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是我们对书中观点和思想的思考和吸收,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得不错的读书心得,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一
“有效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的,也是在低效教学的前提下提出的,这也是一直困扰着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接下来就跟本站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范文吧!
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
课件。
园]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深入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有序课堂的有效教学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教学设计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环节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课堂环节的密度过大,有的前松后紧,没有较好地把握学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应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优化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保持适度信息,讲在该讲时,放在该放时,综合考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
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1)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改换。即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2)将教学环节提前或者移后。(3)给学生搭桥引路,让学生顺利的说下去。在学生发言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想办法给予帮助,引导,让其顺利的达成目标,生成精彩。另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时调整了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协调了,就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明显,课堂教学就变得有效。
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有效教学十讲》我受益匪浅。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生日之际,收到吕主任送的一本书:《有效教学十讲》。扉页上吕主任的。
寄语。
让我既感动又倍觉激励,我决心好好研读这本书。
该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他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与校本教研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他撰写了多篇有关论文,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的报告很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这本书就是他的关于课堂教学和校本研究的论文和报告结集而成。
看这本书,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英国文豪萧伯纳说:“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愿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
原来一直简单地认为,只要我上的课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然而看了书中的论述,不禁为自己的肤浅汗颜。余教授指出: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方法,进入某种过程,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应该是每个教师都会想到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怎么衡量呢?最基本应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自觉自愿养成学习习惯,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欢乐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前提。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也应使教师本人获得提升。我觉得有一个词能够很好地概括这个意思,即“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必须不断自我充电,从而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关注学生,也关注自己,能够自我提高教学的调控和分析能力,日益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余教授有一句话非常鼓舞人心:教师不断从教学当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这是教学最根本的吸引力。
对有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以后,我发现要实现有效教学并非易事,我们正走在有效教学的路上,或者某个时候曾经达到过。学无止境,优质教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教授指出:优质教学一定是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优质教学的定位是:优质,高效,高境界。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有思想。教师要有思想,对教学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二、有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启迪学生。三、有激情。教师有激情才能够带动学生走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情境中,并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四、有个性。教师要经过长期的打磨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五、有文化。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学,就是高层次,高境界的教学。
二、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美舍的英语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课堂上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新知的导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的体会是创设情境能够让孩子们更自然更愉快地学习新知识,记得更牢固。书中对此做了更详尽的解释和陈述。情境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余教授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作用就象是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情与理性,以及旧知与熟知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习和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书中关于情境的创设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提示,就是情境的创设必须联系生活,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生活也是“汤”,枯燥的知识,是很难被理解和吸收的,知识要融入生活中,才容易被学生消化。
关于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余教授作了五点归纳:一、基于生活。即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挖掘利用学生的经验。二、注重形象性。首先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其次应该是形象具体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三、体现学科特点。即紧扣教学内容,凸现教学重点。四、内含问题。内含问题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五、融入情感。这一点引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最为贴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也是我们美舍的一大教学特色。我在美舍执教有一年了。这一年当中,我从起初被动应付地写干巴巴的教学反思,到习惯主动地把课堂的精彩瞬间或教学尝试记录下来,我感觉自己受益其中。教学反思使我不断扬长避短,改进工作。至于如何写教学反思,我总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今天写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小插曲,明天写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看了书中的论述,我才知道反思有这么多门道。
余教授说,自我反思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那么他永远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和真正超越。自我反思不但能够提高教学经验的质量,还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就教学工作而言,依据反思所涉及的教学进程,可将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师的自我反思又可以从教学实践、理论学习和相互借鉴三个层面展开。我们通常所作的教学实践的反思应立足于以下三点:一、总结成功的经验。每一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或者有收获之处,长期积累下来教学经验必将日益丰富;二、查找失败的原因。教师应本着豁达的胸怀,无论教学设计得如何完美,课堂教学如何精彩,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三、记录学生情况。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自从看了书中有关自我反思的篇章之后,我写反思不再随意而为之了,每一天,我都做到在反思中记录收获、不足和学情。
余教授指出,教师要善于从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那么,我这篇读书心得,也算是在理论学习中的自我反思吧。
《有效教学十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中的一处迷人的风景,在此也向赠书之人致以深深谢意!
本学期读的书,是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近半年来,书虽是断断续续读完的,但每每想起书中的故事和道理来,依然还饶有兴趣。
余文森教授是国内课程与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在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尽管我是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研人员,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需求,但平常读书,我依然对艰深的理论书籍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是我拒绝深刻,而是里面的道理和一些晦涩的表达的确太费脑筋也太难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不一样,这是一本有很多小故事、小案例,都是平常教学中会遇到,会看到的小事,但又能给人很多启发,带来一些真实促动的书籍。
整本书以讲座的形式,讨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十个话题。在这十个话题中,余教授的绝大多数观点都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在这些观点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
1.关于对学生的爱。教学活动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爱,学生能感受到。但是很多教师只知道要对学生奉献爱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在成为教师之初,我也有这个疑惑。在书中,余教授讲了一个“老师,请你多看我一眼”的故事,老师们都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学生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希望老师多看我一眼,多关注我一下。看到这里才明白,教学中的爱,不是大道理,不是大奉献,而是一个关注学生的眼神,一个关爱学生的动作,一句关心学生的话语,简简单单。
2.关于三维目标的解读。在这部分内容中,余教授引用了把三维目标比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一个人的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的比喻,指出了“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强调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反观我自己的教学,由于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刻,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我经常是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门别类的表达;每节课非常明确地列出三个目标,而三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很明确的环节体现,错把三维目标弄成了三种目标,目标达成不是渗透性,整体性的,也从不区分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三维目标被活生生地、机械地割裂开来。这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
3.关于课堂情境的运用。随着课改的深入,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渐渐发现,由于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热闹了,但教学效率却低下了。在第四讲中,余教授就说:“你不能绝对化,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只是学习的凭借或工具。”一个形象的比喻又点出了情境的价值: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是呀,既然要创设情境,就得有效地辅助教学,而不能成为摆设,否则,就不值得我们花心思,就让学生直接把“盐”吃进去了。
4.关于对学生的夸奖。新课程的教学下,大多数人都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导致夸奖泛滥,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很多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现,都一味给予表扬,回答错了就表扬他有勇气。事实上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夸“出来的。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当然,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学习“余音”,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二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被重新提起,并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美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进步与发展的必要因素,它对培养和强化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意义十分重大。下面就谈谈实施有效教学后对美术教学有何帮助: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如可将挂图、模仿、音乐、微机、讲故事等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美术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充分达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感受,创设情感教学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一节课都可能有新的惊喜、新的发现、新的思路、新的问题,要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势利导地教会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
中学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学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做敢为。不同个性的学生,他们在观察事物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绘画表现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
我们学校对于音美课实施了选课制,其中美术课主要开设素描、书画、工艺美术、普通课四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爱好和特长自己来选课上,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学生在各自的特长和爱好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做美术作业时,个性非常突出的学生,其作业经常地与众不同,他们的想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别出心裁,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对于存在的不足,教师应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活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源泉,新鲜有趣的事,时时激发着学生的创作灵感,引起绘画的冲动,要想让那些饶有意味的生动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是需要学生仔细地观察,并对所表现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没有这一过程,绘画形象就会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或根本就产生不了的,所以观察是绘画创作的基础,由此产生的好奇心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动力。
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材陈旧,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尝试。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根据科学的最新发展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又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教学方法改革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是在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即不是要求学生如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求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启迪学生;二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即不只是从某种知识体系出发,还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去实施教学活动。只有更多的教师能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彻底打破日前仍在学校中存在的沉闷、僵化的教学气氛。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表现个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当然也首先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是师生共同探险的历程。教学过程就是资源,学生是教师的资源,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开发别人的同时也在开发着自己。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潜心研究,在探索中求创新、求发展,为美术教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三
一堂有效的教学课程,是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一堂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蔗糖堂课就是有效饿,学生们学到了东西,结合实际,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性与否。备教材要备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的呈现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备课程标准,要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将本节课的考点抓出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而以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堂堂有所得。另外课堂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讲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上课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要般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关键”部份。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份,以免学生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采用易于学生喜欢的语言,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其次,上课时少讲,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主演的角色,我们在上面眉飞色舞了一通我们是很条理了也明白了,但学生究竟会的并不多。通过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将本节知识以学生的学为主要过程进行而不是老师的讲,多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另外,要考虑的是在讲授中要提供鼓励性的即时评价。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一节课就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针对班内的全体学生进行反复提问。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言的,“你把刚才的回答再说一遍!”“你再来说一遍,”“谁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类似这样的问话,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更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这种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用“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谁听懂他讲的意思了?”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你能解释一下吗?”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用“你有新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异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优化的意识,用“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引导学生再次提出问题,把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难点反馈出来,再次引起学生的质疑。这样引导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的交流过程就是有效交流的过程。
课后反思不在多,贵在精。可以记录这些内容:
(1)记课堂生成。在课堂学生表现如何,学生的讨论有哪些精彩的成果,课堂上生成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能够为教师的下次备课提供可借鉴的素材,使备课中的“备学生”有据可以。
(2)记下规律。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有所感悟,应该及时地将这些感悟记下来,从中发现点滴的教学规律,并思考提炼出实用而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3)记下精彩。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应该在备课中有批注或勾画。这些记号可以用固定的色彩做上醒目的标记,并在旁批上做上点评,这样不但可以为下次备课提供捷径,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资源共享。
(4)记下败笔。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但须及时发现并总结,避免下次重蹈覆撤。对课堂教学中的败笔进行回顾、梳理,并探究剖析其根源,有利于教师自身快速成长、迅速成熟。
(5)记下灵感。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时教师会从那里得到灵感,甚至产生顿悟。这是一定要将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
作业不在多在精,一天十个选择或者五六个选择一个大题认真做完,有希望做完。太多了他就一二一一点也不做了或者胡弄你。“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新课程下的教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四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学生如何学习更有效和教师如何教学更有效。
有效学习可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听说”。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多听常说,提倡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就打破了旧式的“哑巴英语”。三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英语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四是“再创造”。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
有效教学也可用六个字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教师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发展及学习过程,才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才会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着重探讨拉如何使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进入课堂之中。通过介绍西方课堂设计的理论和教学策略,总结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之前,我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大概念较模糊,通过学习,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概念有了清晰理解。教学模式往往都包含内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效果评价等几部分。一般来说,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它不同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通过“调控”来活动,比起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其内涵更丰富。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定型的教学范式,它有一定的实现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之相比,教学策略则相对比较灵活,它能根据目标的变化而调整,有时甚至会根据情境的.变化,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并做出改变。同时,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而教学策略的建构和使用也有助于形成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就是在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相互活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大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看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后,我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也深感以前所熟悉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越来越难以应对教育改革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挑战着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学习着的角色。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因此,我作为一名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观念,应该自觉、自主、自动的学习。终身学习不仅应成为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应成为一种。只要在教学上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不断变革,才能使教育过程成为个人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学会教学的各种策略,如提问策略、练习策略、评价策略等,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五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那就要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发展,也是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在做好这两个问题的前提下,我们的教学才会走向优质。
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背景知识,内化为对教学有用的东西,使文本在学生眼前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谨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通过阅读这一段我理解要提高教学效率,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从钻研教材入手。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掘,领会其蕴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进一步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对《有效教学十讲》的阅读,我才刚刚接触它的皮毛,今后还将继续深入阅读,要达到触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课堂是我的目标,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坚决杜绝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自主快乐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六
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四川省著名的教育专家肖成全教授认为,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现在,我们通常用“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来替代“好教师”、“好教学”。我们在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时,要考虑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重视课堂里的师生的“互动关系”,并把“师生互动”作为有效教学的中心问题来考察。在进行课堂评估和标准化测验中我们发现,大约有五种教师行为与学生理想行为密切相关,我们称之为关键行为。因为它们对有效教学至关重要。这五种关键行为是:
1、清晰授课。
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教学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
有效教师授课时具有以下特点:
(1)使要点易于理解;。
(2)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3)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的特殊习惯。
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他们常常跑题,他们的讲话或者其讲话的方式削弱了内容显现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学,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而且学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就有更多时间用于教学。
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多样化的提问,“提问”是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事实问题或过程问题,聚集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另一方面,多样化教学表现在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方面。研究表明,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强教学的多样性。
3、任务导向。
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教师必须予以回答的有:
(1)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时间?
(2)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
(3)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
所有教师都需要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让他们享受学习。如果教师把大多数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而不是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材料上,然后才让学生获得教学内容,那么,相比之下,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接下来课堂上“师生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就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与教师教授某个论题的时间不同。它是指用于学习的时间百分比,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真的在学习,忙于教学材料并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受益。有时尽管教师可能在任务导向下教学,也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最多的内容,但学生可能并没有投入学习,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积极地思考、操作或使用教师提供的内容。这种不投入可能涉及对或隐或显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学生们跑下座位、谈话、看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书的时候,很显然就没有投入学习。学生们的不投入方式还可能更加隐蔽,比如看起来精神集中但实际上却在走神。教学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一个事实是:在上课的时候有可能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走神。在纠正这种类型的不投入可能很困难,它需要改变任务本身的结构以及对学习者的认知要求。这就要求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安排引发学生投入学习活动。
5、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已经成为任务导向和学生投入率相关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难度水平由学生的成功率来衡量,也就是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有如下三种难度水平:
(1)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误。
(2)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
(3)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
研究表明:教师的任务导向(教学时间)和学生投入率与学生成功率密切相关。中高等水平成功率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成就,这是因为教师讲到了较多的处于学生当前理解水平的内容。而且,产生较低错误率(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调查研究显示,普通学生把大约一半时间花在那些能带来高成功率的任务上,研究还发现,一些学生在高成功率的任务上所花的时间超出平均水平,结果他们的成就更高,记忆力更好,对学校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些调查结果暗示人们:学生应该把60%--70%的时间花在某些任务上,对所教材料他们几乎能完全理解,只是偶尔犯错。中高水平的成功率将使学生掌握课时教学内容,同时还提供了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因为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一些思考,比如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等。在策略方面,这对于自我导向学习和学会学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很多教师这个学习阶段花的时间不够充分,而这个阶段对于学生达到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的目标特别关键。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以上所述是促成有效教学的五个关键行为,也是有效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行为,只有具备了这样五种关键行为,教师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七
读了《有效教学十讲》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呢?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当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学习阶段的时候,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和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我们来看几个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
1、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尝试教学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
一、出示尝试题。
二、自学课本。
三、尝试练习。
四、学生讨论。
五、教师讲解。
2、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
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二、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
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在汇报时,“后进生”有优先权。
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五、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3、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其主要的步骤有五个:
第一,启发。就是提示当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阅读。就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第三,练习。既然读懂了课本,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题。
第四,评议。就是当时知道结果。这一步很重要,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当场核对或订正答案。
第五,小结。教师下课之前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依据教学是一种变动的、动态的观点,把教学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完全依靠教师阶段”。第二个阶段叫“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第三个阶段叫“相对独立阶段”。第四个阶段叫“基本独立阶段”。第五个阶段叫“完全独立阶段”。
按照江山野先生的观点,到了高中,学生就进入了“基本独立阶段”。学生能基本看懂教材的内容,即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要多看几遍,但是总归能看懂80%。这时候需要老师教的也就是20%,如果老师要硬教100%,那么学生的80%的独立能力就要丧失,老师的教就不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无效的教。我们的教学就要立足于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来展开,这样的教学才会促进发展。我们的教学要瞄准、针对这个发展区,通过教学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不会的变成会的,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是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两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所谓温故知新。没有“故”哪儿来“新”?这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成的。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这本书的名字,那么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有效教学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不仅让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而且教学效果好。一句话就是又好又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八
刚拿到《有效教学》这本书时,说心里话并没有在意,下定决心认真看后才发现这本书真奇妙,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确实是深有帮助,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是有效备课。在本章节中,提到了一些怎么样备课才实用的一些意见和做法,在我看来很有道理,比如说在怎样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上,书本上的阐述就很有道理:说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词语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作为教师,首先应整体把握初中阶段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年级阶段的目标,这样备课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了总目标和各年段目标,教学低段的备课可“高瞻远瞩”,中段的备课应“瞻前顾后”,而高段备课在冲向总目标的同时能“居高临下”,这样能注意个年段间的知识衔接,避免“各自为阵”的盲目性。如果把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看作“面”,每篇文章看作无数个“点”,点面结合,就能达到实用、高效。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预设上,我们如果能从目标、核心环节、练习、板书、变化等多方面考虑备起,并且多参与有效的集体备课,那么对于我们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其次在有效指导方面,要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反省。这话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因为平时我们也做了,也写反思随笔了,也知道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但真正领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成长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们还要不断地终身地去学习、去反思、去换位思考。这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从现在开始,我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反思、自查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自己主动反思:课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哪一部分是教学中的亮点?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九
有人曾问我们,在你的课堂生活史中,你有过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时候吗?你有没有体验过课堂气氛很好的经历?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读了《有效教学》第六章和第七章后,更加明确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辅助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的行为。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可以从内在需求、外在诱因、中介自我调节和归因等几个方面入手。而课堂强化基本策略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常用的课堂强化术有六种:言语强化、飞言语强化、替代强化、延迟强化、局部强化、符号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本知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让情感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自然状态下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引起心理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形成。如:在学习初三思想政治活动课“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时,学生在阅读这部分内容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一个个数字、一段段描述的同时,就会油然而生出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时,知识的传授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就能达到互相交织,水乳交融的和谐。
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情感教育,最大好处是使情感教育有理有据,不空洞,学生容易信服,不易产生心理上的逆反。又如:初三教材中有一段介绍爱迪生发明电灯过程的材料。通过学习这段史料,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道路是坎坷的,它需要攀登者的奉献精神,任何怕辛苦,想走捷径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就要勤奋刻苦的观念。此类事例,在课本中俯拾皆是,这些思想性极强的内容,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情感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契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活动即为通常所说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的任务比较复杂。一般认为,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的是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群体规范、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等;课堂环境管理是指对课堂中的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的安排、社会心理环境的营造等;课堂纪律管理指的是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制订与实施,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
班级的性质也影响着课堂管理。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如有的班级本来就比较优秀,对于这样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其固有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侧重于让学生自控自理。而对于那些纪律相对涣散的班级,教师则要更多地发挥权威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监督和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这两者一定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课堂中利用所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我们不断进取的目标。人生路长,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而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学习。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
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用本书作者余文森教授的话说,“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需要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有效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有很多的现实意义。有效的教学,不仅是在口头上,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施,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立竿见影的效果,马上教,马上会,"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
每个人都想被关注,尤其是小学生。如果每一项活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空间都以孩子为中心,那就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
教学过程应该是愉快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一群自信、阳光、敢担当、睿智、机敏、热情、善良的孩子。
日常教学活动安排必须始终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此外,教师应带着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与学生建立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
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中,孩子们的心中会有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就需要与学生有一个正常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了解学生的想法,我们必须接近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亲近。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随意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效教学强调纪律、秩序、形式、模式、规定和制度,追求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预测性太强,"没有意外惊奇".可是,我们忘了"生命不能被保证",真正的教学一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教师真是一个有学问的职业。不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还要把这些都交给学生,而且硬生生的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不行,还要用各种方法: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等等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
我想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身体力行,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才能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一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个外国的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漏地顺利进入瓶子。于是他按照这种方法很快装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欢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
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是发现了沙子进漏斗后都流出来,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头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也没有体验任何失败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为这个玩沙的过程一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那个外国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与沙同乐的时候,这个中国孩子已经玩腻了,正缠着妈妈要抱。
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已不再平静:在教学中,我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了吗?我是否也充当了中国妈妈的角色?对于孩子学新知的探索过程,我是否总是在无意或在好意中干扰了这一过程的自然进行?答案肯定的!不止做过,还不止一次。在我的思想理念中,虽然已有了一些强调"过程"的意识,但我也不是认为孩子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吗?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不也多少次地手把手地教孩子,让他们很快地学会比较难的知识吗?忽然想起了以前听过的“做中学”“玩中学”,原来还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终于,在我的脑中理论和实践的断路给联结上了: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理论与实践链接的顿悟的惊喜令我兴奋!在未来的日子里,就让书香继续浸染我吧,我将会迎接更多的反省!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那就要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发展,也是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在做好这两个问题的前提下,我们的教学才会走向优质。
一、从学生方面。
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教师方面。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背景知识,内化为对教学有用的东西,使文本在学生眼前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谨记苏霍姆林斯基的。
名言。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通过阅读这一段我理解要提高教学效率,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从钻研教材入手。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掘,领会其蕴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进一步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三、从教学方面。
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
四、从反思方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对《有效教学十讲》的阅读,我才刚刚接触它的皮毛,今后还将继续深入阅读,要达到触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课堂是我的目标,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坚决杜绝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自主快乐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刘向说过: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了《有效教学十讲》如珍似宝,同时也感慨不已。当久了老师,让自己能认真的读一本书,而且不是所谓的闲书,还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不知道大家如何,对于我是这样的.但是当我打开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打动我的是余教授的亲切,从字里行间透射出的诙谐与诚恳,他用敏锐的目光,娓娓道来的语气和生动的比喻,向我们表达了他对当今教学的看法。其中信手拈来的案例,是我们一线老师的参照物,这真的是弥足珍贵。我记得林高明老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有打开教室的门,才能敞开学生的心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说的是,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走学生的心门,正所谓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不敢说有什么体会,就暂且谈谈一些心得,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之后我有很多的疑问,每次上完课之后,总觉得不满意。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满意,问题出在哪。当了近十年的老师,现在去回想说,让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时,居然是茫茫然的,我在上课的时候,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华而不实,一心想让课堂热闹,可是事后回想起来,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了多少,我自己都不知道。这可能就是涉及到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今天才意识到这一点,真的很惭愧。
这本书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第二讲的教学的生成性。不知道老师们对旧版本的《景阳岗》这一课有没有印象,里面有一道思考题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要提倡保护动物,可为什么要来学习这一课昵。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真的是各抒己见,气氛好不热闹。有的同学说,武松要上景阳岗,当然要把老虎打死,要不然,他自己就得死。学了这一课,我明白了,应该出手就出手,所以我们要来学习这一课。我当时还表扬了这位同学聪明呢。有的同学说,武松太残忍了,不需要把老虎打死,只要打昏,照样可以过岗呀。当时我表扬这位同学说,很有爱心,还叫我们班的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其实,在当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学生已经偏离了思考题,我自己不但没有阻止他们,还鼓励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武松是被披的体无完肤了。其实这一个问题,是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机智、勇敢的精神,不是让我们去学习他打老虎的。读了这一讲,我才知道,这是价值观的偏离,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这真的是很可怕的事。
当然读了这本书也许是我自己的水平不够,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有一个疑惑,如果有机会,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是关于第五讲的教学关系。在125页中有对于好老师的讨论。我们六年级里有一篇课文《我最好的老师》。其中的老师,以独特的教学方法,折服了很多的学生。肯学习的学生,当然认为这样的老师是好的老师,可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是不接受这样的方法呢?其中有一位参与互动的老师,说让差生说好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可是,根据这本书里的一些作法,好的学生肯定是乐意接受的,可是对于一些宁愿老师喂一口,吃一口的学生呢,在我的课堂上我哪道不管他们了吗?当然这决对不行,可是在课室上我应该如何来平衡我的教学呢?这是我的一个疑问?请各位老师能指教我。谢谢。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二
《有效教学艺术》让我感觉实用性很强,现在我借鉴书上和网上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本书中让我感觉实用性很强,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一部分内容,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对于第四讲“导入教学艺术”,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兴趣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动力。上课有一个好的开头,不但能够启发思维,而且一下子就把能学生“抓”住。开讲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情境法、诱导法、悬念法、激疑法、连锁法、倒装法、朗诵法、解题法、展示法等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开头”的方法尽管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参与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能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学会获取最大化的学习实效。对于学生来讲,怎样利用一定的活动方式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在新的学习方式下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能设计一些活泼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但不足之处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活动方式,使学生有效学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在组织学生讨论过程中,怎样让学生的讨论过程变成一个最佳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慢慢的,学生会对讨论失去兴趣。
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导入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学生普遍爱听故事,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教师如果结合化学教学把讲课内容故事化,定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碳的多样性》一节的开始,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后,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一家美国公司垄断,非常气愤,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在塘沽建起永利碱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优异,1925年在美国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此后,他精心实验,刻苦钻研,提出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然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不是碱,而是一种盐,俗称纯碱,从而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
以前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不十分注重课的“开头”,现在才知道那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养成有“头”有“尾”的上课习惯,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效果。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升华。
教师应是明天之师。以昨天的教师、今天的知识来教育明天的学生必定会落伍。明天之师应该高瞻远瞩、胸怀世界、放眼未来,立志以今天的教育促进明天的科技,发展后天的经济,立志让明天的学生胜过今天的老师。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三
余文森教授是国内课程与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在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近期我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一书,整本书以讲座的形式,讨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十个话题。在这十个话题中,余教授的绝大多数观点都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成为我的精神食粮。但在这些观点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
在这部分内容中,余教授引用了把三维目标比成“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一个人的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的比喻,指出了“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强调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同时,指出三维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哪个维度是显性的、哪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观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很多新教师或者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刻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门别类的表达;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能清晰地辨别出他们的哪些教学是在完成三维目标中的哪种目标。他们把三维目标弄成了三种目标,目标达成不是渗透性,整体性的,也从不区分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三维目标被活生生地、机械地割裂开来。
余教授引用了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关于教与学关系的观点。江先生认为教与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论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还是在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百分之百依赖老师,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第二个阶段是“基本依靠教师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第三个阶段是“相对独立阶段”,学生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如果老师过渡包办,就不是促进学生发展,而是阻碍学生发展了;第四个阶段是“基本独立阶段”,不要老师教,学生一般能读懂75%,此时如果老师还讲系统性、全面性,仍然事无巨细、全包全揽,教师就会感到“怎么教也教不完”,而且效果适得其反;第五个阶段是“完全独立阶段”、然而,反观我们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就不加区分地从“极端控制”走向了“极端放纵”。
情境教学是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教学也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但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观察中,却常常发现很多教师的情境创设虽然煞费苦心,但却显得特别“矫情”,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有时就是一种生拉活扯的表演,就是一个噱头。在这里,余教授指出了情境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分别是“形式化情境”、“假问题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的情境”、“电灌的情境”等,对于余教授指出的误区,我认为是一针见血的,非常中肯的。
老实说,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生动的表述。余教授是一位经常深入课堂的教学论专家,尽管他使用的语言很平易、很朴实,但他所表达的道理却很真实、很实在,对一线教师也最有启发!这样的教育专家才是真正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了起来,使用普通老师听得懂的语言,表达教育的真实。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专家!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四
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用本书作者余文森教授的话说,“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需要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有效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有很多的现实意义。有效的教学,不仅是在口头上,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施,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立竿见影的效果,马上教,马上会,”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
每个人都想被关注,尤其是小学生。如果每一项活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空间都以孩子为中心,那就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
教学过程应该是愉快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一群自信、阳光、敢担当、睿智、机敏、热情、善良的孩子。
日常教学活动安排必须始终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此外,教师应带着丰富的情感给学生,与学生建立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
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中,孩子们的心中会有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就需要与学生有一个正常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了解学生的想法,我们必须接近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亲近。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随意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效教学强调纪律、秩序、形式、模式、规定和制度,追求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预测性太强,”没有意外惊奇“.可是,我们忘了”生命不能被保证",真正的教学一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教师真是一个有学问的职业。不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还要把这些都交给学生,而且硬生生的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不行,还要用各种方法: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等等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
我想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身体力行,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才能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五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责任心、爱心等,而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压抑,一种挫伤。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又苦于无处借力,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学习了《有效教学》一书。《有效教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不像一般理论书籍那样深不可测,而是植根于现实教育,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实践一个重要问题: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通过学习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学校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的还比较少。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在“有效指导”中的有效“提问”与“倾听”一节中提到:“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提问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关于有效讲授,书中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究其原因是教师的任务导向不明确。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学习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要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六
第五章提到板书的运用策略,板书往往是一节课重难点的体现,板书语言要简明扼要,布局要合理,板书可谓是一种艺术,每个老师各有自己的`板书风格。板书要形成一种风格那绝非易事。对于新教师而言,写板书可能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而更多的是依赖课件,要达到像老教师那样“拿着一根粉笔上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我会板书骆驼各个部位分别的特点以及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以及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是本课的德育目标也是难点。但我也忽略了辅助板书,辅助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小细节上的知识点,比如朗读上的、语言表达手法上的等等。得心应手地写板书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慢慢摸索、练习。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七
刚拿到《有效教学》这本书时,说心里话并没有在意,下定决心认真看后才发现这本书真奇妙,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确实是深有帮助,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是有效备课。在本章节中,提到了一些怎么样备课才实用的一些意见和做法,在我看来很有道理,比如说在怎样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上,书本上的阐述就很有道理:说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词语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作为教师,首先应整体把握初中阶段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年级阶段的目标,这样备课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了总目标和各年段目标,教学低段的备课可“高瞻远瞩”,中段的备课应“瞻前顾后”,而高段备课在冲向总目标的同时能“居高临下”,这样能注意个年段间的知识衔接,避免“各自为阵”的盲目性。如果把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看作“面”,每篇文章看作无数个“点”,点面结合,就能达到实用、高效。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预设上,我们如果能从目标、核心环节、练习、板书、变化等多方面考虑备起,并且多参与有效的集体备课,那么对于我们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其次在有效指导方面,要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反省。这话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因为平时我们也做了,也写反思随笔了,也知道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但真正领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成长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们还要不断地终身地去学习、去反思、去换位思考。这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从现在开始,我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反思、自查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自己主动反思:课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哪一部分是教学中的亮点?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八
当教师也有几年了,回顾短短的教学生涯,感慨良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应善待学生,懂得适时的鼓励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再次,教师应学识渊博。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把课上得丰富、生动、有趣。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还要注意多种教法的运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对提高认识水平大有裨益。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条件的不同,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劳动。在今天世界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每一位教师,都应不停的钻研、学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尽一己之力。
光阴荏苒,转眼一年的教学生涯又过去了。在这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在这里,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与广大历史教师共飨。
1.融洽师生关系。
1.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具有一种“向师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迅速,逐渐摆脱儿童的幼稚心理,喜欢以成年人自居,要求对各种事物发表见解,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宰学生的一切,不能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承载知识的容器。而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思考才能掌握,教师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把握“要我学”,使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2要善待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正因为学生是有情感的人而非容器。因此,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的需要。《学习的革命》一文中这样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会学会自爱。”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一味批评挖苦,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只会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久而久之,会对教师甚至对这门学科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教师能善待学生,懂得适时的鼓励学生,实施一种赏识教育。则会缩短师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我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带初一(7)(8)(9)三个平行班的历史课。在刚接班时,每次上课八班课堂气氛都毕比较沉闷,每次“周周考”的平均分都是三个平行班中最低的。后来我有意识做了一个实验,在七、九二班仍如以前一样地上课,而在八班,每当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我都给予“很聪明”“反应很敏捷”“回答得很好”“再进步”等诸如此类的肯定评价。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上课时八班的气氛明显优于其他两个班,学生很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而其历史考试平均分也由原来倒数的班级变为每次都是第一,基本上消灭了低分率,而且,学生对老师态度由原来的冷漠转为热情,乐于亲近教师。花的时间还是那么多,但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教学效果,和以前都有天壤之别。这就充分说明了善待学生与激励的作用,同样也证明了良好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赞可夫说得好:“就教师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2.教师的知识必须博而专。
2.1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注意到前后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上课时才能使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够上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如果自己对历史知识掌握的都不全面,却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经常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于在大学时代所学的那点知识,不能一味地吃老本,认为有“一桶水”,就能源源不断地使学生有“一杯水”,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更替这桶水,使其成为活水,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朱熹曾日:“半亩方塘一鉴天,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也象方塘,如果没有源头流入,也会很快干涸。
2.2教师的知识还应该博。历史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有的学生所见所闻远远超过老师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必须对各种知识都要了解。比如说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一课,里面涉及到医学、农学、数学、诗歌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对这些知识都有所了解,同时了解这些方面的趣闻野史,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谈,才能把课上得生动、丰富、有趣。
要搞好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一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同教法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避免因单调刺激带来的厌烦感,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认识水平大有裨益。同时,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法也在不断丰富,但无论哪种教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必然存在不足的一面,因此,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具体情况尝试运用不同的教法。在实践中,我注意到运用谈话法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获取新的知识。
实用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模板19篇)篇十九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对文中所提到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成绩与问题深有同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的认识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细读的愿望。品味之后发现,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理解,很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困惑,也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依据。
“有效”这个词,多少人在谈在论,多少人在努力在做,多少人为其绞尽脑汁?但是其间有多少要素?怎样才是有效?如何才能有效?说真的,虽然教了初三好几年,但让我明了地表述,也觉得很难。余老师考量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就非常清楚明了——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我们要努力的目标是——降低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这样的学习因为没有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是过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学不得不考虑获得知识的时间、结果和过程三个要素,速度、结果和体验学习心得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指标。“我们把学校的学习时间、学校课程的学习时间无限的膨胀了,挤占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因此,我们要确立节约时间(学习时间)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把更多的非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我们首先解放学生的时间,至少保证让学生拥有自己操作的时间。时间留出来之后,我们老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全方位准备,针对学情精心处理教材,深挖教材,吃透教参,准备好要教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确立一两个训练点。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新知识。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节省课堂的时间。
有效教学的关键点在哪里?许多教师在课前用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教学预设,可课堂上依然难以实现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师的课堂实施和运作,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新课程追求开放动态的课堂,教师应具备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曾经观察过一位教师的课堂,尽管教师按教学预设实施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学板块目标太多,教师没有合理控制学生的时间,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效果差,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能力显得薄弱,没能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必要的引导,无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严重削弱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堂的效益大打折扣。教师无法发现课堂低效的根源,显得无奈。
课堂开放了,教师应该怎么做?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时的课堂观察与反映能力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进行充分的课堂观察,才会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教学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而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一堂课,一般由学、讲、练三部分构成。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精练。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让课堂的40分钟产生最大的效益。
其实学习是如此,我们的工作更是如此。相同的工作量,你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完成的质量最好,而且在完成时,你是非常快乐的!这就是“有效、高效”!由此看来,天天在教室补课的人,天天占用课间或其他学科的课时来补课的人,虽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效率是不高的。安排好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高质量的工作,或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或者技能得到更好地训练,这才是有效。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