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样本文章,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作。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精彩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一
摘要:创新思维一直都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更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旨在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强大了,祖国才能以强者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现在的综合国力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水平,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国教育只有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国内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培养中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迫在眉睫。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的宝库,更因为人类的创新思维而大放异彩。可见创新思维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创作是最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因为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改造而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开发学生的本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教师、家长所设定的固定模式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创新性思维,那么一方面,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攫取无穷的灵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而言,学生也能够以灵活、独特的思维去对待他们。
二、如何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观念,释放本性。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许这些都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但是教师要明白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所以最好不要对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做出过多的干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不仅将鲜花涂成了绿色,还将树叶涂成了蓝色,那么这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教师还可能会命令学生将图画改成“红花绿叶”。这是因为此时的教师和同学都认为这个学生的作品违反了他们对花朵和树叶的认知,违反了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从小被教育要遵守的,一旦违反便是犯了大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只会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自然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了。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要勇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只有在这样活跃、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2.积极创新,注意方法。
教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思想自由,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点。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创造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客观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新想法、新观念,而奇思妙想则可以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所以,学生产生的新想法不一定都是创新,所以,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客观培养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文化水平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需要教师讲很多知识,也不需要学生做许多习题,他所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如此灵活的培养方式,教师也必须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原理”即“经验—直觉—概念、假设—逻辑推理—理论”,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那么人的创新能力就越高。”根据这一原理,教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对美术的定义就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而是具有更广泛外延和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做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审美判断做出足以表达自我的作品。这样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表达,更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
3.着手生活,养成习惯。
上文提到,一切艺术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地感受生活。和其他一切的学问一样,创新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脑海中或者家人、朋友所提及的思维的“闪光灯”,因为这些新奇的想法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储备,学生就能经过自己的加工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尽完美,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03).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02).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三
香菱“一诗三做”与作文修改。
积累:让学生的作文激情飞扬。
谈文本对学生作文的导向作用。
浓妆淡抹总相宜——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持语言之练当空舞——记叙文写作中的语言锤炼。
作文教学要下“真”功夫。
感悟作文教学的生活理念。
让学生的作文绽放一枝勿忘我——从一篇应试作文说起。
好作文,从美的语言开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浅谈多媒体语文教学策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写出乡里娃的真情实感。
作文评讲指导课一得。
关于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的尝试。
快乐作文之我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
让学生去抒写生活。
紧扣教材留心生活培养思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分析思考。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三步走。
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作文教学点滴。
生活准备是写好作文的活水源头。
谈写作能力的培养。
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运用网络媒体构筑阅读乐园。
有效辅助丰润课堂。
诗媒相谐无穷趣,赏得古诗别样美。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优化评价方式探微。
网上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活水与疏浚——试论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巧用“信息”构建活力课堂。
网络环境下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在九年级语文复习中“四度”提高复习效果。
浅谈使用电教手段来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网络阅读教学的可实施方案。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解决传统作文教学问题的心平台——博客。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研究。
浅谈常用四种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
品味多媒体课件,享受快乐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声有色有趣,培养听说读写。
巧借多媒体,引领学生徜徉于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运用信息技术酝酿“语文味”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四
1、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2、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4、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5、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6、体育与人--学校体育的文化重构。
7、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8、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
9、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
1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11、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
12、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
13、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14、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及其预防。
1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16、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7、体质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
18、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
19、高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2、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3、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4、试论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则。
25、论体育与智力开发。
26、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27、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2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3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3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
3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33、x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
3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3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3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3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3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4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
4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42、中(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43、关于中(小)学建立单项(或健身、健美、体育娱乐)俱乐部的。
44、可行性及具体对策的研究24、论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45、论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
46、浅析变异系数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47、平均数、标准差在运用会报名中的应用。
48、运用体育统计知识改进体育课教学。
49、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成绩”之我见。
50、利用假设检验知识改进训练方法。
2、如何让小学生对田径课感兴趣。
3、浅谈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
4、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7、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的运用。
9、游戏参与小学体育教学的三大原则探讨。
10、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策略探讨。
11、小学体育中长跑有效策略研究。
12、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13、浅谈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4、巧用口诀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实证研究。
15、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16、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17、多媒体技术与小学体育整合的几点思考。
18、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19、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
20、小学体育如何渗透爱国教育。
21、理想教育使小学体育课堂焕然一新。
22、小学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的探索。
23、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4、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25、试析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6、小学业余篮球队有效训练策略。
27、小学体育常规训练与学生养成教育。
29、废旧轮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0、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1、体育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32、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3、谈积极情感教学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34、浅谈“比赛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5、小学足球童玩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36、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的探讨。
37、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
38、小学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情况调查与分析。
39、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
40、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武术操教学实践探究。
41、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2、浅析将音乐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43、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
44、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发展现状的研究。
46、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47、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现状分析。
48、雾霾天气下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探讨。
49、小学体育中的立定跳远教学分析。
50、饮料瓶在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
3、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4、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5、“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分析。
6、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7、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教学探讨。
8、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9、试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0、城乡初中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11、浅谈如何创新中学体育教育教学。
12、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13、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14、对中学体育教育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初探。
15、中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方法探讨。
16、我国中学娱乐篮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17、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18、中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措施探究。
19、探讨阻碍中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原因。
20、新课改下如何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1、中学排球课余训练调查研究。
22、探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23、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质性研究。
24、科学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5、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
26、微运动理念植入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7、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育学的影响。
28、中学体育教学的考核方式分析。
29、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30、形意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影响作用研究。
31、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的综合评价。
32、浅析提升中学体育小班化教学管理成效的策略。
33、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作用。
34、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研究。
35、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
36、分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的运用研究。
37、俱乐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设想。
38、浅析互动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39、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0、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究。
41、关于中学体育训练的思考。
42、毽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初探。
43、基于德育价值观的中学体育活动设计。
44、浅谈冬季中学体育教学。
45、健美操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6、浅析中学体育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
47、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其对策。
48、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
49、浅谈农村中学体育乡土教材的开发。
50、中学体育社团现状及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1、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反思性教学。
2、高中体育课武术教学研究。
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4、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5、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探讨与实践。
6、开展高中女足球员个别心理训练的问题与探究。
7、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8、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9、多种教学媒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0、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探究。
11、打破年级界限进行篮球选项教学时教学组织形式探析。
1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13、高中体育课堂实效性之学生心理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14、浅析拓展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5、浅析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考前心理训练。
16、普通重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17、成才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与探索。
18、高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评价方式的转变。
20、当前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
21、高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
22、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
2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4、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25、微格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6、浅议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27、快乐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8、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的矫正。
29、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合理运用探讨。
30、浅析高中女生耐久跑教学。
31、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32、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33、高中体育田径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34、高中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模式的构建与设想。
35、高中体育教学中精神和技术的提升。
36、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
37、浅谈高中体育考生在高考训练期的营养补充。
38、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
39、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创新训练模式探析。
40、高中体育社团对高中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作用。
41、高中体育对构建全面性人才的影响。
42、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方式探讨。
43、高中专项化背景下的篮球训练。
44、高中体育教学中疏导情感阻隔的教学机制。
45、浅析情感元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46、高中健美操课程之我见。
47、德育在高中体育课中的渗透。
48、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运用。
49、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对策研究。
50、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探讨。
查看更多(体育理论论文题目武术论文题目田径论文题目体操论文题目篮球论文题目)。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五
摘要:创新思维一直都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更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旨在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意思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强大了,祖国才能以强者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世界,现在的综合国力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水平,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国教育只有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国内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孩子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培养中国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迫在眉睫。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的宝库,更因为人类的创新思维而大放异彩。可见创新思维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术创作是最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因为它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改造而高于生活。小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开发学生的本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被教师、家长所设定的固定模式中,一旦学生形成了这种创新性思维,那么一方面,学生美术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攫取无穷的灵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活而言,学生也能够以灵活、独特的思维去对待他们。
二、如何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观念,释放本性。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许这些都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但是教师要明白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所以最好不要对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做出过多的干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不仅将鲜花涂成了绿色,还将树叶涂成了蓝色,那么这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教师还可能会命令学生将图画改成“红花绿叶”。这是因为此时的教师和同学都认为这个学生的作品违反了他们对花朵和树叶的认知,违反了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从小被教育要遵守的,一旦违反便是犯了大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只会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自然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了。所以,现在的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且要勇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只有在这样活跃、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2.积极创新,注意方法。
教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思想自由,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点。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创造力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人们可以根据一定的客观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新想法、新观念,而奇思妙想则可以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所以,学生产生的新想法不一定都是创新,所以,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客观培养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小学阶段文化水平的培养是截然不同的,它不需要教师讲很多知识,也不需要学生做许多习题,他所需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如此灵活的培养方式,教师也必须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原理”即“经验—直觉—概念、假设—逻辑推理—理论”,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对人类创造力的研究“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力越丰富,那么人的创新能力就越高。”根据这一原理,教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对美术的定义就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而是具有更广泛外延和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一个或者多个对象做出判断,并根据这些审美判断做出足以表达自我的作品。这样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表达,更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欲望。
3.着手生活,养成习惯。
上文提到,一切艺术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地感受生活。和其他一切的学问一样,创新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脑海中或者家人、朋友所提及的思维的“闪光灯”,因为这些新奇的想法只要稍加整理就能变成学生自己的创新储备,学生就能经过自己的加工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些意见和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尽完美,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2(03).
[2]甄西亚.关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2).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六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应当共同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订课堂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订,这样的课堂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特别是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业习惯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性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的嘴;二是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知识容量的改变,一部分同学无法适应,选择逃避,容易开小差;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科增多,知识变难,作业量变大,容易形成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二、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
一个科学的课堂常规可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得以顺利实施,但还不能说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有学生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表现特征,大体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要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基础;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对学习的期望值。特别是在刚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学习目标,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可以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从这些信息中可以客观的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与学生有较多接触以后,还可以就“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这个话题让学生写一个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你会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那些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那些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的老师。不同层次的学生还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可能会提出多讲学习方法,经典题型以及解题技巧等;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放慢讲课速度,多讲基础题目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基础的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融一个整体,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思想共鸣、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达成的`认同度和情感状态就形成了本堂课的课堂氛围,它对课堂教学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树立一种理性的教师权威,师生彼此之间就会有较多的相容性,会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越是尊重、喜欢教师,就会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越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活动就可以顺利高效地进行。我们大多数学校都是采取班级授课制,班级是一个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群体,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能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容易形成良好的学风,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很容易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而对于学风不浓、学生问题行为较多的班集体,教师则应当采取一些控制性的管理措施,通过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培养一些学习骨干,守纪骨干,在骨干的带领下逐渐引导班级的走向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七
2、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3、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5、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
6、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7、《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8、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
9、小学语文教育中古代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10、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2、环境教育视野下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分析。
1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研究。
14、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中国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探索者-吴研因。
16、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17、“右脑开发理论”观照下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18、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19、吴研因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20、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21、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22、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3、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24、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25、试论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26、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27、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28、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30、特级教师成长历程研究。
31、现代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相关研究。
32、现代教师人格特征形成方式的探究。
33、现代教师职业观内涵构成的思考。
34、现代教师职业角色内涵的探究。
35、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内涵异同的相关研究。
36、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形态异同的相关研究。
37、小学“活动导学”的研究与实验。
38、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
39、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40、小学德育的过程研究。
41、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42、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43、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44、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5、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46、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47、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48、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49、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50、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51、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5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53、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54、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55、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56、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57、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58、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59、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60、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6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62、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63、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64、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6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66、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67、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8、教师的素质研究。
69、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70、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71、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72、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73、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74、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75、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76、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77、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78、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79、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80、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81、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82、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83、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84、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85、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86、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87、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88、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89、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90、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91、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2、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93、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94、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95、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96、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97、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98、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99、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00、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01、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02、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103、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104、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105、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06、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107、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108、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109、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110、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111、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112、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113、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114、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115、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116、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
117、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8、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119、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120、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八
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某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数学,语文,自然....)自学能力培养。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论(“我”或某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学科中教学的特色。
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试论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语文,数学,自然,英语,音乐....等某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
“大语文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研究。
2论小学班主任工作。
3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6论小学艺术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9如何改革小学的考试方法。
14论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
15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
16谈谈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17论小学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18谈谈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9论系统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0论反馈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1论动力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2论能级性原理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
24论小学校长的领导风格问题。
25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
26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27论小学生德育的特点。
28论小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29论小学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30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研究。
3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33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成功(或快乐)教育的思考。
35浅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36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7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38性别差异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
39城乡学生的各自特点与教育对策。
40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41试论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42试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43试论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44浅析班级授课制。
45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学方法的优选?
46论述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47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48阐述德育教育中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的依据和要求。
49如何认识学校教学的教育性。
50试论教师的根本任务。
5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53教师进修提高的意义。
54浅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55试论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56怎样理解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
57联系本地实际分析五四制六三制学制。
58试论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59试评当代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60试论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学为主。
6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62目前我国家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63试论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64从教师的劳动特点看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65结合个人体会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内容。
66如何看待独生子女的特点,如何针对特点进行教育?
67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68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
69试论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70浅析班主任应如何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71试论班级常规管理。
72结合实际浅析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
73试论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74试论确定班会主题应遵循的原则。
75怎样开展班级榜样教育。
76试论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77试论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78试论学校管理过程诸环节的关系。
79试论行政方法的优缺点和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
80试论学校卫生管理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81试论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82试论总务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83试论德育管理中的激励原则。
84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浅析。
85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及其管理中的应用。
86论校长负责制。
87试论领导决断的技法要点。
88如何理解和贯彻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原则。
89课外活动与活动课关系浅析。
90浅析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浅议学校“人本化”管理。
(3)小学教育管理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4)小学教育培养模式探析。
(5)从应试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比较看教育改革。
(6)班级活动对学生素质形成的作用。
(7)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浅谈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
(8)谈谈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出路。
(9)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
(10)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1)搞好考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2)作文教学中引情的研究。
(13)在课堂教训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1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课堂教学的优化。
(15)体育课教学与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
(17)谈谈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18)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六个“不轻易”
(19)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
(20)对cal在当前语言教学中适用的几点思考。
(21)浅谈语文cal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2)轻松活泼喜闻乐见一多媒体导入新课创新方法浅谈。
(23)巧用电教媒体,开发学生潜能。
(24)个性化自主学习一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索。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九
3.什么东西越热越爱出来?答案:汗。
4.在香港生活的人,是不是可以埋葬在广州呢答案:活人是不能埋葬的。
5.象皮、老虎皮、狮子皮,哪一个比较差?答案:象皮(橡皮擦)。
6.什么人最喜欢日光浴?答案:植物人(光合作用)。
7.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不能玩什么游戏?答案:不能玩猜拳(两小无猜)。
9.怎么使麻雀安静下来?答案:压它一下(哑雀无声)。
10.圣诞夜,圣诞老公公放进袜子的第一件东西是什么?答案:脚。
12.一架空调器从楼掉下来会变成啥器?答案:杀人凶器(砸到人了);空调器(无论摔坏还是空调器)。
13.考试时应注意什么?答案:监考老师。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
2、霍金森教育管理思想之再探析。
3、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4、“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院校基础教育教学。
5、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的探讨。
6、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探析。
8、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静物摆放中的应用研究。
9、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10、日本的书法教育传统。
11、浅谈创意计算在教育类严肃游戏中的发展。
12、论《傅雷家书》之家庭美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3、高职设计类专业互动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4、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5、基于mooc的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16、论美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使命。
17、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教师群体美育能力的培养与重构。
18、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9、将音乐剧与学科教学嫁接能巧妙实现跨学科学习。
20、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
21、高职动漫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22、艺术院校国防教育特色研究。
23、试论教育现代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24、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25、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
26、艺术设计类课程借助慕课平台的大众化推广。
27、论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
28、艺术类大学生优质健康心理教育研究。
29、网络资源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升的研究。
30、亚里士多德悲剧美学在教育哲学上的蕴义。
3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精神气象。
32、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33、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其对策--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34、大学生艺术类慕课课程学习现状抽样调查研究。
35、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以“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
36、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
37、艺术院校团体辅导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38、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39、大理定制教育的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质性研究。
40、高职院校艺术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
41、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教学艺术评价研究。
42、浅谈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
43、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44、谈谈《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
45、浅析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46、人文素质的美育诠释--人文素质教育的美育内涵研究。
47、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48、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
49、幼儿园多媒体美术教学实例探析。
50、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探索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
51、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探索。
52、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体艺特色示范校。
53、改进美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
54、用影视艺术启发教育者思考。
55、如何让少儿艺术培训回归教育本身。
56、青岛学生美育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57、河北民间美术现状及引入高校教学的思考。
58、高职院校艺术类教育培训研究。
59、东北地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研究。
60、论翻转课堂与环境艺术教学。
6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新思考。
62、浅谈鼓励教育在教学中的艺术魅力。
6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64、浅析当前高职艺术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制约。
65、网络新媒体对艺术类课程教学影响。
66、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趋势研究。
67、浅议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68、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
69、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与思考。
70、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案例开发。
71、重建诗性主体:当代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
72、论高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
73、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74、职业学校教育不能缺少积极语言。
75、关于艺术团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研究。
76、绘画艺术介入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初探。
77、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78、艺术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79、构筑教学楼外部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
80、艺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定位与对位思考。
81、民办艺术教育机构管理与发展。
82、论素质教育视阈下艺术生的心理关注。
83、谈新政策下的广播影视类专业艺考热的理性回归。
84、卢梭的消极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新探。
85、高校舞蹈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研究。
86、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87、论中国现代美育思潮的理论起点与历史困境。
88、虚拟卡通教师教学法的概念及意义研究。
89、论当代美育实践:艺术与生命教育。
90、当代网络环境下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1、“三力”与媒体并驾打造情境艺术课堂。
92、浅谈诵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93、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94、构建艺术院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95、美育不能局限于审美教育。
96、《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97、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98、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99、美育、艺术教育与人生。
100、音乐治疗在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
101、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广播影视教育研究。
102、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特点与借鉴意义。
103、大学生视域下艺术治疗的现代价值初探。
104、mooc创意设计与制作技术。
105、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106、浅谈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107、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108、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公共文化对接。
109、艺术审美的道德教育功能探究。
110、影视艺术与大学生审美教育之关系。
111、生态美育的概念探源。
112、中职艺术生学业不良群体自我概念的补救策略。
113、数字技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
114、国民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15、冰雪文化影响下的特色学校建设问题研究。
116、艺术教师专业化与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117、现今高校学生美的自主体验能力的缺失。
118、设计艺术的现代远程教学初探。
119、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120、绘画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1、基层学校传统文化课程选择趋向及实施途径。
122、浅析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艺术。
123、少儿艺术培训标准化平台建设。
124、李定仁先生教育艺术与教学研究述略。
125、浅议风雅精神与国学教育。
126、浅谈艺术性课堂的特征。
127、教师语言艺术技巧的实践表达方式探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一
传统的拼音教学只是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教起来费时费力,而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如我在教学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舌位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舌位、气流是如何变化的,接着适时、适度地加以解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另外,通过“舌位图”还可以对前后鼻韵母的发音进行对照,比较异同,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有趣轻松,且省事省力。又如,在训练学生拼音拼读时,我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输入计算机,并对其剪辑加工,再配以音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比一比、猜一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拼音拼读训练,拼读正确后音响会发出鼓掌声,拼读错误后音响会发出告知通知。这样一来,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便被激发出来。接着再组织讨论、评议、改正,再拼读、再评议、再改正,逐步自我完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逐步掌握的目的。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占劣势,再加上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低年级以识字为主,随着所学的字越来越多,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占上风,遗忘率较高,学到后面的生字,前面的又忘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往往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记的目的,或者通过抄写、听写来加强记忆,但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反复听写过的生字词,学生还是会在下次的听写中出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巩固记忆呢?我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遵循汉字构字特点,把枯燥、生涩的汉字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摸索出加减法、部首法、象形法、会意法、故事法等识字方法。同时,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演示,还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刻地记忆这些方法。如在教学“村、桃、过、跳”这几个字时,先出示:“村、桃、过、跳”这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村是由“木、寸”两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桃是由“木、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发现,我演示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的动画过程,有效加深了学生的认知,达到了突出重点的目的。又如合体字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像树、叶、林、听等合体字,部首用红色标出,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同时闪动偏旁,加强刺激,让学生感觉认识记忆汉字不再枯燥,反而每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从声音到图像,从静止的画面到生动的动画,让学生从对文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走入具体,从而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例如,五言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过着幸福生活,远离农业生产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更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并在今后珍惜粮食,我采用了投影教学,制作了一幅活动投影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弯着腰、弓着背给幼小的禾苗锄草。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老农脸上的汗水一滴滴滚落下来。当我把这些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突然,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位老爷爷腰老那么动,多累啊!”接着,又出现了“还有看太阳多热,把老爷爷烤得直流汗”“田里的劳动真辛苦啊”“长大后,我要发明许多机器,为人们劳动”……当我出示一碗米饭并随老农的锄头动起来时,有些学生在小声议论:“以前我不爱吃馒头,曾把吃不完的馒头偷偷扔掉过,以后我再也不扔了。”“对,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呀!”结果一节课下来,我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并且把诗中蕴含的道理深深地渗入了思想里,达到了预期目的,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二
参与,快乐并收获着——“让学生参与备课的案例分析探究”
孩子,你为什么自卑?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培养思维能力源之“将错就错”
我为红花表“整容”
新课程:作业怎么做。
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美丽牧场”
数学日记:心灵和思维的“体操”
“换位”与“让位”
巧用联系卡和谐你我他。
评语:学生发展自己的“名片”
让真情与笔尖共舞。
教育智慧:为心灵解码给生成加油。
“认识你脚下的土地”
“轻声”策略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沉甸甸的思考——浅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
作业批改中的“三言两语”
有多少语文教学行为经得起追问。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特征及培养策略。
作文回归生活三及跳。
源何在!原何在?!
教学立意,涵养语文教学的起点。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与相应教学手段。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胆怯心理的个分析”研究报告。
“我的礼物呢?”一个孩子的“控诉”
为小学生“流行文学”阅读导航。
让学校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
合作日记--开在课外的一朵习作之花。
用“人文”建构“和谐”
科学探究,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个探究案例引发的思考。
用童话的灵魂构建孩子的精神家园。
小学生“阅读自觉”的追索。
“心悦”方能“诚服”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三
分层次教学,培“优”转“差”,和谐发展。
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我认为,数学课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在培“优”转“差”下功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第一次集中注意力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个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如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
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学生90%的知识是在课堂获得的。同样的课,有的老师上起来轻松愉快,效果好,有的老师整堂讲得沉闷,为什么?无疑是因为前者在和谐师生关系下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她们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用感情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讲台则情满讲台,达到开人心智,启人思维的效果。用行动与情感去改变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
4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数学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探究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灌输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要想办法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他们的求知欲是成正比的,只有动力足了,学生才可能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掌握运算的技巧和顺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5分钟四则运算比赛”环节,用“接力棒”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使每个学生都不敢在数学课堂上出现懈怠的状况。设计的数字不要太大,重点使学生掌握方法,同时还可设置抢答比赛。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掘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植入先进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数学知识的概念,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数量与形体、形状互相结合的思想,从而开拓数形结合的创造性思维。遇到难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而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创造性思维更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创造性思维,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才会提高,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在讲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自行车架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还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勾股定理中数与形的联系,这明显会让学生理解数学题的意义。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想之后,要不断地进行思想巩固,经过学生个人独立的思考以及小学数学教师的反复引导和帮助,才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找出新的解题思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学生在钻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散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学习长度的数学概念时,会涉及“厘米、分米和米”的教学,为了贯彻直观性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长度分别为1米、1分米和1厘米的小木棒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直观感受这些长度究竟为多少,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触摸来理解厘米、分米和米的差距,对长度建立起一个大致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分米的小木棒去与一米的木棒进行比较,看一米能够包含几个分米。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该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实际操作钻研所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四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则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组织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竞争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学生都有好胜心,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法设法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从而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小学生识字时,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识字快、认得多、组词组得多。这样小学生就会争前恐后地参与到活动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2.刻意求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喜欢新鲜事物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好奇心强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倾向。现今,学生的素质都是很高的,他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对此,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采取多种手段来吸引学生,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方式讲授每一堂课,若还按照以往的授课方式——先介绍作者,再划分段落,最后归纳总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厌烦。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教学内容,尽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有与众不同的感觉,即教学方式要尽量体现多样化、新颖化、个性化,突出每一堂课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新意。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精神,学生的感官才能充分被调动起来,学习的过程才能更加有效,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鲜花的殿堂,每一个感官都能感受到沁人的馨香,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希望。
1.教师亲近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用朋友间的真情来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把自己当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将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消除各种障碍,向着自己的目标大胆迈进。
2.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就必须大胆让学生去实践、去尝试。这种方式,即是让学生在考试、作业的压力下解脱出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演。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优势,将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挖掘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
3.教师巧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兴趣等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能够作用于课堂教学中,有利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而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激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为适当鼓励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其次,教师可通过小组竞争、合作探究来激活课堂教学。小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很多,只要教师不断学习、探索,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五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情境要有明确目的。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及思维特点,教学中应不断变换刺激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新鲜的刺激,让学生全方位,多侧面接收信息。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借助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中的角色“七个小矮人”,从“七个小矮人”的图片中找到变化规律,从而导入教学“7的乘法口诀”。借助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数的激动人心的画面,让孩子们了解倒计数时的10、9、8、7……用的时间单位就是“秒”,激发孩子们学习《秒的认识》的积极性。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曲,让学生观察播放时间,从孩子们司空见惯的画面过渡到《24时计时法》的教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要有“数学味”
特级教师徐斌说“生活化情境应是有选择的,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简而言之,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服务于“数学味”。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要求教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让孩子们说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并且观察民屏幕上显示的时间,自然而自然地就介绍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三)情境要有现实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再现或模拟一些涉及数学的真实情境,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内驱动力,激发了孩子们尝试欲望,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让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接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更热爱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提高了孩子们自身的数学素养,让数学课堂迸发出了灵感,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二、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前几分钟,热情地和孩子们问好,和孩子们一起作课前准备,课桌上只摆放哪些与学习有关的用具;告诉孩子们课堂发言要大胆,争取一切机会,教孩子们要自信,把一只小手当作一棵出类拔萃的大树,举得高高的,引人注目,引起老师的注意;给孩子们介绍如何做一位聪明的孩子,善于思考,倾听他人发言,尊重别人,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说说怎么知道的,让孩子们明白收集信息的途径.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六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究,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索,在问题中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巧妙设疑,将“疑”设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工程总量可以看作单位“1”,我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比较,学生得出,为什么修公路的长度不一样,但最后的结果都是1/5呢?这时出示问题“一条公路,5天修完,每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这条公路的长度是“工作总量”,不管这条公路有多长,都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也沟通了“整数工程问题”与“分数工程问题”的联系。
在“圆的周长”这一课中,教材上是安排学生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然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进行比较。我在设计时,让每个学生测量自己带的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和直径,把数据填在发给小组的一张表上,只填圆的周长与直径,然后全组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研究、发现规律,开始的时候大家只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讨论后又发现这个倍数超过3,但不满4,然后又发现不满3.5,最后统一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地3倍多一些。这样做扩大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合作、讨论、相互表达与倾听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争议等激起了彼此的灵感,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在亲历中感悟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吸收课本上的现有结论,而是学生亲身实验和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经历学习活动过程,从而获得各自独特的感悟和体验。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日益成熟,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更具有广阔的教学技术的选择空间,因此教师利用多种教育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自采集、制作各类动、植物标本,课堂教学上通过出示实物标本或图案:美丽的蝴蝶、黄绿色的蜻蜓等,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欣赏对称美,感受对称性,这样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学生的脑海的中就很容易形成。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经历学习活动,才能感受到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真切、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真正地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发现、分析、探究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活动课和课余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归纳等过程,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我在教了《圆的面积》后,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与圆的面积有关的事物。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大自然中,为什么花都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是正方形的?”他带着这个问题查找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终于揭开了谜底。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三角形、正方形、圆,以圆的面积最大。花是圆形就能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好的成长。这样,同学们感觉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和勇于探究的意识。
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听课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的进步。但他们特别认真,每次也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就是质量不高。究其因,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因此,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学习是经过点滴累计而成,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得出答案;不要怕失败,学习有时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学习才会进步。其次,要给他们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要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要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让他们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一定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多使用鼓励法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成功的体验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往往只有看到成功的希望,才会对学习感兴趣。另外,成功的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产生由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惊喜等积极情感,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与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把握好尺度,既要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简单的学习目标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能给学生带来惊喜,从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过难,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烦情绪。只有适度的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七
新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开启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性灌输,而是要朝着互动交流、相互沟通的方向发展,打造活力、生动的高效课堂,这其中的互动不仅局限在话语沟通上,同时还包括情感、情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在互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热情。
一、加强情感互动。
数学的教学需要注重情感力量,消除学生对数学抽象符号的厌倦感,因此,课前教师应该单独抽出几分钟组织情感互动交流,可以通过设置小游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鼓舞并振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数字510152025――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隐含在字符串中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其中教师可以用一问一答的启发式引导方法来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这些数字都是以0或5结尾的数字。给予这部分答案的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另一学生则反复思考得出了:他们都依次是“5”的倍数。同样给予这部分学生掌声。
这样的课前情感互动交流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主动接受数学这门课程,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防止单调的灌输模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获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教学效益。
在情感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情境互动教学,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育期,更加倾向于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加快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做排队游戏,让学生通过数队伍中的学生数来明确班长在第几排第几个,教师又在哪一排等。
通过情境的设置能够为学生营造形象的教学氛围,化抽象的知识为形象的感受,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必需的技能。
课堂互动教学还应该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使学生养成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分组,几名学生一组,共同致力于课堂问题、难题的相关讨论,这其中要注重小组成员的互补性搭配,各小组成员以承担小组整体成绩的职责进行合作互动,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就是为小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是一道数学难题,或者几个计算题等,让小组学生合作讨论数学难题的解决途径,相互研究数学的正确解决方法,接着设置几个计算题,让小组学生每人一道计算题,相互比拼谁的运算最快速、最精准等。
在任务驱动下,各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努力,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而且其中会伴随着相互间的'讨论与沟通交流,这样就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四、经常开展讨论会,增进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交流与讨论,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互动与讨论,教师要意识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而且要明确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学习感受与学习体会,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学习心得交流讨论会,让学生通过学术交流讨论说出自己在各个学习章节、各个知识项目中的感受,并鼓励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供全体学生交流和分享,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言情况等给出评价和总结,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明确科学的题目理解思路,从而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去解答问题,不断调整与转变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缺点和弊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等开展单独的师生交流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数学学习难处,开展课后一对一辅导、一对一教学等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教师必须注重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更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3)。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八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粉笔、黑板和教具结合自己的语言讲解来实施教学,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数学问题来说,不是十分奏效,而且无法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学习气氛低迷,教学效率不高。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革新,教师可借助网络上现成的课件、教案、图像视频等资源来丰富数学课堂,通过交互式白板来吸引学生的探知兴趣,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
(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搜集引擎自主查询到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学习具有了很强的自主性,尤其是在前置预习的阶段,可按照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案,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即“独学”。而在正式学习阶段,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成员间的“独学”所得,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即“群学”。不管是“独学”还是“群学”,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这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是全然不同的。每个学生在完成了各自的学习任务后与小组成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到了自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设备,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因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和主导,而摇身一变以一个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思想的交流,不光要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发展。在“班班通”的环境下,学生成为了知识建构者,正式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培养了能力。
二“、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的强大搜索功能和多媒体设备的完美整合使得我们的课件兼具智能化和互动性,显示屏上的幻灯片、flash动画、音频等将陌生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极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在回答课堂问题时,学生也能从显示屏上的画面得到启示,使回答的准确率得到提高,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更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提升教师教学热情。
“班班通”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粉笔加黑板的单调教学形式下解放了出来,“班班通”不仅能帮助教师设置教学情境、立体呈现知识,还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提供依据,这使得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升课堂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了双赢。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而言,“班班通”的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师才能帮学生获得对知识内容的高水平理解的状况,如今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机会增多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所以学生的这种提高无疑也感染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让教师更加积极地备课,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数学是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举足轻重。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还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新的教学形势之下,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班班通”的诸多优势,为学生们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中的很多概念和公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和复杂的,学起来难免有些枯燥,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但是“兴趣是引导孩子学习的第一动力”,教师不得放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数学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图形、动画等的插入,突破教材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引入图形的周长时,教师使用课件再现了运动会上田径运动员跑完800米的过程,用闪光的红线把整条赛道围住,让学生不得不注意到运动场的“周长”,从而开始琢磨教师这样做的用意,不知不觉就把心思转移到了对“周长”的探知上来。又如,在《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可在导入阶段设计一个转盘抽奖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示屏上出现一个电子转盘,被平均分成了五份,每一份的颜色各不相同,转盘不断沿着顺时针在转动,学生随机喊“停”。当转盘完全静止时,若指针停留在红色的区域内,学生就可得到一颗糖果,否则没有奖励。在玩了几轮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多得糖果?“”想!”“那么我们把这个转盘改一下,该怎么改呢?”有学生提议将整个转盘都涂成红色,并得到了一致的赞成。教师再问起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只说指针可一直停留在红色区域,却说不到其本质,直到预习过的学生说“概率变大了”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教师顺势便可成功引入“概率”的概念,在学生情趣高涨之时学习新知识,使事半功倍。
(二)充实内容,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班班通”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动画等手段赋予了课堂教学内容无限的活力和表现力,让学生享受到了数学审美的乐趣。同时“班班通”还具有扩展教材知识外延、扩充课堂容量的作用,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思维的启迪。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时候,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分析判断,学生已经能够按角度的大小把三角形分成三类了,而为了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教师接下来可利用“班班通”中的希沃软件开展“猜猜看”的课堂活动。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但只露出直角,把其他两个角都遮住,让学生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接着又如法炮制,只露出钝角三角形的钝角,学生也能很快就准确地分辨出是钝角三角形。但是轮到锐角三角形时,仍然还是用屏幕遮住两个角,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的说法就开始不一样了,有的一口笃定是锐角三角形,有的则不敢确定。这时候教师就要出言引导:“如果要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还得再知道一个角的角度是多少!“”为什么呢?“”也许藏起了一个直角,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许藏起了一个钝角,是钝角三角形”……这时学生们的精神非常振奋,思维也在互相激发中得到了启迪,“要弄清一个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至少要知道它的两个角是否都是锐角”,并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性质牢牢记在了脑海中。
(三)灵活转化,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就算一个专业知识过硬又善于表达的数学教师,在面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时,也难以轻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抽象的知识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务必理解掌握。而“班班通”的优质资源整合功能,能够轻松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化、平面到立体的转化,帮助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问题,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猜测,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如果学生中有想到正确推导方式的,教师就可通过“班班通”把学生的描述再现一次,如果学生中没有人想到哪怕一种推导方法的,教师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割补视频播放一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平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使其拼成一个长方形,此时用红线突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自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x高。“班班通”就是这样利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成功突破重难点的,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固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巧设练习,逐层提高学有所用。
小学生的心理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改变课堂练习的形式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证做题效率。“班班通”的引入为高效练习搭建了良好平台,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容量大、花样多的课堂练习,在增强练习趣味性的同时及时做到反馈和矫正。仍然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在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可采用“闯关”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只有完成了上一关卡才能进入下一关卡),循序渐进、逐层提高。第一关:口算题。让学生利用公式准确地计算出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考察学生对公式的熟练程度和口算水平。第二关:变式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72平方厘米,底和高都为整数,求底和高分别是多少。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第三关:判断题。判断图中所示的几个同底不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并说一说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同样都是练习,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使练习更多了一层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缩短了“学生练习—教师批改—学生订正”的周期时间,使得反馈更及时。这样的课堂练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新知的深化和提升,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时效性。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班班通”的环境下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心态,有效利用新兴教学技术使数学知识变得易懂易学,为学生们营造一个丰富高效的数学课堂。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十九
在本课教学中,李辉老师在复习了上节课的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后,为学生创设了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学生依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欲望强,提出的问题也很多,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解决。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李辉老师在学生初步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后,引导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然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让学生通过完整准确地语言表述倍数问题的意义,最后运用构建起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决实际问题。从李辉老师的课堂中不难看出,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在讲题中思路明确,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与解题策略。
虽然是节公开课,但老师十分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经常提问不举手的孩子,在独立解题的过程当中更是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李辉老师尽量避免以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课堂中的每个活动都采用不同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独立操作、思考以及师生、生生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人人动脑想,人人开口说。而必要的练习是本节课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精心设计习题,做到精练、巧练、及时练。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练”,练说练讲,练习做,同时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李辉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优质的数学课堂无不时时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在数学课堂上思维是“魂”,抓住了思维训练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二十
新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开启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性灌输,而是要朝着互动交流、相互沟通的方向发展,打造活力、生动的高效课堂,这其中的互动不仅局限在话语沟通上,同时还包括情感、情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在互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热情。
一、加强情感互动。
数学的教学需要注重情感力量,消除学生对数学抽象符号的厌倦感,因此,课前教师应该单独抽出几分钟组织情感互动交流,可以通过设置小游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鼓舞并振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数字510152025――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隐含在字符串中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其中教师可以用一问一答的启发式引导方法来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这些数字都是以0或5结尾的数字。给予这部分答案的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另一学生则反复思考得出了:他们都依次是“5”的倍数。同样给予这部分学生掌声。
这样的课前情感互动交流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主动接受数学这门课程,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防止单调的灌输模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获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教学效益。
在情感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情境互动教学,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育期,更加倾向于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加快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做排队游戏,让学生通过数队伍中的学生数来明确班长在第几排第几个,教师又在哪一排等。
通过情境的设置能够为学生营造形象的教学氛围,化抽象的知识为形象的感受,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必需的技能。
课堂互动教学还应该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使学生养成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分组,几名学生一组,共同致力于课堂问题、难题的相关讨论,这其中要注重小组成员的互补性搭配,各小组成员以承担小组整体成绩的职责进行合作互动,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就是为小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是一道数学难题,或者几个计算题等,让小组学生合作讨论数学难题的解决途径,相互研究数学的正确解决方法,接着设置几个计算题,让小组学生每人一道计算题,相互比拼谁的运算最快速、最精准等。
在任务驱动下,各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努力,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而且其中会伴随着相互间的'讨论与沟通交流,这样就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四、经常开展讨论会,增进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交流与讨论,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互动与讨论,教师要意识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而且要明确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学习感受与学习体会,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学习心得交流讨论会,让学生通过学术交流讨论说出自己在各个学习章节、各个知识项目中的感受,并鼓励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供全体学生交流和分享,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言情况等给出评价和总结,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明确科学的题目理解思路,从而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去解答问题,不断调整与转变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缺点和弊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等开展单独的师生交流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数学学习难处,开展课后一对一辅导、一对一教学等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教师必须注重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更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3)。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二十一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上,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乐于探究和主动参与以及勤于动手,不但要对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小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小学生接受的心理和数学学科特性出发,重视小学数学环节的创新[1]。
一、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
师与生和生与生以及学生与他人之的互动,就是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育上,让数学教材不但要为我所用,又不能让数学教材限制和约束自己,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小学数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增删,使小学生感到生活的到处都有数学,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激发起来。例如,学习《小数的性质》时,刚上课,教师故意在黑板上写上4.40.400,小学生看到教师不动声色地写上几个数字,就会感到非常好奇,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有什么意图?教师再比较神秘地问学生:“我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同学们猜猜看,”学生们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思维开放了,有的小学生说,末尾添上0数字大小有什么变化?还有的说,这几个数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变化?教师这时再问学生,“同学们,谁能让这几个数字变得相等?”这时就会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小学生们开始交流和议论。小学生很快想到在1、10、100的加元、角、分的单位。教师这时可以说:不加单位,也能将这三个数相等,知道老师会有什么方法呢?这也是这堂课老师要讲的主要问题,将这种情境形成一个悬念,致使小学生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得以有效地培养[1]。因此,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地运用教材,让教学教材服务于数学教学,既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尊重,又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
二、新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探索。
大课堂的数学教学,对于传统的教师作为主体的讲解比较有利,但是,对于新课程改革后的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却很不利。因此,应该将小组教学模式积极地进行开展。有效地运用小组教学,能够将集体教学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将师与生和生与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密切接触的机会进行提供,对于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非常有利,无论对于促进个体社会化,还是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是有效的途径。对于班级和小组以及个人多种学习方式互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对于小组研究和讨论的学习方式重点地加强,将数学大课堂的讲解学习方式尽量削弱。划分小组,通常8个人为一个小组,学生兴趣爱好和性别的相互搭配,都应该照顾到,小组组建起来后,应该相对稳定,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以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既能够增进小学生之间的友谊,又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从而使教学育人的目的得以实现[3]。
小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接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小学生就越喜欢主动且自觉地去接受知识,这是心理学研究曾经证明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上,应该有效运用恰当的导语和情境的创设,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来,情景创设需要选用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然后导入新的数学课中,在课堂数学教学中,如果恰当地将导语运用,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得以实现。例如,学习2-20这十个数字,教师可以将校园作为生活的实例,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图片,互相交流,使内容数据产生出来,学生对于抽象数就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于2字,引导小学生发现美丽校园的树上有2只小鸟,由此,学生又会发现周围2字的东西……在数学课上,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结合情境,自己来编和列式解题。如此这样,就能够将数学教材中所缺少的生活题,变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小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
四、小学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中学习。
合作探究这个关键的数学课堂环节,需要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共同来创造,是将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致使师生和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方式得以实现[4]。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合作交流情境为小学生创设,对小学生进行鼓励,让小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同时,还要与小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的目的是将小学生的责任增强,在共同的合作中,让小学生学会去倾听别人、尊重别人和评价别人,以及怎样才能够将自己的观点更好地进行表述;竞争是为了让小学生学会求同存异和取长补短以及统一意见,能够更好地合作。合作交流需要将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激励合作交流机制建立起来,让小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和交流。能够达到师导生和生教生以及生强生的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数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引导和帮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致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和自主探索地去对数学进行认识。
【参考文献】。
[4]王秀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04):45.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题目(优质22篇)篇二十二
透过精彩,冷观“好课”的背后。
给学生一根拐杖还学生一份自信。
“控制是为了飞得更高”——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语文课与经典的美丽约会——我与孩子们的“经典”情缘。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探究,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冷思考。
回归常态,让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聚集体验:生命意义的超越与升华。
把迷路的心灵找回“家”
把握“参与时机”,提高阅读教学效能。
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精彩缘于瞬间。
端五节的鸡蛋“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