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能够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吧,希望能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有所帮助。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一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3、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预习案。
【预习指导】。
1、走进新课: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离骚》作者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纪念对联)。
2、阅读新课。反复朗读课文,对照注解弄清句意。诵读注意以下几点: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特别难懂的句子,可参照注释,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3、课前思考。
(1)屈原的作品大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离骚》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二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离骚教案。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录音机教学磁带。
3课时。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三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
4.背诵全诗。 。
导学点拨窗口 。
【作家作品】 。
【探海导航】 。
【思路结构】 。
前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
七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
节 心 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
后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
六 。
节 爱 国 决 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
【疑难指津】 。
【语言揣摩】 。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运用:(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
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名题讲析】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
讲析:本题原为高中老教材第五册《涉江》一课的练习题。学习了屈原的有关作品,了解了其惯用的比喻、象征等骚体手法和洁白清忠的人格个性后,解答此题就比较容易了。这些知识是应在《离骚》一文的学习中积累掌握的。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
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习。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五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
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习。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往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
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评析)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却受到众女的嫉妒谗毁,终于被抛弃。
11、患而不舍为灵修。
謇謇:忠贞的样子,正:证,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明知尽忠的为患,但不忍舍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12、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关于军事的。
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六
4、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会诵读。
1、重点:目标一、二、三。
2、难点:目标二、三。
诵读法讨论法鉴赏法。
四课时。
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君王的疏远和群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千百年来,他是天下百姓深切怀念的一个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价值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灵砝码,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离骚》是屈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关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现实社会现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第三部分从“索夐茅以筳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禽鸟寄托情意。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1、教材第七页注解一有关内容。
2、补充:五、六、七言不等,长短不一,句式灵活,内容更丰富,有“兮”字,相当于“啊”。
1、逐节轮流朗读,指导正音。
2、同桌互读,纠音。
3、听读,听清节奏。
4、分组试读,读出节奏。
5、教师范读。
6、学生齐读。
默读全诗,找出体现诗脉的句子(或关键词)。
明确:内美—修能-抚壮-弃秽(改度)-中情。
诗歌语言最妙之处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没说什么,这没说出来的部分留我们以无限的审美空间,请细读全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蕴,说说自己最有体会的地方。
明确:主要体味如下词句的意味,先作形象还原充分感受。
关于内美:帝皇贞于降初度正则灵均。
关于修能:扈纫朝搴夕揽木兰宿莽。
关于抚壮:草木美人。
从诗歌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屈原的形象,他是怎样的?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
明确:高贵高洁忧国忧民孤独唯美理想执着。
屈原的忠诚未能挽救故国于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永恒的尊敬。在民间,人们以端午节的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在知识分子人,更是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开始自己的上下求索。
1、据你所知,这些人都是谁?
明确:学生发言讨论。
2、教师举例:鲁迅《自题小像》和海子《亚洲铜》。
3、今天,假如要继承和发扬屈原精神,你要做鲁迅还是海子,抑或第三种人?
明确:学生讨论。无论要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做你自己,屈原最重要的是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候,清醒地做了一回自己。
1、阅读《阅读屈原》一文。
2、以“阅读屈原”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3、背诵前六节。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七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1、预习正音见文下。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一、导入。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楚辞的特征,“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教学后记:
教学任务:
1、初步感知,
2、疏通字词,
3、把握主旨。
教学流程:
一、翻译课文(抽查)。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纯粹:美德,完美。
代替序言的文章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近路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教学后记:
教学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习。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例。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
(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习。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八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学习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学习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离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九
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信大家都听过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延续至今。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离骚》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同时,他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主要代表作,也是“楚辞体”(骚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骚体诗”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体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代表忧愁,“离骚”即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共有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内心忧国之思的作品。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熟读课文,要求背诵。
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3.在诗中,诗人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例。
4.揣摩语言。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
明确: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明确: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
明确: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5.纵观全诗,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用课文中的文字加以描述。
明确: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6.《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明确:《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7.《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8.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明确:(1)比喻手法的运用。(2)对偶句式的运用。(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相当打的美丽,令无数文人学者倾倒。同时,它让我们了解了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十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离骚教案。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一、导语:
xxx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学习1-7节。
文档为doc格式。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十一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课时。
预习。
1、正音。
苗裔孟陬揆扈芷汩搴骐骥申椒昌被惮踵荃謇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
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1、实词。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
(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出身楚怀王同宗。
内美兴盛楚王。
排挤。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十二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屈原的“楚辞”为中国古代诗赋创作确立了以“香草美人”为中心的意象体系,请各组集体找出课文中所有写“香草”“美人”的诗句,并分析其含义及作用。
1、写香草的句子:
意义其作用:
2、写美人的句子:
意义及作用:
1、()不同:
2、()不同:
3、()不同:
4、()不同:
5、()不同:
6、()不同: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1、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2、衰:懈怠,衰减。
3、铗(音夹颊: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长貌。
4、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
5、被:同“披”,戴着。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6、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7、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8、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音痴):一种龙。
9、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10、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
11、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12、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
13、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顾:回头看。
14、欸(音哀):叹息声。绪风:余风。
15、步马:让马徐行。山皋:山冈。
16、邸:同“抵”,抵达,到。方林:地名。
17、舲(音零)船:有窗的小船。上:溯流而上。
18、齐:同时并举。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榜:船桨。汰:水波。
19、容与:缓慢,舒缓。
20、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21、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22、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23、苟:如果。端:正。
25、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26、如:到,往。
27、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
28、狖(音又):长尾猿。
29、幽晦:幽深阴暗。30、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31、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32、终穷:终生困厄。
33、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傲世。髡(音坤)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34、桑扈:古代的隐士。臝:同“裸”。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35、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36、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
37、比干:商纣王时贤臣,因为直谏,被纣王杀死剖心。菹醢(音租海):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
38、皆然:都一样。
39、董道:坚守正道。豫:犹豫,踟躇。
40、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41、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42、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43、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44、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45、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46、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御:进用。
47、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48、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49、当:合。
50、怀信:怀抱忠信。侘傺:惆怅失意。
51、忽:恍惚,茫然。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十三
1、了解“楚辞”这种诗歌样式及屈原与楚辞的关系。
2、体会骚体诗的节奏。
3、了解《离骚》所体现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精神。
4、理解并背诵课文。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借助注释,较为准确的理解课文。
2、能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培养初步鉴赏《离骚》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了解屈原的生平及鉴赏《离骚》优美的诗句,感受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首次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屈原以他思想的博大、构思的奇特,利用和借鉴当时南方楚国民歌,多用“兮”字的句式及方言,大量运用比喻,难字较多,意思也较艰深,极大地增加了理解诗歌的难度。因此,疏通诗句,准确诵读,把握诗人情感,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疏通诗句,反复诵读,体悟情感。
2、鉴赏诗歌是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
3、学习屈原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接受高尚情感的熏陶。
1、第一课时,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句,反复诵读,熟悉骚体的体例。
2、第二课时,鉴赏诗歌是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
2课时。
一、课前预习。
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尽量疏通诗句。
二、导入。
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骚:《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离骚》,简称“骚”。
简介屈原、《楚辞》与《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相传是现在湖北秭归县人。年轻时辅助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间大夫。主张变法图强,革新政治;东方联合齐国,西方抗击强秦。后来因有人挑拨而被怀王疏远。楚顷襄王时进一步受到排挤,被长期流放在沅湘一带。秦国攻占楚国首都郢之后,他悲愤绝望,相传于公元前278年旧历五月初五抱石跳进汩罗江中。这一天就成为后世纪念他的端午节。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一起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它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不愧为我国最早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三、感知、理解课文。
1、范读——让学生耳顺。
放课文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2、诵读——让学生口顺。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3、解难、疏通。
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4、整体理解课文。
据王泗原校释本,《离骚》有372句,分93节,共2464字。这里节选的是《离骚》前面一部分,共46句。按习惯,《离骚》以节论,每四句一韵节,课文前44句为前11节,最后两句“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历来被认为后人添加的。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帝高阳”到“曰灵均”)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四句)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主人公命名。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从“昔三后”到“而改路”)。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诗人赞颂先古三王和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各种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纣,批判党人群小,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他指天为证,耿耿忠心。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一、导入。
齐读课文。
二、鉴赏课文。
引导学生欣赏:一是艺术手法,二是诗人的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三是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这里面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他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他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他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他嫉恶如仇,鄙视群小。(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他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三、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四、引申、拓展。
1、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2、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屈原首先是作为一个爱国者、爱国的诗人为后世所景仰的。汉初,遭遇与屈原相似的贾谊,他写过一篇《吊屈原赋》,表示了对屈原的崇敬,并寄托了自己的感慨。司马迁也是真正理解屈原的人,他不仅在《史记》中为屈原立传,极力赞扬屈原,并且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鞭策自己,以完成《史记》的写作。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李白、杜甫都景慕屈原之为人。李白“一生傲岸”,不向权贵折腰,却深深敬佩屈原。他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肯定了屈原的不朽。杜甫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是屈原精神真正的继承者。他的诗歌也努力向屈原学习,所以他说:“穷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从古至今,在我国还有不少诗人在民族危亡时期写下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现在仍感召着一代又一代。
屈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从形式上看,他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了一种句式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是诗歌形体的——次解放。在文学创作上,他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原来的比兴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有人的意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些对我国古代文学影响极大。如张衡《四愁诗》、曹植的《美女篇》、杜甫的《佳人》等。还有屈原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像李白就认真学习了屈原的作品,把握了楚辞的精神,因此在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唐代另一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所受屈原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
3、研究性学习选题设计——屈原人格之研究。
研究屈原,不能不涉及屈原的人格,即其思想、人品、情操和情感的综合。要全面研究屈原的人格,应从古今文献资料的记叙中,尤其是他的文章作品中寻踪访幽、探情究事。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十四
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相信大家都听过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延续至今。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离骚》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同时,他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解题。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主要代表作,也是“楚辞体”(骚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骚体诗”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体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代表忧愁,“离骚”即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共有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内心忧国之思的作品。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熟读课文,要求背诵。
课文讲解。
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3.在诗中,诗人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例。
离骚教案职高(实用15篇)篇十五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
能力目标 。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
德育目标 。
教学重点 。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
教学难点 。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
教学方法 。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
教具准备 。
录音机 教学磁带 。
课时安排 。
3课时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二、解题 。
1、简介“楚辞” 。
三、诵读课文 。
1、放录音: 。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
四、整体把握课文 。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
六、小结: 。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
七、作业: 。
背诵课文。教学目标 。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
能力目标 。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
德育目标 。
教学重点 。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
教学难点 。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
教学方法 。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
教具准备 。
录音机 教学磁带 。
课时安排 。
3课时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二、解题 。
1、简介“楚辞” 。
三、诵读课文 。
1、放录音: 。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
四、整体把握课文 。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
六、小结: 。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
七、作业: 。
背诵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