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成为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一
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面对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学习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非常有幸,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xx)”——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沙坡头区)项目的培训,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认识到能力提升工程2。0的任务是艰巨的。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
除了个人学习的任务,更加艰巨的是提升校长校领导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团队信息化应用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能力融合创新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不仅跟随宋海英教授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也在贾巍教授的带领下,对《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和学习,在张乐博士的引领下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的做了深入学习和实践,在青铜峡市教研室教研员任菊莲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并尝试设计了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远道而来的侯玉丹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南关区“整校推进”行动策略,用大量的优秀案例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组织下,我们还参观了兴庆区回民二小和第十八小学,通过实地观摩,让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有了更加直观认识。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和信息技术的简单学习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将信息化应用在教学中。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加强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就能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更加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支持学校以现有条件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本校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学校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建强培训者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围绕目标、规划切实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二
对于技能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对学生进行重复性的技能训练。但是,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差异性是必定存在的,简单的重复训练会引起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反对,学习自然没有了兴趣,而如果只考虑有操作基础学生的学习进度,则更多的同学将跟不上,导致班级内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程度差异进一步拉大。这就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信息技术老师要更善于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独特的教学设计,引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任务,同时这些教学任务又包含着这一阶段的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让学生在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同时,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而不能用以前那种类似于软件应用说明快的操作方式来授课。
课堂中教师为切实达成课时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实践活动。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在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共同提高,不仅体现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学生参与的各种评价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组织学生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学会未来社会的交流合作能力,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已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达成、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确重要手段。实施多元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总结性评价(师评——自评——互评——展评——家长评)、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成长记录袋)。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评价结果真正起到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和促进作用,而且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各层次学生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以评促学”。
在教学论层面上,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基础教育中单纯传授知识的目标定位,把培养能自主生存、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为首要目标。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予以落实,使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三
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面对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学习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非常有幸,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__)”——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沙坡头区)项目的培训,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认识到能力提升工程2。0的任务是艰巨的。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
除了个人学习的任务,更加艰巨的是提升校长校领导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团队信息化应用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能力融合创新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不仅跟随宋海英教授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也在贾巍教授的带领下,对《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和学习,在张乐博士的引领下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的做了深入学习和实践,在青铜峡市教研室教研员任菊莲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并尝试设计了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远道而来的侯玉丹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南关区“整校推进”行动策略,用大量的优秀案例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组织下,我们还参观了兴庆区回民二小和第十八小学,通过实地观摩,让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有了更加直观认识。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和信息技术的简单学习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将信息化应用在教学中。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加强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就能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更加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
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支持学校以现有条件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本校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学校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建强培训者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围绕目标、规划切实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四
4月21日,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颁布了课程标准,并正式改名为信息科技,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兰山区教研室也组织了一系列对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听了熊璋教授的分享,我受益匪浅。
熊璋教授以《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引,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也鼓励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脚踏实地,同样信息科技课程也是如此。
信息科技课程的志存高远。人类社会已步入高科技时代,人类以信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课程标准的制定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不仅有国家标准课程应有的属性,还具有属于信息科技独自的担当,比如探索创新精神、自主可控意识以及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等等。其次信息科技课程在教育教学上,正如熊璋教授所言,在学习信息科技课程时,学生愉快的学习、教师轻松地教学、家长放心的辅助,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信息科技的发展。最后课程标准涵盖12个年级,对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信息意识,每一个学段对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课标从零到一上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新的平台,新课标明确表示每一个阶段学习的大方面内容,每一阶段都是相互衔接,不会出现重复内容。比如尽管高中课程标准早已确立,但在该课程标准中仍有考虑。初中生通过学习已具备良好的`信息基础,而高中课程就在此基础上设置,并不会断层,也不会重复,这会使得所有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得到提高。
信息科技课程的脚踏实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课程发展迈出的辉煌第一步,今后仍要负重前行,脚踏实地。首先,信息科技是我们老师共同的事业,对此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并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其次,新课标的实施也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使学生学习几个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学会几句编程,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特长。最后要有实干之心,信息科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在讲授课程时,要基于新课标,确定一个情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科技课程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升华,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中有好主题、好情景、好案例,这样才达到好课堂的要求。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提出是该学科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探索中寻求道路,在创新中总结经验,我也会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五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定会使学生学无所获,教师难以继续教学。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到底该有怎样的教学模式呢?通过看学校给我订阅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书刊让我瞬间恍然大悟!
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决定着课堂上的每个人都是师者,特别是越到高年级,我对这样的感触越深。现在大部分孩子见识广,好奇心强,特别是一些软件的技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来不断往里“钻”,强化自己的知识链接。我们教师仅仅只是组织者、引导者,教材也只是个例子。我们要将课堂设为民主对话的地方,质疑自由表达的场所,升华课堂教学,使之鲜活辽阔。
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注意打消学生这种对计算机的莫名的恐惧心理,消除计算机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让计算机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的朋友和伙伴。要使学生敢于动手、敢于猜测、敢于尝试、敢于失败。要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当然,要让学生养成爱护机器设备的好习惯,但这种爱护应近似于人际交往中朋友间的爱护,而不是传统观念中下对上的敬畏,更不能以学生减少学生接触机器的机会为代价来换取对机器的保护。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从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的简单有趣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后要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适当变换问题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最后要注意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他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中还可适当安排学生间的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把教材重新整合,整合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针对每个知识点突出一系列问题,精华”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添加新元素”微课“来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大脑中沉淀已有知识基础,加上”微课“,重新构建这节课的新知识。
(1)指导学生使用帮助。
学习方法是进行自学的关键,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中的帮助信息的使用对学生的自学很有益。为能让他们习惯使用“帮助”功能,在他们学习“纸牌”游戏时,教师可以教他们如何使用帮助,然后并不教他们纸牌如何玩,而只告诉他们“帮助”信息中有纸牌游戏的规则,学生因为想玩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去使用“帮助”,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帮助”的使用。计算机中的许多软件都有“帮助”功能,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帮助”,使用“帮助”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2)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windows中,许多软件的窗口的结构类似,操作相近,如windows中的文件的复制和移动与word中的字符的复制与移动相类似,word中的文件存盘与退出与其它软件的文件存盘与退出操作一样,学生在学习一个新软件操作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与以前学习过的操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加以总结,这样即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鼓励讨论。
讨论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讨论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思想和看法,起到取长补短的功效。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学生是少说多听,而前者却是多想多说。在小组争论问题时,每个学生都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当意见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求助老师或书本,甚至动手实际验证自己的正确性。老师有意识地制造一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最后把结果告诉老师,而几乎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生意见冲突,进而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遇到看不懂的会来问,最后又通过实践证明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通过学习、争论,再学习,从而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
(4)注重网络信息学习。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权威正在逐步丧失。网络时代大众媒体的多样化,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学生非常方便地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是现今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面对当今社会,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在网络中查找资料、整合资料,网络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方便,如何把外部的信息变成内在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加工,而加工的方法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会学生以批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教会学生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去加工各种信息。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从某种意义上看,“网络就是计算机”,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到书本之外的很多知识。
评价展示环节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的体现,一些学有余力学生呈现出自己得意的作品,不仅使自身得到很高的成就感,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们各显神通。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六
教育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8天培训,我受益匪浅。
培训之前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认识较为模糊,培训学习后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授课的关键在于帮助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识、方法和能力。
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多收集名师的案例、教案、视频,应用到教学中,创设学生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应用微课形式,将丰富的资源应用到课堂中,以生动的.形势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更好地有效地实施学生的主体作用,该种结合在课堂中能营造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学员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能够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积极交流、认真切磋、热情帮助。
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七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评价应在应用和实践中进行评价的。例如,教学“画图”软件后,可采用“开放式评价法”让学生制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学生参与评价。例如,教学三年级的“写字板”软件的使用后,采用“指定内容,具体考核”的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按要求用“写字板”软件打一篇文章,然后由教师打分评价。同时,在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小结里都有一个“活动评价”,有两棵知识树,树上是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满了知识果,评价的方法是: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本单元的情况进行摘果子活动,在已掌握的知识果涂上红色即是摘下了果子。这种有趣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大胆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教材,新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确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又一重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在教育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
(一)、与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园网络报道学校的新闻,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荣誉。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了解社会的新闻和各种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让其从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与知识学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教育资源共享,对于人、财、物是种节约,同时也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语文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网络知识在网上查阅资料,帮助了解语文知识。还可引导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记录个人学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达到练笔的目的,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与艺术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电脑绘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它本身就是与美术整合的,例如:老师进行美术欣赏,可事先搜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网址,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欣赏美术图画,然后讲出自己的理解,这比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同时也可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主要表现在通过windowsmediaplayer软件来听音乐,可用midi软件来编辑音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信息交互方式、师生角色转变以及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与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达到全面发展。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们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八
开学初,在学校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下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加上自己参加工作两年的实践教学,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
“信息技术课堂怎样控制?”、“如何让45分钟学生收获的更多?”、“进行教学环节转换时怎样将学生‘‘抓‘‘回到课堂?”等等。这些一直是我经常遇见的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调控课堂游刃有余呢?下面提供两种策略以供研讨:
a、激励策略——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回到课堂上来。
b、运筹帷幄策略——提前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教学准备、备好教学设备设施、备好教学中所用的教学资源),对所要发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要深入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内涵,针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特点,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确保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提供几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供研讨:
吃透教材、拓展教材,合理组织教学资源。
抓住学生特点,精心运用教学方法。
a、以“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b、推行协作学习法。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
c、运用案例教学法。
目前我们的机房大多具备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讲练结合,仅靠教师讲,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中的广播教学,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就听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实例作品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得到感悟,引起共鸣。同时,教师可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将教案、课件和操作难点录成视频文件(可用“屏幕录象专家”)放在网站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浏览网页和选取下载内容,使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网络互动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九
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学必修课,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意在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习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和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信息技术课最终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要求学生掌握纯计算机理论知识吗?不!应该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如果明确了这一点,信息技术课就不该是简单教会学生几个简单的基本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技术下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再去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操作。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较为不足,对计算机的理论和原理仍感到很高深莫测,我们的教学如果重理论而轻应用,结果只能是学生害怕电脑。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立足于普及电脑知识,树立他们的'信息意识。
以"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一单元课为例,来说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按常规教学,是先讲一节因特网基础知识课,向学生灌输什么是浏览器?什么是ip地址和域名?什么是……?几个名词解释下来,学生早就厌烦了。而对没有上网基础的同学,也吓得不敢上网了。如果接下来再讲搜索、下载等操作,已经上过网的同学不用老师讲他也早已会操作了,而没有上过网的同学,看着那么多的内容,怎么也掌握不了。学生对这种课当然感到反感。
如果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去做,例如:了解一下西藏的风土人情,通过网络搜索点击便可得知,观察地址,再输入ip地址来观察。学生们就轻松的理解域名与ip的区别。
信息技术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一定不能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和动手,要大胆让学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对于从未操作过电脑的同学,是老师教学过程中较为难处理的一个方面。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后,平时上课辅导的重点,我会放在操作基础较差的同学那儿,对他们的作品制作要求也相对低一些。事实上,电脑基本操作也就只有建立一个文件夹、复制与粘贴、保存一个文件等。通过一对一的指导,从未操作过电脑的同学也能很快地掌握这些基本操作。而对于上网、搜索、下载及word制作上的操作,即使这些同学当时未掌握,但当他要用到的时候自然会去问周围的同学,因此这些同学如果在主题内容的策划上下点功夫,单元成绩不一定比操作熟练的同学低。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特别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特别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十
我们有义务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新的“信息化文盲”,如果自己成为“信息化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在用途越来越广泛的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家庭的自动化器具面前不知如何使用;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以至于一些以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人还要从头学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学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也许学生还没有毕业,那些东西就早已过时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2、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同时可以采用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和自制的学习网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也很好。
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
在学生自由创作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给予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更客观地评价别人的作品。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发挥和创新。
信息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解决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了信息技术教学目的是信息技术教学成败的关键,提高学习兴趣是必要的手段,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是根本。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以这个目的指导我们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显著的成绩。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十一
我在安顺六中七(2)班实习了近两个月。实践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原指导老师吴和班主任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我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在吴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听了8节课,上了32节课。在教学实践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在课堂上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同时课外辅导耐心细致,作业认真批改。经常要求吴老师指出不足和不足,以便不断提高自己。实习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上课容易,上课精彩难!这需要很大的努力。教学前,我认真听了导师的课。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也为每节课准备了详细的教案和课件资料,交给导师修改。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每天在课间锻炼的时候,维持秩序,监督到位,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节期间,在班主任孙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组织了一次以“尊师重教”为主题的班级杂志展览,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肯定。
但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到位,教学目标和任务无法在限定的45分钟内完成。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往往会出现疏漏,让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师范生,如果真的.想去工作,需要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努力练习,追求进步。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为以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虽然实习很辛苦也很忙,但是对我的人生是一次很大的有益尝试和锻炼。最后感谢吴老师的辛苦指导。他教会了我很多教学知识,让我从不成熟的教学走向成熟的教学。同时,对孙老师和六中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大全(12篇)篇十二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