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精选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扩大我们的写作视野。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一
什么是哲学。
智慧的痛苦。
问题与对话。
人们通常将世界上的哲学形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不过,按照“哲学”这个概念的起源和比较严格的意义,哲学就是西方哲学。当我们说“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时候,并不包含任何孰高孰低的价值评判,只是在明确一个历史事实。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各种哲学形态,我们倾向于使用“思想”这个更为基本更为宽泛的概念。西方、中国、印度以及全世界的各个民族都有作为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哲学”则是西方思想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虽然这一形式的确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当然,从广义上将西方思想、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统统叫做“哲学”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要清楚,它们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哲学。因此,所谓“西方哲学”中虽然有“西方”二字,但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地域或空间概念,而是指一种不同于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的思想形态。实际上,作为西方哲学两大源头的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思想,都起源于世界的东方。
那么,哲学或者说西方哲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点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我们准备通过《西方哲学十五讲》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对哲学或者敬而远之,或者不屑一顾。当一位以哲学为职业的人需要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经常会感到很尴尬,似乎以哲学为职业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至少不那么理直气壮。别人看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件出土文物或者活的化石标本。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出于人们对哲学的误解,不过说到底,主要的责任还是在我们这些所谓研究哲学的人身上,我们没有把哲学讲清楚。另一方面,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一说到哲学问题,几乎就变成了政治问题,人们只好三缄其口。改革开放以前,极左思潮、教条主义泛滥,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头脑,有许多人为设置的禁区,甚至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禁区。这与哲学的本性是相悖的:哲学是自由思想,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可能出哲学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这第一讲首先需要为哲学“正名”,与大家讨论哲学是什么。
有人可能皱眉头:“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值得讨论吗?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是什么”亦即定义总是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讨论这样“小儿科”的问题吗?!我认为有这个必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所有的意味都包含在“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之中了,对哲学的一切误解也都是由于没有搞清楚“哲学是什么”。显然,这个问题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不幸的是,也是最艰难的问题。难到什么程度?难到了直到今天尚未有结论的程度。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不可思议:一门有着二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学科,竟然直到今天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说哲学家们没有给哲学下定义,并不是说没有人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问题在于,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哲学的定义。而且相互之间从来没有达到过起码的共识。不仅如此,在哲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问题、概念、理论学说和体系都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套用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一句话,哲学简直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由此可见,“哲学是什么”的问题的确是一个问题。
在讨论“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一看人们关于哲学所持的一些成见。
首先,有人认为“哲学是科学”。我们关于科学的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十八九世纪,那就是将科学看做是绝对真理的典型。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经常会听到“你这样说有科学根据吗”、“你的理论不够科学”、“要讲科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意思是说要讲道理,要有逻辑,要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有普遍必然性即真理性。虽然20世纪以来,西方人关于科学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作为绝对真理的科学是不存在的,但是崇尚科学的精神并没有变。于是,人们通常总是用衡量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哲学。哲学不具有任何科学的基本特征,因而哲学不是科学,这是批评哲学的人的一件百试不爽的致命武器。而维护哲学的人则千方百计试图证明哲学是科学,哲学将是科学,哲学至少在理论上是科学。我们必须承认,哲学的确不具有科学知识的基本特征,因而它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知识。不过,哲学不是科学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恰恰相反,哲学不是科学,正是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其次,有人认为“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显然,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有智慧。实际上与通常的观点正好相反,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不是让人有智慧,而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不仅如此,事实上自有哲学以来,哲学家们几乎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上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越是争论就越是争论不清,因而哲学非但没有让人聪明,反而越来越使人糊涂了。哲学家们争论来争论去,不但争不出个结果来,甚至越追问越争论问题就越多了。有人可能会对此嗤之以鼻:“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哲学问题并不是世界本身产生出来的问题,而是人产生出来的问题,不过它们并不是哲学家闲极无聊制造出来显示自己智力的东西,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可能是自明的,在哲学家看来却大有问题,例如“我是谁”的问题。成龙有一部电影叫做《我是谁》,主角因为大脑受到伤害,失去了记忆,结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看起来我们都知道“我是谁”,然而“我”在哪里呢?“我”究竟是心灵还是身体,抑或是心灵与身体的统一?心灵在成熟,身体也在生长,这是不是说“我”也始终在变化呢?如果“我”是变动不居的,“我”与“我”自己有没有同一性呢???只一个“我”就可以问出一大堆问题来。实际上,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上去不证自明的东西都是经不起追问和推敲的。
最后,还有一种见解认为“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这话固然不错,但也要看对“讲道理”怎样理解。不只是哲学,实际上所有的科学都是讲“道理”的学问。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学科,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学问。于是,按照“小道理”服从“中道理”,“中道理”服从“大道理”的推论,哲学应该是一切科学的科学,许多人的确按照这个思路,把哲学看做是所有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推论,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基本上是20世纪以前传统哲学的观点,20世纪以后的哲学家们早已经不这样看待哲学了。例如,我们把辩证法看做是宇宙万物普遍的规律和法则,也是我们论证说理的工具,然而却经常会听到人们嘲笑辩证法是“变戏法”。由于我们的误解和教条化,使得这同一套方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甚至对于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事物,都可以说得通,都能够言之有理。显然,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也没有总是有理的道理。如果真有这样的道理,它一定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我们更倾向于把哲学看做是“分析”道理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容易,实际上是很难的。通常数学家们或者物理学家们不会在诸如“数学是什么”或者“物理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纠缠不休,哲学家们就不同了,恐怕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哲学的定义。为了避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陷入哲学家们的争论而迷失方向,我们先来看一看哲学这个概念的来源,或许对问题的解决有一些帮助。我们随便翻开一本词典就会看到,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一般说来,但凡知道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意思。然而,在这个人人皆知的词源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却并不是人人都了解的。为什么哲学通常被看做是“智慧”的同义语,而其本义却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呢?因为“智慧”之为“智慧”并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般所说的“明智”,它指的是宇宙自然之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标志的是一个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所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才会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换言之,哲学家原本或者应该是最谦虚的人,他们知道人至多只能爱智慧而不可能占有智慧,因为人生有限而智慧是无限的,而且这种无限的理想境界属于“绝对的无限”,甚至不可能依靠人类的无限延续来实现,更何况人类能否无限延续下去也是成问题的。不幸的是,哲学家的“野心”逐渐膨胀,越来越大,即使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都无法与之同日而语。帝王将相们的野心至多也就是称霸全世界,哲学家的理想却是要发现和破解整个宇宙的奥秘。所以,他们实在不甘心只是爱智慧。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亦给予了哲学家以很大的鼓舞:既然自然科学可以成为普遍必然的真理性知识,那么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的哲学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更应该成为真理性的知识。于是,使哲学从“智慧之爱”变成“智慧之学”就成了哲学家们千方百计企图实现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因为违背了哲学的本性而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哲学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来对比哲学的本性。
科学或自然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作为人类认识能力的产物,它以理性为基础,其成果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和实用性的技术。宗教所依靠的不是理性而是信仰,它们产生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亦即对宇宙的真实存在和终极奥秘以及包括人自己在内的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归宿和实在性的关怀或牵挂,因而宗教的对象是具有永恒无限之特征的超验的和理想性的存在,对于这样的对象是不可能通过认识来把握的,所以只能信仰。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居于科学与宗教之间:一方面它像科学一样属于理论思维,因而从根子上总是诉诸理性,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样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热爱的是永恒无限的智慧境界。表面看来,与科学和宗教相比,哲学自有哲学的优越之处,因为科学知识解决不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问题,而宗教则由于诉诸信仰,所以缺少理论上的合理性。然而实际上,哲学的优越之处恰恰是它的局限所在:哲学既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它的对象就一定是永恒无限的东西,那实际上是我们的认识能力亦即理性所难以企及的。结果,哲学既缺少宗教单纯诉诸信仰的方便法门,同时又无法达到科学知识所特有的确定性,这就使哲学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它的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答或者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以至于20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着北’”。
哲学家们为什么会“找不着北”?
因为哲学的问题几乎都是一些无法解决没有答案的难题。
通常我们所说的问题其实可以分为“问题”和“难题”两类。所谓“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这样的问题有答案而且大多只有一个答案,例如l+l=2之类。难题就不同了。我们所说的“难题”一般是没有答案的,准确地说是没有惟一的答案,只能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由于这些解答方式没有一个可以最终解决问题,因而都是“平等的”或等值的。如果我们细心地想一想就一定会发现,人世间的事情实际上是难题多于问题的。
哲学问题不仅是难题,而且是难题中的难题。
人,都误解了哲学钧本性。我们以为,哲学不是科学,因而不能用衡量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哲学。更重要的是,哲学不是科学并不是哲学的耻辱,恰恰相反,倒是哲学优越于科学之处。如前所述,科学不过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科学自己不能决定它的目标或发展方向,如果我们要求哲学成为科学,那就意味着哲学也变成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倘若如此,文明发展的方向由什么来树立或确定呢?显然,就哲学的意义和地位而言,它应该担负起为人类文明树立和确定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重任。所以仅仅就此而论,我们也不应该让哲学变成科学。
哲学不是科学,两者的“发展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程,我们用不着非要了解一门科学的历史一样可以学习和利用它的成果,因为它的最新成果就凝聚在当下的某种载体之中,我们拿过来学就可以了。哲学却不是这样“进步”的。毫无疑问,现代人在知识的拥有量上比前人“进步”得多,随便一所医学院校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即使是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也难以望其项背,一个中学生所具备的数学知识亦可以超过几百年以前的大数学家,但是哲学就不同了。哲学史上几乎每一部哲学著作都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理解它们,不要说一般的人,不要说我们,即便是现当代的哲学大师也不敢说他们在思维水平上比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更高明。
为什么?
如果有一个问题,我们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有了惟一正确的答案,那么虽然前此以往的探索都具有历史的意义,但是在这个惟一正确的答案面前,它们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知识而言,我们用不着理会它们,只需掌握这个正确答案就行了。然而,如果有一个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在这些解答方式之间就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它们都超越了时间和历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可供后人选择的道路。换言之,由于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因而万古常新的难题,故而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的价值。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不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黑格尔也不可能动摇康德的历史地位,由于他们把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便成了不可替代的“典型”,在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座“里程碑”。这有点儿像文学的历史,例如“唐诗”和“宋词”:唐代是律诗的典范,后人写诗决超不过李杜;宋代是词的绝顶,后人很难觅得苏辛佳句。如果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文学家们是将某一种艺术典型推向了顶峰,而哲学家们则是将一条思想之路走到了“绝境”。哲学家通常思想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们思得也很“根本”,于是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了极端,后人若要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为那条路已经被走“绝”了,他只好换一条路走。所以,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哲学图画。换言之,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二智慧的痛苦。
在《圣经》“创世纪”中有一则尽人皆知的伊甸园神话:
上帝在创造了世界万物之后,感到有些孤单,于是便用泥土照着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亚当。为了不使亚当感到孤单,又趁着亚当睡觉的时候取了他的一条肋骨,创造了夏娃。上帝在东方辟了一个园子叫做伊甸园给亚当和夏娃居住,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交给亚当夏娃管理,那里简直就是天堂。在伊甸园里有许多树,其中有两棵树最特别,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智慧之树。据说吃了生命之树的果子可以长生不老,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便有了智慧。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伊甸园中惟有智慧之树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就会死。但是后来亚当和夏娃禁不住蛇(撒旦)的诱惑,终于偷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于是悲剧发生了:他们因此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且子孙万代都不得不为这个“原罪”付出代价。
伊甸园神话的寓意很清楚:智慧与原罪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智慧就是人的原罪。
假如伊甸园神话不是神话,也不是故事,而是事实,亚当和夏娃的确是因为一个果子而被逐出了天堂,我们无话可说,只能怪他们运气太差。因为上帝只是说智慧之树的果子不能吃,却没有禁止他们吃生命之树的果子。如果亚当和夏娃先吃生命之树的果子,然后再吃智慧之树的果子,那么他们就与上帝没有什么区别,上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犯原罪这件事实在没有道理可讲。
其实不然。
伊甸园神话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它并不是说人是因为追求智慧才成为有死的,而是说人是因为追求智慧才知道自己是有死的。智慧的痛苦就源于此。
当人类从自然之中脱颖而出,割断了连接他与自然母亲的脐带而独立存在之后,他就再也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的本能行动了,他必须依靠理性的眼睛在数不清的可能性中为自己做出选择,从而便置身于危险之中。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成员,像其他有限的自然存在物一样受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的限制,生生死死,不能自已;但另一方面人又是一种有理性的存在,他不仅试图以此来把握自然的规律,同时亦生发出了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理想,然而作为自然存在物他又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现实地实现这一理想,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追求和向往这一理想的信念。终有一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这就是人生在世最深刻最根本的悖论。正是从这一最深刻最根本的悖论之中,生发出了哲学问题:它意味着人被抛入这样的境域,他自始至终面临着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它们之间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道了自己的有限性,知道了自己的有死性。其实,千百年来人类上天人地、建功立业,归根结底不过是为了超越自身有限性这一理想,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条通达智慧境界的出路。不过尽管如此,人类亦不可能由于这理想不能实现就放弃追求,因为这追求乃源于人之为人的本性。结果,这一切就被寄托在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过程之中。
所以就此而论,哲学既是最深刻的痛苦,也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因为哲学乃是人生所能通达的最高境界,正是在智慧的痛苦之中,人赋予人生以意义,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人生在世不仅活着,而且希望知道他为什么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他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并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应该说,所谓意义和价值是人赋予这个世界的。因为他不能忍受一个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世界,所以他需要意义和价值。这一点我们从“价值”这个概念的词源就可以看清楚。
所谓“价值(value)”一词的词源最初来自梵文的wer(掩盖、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的vallo(用堤护住、加固)、valeo(成为有力量的、坚固的、健康的)和valu,具有“对人有掩护、保护、维持作用”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可珍惜、令人重视、可尊重”的词义[2]。在通常意义上,当人们说某个事物有“价值”的时候,总是在对人有好处、有意义的意义上使用的。因此在哲学上,“价值”是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概念。
显然,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事物有很多,从广义上说,我们甚至可以把一切与主体相关的东西都看做是“有价值的”,因此人的存在其实就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由此而论,与主体相关的一切事物就构成了一个价值系统,其中有基本的价值,较低的价值,也有较高的价值,亦应该有某种最高的价值,这个最高的价值或内在的目的就是人类理性“终极关怀”的对象。因此,价值对人来说有外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的区别。毫无疑问,人类这种存在与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一样首先必须满足吃、穿、住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他的确像动物一样能够适应和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当然在这方面他做得比动物要好得多。但是对人来说仅仅满足了这些生存需要是不够的,它们只是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不是生存的目的,他应该有更高的需要和追求,他需要知道他生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所以人而且只有人有“终极关怀”,他能够把自己的一切生存活动指向某种作为最高价值或内在目的的理想境界。
人的生活实践是某种价值性的生存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动性,而且是人类保护自身存在以抵御虚无主义的防线或“堤坝”。如前所述,当人类脱离了自然母亲的怀抱从自然之中脱颖而出之后,他就再也不可能像自然存在物和动物那样完全在自然的推动下按照自然的本能而活动了,因为人有了理性,他必须由他自己去面对自然的种种艰难险阻,通过对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生存活动,在数不清的生存可能性中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存之路,这就使他面对着一个充满了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危险的世界。于是,生存对人来说至少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如何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来维持自己自然生命的存在,一是如何通过某种方式为自己的存在确立根据、价值或目的。我们可以把前者看做是关于“如何活着”的问题,而把后者看做是关于“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显然,与“如何活着”相关的是一类价值,与“为什么活着”相关的则是另一类价值,而且这后一方面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因而更有“价值”,或者可以说,它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对于人类这种有理性的自然存在者而言,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还要追问为什么而存在,即其存在的意义、目的或价值。但是这些意义、目的或价值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写”在自然之中摆在人的面前的,它们需要人自己去探索、“发现”甚至“创造”。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没有价值对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作为有理性的存在,价值却是他必需的甚至是性命攸关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价值具有怎样的客观内容,它们都是因为人的存在才存在的。换言之,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一定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理想、没有价值的世界。但是自有人类以来,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价值的世界,或者也可以说是因为人而成为了一个价值的世界。显然,由于价值通常被人看做是其存在的理想性的标志,他无论如何无法想象也无法忍受一个没有价值的世界,所以他总要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某种理想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人类就需要有“价值”这座“堤坝”来维护自己的存在,而价值就体现着人类理性的存在意义、最高目的和至上的理想境界。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确立价值的目的是针对虚无主义的。人既不能忍受一个没有价值的世界,而且始终不满足于他所面对的现实,所以他就建立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和超越,并且以之作为他生存的根基和目标。如果我们既不满足于现实――通常我们的确如此,又无法确证理想的存在――这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虚无主义就产生了,而且具有毁灭性的力量。由此可见,只要人存在着就始终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危险,所以他需要有价值和理想,否则他就找不到为什么要生存下去的理由和根据。
当然,由于人类同时具有自然的有限性和理性的开放性,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必须亦只能由他自己去探索和确立,因而他的价值目的毕竟是理想性的而不可能最终成为现实,而且始终只是他追求和探索的目标而没有现成的终极答案。所以,人类生存的价值方式既是他不同于一切自然存在而且高于一切自然存在的优越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生存方式,以这种方式生存于世无异于一种“冒险”:价值无疑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根本支柱,但是当我们以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理想的时候,受到种种限制的理性既无法弄明白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完全现实地实现这一理想,也无法完全充分地确证这一理想,甚至无法证明的确客观地存在着这样的理想。然而我们却别无选择,因为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对我们而言性命攸关,我们不可能因为有危险就放弃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必须冒险,因为只有冒险才可能有希望,或许正是在危险中蕴含着希望。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伊甸园神话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它意味着人的自由,意味着人的开放性存在。
我们或许可以有一种解释:人是上帝所创造的最高级的产物,它的“高级”就体现在自由上,因为创造一个完全被上帝所支配的造物并不能真正显示上帝的荣耀。所以,不是人凭他自己就可以违背上帝的意志,而是上帝赋予了人违背他的意志的自由。
这一解释同样也适用于自然的进化。
通常我们总是说,人是万物之灵,人是自然进化的最高阶段。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但没有使自然更加欣欣向荣,反而一步一步地将自然推向了毁灭的边缘。这似乎也有点儿不可思议:难道自然产生人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自我毁灭的吗?!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看:自然进化的最高阶段就是自由,而自由毕竟是要冒险的。因为人的自由不同于上帝――如果有上帝的话――的自由。我们把上帝设想为无限的存在,人则是有限的存在。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的自由是创造的自由。人是被造物,他的自由主要体现在选择的自由,即在数不清的可能性中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且人的自由选择始终是受限制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的选择是不是最佳的或者惟一正确的选择,困难之处在于,我们经常是只有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候才能确定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然而那时已经没有了退路。自由之所以在20世纪之前一向是美好的理想,而到了20世纪却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命运,其原因就在于以往人们在谈到自由的时候主要说的是“人类”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是抽象的、普遍性的东西,而当自由实实在在地落在个人身上的时候,自由不仅仅意味着选择,也意味着必须由我们自己来负责任,由我们自己来承受选择的后果。
总之,人不仅因为智慧的痛苦而成其为人,而且具有开放性、非现成性的自由本性,这就决定了智慧乃是一个无限的开放的理想境界。于是,我们或许可以给哲学问题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本性以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由于人是某种尚未定型、永远开放的自由存在,因而他的至高无上的终极理想本身也一定是一种尚未定型、永远开放的对象。既然如此,哲学问题当然不可能有最终的解决,如果有的话,那时人也就终结了,或者说结束了自己的“进化”。因此,爱智慧根源于人的本性,这是人必须经历的痛苦,正是在这种痛苦之中,人成其为人。人“成其为人”的意思并不是说,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等待”着人去实现,而是说“人是人的未来”,他的“本质”是未定的和开放的,由他自己来塑造自己本身。
因此,一般的哲学问题乃是人类明知道永恒无解但是却不得不永远追问下去的难题。人们追问哲学问题不仅仅有痛苦,有无奈,也有欢乐,毋宁说在“智慧的痛苦”中就蕴含着“智慧的欢乐”,而且是真正持久崇高的欢乐。按照我们的哲学史观,哲学不仅起源于问题,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永恒的探索之中,因而哲学是哲学史,哲学史是问题史。然而,如果哲学史是问题史,那么我们的问题――“哲学是什么”――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问题:“哲学是什么”和“什么是哲学”。表面看来,这两种不同的追问方式都是在追问哲学的那个“什么”(概念、定义、规定),似乎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实际上并非如此。
当我们追问某种东西“是什么”的时候,通常在逻辑上问的是这种东西的“本质”或“本性”,亦即规定它“是什么”的“定义”。然而所谓“定义”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经如此或现在如此的实际状态,也可以是将来如此或应该如此的理想状态,前者说的是“是如何”,后者讲的则是“应如何”,一个是“实然”,一个是“应然”。在一般情况下,一门学科的基本规定是没有这种区别的,或者说上述两方面是统一的,但是哲学却不在这“一般情况”之列。由于哲学家们在“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普遍的共识,使得我们只知道以往人们关于哲学的不同规定,而无法确定关于哲学的一般规定,所以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就出现了差别。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是什么”问的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而“什么是哲学”问的则是究竟什么样的哲学才能够被我们称之为哲学,亦即作为普遍意义的哲学“是什么”。当我们以这两种不同的方式追问哲学的时候,似乎显得对哲学有点儿不太恭敬,因为这意味着在“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与“哲学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着差别,把这个问题问到底就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哲学过去或者现在是什么样子,它有可能还不是它应该所是的样子。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首先,“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的区别给我们的启发是,哲学的一般规定与科学的一般规定是不同的,它具有更广泛的“宽容性”和“历史性”。关于哲学的规定应该体现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种领域和范围亦有其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亦不应该企图以一种哲学思想代替全部哲学,除非这种哲学思想确实可以涵盖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种”哲学了)。因为哲学的问题和对象根源于人类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无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就人类有理性而言他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理想,但是就人类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可能现实地实现这一理想,虽然他无法实现这一理想但他又不可能不追求这一理想,哲学就产生于这个“悖论”之中。由于在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暂时与永恒之间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们命中注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尝试各种方式以图超越这一界限,所以真正的哲学问题不仅是没有终极的答案,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因而哲学就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面对共同的哲学问题而采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见,哲学不可能存在于“一种”哲学之中,而只能存在于所有哲学之中,因为任何一种哲学都只不过代表着哲学问题的一种解答方式,而不可能代表哲学问题的所有解答方式。我们之所以坚持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做出区别,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所谓哲学归根结底乃是哲学史这个道理。这也就是说,谁要想给哲学下一个定义,他就必须把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可能的哲学都考虑在内,我们不能按照给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规定哲学,因为一旦哲学有了这样的科学的定义,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了。
所以,“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是需要用整个哲学史来回答的。我们只能通过追问“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来回答“什么是哲学”的问题。
哲学的本性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哲学呢?
三问题与对话。
哲学著作晦涩难懂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种现象并不正常,虽然的确有其深刻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语言。
我们只有一种语言,即日常语言或自然语言,无论你学了多少种外语,那些外语也一样是日常语言或自然语言。当我们使用语言来表达日常生活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时,当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的语言就是在日常生活现实世界中形成的。但是,当我们试图表达哲学思想的时候,并没有另一种语言可供使用,换言之,我们也只能使用日常语言来表达思想。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语言就不得不扮演“一仆二主”的角色:同样一种语言,既要用来表达日常生活中有限具体的事物,又要用来表达抽象的有时甚至是无限的哲学对象。问题是,我们能否使用有规定性的话语来表达无限的哲学对象?!这显然是成问题的。因而哲学家们始终挣扎在这种困境之中。
并不是哲学家们都不会正经说话,也并不是我们的理解力都成问题,以至于不能理解哲学著作的深奥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著作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问题作为永恒无解的难题,的确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哲学家们并不是在故作高深,而是有苦难言:他们不是不想把问题说清楚,但是却苦于说不清楚,他们千方百计试图找到某种适合表达哲学思想的话语方式,但是始终没有成功。不过,哲学家们的表达方式有问题是一回事,我们能不能理解他们的思想可以是另一回事。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熟悉了哲学家们表达思想的方式,完全可以理解他们的思想。这就是熟悉他们的问题,按照他们的思路,理解他们的思想。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如何哲学不应该让人们敬而远之。哲学看起来高深莫测,实际上还是平易近人的,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假如我们面前有一张桌子,就以这张桌子为例。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张桌子是从哪里来的?使桌子成为桌子的究竟是构成桌子的材料,还是桌子的概念?构成桌子的材料与桌子的概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具体的桌子生灭变化,桌子的概念是不变的,那么桌子的概念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假如桌子都毁灭了,不存在了,桌子的概念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怎么知道它是桌子而不是椅子?我们能够形成关于桌子的知识吗?我们关于桌子的知识与桌子本身是符合一致的吗???如此等等。
可见,由一张桌子几乎可以问出所有的哲学问题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哲学呢?
werke),这里的“道路”用的是复数。言外之意,哲学问题的终极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探索。所以,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永远“在途中”。由此可见,哲学并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某一种哲学体系或理论学说之中,而存在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之中。换言之,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则是问题史,因而哲学的全部意义乃存在于追问和求索之中。
当我们说哲学是哲学史的时候,这意味着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同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这种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充满张力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就体现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之中。
如果哲学是哲学史,哲学史是问题史,那么哲学史就是哲学家们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思想“对话”的过程。就“对话”而言,它可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哲学家们与哲学对象之间的“对话”,二是哲学家们相互之间的思想“对话”,三是我们在学习哲学亦即学习哲学史的过程中与哲学家们所进行的思想“对话”。在某种意义上说,“对话”乃是哲学保持其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内在张力的基本功能,而且“对话”(dialogue)正是“辩证法”(dialectics)的本义。
首先,哲学史是哲学家与哲学对象之间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
哲学是思想,哲学的对象是思想的对象。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就其自身的思想,是关于就其自身为最善的东西而思想,最高层次的思想,是以至善为对象的思想。理智通过分享思想对象而思想自身。它由于接触和思想变成思想的对象,所以思想和被思想的东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对被思想者的接受,对实体的接受。在具有对象时思想就在实现着。这样看来,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现实活动比对象更为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3]黑格尔以亚里士多德这段话作为《哲学全书》的结束语,并非偶然。套用黑格尔的术语,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乃是“对思想的思想”,亦即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某种脱离人类精神而独立存在的思想对象,实际上所谓无限的思想不过是人类的理想对象,因而哲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即现实存在的人类精神与自己的理想境界之间的“对话”,亦即人类精神的“反思”。这种“反思”有时可能被哲学家们“外化”为某种客观对象而思考之,但归根结底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其次,哲学史也是哲学家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由于哲学问题永恒无解,故而吸引着一代代睿智的头脑思考和探索。毫无疑问,哲学家们都是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的,因而哲学史具有前后继承和发展的特征。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哲学问题都是基本的或者根本的问题,哲学家们的思考也非常根本,以至于他们只要发现了一条有望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便会将其发挥到极致,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之走到了尽头。所以,哲学家们的思想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且也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典型特征.o这样一来,后来的哲学家们就必须将前人之所思都思清楚,然后才能开辟自己的道路。换句话说,哲学家们对于哲学对象的思考本身亦成为了后人的思考对象,而且在哲学思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等当代哲学大师有许多著作都是在研究和解读以往的哲学思想时展开的.,这绝不是偶然现象。不恰当地说,或许正是哲学家们艰苦卓绝的运思,为作为哲学对象的理想境界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最后,我们学习哲学史也是我们与哲学家进行思想“对话”的活动。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亦即我们的思想“思想”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可看做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由于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学习哲学史也就是“读书”,所以与哲学家们的“对话”通常是通过“读书”而实现的。尽管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斯人已逝,我们读他们的“书”却不是读死书。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大多已经过时了,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哲学问题并没有过时,这些问题不仅是他们面l临的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永远面临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那么任何一种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后人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因此,对于学习哲学史的人来说,学习哲学史无非是将人类精神所思想过的东西再思想一遍,把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后选择或者开创我们自己的路。如果把我们与哲学家们统统看做是“人类”的话,那么我们思想他们的思想,重走他们的道路,也可看做是一种“回忆”,回忆我们“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做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思[4]。
由此可见,我们学习哲学史并不是站在哲学史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前人的思想就构成了我们现存在的组成部分。哲学史上哲学家的思想之所以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此。当我们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之间的“对话”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复活”了。其实,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它们构成了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复活”并不是“复古”。换言之,哲学家们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现实性。所以,哲学史从来就不是什么死材料的堆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思想律动。
显然,就“对话”的本性而论,我们与哲学家们的思想对话并不是“单向性”的受动活动,而是“双向性”的互动活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类似现代解释学所说的“视界交融”。
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读他们的书需要“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以往传统的解释理论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将理解和解释看做是对本文原著之纯粹的再现,强调以“我注六经”的方式研读原著。但是现代解释学却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现所谓客观存在的文本,因为古人有古人的“视界”,我们有我们的“视界”。换句话说,古人与我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个人环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们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将古人的视界“复制”到现代来,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掉自己的视界,纯粹沉浸在古人的视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不同视界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哲学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哲学家们与哲学对象之间的关系,哲学家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与哲学家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看做是人类精神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因而哲学乃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也就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就此而论,哲学家们的思想就“活”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之中,也可以说哲学就“活”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之中。就此而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现实性”。因为前人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的解答方式对我们来说具有超越时间和历史的意义:历史上已经过去了的思想实际上并没有过去,它们作为一条条思想之路也构成了我们的存在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思想包含而且必须包含过去的思想才成其为思想。或者说,离开了历史,我们的思想甚至我们的存在便是残缺不全的,因而“历史性”在此就有了“现实性”的意义。
因此,学习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富于创造性的“视界交融”,亦即我们与以往的哲学家们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思想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对话”,而“对话”自有“对话”的内在逻辑,它至少包含三种要素:
首先,“对话”的双方一定要有共同的“话题”,这样“话”才能“对”起来。我们之所以能够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就在于我们与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哲学问题。换言之,他们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尽管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这些问题有时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但是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其次,“对话”之为“对话”乃“相对而说”,因而是一种相互间的交流,亦即“视界交融”。就对话而言,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否则就谈不上对话。我们的确是在学习哲学史,然而我们并不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小学生向哲学大师们请教,而是与他们一同讨论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小学生,那么充其量我们只能学到一些“知识”,即了解到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不过倘若如此,我们仍然站在哲学之外。只有当我们与古人面临同样的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深人到了哲学之中。既然我们与古人有同样的问题,那么就不只是他们说话我们倾听,我们也有自己的“发言权”。
最后,“对话”需要相互之间的“理解”,如果你说的话我“听”不懂,那么“话”也是“对”不起来的。所以,学习哲学史最好阅读哲学家们的原文原著,直接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对话”,不能仅仅依赖于二手甚至三手的资料。就此而论,我们这门课只是引导同学们进入哲学运思之路的“入门”,决不能以此来代替哲学原著的研读。当然,我们不可能让古人理解我们,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了,他们要说的话就在他们的书里,所以这种“对话”看起来有点不平等。但是,如果我们不是把哲学家们的书看做是死东西,而是看做有着丰富意蕴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存在,那么当我们有所问时,他们也会有所答的。显然,我们只有深入到哲学的维度,才有资格与哲学家们进行对话,而深入到哲学维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深入到哲学问题之中,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你的问题,或者把你的问题上升到哲学问题的高度。
因此,进入哲学王国的秘诀就是:将哲学家们的问题当作你自己面对的问题,或者把你自己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哲学不是知识,而是思考。思考之为思考,总是针对问题的,总是由问题而引发的。
最后,希望大家有条件有机会都来学一学哲学。的确,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受到了冷落,因为它不能用来烤面包(威廉・詹姆斯语),没有实用性,而且不够科学。所以,人们即使不会轻视哲学,也会对它敬而远之。哲学所能得到是最好待遇,就是被束之高阁。实际上,这是很不正常的。
现代社会以越来越精细的分工为前提,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大机器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你要从事某一种职业,例如在某个学科的某个分支中的某个领域中的某个问题上,奉献一辈子的精力,弄好了,也许你还能获得诺贝尔奖呢!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专业缺憾”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牺牲其他兴趣和才能为代价,片面地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以便相互之间共享各自的成果。我研究数学,你研究法学,他研究计算机??我们各自研究不同的学科,相互之间共享各自的成果。针对这种现象,西方世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探索人的全面发展和通才教育等问题,然而在我看来,收效甚微。19世纪黑格尔的时代,还有可能产生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思想家,马克思还可以设想,在未来社会中,一个人可以上午种田,下午打渔,晚上思考哲学问题。现在,我们甚至连幻想都不可能幻想了。因为一个人根本就没有可能了解他所研究的整个学科,更谈不上对其他学科的通晓了。当然,社会的发展也有变通的办法: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向简单易用的方向努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傻瓜化”――我可以不懂计算机技术和原理,但是我可以轻松地学会使用计算机。我不懂也用不着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包括法学,我一样可以享受这些学科的成果,以此来弥补所谓的“专业缺憾”。
但是,让我们仔细想一想,哲学能不能也像其他自然科学那样“傻瓜化”?换言之,我们能不能让哲学家们去思考哲学问题,去建立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然后我们拿过来“共享”?当然不行。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由某些哲学家控制,我们自己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我可以不懂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我可以不懂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而去享受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但我不能不懂人生的意义而了此一生。
所以,哲学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它应该是每个人的需要,它要求每个人的灵魂在场。
我们这一讲与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智慧的痛苦”。我想说的是,人成其为人是一次非常“悲壮”的“探险”,而且很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是没有归程的,这是一条充满艰险的“江湖不归路”。智慧的痛苦就是做人的痛苦,这是哲学层面的痛苦,当你感受到智慧的痛苦的时候,你才会知道究竟什么叫做“刻骨铭心”。哲学将我们带入智慧的痛苦之中,哲学也在寻求破解这一痛苦的办法,哲学家们寻寻觅觅了两千六百多年――实际上自有人类就开始了这样的探索,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能注定了永远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难题,不过即使明知道如此亦仍然是义无反顾。于是,我们将发现,人类之所以千百年来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这“智慧的痛苦”,是因为我们注定了只能“爱智慧”,而“爱智慧”的快乐不在于“有智慧”的结果,而在于永恒的探索和追问的过程之中。
我们必须经受智慧的痛苦,才能体验智慧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参考书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
2.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
5.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注释。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123节,陈嘉映译,第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
[2]参见李德顺主编:《价值学大词典,第26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72b19―26,见。
(4]参见叶秀山:《历史性的思想与思想性的历史》,《哲学研究,1986年第11期。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二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里酝酿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中国历史十五讲》这本书重点突出,内容和间节明晰,深入浅出,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能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却也不会觉得乏味。
此书从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为第一讲,讲述了中国的古史,从黄帝炎帝的传说时代,从而引发多源的文明和多元的文明,并发展了原始的农耕经济,促进文明进步。这也是文明的开始,从而就是源源不断的中国历史的继续和发展。依照朝代的顺序,接着讲到了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的更替,讲出了朝代的形成和更替,讲到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秦朝的兴亡,并对此引发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兴衰,更好地了解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
在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古代的交通以及文化的传播,还有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上对文明传播的重视和取得的成就。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关系也采取了一些方针。书中讲述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并讲到中国大一统之后对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提出了民族关系中的问题。这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融合,更好地认识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书中不仅提到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也有政治层面的,经济层面的,科技方面的。我们没有办法亲身体会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璀璨光芒。当然少不了的还有我们中国的近代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曲折历程。从而我们能全面看到中国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虽然这本书只有十五讲,但是融合了中国历史上的精华,让我们能用最少的精力去了解最多的信息。从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事件,中国的历史不能用三言两语来描述,我们不能亲眼看到过去的时代带来的辉煌和成就,但是我们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中国历史的辉煌成就。也看到中国历史得以传承的价值。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仅仅以数字取胜,而是中国历史中蕴含的各种不可磨灭的价值,让中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得以进步和发展。这本书也很好地将中国历史的价值告诉了我们,让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怀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和中国历史给人们的启发。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是所有中国人的历史。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三
这十五个专题基本覆盖了红学的几大流派,有主流观点亦有一家之言。比如说第十二讲对各版本的介绍,清晰明了,是考据派的基础。第九讲对贾宝玉的分析鞭辟入里又不落窠臼。从这本书开始研究红楼,才不至于让初学红楼的'人从一开始被某些个别大家牵着鼻子走。
当然个人认为这十五篇也有点良莠不齐。其中第六讲的论述主要以后四十回为依据,实在很难服众。虽然儒道释这个切入点很好,但是不能把前八十跟后四十分开讨论,是致命的缺点。周汝昌的第十四讲有点像他写红楼小讲一样,尚未展开便已结尾。跟其余十四篇相比,实在有敷衍之嫌。最后,第一讲和第三讲虽然好,但是内容上有重复之处,大家看的时候自行跳过便是。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四
因为挺喜欢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所以找到了相关的这个文来看看。
总体给我可读性较好的感觉,本书有十五个章节,个人最喜欢作者对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的对比分析,从武松身上的神性和人性中分析经典流传的原因,分析的角度很新颖,非常值得读者和老师们思考。
还有对鲁迅的几个文章的分析是我最喜欢的。《祝福》中对祥林嫂悲惨命运后鲁迅想表达的观点的分析,《孔乙己》中鲁迅的写作手法,写作目的,表达的思想,以及鲁迅的文章的成长变化轨迹的分析,还有对鲁迅的小说和杂文的比较等,非常引人入胜,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对古典诗歌的分析。作者用他擅长的还原法,分析了古典诗歌的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学生时代了解的更深入和广阔,开辟了阅读审美的新天地。
但也有半部分内容使我昏昏欲睡,理论性太强,读来云里雾里,不太明白。整部书的水平有点参差不齐,有很棒的个案分析,也有不知所云的理论表达,读起来也还可以。读这种书,会觉得原来自己从前多么地忽略文章的深层意思啊,现在听作者一分析,一解读,醍醐灌顶,原来竟有如此深意,以前套路式的认知浅薄到不值一提。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能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学会欣赏文章,学会多角度思考,学会审美也学会审丑,是受益匪浅的阅读过程。在对鲁迅文章的分析章节和对古典诗歌的分析章节,记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觉得可以反复品读,从中对熟悉的文章做深层次和多角度的理解,很棒。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五
利用业余时间,我翻看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读了之后感触颇深。
记得以前在一年级品生课上,我正在讲故事给学生听,我班的余佳鹏看见书上有一幅图片是寒号鸟的故事。他不明白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就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图上这只小鸟在干什么啊?”我就告诉他:“小鸟不垒窝快要冻死了,他又问:“那为什么不垒窝啊,它会垒吗,我看邻居家的小鸟都是在鸟笼中的啊,冬天屋里有暖气不会冻死的啊,它怎么不去屋里取暖呢?”他一直不停的问当时我有些生气了,这是后面还没有学到的内容,问这么多,干扰了我上课,就没有一一的回答。在学习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儿童心理学所关心的问题,它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和发生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年龄特征。当然它还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阶段,比如常用的婴幼儿期(出生到2岁)、儿童早期(2岁到6岁)、儿童中期(6岁到11岁)和青少年期(11岁到20岁)。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在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知道了在他们的幼儿年龄段就是好学、好问的。他们的求知欲较强,所以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就会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因此,对于处在这个生长时期的孩子来说好学、好问是他们的年龄特征。而做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就要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而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如果在被孩子问急的情况下,为了应付孩子的问题,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以后当孩子明白后,就会认为是老师撒谎,这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撒谎的“榜样”。所以,看来要想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前提应该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处处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还有一点很让我感触:专制型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娇宠型父母,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或拒绝型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教养态度上都很成问题。惟权威型父母是较为理想的父母,当然,这要视儿童所在社会化目标和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定。
我的思考:父母儿童个性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的细小差别都会导致孩子性格的改变。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养成的原因都与他们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因此在儿童性格形成的幼年时期,陪伴在儿童身边的时间最多的父母应该有意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管教类型分为两个维度:控制和爱。专制型的父母,很显然对孩子的控制过多,通常这样的父母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不会去倾听孩子心声。同时孩子心理的想法无法和家人倾诉,专制的氛围也让孩子做事刻板固执,不喜爱与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长久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容易出现代沟,甚至是矛盾。娇宠型的父母的最大行为特点就是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家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宠爱一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舍不得让他们经历风雨吃任何苦。对孩子的每个失败都采取包容的5态度,对孩子的每个成长都无休止的褒奖,这只能换来孩子的自满和自私,面对不了挫折和打击,独立性差,永远成不了参天大树。最近频频发生的富二代犯罪案件就反映出现在富二代嚣张,目中无人,应变能力差,冷血冷漠的性格特点,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家庭教育,家长的一再庇护是不是真正对孩子好,是害了孩子。冷漠型的父母不论是在控制和爱上有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个人价值观也都是有问题的。通常这样的父母二人之间也存在问题,例如离异或者是感情不和,对待孩子的时候也缺乏爱和责任,非常冷漠,不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而成的孩子性格往往是非常不健全的,做事极端,敏感多疑,心思缜密,非常独立,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其他人。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对社会的威胁也是最大的,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种报复心理,要报复父母,报复社会。父母教育是一件复杂又重要的事情,必须学会适当控制,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例如在婴儿时期就要和孩子之间建立正常的依恋,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六
想起了几天前,一个朋友微博上的一句话,“只要自己知道真正要到的地方在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而路上的一切阻碍,只是风景而已。”也许,我也该学着用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前进途中的各种荆棘,欣赏别人给我描绘的风景。
因为我如果一辈子不去做,一辈子没有收获。人在入世之后,面临着很多的事情,压力无处不在,有的来源于自己,有的.来源于生活。这些也就成就了所谓的挫折。其实,一直强调的所谓的折,不过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别扭。心态上坦然面对这一点,我是相当认同的。对自己诚实,对社会诚实,知道自己能力的底线,知道自己值得什么,又该放弃什么。
职场血雨腥风,时时有人落败。而坚强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输了,要坚强;摔倒了,要坚强;被侮辱了,要坚强;信念崩溃了,还要坚强。心理学角度上讲,“要坚强”这三个字,本身就不是积极正面的鼓励。反倒是让人倍感沉重的三个字。往往听了这三个字,总是莫名的到了一种暗示:不坚强就是输不起。其实输了怎样,被侮辱了又怎样,哭一哭,笑一笑,大不了重新来过。学学阿q,精神胜利法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面对挫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把它当成是挫折,换位成机遇,换位成考验,换位成什么都好。如果挫折,最后成了挫败,结果实在是不乐观,那就换位成一个笑话,不妨自己当一回傻瓜,自娱自乐一下。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七
本讲主要讨论的是谓词逻辑的最基本内容,它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解。一是个体词、量词、谓词和公式,二是自然语言中量化命题的符号化,三是模型和赋值普遍有效式,四是非普遍有效性的解释方法。
谓词逻辑与词项逻辑有些相似,它也要将一个简单命题拆分成各个部分,不同的是它将命题拆分成个体词、谓词、量词和联结词而不是像词项逻辑一样拆分成主项谓项等。个体词又包括个体变项和个体常项。变项是某个范围内不确定的项,常项同理就是某个范围内确定的项。量词我们高中接触过,一般指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两种,量词也有一定的管辖范围,称为辖域。如何寻找它的辖域也简单,如果量词后无括号,则量词后最短的公式就是它的辖域,如果量词后有括号,则处于该括号内的公式构成该量词的辖域。作者认为有必要区分一个公式中所出现的变项和一个变项在一个公式中的出现,一个变项的某一次出现在一个量词中称为“约束出现”,否则叫做“自由出现”,一个个体变项可以既是约束变项又是自由变项。一个至少含有一个自由变项的公式叫开公式,不含任何自由变项的公式叫闭公式。
从书中以上讲解,我们也能知道,自然语言任何复杂度的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可以符号化,变为谓词逻辑中的公式。首先谈直言命题的符号化,谓词逻辑把直言命题形式上的主词和谓词都变为谓词,然后再寻找逻辑主词。存在六种直言命题的符号化,定域是全域。全称的直言命题应符号化成为一个全称的蕴含式,特称的直言命题应该符号化为存在合取式,单称的直言命题应符号化为原子公式。当定域为某个特定论域,则谓词逻辑公式要简单许多,但一般不做说明时我们都视为全域。关系命题时断定对象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命题,它至少包含两个要素,个体词和关系谓词,个体词就是两个关系对象,有些关系命题带有量词,量词就是指某些关系对象的范围和数量,比如“有些”和“所有”。关系推理也可以符号化,把一个推理符号化就是分别把推理的前提和结论符号化,所谓关系推理就是以命题关系作前提和结论的推理,谓词逻辑的符号表达能力是足够强,不仅能够表达所有的性质命题,而且能够表达所有的关系命题,再以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结合推理。前面的谓词逻辑的公式和符号,模型和赋值就是对符号和公式进行解释。非普遍有效式的解释方法,去证明一个公式具有普遍性是非常难的,相反去证明它是不普遍的就轻松很多,因为你只要找出一个例子它不满足即可证明,这与谓词逻辑的解释相关,称解释方法,也称模型方法。实际上是要求该公式找一个反模型,再对比真假。
在第六讲中,提到了量化命题,-是谓词逻辑的基本内容,即把命题或推理分析为个体词、谓词、量词和联结词等部分,以便能够刻画关系命题及其推理,以及量词里面含联结词结构的命题及其推理。个体词包括个体变项和个体常项,个体变项表示某个特定的范围内的某个不确定的对象,个体常项表示某个特定范围内的某个确定的对象,这里的某个特地的范围是“论域”。谓词经过解释之后,表示论域中个体的性质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一元谓词符号是一个谓词符号后跟有一个个体词,如果跟有两个个体词,就是一个二元谓词符号,以此类推,有n个个体词的谓词符号,就是n元谓词符号。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加上了前面所说的原子公式,就能成立本讲的题目提及的“量化公式”,全称量词是包括全部的,对于所有,需要全部都成立,那么这个命题才是正确的;而存在量词是一部分的,某一些,只需要有一个符合符合条件即可。量词有其管辖的范围,叫做“辖域”。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方便且通俗易懂,可以将复杂的文字转化为符号,一个简单的符号可以代表多个文字组成才能表达的意思,可以说他的发明是很实用了。直言命题的符号化的成立也是需要条件的,包括以下几点:全称的直言命题的符号化应该是一个全称蕴含式,特称的'直言命题的符号化是存在直取式,单称的直言命题应该符号化为原子公式,在我看来,就是说全称命题应该转化成全集,特称命题转化为特殊的集合,单称命题转化为一个,从其表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对象之间具有某种关系的命题,包括个体词和关系谓词。关系推理的符号化,即将推理的前提和结论符号化,虽说这样子复杂了一点,但是着实增强了学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转化能力以及抽象的逻辑能力。二元关系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逻辑性质,即关系的自返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谓词逻辑的意义和真假是通过模型和赋值来实现的,说实话读到这里,我是看不怎么懂的,一大堆的字母符号,和看起来差不多的文字,着实让我头晕。一个模型包括以下因素:个体域d、个体常项在个体域d中的值以及谓词符号在个体域中d的解释。当谓词逻辑的一个闭公式只含有这些成分,当给定模型后,闭公式的意义就能确定。当一个公式含有自由变项,即本身是开公式时,他的意义和真假就尚且不能确定。谓词逻辑的普遍有效式有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个别到存在的推理、矛盾律、排中律在谓词逻辑的表现形式,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相互定义,全称量词对于蕴涵和合取的分配律,存在量词对析取的分配律。不得不说,逻辑学真的是博大精深,不求甚解是不能深知的。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八
从现金到网银,不管是支付宝的花呗,还是京东的白条,只要你拥有购物欲,就避免不了要用到这些。即使不是你主动消费,在我们的生活里,吃喝住行也样样都离不开“钱”字。可以说,人只要活着,就需要钱,尽管它听起来可能有些刺耳,却是与我们时时息息相关的。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朋友:明明工作待遇不错,月光族不说,还经常花呗借呗提前放肆,想要的一样都不能少;外出聚会总是在人群中抢着埋单,怎么看他都不像是靠着app借钱度日的人。反而是那些真正生活富裕的人,才货比三家,犹豫着终于把钱付给对方,精挑万选后也只有一两样东西被带回家。
怎么看他们都像是穷富颠倒的,越穷越装大方,越富越小心谨慎。
有些人可能要说,我和金钱的关系还需要平衡么?的确如此,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身边的金钱心理学》这本书打开了我眼前的世界,改变了我的想法。所以,现在起我们要认真思考自己与金钱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你是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隶,这都取决于你是如何花钱的。相信想清楚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有所变化的。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都提到了哪些金钱病态人格的类型吧!再从自身的花钱方式来判断,你究竟是属于哪一种金钱人格!
一、焦虑型。
第一种是焦虑型,这类人的表现在经常会感到焦躁不安,反复查看自己的账户,恐怕里面的数字出现任何意外。生活中,那些退休后的长辈可能会出现这一人格类型,他们热衷记录点滴,无论是饮食、睡眠和理财,对事事都非常关心,并且要求精确的数值规律,往往对自己的生活控制得非常严格,忘记了享受当下的生活,放松自己。我有一位长辈就是这样,每天要查账户好几次,生怕她的小金库会有什么损失,在年轻人里类似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我对焦虑型的建议是:不妨将金钱上的控制感转移,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愉快一些,试着丢掉焦虑的心态,给网络安全多一点信任,全身心的享受眼前的风景,或许会有不同的体验。
二、囤积型。
第二种是囤积型,这个词多见于居家整理断舍离,相信有囤积癖的人不在少数,让我们舍弃拥有的东西,太难了!成年人应该都要才对!这是这类人比较典型的心态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难以割舍。对他们来说,金钱在手,安全感就有。他们害怕风险,希望能够放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不会考虑投资。
我对这一类型的建议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它长大的机会,不要禁锢成长,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三、快感型。
第三种是快感型,这类人比较享受买买买的快感,不同于前面两类,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比较放得开,懂得享受生活,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来行动,兴奋起来不能控制的买买买,心情不好也要买买买,他们把消费当成一种发泄途径,常说的购物疗法就是指这类人。
对快感型的人,我的建议是,适当冷静一下,看看自己的账单,到底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冲动消费,要明白自己把钱花在了哪里,消费快感是非常奢侈的行为。
四、炫耀型。
有个大学生,他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了私立学校。学校里的同学都是各种“富二代”,他们一起外出游玩,他经常在席间大声抢着结账,营造出一种我很大方的假象,希望用花钱来赚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无独有偶,某个从农村出来的男人,想着北漂闯荡一番,回去光耀门楣,在过节前花下血本买了辆车开了回去。乡里乡亲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在席间还不忘吹捧自己工作的业绩。其实,这些钱都是要还的,为了炫耀豁出去了。这种类型的人也很常见,尤其是北漂一族和自小就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很容易出现这类情况。
对这类人的建议是,花钱买炫耀是一时的风光,好名声不是用钱花来的,而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当你足够优秀,还怕别人看不到你么?面子并不重要,你过好了,才是真正的扬眉吐气。
五、逃避型。
最后一种是逃避型,这类人占比也比较多,如果用动物来形容,他们就像鸵鸟一样,宁可把头埋在沙子里,也不愿意查看自己的账单。他们是与时俱进的反义词,更愿意待在怀旧的地方。微信支付、手机银行常常遭到他们的排斥。他们不信任现代的科技产品,与焦虑型的人有着相似之处。
对这类人的建议是,凡事都要讲个度,过于理性会少很多生活乐趣,可以尝试下科技产品,还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哦!
当然,这本书中还介绍了很多我们日常中会遇到的一些与金钱相关的事情,可能有些时候看上去很微不足道,但如果不稍加注意,很可能会酿成大祸。而在一些细节上,如果能够准确的把握好心理学的角度,很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比较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在每个小课题里有会有贴近我们生活的案例,同时用数据来说话,让人很难不信服。整本书看下来,不仅仅是增长了金钱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还能够轻松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哪怕是在人前装一下也倍儿有面子啊!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九
我就读了这么一本经典的书籍《中国历史故事集》,爸爸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基本的了解。果然,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春秋战国故事讲到了三国故事,而且所有的故事都用一个生动的四字标题,比如说:晏子使楚、完璧归照、三顾茅庐等。这些故事有得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讲一些不忘国耻的故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搬家”.小的时候也背过“昔孟母,择邻处”,但是不明白其中含义。今天,我终于懂了。书中说的是孟子小时候很调皮,他妈妈对他非常严格。为了让他有个好的环境,能够专心读书,搬了好几次家。慢慢的,孟子开始变得懂事了,爱看书,也有礼貌了。孟母还教育孟子“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孟子长大后,成为了天下文明的大师。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妈妈也为了我能专心读书,放弃了很好的工作,细心在家教导我,教育我。虽然有时我会嫌她唠叨,但渐渐地我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都是为了我能够成为有用的人。“不能辜负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用好的成绩来回报我亲爱的妈妈”,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这本书里我喜欢的故事还有晏子使楚,说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用他的机智,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我认识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中华民族崛起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珍贵,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一百几十年了,在过去是指引性的,但在今天是过时和落伍的。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没见过飞机高铁,没上过互联网,也没用过微信、淘宝,时代不同了,用百年前的理论解答今天的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
但是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很超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乎生命、生活、价值观,关乎我是谁、我追求什么的深入灵魂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不断地分析和实践,不断从事实出发,不断地观察社会,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断更新对社会阶级划分和社会发展的认识,理清哪些是社会基础,哪些在发生着变化。
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守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普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一
不希望这是真的,因为我愿意看到努力拼搏而得来的收获,同时我又不希望是假的,那样的世界似乎也就不存在一些让人敬畏的事物了。坏人如果努力也要给他一个好的结果吗?我可不愿意。而且生活中人们会把一些有联系的事情理解成是命运,那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吗?前后的因果,命运的安排,我说不上来。真的是奇怪的心理呢,复杂而且混乱。希望这本书能给予我启示。
书中说“人们对于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言下之意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样的话,人自然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美之词。所以对于别人的好的评论,会认为非常正确。可是对于一些不好的评论,我也是觉得很符合的。那这个又该如何解释呢?我肯定不会连好坏评论都分不出来吧。认真想一想,评价中的好些词语都是模棱两可的,很模糊。
我只是片面性的捡取了符合的,并且将一些牵强附会到自己身上吗?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人的无中生有的能力可是向来就很强的啊。这样想想,我可被那些评论害得不轻。被认为聪明的我(同时也是自认为)并没有好好努力。
我一直很奇怪那些参加邪教和传销活动的人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洗了脑。一直很自负,认为自己的话肯定不会这样子的,可是,现在仔细分析,我倒是那种很容易被吸收并洗了脑的人呢。好奇心强,对生活没有很明确的原则和底线,随大流意识比较强,也有较强的自我辩护意识(这点似乎正在慢慢弱化)。我不想说这样的我就很不好,换个角度看待的话,倒也不赖,不是吗?要避免被洗了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思考,可是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破除习惯绝不简单,不管是不爱思考的习惯还是思维定式。至少我在这方面是比较差劲的,要加油了。
书还没有看完,可是我已能感觉得出来,作者的观点是根本没有鬼神和命运一说,生活中的各种奇异现象都是人类心理和潜意识的作用结果,在现有的各种研究和证据下是这样的。对于前面提到的问题――命运这种说法是错的吗?我想答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了。顺境中可能使人怠慢或者心平气和,逆境中可能使人放弃或者减轻痛苦,关键还得看主人公的心态了。
噢,天呐,事情总是那么让人难以判断,很糟糕,不是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这就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党性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这一信仰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由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陈先达教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十五讲》,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刻回答了理论领域和实践工作中最为关注的十五个马克思主义重大问题。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既说理透彻又行文流畅,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芒,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真懂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一、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懂马克思主义
“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反映技能专长,不涉及主观感受。“信马”是信仰,是高于专长之上的一种精神追求。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内心认同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个半多世纪之前,马克思恩格期批判吸收了康德、黑格尔、费乐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百多年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一代替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160多年来马克国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主中国化理论成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反马克思主义者一次又一次地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被消来、被驳倒,可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失败,是一种僵化体制的失败。它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正如习近平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既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共同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
二、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学马克思主义
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
理论武装上不去,信仰信念就容易动摇滑坡。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就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真学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任何科学理论特别是创新理论,其原创性内容,包括立场、观点、方法,实质、精髓、体系,以及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集中凝结在创立者的原著中,原著是学习科学理论的第一手资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和前提。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在一封给德国《社会主义月刊》的青年编辑布洛赫的信中谈到学习唯物史观时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在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福尔马尔的另一封信中,他也强调要读原著,因为“研读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歧途”。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才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才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从本源和基础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通过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下真功夫研读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
也不能只讲马列主义,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大道理经常讲,还要坚持把“老祖宗的话”讲对,把“新话”讲好。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动的奥妙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真学马克思主义,就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推动学习贯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方法论,努力学到心里,触动灵魂,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三、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真用马克思主义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真懂真学最终还是要落到真用上来。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我们要运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总结过去,客观分析现实,科学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动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着力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举措。
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导实践,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要深入思考实际。“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真用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形势、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完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有统揽全局的普遍意义,也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具体意义。要结合工作实际,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思考工作,分析问题。2013年3月、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调研指导,8月又在京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先后发表4篇重要讲话,对关系我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给予精心指导,希望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特别提出河南要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些要求把准了河南发展脉搏,切中我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键问题,为我们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真用马克思主义,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上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做出了许多科学回答,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提出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钥匙。我们要树立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直面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直面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用讲话精神为科学武器分析问题,找到攻坚克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展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三
人生在世不仅活着,而且希望知道他为什么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他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并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应该说,所谓意义和价值是人赋予这个世界的。因为他不能忍受一个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世界,所以他需要意义和价值。这一点我们从“价值”这个概念的词源就可以看清楚。
所谓“价值(value)”一词的词源最初来自梵文的ver(掩盖、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的valo(用堤护住、加固)、valeo(成为有力量的、坚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具有“对人有掩护、保护、维持作用”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可珍惜、令人重视、可尊重”的词义。价值是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概念。
满足了这些生存需要是不够的,它们只是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不是生存的目的,他应该有更高的需要和追求,他需要知道他生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所以人而且只有人有“终极关怀”,他能够把自己的一切生存活动指向某种作为最高价值或内在目的的理想境界。
人的生活实践是某种价值性的生存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动性,而且是人类保护自身存在以抵御虚无主义的防线或“堤坝”。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四
通识性读物。从史前时期的聚落讲起,详细解释了西辽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中国”这一地理概念,对古代封建王朝的降雨变化和疆界概念以及晚清时期与俄签订条约后逐渐形成的国家这一具体概念。
一个行政概念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需求有密切关系。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类农业开发和环境改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促使地理环境的改变,由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作者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人类活动对黄河长江珠江等几大水系的影响,黄河改道问题与政治、气候、战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与游牧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域演变及行政制度的变化,以及行政区域的变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华北、内蒙、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交通地理的情况及其对政治的影响。运河等人工河的政治经济意义,淮河流域的重要地位,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大重要政治经济区的中间,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显著。北方长城的重要地理意义和政治含义,长城南北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同创造对统一的意义。城市空间的构造。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五
最近到图书馆借了本《每天一个心理技巧》,算是心理学的类别了,闲暇时翻阅了一番,获益颇多,现在特地将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
“心理学究竟研究什么?”标准答案是:“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但这样的回答却使人对它有很多的误解。在很多人眼里,心理学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认为心理学家能看出人们在想什么,会洞悉别人的情感,甚至认为心理学可以用来算命。应该说,这是对心理学的误解,那么心理学真的有那么神秘吗?其实不然。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把思想和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总称。所以这样说来,心理学其实没有那么神秘,心理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现象。我们熟知的感觉、想象、情感、意志及个性等等都是心理现象。人与人的沟通、互动的技巧,人际间的压力及人际不良关系,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表现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学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因此熟知各种心理学常识和心理学技巧,并把它们应用到生活和学习当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对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没有一个认识,那么在说话做事当中就难免遇到一些小的状况,道路也不会像别人那样畅通了,而且在熟知心理学技巧的前提下,我们也能够对自己出现的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作出及时的必要的调整,让自己的身心更加愉悦,生活学习的效率更高。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中主要是通过诸多化解心结的故事和技巧使读者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成为身心皆健康的现代人。
比如说书中就介绍了如何克服愤怒、焦虑、虚荣悲观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以及告诉我们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如何让自己受人欢迎,也介绍了青春期的心理调试等等心理技巧,读来受益匪浅。
最终有一天,你要独立去面对自己的人生。通过一个简单、真实的例子再加上后来的一些通俗易懂的陈述,就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要恐惧失败的好处和心理暗示、自我鼓励的方法,今后在遇到了相关的问题的时候,你就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了。
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的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目的。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通过以上我个人的一些小的浅显的感悟,相信大家也能够看到心理学的一些本质所在,的确,心理学就是这么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它的本质就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但也没有当初我们认为的那么神秘,全然隐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很好的运用好心理学的各种技巧和处事方法,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的美好,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精选审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六
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会涌现出不同的杰出人物。他们是灿烂的群星,闪烁出绮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动、有趣、神奇的教科书。《中国历史名人传》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他们精彩的世界,从此有了远大的理想。
岳飞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我特别崇拜他。母亲从小教育他要热爱祖国,在他的后背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一直激励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最后抗金英雄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他誓死效忠的昏君手里,这是岳飞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读完《中国历史名人传》这本书,我感觉到名人的丰功伟绩或英勇事迹背后,都有着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拼搏,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