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

时间:2025-01-03 作者:灵魂曲

教案模板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规范教学流程和提高教学效果。教案模板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教学指导和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开展有条理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今日我们继续完成一些公因数、公倍数的有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2、写出100以内10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交流。

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找出的?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2题。

问题:谁能说说什么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指什么?

学生在书上完成后汇报办法。

问题:你是怎样找到24和16的公因数的?

你是怎样找到2和5的公倍数的?

学生可能用不一样的办法。

24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2和5的公倍数有10、20、30……。

2、完成第13和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办法。

问题: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指导完成思考题。

(1)小组讨论办法。

(2)教师指导解法。

四、阅读与自学“你知道吗?”[11]。

五、课堂总结。

大家在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意思,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思,其次要掌握找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办法,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二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以谈话导入,形成知识相互的联系与区别,

“谈话: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所以6可能是某些数的倍数,也可能是某些数的因数,那我们就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5)讨论互评,自主学习。

放手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寻到互学,请学生板书,

学生评价,“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介绍给大家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36=3636÷1=36。

2×18=3636÷2=18。

3×12=3636÷3=12。

4×9=3636÷4=9。

6×6=3636÷6=6。

(6)自主不失指导,掌握不失总结。

如:提问:5为什么不是36的因数?(因为36÷5不能整除,有余数)。

小结:不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就不是这个数的因数。

小结:我们即可以从乘法算式,也可以从除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提问:那对于一个数的因数从36的因数、15的因数这两个例子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对于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它们是不同的,但通过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

四、教学板书(略)。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三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二、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冀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最重要知识之一,在四年级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已经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单元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五个课时。第一课时,自然数。第二课时倍数,第三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第四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第五课时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第七课时,综合练习。

在对整数和自然数的认识中,概念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难以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在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相关计算的编排上,采取与相关知识整合、分散编排的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知识的应用性。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并能进行判断。

2.了解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

3.了解乘数也叫因数,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分解质因数。

4.在观察、探索、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四、重点。

1、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寻找2.3.5的倍数的特征。

5、区分质数和合数。

6、分解质因数。

五、说教法、说学法。

1.在第一课时自然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自然数,认识奇数和偶数。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立足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决定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法,观察发现法以及直接讲授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新知,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2.在第二课时《倍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倍数是基础,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会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在第三、四课时《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两个课时,这两个课时都是找规律。我会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4.在第五课时《认识因数、质数、合数》这一课时,我会利用故事激趣,设疑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故事,引入质数、合数的概念,举例讲授质数、合数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习加深理解。然后会让学生合作探究找一个因数的方法。从而导入这节课的教学活动。

5.在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通过复习因数质数、合数导入新知,然后在合作、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四

学校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人数在60~100之间.把这些同学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人.

分析: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那么总人数就是8和12的公倍数,再根据总人数在60~100之间进行求解.

解答:解:8=2×2×2;。

12=3×2×2;。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那么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72,96,…。

由于总人数在60~100,所以总人数就是72人或者96人,最少是72人.

答: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72人.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利用公倍数求解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倍数,再利用总人数的范围进行求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五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大公因数、小公倍数提供了需需且重要铺垫。(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略)。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刚学完)。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

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六

【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整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

【说学情】。

这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

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的“因数”的不同,过去学习的“倍”的概念和这里的“倍数”的不同。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课开始之前,与学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关系、父子关系等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一)动手操作、抽象出3道乘法算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师: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摆一摆的小游戏。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有12个小正方形,用上所有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开始。

生:……。

师: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摆法?

生:2×6=12(点击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课件】。

师:你是怎么摆的?

生:……。

师:是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现2行6列的图形)。

师:当然也可能是一行摆(2个),摆了(6行)。

师:(点击课件)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它一旋转就跟第一种怎么样?

生:一样。

师:他们算一种摆法,我们可以省略。

师:还有别的摆法吗?

生:……。

师:谁来猜猜他是怎么摆的?

生:……。

师:还有其它摆法吗?

生:……。

师:大家一起用手比划一下,是怎么摆的?

师:还有吗?

生:……。

师:每行摆5个行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避开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师: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数,都是一些什么数?

生:整数(板书:整数)。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因数和倍数”就是在整数的范围内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设计意图: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目标的参与数学活动。)。

师:以2×6=12为例,先请同学们自学大屏幕中的知识,看看从中你知道什么?

在自学完后设计了4个小过程:

1、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里,边说边指着数,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3、(点击课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4、再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2×6=1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的理解。

接下来:

生:……。

师:谁能出道这样的乘法算式,让大家再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

师:看这道算式中有没有因数倍数关系?你怎样想的?

30÷5=6。

师:谁来说说?

生:……。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再来一个15÷5=3。

师:在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里两个数之间都有因数、倍数的关系,那在。

4和20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这个呢?谁来说?

28和7。

(设计意图:从乘法算式到除法算式再到两个整数之间,慢慢渗透,最终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这个抽象的概念。)。

师:再来说说这两个。

8和24。

8和2。

生:……。

师:你有什么发现?(此时课件中的两个8变红)。

生:……。

(设计意图:课件中的8变红,突出8,在同中求异,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数,在和不同数的组合中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生:……。

师:这是你的想法,谁还想说?

生:……。

师:也就是8一会儿因数,一会儿倍数,与谁有关?

生:……。

得出因数与倍数指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

师:那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

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已有的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区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今天学的“因数”的不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师:再来一个8和8,谁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因数、倍数是在什么数范围内研究的?(同时大屏幕呈现刚才所有的式子)。

生:……。

师:就是在整数范围内研究(一般不包括0)。

师:判断2.4和43和2有无因数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不同,体会“倍”的概念比“倍数”的概念要广,在比较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三、探寻找因数的方法。

师: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吗?

2,3,5,9,18。

生:……。

师:有没有好的方法,把18的因数一个不漏的全部找到?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一号作业纸,需要借助算式的把算式写在下面,开始。

生:……。

学生汇报完教师小结:

师:也就是从1开始,一对对的找。找到了1,也就找到了18,1后面是2,找找到了2,也就找到了9,依次往下。

师:为什么不试4?

生:……。

接下来呈现写法(两头写)并用课件展示也可用集合圈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师:来操练一下,做2个对口令的游戏。

师:再来练几个,完成2号作业纸。

11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1的因数有:

学生汇报。

师:(课件呈现所有数的因数)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

(课件出示发现)。

师:口头出题17的因数最小最大。

100的因数最小最大。

100000的因数最小最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思考: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

四、练习。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

六、拓展。

完美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七、课后检测。

【设计理念】。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环节,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思考: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将完美数的介绍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比较原来学的“因数”、“倍”与今天学的“因数”和“倍数”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提炼深化,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七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以谈话导入,形成知识相互的联系与区别,

“谈话: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所以6可能是某些数的倍数,也可能是某些数的因数,那我们就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5)讨论互评,自主学习。

放手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寻到互学,请学生板书,

学生评价,“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介绍给大家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36=36。

36÷1=36。

2×18=36。

36÷2=18。

3×12=36。

36÷3=12。

4×9=363。

6÷4=9。

6×6=36。

36÷6=6。

(6)自主不失指导,掌握不失总结。

如:提问:5为什么不是36的因数?(因为36÷5不能整除,有余数)。

小结:不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就不是这个数的因数。

小结:我们即可以从乘法算式,也可以从除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提问:那对于一个数的因数从36的因数、15的因数这两个例子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对于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它们是不同的,但通过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

四、教学板书。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八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略)。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刚学完)。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指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树立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能关注短效、急功近利。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后劲。如在备课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数的介绍这一抉择上,教师反复考虑: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整体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内容时,都在一个课时就将求因数和求倍数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终本人选择舍去求倍数,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课时学习,将完美数的介绍以及小故事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四、说教学效果。

上完课后,一些老师认为有部分学生并掌握到教学目标里的知识技能目标,未掌握到有效的方法,学生思维水平与表达方式有限,把这个内容拿来在四年级上并不合适。首先,本人认为,教师这节课的引导是有不足的,教学目标并未很好的实施。本人也曾经看过有大量名师找了四年级甚至三年级的学生上过这节课。从理论上说,只要基本能完成整数乘除法的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这部分的学习。当然,放在每个年即上出现的效果理应都会有不同。同样,这节课四年级的学生有着他们自己的思维水平,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出现一些思维的无序是非常合理的,作为老师不能太关注短效,不能太急功近利。然而,究竟是否该放在四年即上,如果可以上,究竟怎样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度,各家之谈,本人仅是做了一次不成熟的尝试,只希望抛砖引玉,老师们可以给出更多的意见,作为一次有意义的谈论.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九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结论:

12+34=48偶数+偶数=偶数。

11+37=48奇数+奇数=偶数。

12+11=23奇数+偶数=奇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多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目的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3、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认识倍数和因数。

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观察拼成的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种摆法表示出来。

2、提问: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摆的?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的图形。

板书:12times;1=126times;2=124times;3=12。

(设计意图: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的”。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边说边在屏幕上显示)。

指名像老师一样说一说。

一起横着读一读,再竖着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师:如果我说“4是因数,12是倍数,行吗?”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不为零的自然数。

5、练习。

谁也能说一道算式,考考大家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若学生没有举到除法算式,就由老师举例一道除法算式。“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小结: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只要满足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一个自然数,它们之间就存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将“想想做做”第1题改为学生自己出题,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来自学生自身的材料又更加真实,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考虑到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所举例子比较单一,教师就需及时“介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内涵上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

二、自主探索,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了12是3的倍数,3的倍数还有哪些?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试着找一找,再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是无序地找的;也可能是有序地找的。)。

在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基础上明确:

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用3依次乘1、2、3、4、5……来找3的倍数;也可以每次加3来找3的倍数。

提问:写的完吗?(写不完)那怎么办?(用省略号表示)。

2、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

3、能找出2的倍数或5的倍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的倍数有2、4、6、8、10……。

5的倍数有3、6、9、12、15……。

4、观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捕捉”对方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认识,初步掌握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比较交流,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找一个数的因数。

你能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有困难的也可以小组里先商量一下。

教师巡视,有目的地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指名板演。

(可能是用乘法想的,有的找的不全,而有的找的很有序;也可能是利用除法来思考的,同样有可能出现无序和有序。)。

2、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引导:对他的方法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的?(使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3、比较“乘法找”和“除法找”的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利用学生对乘、除法运算及其相互关系的已有认识,学会灵活的思考,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

4、回顾刚才的交流,你觉得要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最大的诀窍是什么?(按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

5、能找出15的因数或16的因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

交流: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6、观察上面三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本环节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并通过两次针对性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尝试做题巩固方法。而在观察三个例子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时,由于有一个数倍数特征的借鉴,所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

四、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填表。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一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章第1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3、5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倍数与因数关系过程中,感受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认为是理解并掌握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找7的倍数。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之始,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重要。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本节课我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所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在上课之初,我会播放国庆70周年阅兵的视频,让学生们一起再次为祖国妈妈庆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同时祝福祖国妈妈繁荣昌盛。接着屏幕放大阅兵的两个方阵,请学生们算一算各有多少人?学生不难给出算式为94=36(人),57=35(人),顺势询问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新课。

通过视频导入,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二、诱导启发,发现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2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辨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首先,通过导入的问题,让学生们观察算式94=36,讲解这里的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然后让学生们根据57=35,思考“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有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的错误回答。部分学生会质疑这样的表述到底35是谁的倍数,5和7是谁的因数。进而师生共同探究发现正确表述: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顺势强调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同时指明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在整个过程中肯定学生们的发现,并给与正面的评价。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大屏幕中的算式253=75,205=100,再来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准确的回答出75是25和3的倍数,25和3是75的因数。100是20和5的倍数,20和5是100的因数。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在表述倍数与因数关系时一定要注意,由于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应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对于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考问题,向学生们投入更多的赞美语言。

活动二:找寻7的倍数。

首先,在学生们可以根据给出算式顺利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后,让学生们思考“屏幕上哪些数是7的倍数”,独立思考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报的结果会有:7=71,14=72,77=711,所以7、14、77是7的倍数,表明这是利用本节课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去解决问题。还有14÷7=2,14是7的2倍,17÷7=2......3,17不是7的倍数等答案。指出这是利用除法去解决的,可以整除的都是7的倍数。顺势带领学生总结其实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余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环节三、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我设计了课后试一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明确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进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环节四、引发反思,全课小节。

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评价。

环节五: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我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课后练习;选做题是找找生活中的运用。

二、说板书设设计。

黑板上呈现的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设计以提纲式的板书为主,这样可以很直观、很清晰、更明了的整课内容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二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有序地写出2、5的倍数,然后在整体观察2、3、5倍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一个数倍数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念的能力。

(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从例中看出4、3、6、2、12、1都是12的因数,那我们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先让学生独自找36的因数,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找的,通过几位学生找的方法的比较得出较合理的方法。接着又找了15、16的因数,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四)全课小结。

(五)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又补充了两个练习:

1、判断题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出示几张数字卡片。从中选择只有倍数和因数关系,比谁选择得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三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2、教学新课: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例二是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合作讨论,8和12的共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那些?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评议。最后小结出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并进行小结。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对重难点问题反复讲,让学生理解。

四、练习应用。

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五中的第1、2题。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四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指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树立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能关注短效、急功近利。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后劲。如在备课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数的介绍这一抉择上,教师反复考虑: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整体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内容时,都在一个课时就将求因数和求倍数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终本人选择舍去求倍数,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课时学习,将完美数的介绍以及小故事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填空。

5的倍数有:()。

7的倍数有:()。

5和7的公倍数有:()。

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

3、完成练习四第5题。

(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

(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4、完成练习四第6题。

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习四第7题。

(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样找到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的?

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2、完成练习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

你是怎样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些比较快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六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七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在对整数和自然数的认识中,概念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难以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在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相关计算的编排上,采取与相关知识整合、分散编排的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知识的应用性。

1、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并能进行判断。

2、了解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

3、了解乘数也叫因数,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分解质因数。

4、在观察、探索、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1、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寻找2.3.5的倍数的特征。

4、区分倍数和因数。

6、分解质因数。

1、在第一课时自然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自然数,认识奇数和偶数。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立足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决定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法,观察发现法以及直接讲授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新知,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2、在第二课时《倍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倍数是基础,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会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在第三、四课时《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两个课时,这两个课时都是找规律。我会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4、在第五课时《认识因数、质数、合数》这一课时,我会利用故事激趣,设疑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故事,引入质数、合数的概念,举例讲授质数、合数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习加深理解。然后会让学生合作探究找一个因数的方法。从而导入这节课的教学活动。

5、在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通过复习因数质数、合数导入新知,然后在合作、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八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有序地写出2、5的倍数,然后在整体观察2、3、5倍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一个数倍数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念的能力。

(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从例中看出4、3、6、2、12、1都是12的因数,那我们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先让学生独自找36的因数,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找的,通过几位学生找的方法的比较得出较合理的方法。接着又找了15、16的因数,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四)全课小结。

(五)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又补充了两个练习:

1、判断题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出示几张数字卡片。从中选择只有倍数和因数关系,比谁选择得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十九

分析: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那么总人数就是8和12的公倍数,再根据总人数在60~100之间进行求解.

解答:

解:8=2×2×2;。

12=3×2×2;。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那么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72,96,…。

由于总人数在60~100,所以总人数就是72人或者96人,最少是72人.

答: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72人.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利用公倍数求解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倍数,再利用总人数的范围进行求解.

2023年因数和倍数说课稿苏教版(汇总20篇)篇二十

本课是在学生对乘法运算和对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的关系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设计让学生经历操作引入概念、探索寻求方法、观察概括规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建立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概括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为此,教材安排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用12块大小同样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得出乘法算式,进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直观描述概念的意义。第二,在学生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求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概括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第三,概念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浑然一体,“四基”“两能”的落实,为后继学习夯实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等,经历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学习活动,积累了部分数学活动经验,这些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虽然此阶段的学生仍以直观思维为主,但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正逐步完善,加之小学生天生的模仿能力,使得探索学习本课知识成为可能。但小学生注意力分配能力不强,纷繁复杂的概念关系和倍数因数的多样求法易让其晕头转向,令人欣慰的是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总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新概念的学习必然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撑,整合了视频交互系统的摄像、批注、抓捕、音视频链接等多种功能,外显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有利于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学习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基于这些思考,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写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维的水平,培养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下面我结合教学流程图,说说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如何与本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作简要分析。

整合点一:视频创设情境,趣味导入揭课题。

倍数和因数是表示关系的一类概念,有关系是建立概念的必要条件,为此,链接视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以创设情境,“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父子关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用生活概念类比数学概念,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揭示了课题。

整合点二:批注整理语序,形象支撑突重点。

活动一,拼图写算式,引入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因为倍数和因数之间关系复杂,描述概念的语句冗长,学生常常被绕晕了头,甚至混淆概念。课中,采用白板的批注功能描出“语序”,图示注明概念表述的语言顺序,辅之以形象支撑,降低了学习难度,突出了教学重点。

整合点三:抓捕学习信息,以学定教破难点。

活动二和活动三,探索方法,概括特征。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特性,写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也多样化,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为此,设计“学”在“教”前,让学生先行尝试,采用摄像择点抓捕(课件呈现捕获图片),调研学情,对比全面的和漏缺的、有序的和杂乱的……捕获差异资源,把“学”的信息变为“教”的资源,让“学”为“教”所用(课件呈现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互补,从而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出写倍数和因数的方法。随后再次采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批注功能,聚焦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一数数量,拖拉板书,总结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在视频捕获、聚焦对比、互动交流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合点四:链接互动游戏,巩固新知巧检测。

借助白板的视频链接和ppt的批注功能,设计“心随我动,快乐大转盘”游戏,巩固概念,检测新知:说说两个数的关系,任意转动一次,用上倍数因数说出所指数和指定数的关系;设计转盘上的数字,写出指定数的倍数和因数,巧妙地巩固了新知,最后完成检测作业。

本课,有了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的支撑,在“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之下,用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段创设趣味性情境,架设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发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心向;调研学情,视频择点抓捕,捕获“学”的差异资源为“教”所用,实现了知识的自主生成;巧用批注以聚焦观察,在互动互补的快捷反馈中,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课末,“心随我动,快乐大转盘”游戏更是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引领学生享受着幸福的学习之旅。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指导,谢谢!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综合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类似问题。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通过具体案例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写作的技巧和表达的原则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自身在某个领域或某个任务上的得失、成功与失败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对你
5.申请书是你与招生官员或招聘人员的第一次接触,因此要确保它们有吸引力和灵感。申请书是申请某个机构或组织时必备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我们的能力和经历。无论是
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总结下来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模板和写作指导
活动总结可以增加我们对活动的参与感和满足感,同时也为未来的活动提供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活动总结有所参考。近期我院举行了第二届“
教案编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和指导。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制定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活动等的一种规划。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性文件,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进一步成长和提升的重要机会,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之一。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优点,改进自身不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书中的观点和人物,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评估和反思,有助于获取新的洞察力。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方式。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获得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领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
通过申请书的写作,可以使自己的申请更具说服力,提升成功的机会。看看以下的更多申请书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共青团*******团支部:-**是-***年
租房可以通过合理的租赁合同和权益保障,保证租户的合法权益和居住安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租房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租房者有所帮助。甲乙双方经协商,于____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的理解和思考。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
优秀作文是才情的流露,每一个字句都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和才华。下面是一些在各大作文比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提高写作水平吧。听,“咕咕咕”是谁在叫?
6.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理解,是知识积累的体现。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昨天晚上,写完了作
合同协议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确保双方的权益。合同协议是商业交易中双方达成的一种法律约束力强的文件。如何撰写一份清晰、明确的合同协议是每位从业人员必备
读后感是一个人对作品的主观感受,是个性的、独特的,对于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引导语:《儒林外史》是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和经验,加深我们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群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思考。
对于这段经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总结是对这段经历的呈现和总结。以下是一些获奖的心得体会作品,它们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深入反思和总结。段一:引言(200字
通过工作心得体会的总结,我们可以为组织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下面是一些有关工作心得体会的实用指南,希望对大家总结工作经验有所帮助。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向上级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机会,也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或不同岗位的月工作总结,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通过研究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大家知道论文摘要和绪论的区别吗?这两者
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新思路。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从中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为培养大家对摄影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实现自身的进一步提升。以下范文中涉及的话题非常丰富,从学习方法到人际关系,从自我管理到团队协作,都有精
合作需要各方的互信和理解,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目标。请大家关注一些合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址:______。电话:______。乙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学习或工作的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高。小编汇总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在现代社会中,法治安全教育已经成为
心得体会是对某一特定经验或事件进行感悟和思考后所得出的结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跳绳是一项经典且简单的运动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吧
实习报告的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我们的表达和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写作风格独特、表达准确的实习报告范文,对于提升写作水平有一定启发作用。
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个人的成长潜力。请您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的例子,相信会对您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帮助。《守望教育》的作者是湖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观点,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些范文是作者多年学习和工作的心得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部队文化和军人荣誉感的传承和发扬,对我们的军旅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军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自律的重要性,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与信念。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活动的规划和策划提供借鉴和参考。活动总结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做好准备
4.读后感是读者与书籍之间的对话,是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泽泽因为淘气经常
事迹材料的整理和编辑应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框架,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信息。以下是一些事迹材料的实例,希望它们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帮助你写出更好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总结和成长的过程,通过深入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不断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精彩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
读书心得是对书籍内容的提炼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阅读他人的读书心得,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路径和视野,获得新
心得体会是个人的思考和感悟的结晶,体现了个体对经历和困惑的理解和思考。在下面的心得体会分享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对你有启发和帮助的结论和观点。。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思考。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和内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父亲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感悟和思考的总结与概括。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总结学习或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
每个人个人总结的结论和收获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个人总结的好习惯。个人总结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帮助我们写出更加完美的个人总结
编辑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可读性,使其更符合读者的需求和口味。编辑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编1.宣传:在校园橱窗中张贴文学社招新
在书写心得体会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经验,突出问题的核心所在,言之有物。这些范文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可以借鉴和应用到我们自己的写作中,提升写作水平。第一段:引子(20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解决之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幼儿园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园
合同协议应当具备合法、合理、合规、合心意的原则,双方应当在同等地位下进行达成和签署。在参考合同协议范文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也可以给他人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合同协议可以为商务合作提供一种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框架,为各方合作提供保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在社会实践报告中,我们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和实践经验,提出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和建议。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报告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实现个人进步和成就的展示。推荐大家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事故一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方向。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写作风格和注意事
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和实践。下面是几篇值得一读的教学反思案例,让我们一起来领悟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价值。1、正确、流利、有感
演讲稿可以通过引用经典名言、讲述亲身经历、引发思考等方式来增加其说服力和影响力。请大家关注下面的演讲稿范文,或许其中的一段话会触动到你内心的共鸣。亲爱的同学们:
实践报告是促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方式,通过它可以系统地总结和传递自己的实践经验。这里有一些实践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在写作过程中
通过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个人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选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手机产品多元化,销量分散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以下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示。考场布置是每一
生产活动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接下来是一些生产管理的实用技巧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社会实践报告可以作为我们申请学校或就业机会的有力支持。通过观摩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农村社会实践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需要客观地记录和分析活动的各个环节,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从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首先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这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在学习和理解心得体会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一些范文是非常有益的。人寿保险作为一种常见的保险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遇到问题、挑战和困难时得出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
我通过总结工作心得,逐渐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和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各地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xx领导(先生)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
读后感有助于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读后感有所帮助和启发。日出的景象壮观
思想汇报是一种培养积极向上思维方式和习惯的方式,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心态和个人形象。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思想汇报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敬爱的党组织:在这段时间
通过整理和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改进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第一段:介绍德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经验与感悟的总结与反思。以下是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我们都知道,做好事是一种美德。作为一年级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经历一段时间后,对所获得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记录的一种方式。它是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是对他人分享的一种交流形式。心得体会
少先队工作总结要以实效为导向,通过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先队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下面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军事博物馆是展示
更多的申请书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必备技能,也是实现职业目标的重要一环。通过阅读以下申请书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突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尊敬的系领导:您们好!本人为
专题范文的写作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调研,以确保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和理解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范文,通过阅读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学术能力。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经历了某个事件、完成了某个任务、学习了某门课程等之后,对所取得的经验、感悟、收获等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梳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工作质量。通过本次考核总结,我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下半年的
在实施任何项目或活动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策划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策划方案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提高和优化。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体现公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体验与感悟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十二月一日这天,我有幸参加了调兵山
策划方案的实施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确保每个环节和每个人的任务都得到落实。制定策划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员、时间、资源等,以下是一些案例和范文,
在合同协议生效之前,双方可以协商修改合同内容,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合同协议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合同的规定。协议书。协议双方:甲方:,,年月日出生,身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写作的重要资源,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领域的优秀作品供参考。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透过一学期以来的听课,我受益匪浅
一分钟,有时候可以让你获得成功,有时候却能让你失去一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一分钟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课前,我让学生搜集食品、鞋子、饮料和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经历,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参考材料,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人性的弱点》一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做出调整和提升。这次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
范文范本的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写作功底,还需要对所写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要领,让我们的文章更具魅力。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的思考梳理,也是与他人分享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感悟,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
今天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让我们共同见证并参与其中。这里有一些经典的主持词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示。(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制定更明确的目标。接下来是一些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有很好启发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国旗下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成长的土壤,它给我们力量和信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的爱国主题画展,一起来欣赏吧。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事情的感悟和领悟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随着优美的音乐声,中央一套2个小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解析自己在某个事物或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个人工会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
在作文中,要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具表现力。欣赏一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创作的启示。听着自己的心跳,像是没有规则的旋律,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经验积累后的个人总结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并优化自己的表现。下面是一些深入浅出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备,也是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的需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优秀员工的月工作总结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根据小班教案的实施情况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些小班教案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活动背景:本次的音乐活动,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感悟和领悟的总结与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某一事物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