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是教师备课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规范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记录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等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化地规划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教案模板来设计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完成作业:
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二
(一)《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总是在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游戏,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俄罗斯乡下迷人的风景,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通过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学生自觉性还需加强,课堂上自读自悟时,老师需要加强指导。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绒、瓣”两个字。会读“钓鱼、使劲、合拢、玩耍、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圈划词句、想象说话、多形式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丽景色,并弄清草地变化的原因。
3.借助句子排序练习,体会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达。
4.积累描写草地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领悟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时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精彩,所以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主要方法是“读”,同时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我按教学板块来说,预设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图片引题,学写生字。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蒲公英的图片,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然后请同学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植物?长得怎么样?老师根据图片,顺势介绍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这个“绒”字可不简单,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绒”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绒”字的右边是“戎”而不是“成”。然后请小朋友们学写“绒”字。写完后请同学放下笔再次朗读“绒毛”一词。接着介绍蒲公英,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白白的绒毛里带着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词语,齐读),同样的方法学写“瓣”这个字。
用一组关于蒲公英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了解了蒲公英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绒、瓣”两个生字的特点,正确书写了这两个字。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当学生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引出课题水到渠成。
读着这个课题,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会说: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等)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反馈问题。(预设学生会这样说:金色的草地在我们乡下的窗前。蒲公英盛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说清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这一板块中,我先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号。
然后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托,我把识字教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出示词语。
钓(diao)鱼使劲合拢(long)。
观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a.指生读第一行字。理解“合拢”,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东西合拢呢?(预设学生会说:书可以合拢、眼睛可以合拢)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合拢就是闭上的意思。
b.再请学生读第二行字。识记“耍”字,我会问:这个“耍”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预设学生会说:是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教师表扬概括这些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的小朋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要和耍的区别。
d.多种形式读词语。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在识字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层层读,反复读,让生字不断地复现,目的是为了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而不思则罔,读中有思,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可以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大概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语言提炼、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绒毛。
“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还知道了变化的原因。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从老师的概括中了解到在说课文主要事件时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
第三板块:深入课文,研读第三自然段。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图片)兄弟俩在这金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有一天,“我”发现金色的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呀?请你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
教师相机板书:早晨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接着问学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
这样通过读、划、圈、填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
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预设学生会说:惊奇、惊讶、不解)真是多变的草地,你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吗?进行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颜色变化之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愿意去观察发现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利用“朗读感悟法”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读熟了这段话以后,我把这段话的顺序抽乱了,并问学生:你还能排一排吗?(预设学生排对了,教师问:你为什么这么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么小窍门吗?)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原来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分三组早、中、晚再读这段话。
通过排序,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文章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写作上的水平。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于是,便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课文中“我”也和小朋友们有这样的疑问,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赶紧读课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随后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这段话)。
谁来说,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两张图片)。
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动作时引读:当花瓣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
此时相机进行想想说话: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生合作读。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同形式的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现在,你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合拢张开。
这样在反复的练说中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变化,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第四版块:日积月累,摘抄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过的喜欢的句子收藏在积累屋里。
最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是课文精华的体现,简洁大方的板书能吸引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这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件)。
各位专家评委,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读”贯穿始终,感受草地的美丽,通过品词斟句,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通过学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习得学文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是我对本文的所有说课内容,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导,谢谢!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四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五
2、总括语。
为了响应现代化教学思想的要求。我认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体,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了体现这一效果,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3、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这次的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主要讲的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草地,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后来我和弟弟发展了它颜色变化的原因,位与单元第二节,对本单元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重点:通过本节课学习把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作为重点。
难点:把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5、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我会把握该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在上课过程中我会用图示法,直观教学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已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6、教学教法。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7、教学过程。
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视频导入的方式。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教学过程的更好呈现,我将采用以下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呢,嗯,同学们真棒,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知不知道草地是什么颜色呢,嗯,我们见过的草地有黄色的,绿色的,还有白色的,,看到的却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去看看吗,好那老师呢今天带大家走向这片金色的草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新授。
在课堂之初,我会给同学们三分钟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难读的生字词生字词时间到了以后我会找一名同学来回答问题,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有“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不会读的生字,并且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读写,耍,装,绒,朝,察,读的时候要注意翘舌音,劲,要注意前鼻音。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前后四人为一组共分成10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蒲公英草地我早上回家发现它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变成了金色,傍晚回去的时候又变成了绿色?我会给大家8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成果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不难得出。
花朵张开时,他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一遍这篇课文,并以小组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会说到蒲公英,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时间到了后我会找一名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给我和弟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发散能力,培养同学们喜欢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小结。
接下来我会用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文章内容,还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今天的所学知识。
作业。
对于本堂课的作业,我会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在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第2天在课堂上做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优美句子欣赏能力。
8、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所以我的板书设计为左中右三个部分,现在左半部分画上山水船的简图。然后在黑板的中间部分写上今天的课文脉络重点生字词的译意以及修辞手法。在右上方写上思想感情,右下方布置我的课后作业。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简洁明了的展现我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六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发现与第三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cai,瞧!只有当许许多多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这片草地才会变成金色的。你们想看金色的草地吗?老师现在就要考考你们cai词,如果你们能把这些词读准了,读对了,金色的草地就会出现了。
指名读——齐读——cai(金色的草地)
2、看,这片草地不仅美丽,而且还特别有趣。想知道在这片草地上发生了什么有区别的事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第十七课《金色的草地》。
1、自由度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就把它划下来。
2、学生交流,逐句出示早、中、晚的句子,相机板书——指名读句子(这次只要求读流利正确)。
3、这片草地还真有意思,咱们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师范——再指名——评——男生齐
4、让我们来看看吧!cai(动画)
5、孩子们,咱们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cai(句子)——指名读——女生齐。
6、这真是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把这段读读吧!——全班齐读
7、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8、于是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进行了仔细观察寻找答案,我找到了吗?
1、自由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划下来。
指名说——出示句子——学生说到那个词,就学习那个词语——指名读(认识花形)——齐读——做相应的动作。
2、出示“合拢”、“攥成拳头”图,观察有什么区别?
4、cai(蒲公英图)拓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贴字、图)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贴字、图),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攥成了拳头,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贴字、图)绿色的。
5、清晨太阳升起来了,蒲公英又会怎么样?cai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6、孩子们,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老师还专门录制了蒲公英开放的过程咱们一起看看吧!
cai花儿开放——教师引背
7、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吗?
指名说
8、让我们再次来观看它的变化过程吧!
cai(动画)欣赏
9、孩子们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齐读第四自然段
10、为什么说蒲公英是我的好朋友?
再次齐读
1、孩子们课文学完了,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说说?
教师相机板书
2、cai含羞草(拓展)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您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示范,边写边口述。
5、学生书空,描红(强调三个一)
17、金色的草地
很早攥成全头绿色
蒲公英中午张开金色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傍晚合拢绿色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七
1、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的语句,能体会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的快乐。
2、根据相关内容理清蒲公英颜色在一天内三个时段的变化情况,并理解变化的原因。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插图,做动作,理解关键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的快乐以及主动观察、发现的乐趣。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引导点拨法、提问法。
生:图文对照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新授3课时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假装哈欠钓鱼傍晚仔细观察
手掌拳头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3、指导写字“钓”。
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2课,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课件出示)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感叹句)
(1)两个感叹句表达出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喜爱。)
(2)这样的句子让我们如此喜欢,忍不住还想读。(指名说、齐读)
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出了草地的可爱?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指名说。你找的很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3、男同学读一句,女同学读一句,比比谁读得好。(男、女生赛读。)(男生读得很洪亮,女生读得很流畅,把掌声送给自己)
4、同学们,在这一段中,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5、生:“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
一本正经——就是很认真、很严肃的意思。(指名造句)
a、一本正经——他一本正经地骗人。
b、一本正经——她一本正经地对妈妈说:“我考了100分、”
引人注目——就是引起人们的注意。(指名造句)
c、引人注目——她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特别引人注目。
6、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哥哥玩蒲公英的句子;用“~~~”画出弟弟玩蒲公英的句子。
7、哥哥是怎样玩蒲公英的?(指名读、课件出示、齐读)哥哥玩蒲公英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开心、快乐、兴奋、激动)
8、弟弟是怎样玩蒲公英的?(指名读、课件出示、齐读)弟弟玩蒲公英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开心、快乐、兴奋、激动)
9、让我们再次感受哥哥和弟弟玩蒲公英的快乐。(齐读)
10、“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说明他们在草地上不仅玩吹蒲公英的游戏,想一想他们还会玩什么游戏?(指名说)
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1)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不仅发现了草地的可爱,还发现了草地会怎么样?
(指名说)(草地会变颜色。)
(2)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用“——”画出草地变化的句子来。(指名说、齐读)
(3)这三句话中,分别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哪三个?
生:早上中午傍晚
师板书:早上中午傍晚
(4)由于时间不同,草地的颜色也不同,读读草地是怎样变化的?(指名读、齐读)
全班汇报师板书:很早的时候,是(生:绿色,师板书:绿色);中午的时候(生:金色,板书:金色);傍晚的时候(生:绿色,板书:绿色)。
(5)多么神奇的草地呀!这是为什么呢?谢廖沙的哥哥找到答案了吗?请你们用“~~~~”画出答案来。(指名汇报、课件出示)
(1)真是太有趣了,蒲公英的花朵就像我们的手掌。(课件出示手掌与拳头图)
来,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小手(现在你们的小手就是一朵朵可爱的蒲公英,(我说、你们做动作)花朵张开(生做动作),它是金色的。花朵合拢(生做动作),它是绿色的。
(3)现在,就让我们把这间大教室变成一大片草地吧!男同学读、女同学做动作。师:多么可爱的草地!
(4)女同学读,男同学做动作!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5)让我们再次感受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吧!
(一三组读,二四组做动作。)
(6)请同学们把自己当做蒲公英,看着大屏幕一边读一边做动作,感受蒲公英的有趣!(全班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师生总结:板书花的状态)
(7)大家想看看这神奇的蒲公英吗?(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动画)
(8)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呀!(课件出示:“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我们把蒲公英当做了(朋友、亲人、伙伴),为什么我们会把蒲公英当做(朋友、亲人、伙伴?(因为我们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很有趣,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是呀,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快乐。所以作者不由得发出:生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在大自然中,像蒲公英一样神奇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课余时间,让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感受世界的神奇,体验生活的多彩!
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这篇课文讲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给家人听。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八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下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我知道草地的颜色会变,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首先是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在指名汇报交流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草地变色这个奥秘说清楚?”在齐读该段之后,体会“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以引入最后一段的学习。
最后用“一起……一起……”的句式造句。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九
《金色的草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课文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没有见过蒲公英开放与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16金色的草地)。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语文学习。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图片展示,设悬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理解词义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前提,多种形式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体验文本做好铺垫。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能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朗读,品草地之美。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赏颜色之美: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教师适时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了解、感悟。
(3)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想象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想象他们灿烂的笑容,感受他们的开心。
3.读第三自然段,悟变化之奇:
(1)教师描述: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这景色真令人陶醉。孩子们,这块草地还有更神奇之处呢。听听,小男孩向我们讲述啦!
(2)教师利用课件边出示草地变化图,边播放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在听中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3)在听后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感知,知道小男孩发现草地一天之中在不断变色,让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
4.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1)指导朗读重点句: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一句更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享受?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可以配合表情读,因为学生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后,心情一定很高兴,可以笑眯眯地读;配动作读,边读边用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很快明白“张开”“合拢”的意思。利用课间引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难点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地读,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2)课件引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用课件进行引读“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的,而是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可以、。花朵张开时,花瓣是的,草地也是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的了。”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五)教师小结,感情朗读。
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实践探索。
1.说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七)作业小超市。
1.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2.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3.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
知识和能力: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和方法:
1、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播放课件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初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3、播放视频,要求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那两件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亲自在那金色的草地上走一走吗?,那可不能两手空空呀!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句就返回过去多读几遍。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学习,你指我认,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2、生字宝宝都藏到这些词语中去了,还认识他们吗?赶紧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讲解两个多音字:朝假
三、感知课文,探究草地之谜。
(课件出示图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听老师读课文,什么时候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读完之后老师要让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呢?用笔把它画下来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课件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是();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也是();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同桌互相交流(指导朗读,配表情读、带上动作读等)
5、所以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
6、那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7、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过渡语:聪明的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朋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劲”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吗?教师随机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
1、演一演:金色的草地不仅可爱,还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同
桌相互合作演一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2、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3、找一找: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花草,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课时目标
1.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感悟第2自然段:
1、读、演、说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2、想象、描述。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3、感情朗读。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齐读1、2自然段。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感悟第3自然段:
1、过渡。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4、探究草地会变色的`原因。用课件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a加上自己的手势读句子,体会蒲公英花朵的变化。小朋友,来,请伸出你们的手掌。现在,我们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势,来读这几句吗?自己先试试看。
b听配乐范读,想象画面。这么有趣的花,老师也想来读呢。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放放电影,想象一下会动的画面。注意,我要变啦。(配乐范读)
c交流汇报: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一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有关蒲公英的挂图,照片)。
2,自读课文,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做课后练习.
a,读出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
b,理解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词句.
c,抄写好句子.
教学过程。
(二课时)。
步骤设计。
教学互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介绍蒲公英。
1,说说蒲公英的样子,颜色,生长在哪里(注意介绍时的顺序)。
二,检查自学。
1,认识"钓扰"与"钩拢"的区别,并组词,造句.
3,交流学词的收获(读词说词意)。
4,指四名学生读书,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板书:采地玩耍,发现蒲公英变色)。
1,认识两个字.
2,会写13个字.
3,交流学词收获.
4,大体理解内容及顺序.
三,学习12段。
1,练习熟读课文,弄清哥俩在草地上玩耍的过程.知道他们怎样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据此设计相关动作,对话:。
(1),读第一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大片草地—长满了蒲公英—蒲公英盛开。
用"当……时候……"说话。
为什么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呢。
(2),读第二段,"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a,为什么常常在草地上玩耍(草地松软,绿色像铺了地毯,蒲公英盛开是金色的,很美,大自然的空气很好)。
b,兄弟俩怎样玩耍,用序号标出玩得顺序.
a跑(弟弟跑到哥哥前面)。
b装(哥哥假装一本正经)。
c喊(哥哥喊弟弟名字)。
d回头(弟弟回头)。
e吹(哥哥使劲一吹)。
f装(弟弟假装打哈欠)。
弟弟演:跑,回头,打哈欠。
哥哥演:装,喊,吹,表演完讨论:就这样……,为什么说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欢乐。
四,学习3,4自然段。
1,指名读.如果指两名读,想想应该怎样分着读为什么第一次发现与第二次发现.
2,提问: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第一次的发现是无意中的发现,因为"起得很早"偶尔发现草地不是金色的.中午回家是金色的.第二次发现是第一次发现的继续,是深入进去的发现,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是有意识地.在仔细观察上的发现.启示:无意中发现,在加以探究才会有收获.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探究发现蒲公英的花像手掌,夜晚合上,草地是绿色的,蒲公英的花白天张开,草地变成金色.
3,草地怎样可爱,蒲公英怎样有趣,蒲公英为什么成为"我们"最喜爱的花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课文.
让学生理解"并"字的作用。
"打比方"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花开花合与人的或昼夜变换有关.
五,感情朗读。
读出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
六,指导写字。
耍:上面不要写成"西"。
绒:右边不要写成"成"绒毛,绒线,灯心绒。
装:(壮+衣)劲假察。
课外作业。
1,谈收获:a,用词准确,14个词语用得好.b,打比方: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c,大自然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会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d,条理清楚,先介绍自己的窗外,再叙述玩耍的情景,再叙述发现草地的变化,最后直抒胸臆,总结全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板书设计:。
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蒲公英张合秘密。
中午夜晚。
弟弟:跑,回头,打哈欠金色绿色。
哥哥:装,喊,使劲吹张开合上。
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
家庭作业:。
摘抄好句子:课后一句比喻句当……的时候。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二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1、研读第二段,在这一部分我会分成两个环节,第一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朗读课文: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兄弟俩快乐玩耍的情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三
本课是以“色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2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1、谈话导入。
2、初读质疑。
3、细读解疑。
4、总结延伸。
新课改以来,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提高。学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中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就“语文课程”的解释隐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的层面和审美熏陶的层面。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改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使阅读教学成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施过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组教材、改良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实践”为突破口,进行“块状推进,整合优化”的实践,以期达到减少头绪、强化综合、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之目的。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在处理教材上“炼真金”,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大胆剪裁,精心重组,可以将课文转化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块式材料”,以专题性的块材料,替代以篇为特征的语言材料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头绪、构筑张力点,取点成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凭借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意义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对学习意义探寻与创造的过程,成为积淀语言、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人文熏陶的过程。
在此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大致把握后,为他们在部分中的学习搭起一个认知背景面,并为部分学习时紧密联系整体找下底座,使学生的学习更趋丰富。
教学前加强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始初读,正确连贯的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该解决的问题,设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所提问题很可能是离散的、肤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随即解决一些比较独立的单纯问题(如知识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筛选,使问题集中到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焦点式的一、二个问题上。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颜色为什么会变?”“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这一方面的学习首先要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其次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体悟感情,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1、创始情境,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揪”到“不再随意揪”;从“寻开心”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2、以读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通过默读、自读,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语句,划出重点词语,把它们作为语言训练的依托点,引导学生组织、转化语言,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表演。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领而顿、促使学生主动读书。从自主性读,到感悟性读,再到评价性读,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此时课文的语言已积淀于心,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当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信息。
设计意图。
1.大量的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位,抒发自己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一、创设情景。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进行猜谜活动,引出蒲公英。
2.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3.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请学生们欣赏。
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指导: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把预习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在小组内解决,读完诗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交流生字生词。
(2)交流研讨。
1.组长指名读,(纠正字音)二类字读一遍,组一个词。
2.一类字书写,组两个词。找形近字记忆字形,并组词区别同音字,并组词,找多音字并组词。
3.解释重点词语,找近反义词。
生生质疑答疑。
4.教师抽查文中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5.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进行评价。
6.课堂练习。
多音字组词:
落{数{觉{看{种{。
第二课时。
情景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做上记号。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交流研讨:组长组织交流,弄明白不懂的问题,如有疑难全班交流.
(草地很美——有了新的发现,不在揪蒲公英了。)。
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进行深入理解。
指导感情朗读时,草地的美丽可以利用课件展示蒲公英的美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进行朗读;兄弟俩欢快玩耍时,可以利用课件衬托出情景进行朗读;读小作者的新发现时,引导学生读出蒲公英的可爱等。
对于最后一段,也就是文章的主旨“物我合一”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深深喜爱之情,利用朗读感悟。
预设二:
教师也可以围绕“小作者很喜欢蒲公英”这条主线来安排教学,即引导学生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小作者对蒲公英很喜爱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蒲公英给他们兄弟两带来的快乐;
b: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为他们带来的愉悦心情;
c:不再揪蒲公英了,因为小作者有了新的发现;
d:感情升华:蒲公英就像时我们的朋友一样,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迎接太阳。
(感情朗读策略同预设一。)。
质疑答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1.读有关描写花草树木的文章,积累好词好句,以便用于写作。
2.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写下来。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五
为了响应现代化教学思想的要求。我认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体,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了体现这一效果,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这次的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主要讲的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草地,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色,后来我和弟弟发展了它颜色变化的原因,位与单元第二节,对本单元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重点:通过本节课学习把会读会写“玩耍”“盛开”“一本正经”等生字词,作为重点。
难点:把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已有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我会把握该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在上课过程中我会用图示法,直观教学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已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视频导入的方式。
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教学过程的更好呈现,我将采用以下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呢,嗯,同学们真棒,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知不知道草地是什么颜色呢,嗯,我们见过的草地有黄色的,绿色的,还有白色的,,看到的却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去看看吗,好那老师呢今天带大家走向这片金色的草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新授。
在课堂之初,我会给同学们三分钟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难读的生字词生字词时间到了以后我会找一名同学来回答问题,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有“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不会读的生字,并且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读写,耍,装,绒,朝,察,读的时候要注意翘舌音,劲,要注意前鼻音。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前后四人为一组共分成10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蒲公英草地我早上回家发现它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变成了金色,傍晚回去的时候又变成了绿色?我会给大家8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成果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不难得出。
花朵张开时,他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一遍这篇课文,并以小组讨论体会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会说到蒲公英,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时间到了后我会找一名学生来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给我和弟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发散能力,培养同学们喜欢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小结。
接下来我会用提问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这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文章内容,还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今天的所学知识。
作业。
对于本堂课的作业,我会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们在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第2天在课堂上做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优美句子欣赏能力。
好的板书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所以我的板书设计为左中右三个部分,现在左半部分画上山水船的简图。然后在黑板的中间部分写上今天的课文脉络重点生字词的译意以及修辞手法。在右上方写上思想感情,右下方布置我的课后作业。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简洁明了的展现我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六
1.读一读,猜一猜: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飞到西来飞到东,到处安家忙不停。
以猜谜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学习,能有效激发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蒲公英花、果、种子的介绍释疑,为课文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初读感知,捕捉画趣。
2.检查读生字词,交流所看到的美丽有趣的画面。(板书:尽情玩耍、草地变色)。
三、想象体验,享受乐趣。
1.兄弟俩在这草地上是怎样玩耍的,自由通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默读课文,圈出段落中能表现玩耍、快乐的词语。(板书: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吹到脸上、打哈欠等)。
3.结合所圈词语展开想象,说说你所想象到的快乐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想象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
4.看图复述,化静为动。(引导学生用上板书中的词语,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
5.想象说话。如果大家来到这片铺满蒲公英的草地,你会与小伙伴们、与兄弟俩一起怎样快乐地玩耍呢7(提示:打滚、踢球、吹飞蒲公英等)。
感悟文本中那盎然的童趣,既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阅读品味,也离不开对生活情境的想象体验。从文本理解到看图复述,再“迈入”生活情境进行想象说话,这样,从平面的感知上升到立体的发展。学生不仅习得语言,还受到童真的感染,大自然的召唤,获得的那一份快乐就更加真切自然,深刻持久。
四、问答解说,凸显理趣。
1.兄弟俩在这金色的“地毯”上尽情玩耍。有一天,哥哥普里什文发现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草地是怎样变色的?画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发现草地变色的规律,按时间顺序说一说。
早晨,__________;中午,__________;傍晚,__________。
3.这是为什么呢?联系上文读懂问句中的“这”,用自己的话把问题问清楚。
4.读读文中写清原因的句子,想办法把原因表达得更清楚。(引导学生从。
读到说,发现语句表达的规律,并用手势帮助解释。)。
5.情境问答。如果你是普里什文,请把你的发现清楚地说给弟弟谢廖沙听,说清楚草地怎样变色、为什么变色9同桌问答练习后指名上台问答解说。
草地变色过程和原因的描写清晰明了,让学生通过发现语言规律、手势助说、情境问答,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学得扎实而生动,既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表达,同时,在对话中感受了语句中隐含的惊喜之情,使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共振。
五、扩说诵读。抒发情趣。
1.蒲公英成了我们童年里最好的伙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扩说:晚上,我们__________,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早晨,太阳升起来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蒲公英_______________。
2.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3.是啊,美丽的蒲公英、金色的草地带给兄弟俩快乐与惊喜。你读着课文,分享着这份快乐,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叹:多么__________ !
4.总结点题: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一片金色的草地,一个金色的童年!
设计语言依托,帮助学生扩说,从而理解文中极富情趣的拟人句,通过诵读、赞叹为学生搭建起抒发内心情感的平台,使那一片金色的画面融入每个学生的心灵。
六、链接童真。放飞童趣。
1.配乐诵读小诗。(《蒲公英》樊发稼)。
雪花一样白,
棉絮一样轻——。
多好看哪,
一把把会飞的小伞!
嗳。真可惜:
伞太小了,要不,就可以。
带着我,
带着小妹妹,
带着小妹妹的小花篮,
飞呀.飞呀——。
飞过宽宽的河,
飞过高高的山,
飞到姥姥家,
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2.大自然中的景物一定也给我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许多金色的记忆,请你撷取其中快乐的一幕,写一段话。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x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草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发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有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蒲公英神奇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变化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要通过一些手势的描述让学生真实可感。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是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
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解决生字词障碍。
读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目的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容,也为进一步的研读打下基础。
因此在本环节,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第四环节:有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会引导着学生逐步深入地去领悟文本。
具体操作步骤及设置如下:
大家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兄弟俩的淘气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找出“一本正经,使劲,假装”等词语,第二个环节是同桌角色扮演兄弟俩。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关键词,可以加深学生对对词语的理解,并且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玩耍的快乐。
2.读第三自然段,探变化之因:
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的发现,并且出示蒲公英的变化表,按照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在完成表格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填表格,以及手势模仿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奥妙以及原因。
在学生了解到蒲公英的变化及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抓住时机,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谈出: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话收获可以使学生勇于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了解更多蒲公英的知识。
第六环节:小结作业。
在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蒲公英的秘密是因为善于观察,并且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勤于观察。
我的作业是: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所喜欢的动植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并且与生活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用于生活。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最新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专业18篇)篇十八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完成作业:
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