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感动。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它们或让我们感受到人文关怀,或让我们思考社会问题。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一
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明月显然是有情的,它如同人们思念的渠道一般存在。
以前,中秋总是我们一家团圆的时光。
每当夜晚悄悄降临在庭院里。搬张小凳子依靠在那颗不知道是什么的小树旁边,从桌上随手拿起一块不知是什么味道的月饼塞进嘴里,口腔中瞬间就充斥了甜甜的味道。抬起头睁大眼睛望着皎洁的明月,看着一朵薄纱般的浮云渐渐将月亮遮掩住,便抬起手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着小树上伏着的几只小知了在一边鸣叫。
晚些时候,奶奶总是拿着那把暗黄的大蒲扇为我扇去身边的小虫,也扇去了我的睡意。总是接受我的小小请求,不厌其烦的向我一遍又一遍讲述那美好的神话故事。
现在,学业渐渐的繁忙,能够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庭院的时间也少了。
每年中秋的夜晚只能在楼房中看着月亮,月亮虽然还是一样的明亮,但身边的一切都变了味儿。
没有了那棵叫不出名的小树,没有了那断断续续的蝉鸣,也没有了奶奶焦黄的大蒲扇和那些已经听过无数遍的故事。我的身边只有那冰凉的月饼,拿起月饼咬下一口。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思念”的味道吧。
原先那热热闹闹的中秋已经转瞬即逝了,看着月亮,内心中留下的只有小时不懂得那一份怀念。
再看夜空,一弯明月挂在天幕上,凄凉、孤寂、沉默但又给我一种温暖与关怀。长大了,终于懂得月亮了,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诗人曾经对月伤怀了。但这,也许就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一课吧。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二
月儿撩起窗纱,如水银般洒在书桌上,洒在弥漫墨香的书页上,似深深的依恋,如梦如烟。
翻动书页,我的思绪飘入了历史的皓月长空……。
月的阴睛圆缺,无时无刻不勾起文人墨客的千万情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是诗如画的月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泉无限。”这是苏轼清幽静美的意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张九龄寄景抒情,深情绵邈。但月亮,绝不仅仅是景。
看哪,远处浩渺的江面上,弥漫着一片薄雾,皎洁的月已悄悄躲入群山,江面泛起的点点渔火,映照着刚入睡的他,偶尔传来的一阵乌啼把他从睡梦中唤醒。他——张继,望着远处的古老枫桥和连锦山脉,心中孤独的漂泊感愈发强烈,寒山寺的钟在夜半时分敲响了,一下,两下,三下,穿越寂静的夜,敲开了他的心扉,敲成了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的月,躲躲藏藏,冷冷清清,凄凄切切,似乎那么无情,却又那样包容,那样温柔。明月来相照,抚慰了他那因落榜而痛楚的心,照亮了回家的路。
这月儿,应该见证了他的《红楼梦》的诞生,《红楼梦》凝聚了他的心血。“娴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的林妹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贾宝玉;“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薛宝钗,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黛玉葬花”哀恸,“晴雯撕扇”率真,“宝钗扑蝶”活泼,一个个美丽的人儿,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明月来相照,照出了有血有肉的大观园,照出了一个伟大而执着的孤独身影。
明月是多情的。
明儿呀月儿,你走遍天涯海角,看遍花开又花落。你是否听见过我的心声?在这柔美的月光下,如品一杯香茗一般享受着诗趣,恬静又惬意。我明白,我的眼里,我的心里,也应该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三
妈妈故乡在广东,每逢中秋,皎月长圆,金桂长香,我便随她回去与外婆团聚。
乡下的旷野里,几棵桂花树显得尤为秀丽挺拔。墨绿的叶片重重叠叠,亭亭如盖,一簇簇淡黄的小花挂在其间,微风中晃动着暖阳的光影,落下的点缀在矮灌木的叶上,到了夜里,月华一泻千里,翻涌尽阵阵花香。
有一年感冒,鼻子塞得难受又闻不到花香,闷闷不乐了好久。外婆知道后便拿了个玻璃杯,要带我去摘桂花:“我们多摘些,泡在热水里,香得浓浓的,一定能闻到。”我迫不及待地拉起外婆粗糙的手:“好呀好呀,快点走啊!”蹦蹦跳跳来到树下,我却犹豫了:“可是摘花,这花应该不是我们家的……”一时间,呼吸响得震耳欲聋。沉默着,望着灌木丛上托住的小朵朵,我的心又一下雀跃起来:“我们可以捡刚掉下来的花瓣呀!”外婆闻言笑了,摸了摸我的头:“就你机灵。”
小小花瓣捡起来可不容易,手一抖,小骨朵儿就轻飘飘地滑下叶子,落入泥土里了。直到杯子底部终于盖满,我才发觉弯腰不便的外婆竟陪了我这样久。
摘了满满的桂花,回到家,用开水一冲,木筷轻搅,淡黄的花铺满水面,片刻后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我满足地大吸几口,捧着它,开心了好久。
暮色渐沉,月影淡出,便到了传统的祭祀活动——拜月神。我觉得那迷信,素来不肯跪的,大人们也都由着我。但那天,外婆拿走了我捧着的茶杯,双手放入丰盛的祭品间,再缓缓跪下。月光澄澈,照在她银白鬓间,双手合十,虔诚得叫人挪不开眼,好像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
外婆仙逝后的那年中秋,我忽然懂了千百年前那句“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哽咽,又想起了那杯当做祭品的花茶,和外婆替我许愿时的身影。那夜祭月,我端端正正地跪在月光下,月色像温柔的白丝绸,轻笼住我,一如当年外婆笑着抚摸着我的头发。我想,如果真的有月神,一定会陪伴在一生干净,虔诚的外婆身边。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四
月儿升起来了,一切归于平静。天黑了,远处只有几盏不知疲倦的路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农村的天空是变幻神奇的油画。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黑暗吞噬,直到西方那仅存的微光也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月儿就该升上来了。夜晚的歌手——蟋蟀也扯开了嗓子卖弄着歌喉,在草丛里开始了今晚的演唱会,有高音,有低音,有独唱,有合唱,像小溪里欢跃的流水一般。“奶奶,你说这月亮会不会孤单啊?它身边什么都没有,没人和它讲话,没人陪它玩耍。”小孩望着月亮,一脸疑惑地问道。一旁的奶奶看着小孩道:“怎么会呢?它身边有好多星星陪着,它还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看得到世间的万物……”“那——奶奶,它能看到我们吗,能听到我们讲话吗?”小孩半信半疑。“哈哈,当然可以啦!”听到这,小孩的内心萌生出了一种想法:“那我给它朗诵一首诗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院子里响起来稚嫩的童声。月色下,小孩和她的奶奶悠闲地在院子里坐着,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馨。风大概也不舍得破坏此刻的温情吧,奶奶手里的扇子轻轻地为我摇着。
我常常觉得,月夜村庄的竹林、小溪、茶园、松涛、还有蟋蟀的歌声,就是一封家书,村头的明月就是一个邮戳。它在一个个思念的信封上烙上明亮的标志,让远行的游子那颗漂泊不定的心找到了回家的路。
小孩们在神奇的田野上走走停停,忽而拨弄着不知名的小草,忽而用小木棍在阡陌上敲敲打打;又好奇地往小溪里重重地砸下石头,看那洁白的水花四溅,然后欢呼雀跃起来了。我望着这些孩子,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村庄,心想:平平淡淡的人生,各色各样平平淡淡的生活,这不就是烟火人间吗?
饭后,月亮准时地挂在空中。我同奶奶坐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今晚的月色真美啊!”奶奶感叹道,话语中竟有几分不舍。“是啊,还是和小时候的一样。”我望着奶奶,发现月光下她的白发似乎更多了,皱纹也更加肆无忌惮地爬上她的脸庞。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五
乡村,静谧的夜。
片片月光倾洒下来,顺着屋檐,流淌在潺潺的河水上,轻抚充满岁月旧痕的土墙,洒落在门前花香四溢的桂花花瓣里。
许多年前,这片空地也曾是我与表弟的乐园。忆往昔,我们时常拿着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爆竹。“嗤”——扔掉蜡烛,两只小手慌乱地捂着耳朵像小兔子一样四处“逃窜”,慌不择路,还边跑边大喊大叫。偶尔,月下,我们还会趁夜深人静之时,撸起袖子,挽起裤管,赤着脚在田里摸那些不肯睡觉的青蛙们。一脚踩进水田的那一刻,青蛙们顿时都哑巴了。待到抓住青蛙,我们便将它放入水桶里,表弟拿来老太厨房里的大夹子,把青蛙夹起来,再扔下水,再夹起来再扔下去……而我则蹲在桶边上,乌黑的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它,还笑着给它们唱歌,“呱,呱呱”。每每被外公发现,总少不了要被狠狠地数落一番,并苦口婆心地劝我们:“青蛙是益虫,不能抓呀,孩子们!”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明白这些道理,只觉得好玩罢了。以至现在都愧对那些无辜的青蛙们。
故乡的月光,就这样照着我们一年又一年,陪着我们抓了一只又一只“呱呱”直叫的青蛙。可我们渐渐长大了,明白了外公对我们的教诲,不再与青蛙“斗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手中多了一块冰冷而充满魔力的“砖头”——手机。至此不论何时何地,我们总将它似宝贝般捧在手心里,一刻也舍不得放下,那盯着屏幕的眼睛就像青蛙盯着害虫一般,一动不动了。
从那时起,我们的耳朵再也听不到夜晚田野的乐音了,我们头顶的月儿开始变得孤单了,我们的交流便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各自盯着手机,连头都舍不得抬起,此刻的世界只有几寸的大小。我抚了抚肩头的月光,与从前相差无几,仍是那样柔和、纯粹,那样熟悉,而我们似乎都变了。
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霎间,烟花将黑暗点亮,与月光一同点缀着暗夜。表弟又点燃了一支“火箭炮”,“咻——嘣——”,小烟花在空中划出了一个金印,打破了这寂静的月夜。小孩们没见过这阵势,一个个撒腿乱窜,不停地喊着“哥哥太酷了,再来一个!”我与表弟相顾无言,只是笑笑,月光依旧清朗,这个场景似乎与多年前重合了,我们似乎没有变……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
苏轼,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词人,他的人,他的词都充满了爱。在他笔下,月或圆或缺,人或喜或忧,绘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月是孤寂的。
如果说"十年生死"是时间的隔绝,那"千里孤坟"则是空间的阻断。时空的无情反衬出苏轼的情深意重,一切令人黯然神伤。此时此刻,月光温抚下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是悲怆千古的爱情挽歌了!
"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是旷达的。
一首怀念弟弟的中秋词,一经苏轼之手,便有了旷达的情怀和不凡的气魄,让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聊以慰藉。
兄弟长别离,相见遥无期,彻夜的无眠毕竟孤清,亲人分隔的恼恨,便只能唯圆月是问。词人以理遣情,终想到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但共赏这同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天下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心也终会沟通在一起。
明亮的圆月,便不仅照耀了"千里",也照亮了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绝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月是狂放的。
词人历经人世沧桑,仍乐观向上,屡遭贬谪,仕途艰难坎坷,但仍忠心朝廷,不忘报国。
出猎之时,见手中弯弓,想起空中圆月,更想到了侵犯"天狼星",于是,苏轼渴望能够披挂上镇,为国杀敌。他期望弯弓满月一般,将敌杀退,他又何尝不想月如弯弓一般,将那天狼星射出苍穹。
"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一腔磊落之气,感情纵横奔放,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在词人笔下,月不再是软媚无骨的儿女情寄寓和祝愿,而充满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明月几时有",是一千年前词人仰天叹问;"乘风入月",也是苏轼的绮丽幻想。无限的月色,涌发了词人多少灵感。苏轼的爱,对于亲人,对于生活,对于国家,对于生命的热爱,不禁令我们赞叹:一空月光,一身月辉,一世风光。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七
上了初中,学习压力如同一只猛兽,向我扑来,我在夜晚挑灯苦战时,母亲总会为我削一个苹果,抑或是热一杯牛奶,把它们盛在精美的容器里,近乎虔诚地给我送来。有时我学习到深夜,母亲则选择在电视旁看《新闻联播》重播,静静地等待我休息,然后为我盖上被子,自己才肯睡去。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八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明月高悬天上,曾经见证无数人的离情别恨。尽管不愿意,但离别是每个人必定会经历的事情。那天晚上,寒风呼啸,月亮在教学楼附近四处游荡……不久后,又跟随着同学们的脚步,优哉游哉往宿舍楼飘去。
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从三个科目变成七个科目,从每天回家到一星期才能见一次家人,难免会不习惯。开学两个月,每天都过着有点陌生又有点熟悉的生活,上课、写作业两件事不断循环着,但又总能感受到初中生活的新奇和不同。
晚自习结束,我和舍友结伴散步。月光洒在校园的小道上,我们顺着小道走进操场,拿上书本坐在草地上背起了语文和政治。“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一阵凉风从头上吹过,半小时已经消逝。我们拿着书,往宿舍楼走去。“七年级过去两个月了,我还是不习惯。真的是从盼望住宿本站到每天想家。”舍友一边走一边感慨着。“是啊,是啊,我还以为只有我会想家,都不敢轻易地说出口,怕丢脸呢!”“不过,虽然想家,但有你们陪着,我依旧快乐。”一边运用、一边背书、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宿舍。
月亮也跟着我们走了进去。关灯后,它透过窗帘缝照到床上。这次的月光比以往的更强烈,让人难以入睡。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去阳台欣赏月亮,接着回到床上,在月光的照耀下想着自己的心事,小声地说道;“好久没见过这么亮的月亮了,过几天考试能顺利吗?”“我想妈妈的外套了。”“祝我们几个友谊久久。”“和我想的一样呢。”伴随着轻声细语,大家慢慢睡着了,月亮也放心地离开了。
时间飞逝,如今已经八年级,我们还做着和一年前同样的事情,依然有月光陪伴入睡。离别不可怕,只是为了下一次见面做准备而已。和家人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有空时多陪陪他们。友谊也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希望我们珍惜初中时光,每天都能一起赏月、一起倾诉。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九
读小学六年级时,我每周三晚上要到解放碑去上奥数课。每次上完课后,都已是八点半,从嘈杂的人群里挤出,总能看见母亲一个人在夜色下单薄的身影,手中的口袋里装满了牛奶、面包,像犒劳一个凯旋而归的战士,讨好似地往我手中塞。在那样寒冷的冬夜里,风撕裂了白天仅存的一点温暖,可母亲连一个烧饼、一杯豆浆也舍不得为自己买。顷刻间,我发现母亲的爱如同温柔的月晖,点点滴滴,渗入我的心扉。母亲,我多想送你一轮明月,让你在寒风呼啸的夜里,感受到细微的温暖。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十
一口大锅,里头的菜籽油还冒着泡泡,半碗葱姜蒜末,盐盒放在一边。还有一碟豆酱,一瓶酱油,一碟花椒粉,半碗昨晚的骨头汤,这萦绕在脑际、鼻端、舌尖的挥不去、化不开的浓浓家乡味就轰轰烈烈地粉墨登场了。
家中,用老灶大锅烧菜,就属我父亲手艺最棒。拾柴添火,油星子霎时飞溅。他一手握铲,一手端碗,把葱姜蒜末一股脑全撒进锅里,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会儿,这“三末”便被油爆得金黄,升起缕缕青烟。父亲又瞧准火候,把豆酱、酱油各味调料依次浇入大锅。一会儿,锅里便呈现出一幅闹腾腾的景象。浓稠的酱汁咕噜咕噜,吐出一个又一个小泡;葱姜蒜末不见踪影,只能闻见忽有忽无的特殊香味儿。再一会儿,他就把那一块块洁白的老豆腐稳稳地放进锅底,淋上骨头汤。单挑豆腐也有讲究啊!豆腐过嫩则易碎,口感不好,卖相也不佳;过老则不入味,吃起来不是滋味,油腻得很,这是来源于经验。再看吧,他熟练地翻炒,看起来随意,却处处是精妙。这一铲,紧贴锅底,没让豆腐粘锅,保留了它完整的外形;这一颠,轻微至极,使豆腐弹牙。汤味四溢,父亲盖上锅盖,静静等待。
三四分钟,像算准了似的,锅盖掀开,汁少了,也未完全收干。豆腐同脱胎换骨一般,裹上一身鲜红的盛装。还没停呢!父亲捻起一点花椒粉,密密撒了下去。深沉的星星红火,落入酱红色里,增添了一抹斑斓的色彩。父亲扬起锅铲,小心地将豆腐盛入用醋拌着黄瓜丝的瓷盘中。再端上菜桌。一家人围桌同坐,欢聚一堂。
这道菜卖相极佳。豆腐层层叠起,表面油光鲜亮。醋汁儿里泛起朵朵油花,鲜脆的瓜丝浸在其中,看着就够令人垂涎三尺了。我不禁夹过一块,一尝,哦!先是滚烫,再是皮焦内滑,然后才能吃到味道:咸为主,有一丝丝的甜,酸恰到好处,辣,是点睛之笔,好像在舌尖上蹦跳。还有豆腐本身的鲜香、黄瓜的清脆、骨汤的爽口。汁流入咽喉,有豆酱的烟熏味,花椒的呛人味……打成一片,令人飘飘欲仙、欲罢不能。不知不觉,一盘麻婆豆腐便被我暴风骤雨般一扫而光。爷爷指着我的额头,笑着说我是“化骨龙”!这时,我的额头上也出现了一个深红的酱汁手指印儿!
这令我陶醉、沉迷、垂涎的麻婆豆腐,这让我赞美、歌颂、向往的家乡味道,我敬爱的父亲与轻烟似的乡愁,干杯!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十一
儿时的我,晚上总是不愿入睡,总是要睡在母亲的手臂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给我安全感。每每这时,母亲微笑着,眼里满是怜爱,她伸出手臂,没有半句怨言,于是儿时的我,在母亲的手臂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安适的夜晚。时光被我的梦境拉得很长很长,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母亲因为手臂的麻木,整夜无法入睡,也不知多少个清晨,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送我上学。恍然间,发现母亲的爱如缕缕月晖,将我紧紧地环住。母亲,我多想送你一轮明月,让你在所有劳累的日子里,感受到片刻的安宁。
最热明月来相照明月来相照大全(12篇)篇十二
耳边又回荡起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思乡曲》。我喜欢这首曲子,它优美婉转,让人心中荡起层层涟漪,也让我想起了我可爱的家乡,淮河西岸的一座小县城—凤台。
我出生在这座小城,尽管她没有摩天大楼,也不富裕,但她养育了我整整九年。
记得三年前,当爸爸告诉我就要去合肥读书时,我的心里无比激动。可当我看到往日的好伙伴眼里的依恋时,我又很留恋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城。
我来到了合肥,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西园新村小学。在新的环境里,我又找到了知心的朋友,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得非常快乐。但不知怎的,我总会在梦中回到我的家乡。于是每逢假期,我都要回家乡看看,看看那些熟悉的地方:小院儿、校园、老房子……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我回家乡的次数减少了,可对家乡的思念却越来越深了。虽然合肥很美,但在我眼里却永远无法替代我的家乡。
最近,我学了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这首诗是王安石从老家江宁去京城赴任途中,船停靠在瓜洲时写的。由于对宁静闲适的家园有许多留恋,所以诗人盼望着能早日回到家乡。老师字字句句地解释着,我的心不由得回到了我的家乡。
每逢春季,小城里到处都是鲜花,花坛里、马路旁、树阴下、墙脚边……那些花虽只是不知名的野花,但却生机勃勃,充满了春意。不是说合肥没有花,只是那些花都井然有序地长在马路旁,让我感觉它们太整齐了,失去了亲切感。家乡的夏天,邻居们会在傍晚提个小板凳坐在小院里,摇着大蒲扇,唠着闲磕,很晚才入睡。秋天,我最爱吃的大红桃成熟了,一口咬下去,甜蜜立刻“腐蚀”了舌头。飘雪的日子里,我常和哥哥一起堆胖乎乎的雪人,然后围着火炉,吃香脆的蛋饼,真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又是一个夏天,我想我该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