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

时间:2025-01-27 作者:雨中梧

教学计划还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课本、资料、多媒体设备等,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下面是一些关于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一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

1、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

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

音乐美:

a、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a、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绘画美:

a、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屏幕显示。

点评: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重点,通过重点讲解便于学生网上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另外三篇现代诗的学习。

五、网上拓展。

布置任务:点击“相关网站”,进入“徐志摩名作欣赏”网站,和因特网上的专家一起赏析徐志摩更多的诗歌名作。然后,把你的学习成果让我们大家来分享。

点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学习和创新。

六、成果展示。

学生朗读并赏析“徐志摩名作欣赏”中的现代诗,重点赏析诗歌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二

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人生理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本课作为“诗歌及其欣赏”单元的重点篇目,其学习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重大意义。因此本课强调学生能抓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基调来整体把握诗歌,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帮助深化对诗歌的解读,体现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最后诗歌的朗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诗歌的音乐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注重思路的连贯,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1、通过意象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是教学的重点。

2、通过与徐志摩其他诗歌的比较来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是教学的难点。

诗歌的形象是诗歌的生命,因此意象成了很多诗人寄托情感的所在,因而对意象的正确把握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另外,能通过比较阅读来明确作者的创作缘由,可以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避免表面化,使问题由难化易,强化学生的认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以李白与徐志摩不同的结束生命的方式激起学生关注徐志摩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比较调动情感,并且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引发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由徐志摩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转而介绍他的康桥情结。

1、你对徐志摩了解多少呢?

2、什么是徐志摩的康桥情结?3、1、思考关于徐志摩的有关常识。

2、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从而理解康桥情结。

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为理解作品打好基础。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1、请一位学生先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思考:应该以什么感情朗读?1、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能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2、在倾听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通过朗读逐渐走近诗歌,同时提高朗读水平。

理解诗歌从意象入手,理解诗歌。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

2、通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诗歌表现了什么内容?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学生发言,相互补充。可以采用独立思考、互相讨论等形式。对意象的把握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形象性,掌握诗歌的内容。

出示《康桥再会吧》、《沙扬娜拉》。

2、分析《再别康桥》的创作缘由。1、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从两首诗中找到关键的词语比较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

2、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家理想的失落有关。提高学生鉴赏诗歌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阅读交流中国文学史上因为作家的理想不能实现,却造就了优秀作品的例子有哪些?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谈谈自己所熟悉的例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读诗歌播放示范朗读的录音,或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在朗读和倾听中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培养学生听、读的能力。

1、读读徐志摩。(包括他的生平和作品)写作读书笔记。全面研究作家、作品。

思路点拨。

本课教学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教学重点。如从诗歌的“三美”艺术特征入手,分析诗歌中美的具体体现;还可以从诗歌朗读的角度安排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品味诗歌的意蕴;或与中国古代的离别诗进行比较教学,找到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来发现这首诗歌的独特性与无穷魅力。总之,采用什么角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最大的收获。

练习举隅。

1、这首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2、假设你要写一首表现离别的诗歌,你会选择哪些意象?

3、这首诗歌的“三美”特征具体体现在何处?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三

1、“三维”要求,让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读为主线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接受规律;原始体验、基本体验、终极体验。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导入——参读——情读——品读——比读——小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对母校的眷恋和对逝去的美好的怀念。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意境之美和“三美”艺术主张。

诵读法、涵咏法、讨论法。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参读: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齐、华美,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新月派的三美主张: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921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写下了《再别康桥》。

让我们直观感受一下诗人和康桥——(题板图片)。

诗人曾深情地说过(见题板)——生读。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中国是诗人的母亲,康桥是诗人的母校,诗人因康桥而华彩,康桥因诗人而绚丽。诗人对康桥有很深的感情,而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郭沫若曾说“诗的本职在于抒情”,惟有诗人是生活的情人,让我们走近情人——徐志摩,情读《再别康桥》。

三、情读:

轻轻的/我走了,那/榆荫下的/一潭,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揉碎在/浮藻间,我挥一挥衣袖。

作别/西天的/云彩。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寻梦?/撑一支/长蒿。

是/夕阳中的/新娘;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波光里的/艳影,满载/一船/星辉,

在我的/心头/荡漾。在/星辉斑澜里/放歌。

软泥上的/青荇,但/我不能/放歌,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在康河的/柔波/里,夏虫/也为我/沉默,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学生自由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中感情,什么感情?

明确:依依惜别、欢喜留恋。

2、说出每节诗中最主要的意象,哪些意象侧重表现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哪些意象侧重表现对母校的欢喜留恋之情?并注意各意象的特征,读出相对应的感情。

明确:云彩作别;夏虫沉默;笙箫悄悄;金柳新娘;青荇招摇;潭水虹;星辉斑斓。(以上内容板书)。

3、通过这一个个意象,读出诗中的欢喜、留恋和依依惜别之情,选你喜欢的一节来情读。

学生读,学生来点评,老师相机辅导。

4、老师配乐朗读。(使用超链接播放《秋日私语》伴奏音乐)。

5、学生配乐情读。

四、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方法:(见题板)。

参读,知人论世参照读;情读,意象情感动情读;

品读,诗中妙处须品读;比读,延伸拓展比较读。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四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即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是第二课,属于必读课。《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他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表达得情感息息相关,诗中典雅柔美的意象让人陶醉,因此我将采用知人论世法,联系诗人生平,分析诗中意象,探究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诗是感性的,诗是不可解读的,而诵读诗歌又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因而我将朗诵诗歌贯穿于教学中,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诗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美丽的风光画面,在康桥画面的再现中使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诗意美。

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1、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人情绪的变化和诗歌的美。

2、联系诗人生平,分析诗中意象,探究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从诗的意象中把握诗歌的艺术美。

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感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语言的张力,用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来学习鉴赏诗歌。以诵读为主,诵读入境,欣赏诗意,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1、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画面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2、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与康桥的那段渊源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3、情景再现法:本诗灵动的文字、艳丽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康桥。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徐志摩,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艳丽的画面,并在情景交融的语言中读懂诗人。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回家》营造气氛,教师从古代离别诗导入新课。

自人类诞生以来,离别就是昊天之下的那轮古老的明月,伴随着人类告别蛮荒迈入文明的进程,见证着洒满古老驿道上的思念。离别是渡口处夕阳下渐远的白帆;离别是客栈里遥望远方的背影;离别是踏向远方时,深情的回眸一望。离别是一把打开诗国大门的钥匙,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成为历代文人不断吟颂的对象。

自古以来离别的诗数不胜数,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诗人“摆脱哥伦经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到英国留学。21年,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诗人在此树立了独立自由的思想,并接受了拜伦和雪莱的影响,开始新诗创作。

作品成就。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关于徐志摩的死亡。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该飞机是张学良的专机,志摩免费乘坐),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康桥对徐志摩的意义。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初步了解诗人,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陶醉,为学生情感的融入创设情境,为诗歌诵读鉴赏作铺垫。

三、播放《再别康桥》朗读视频,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设计意图:如画的风景,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朗诵,立刻将学生带入情境。

四、分析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

1、《再别康桥》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水草,星辉,竹篙等自然景物。

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提问:第一节中三个“轻轻地”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无区别?在诵读的基础上仔细品味,并简要分析。

提示:首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其中“正如我轻轻地来”一句中的“轻轻地”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欣喜,另两个“轻轻地”抒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初来时的欣喜对其离别时的眷恋和惆怅起着反衬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加突出。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提问: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比做“新娘”?

提示:这是一个形象鲜明且极富诗意的平中见奇的比喻,首先,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这与惯与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好的时光,所以,康桥的一草一木都似一盏盏夜光酒杯,每一盏酒杯里都满注着诗人用自己对康桥的喜爱之情酿造而成的美酒,“新娘”这一形象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人对康桥及其一草一木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提问:假如将“漫溯”改为“慢溯”,效果哪一个更好些?为什么?

提示:注意语素“漫”与“慢”之间的效果。(开放式话题由学生自主讨论)。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提问:诗人为什么别离的是“笙箫”而不是其它的乐器?

提示:此问有一定的难度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从押韵上看,“箫”与本节第四句中的“桥”构成押韵。第二,“箫”抒写出此时此刻诗人特定的心理感受。“箫”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箫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格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倒好处地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康桥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3、探讨本诗的主旨。

(1)“金柳”比作“新娘”的含义。

把“柳”比作“新娘”,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美丽、典雅、独特,出乎意外,联系1928年新婚的林徽因,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2)“水草”意象的内涵。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与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异曲同工:“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只要我的爱人是小鱼……”巧合的是,《雪花的快乐》中林徽因有“柔波似的心胸”,《偶然》里徐志摩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是为情而傻,为情而癫、为情而狂的徐志摩。

(3)揉碎的“彩虹似的梦”

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情敌是恩师的儿子。

(4)“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纯洁和豁达。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4、指定三名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这首诗的意境表达出来。(教师指导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与深入理解诗歌各部分的内蕴,在整体领悟诗歌意境与情感,升华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音乐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全班同学伴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绘画美:七节诗,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不能不惊叹于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捕捉形象的本领。

(再次播放朗读视频,整体上感受诗意美。)。

六、布置作业。

试与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赏析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五

诵读品味,探寻诗歌之美.

1.知识目标:了解徐志摩及新月派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

2.能力目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学习新诗的欣赏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依依惜别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诗情的领悟;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播放朗诵带《再别康桥》。

多媒体教学。

一课时。

一、创境导入。

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80年后,伦敦,康河。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刻录下了这段诗句,也铭记下了这个年轻人的康桥情节。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徐志摩和他的的《再别康桥》。板书课题。

二、知人知世。

1、徐志摩:学生简介志摩。

通过课前背景资料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齐读)“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美之初感受。

1、检测读、评价读。

下面就找一位同学来读《再别康桥》,学生进行评价。

学案上的字音,学生读。

2、示范读、自由读、感知美。

播放朗读的《再别康桥》,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四、美之再探究。

序号图画(标题)意象手法情感。

各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写的好的一小节进行赏析,探究本诗美及产生美的原因?

1小组交流。

2交流反馈。

3归律总结。

五、巩固训练:背诵本诗。

六、课后作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这个对生活、对人生完全诗意的信仰的刚刚站立在壮年顶峰上的一个人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让我们最后再次诵读诗的首尾两节,聆听诗人内心的绝唱.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六

一、诵读课文。

二、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答:轻轻地、悄悄地。

2、为什么要这样?

答: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答: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答: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答: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答: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答: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答: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

答: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答:“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答:“别有深情挚爱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答: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13、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

答: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14、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答: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七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1、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2、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3、教学课时:一课时。

1、教师:准备一张作者的挂像,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段,乐曲《神秘园》;印发补充资料《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间部分;提前板书闻一多诗歌“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以及“现代诗”字样。

2、学生:阅读课本中现代诗的。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八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

教学重点: 。

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

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

二、媒体设计: 。

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

一, 导语 : 。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

提问: 。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

2、学生讨论:选择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

明确: 。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

1, 。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

六、小结本文。 。

七、作业  。

1, 背诵课文。 。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场娜拉! 。

附:板书设计  。

云彩 。

星辉 。

金柳 。

作者“悄悄地”走       作别 。

青草 。

柔波 。

青荇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九

3.培养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及鉴赏方法。

目标2、3。

诵读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导入。

由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引出徐志摩,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相关背景。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3.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4.学生再听课文朗读录音,之后模仿录音朗读课文。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描绘了康桥的秀美风光,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意象美)。

明确:诗人选取康桥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些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2.课文在形式上有何特点?(建筑美)。

明确:课文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3.课文语言有何特点?(音乐美)。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

(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4.小结。

本诗是新诗中一首典范的新格律诗。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典型地体现了新格律诗关于新诗创作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的理论主张,要多读多体会。

5.学生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建筑美和音乐美,争取当堂成诵。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课后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

附:板书设计。

徐志摩。

意象美。

建筑美。

音乐美。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轻轻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教师朗读课文,并请学生谈谈初步印象。

1、(1)语速:舒缓(2)语气:低沉(3)情感:不舍。

2、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伦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可以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躺在草坪上,或看书,或赏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其间他还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这里也形成了他的人生观。“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诗人1928年秋重回英国,康桥的一切,早年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由于他当时要赶着去见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归国途中才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1.抒情诗。

四、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

1920年赴英国伦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剑桥大学,可以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躺在草坪上,或看书,或赏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其间他还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哦,原来徐志摩是爱上了康桥。“金柳”是代指康桥的。由“金柳”联想到“新娘”就可以理解了。不仅本诗如此,其他很多作品,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的难舍难分之情。“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情感的形象,叫做意象。

艳影——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学们有过“荡漾”的体验吗?(手机)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用词之妙。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五、进入第三小节,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感情有变化,感情更强烈了)。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

3、“招摇”是什么意思?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朝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诉说彼此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水草是这一节着意表现的“意象”。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轻轻地读。

5、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六、请学生朗读第四小节,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呢?

1、“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我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写错了。是不是?哦,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梦。

2、“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

“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实现。正是因为没有实现,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

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于物”。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哥抽的是烟,吐出来的是寂寞”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最仰慕的女子林徽因,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是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

七、诗人的“梦”让他重回昔日在康桥,这昔日的梦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吗?进入第五节。

1、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向我们眨眼睛。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景。

2、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闭上眼睛,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3、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八、分析第六节。

1、诗人沉浸在梦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

2、夏虫真的能为我沉默吗?怎么理解?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眼看诗人即将离去,受到诗人离情别绪的感染,夏虫也黯然神伤:似乎这时康桥的一切——风也不再刮,树也不再摇,一片沉默——都在“悄悄”地和诗人告别,全都沉浸在眷念惆怅的离情别绪中。这里也是移情于物,赋康桥以“性灵”,使它具备了人的思想和感情。

3、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忧伤)。

九、分析第一节和第七节。

1、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突出“沉默”的特点。怎么理解?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就这样走了。诗歌开头的“轻轻的”和结尾的“悄悄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教师模仿踮着脚尖走路)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那份敬仰跃然纸上。

2、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回环复沓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

十、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适当示范指导。在读书声中结束。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一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以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把握徐志摩诗的纯艺术美。

1、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2、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3、教学课时:一课时。

1、教师:准备一张作者的挂像,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段,乐曲《神秘园》;印发补充资料《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间部分;提前板书闻一多诗歌“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以及“现代诗”字样。

2、学生:阅读课本中现代诗的。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二

一.导入:看到题目《再别康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离别诗,之前我们也学过很多离别类的诗歌,我们学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也学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还学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e、)”,这些诗歌都是以人为离别对象,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歌《再别康桥》,它离别对象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地方,康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英国的剑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反复品读,把握诗歌抒情线索;

2.在品读中,欣赏诗歌意象;

3.体会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诵读诗歌,品味音乐美。

小节:作者作别云彩后,开始描写三个意象或景物:金柳、青荇、清泉,之后感情达到高潮,最后照应开头,悄悄离别康桥。

(三)通过诵读,感知作品的音乐美。

首先,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出韵脚,同时老师进行指导,比如注意停顿、重音、前后句音量的变化等,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遍,并男、女分别推出一名高手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怀着喜悦而安静的心情欣赏康桥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不忍离去的感情。

“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缓、徐舒,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板块二:品读诗歌,赏析意象。

(一)2、3、4节是诗歌的第二部分,其中描写了三个意象,请同学分组讨论,找出最喜欢的一节,并根据自己理解,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三节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

2.柳为什么是金色的,并引出“折柳送别”这一意象和古代有关柳的送别诗。

3.分析“青荇”这个意象,在古代有一个固定的意思,是爱情的象征,在《诗经》中说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体现作者对往事的一种追念。

(二)在对各节的内容有所感知之后,请大家思考这三节可不可以互换顺序,为什么?

不可以,理由:1.按照视觉欣赏顺序,就是应该先看到河岸的柳树,再看到河中的水草,之后看到榆荫下的清泉;2.按照情感变化的顺序,可以从各节所使用的动词中看出来,首先是艳影在心头荡漾、之后作者感情更进一步,深切的投入其中,甘心化作康河的一条水草,在下一节中感情更加深入,使用“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揉碎、沉淀”两个词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分析完之后,再让学生朗诵,同时老师加以小节。

板块三:品读章节,体会感情。

第5、6以感情为切入点,感受意象中蕴含的感情。

1.体会这两节在情感上有何变化。

2.指出第六节是诗歌感情的高潮,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

学生朗诵,教师小结。

结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诗歌写于11月份,也就是深秋时节,当时呀诗人在7月份告别了自己的母校,4个月后作者才写出这首诗,可见佳作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情感的酝酿,此时此刻让我们化身为作者徐志摩,一起朗诵这首诗歌。

文档为doc格式。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三

一、反复朗诵,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二、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意境美。

三、训练阅读,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的风光片,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使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由《人间四月天》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澜,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的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另觉悟,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意味。

附:板书设计。

离别康桥的情景作别云彩分、淡淡的无奈和伤感。

(静)。

河畔的金柳。

(比喻、移就)。

(恋)康河的水草。

(乐)拜伦潭。

(往昔梦想)。

寻梦。

(快乐极点)。

(哀、静)。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四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

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一课时。

一导入:赛诗会。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诗中很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你能说出几首?

课件展示: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玲》。

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二走近志摩。

课件展示:徐志摩(1896—1931)别名:南湖、云中鹤。

现代诗人、散文家。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主要作品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他是现代诗坛上划过天空的美丽流星,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把思念留给了整个中国诗坛,也留给了中国新诗诗坛许多千古绝唱。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他的代表诗作。

三走近康桥。

1、由题目可知,诗人告别的对象是?(学生集体回答:康桥)。

康桥,是世界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她不仅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

康桥图片展示(配乐:《星空》)。

2、康桥情结: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5年和1928年,它曾两次重返康桥。本诗便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所以说是再别康桥,即再一次与康桥分别。

四聆听诗歌的音乐美。

1、因着感激和热爱,而又是再一次离开这挚爱的康桥,诗人的感情必定是依依不舍的,那么我们如何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开始读诗,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用心读,先自由地放声朗读,待会请同学们自我展示。

(学法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是否正确,不能把完整的句子读破了。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有没有突出来。音量是否适中,音调是否舒缓得当。是否投入感情。)。

2、先自由举手,再点名读,可读整首,也可选段读。

(学生点评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指导朗读)。

4、大师朗读:聆听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模仿跟读。

5、请一名有朗读功底的同学,和着音乐,纵情朗读。(配乐:《再别康桥》)。

6、音乐美:

(学法指导:语言文字内在的“音乐美”主要借助节奏、平仄、押韵、双声、叠韵等形式表现出来。)。

和学生谈论后展示课件总结。

押韵。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使用,更增强了诗的这种节奏感。

五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1、和着美妙的音乐,想必同学们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共享,举个例子——老师给出了第一节和第七节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根据示范,为其他几幅图画命名。

参考:招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艳影图、水底青荇招摇图、榆荫青潭浮藻图、满载星辉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

2、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图都是由一个事物构成,例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那么,在诗歌中这些融入诗人情感的载体,称为意象,板书:意象=物+情,学习诗歌必定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

3、好,我们再次回到这几幅图。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品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

参考句式:我喜欢图,诗中这样写道,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举例:我喜欢河畔金柳艳影图,“柳”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本就有惜别的含义,诗中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情感的景物化作有情感的生命活动,温润可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从中我读出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从中感悟出情感美。

教学设想: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片深情。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歌极具绘画美。

六探讨诗歌的建筑美。

建筑美:(1)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2)首节和末节,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八结语。

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一颗敏感的心,用多情的种子孕育着心中的花朵,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都一准用芬芳传达“爱”、“自由”和“美”。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五

1.教材特点分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新诗,它不同于学生接触、学习最多的古典诗歌,在字数、句数、声韵、节奏等形式上,用词和语言表达上,抒情方式上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同时现代新诗对古典诗歌也有继承性,他们有着某些一脉相承的联系。

《再别康桥》中,诗人描写了康桥柔美的风光,运用想象和联想和暗喻等的修辞手法,把康桥的景物描写的妖娆有情,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感恩、怀念之情。学生要领会诗人描写的画面的意境,深刻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情谊。

2.学生情况分析: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文中学习的诗歌并不多,且大部分是古典诗歌,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体会不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意象,深入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一学生对新鲜事物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设置整体一贯的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理解现代新诗《再别康桥》具有重要意义。

1.感受康桥柔美的风光,领会作者对康桥的热爱、怀念、惜别之情,品读诗人个性特征。

2.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意象。

感受康桥柔美的风光,领会作者对康桥的感恩、怀念之情。

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意象。

:一课时。

多媒体渲染,小组探讨,反复朗读涵咏。

同学们,有一个诗人曾经说过,“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同学们能够猜出这个人是谁吗?对,这个人就是徐志摩。今天我们通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欣赏一下徐志摩眼中的母校康桥。

请学生介绍作者。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1897年1月15日生于浙江海宁,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

我们看,徐志摩一生短暂,但是他在这短短的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给现代文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在现代文坛上始终是一颗皎皎明星。他的婚姻爱情故事也非常动人,三个女性与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人们说道,甚至还被拍成电视剧《人间的四月天》,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索一下徐志摩的相关信息和诗歌作品,或者通过购买纸质书籍放在案头时时欣赏,了解一下这位传奇的诗人。

解析题目:为什么作者说是“再别”?

徐志摩三次旅行欧洲,在剑桥大学学习两年,也就是诗歌中的康桥,他在剑桥大学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流派的影响,结识了许多有名的文学家,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在这里他的诗情得到触发,进入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康桥成为徐志摩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1922年离英前夕,写有长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途经英国,没有留下告别康桥的诗篇。1928年7月,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归国的海上,面对浩瀚的大海,诗人写下了这首传世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初次朗读,注重朗读技巧。

我们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大家听听他的朗读并作出评价。

朗读技巧:重音,快慢,声调高低,欢快或低沉。

金柳(重读)新娘、艳影(欢快愉悦)荡漾(徘徊萦绕延长读)招摇(延长)柔波(轻柔)不是清泉,是天上虹(适当读快一些)彩虹似的梦(梦幻空灵的感觉)。

第一、七节读轻缓调,第五节适当高昂,第六节低沉。

这首诗第二、三、四每节中,两句四行,一三行是一句的前半部分,二四行是后续部分,一三行是主语部分,是一些具有宁静柔美特性的事物,二四行是谓语部分,是对宁静柔美性质的事物的进一步、具体的描绘,因此一三行重读,二四行轻读,使柔者更柔,形成一扬一抑的咏叹效果。

现在大家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吧!

再次朗读,划分诗歌层次。

同学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思考一下,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由哪几节构成,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

本诗四行一节,一共由七节构成,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层:告别康桥(1节)。

第二层:康桥风光(2—4节)。

第三层:康桥寻梦(5—6节)。

三次朗读,研读揣摩康桥风光景致。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徐志摩为我们呈现的康桥风光,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第二层——康桥风光(2—4节):

主要意象。

波光里的艳影(拟人)—————————心头荡漾——————康和美景在作者的心头萦绕、摇荡不去,美!

移情解释:作者主观感情投射到客观物象上,并发生了移位。“天上虹”是美好的意象,象征着作者的梦想、追求、爱情等美好的回忆,作者认为这榆阴下的潭水承载着自己的梦想、追求、爱情等美好回忆,这潭水就在作者的强烈的感情的催化下,移位成了“天上虹”。例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辞》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作者看到漫天飞舞的杨花,引发离别的伤感之情,眼前的杨花在诗人离愁的强烈伤感情绪下,移位成离人的眼泪。

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些景物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运用了暗喻、拟人、移情、想象、联想等手法,描绘出笔下的这些景物,富有生机活力,充满了人性美,尤其是女性的温柔妩媚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热爱和对旧日梦想的怀念。

1.作者在第一节连用三次“轻轻的”,有没有累赘重复之嫌?

三次“轻轻的”是作者对自己离别时动作姿态的描写。作者面对康桥,“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做出了这样优雅潇洒的姿态,实在是一种离别的乐观的情绪表达。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是诗人形象呢?

乐观,飘逸,洒脱,优雅的绅士形象。

2.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作者在离别康桥的那天,沿河划船而上,直至夜幕掩映,夏虫也都陷于沉默,康桥的周遭环境是那么安静肃穆,而作者在康桥景色的描绘中,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不时陷入对过去学习、创作、爱情等生活的美好回忆,徐志摩对康桥的怀念是静悄悄的进行着的,是属于个人的独家回忆的,是不可以用歌声表达出来的,是作者洒脱、优雅的性格的写照。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徐志摩的指引下,对康桥进行了一番游览,感受到了康桥的美景和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深深的怀念,还从诗歌中感受到了诗人洒脱、优雅的性格特征和诗人的人生理想。那么老师希望你们课下,认真回忆自己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校园或者反观我们现在的校园生活,找到自己情感的触发点,写成一篇小诗。

下课。

第一层:告别康桥(1节)。

第二层:康桥风光(2—4节)。

第三层:康桥寻梦(5—6节)。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六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4、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

赏析诗歌。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学生读,指名个别读)。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出示幻灯)(意象)。

(一),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写潭底彩虹似的梦、夜空斑斓的星辉和自己放歌的狂态,营造了一幅镜花水月、朦胧迷离、似梦非梦的图画,营造了让诗人魂牵梦萦、心迷神醉的意境。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二)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它是尾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

4、学生指名用一段话来描绘:你的面前浮现出怎么样的一幅图画?

师述: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六、小结本文。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学生再读诗歌,感受诗的内容和形式的美。(放女声录音,学生跟着读)。

八、联想迁移,拓展诗歌阅读鉴赏:《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欣赏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著名的离别诗,并与《再别康桥》作简单的比较。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1、学生朗读全诗。

2、学生独立欣赏全诗。

3、

明确:这首精致的小诗,描摹了日本女郎那种温柔而礼貌的神态。诗的第一行描写了日本女郎同客人道别时鞠躬的神态,突出其温柔。接着用娇羞的水莲形容女郎的美丽与温柔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由衷的赞美。“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依依惜的神情宛在面前,诗人从女郎的道别声中听出了”密甜的忧愁”,这正是诗人此时此地的内心感受.而这一切是刹那间袭来的情思.。

诗在外在形式上也是着意追求的,注意诗的音乐美。五行中有四行是字数不一的长句,第三行是两个短句重复,形成了起伏缓慢的节凑和柔和的旋律,采用的韵脚是“柔、羞、愁”。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高度统一。

九、布置作业:课外读徐志摩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七

诵读品味,探寻诗歌之美。

:了解徐志摩及新月派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

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学习新诗的欣赏方法。

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依依惜别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诗情的领悟;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80年后,伦敦,康河。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刻录下了这段诗句,也铭记下了这个年轻人的康桥情节。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徐志摩和他的的《再别康桥》。板书课题。

1、徐志摩:学生简介志摩。

教师强调总结: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

通过课前背景资料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齐读)“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1、检测读、评价读。

学案上的字音,学生读。

2、示范读、自由读、感知美。

播放朗读的《再别康桥》,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这个对生活、对人生完全诗意的信仰的刚刚站立在壮年顶峰上的一个人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让我们最后再次诵读诗的首尾两节,聆听诗人内心的绝唱。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八

3、学会朗读。

揣摩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领会诗中涌动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歌艺术上的"三美"。

2、培养提升学生鉴赏,评价诗词的能力。

活动1【导入】。

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晚风拂起身旁的柳条,也连绵不断的牵起他心中的愁绪。他是谁?为什么来到这里?......

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赏美的旅程,去探寻《再别康桥》--这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的魅力,去聆听徐志摩内心世界最纯粹的绝妙回响。

活动2【导入】朗读。

深情美读,整体感知全诗:

背景简介-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朗诵。

活动3【讲授】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

1、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2、课文背景: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河以其独有的灵性滋润着徐志摩,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诵读中去感悟他的万千思绪。

诗歌鉴赏方法启示一:鉴赏诗歌我们要关注诗人及背景,联想当时现实。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教师纠正范读全诗,学生聆听,体会音节和旋律上的特点。

(四)学生观察诗节和诗行排列上的特点。

教师补充:诗歌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字、七字(间有八字句),节的匀称,句的均齐,体现了错落有致、曲折回旋的建筑美。

(五)合作探究,品读鉴赏全诗:

(从诗歌的意象,意境作为切入点赏析这首诗歌)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提及离别大家马上会想到什么?

生: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而是康桥,他的母校。

二)如果你写告别母校你会怎么写?

设想:再见了嵩明一中,再见了老师,再见了崭新的教学大楼和宏伟的科技楼,再见了陪我三年的桌子凳子,再见了朱红的大门......再见了我每天黄昏坐在上面背英语单词的大石头。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云彩等自然景物转移,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同是离别诗,那么诗人送别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自然景物。

三)这些意象、意境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诗人将意象写得越美,表达的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越浓)。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为一体,因而造成了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体现了绘画美。

明确: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因此,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这个过程,正是把握这首诗的主旨的方法)。

活动4【活动】感悟拓展。

朗读课文,并结合《我所知道的康桥》(《语文读本》p118)和刚才介绍的相关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口头作文:以"徐志摩与康桥使我想到的"为话题写片断。

提示:《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

范例:徐志摩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弯弯曲曲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的青草,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斜依在桥的两端的棵棵垂柳,矗立于岸边的宏伟的教堂,庄严秀丽的各学院的建筑群......徐志摩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为这优雅、秀丽、宁静、和谐的大自然所陶醉。清晨,或傍晚,他常常在织锦一般的草地上读书,有时俯身观看康河里的流水,有时仰头眺望天上的行云,有时撑一只长篙在康河里划船,有时则在夕阳西下的晚景里,骑上一辆自行车,独自去追赶天边阔大的太阳......康河以她独有的灵性滋润着徐志摩,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十九

课文导读:在康桥的时光是徐志摩短暂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康桥是他灵魂的开启地和栖息地。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就能领悟作者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我们才能读懂这样一首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精美诗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教学难点: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一、回顾离别诗作,引出《再别康桥》。

二、介绍徐志摩个人资料,他与康桥的渊源。

作者徐志摩,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三、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欣赏配乐诗朗诵,体会、找差距。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引导学生感受全诗意象之美:全诗通过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诗人对康桥由衷的喜爱。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二十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轻轻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教师朗读课文,并请学生谈谈初步印象。

1、(1)语速:舒缓(2)语气:低沉(3)情感:不舍。

2、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伦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可以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躺在草坪上,或看书,或赏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其间他还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这里也形成了他的人生观。“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诗人1928年秋重回英国,康桥的一切,早年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由于他当时要赶着去见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归国途中才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1.抒情诗。

四、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

1920年赴英国伦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剑桥大学,可以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躺在草坪上,或看书,或赏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其间他还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哦,原来徐志摩是爱上了康桥。“金柳”是代指康桥的。由“金柳”联想到“新娘”就可以理解了。不仅本诗如此,其他很多作品,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的难舍难分之情。“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情感的形象,叫做意象。

艳影——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学们有过“荡漾”的体验吗?(手机)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用词之妙。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五、进入第三小节,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感情有变化,感情更强烈了)。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

3、“招摇”是什么意思?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朝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诉说彼此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水草是这一节着意表现的“意象”。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轻轻地读。

5、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六、请学生朗读第四小节,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呢?

1、“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我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写错了。是不是?哦,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梦。

2、“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

“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实现。正是因为没有实现,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

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于物”。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哥抽的是烟,吐出来的是寂寞”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最仰慕的女子林徽因,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是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

七、诗人的“梦”让他重回昔日在康桥,这昔日的梦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吗?进入第五节。

1、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向我们眨眼睛。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景。

2、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闭上眼睛,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3、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八、分析第六节。

1、诗人沉浸在梦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

2、夏虫真的能为我沉默吗?怎么理解?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眼看诗人即将离去,受到诗人离情别绪的感染,夏虫也黯然神伤:似乎这时康桥的一切——风也不再刮,树也不再摇,一片沉默——都在“悄悄”地和诗人告别,全都沉浸在眷念惆怅的离情别绪中。这里也是移情于物,赋康桥以“性灵”,使它具备了人的思想和感情。

3、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忧伤)。

九、分析第一节和第七节。

1、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突出“沉默”的特点。怎么理解?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就这样走了。诗歌开头的“轻轻的”和结尾的“悄悄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教师模仿踮着脚尖走路)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那份敬仰跃然纸上。

2、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回环复沓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

十、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适当示范指导。在读书声中结束。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教学难点: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一、回顾离别诗作,引出《再别康桥》。

古来痛苦之事莫过于死别,恰如归有光的三番丧亲,林觉民的就义别妻;死的别离纵是无奈,也只得坦然接受,而生的分离更令人黯然伤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此去经年,纵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的凄清。

古人对于离别有着深深的体会与情思,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知人论世:介绍徐志摩个人资料,他与康桥的渊源。

(1)学生读一读诗歌,说说诗人的初印象。(情感细腻、对母校的不舍、爱自由有梦想)。

(2)作者徐志摩,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他喜欢以浪漫主义的情思、笔调抒写自我的性灵。诗作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形式富有变化,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三、朗读。(音乐美、建筑美)。

明确: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

教师范读;

体会、找差距;

齐读,指名读。

诗歌朗诵不仅要咬准字词的读音,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诗人怎样表达自己惜别情怀?)。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2、(1)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板书,图画ppt展示,绘画美)。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是“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引导学生感受全诗意象之美:全诗通过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诗人对康桥由衷的喜爱。

附:意象句子分析:

(1)云彩。离别的对象与众不同。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的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3)青荇。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确: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4)潭水。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我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

(5)“长蒿”一句。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6)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7)“轻轻的”“悄悄的”“沉默”。营造的气氛轻松。“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五、迁移拓展。分析徐志摩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杨娜拉!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2篇)篇二十二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古来痛苦之事莫过于死别,恰如归有光的三番丧亲,林觉民的就义别妻;死的别离纵是无奈,也只得坦然接受,而生的分离更令人黯然伤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此去经年,纵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的凄清。

古人对于离别有着深深的体会与情思,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1)学生读一读诗歌,说说诗人的初印象。(情感细腻、对母校的不舍、爱自由有梦想)。

(2)作者徐志摩,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他喜欢以浪漫主义的情思、笔调抒写自我的性灵。诗作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形式富有变化,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明确: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

教师范读;

体会、找差距;

齐读,指名读。

诗歌朗诵不仅要咬准字词的读音,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诗人怎样表达自己惜别情怀?)。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2、(1)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板书,图画ppt展示,绘画美)。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是“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引导学生感受全诗意象之美:全诗通过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诗人对康桥由衷的喜爱。

附:意象句子分析:

(1)云彩。离别的对象与众不同。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的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3)青荇。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确: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4)潭水。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我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

(5)“长蒿”一句。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6)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7)“轻轻的”“悄悄的”“沉默”。营造的气氛轻松。“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杨娜拉!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自我总结能够让我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更好地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发展路径。在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精彩的自我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经过本次实习材料
范本能够增加我们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这些范文范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文体的写作方式和特点。在中韩端午节相争韩国最终申遗成功
作为公司的财务出纳工作人员,自然是做好本职工作在先,为公司节约每一分成本为己任。为再次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财务工作计划对加强财务管理、推
申请书的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式,以确保对方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表达意图。需要写一份申请书但不知从何入手?不妨参考一下小编收集的申
合同协议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个合同协议的范本,供大家参考和使用。甲方:________________
范文范本可以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优秀的写作样例和参考。鉴于乙方依法拥有在_______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可以对培训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整理,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总结范文的结构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但需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份总结范文给了我很多启发,帮助我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身的表现。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前安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工作计划可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和指导。教材首先通过圆形草
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示范,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这次实训使我们明白我们所欠缺的
销售工作计划是为了追求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文件,能够帮助销售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实现销售目标。以下是一些销售高手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销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
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回顾,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好的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获奖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学生党是中国共产党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亲身感受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作为一名医学生更应该深刻了
新闻报道是记者将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整理和加工,以客观、准确、及时的方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彩的新闻报道范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师
毕业生们将面临工作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做好职业规划和适应能力的提升。在下文中,我们将浏览几篇精心整理的毕业生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上午好!春风送暖,杨絮
合同协议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工具,能够为交易提供法律保护和纠纷解决途径。对于初学者而言,以下合同协议范文可能对您了解和掌握合同撰写的基本方法有所帮助。甲方:男,身份
在财务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反思过去的决策和操作,总结经验教训,并为未来制定更好的财务策略和计划提供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篇优秀的财务工作总结范文,从中学
写心得体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未来。这里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心得体会时提供一些启示。
范文是在学习、写作等领域中,用来指导和参考的一种标杆性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范文,这些作文无论是在想法独特还是在语言精准上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自我介绍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尊敬的领导:您好!我叫xxx,今
学期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激励自己更加主动地去追求进步。接下来,请阅读一些成功学习者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不同工作任务上的表现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接下来是一些写作风格独特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
广播稿一般包含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广播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
培训心得是对自己在培训中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心得体会的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下面是一些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体会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2、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重要环节。如果你正在写年度总结,以下是一些范文和案例,供你参考和借鉴。职教班工作基本结束了,回顾一年来
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从众多优秀领导干部身上,人们会
根据租赁合同,承租方有责任妥善保管租赁物,不得进行违规使用或转租给第三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租赁合同样本,供大家参考参考。承租方(甲方):出租方(乙方)
教学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这些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计划的编写原则。教学目的: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
学期计划是指在学期开始前或者学期进行中制定的一份计划,用来规划学期内的学习和生活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制定出一份
无论是申请学校还是申请工作,一份精心准备的申请书都能帮助你脱颖而出。这些更多申请书范文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求职意向和能力。漆工镇土管所领导:
教学工作总结需要教师认真梳理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心得。小编找到了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时光飞逝,又一个学期
每一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对这一年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计划。随机选择一句:如何写一篇完美的年度总结,我们需要准确把握重点、客观有据地分析。
在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我决定要进行自我调整
更多申请书是一个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不凡之处。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申请书范文,它们表达了申请者对机构或组织的热忱和渴望,具有一
劳动合同签订时应当充分考虑双方的权益平衡,确保合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劳动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本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包括固定期限合同、无固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和发扬工作中的闪光点和亮点,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随着工作的结束,我整理了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心得体会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对同一个事件或者经历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相信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身的学习效果和成长经历。以下是部分学员的培训心得体会,让我们共同交流和学习吧。对于这三个月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而当我们真
将一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年终总结是在一年的工作结束之际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
心得体会不仅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也可以成为我们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一种途径。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并积极解决
银行的客户群体涵盖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各个层面。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几种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供大家参考和选择。尊敬的各位领导:____年____月以来,我担
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些教学计划范文,是通过实践检验过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学习或工作中的点滴收获,让自己有更多的成就感。在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时,可以思考他们的观点和思路是否值得借鉴和学习。银行心得体会在怎么写?不同
通过写教师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教学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这些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中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或许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理解到成功是付出和坚持的结果。以下范文中的观点和思考都非常独到和深入,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学习和
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使用,并约定了相应的租金及使用期限。下列是一些租赁合同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甲方: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的内省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和灵感。广大灾区群众在惊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段时间的总结让我认识到,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不懈,成功就会在不
情况报告的撰写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全面的信息收集,确保报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所报告情况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2019年,在党工委和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考和反思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提高写作水平。第一段:引入北京站的背景和重要性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的提炼,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与借鉴。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灵感。近年来,恐怖主义问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过去的行为和决策,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范文供参考。
7.心得体会是通过思考和总结,提炼出对学习或工作经验的领悟和教训。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的样例,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启发。注射车间是一个极具挑战
范文范本可以是各个学科领域中的经典案例或者是某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们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月工作总结可以通过有序地梳理工作内容、总结工作心得和收获以及分析问题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样例,供大家借鉴
小刚在课堂上提问积极,思维活跃,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氛围。接下来将为大家展示一些小学生评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成长。1.xx假期表现还算还算可以,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在特定场合发表言辞的一种表达形式,能够提升学生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小编找到了一些学生演讲比赛的冠军范文,希望能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尊敬的老师们,
在教师工作总结中,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教师工作总结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秋去冬来,一学年的时
心得体会是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以下是一些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货车事故不仅给司机和
在合同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并且要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接下来将展示一些常见合同协议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合同起草有所帮助。为坚决贯彻《中华
工作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是自由表达,也可以是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创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活动方案的评估和反馈是提高活动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活动的风险和保障措施。一、活动意义:__
心得体会的写作是一种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自我反省,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个人才能和技能
在幼儿园工作计划中,我们要明确教育目标,规划学习活动,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以下是一些经过多年实践验证的幼儿园工作计划,它们反映了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工作计划书是一种详细规划和安排工作任务以达成目标的书面材料,通过编制工作计划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能力,让工作更有条理,更有计划性。每个人都应该制定自己的工作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和毅力的重要
计划书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详细方案,它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一份好的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提升自己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将提供一
策划书可以作为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重要工具,确保每个人都明确任务和职责。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策划书案例,相信会对大家写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一、晚会主题:团结向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有了范文范本作为参考,我们在写作中就不会迷失方向,更有信心和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各位老师、同学:你们好
工作计划表可以让我们更加有序地进行工作,减少工作中的混乱和困惑。请大家参考以下工作计划表范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编写和安排。。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转眼
做好月工作总结,不仅是为了向上级和同事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更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小编搜集了一些写作月工作总结的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将带领大家共同见证一个重要的时刻。下面是一些出色主持人的主持词,他们的表现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各位首长、各位评委、各位亲爱的战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所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回顾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写年度总结时,参考一些经典的范文可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
担保业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金融安全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2.在商业活动中,担保可以提供一定的信任和保障,减少交易风险。第一条为确保甲方委托银
班主任工作总结主要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班级管理和学生辅导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总结可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学生成绩。
通过年度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同时也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优劣势的反思,可以提高自我提升的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摘录,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动力。学校:三合口中学。年级:六年级。姓名:王怡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有效方式。下面是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和思考都很值得我们借鉴。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
幼儿园工作总结还是对幼儿园整体管理和发展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的重要依据。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为了贯彻落实《淄博市中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一篇优秀教师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又是一届高考结
读后感是对书籍的思索和反思,通过书写,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对于一些文学名著的读后感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思考。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选矿实习是矿业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
竞聘是一种通过比试来选拔最优秀的人才的方式,是展示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途径。竞聘是为了争取某个职位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需要我们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竞聘意味
通过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对自己在工作或学习中的成果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你正在写一份报告范文,以下提供的样例和范文可以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通过写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遇。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20xx年x月份,我在河北科技
在学校中,学生们接受各科知识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和发展个人才能。学校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在撰写学校总结时,我们应该全面准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的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环
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加深了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别人的培训心得体会,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科学有效抓好疫情防控,进
通过培训心得体会的撰写,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参加培训课程后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稿,通过总结自己的培
转专业申请书是申请人在考虑到自身发展需要或兴趣变化等原因,向学校或相关部门提出转换专业的书面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转专业申请书的模板和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
工作计划书是一种详细描述工作目标、任务和计划安排的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计划书样本,希望对大家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有所帮助。生活部作为学生会不可或缺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写心得的技巧。此次借助全市纪
调研报告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满足不同需求和研究目的。如果你正在写一份调研报告,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读后感是对读完一本书后的思考和感受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读后感精选,它们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表达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