洛阳是否适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就洛阳当前的出行状况来看,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轨道建设?
3、你认为轨道建设和文物保护哪个更重要?
(二)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1、洛阳地铁列车将采用哪一种型号的,最高运营时速多少公里?
2、洛阳轨道建设是否会对洛阳的财政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3、如何进行轨道的商业性开发?
4、地铁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地下文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提问
1、很多人质疑洛阳修建地铁会影响到地下的文物,对此你的看法呢?
2、若是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墓葬,将会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3、在地铁路线规划时有没有提前对这些路线进行过勘测?
1、提前联系发改委负责人与文物管理局局长协调安排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
2、提前去地铁修建沿线踩点
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想。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人物对话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采用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二
地铁是沿著地下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
2020年前将建设44条线路,全长102.7公里。
洛阳市修建地铁调查。
全面了解洛阳修建地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各界人士对地铁修建的看法和认识,分析地铁修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展望洛阳市的发展前景。
1、报道洛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地铁修建的背景。
2、一些市民对修建地铁的看法和意见。
3、取镜采访相关政府部门。
4、从文物保护层面采访些文物保护工作者。
5、展望下地铁修建的前景。
1、市民。
2、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3、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
(一)市民:
1.你认为洛阳是否适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就洛阳当前的出行状况来看,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轨道建设?
3.你认为轨道建设和文物保护哪个更重要?
(二)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1.洛阳地铁列车将采用哪一种型号的,最高运营时速多少公里?
2.洛阳轨道建设是否会对洛阳的财政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3.如何进行轨道的商业性开发?
4.地铁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地下文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提问。
1、很多人质疑洛阳修建地铁会影响到地下的文物,对此你的看法呢?
2、若是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墓葬,将会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3、在地铁路线规划时有没有提前对这些路线进行过勘测?
1、提前联系发改委负责人与文物管理局局长协调安排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
2、提前去地铁修建沿线踩点。
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想。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人物对话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采用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三
一、报道主题:《天灾人祸--走进南方旱涝灾情》。
二、报道背景: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达到196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低点。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网友指责称,干旱是修建三峡所致,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气候异常,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近期,旱涝形势急转,由之前的大旱、土地干裂,人畜饮水困难到近几天的连连暴雨,导致众多房屋倒塌以及未知的地质灾害时有可能发生。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形势尤其严峻。从9日夜间开始,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目前上述三省已有近百人因灾死亡或失踪。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0日12时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救灾。
6月3日以来的中国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175人死亡,86人失踪。3日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长江中下游、中国西南及华南地区部分省份多次遭受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据统计,3日以来的中国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3省(自治区、直辖市)86个市(州)510个县(市、区)3657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64.2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50.2亿元。
三、
2、意义:大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乱的人心。试图通过此次报道稳定人心,做好战胜洪灾的心理准备。同时引发对三峡等大型工程的思考。
3、目标:
(1)通过此次采访,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灾情的发展态势。(2)呼吁各方应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自身做起。
四、资源需要:笔记本一台照相机一架录音笔一支采访笔记。
五、活动开展:
1、采访要求:
(1)采访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得片面截取他人语句,篡改他人用意,多用直接引语写作;(2)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以客观陈述事实为主;(3)记者采访要深入,写稿时要通过事实、人物、事件来体现,切不可空洞无物,泛泛而谈;(4)整个报道选择切入点要小要细,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点和面结合的报道。这样文章才有可读性,才不会落入俗套;(5)最后,高效的完成写作。
2、刊发设想:
(1)拟刊登在6月30日《兰州晚报》头版,有一篇围绕主题的重头报道专家评论,其他的两篇消息和一篇通讯均独立成篇(不少于5000字的采访稿件)。
(2)具体操作:
第一篇消息标题:《苏北持续大旱,土地饥渴难耐》。
报道主线:江苏北部自去年10月以来,苏北地区降雨异常偏少,其中尤以盐城最为严重。报道内容涉及受灾情况以及降水异常偏少的数据说明。
第二篇消息标题:《浙江兰溪遭遇56年来最大洪峰,村民紧急转移用船运送牲畜》。
报道主线:兰溪遭遇56年来最大洪峰,人畜紧急转移。报道内容涉及受灾面积、受灾严重程度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通讯标题:《大旱急转大涝的真相》。
报道主线:详细介绍南方大旱以及造成的损失,同时说明大旱之后大涝给人民带来的诸多不便。进而揭示大旱急转大涝背后的真相。
评论标题:《大旱之后又大涝,是天灾还是人祸?》。
3、媒体选择:报纸媒介具体选择《兰州晚报》。
4、报道方式:集中式报道。
5、文体写作:组合式深度报道。
6、报道收效:通过对南涝北旱的对比,以及专家的解释,让人们认识到旱涝灾情与三峡工程并无多大关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经费预算:交通费,摄像摄影及后期制作,票务。
七、活动中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将查阅好的资料整理归类;采访需要的器材设备要带齐;。
2、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可能在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前预想解决的办法;。
3、提前联系好接受采访的专家、相关部门等。
4、本次采访需要分小组进行,针对不同地点分配,初步定为每小组二到三人,后期纠正,合稿人员为四人。
八、活动负责人及参考。
参考材料链接:(来源:网易新闻网)专家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遇60年罕见旱情原因2011-05-2518:12:00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阮煜琳)由于持续晴热少雨天气,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受近60年来罕见旱情,湖北、江西、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上千万人口遭受干旱缺水之苦。国家气候中心专家25日表示,冷暖空气不匹配、水汽输送条件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今年以来降水稀少,是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干旱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至8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减少明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周兵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初步分析,总体来说,造成长江中下游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冷暖空气不匹配,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扩张明显,南方热带系统不活跃,水汽输送条件弱,不利于冷暖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难以形成有效降水,干旱明显。
周兵解释说,首先,由于中高纬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强。2010/2011年冬季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共发生13次强冷空气过程,其中12次为全国型冷空气,均影响到中国南方地区。其中今年春季有5次过程,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扩张明显,抑制了热带系统的向北推进。
其次,热带系统不活跃,向中国大陆的水汽输送严重不足。5月上中旬,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汽较常年亏缺90%,降水所必备的水汽条件严重不足。
周兵进一步分析说,造成水汽输送不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位置偏东,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副热带高压面积为常年同期的30%,为近34年来同期最弱;近期的热带气旋活动也不利于副热带高压西进,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气流位置偏东,难以将水汽输送到中国东部;二是南海北部自5月8日对流活动发展一周左右的时间后,出现了明显的对流活动减弱现象,中印半岛、南海上空偏南风明显偏弱,导致中国中东部的水汽输送远低于常年同期。相比之下,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相对较强,但这一支水汽通道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因而截至目前西南地区的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同期水平。25日,中国中东大部地区迎来晴热升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区将以晴热天气为主,雨水仍然较少。旱区将持续干旱缺水的状况。专家提醒,针对未来天气形势,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市需继续做好抗旱的准备工作。
(中国新闻网)。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四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那么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作深度、广度、厚度的综合分析,同时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以使宣传报道达到最佳效果,产生最大效益。专题新闻报道策划要求策划者既要有一定的预测、分析能力,也要在突发事件面前有快速的应变能力,比如很快请到相关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很快调出相关的数据、资料、背景,很快拿出报道方案和后续计划并组织实施等。新闻报道策划属于一种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的新闻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刚刚落下帷幕,笔者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有幸参与了此次的新闻报道策划活动,感受颇深,藉此入手解析新闻报道策划的七个步骤,愿与读者讨论。
一、市场分析。
第一步,深入了解对策划对象所在行业及相关情况,比如行业的历史,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详细,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
在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召开之前,大会宣传组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历史,现状,学术性以及国际影响力。与大会的承办方国家测绘局密切接触,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就宣传的新闻点进行探讨和沟通,为这次大会的宣传打开思路。
二、确定宣传目标。
第二步,确定宣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宣传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后面新闻点的策划、媒体的选择和预算的编制等步骤。针对不同的宣传目标我们需要确定宣传范围,选择宣传媒体,有针对性的实施是成功新闻报道策划的开始。
在isprs大会筹备期间,大会宣传组讨论分析了我国目前测绘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结合isprs大会的特殊性,明确了大会宣传的目标:以宣传大会为契机,重点报道我国测绘科技的发展和测绘成果应用。这为这次专题宣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策划“新闻点”
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并运用“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
考虑到测绘行业在目前阶段仍然属于冷门行业,测绘科技及成果应用还鲜为人知的情况,我们要把“冷饭”炒热,不花一番心思怎么行。我们充分运用“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策划专题报道的新闻点。适值5.12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仍是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借机充分发掘测绘成果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为宣传测绘成果应用造势,同时辅以测绘高新技术设备仪器的科普普及报道,便于受众进一步了解测绘,达到我们的宣传目标。
四、选择媒体。
新闻报道策划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完成的,因此媒体的选择非常重要。专题新闻报道更要针对专题的特点来选择媒体。首先从宣传目标出发确定该专题报道不仅具有全国性、行业性的特点,还具有科技性、应用性的特点,然后基于我国测绘科技行业的实际状况并结合国际摄影测量大会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选择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频道)、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英文)、国际广播电台,凤凰卫视、国土资源报等中央主要媒体。
五、编制预算。
做一次宣传,当然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新闻报道策划离不开对新闻事件的实施费用。新闻报道策划不同个案的实施费用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策划而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目标任务法”来预算。所谓“目标任务法”,就是先确定一个新闻报道策划的目标,然后估算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费用,包括新闻策划实施费用和新闻发布费用,这两项费用相加就是一次新闻报道策划的总费用。
国际摄影测量大会专题报道因策划的目标较大,需要实施内容较多,此次的预算也比较高。为了向全社会普及测绘成果应用,让老百姓更多的了解测绘,我们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制作两集专题片。应大会宣传需求,我们制作了大会展播篇。会议期间,媒体接待,交通、餐饮等也需要一笔经费。绝大部分费用因策划实施产生,所有费用的支出都在预算范围,投资和效益成正比。
六、策划的实施和控制。
策划的实施和控制是新闻报道策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再精妙的策划,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达。如果媒体不配合,新闻报道策划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需要策划人有很强的媒体运作和控制能力。
为了跟媒体沟通,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特点,实现宣传目标,我们在大会筹备期间召开新闻通气会,会前我们提前3到5天把精心准备的新闻素材发给跑口记者,请他们了解这次大会的重要性和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意图,期望他们在通气会上集思广益。通气会上记者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为我们的专题报道打开思路。大会开幕式之前,国务院副会见前来参加国际会议的国外测绘专家代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大会展会期间,我们策划的“借势”新闻点获得巨大成功,媒体纷纷报道了测绘科技的各方面情况,达到我们预期效果。大会开幕时播放了展播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在7月2日、3日黄金时间播出两集测绘题材的大型专题片《灾区上空的眼睛》和《神奇的数字家园》,另外还在会议期间会议大厅循环播出,广泛宣传,很有震撼力,大会闭幕前我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于前期的策划工作扎实,对测绘科技不甚了了的记者们也产生浓厚兴趣,发布会期间记者踊跃提问,发布会结束时很多记者还意犹未尽,与有关专家预约采访时间。
七、策划效果衡量。
对策划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判断整个策划成功与否,也能对下一次策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般来说,专题新闻报道策划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a、刊登播出数量在策划实施后统计媒体刊登播出的新闻数量,看是否达到原先设定的目标。大会结束后,我们做了详细统计,这次参加大会总共有22家媒体50多名记者,大会召开的十天内,共发稿63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媒体不仅刊发、播发了大会开幕前国务院副会见会议部分代表的消息,其他还有几十家媒体报道了大会召开以及有关摄影测量与遥感进展及成就的消息。中国日报做一个专版报道。
b、刊登播出质量。主要指篇幅、字数、播出时间长度、刊登的版面(是否头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时间段(是否黄金时段、知名栏目)等。这次宣传的力度较大。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十天的会议当中就有两次新闻联播,四次新闻直播,两次朝闻天下,两次晚间新闻、一次新闻30分。新华社开幕式当天就发稿4篇,大会闭幕又发稿3篇。人民日报发稿4篇、其中一篇为二版头条,占三分之一版面。人民日报海外版发稿2篇。光明日报发稿5篇。经济日报发稿5篇。科技日报发稿3篇均在一版。凤凰卫视凤凰直通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主媒体都对大会作了报道。尤其是人民网开辟专题专栏对大会作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影响较大。
c、受众反应。此次专题新闻报道不仅突出表现了测绘部门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为,而且形象展示了中国测绘工作的科技水平和重要作用,并富有较强的科普效果,使社会各界加深了对测绘工作的了解。普遍反应这次宣传会议达到两个目的,显示了我们的科技实力,展示了我们的国威,同时达到了扩大测绘工作的影响,彰显测绘作用的目的。
不同专题新闻报道策划尽管进入新闻的切入点不同,具体实施的要点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围绕“新闻事件”来展开,都遵循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法宝。本文提出的专题新闻报道策划七步走:市场分析、确定宣传目标、策划“新闻点”、选择媒体、编制预算、策划的实施和控制、策划效果衡量,仅仅是在遵循共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的方法论。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工作也需要不断改进。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一、
策划书。
名称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另外,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七、经费预算: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为指导同学们写出专业化、规范化的策划书,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现提供基本策划书模式如下:
注:1、策划书须制作一张封面,装订时从纸张长边装订;。
2、系级以上的策划须按如上格式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五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增进与社区居民的感情,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感受节日的喜庆和温暖,经学校研究,决定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举办社区共建,包粽子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社区共建共渡端午互赠祝福
时间:20xx年6月8日上午
地点:职工食堂
各工会小组选派2组队员,社区2组队员。
1、自愿报名,自愿组合,3人为一组。
2、参与人员分别在各工会小组长处报名,最后由组织委员李汇总分组情况。
3、比赛结果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所包粽子个数多的为胜。
1、党委书记做节日致辞
2、主持人丁文刚宣布分组情况、活动规则及要求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包粽子比赛活动
4、包粽子过程结束,宣布比赛结果
5、社区领导、校领导为获奖人员颁奖
1、包粽子食材由组织委员李安排食堂负责准备。
2、比赛活动过程的主持由文体委员丁文刚负责。
3、比赛活动的摄影工作由女工委员负责。
4、职工的进场、分组坐位等由组织委员李负责。
5、活动结束后清场工作由组织委员李安排食堂负责。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六
(一)采访意图:“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采访阶段及任务:
第一,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今年的收成、生产中的成就和问题(生产经营模式、西瓜品种介绍等)、来年的计划和打算,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看法和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采访村委会主要成员,了解他们在瓜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农资采购、市场信息等组织与指导性服务方面的作用。
第三,采访县、乡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农业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等相关政策在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第四,搜集资料: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材料。
(三)题目:南王庄瓜农对来年增收干劲大、信心足。
(四)组织策划:王xx(总策划)、周xx、马xx、王xx。
(五)栏目设置:消息或分析性报道。
(六)初次采访所得关键字:
立冬刚过,华北平原上的麦苗显出一派喜人景象,忙完了秋种的农民陆续离开了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南王庄的村民似乎还没有忙完。他们有的忙着收获地里的麻山药、萝卜、红薯、白菜等农作物:有地头交易的,有装车运往市区的;有的忙着拆大棚、施肥、集粪、松土、挖沟,让辛苦了一年的土地准备休息过冬。进入阳历年以后,瓜农们就会把自家温室里培育的秧苗移入大棚,这也许才是瓜农生产生活的新开始吧。
在村民李某的家里,作者了解到,今年村里的农户收入都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今年李某经营了四个大棚(约四亩),每个大棚净收入大约4000元,比去年净增收2000元左右。在农资成本增加的状况下,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个大棚准备来年种西瓜,附近几个村庄的很多村农民也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农民种西瓜的热情高涨。
南王庄大棚种植西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西瓜和其它地区农户种植的小麦一样,是当地农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庄上的每个农民都有种西瓜的经验,西瓜种植业在当地已经构成了必须的规模。南王庄西瓜远近闻名,有的西瓜远销京津和东北等地区的城市。
对于市场和信息,李某深有体会:卖低不卖高,(销售)信息灵通和关系网(客源)广的农民的西瓜每年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反映:种西瓜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挣多挣少但不会赔钱,今年西瓜的平均市场价在1.5元每千克(供应旺季价格略低),同往年相比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农民种白菜既增产又增收,但是种麻山药增产却不增收:今年麻山药的下脚料每市斤五毛钱左右,而刚收获的麻山药的批发价也但是如此。另外,大棚种西瓜与种菜相比,管理上更省心(这契合了农村劳动力超多入城务工的现实),技术难题较少,销售季节较集中,更易于安排农事等因素致使农民不愿搞多种经营而趋于保守地单户经营而不是联合经营,是自发农业而非自觉农业。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不是大规模的市场行为。
南王庄具有发展特色种植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农民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后天培育的农业环境条件: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品牌效应等等。
如何将南王庄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特色种植业园区?首先,在当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原先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某一农产品上市季节到来之时,利用当地媒体进行以该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农产品的宣传,或者联络当地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知名人士在各地建造固定的销售网络;再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物质后盾,把培养新农民作为主要依靠力量,把树立民主礼貌乡风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最后,切实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不仅仅要有财力支持,更要有智力支持,不仅仅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更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仅仅要以政策促发展,,更要以政策保护发展,保护农民的用心性、创造性和切身利益,只有如此,农业才会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流于表面,农民在增收难度加大的状况下也不会弃地而去。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七
(一)采访意图:解读十七大报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采访阶段及任务:第一,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今年的收成、生产中的成就和问题(生产经营模式、西瓜品种介绍等)、来年的计划和打算,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看法和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采访村委会主要成员,了解他们在瓜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农资采购、市场信息等组织与指导性服务方面的作用。
第三,采访县、乡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农业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等相关政策在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第四,搜集资料:十七大报告材料和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材料。
(三)题目:南王庄瓜农对来年增收干劲大、信心足。
(四)组织策划:王志民(总策划)、周宁宁、马媛、王志华。
(五)栏目设置:消息或分析性报道。
(六)初次采访所得关键字:
立冬刚过,华北平原上的麦苗显出一派喜人景象,忙完了秋种的农民陆续离开了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南王庄的村民似乎还没有忙完。他们有的忙着收获地里的麻山药、萝卜、红薯、白菜等农作物:有地头交易的,有装车运往市区的;有的忙着拆大棚、施肥、集粪、松土、挖沟,让辛苦了一年的土地准备休息过冬。进入阳历年以后,瓜农们就会把自家温室里培育的秧苗移入大棚,这也许才是瓜农生产生活的新开始吧。
在村民李某的家里,作者了解到,今年村里的农户收入都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今年李某经营了四个大棚(约四亩),每个大棚净收入大约4000元,比去年净增收元左右。在农资成本增加的状况下,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个大棚准备来年种西瓜,附近几个村庄的很多村农民也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农民种西瓜的热情高涨。
南王庄大棚种植西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西瓜和其它地区农户种植的小麦一样,是当地农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庄上的每个农民都有种西瓜的经验,西瓜种植业在当地已经构成了必须的规模。南王庄西瓜远近闻名,有的西瓜远销京津和东北等地区的城市。
对于市场和信息,李某深有体会:卖低不卖高,(销售)信息灵通和关系网(客源)广的农民的西瓜每年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反映:种西瓜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挣多挣少但不会赔钱,今年西瓜的平均市场价在1。5元每千克(供应旺季价格略低),同往年相比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农民种白菜既增产又增收,但是种麻山药增产却不增收:今年麻山药的下脚料每市斤五毛钱左右,而刚收获的麻山药的批发价也但是如此。另外,大棚种西瓜与种菜相比,管理上更省心(这契合了农村劳动力超多入城务工的现实),技术难题较少,销售季节较集中,更易于安排农事等因素致使农民不愿搞多种经营而趋于保守地单户经营而不是联合经营,是自发农业而非自觉农业。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不是大规模的市场行为。
南王庄具有发展特色种植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农民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后天培育的农业环境条件: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品牌效应等等。
如何将南王庄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特色种植业园区?首先,在当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原先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某一农产品上市季节到来之时,利用当地媒体进行以该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农产品的宣传,或者联络当地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知名人士在各地建造固定的销售网络;再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物质后盾,把培养新农民作为主要依靠力量,把树立民主礼貌乡风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最后,切实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不仅仅要有财力支持,更要有智力支持,不仅仅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更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仅仅要以政策促发展,,更要以政策保护发展,保护农民的用心性、创造性和切身利益,只有如此,农业才会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流于表面,农民在增收难度加大的状况下也不会弃地而去。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八
摘要:本文从媒介恐慌的由来和形成入手,以杭州玉米窝窝头、海南“蕉癌”风波等社会恐慌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提炼出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虚假、片面、煽情、主观等问题;最后,以消解受众的媒介恐慌情绪为目标,从新闻报道的数量、质量、角度、尺度等方面总结、概括出了四种“把度”方式。
近年来,随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增多,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媒介既带来了新信息,消除了受众的疑惑,也扩大了事件的知晓范围,带来了受众的媒介恐慌。新闻报道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在消除受众疑惑的同时消解媒介恐慌?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媒介恐慌概述。
(一)媒介恐慌的含义。
媒介恐慌研究的开端和经典案例是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该剧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演播时,引发了大范围的社会恐慌,600万听众中有至少100万听众将其当成时事新闻,以为外星人从天而降,于是陷入极度的恐慌,惊恐万状地祈祷、躲藏、哭喊、四处逃散,导致了一片混乱。正如德弗勒和丹尼斯所说:“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像许多其它社会变革一样,大众传播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忧虑。”20世纪30年代,广播对于人们来说还属于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一个广播剧引发的恐慌,其实就是广播这一新兴传播手段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忧虑和恐惧。因此,传播史上的著名魔弹效果论,从受众的角度来解读其实就是媒介恐慌论。但此时,有关媒介恐慌论的研究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
2001年“”事件之后,全世界的媒介焦点都集中在具体的灾难事件中,各大媒体充斥着连篇累牍的恐怖事件报道和惊心动魄的视觉刺激,给美国甚至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恐慌情绪。至此,媒介恐慌论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国际会议都将媒介与恐慌列入了讨论范畴,有关媒介恐慌的研究逐渐成熟和深入。
国内研究媒介恐慌的学者可谓凤毛麟角,邵培仁教授是国内第一个研究“媒介恐慌论”和“媒介恐怖论”的学者。他认为,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或受众理论。由此可见,媒介恐怖论是一种社会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的研究,这种媒介恐慌心理的形成需要诸多诱因以及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要达到消解媒介恐慌的目标必须首先了解媒介恐慌形成的条件。
(二)媒介恐慌的形成条件。
从媒介恐慌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媒介恐慌的形成具有三个必要条件:
首先,媒介恐慌的产生前提是社会恐慌事件。媒介恐慌论中社会恐慌事件的主体是突发性公共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它主要包括四类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突发性公共事件,并极易受相关信息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此类事件不仅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时甚至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社会恐怖事件紧急性、相关性、危险性等特点使其极易引起大规模的恐慌情绪和社会骚乱,尤其在我国,各种体制和法律还不健全,应对社会恐怖事件的能力有限,更易引发意料之外的突发性事件,媒介恐慌的原材料即来源于此。
其次,媒介恐慌的形成动力是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除了媒介恐慌的表现者——受众之外,媒介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角了。正是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才使得受众感受到了周遭的无形的压力,从而形成可怕的集体恐慌情绪。如若不是亲身经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会从媒体上寻求相关信息,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并以此确认和确保自身及社会的安全。受众的这种心理和社会根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的挖掘和报道。可见,受众需求与新闻报道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极易在彼此间产生直接影响。吸引受众、提高收视(听)率、追求经济效益,这些就是当今媒体不顾一切大规模报道社会恐慌事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最后,媒介恐慌的最终结果是更多恐慌的产生。如果受众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和虚实,那么就能够从主观上抑制媒介恐慌的产生。在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报道之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恐慌情绪。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数受众并不具备对不良媒介信息“免疫”的能力,往往会不自觉地被媒介报道左右,将报道中的恐慌情绪植入内心,导致更多恐慌的产生,最终形成严重的大规模的媒介恐慌现象。
新闻报道究竟是如何导致受众的媒介恐慌的?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案例中看出些许端倪。2008年6月初,杭州出现了排队购买玉米窝窝头的现象,菜场旁一个专卖玉米窝窝头的小店,一天就能够卖出三四千只的窝窝头。仅仅半个月后,即6月中旬,杭州《都市快报》一篇《红遍杭城的玉米窝窝头遭消费者质疑》的报道,将小小的玉米窝窝头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次日,杭州城内排队购买窝窝头的现象几乎消失,窝窝头销量急剧下滑。此后,杭州市的各大报纸、电台等纷纷对玉米窝窝头的原料和配方提出了质疑,杭州市工商局及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等部门对窝窝头进行了检测,查出了原料中违法添加的柠檬黄色素成分,由此迫使杭城60家窝窝头店有三分之二被淘汰出局。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九
20xx年前将建设44条线路,全长102.7公里。
洛阳市修建地铁调查
全面了解洛阳修建地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各界人士对地铁修建的看法和认识,分析地铁修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展望洛阳市的发展前景。
1、报道洛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地铁修建的背景
2、一些市民对修建地铁的看法和意见
3、取镜采访相关政府部门
4、从文物保护层面采访些文物保护工作者
5、展望下地铁修建的前景
1、市民
2、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3、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
(一)市民:
1、你认为洛阳是否适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就洛阳当前的出行状况来看,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轨道建设?
3、你认为轨道建设和文物保护哪个更重要?
(二)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1、洛阳地铁列车将采用哪一种型号的,最高运营时速多少公里?
2、洛阳轨道建设是否会对洛阳的财政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3、如何进行轨道的商业性开发?
4、地铁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地下文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提问
1、很多人质疑洛阳修建地铁会影响到地下的文物,对此你的看法呢?
2、若是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墓葬,将会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3、在地铁路线规划时有没有提前对这些路线进行过勘测?
1、提前联系发改委负责人与文物管理局局长协调安排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
2、提前去地铁修建沿线踩点
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想。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人物对话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采用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
二、专题的选题策划。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端午蕴涵的好处;。
2、端午节也不失为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能够与家人增进感情;。
3、体现端午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
三、专题的角度策划。
1、中国传统节日渐渐被西方节日吞噬。
2、回顾历史,追忆先人。
3、回温端午传统风俗。
4、珍惜我国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工作。
四、专题的资料策划。
1、核心信息是弘扬端午传统文化。
2、在时光维度上,我们将从端午节的源起、习俗等方面设置栏目。
3、在创意的维度上,我们将设置一个栏目让大家更加了解端午节的各个方面。透过我们策划的活动,向亲戚朋友们发送自我的创意祝福信息表达自我的思念,为中国传统节日增添一份静谧良好的气氛。
4、重点式版面是我们专题的结构方式。每一个设置的栏目都是围绕端午节这个主题的,反映端午节的每一个方面。
五、专题的形式设计。
我们采用的是绿色背景,稍带粽子图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使专题显得更为丰富多彩,给受众带来更多的体验感受。
重点式版面,专题的核心信息被安排在屏幕的中间地带。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分别位于屏幕两边。
六、各个栏目的表现形式及具体资料。
(1)端午节的起源。
(2)端午节的习俗。
(3)端午节诗词。
(4)健康端午。
(5)参与端午。
(6)端午节祝福。
七、端午节活动。
part1:聚精会神——观看赛龙舟录像。
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
赛龙舟能够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part2:秀出你的手艺——包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这天我们就自我动手一齐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part3:眼明手快——端午小游戏。
透过在端午游戏网站上举行的拯救屈原游戏比赛,通关时光最短的优胜者,将获得美味粽子奖励。
操作说明:
方向键控制移动,空格攻击鱼群。
八、端午节祝福。
端午送祝福必不可少,我们征集了众多端午创意信息,来传达心意。
创意信息: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陷肉陷啥都行。糯米粘着红枣香,棕叶包着朋友情。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一
今年是我国律师制度恢复__周年,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律师事业的发展,推进律师文化建设,宣传律师行业的先进典型,大庆律师协会与大庆电视台、大庆晚报共同开展宣传律师制度恢复__周年活动。
二、宣传媒体。
大庆电视台、大庆广播电台、大庆晚报。
三、宣传方式。
(一)大庆电视台。
1、律师代表或领导,做客“市民议事厅”的直播室。回顾律师制度恢复重建的历程,展示__年大庆律师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2、律师代表以现场访谈的方式回顾__年来我市律师创业、发展与壮大的历程。
3、制作一期电视节目专题片,再现大庆律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二)大庆广播电台。
开展主题专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大庆律师业__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大庆晚报。
1、在重要版面,通过突出报道、系列报道、全面系统集中宣传大庆律师__年来取得的成就。
2、每位律师援助一起法律案件,对律师法律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连续报道。
(四)《黑龙江律师》杂志。
在《黑龙江律师》杂志上发表此次庆祝活动的专题报道,图文并茂。
(五)《中国律师上》。
在《中国律师上》杂志上发表此次庆祝活动的专题报道,图文并茂。
三、宣传工作委员会。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二
第一步,深入了解对策划对象所在行业及相关情况,比如行业的历史,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详细,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
在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召开之前,大会宣传组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历史,现状,学术性以及国际影响力。与大会的承办方国家测绘局密切接触,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就宣传的新闻点进行探讨和沟通,为这次大会的宣传打开思路。
第二步,确定宣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宣传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后面新闻点的策划、媒体的选择和预算的编制等步骤。针对不同的宣传目标我们需要确定宣传范围,选择宣传媒体,有针对性的实施是成功新闻报道策划的开始。
在isprs大会筹备期间,大会宣传组讨论分析了我国目前测绘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结合isprs大会的特殊性,明确了大会宣传的目标:以宣传大会为契机,重点报道我国测绘科技的发展和测绘成果应用。这为这次专题宣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并运用“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
考虑到测绘行业在目前阶段仍然属于冷门行业,测绘科技及成果应用还鲜为人知的情况,我们要把“冷饭”炒热,不花一番心思怎么行。我们充分运用“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策划专题报道的新闻点。适值5。12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仍是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借机充分发掘测绘成果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为宣传测绘成果应用造势,同时辅以测绘高新技术设备仪器的科普普及报道,便于受众进一步了解测绘,达到我们的宣传目标。
新闻报道策划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完成的,因此媒体的选择非常重要。专题新闻报道更要针对专题的特点来选择媒体。首先从宣传目标出发确定该专题报道不仅具有全国性、行业性的特点,还具有科技性、应用性的特点,然后基于我国测绘科技行业的实际状况并结合国际摄影测量大会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选择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频道)、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英文)、国际广播电台,凤凰卫视、国土资源报等中央主要媒体。
做一次宣传,当然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新闻报道策划离不开对新闻事件的实施费用。新闻报道策划不同个案的实施费用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策划而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目标任务法”来预算。所谓“目标任务法”,就是先确定一个新闻报道策划的目标,然后估算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费用,包括新闻策划实施费用和新闻发布费用,这两项费用相加就是一次新闻报道策划的总费用。
国际摄影测量大会专题报道因策划的目标较大,需要实施内容较多,此次的预算也比较高。为了向全社会普及测绘成果应用,让老百姓更多的了解测绘,我们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制作两集专题片。应大会宣传需求,我们制作了大会展播篇。会议期间,媒体接待,交通、餐饮等也需要一笔经费。绝大部分费用因策划实施产生,所有费用的支出都在预算范围,投资和效益成正比。
策划的实施和控制是新闻报道策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再精妙的策划,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达。如果媒体不配合,新闻报道策划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需要策划人有很强的媒体运作和控制能力。
为了跟媒体沟通,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特点,实现宣传目标,我们在大会筹备期间召开新闻通气会,会前我们提前3到5天把精心准备的新闻素材发给跑口记者,请他们了解这次大会的重要性和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意图,期望他们在通气会上集思广益。通气会上记者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为我们的专题报道打开思路。大会开幕式之前,国务院副总理李xx会见前来参加国际会议的国外测绘专家代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大会展会期间,我们策划的“借势”新闻点获得巨大成功,媒体纷纷报道了测绘科技的各方面情况,达到我们预期效果。大会开幕时播放了展播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在7月2日、3日黄金时间播出两集测绘题材的大型专题片《灾区上空的眼睛》和《神奇的数字家园》,另外还在会议期间会议大厅循环播出,广泛宣传,很有震撼力,大会闭幕前我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于前期的策划工作扎实,对测绘科技不甚了了的记者们也产生浓厚兴趣,发布会期间记者踊跃提问,发布会结束时很多记者还意犹未尽,与有关专家预约采访时间。
对策划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判断整个策划成功与否,也能对下一次策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般来说,专题新闻报道策划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在策划实施后统计媒体刊登播出的新闻数量,看是否达到原先设定的目标。大会结束后,我们做了详细统计,这次参加大会总共有22家媒体50多名记者,大会召开的十天内,共发稿63篇。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媒体不仅刊发、播发了大会开幕前国务院副总理李xx会见会议部分代表的消息,其他还有几十家媒体报道了大会召开以及有关摄影测量与遥感进展及成就的消息。中国日报做一个专版报道。
主要指篇幅、字数、播出时间长度、刊登的版面(是否头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时间段(是否黄金时段、知名栏目)等。这次宣传的力度较大。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十天的会议当中就有两次新闻联播,四次新闻直播,两次朝闻天下,两次晚间新闻、一次新闻30分。
新华社开幕式当天就发稿4篇,大会闭幕又发稿3篇。人民日报发稿4篇、其中一篇为二版头条,占三分之一版面。人民日报海外版发稿2篇。光明日报发稿5篇。经济日报发稿5篇。科技日报发稿3篇均在一版。凤凰卫视凤凰直通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主媒体都对大会作了报道。尤其是人民网开辟专题专栏对大会作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影响较大。
此次专题新闻报道不仅突出表现了测绘部门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为,而且形象展示了中国测绘工作的科技水平和重要作用,并富有较强的科普效果,使社会各界加深了对测绘工作的了解。普遍反应这次宣传会议达到两个目的,显示了我们的科技实力,展示了我们的国威,同时达到了扩大测绘工作的影响,彰显测绘作用的目的。
不同专题新闻报道策划尽管进入新闻的切入点不同,具体实施的要点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围绕“新闻事件”来展开,都遵循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法宝。本文提出的专题新闻报道策划七步走:市场分析、确定宣传目标、策划“新闻点”、选择媒体、编制预算、策划的实施和控制、策划效果衡量,仅仅是在遵循共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的方法论。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工作也需要不断改进。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三
为迎接第35个教师节的来临,-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们举办第35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主要以不同形式向全体较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使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庆祝活动,增进教师们之间的情感。
2、借助节日机会,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凝聚力。
3、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思想,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三、活动准备。
1、“互敬互爱”活动负责人:-x。
2、“心系开幼”公益活动负责人:-x。
3、“诉说心声”教师座谈会活动负责人:年级组长。
四、参加对象。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五、活动时间:9月10日教师节。
六、活动内容。
第一项活动:开展“互敬互爱”活动,以园长为首,组织教师、保育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在教师节期间,举行“张张贺卡传真情、句句祝福暖人心”的真情问候活动,让教职工之间的友情在这里释放,让我们1起怀念,1起感谢,1起关注,1起祝福!为自己崇高的幼儿教育事业喝彩。
第二项活动:开展“心系开幼”我为蔚斗新园所添彩的公益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美化和打扮新园所,从而激发教职工的热爱本职工作、不求回报的奉献的精神。
第三项活动:开展“诉说心声”的教师座谈会活动。蔚斗分园全体教职工一起喝茶聊天,买一些零食在幼儿园进行座谈。首先、让本学期新加入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其次,让全体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吃边自由畅谈、诉说心声,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活动经费。
以教室为单位确定数额,一个教室100元,共7个教室700元。
备注:所有经费开支需要有正规发票,消费后的发票到工会报销。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四
2020年前将建设44条线路,全长102。7公里。
洛阳市修建地铁调查。
全面了解洛阳修建地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各界人士对地铁修建的看法和认识,分析地铁修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展望洛阳市的发展前景。
1、报道洛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地铁修建的背景。
2、一些市民对修建地铁的看法和意见。
3、取镜采访相关政府部门。
4、从文物保护层面采访些文物保护工作者。
5、展望下地铁修建的前景。
1、市民。
2、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3、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
(一)市民:
1、你认为洛阳是否适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就洛阳当前的出行状况来看,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轨道建设?
3、你认为轨道建设和文物保护哪个更重要?
(二)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1、洛阳地铁列车将采用哪一种型号的,最高运营时速多少公里?
2、洛阳轨道建设是否会对洛阳的财政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3、如何进行轨道的商业性开发?
4、地铁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地下文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提问。
1、很多人质疑洛阳修建地铁会影响到地下的文物,对此你的看法呢?
2、若是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墓葬,将会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3、在地铁路线规划时有没有提前对这些路线进行过勘测?
1、提前联系发改委负责人与文物管理局局长协调安排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
2、提前去地铁修建沿线踩点。
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想。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人物对话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采用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五
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作深度、广度、厚度的综合分析,同时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以使宣传报道达到最佳效果,产生最大效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闻报道。
欢迎大家参阅。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作深度、广度、厚度的综合分析,同时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以使宣传报道达到最佳效果,产生最大效益。专题新闻报道策划要求策划者既要有一定的预测、分析能力,也要在突发事件面前有快速的应变能力,比如很快请到相关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很快调出相关的数据、资料、背景,很快拿出报道方案和后续计划并组织实施等。新闻报道策划属于一种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的新闻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刚刚落下帷幕,笔者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有幸参与了此次的新闻报道策划活动,感受颇深,藉此入手解析新闻报道策划的七个步骤,愿与读者讨论。
一、市场分析。
第一步,深入了解对策划对象所在行业及相关情况,比如行业的历史,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详细,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
在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召开之前,大会宣传组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历史,现状,学术性以及国际影响力。与大会的承办方国家测绘局密切接触,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就宣传的新闻点进行探讨和沟通,为这次大会的宣传打开思路。
二、确定宣传目标。
第二步,确定宣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宣传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后面新闻点的策划、媒体的选择和预算的编制等步骤。针对不同的宣传目标我们需要确定宣传范围,选择宣传媒体,有针对性的实施是成功新闻报道策划的开始。
在isprs大会筹备期间,大会宣传组讨论分析了我国目前测绘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结合isprs大会的特殊性,明确了大会宣传的目标:以宣传大会为契机,重点报道我国测绘科技的发展和测绘成果应用。这为这次专题宣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策划“新闻点”
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并运用“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
考虑到测绘行业在目前阶段仍然属于冷门行业,测绘科技及成果应用还鲜为人知的情况,我们要把“冷饭”炒热,不花一番心思怎么行。我们充分运用“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策划专题报道的新闻点。适值5.12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仍是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借机充分发掘测绘成果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为宣传测绘成果应用造势,同时辅以测绘高新技术设备仪器的科普普及报道,便于受众进一步了解测绘,达到我们的宣传目标。
四、选择媒体。
新闻报道策划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完成的,因此媒体的选择非常重要。专题新闻报道更要针对专题的特点来选择媒体。首先从宣传目标出发确定该专题报道不仅具有全国性、行业性的特点,还具有科技性、应用性的特点,然后基于我国测绘科技行业的实际状况并结合国际摄影测量大会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选择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频道)、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英文)、国际广播电台,凤凰卫视、国土资源报等中央主要媒体。
五、编制预算。
做一次宣传,当然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新闻报道策划离不开对新闻事件的实施费用。新闻报道策划不同个案的实施费用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策划而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目标任务法”来预算。所谓“目标任务法”,就是先确定一个新闻报道策划的目标,然后估算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费用,包括新闻策划实施费用和新闻发布费用,这两项费用相加就是一次新闻报道策划的总费用。
国际摄影测量大会专题报道因策划的目标较大,需要实施内容较多,此次的预算也比较高。为了向全社会普及测绘成果应用,让老百姓更多的了解测绘,我们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制作两集专题片。应大会宣传需求,我们制作了大会展播篇。会议期间,媒体接待,交通、餐饮等也需要一笔经费。绝大部分费用因策划实施产生,所有费用的支出都在预算范围,投资和效益成正比。
六、策划的实施和控制。
策划的实施和控制是新闻报道策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再精妙的策划,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达。如果媒体不配合,新闻报道策划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需要策划人有很强的媒体运作和控制能力。
为了跟媒体沟通,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特点,实现宣传目标,我们在大会筹备期间召开新闻通气会,会前我们提前3到5天把精心准备的新闻素材发给跑口记者,请他们了解这次大会的重要性和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意图,期望他们在通气会上集思广益。通气会上记者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为我们的专题报道打开思路。大会开幕式之前,国务院副总理会见前来参加国际会议的国外测绘专家代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大会展会期间,我们策划的“借势”新闻点获得巨大成功,媒体纷纷报道了测绘科技的各方面情况,达到我们预期效果。大会开幕时播放了展播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在7月2日、3日黄金时间播出两集测绘题材的大型专题片《灾区上空的眼睛》和《神奇的数字家园》,另外还在会议期间会议大厅循环播出,广泛宣传,很有震撼力,大会闭幕前我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于前期的策划工作扎实,对测绘科技不甚了了的记者们也产生浓厚兴趣,发布会期间记者踊跃提问,发布会结束时很多记者还意犹未尽,与有关专家预约采访时间。
七、策划效果衡量。
对策划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判断整个策划成功与否,也能对下一次策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般来说,专题新闻报道策划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a、刊登播出数量在策划实施后统计媒体刊登播出的新闻数量,看是否达到原先设定的目标。大会结束后,我们做了详细统计,这次参加大会总共有22家媒体50多名记者,大会召开的十天内,共发稿63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媒体不仅刊发、播发了大会开幕前国务院副总理会见会议部分代表的消息,其他还有几十家媒体报道了大会召开以及有关摄影测量与遥感进展及成就的消息。中国日报做一个专版报道。
b、刊登播出质量。主要指篇幅、字数、播出时间长度、刊登的版面(是否头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时间段(是否黄金时段、知名栏目)等。这次宣传的力度较大。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十天的会议当中就有两次新闻联播,四次新闻直播,两次朝闻天下,两次晚间新闻、一次新闻30分。新华社开幕式当天就发稿4篇,大会闭幕又发稿3篇。人民日报发稿4篇、其中一篇为二版头条,占三分之一版面。人民日报海外版发稿2篇。光明日报发稿5篇。经济日报发稿5篇。科技日报发稿3篇均在一版。凤凰卫视凤凰直通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主媒体都对大会作了报道。尤其是人民网开辟专题专栏对大会作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影响较大。
c、受众反应。此次专题新闻报道不仅突出表现了测绘部门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为,而且形象展示了中国测绘工作的科技水平和重要作用,并富有较强的科普效果,使社会各界加深了对测绘工作的了解。普遍反应这次宣传会议达到两个目的,显示了我们的科技实力,展示了我们的国威,同时达到了扩大测绘工作的影响,彰显测绘作用的目的。
不同专题新闻报道策划尽管进入新闻的切入点不同,具体实施的要点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围绕“新闻事件”来展开,都遵循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法宝。本文提出的专题新闻报道策划七步走:市场分析、确定宣传目标、策划“新闻点”、选择媒体、编制预算、策划的实施和控制、策划效果衡量,仅仅是在遵循共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的方法论。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工作也需要不断改进。
一、
策划书。
名称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另外,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七、经费预算: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为指导同学们写出专业化、规范化的策划书,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现提供基本策划书模式如下:
注:1、策划书须制作一张封面,装订时从纸张长边装订;。
2、系级以上的策划须按如上格式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六
[论文内容摘要]党的^v^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十一届全国^v^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可见,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以党的^v^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v^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2008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v^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
无疑,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运作中,要以党的^v^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一、民生新闻报道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在当前有关民生新闻的讨论中,主要存在着“合一说”“平民说”和“群众说”三种说法。这些说法,均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其本质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释,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并没有全面准确地概括好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朱寿桐等人从民生新闻关注的对象、反映的内容、采取的视角和表现的价值理念出发,将其定义为:“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生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民生新闻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闻样态。作为新闻,它必须遵循党和政府对于一般新闻的原则要求,体现新闻的党性原则;同时,它又要突出民生,反映民声,表达民心,体现出它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显著特色。民生新闻的这种“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基本定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v^在指导思想上一直强调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民生价值,无论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同志提出的“三为”方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无论是新闻业界里贯彻执行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还是今天社会里强调落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明显地透现出了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我们的新闻业,尤其是公家的新闻媒体,更应该注重民生新闻报道,体现出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深蕴时代内涵的民生新闻报道,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今日各家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民生新闻来看,从新闻传播这一特定的行业角度,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政府的这一根本宗旨。
二、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这类适宜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要自觉担负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比较常见的如干群之间的矛盾、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个体企业主与打工者的矛盾等等。尽管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不及时化解,把这些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出现严重的后果,影响安定团结、影响社会和谐。所以,新闻媒体要利用民生新闻报道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宣传鼓动和舆论导向的重大作用。
1.利用民生新闻报道,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由于一些人法律意识薄弱,受利益驱动,见利忘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受到伤害的群众心中不平,强烈不满。如果不及时使矛盾解决,极少数人就有可能一时想不通而走向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新闻媒体得知此类新闻线索或得到他们的“投诉”后,及时利用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有关部门配合,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那就可避免矛盾激化,不至于出现不和谐因素。如《燕赵都市报》接到群众“一打工妹被个体老板剃了阴阳头遭到人身侮辱”的投诉后,将个体老板的不法恶行予以曝光,执法部门对恶老板予以惩处,为打工妹伸张了正义,并对打工妹进行了妥善安置,避免了不良后果。又如他们接到群众投诉,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成功解救了被困在外地的受传销所骗的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也就理顺了情绪。这样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像一些群众受骗受欺,把一些心中的不平反映到新闻媒体,该媒体组织派人调查核实,将事实真相予以公布,批评了不良行为,也让这些群众出了口怨气,得到了宣泄,心理上得到了安慰,便可以化解许多矛盾。
2.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消除群众的各种疑惑。喻国明教授把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解气”的时期,90年代是“解闷”的时期,进入2l世纪是“解惑”的时期。改革开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也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在一些很是特殊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譬如政策的调整或新规定的制定),由于一时不理解,或从局部利益出发,产生了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理顺这些群众的情绪,就会影响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发挥民生新闻报道联系群众的优势,针对群众的不满情绪,多做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了解新的政策调整、采用新规定的意义,解除群众的疑虑,消除群众的困惑,使群众心平气和。
如国家“房改政策”“医保政策”的颁行,新闻媒体就宜用大量篇幅进行宣传,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群众心里清楚了,疑虑消除了,就会转向支持和配合。又如城市整容,必然使马路边上的摊贩产生怨言,新闻媒体要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新闻媒体也要为群众开辟“来电来信”“百姓心里话”等栏目,让群众有反映意见、抒发心声的地方,这也是理顺群众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所做出的民生新闻报道,应从民生角度悉心解读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民众思考、行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从民生的角度诠释“国计”,关注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状态,更好地服务大众。
3.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广大群众对腐败现象,社会不良风气、坏人坏事极为不满。新闻媒体要与纪检、监察、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揭露消极腐败现象,揭露坏人坏事,使腐败分子、坏人恶人受到惩处,让群众拍手称快。群众消了气,去掉了堵心的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社会矛盾时,新闻媒体既应重视主要矛盾,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看似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细小纠纷,但总有人有“不平”、有痛楚,因而应让群众有苦有处诉,问题有人揭,困难有人帮,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一家小店与周围住户因“采光”产生了矛盾,投诉到报社,如果不管,最后可能闹到打架斗殴或到法院打官司。报纸干预了,批评小店不应影响住户采光,结果小店进行改建,把矛盾解决了,小店主和周围住户双方也就相安无事了。现在许多为难事、不平事、不顺心的事,就是因为没人问、没人管,所以群众才产生一些误解,甚至还会产生比之以前还要激烈的矛盾心理,从而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如今,许多新闻媒体都设立了“新闻热线”“全天候”地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群众把新闻媒体当成他们倾吐心声、抱怨不平、寻求公平、讨回公道的地方。这就说明了新闻媒体采写的民生新闻报道确实有一定化解矛盾的威力,也说明了新闻媒体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为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肯定,获得了群众的信赖。
当然,任何新闻媒体在利用民生新闻报道为大众服务时,都要注意策略、把握时机。一是要加强社会性合作。记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在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须由执法部门配合,最终才能解决。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现象,新闻媒体要慎重行事,不能盲目干预,轻易表态,以防事态扩大,干扰大局。因为有的矛盾需要内部解决,有的矛盾解决需要时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匆忙行事。三是正确对待群众性行为。如群众上访、请愿等,记者不要盲目参与,否则会火上浇油,帮倒忙,给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四是解决矛盾要有始有终。对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做解释报道,或请有关部门对群众有所答复,不要有头无尾,不要让切盼很快解决问题的群众大失所望。
三、对于民生新闻报道之重点的确定。
民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态性表征,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现在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已不是单纯的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关系更加密切的现象,涉及到接受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相当突出的社会生活层面。这些关乎社会民生的话题给新闻媒体开展民生新闻报道提供了新闻线索和丰富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根据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1.重视教育报道。“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大计。教育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v^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如报道教育结构优化的问题、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及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问题、公平教育、教育收费、助困体系建设等问题。
2.重视就业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耕者有其田”,才能饥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就业是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实施的积极就业及自主创业政策等。如大力报道高校毕业生、退役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择业、就业、自主创业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农民工的善待政策、国家对困难群众的援助措施等实际情况。
3.视收入分配报道。“收入分配是民生的源泉”。收入分配是人民群众休养生息最为直接的物质来源。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体现社会正义、公平合理,人民才算真正当家作主,改革发展成果才算让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奔小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那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弱势群体难免会有消极情绪和挫败感,他们会怀疑我们的政策、制度和措施,质疑我们行进的路向、目标和前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各地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宣传各地所做出的缩小收入差距的种种努力,以消除人民群众内心的积怨。
4.重视社会保障报道。“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所做的关于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宣传已在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实际情况,使大家对生产生活有安全感,体会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由此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感到一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安全感。如大力报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残疾人事业、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内容。
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案(热门17篇)篇十七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