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堂课的教案都是教师的智慧结晶,它需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方法。这些一年级教案示例包含了不同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一
全体教师。
大班年级组。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通过活动体验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1.年级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商量活动流程、准备材料、组织形式。
活动名称:五月五过端午。
活动形式:各班通过向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家长这一活动,再每班开展走进端午活动。
活动材料:粽子、视频、课件等。
2.各班组织全体幼儿开展活动。
了解包粽子的流程、习俗。观看视频。
师:粽子是怎样做的?需要哪些原料?为什么会有端午吃粽子这一习俗?
教师介绍粽子,让孩子介绍自己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什么馅的粽子。
幼儿欣赏、学习民歌“五月五过端午”。
手工制作彩粽。
3.在“家园橱窗”或“网站”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请家长继续和孩子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二
教学目标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4.同桌互读,检查。5.给生字组词。6.识记生字。(1)加一加。(2)减一减。(3)比一比。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1.观察字形。2.指导书写。
真字最后一横要长。豆的第一横要短3.描红,书写。
4.作业展示,评一评。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10.端午粽。
端午粽子节日中间总是。
带回去知道据说怀念糯米。
作业设计。
1.把《端午粽》读给爸爸妈妈听。2.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粽子。
各式各样花样多热爱思念。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
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学生分小组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
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生:箬竹叶、糯米、红枣、线。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
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蜜枣、豆沙……。
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红豆、鲜肉。
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
屈原的故事。
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早先很受楚王的器重,但他革新政治,推行强国的主张,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地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看,这里就是秦国,这里是楚国。
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
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
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
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了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
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生:赛龙舟、挂香包等。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
五、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爱国之情。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本文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和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和尊敬。
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不能现场让学生学习包粽子,成为了本课最大的遗憾。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四
教学目标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4.同桌互读,检查。5.给生字组词。6.识记生字。(1)加一加。(2)减一减。(3)比一比。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1.观察字形。2.指导书写。
真字最后一横要长。豆的第一横要短3.描红,书写。
4.作业展示,评一评。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10.端午粽。
端午粽子节日中间总是。
带回去知道据说怀念糯米。
作业设计。
1.把《端午粽》读给爸爸妈妈听。2.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粽子。
各式各样花样多热爱思念。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五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块、捉、急”等13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他、说、地”等7个生字。识记部首“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学习课文,巩固识字方法,多形式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公鸡和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
【教学难点】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你见过小公鸡和小鸭子吗?自由交流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
2、齐读课题,交流:
(1)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3、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全班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
4、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进行抢读。
(2)2~3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其他同学跟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课件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释疑: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电脑出示图片,学生借助图片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2)想想:“小鸭子急得直哭”应当以什么语气读?
5、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三)同法学习3、4段。
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两段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释疑为什么小鸭子能下水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出示课件)。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4段。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指导学生读准音,注意“不”的不同读法,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4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四、归类观察,总结课文。
请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
先组内说一说,最后指名向大家汇报。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六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关于端午节还有哪些故事?(写课题,10端午粽)。
2、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粽子,一起来看一看吧!
3、出示词语。指生领读。
5、吃过了粽子,也赛了龙舟,下面咱就看看还有什么故事发生吧?
1、出示第一段。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外婆在什么时候盼我们回去?让我们回去干什么?
那有没有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你的外婆或奶奶也盼着你们回去呢?你能不能也像作者一样,用上“一…总会…”
2、出示第二自然段。
(1)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老师叫三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句。指导朗读。谁再来试试?这次,老师来读,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
老师考考大家,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课文里的什么词?
对了,这就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它们写的是粽子的什么?
(3)再读一遍,你还能发现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像这样的话你能说一些吗?
(4)老师说上句,生接下句。绿绿的什么?还可以说绿绿的?(5)出示图片。
粽子你会包了吗?看着图片师生一起说。“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也就是说,粽子的外面是箬竹叶,那里面呢?“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你知道裹着是什么意思吗?糯米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6)你能像作者一样,按顺序介绍一样你喜欢的东西吗?(7)出示图片。
(10)前面写了端午粽的颜色还有香味,这句写的是什么啊?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1)“又黏又甜”这是abac句式的词语,谁会说?
(14)出示第三段、第四段。
这一段写了端午粽的什么?有找出来的吗?
1、出示要写的三个生字“节、分、真”。
2、单个出示,生观察,指生说。
3、师范写,生描红。再写一个。
4、展示评价。
5、修改后再写一个。
总体来说,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棒!能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过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还认识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其实,关于端午节、屈原,还有其他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去后多搜集下资料,把找到的故事讲给别的同学听。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七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由来。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习俗。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却没能够把屈原救上来,后来每年五月初五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幼儿品尝。
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八
教学目标: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让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想文中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
第一课时。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辛巴”是谁吗?
2、说说你对狮子的了解?
3、那今天我们要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又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出示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要学的内容,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点,提升学生的兴奋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桌互读。)。
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偏旁,形声字识字等,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自由选择识字方法)。
4.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汇报、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引导学生对一个生字充分汇报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字的汇报。
(2)以开火车的方式快速认读生字。
(3)你已经认识生字了,带有生字的词你会认读吗?
段。
1、出示图片,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图中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2、自由练读,读写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的句子。
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1)指名读。
(3)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为什么这小狮子要整天练这些呢?
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1)指名读。
(2)让学生演一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这个词贴到懒狮子的旁边。
(3)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3、指名学生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余小朋友配合着配上动作表演。
4、学到这儿,你想分别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些什么吗?
1、用生字组词读。
2、游戏巩固生字。
样就容易扎实的掌握。)。
3、指导书写“练、习”
学生先观察,说说注意点等。
教师范写,重点讲解“练”。学生描红,练写。
师生讲评。
写,其实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体现的是师生的合作。)。
第二课时。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朗读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只小狮子》。
1、自由练读。
2、同桌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1)小树看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会怎么想呢?
(2)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3)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么读懒狮子的话。
4、引入情景,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2)我当狮子妈妈,小朋友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3)懒狮子们,听了妈妈的话后,你们在想些什么呢?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
(4)同桌互相说说,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结合前文勤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5)在刚才说话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
5、4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
程的理念。)。
学生课文后,你觉得自己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呢?夸夸班级中的“勤狮子”。
义的领悟。)。
板书设计。
两只小狮子。
刻苦懒惰。
整天:滚扑撕咬怕吃苦凭父母。
(真正的狮子)。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九
《端午棕》是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有感情朗读课文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端午粽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是端午节孩子们就不是很熟悉,课前我从我国的传统节日导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没想到效果真是好极了。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字词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总,念”两个字,因为它们有共同的偏旁“心字底”,可以放在一起记忆,“肉”,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粽、端、据”可以采用“加一加”或者是换偏旁的方式,总之,只要我们乐于动脑,就一定能把汉字记准确,记牢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领者,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通读课文时带着问题去读书,采用圈一圈划一划的方法,让学生动嘴动手,掌握学习方法,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接着让孩子们在朗读长句子,我先读,起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读,锻炼他们的听力和反应能力,孩子都很积极的配合,耳朵听,眼睛看,注意力集中,另外,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很能体现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因此,在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这样就巧妙的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即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让学生知道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但一节课下来,我总觉得学生还是不能深入文本,朗读时感情还不够充分,这与孩子们的预习不够有关,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效的课前预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略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反思评价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别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堂上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寓学于玩,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训练,使学生知道有了美好的愿望必须付诸行动,帮助别人须从身边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从文中得到启发,明白做好事情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帮助过别人吗?能把你帮助别人的事情给大家说一说吗?(学生举手发言)帮助别人以后,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快乐、幸福、自豪……)大家认为这些同学做的事情好不好?(根据回答引出课题“好事情”。)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们真了不起!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尤拉,他也想为别人做好事情。你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好,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读读题目吧。(注意“情”要读轻声,它与心理活动有关。)我们学过哪些与“情”字相近的字?(随机复习形近字:晴、睛、清、请、蜻)。
二、试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
同学们,看着课题,这节课你想学习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请你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者请同学、老师帮帮你。
(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同学帮助,以此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精神;还可以请教老师,从而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学生读完课文后,再出示生字课件,采用“比比谁读得好”的方式检查识字情况,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
三、在“找找字宝宝”游戏中巩固识字成果。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小组内合作完成)边读边将认得快的生字摆在一边,不太熟悉的或是认得慢的生字摆在另一边,再把它们多读几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观察这些生字,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形近字课件:“扰捞搅”和“夫夹”)。
五、出示课件:考考你,让学生比赛读词语。
事情 尤拉 假使 恰好。
收拾 扰乱 夹着 奶奶。
抚摸 滚开 打搅 委屈。
六、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思考问题。(课件出示,想一想: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根据回答投影三句话:
(1)妹妹掉在水里,我就去救他。
(2)狼来抓奶奶,我就用枪打它们。
(3)哈巴狗掉进井里,我就把它捞起来。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想:这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些事是好事情吗?
(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假设。从“假使”一词可以看出。这些事情是好事情。)。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答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恰好妹妹需要尤拉陪她去玩。
恰好奶奶需要尤拉收拾碗碟。
恰好哈巴狗需要喝点水。
(这与尤拉所想之事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小事正在身边发生。)。
(可以把同桌当作尤拉,进行现场劝说。)。
九、(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
这些事情如果尤拉去做了,算不算做好事情?那么,尤拉为什么不做这些事情呢?他想得对不对?他做得对不对?让我们来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吧!(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告诉尤拉,如:尤拉,你应该带妹妹去玩玩;尤拉,你应该帮奶奶收拾收拾碗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积极通过文本与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沟通,逐步加深体验和理解,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转换角度,与书中人物尤拉进行对话,对尤拉进行劝导。这种角度的转换,使得学生有一种超越书中人物的“优越感”,使学生觉得自己似乎比尤拉更明白应该怎样做,带着这种“优越感”来劝导他,在劝导过程中自己也实现超越和提升。通过对话这一具体方式,把理解课文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十、朗读并思考。
妈妈抚摸着尤拉的头,说:“跟妹妹去玩玩,帮奶奶把饭碗收拾收拾,给哈巴狗喝点水。”
你觉得话对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尤拉,听了话你会怎样去做?
(同桌交流,指名说一说。)。
听了话,小尤拉会明白什么呢?
(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一、总结:
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做好事情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你能做到吗?
(老师祝福同学们今天又有了新的收获!)。
十二、课后拓展: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或家人听听,并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今天,老师还要送给大家一份特别的礼物: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板书设计:
好事情。
救落水的妹妹陪妹妹去玩。
假使打狼救奶奶帮奶奶收拾碗碟恰好。
捞井里的哈巴狗给哈巴狗喝点水。
做好事情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十一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向小燕学习,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初步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学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以及“谁在哪里会……,会……,会……,还会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看图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把四幅图连起来,用“谁在那里会……,会……,会……,还会干什么”的句式说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四幅挂图,四张词语卡片。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逐幅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1(小燕扫地)。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幅图,说说小燕在干什么?(小燕在扫地)。指名回答,并在图下贴出卡片“扫(sao)地”。
(2)然后问什么时候,小燕在哪里扫地。(早上,小燕在家里扫地)。指名回答。在黑板上写出句式:“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让学生看图练习句式,做到大面积训练。(可以是早上、放学以后不同时间);然后,班级齐声说:早上,小燕在家里扫地。
2、依次出示挂图2(小燕擦桌子)、挂图3(小燕倒垃圾)、挂图4(小燕帮奶奶穿针)。
(1)问小燕在家里还干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老师分别在图下贴出卡片:擦桌子、倒垃圾、穿针(在擦、倒、针三字上标上拼音)。
(2)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出来。大面积训练。然后分组训练,同桌之间相互说,反复练习。
3、看挂图4,想一想,小燕为什么帮奶奶穿针?(奶奶视力不好。);怎么看出奶奶视力不好呢?(奶奶戴着老花眼镜。),以培养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和观察力。
3、连贯的看图说话。
(1)按次序地看4幅图,想一想,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情,然后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这四幅图的内容。
哪个小朋友能看这四幅图,按次序,用一句话说说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会(),会(),会(),还会()。大面积训练。
(2)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会()、()、(),还会()。大面积训练。
四、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如果小燕的妈妈回家看到小燕做了这么多家务,一定会表扬她的。那么,妈妈会怎么说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要求展开想象,并模拟妈妈的语气。)。
五、联系实际。
出示替换词“我”。用“我在家里会(),会(),会(),还会()”的句式和“我在家里会()、()、(),还会()”的句式说话。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说话,学会了什么句式?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认真,能仔细看、认真听、大胆说,学会了两个句式。第一个是“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第二个是“小燕(或我)在家里会(),会(),会(),还会()。或小燕(或我)在家里会()、()、(),还会()”。希望小朋友们都像小燕一样热爱劳动,多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个好孩子。
七、作业练习。
把4幅图用“什么时候,小燕在哪里干什么”表述出来,并写在方格本上,再把“小燕在家里会(),会(),会(),还会()”这句话写在方格本上(注意标点符号)。
八、课外活动和作业。
布置学生向小燕学习,帮助大人学做家务活,并且用学到的句式对爸爸、妈妈说话。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十二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试着理解、试着揣摩,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己的家乡。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二课时。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
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1、自读课文(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一: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
要求: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合作学习体现之一)。
要求:(1)互读互助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
3、检查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1)内容: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虾脚捡贝壳原奔密匹市楼。
(2)形式: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第一板块。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学生,从而实现第一个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后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知道文章的整体: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第二板块。
(二)读课文,感悟语言。
1、观察彩图并读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儿童画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
(1)找一找:每一个自然段与五幅彩图的联系。
(2)说一说:指出联系。
(3)读一读:相应的自然段。
2、按自然段学习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认识第二个整体)。
说明: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结合语言与图画说出家乡的美、读出家乡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按学生喜爱自然段的兴趣所需,这也体现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二)。
(1)细读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语言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想一想这次再读你又知道了什么?(结合插图、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汇报,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画面中的形象。)。
(汇报重点指导语言表达顺序及感悟语言内涵,构成单幅图画的美:a、家乡在哪里;b、家乡怎么样;c、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结合图画、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2)随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的朗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
如: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要读出家乡的赞美感。
那海滩上要读出涛涛置身于海滩享受海滩给他带来的快乐的情感。
(3)启发想象再朗读本自然段,回归自然段整体。
(合作学习体现之二)。
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也可让学生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3、说说自己的家乡:(学习运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法)。
表述内容:
(1)家乡实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2)想象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第三板块。
(三)、有语气地朗读全文,体会感情。(回归文章的整体)。
1、自读后指名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诵全文。
2、用小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让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体现语文学科与美术的整合。)。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内容见一课时)。
2、强化读生字字音。
1、记忆字形(体现自主性--有学生自主选择要记忆的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2、学习运用:重在思路指导。
以望为例。
1、观察分析:观察结构。
2、找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照例子描一描,感受位置。
4、自己照范字写一写,加强体验。
5、同学互评或教师参与评价,提高认识。
6、自己独立书写。
学生分小组互说自己笔下的家乡,然后请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表达交流,学用课文语言,同时表达对家乡的喜爱或期盼之情。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十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端午节相关的班会课教案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一年级端午节班会课教案,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运用句型“不仅···还···”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最热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模板14篇)篇十四
1、认识9个生字和一个笔画,会写五个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1、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读好句子的语气,并注意感叹号的用法。
2、通过猜字谜、字理识字等使学生认识一些字。并进行扩词,用词语说话等。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4、、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生活甜蜜,向往美好的生活。
1.学生是七、八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的热情很高,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表扬。
3.学生已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也有的孩子读的还不太好。
4.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太强,还需教师的指导,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巧妙设问:我紧紧围绕中秋节看月亮和吃月饼这个话题去提问的,让学生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2、读悟结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无法走近文本。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默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通过重点词句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打印的拓展资源、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重点: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体会一家人看月亮吃月饼的快乐心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老师这有一组画面,请你看一看,猜猜都是什么节日?(生回答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师顺便过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小作者一家人中秋节吃月饼看月亮的其乐融融的气氛,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并指导“节”和“晚”的写法,师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配乐。
2、师:孩子们,听了这篇小散文,你喜欢吗?你一定会有很多话想和老师和同学们说,那赶快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吧。
3、谁想试试读一读这篇小散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答:问老师,和同桌交流,查字典等。
4、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
三、检查读,感知课文大意。
1、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字,圈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即使纠正字音。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3、齐读。
三、集中识字,做好铺垫。
1、带拼音读。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啊?那得把朋友的名字读准才行。看,月亮博士戴上眼镜,在看着你们呢,让他见识一下你们的本领吧。你能读准哪个生字朋友的名字,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跟读。读不准的拼读))。
2、去掉拼音读。
真不错,月亮博士忍不住要夸你们了,可是拼音宝宝拦住了它,说:“刚才是有我们在帮忙,等我们走开了,看它们还能读准。”说着,拼音宝宝真的走了。同学们,你们还能读准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3、调换顺序读。
这下,拼音宝宝服气了。可是生字朋友又调皮的换了位置,想靠考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4、同桌考。
月亮博士对我说:“哪个小朋友学的快,记的准,应该给一点奖励。”老师真的准备了小奖品,你们想不想得到奖品啊?那就赶快拿出生字卡,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谁记的快,记的准。
5、检查读,选字组词,说句子。适时发送奖品。
6、说识字方法:猜谜语:如一人打一字(个)、半口锅,炒了三颗豆,锅外有两颗,锅里有一颗(心);去偏旁识字:他去掉左边偏旁就是也了;还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法、联想记忆法、字理识字、数笔画等)。
7、把生字送回词语中(多么、心里、甜饼、节日、弟弟、每天)。
8、指导写字,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虚宫格的位置,指导写字,并且反复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1)、认识笔画“卧钩”。
(2)、演示“心”的笔顺。
(3)、范写。
(4)、学生在本子上写3个。圈出认为满意的自己欣赏,同桌互相欣赏。
五、再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我们记住了那些生字宝宝,它们还会捉迷藏,它们藏在了课文里,让我们去课文里找找这些生字宝宝吧。
1、指名读第一句,生字同时变红。
3、天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妈妈端来的月饼什么样?指名读二、三句,生字同时变红。欣赏月饼的图片试着用又、、、、、、又说话,学习饼和甜字。
5、指名读第四、五句,生字同时变红。“我”和“弟弟”在看到月亮的时候分别说了一句话,指出这两个感叹句,读一读,体会“我”和“弟弟”的喜悦心情,师范读。生齐读。
6、指名读第六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讲解“甜蜜”的“甜”的意思。与“又香又甜”的“甜”的意思区分。齐读,说感受。
7、欣赏几个地区中秋节风俗活动的画面。
8、带着美好的感受齐读一遍课文。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1、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吃着、那么。
2、感叹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3、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孩子们说的很棒,你们自己学会学习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以后要多观察,多思考,这样你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