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得是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发现问题和进步的必要手段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一
一、我国已进入统一台湾进程。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后,台湾当局非常焦虑,担心什么都站不住美国阵营,甚至美国第一的西方诽谤新疆强制劳动。这一切都表明,他们面越来越向前的统一进程是非常痛苦的。这也正好说明中国已经进入统一台湾的过程,两三年前就是这样,现在统一过程正在稳步推进。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感情和民族认同谁也改变不了势力。
二、统一台湾的积极因素。
1、中美国力平衡不久将来会有反转。
两岸无法统一的本质是中美实力存在差距,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权衡统一时机和所付出的代价;美国遏制的影响正在减少,因此中美国力平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反转。
2、欧美联合、日本蠢蠢欲动催化国内统一。
以日本为例,安倍最大的目的是修宪,国内需要民众支持,国际需要美国支持。
3、台湾当局玩火。
美台签署了海岸警卫队工作组的理解备忘录,其直接结果是触发了反分裂国家法。
三、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
1.坚定的理想信念。
充满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充满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感情。
2、真挚的人民感情。
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
3.高度的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保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自觉、对党和国家事业前景的自觉自信。
4、勇敢的负责精神。
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党治党、美好世界。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二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动员会,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开展教育整顿是一次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大学习、大洗礼”、是一次与时俱进开新篇的“大行动、大部署”、是一次正本清源治痼疾的“大扫除、大整治”。
二、认真学习省厅、市局教育整顿方案,要对方案认真组织研究,紧扣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措施,制定出符合分局实际的方案,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
三、要守牢队伍的政治属性这个根本,由此展开一系列政治建警、反腐倡廉、暖警惠警措施。以党建引领促队伍建设,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紧围绕“四个铁一般”标准,坚定自觉把党的绝对领导、全方位领导贯彻落实到政治、思想、组织各方面,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四、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方向不偏,坚持从严治吏,从严管理干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把干部的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让每一个干部都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
五、要切实担起分管责任,结合分管领域,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动真格、见真章。及时制定出台分局的教育整顿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领导带头、全警参与、上行下效、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政法委机关作风整顿学习阶段心得体会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决定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开展一次作风集中整顿。通过前一阶段的认真学习,本人就此次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学习,熟悉和掌握好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次,我们每一位干部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区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始终要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认真落实两个面向;始终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干净干事。
在行动上符合工作的规范;
在工作上不断增强原则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法工作政策、方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在学习中要摆正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坚持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注重学习效果。力求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对来访群众要热情接待,耐心询问,做好记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从根本上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三是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俗话说: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团结出干部。因此一定要做到团结同志,维护政法委的整体形象。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三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两岸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它牵动着中国政治时事的神经,同时也是国民关切的国家时事。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的宝岛,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近两年来两岸关系经历的曲折悲喜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两岸逐渐走向了对话与合作。近年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岸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走向和平发展。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即便处于内战对峙状态。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的和平统一九条方针政策意味着对台战略创新,为1982年全国人大修宪提出“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创新作了准备。1983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将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确定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首先应用于香港和澳门。基于这些对台战略与制度创新,当台湾方面于1991年通过“国统纲领”后,两岸才有可能由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并展开两岸事务性协商。
自20xx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有过去六十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向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20xx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望”,并开始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物性协商得以恢复。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交流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也加速推进。在社会与文化交流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们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升温。
如果说20xx年是两岸关系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两岸关系既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10年的紧张高危期,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初疑虑重重的试探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和平发展阶段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有三个新特点十分醒目,把两岸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内涵标识了出来。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实践中得到深化。第二,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第三,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两岸的政治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全面发展。尤其在经济方面两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2009年,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对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岸在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新协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新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搭桥”;新突破:陆资入台。
同时,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新突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亲缘、文缘相通,地缘相近,文化教育交流乃是克服政治军事障碍的重要手段。2009年7月,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六项共同建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新闻交流;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二是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四是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两岸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为两岸同胞描绘了一幅绚丽美好的图景。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四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等多重因素的引导影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些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形势和要求,这些形势和要求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深入探讨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我们所带来的启示和助益。
第一段: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出现,无疑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对创新、竞争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更高。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取得优势,必须不断创新,拥有核心竞争力。同时,个人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
第二段:新形势下的前沿技术和新领域。
近年来,前沿技术和新领域不断涌现,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这些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跨领域的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的竞争和发展。
第三段:新形势下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的社会变革也在悄然发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也趋于全球化。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更宽阔的视野和胸怀,更加开放和包容。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地注重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我们的家园和共同利益。
第四段:新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模式的探索。
新形势下,我们需要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模式,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例如,在经济上,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协同和可持续发展,如推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走"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等。在社会发展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构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优化人口结构,加强文化交流等。
第五段:新形势下的思维转变和行动实践。
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行思维上的转变,提高创新、协作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我们需要更注重实践和行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利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为未来构筑美好的明天。
总之,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具备更多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开放的胸怀,同时我们还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实现全面、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取得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五
一、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内地方一直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告诉台湾同胞书》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内地方为促进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先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做出了历史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发展了对台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内地方对台工作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新的措施,给台政策带来了新的内涵。反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将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合法化,在表达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的同时,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共同意志和决心。
二、两岸经济关系的新进展。
自《告诉台湾同胞书》发布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离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结构。1992年,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首次举行了王辜会谈。20xx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了历史会谈,实现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xx年3月,台湾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了罕见的历史机遇。自20xx年5月以来,基于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寻求同存异象、共同创造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和平发展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频繁,经济联系密切,文化交流活跃,共同利益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承认中国结构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两岸文化交流有新突破。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壁垒,推进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为相互促进、相互激励提供保障。
20xx年4月24日,大陆着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非常有关系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所清华大学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交流,这是两岸大学交流的缩影和文化交流的方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中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的学生学习等文化合作,增进两岸的相互理解,深化两岸的高等教育合作,对提高国家民族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底蕴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强化这个核心,最重要的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强化两岸同胞共享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是保障。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谐发展。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应该是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促进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的政治问题暂时搁置,给两岸人民特别是两岸青年带来良好、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理解,为达成两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良好条件。
五、启示和展望。
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要启发我们,把两岸和平发展引向和平统一方面,不仅要放置争论,还要站在赢得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战略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提出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解决问题、开放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执行胡锦涛的六点意见已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台湾人民,特别是基层人民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构建基础扎实、支持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加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赞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做好准备。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六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各行各业也面临着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考验。对此,我们不仅要对新的政策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更要提升自身,不断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本文将围绕“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展开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个人的体会和感悟。
一、市场经济发展下对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也日益突出。如果说“踏实肯干”是过去人才的品质,那么在新时期,人才更应该拥有创新能力、开放性和适应性等个人素质。这是因为未来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懂得变化和适应变化的人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市场进一步拓展,更需要多元的人才来促进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努力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交流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具备中外一流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技术革新对产业的新变化。
目前,技术革新正助推产业不断变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许多传统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于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常态化的学习和深度的研究已成为一项非常有必要的职业素养。在掌握技术和理解产业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长久生存。
三、人民群众对企业的新要求。
在变化的时代中,人民对企业的期望基本上集中在企业发展、产品质量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因此,企业不能仅仅把“利益最大化”作为核心目标,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此时,企业不仅需要与人民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且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传承社会正能量,将企业发展与社会福利相结合。
四、政府对企业经营的新要求。
当前,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者不断加强监管。为此,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将重心只放在常规经营中,还需要积极配合新政策的执行,以避免可能的风险和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也应该与政府相互协作,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在多元化的经济中稳定发展。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公司,无论是新公司还是旧公司,都应该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和个人之间,还包括员工和公司、公司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也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词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自身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否则,企业的发展很难在长期中得以维持。
总之,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不断适应新要求,以满足人民的期待、政府的监管和市场的变化,才能实现各方的发展。最终,人们还应该不断反思、学习、提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迎接未来发展的挑战。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七
摘要。
随着去年以来两会咨询和处理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取得一系列进展,两岸关系后续发展的问题备受关注和讨论。着名的胡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等方面提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提出我们再次呼吁,根据中国原则,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为了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安排彼此的交往,两岸可以就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进行政治关系的实际探讨。
关键词:精准认识大陆与台湾关系形势。
从总体格局来看,祖国大陆紧抓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保持两岸关系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为:。
2.继续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发表,实行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影响。
3.进一步创造了有利于控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结构。
2005年胡连会标志着大陆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思想成熟,成为具体的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20年左右围绕中国原则进行的事实上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初步的一致。具体来说,一是在九二共识上放置争论,大陆不公开否认对方的一中各表,二是在共同愿景中明确记载:恢复协议后,优先讨论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问题。这在两岸最敏感的涉外问题上,向台湾人民展示了合理解决的前景,也就是说,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相互表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取得了一致和平衡。
由此可见,近年来两岸关系转折进展的根本原因是大陆从胡四点到胡六点的一系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特别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历史阶段的确立,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和如何坚持中国的思想,在大陆对台工作中,邓小平当时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明确了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地位,整个对台工作的全局对未来的统一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国原则的基本法理内涵体现了国际法的一般原则,也体现了两岸各自宪法的基本精神。
但它的反映和规范,基本上是双方处于汉贼不双立,彼此以军事政治上完全消灭对方为目标的两岸关系状态。事实上,自1979年大陆建立和平统一目标以来,双方如何相互定位,如何适当定义台湾当局在国际法律上的地位问题,成为古今中外无例可循的独特案例,国际法律上交战集团、政府认可、继承理论等无法有效正确处理。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超过了简单的法律范畴,成为法律和政治的交织,双方都需要发挥高度的政治智慧。
时,形成于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头。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30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指引下两岸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30年来对台工作的基本经验,在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基础上,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为在历史新起点上推动两岸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随着对台工作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将日益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推动力,这是因为:首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反映了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总揽全局的战略思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其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论断,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当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强大动力,把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作为必要条件,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第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打开了奋力开拓两岸关系的前进道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提出的政策主张,从政治基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民往来、协商涉外事务和解决政治军事问题等六个方面,指明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努力方向,符合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既展现了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善意,又回应了台湾方面的合理诉求。第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突出了两岸同胞的主人翁地位,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推动,成果要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明确了以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为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基本理念。最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我们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明确宣示要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下决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兴衰不同的强国之路。其核心是以发展的成果增强维护和平的能力,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这一理念同样体现在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实践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成果将不断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推进增添新的内涵。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
报告。
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这既显示大陆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伟大前景的充分信心,也体现出正视现实、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与务实精神。显然,这赋予双方在统一前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政治关系”上的平等性基础。对此,笔者几年前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仅是指两岸在主权上、地理上、血缘上、文化上同属于一个中国,同时也包含现阶段分别存在于两岸的政治现实以及台湾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内代表中国的现实”。
参考文献:
[2]解德道.中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历史对照[j].职业时空,2011。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八
摘要:台湾与大陆虽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值得庆幸的是,在爱好和平与统一的广大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绩。因此,我们要珍惜两岸交流得来不易的良好发展局面,更要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自己的努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早日实现。
关键词:浅析;两岸关系;发展;统一。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历史的沿革,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并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以全民族的发展为大局,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两岸交流的现状。
(一)文化交融。
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两岸文化交流正在不断深化,特别是艺术、学术的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通过交流,人们更加认识到两岸对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共同基础。两岸有共同的语言、艺术和民俗的文化形式,两岸都使用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别,汉字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别,又有台湾通用拼音与大陆汉语拼音之别,但这些只是大同小异,都同属汉语系。
(二)经济双赢。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领域。这些年,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两岸同胞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挑战。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台湾方面也允许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这标志着两岸由单向投资走向了双向投资,这是两岸经济往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政治改善。
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对话本着“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是一种积极且务实的态度。但是,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因为最终解决两岸的问题,便是破解最难的政治问题。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两岸、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话题,我国的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多次提出双方要为共同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地创造条件。
(四)其他往来。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大陆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政府还授权成立了民间团体同台湾有关的民间团体建立密切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今后两岸交流的发展方向。
(一)两岸交流的政治前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交流现在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对此,胡锦涛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启示我们一定要在这样的大方针下大力发展两岸的各项交流。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容十分广泛,就其重点而言,应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两岸经济贸易的合作与整合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缺乏经济上合作的经济利益,两岸发展就不会有长久的和平发展。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是马英九经济与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他想要比照欧盟模式,使生产要素在两岸间无障碍运转,使两岸能够人员自由通行、资本顺畅流通、租税相互协调、市场由单一转向多元,实现两岸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共同获利。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既符合台湾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迎合了岛内民众的迫切期待,又契合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有助于促进两岸经贸关系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期”和“黄金发展期”。
二是政治互信的建立与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岸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没有在互信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改善,就无法建立两岸和平结构。海基与海协两会运作恢复常态,协商对话将成为政治交流的主要管道。重启两岸协商对话,是台海局势缓和的重要里程碑。两会复谈内外环境总体有利、各项条件也已经准备充分,但真正谈起来仍然不会一帆风顺,谈判进程将是曲折的、复杂的。特别是台湾领导面对岛内政治现实,出于对“台湾主体意识”、“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等因素考虑,短期内难以推动两岸政治领域的协商与合作。
三是文化领域的全面交流,共同发展中华文明。两岸都应该致力于共同塑造一个健康沃壤发展两岸文化,并以此作为重建两岸关系的基石。只有在中国大陆吸引台湾的情形下,统合才可能发生,而这只有在中国是繁荣且民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两岸经贸关系已是全球化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这种分工关系如果能够有更规范的制度,两岸互补互利、各取所需,双方往来的风险就可大幅度降低,更可以在全球生产分工上占有更枢纽的的位置。与此同时,激活文化的论坛式对话与互动,尤为稳定两岸形势的重要途径。
两岸关系发展至今,这过程中间时而冷冻,时而回暖。总的来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即使有分裂势力的阻挠,我们也要做最大努力促进两岸发展和平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统一的祖国,一个包括两岸三地的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
[1]王元聪.台湾问题的历史、现状与展望[d].群问天地.2011(07)。
[2]李立.两岸交流蓬勃发展,势不可挡[d].台声.2007(12)。
[3]陈必滔.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构建[f].东南学术.2009(04)。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九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后,台湾当局非常焦虑,生怕什么事不能站到美国阵营中,甚至连美国为首的西方污蔑新疆“强迫劳动”都要掺和。这一切表明,他们面对越来越向前头的统一进程十分痛苦。这也恰恰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统一台湾的进程中了,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如此,现在统一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二、统一台湾的“积极”因素。
1、中美国力平衡不久将来发生逆转。
两岸没能统一的本质是中美实力存在差距,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权衡统一时机和所付出的代价美国遏制的影响正在减少,所以中美国力平衡不久将来发生逆转。
2、欧美联合、日本蠢蠢欲动催化国内统一。
以日本为例,安倍最大目的是修宪,在国内需要民众支持,在国际上需要美国支持。
3、台湾当局玩火。
美台签署建立“海岸警卫队工作小组”谅解备忘录,其直接后果就是触发了《反分裂国家法》。
问答时刻。
1、坚定的理想信念。
2、真挚的人民情怀。
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
3、高度的文化自信。
4、无畏的担当精神。
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管党治党、美好世界。
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微讲堂,能对两岸关系有更深刻的了解,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过去8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两岸差异的存在和差异导致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2016年5月20日,在选举中取得明显优势的民进党将进入“执政期”,但民进党始终不肯承认“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逐步不断滑向政治僵持与政策对抗的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保持对形势与政策的关注度,思考辨析新形势。
大陆1979年倡议、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2008年两岸周末包机如期实施,两岸两会共同签订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四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通航、通邮。2009年两岸实现定期航班,通航、通邮进一步扩大,使两岸同胞的往来更加便捷。当年6月台湾当局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陆资入岛”正式启动,两岸“三通”由“局部、间接、单向”发展为“全面、直接、双向”,正常交流使两岸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便利了两岸民众往来,提高了两岸产业合作效率,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两岸人员往来基本实现了正常的双向交流,旅游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的主渠道。2008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两岸同胞企盼已久的陆客团队游正式启动。2010年大陆全面开放所有省、区、直辖市赴台团队旅游,2011年正式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实现了互利双赢。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入境旅游市场,台湾是大陆第三大入境旅游市场,两岸已形成互为重要客源市场的稳定格局。两岸同胞也借此实现了多渠道、大范围、多层次交流。
两岸两会自2008年恢复协商以来,至今已经举行11次会谈,针对两岸交流中的制度性问题,签署了23项协议。这些协议涵盖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的福祉,得到了两岸大多数民众的欢迎和支持。这些协议搭建起两岸和平稳定与经济互利的桥梁,使两岸关系进入66年来最为和平稳定、百姓获得政策红利最多的一个阶段。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机制有效运行,为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2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会面,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会面并交换意见。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协商所考虑的层面愈来愈广,已逐渐碰触到深水区。
在两岸均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实现了66年来的首次会面,两岸政治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更为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夯实基础。习近平在这次会面中明确表达了大陆对两岸经济合作的立场:“我们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两岸可以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发挥好各自优势,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两岸同胞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联网+”,台湾大力发展“文化及創意產業”。最终互联网+之下,大陆诞生了许多为投资所追捧的明星企业,硬件方面也连带产生了革新。在台湾“文创”之下,诞生了:手工肥皂店、手工手提袋店、可以读书的宠物图书馆,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大陆年轻人竞争压力大,竞争意识强烈。比起台湾年轻人,人文素养却有所欠缺,在国际竞争中可能遭到质疑。台湾年轻人竞争压力小,素质教育普及,包容精神更强却缺乏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台湾在国际竞争中有落后趋势。
台湾最低工资标准是两万台币,相当于人民币四千快,没有人会比这低。但在台湾经济困境下,无论蓝绿都难以在财政上取得亮眼的成绩以说服人民支持自己,于是有操弄政治议题摄取民意的事件发生。整个台湾社会追求政治正确的热情高于大陆,所以操弄一个政治议题更普遍,绿营在过去一方面批评马英九油价电价双涨,要求调低电价油价。随后又批评马英九要启用核电站,指核电站随时可能爆炸,要求非核家园,发动地方党部组织示威甚至喊出了用爱发电的口号。除了这种假议题之外,就是统独之争、对外关系了。两党都热衷于利用手下媒体机器造势,媒体完全不求证,直接伪造新闻。著名的“强国人鼎泰丰餐桌上撒尿,尿到小笼包蒸笼里,还要求服务员免费换菜”的假新闻曾经被炒的岛内尽人皆知。两党党媒热衷于此是因为议题往往是捆绑进行的。国民党等于亲中,所以要尽可能污名化中国,就可以打击亲中的国民党。反之在绿营支持者眼里,国民党也在尽可能污名化日本,打击民进党。
在大陆社会公平问题依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工人利益与农民利益,缺乏有力的保护。工人在工业生产中支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福利与薪酬无法维持他们过着稍为象样的生活。农民利益,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侵害,耕地被国家与商业团体人、工厂主征用时,农民获得的赔偿远低于应得标准。
政府官员的权力的取得与使用缺乏民意基础。基层与中层官员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任命为主的。权力使用缺乏民意机构必要的监督。政府开支不够透明。在大陆尤其是公民的文化与政治发展权利没得到有力的保护。缺乏公民参与政治与社会管理的公平竞争上岗的途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正在酝酿中,何时得到执行,令人拭目以待。干部任命中的公示制度对权力的取得有着一种约束力,待聘用干部的公开答辩,令干部使用透明度有所加强。
人权方面,出大陆人的原则,台湾问题,两岸关系对中国大陆的社会和政治影响触及太深,所以“一个中国”也是政府绝对不能退让的态度。而台湾的年轻一代,已经几乎全都缺失中国认同感,蔡英文的执政也必将着力于提升台湾的“华人性”,降低其“中华性”。黄安,周子瑜事件,脸书表情包骂战等一系列事件,彻底揭开了两岸民众间的掩藏已久的矛盾,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随着民进党上台,两岸民间往来与交流、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但因台湾政治大环境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其热度可能会下降,规模可能会缩小。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形势与政策,思辨地思考问题,不盲目地受舆论的引导。为了维护和平统一我们首先能做的是保持现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自我完善积极投入社会建设,因为大陆的综合实力是两岸关系的最重要筹码。
参考文献: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一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门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沟通合作向更广泛、更大、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是加快两岸关系新起点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历史问题、交流、台湾问题、新形势。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内地方一直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告诉台湾同胞书》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内地方为促进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先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做出了历史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发展了对台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内地方对台工作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新的措施,给台政策带来了新的内涵。反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将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合法化,在表达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的同时,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共同意志和决心。
自《告诉台湾同胞书》发布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离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结构。1992年,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首次举行了王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了历史会谈,实现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了罕见的历史机遇。自2008年5月以来,基于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寻求同存异象、共同创造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和平发展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频繁,经济联系密切,文化交流活跃,共同利益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承认中国结构不断巩固和发展。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壁垒,推进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为相互促进、相互激励提供保障。
2011年4月24日,大陆着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非常有关系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所清华大学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交流,这是两岸大学交流的缩影和文化交流的方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中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的学生学习等文化合作,增进两岸的相互理解,深化两岸的高等教育合作,对提高国家民族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底蕴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强化这个核心,最重要的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强化两岸同胞共享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谐发展。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应该是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促进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的政治问题暂时搁置,给两岸人民特别是两岸青年带来良好、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理解,为达成两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良好条件。
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要启发我们,把两岸和平发展引向和平统一方面,不仅要放置争论,还要站在赢得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战略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提出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解决问题、开放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执行胡锦涛的六点意见已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台湾人民,特别是基层人民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构建基础扎实、支持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加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赞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4】《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郑必坚。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二
近年来,我有幸有机会学习黄河两岸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该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这一经历,我收获良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将就我的学习心得,从河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叙述。
首先,保护黄河是两岸发展的首要任务。黄河作为中国母亲河,自古以来给予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灌溉系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此,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记忆和历史遗产。在学习中,我了解到,黄河流域的河道疏浚工程、江河交界处的排涝系统和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等都是重点工作。我认为,只有通过综合治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确保黄河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次,黄河两岸的经济发展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近年来,两岸地区投资力度加大,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黄河两岸以沿河发展带为核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在我看来,黄河两岸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文化传承是黄河两岸发展的灵魂。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源。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沿河地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建设了许多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在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们要珍惜文化遗产,传承先辈的智慧和精神,让黄河两岸的文化发扬光大。
最后,生态建设是黄河两岸发展的基石。黄河流域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受到了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沿河地区加大了生态保护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生态建设对于保护黄河两岸的重要作用。只有保护好自然资源,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通过学习黄河两岸的发展情况,我深入了解了黄河两岸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保护黄河、发展经济、传承文化、建设生态是两岸发展的关键环节。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保护好黄河生态环境,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黄河两岸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三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两岸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它牵动着中国政治时事的神经,同时也是国民关切的国家时事。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的宝岛,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中国的内政。近两年来两岸关系经历的曲折悲喜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两岸逐渐走向了对话与合作。近年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岸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走向和平发展。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即便处于内战对峙状态。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的和平统一九条方针政策意味着对台战略创新,为1982年全国人大修宪提出“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创新作了准备。1983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将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确定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首先应用于香港和澳门。基于这些对台战略与制度创新,当台湾方面于1991年通过“国统纲领”后,两岸才有可能由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并展开两岸事务性协商。
自2008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有过去六十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向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2005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望”,并开始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物性协商得以恢复。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交流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也加速推进。在社会与文化交流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们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升温。
如果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转折期的话,那么2009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两岸关系既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10年的紧张高危期,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初疑虑重重的试探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和平发展阶段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有三个新特点十分醒目,把两岸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内涵标识了出来。第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并在两岸交往实践中得到深化。第二,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第三,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两岸的政治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全面发展。尤其在经济方面两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中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突出的领域。2009年,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对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岸在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产业合作搭桥与陆资入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新协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新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搭桥”;新突破:陆资入台。
同时,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新突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亲缘、文缘相通,地缘相近,文化教育交流乃是克服政治军事障碍的重要手段。2009年7月,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六项共同建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新闻交流;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二是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四是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两岸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为两岸同胞描绘了一幅绚丽美好的图景。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优两岸发展新形势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四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后,台湾当局非常焦虑,担心什么都站不住美国阵营,甚至美国第一的西方诽谤新疆强制劳动。这一切都表明,他们面越来越向前的统一进程是非常痛苦的。这也正好说明中国已经进入统一台湾的过程,两三年前就是这样,现在统一过程正在稳步推进。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感情和民族认同谁也改变不了势力。
1、中美国力平衡不久将来会有反转。
两岸无法统一的本质是中美实力存在差距,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权衡统一时机和所付出的代价;美国遏制的影响正在减少,因此中美国力平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反转。
2、欧美联合、日本蠢蠢欲动催化国内统一。
以日本为例,安倍最大的目的是修宪,国内需要民众支持,国际需要美国支持。
3、台湾当局玩火。
美台签署了海岸警卫队工作组的理解备忘录,其直接结果是触发了反分裂国家法。
1.坚定的理想信念。
充满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充满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感情。
2、真挚的人民感情。
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
3.高度的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保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自觉、对党和国家事业前景的自觉自信。
4、勇敢的负责精神。
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党治党、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