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帮助我们写出更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一
通识教育对于优化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改革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网络通识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创造网络“教”和“学”的环境,把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通过网络通识教育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如通过在线讨论、在线提问和邮件进行答疑和信息反馈;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可以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如通过学生对内容的访问情况进行学习态度的反馈或者通过对平台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生成统计报表;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控制或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硬指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性发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通识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通识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情况自由地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不需要全班统一教学进度;教与学的地点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和移动,学生只要通过便携式电脑或个人计算机就可以实现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此外,相较于传统通识课程的大课堂教学,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效果,网络通识课程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者的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络通识教育平台的在线讨论,在线提问等方式和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向老师求助、指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网络通识课程中,教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计算机网络,它具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网络教学资源容纳的信息量大,其容纳的教育信息集动画、图象、文字、声音于一体,能够给学生以更加形象化的认识,有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其次,网络通识课程教育资源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和网络专家精心设计,能够使教学资源得到扩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再次,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能够使接收网络教学的学生共同享有教学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进而满足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
3.师生角色的转变。一是学生之间合作关系。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在网络通识课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自主从事学习活动,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流、分组协作等方式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网络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只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上,而必须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吸取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二是师生合作关系。网络通识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学会操作先进的计算机和熟练运用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尽快给予解答。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在现今社会,知识的快速更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不如学生迅速,此时学生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此成为一种相对概念。教师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二者建立一种同学或共学关系,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得到提高。
4.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1)教学资源丰富。利用网络发布教学内容信息、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作业等,使学生可以在没有与教师或者同伴交流的情况下完成辅助学习任务。由于这些资料是教师为学生精心筛选出来的,在内容上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节省了学生查找的时间。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最可观的学习资源。(2)辅助学习方式。辅助学习的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指导、讨论等服务,采用答疑教室、问题集锦、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来实现师生电子对话。网上教学活动为用户创建了一种动态的环境,使学生可以畅所语言,活跃交流气氛。(3)合作学习方式。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它通过学生讨论和学习沙龙,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了实时对话的一种动态环境,使得班级学生成员之间可进行多用户提问、解答和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4)鼓励学习方式。网络通识课程中采用网络辅导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将学生中优秀的作品和作业展示在网上供其它同学学习、借鉴,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近几年,部分高校为进一步补充通识教育课程,引入了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为了了解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更好的促进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笔者以所在高校为例,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问卷围绕对网络通识课程总体印象和满意度、网络课程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硬件环境满意度、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笔者所在高校部分选修网络通识课程的学生,分布在四个年级,涉及全校各个学院。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5份,回收率98.2%。
(一)结果与分析。
1.对网络通识课程教学的看法。在问及自己选修的网络通识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时,49.5%的学生认为好,28.0%的学生认为较好,18.5%的学生认为一般,4%的学生认为不好。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太满意,有小部分同学由于没有本课程学习基础,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解有一定困难。
2.对网络通识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中,有30.2%对所开课程满意,51.0%基本满意,即81.0%以上学生对现在所开设的网络通识课程是满意的,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所开设的网络通识课程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对课程教学中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但对于课程的综合评价还是满意的。
3.对网络通识课程的硬件环境满意度。调查中,有20%对其硬件环境表示满意,33%表示基本满意,21.5%表示一般,25.5%的学生认为不好,表明网络通识课程在硬件环境上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4.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模式满意度。在问及自己所选修的网络通识课程中对作业的布置难易度、考试形式等方面时,26%的学生认为满意,35%认为基本满意,21%认为一般,18%认为不满意,表明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
从调查结果看出,虽然网络通识课程内容丰富,可以将名校、名师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等,具有很大优势,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的新举措,但由于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网络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师生互动。网络教学中,由于学生整天面对的是没有情感的计算机界面,缺乏与老师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和持久。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的'肢体语言,对一些知识的重点难点提示,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学习时的喜怒哀乐,教师也能通过观察一目了然。因此,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教学方法,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这一切在网络教学中很难实现,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造成了师生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时空限制。
(2)学生的主动性有待提高。由于网络通识课程的出现,使教育信息控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而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与自制力,再加上受到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等限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迷茫,不知要从何学起,难以自主地进行学习。或者浏览与课堂内容无关的网页,不知哪些有利,哪些有害,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
(3)硬件环境不完善。网络通识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硬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保障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措施不完善,将会导致网络传输率慢,服务器跟不上和受arp等病毒攻击的问题,导致学生在线学习、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或下载相关数据时耽误时间,进而导致网络课程资源无法进一步而向学生推广使用。网络通识课程不仅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提出了要求,而且对管理者、维护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评价过于简单。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如出勤、作业、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学生也可以借助多种手段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如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通识课程在这个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机制主要有作业、视频观看比例、考试三部分组成。虽然期末结束,大部分同学通过此评价机制,通过了课程考核。但由于网络授课,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通过作业练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是否真实的将视频完全观看完毕,是否通过考试使其掌握了该门课程知识。此外,学生如果遇到不会做的练习题,虽可以通过在线提问找老师答疑,但老师与学生在线的时间不一定会同步,问题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
三、网络通识教育教学策略设计。
1.创建网络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在网络通识课程教学平台上,创建“发现——探索”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由教师设立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适合学生来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网络通识平台向学生发布,要求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教师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并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2.加强情感交流。网络通识教育应用于通识教育教学,使得教学过程从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教师一学生”的交流转变“教师一计算机和网络一学生”的三方交流。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掌握人与人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交往的能力和技巧,不仅要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还应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在网络通识课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尽量避免因网络教学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3.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一个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中应该包括学生在线考试、教师在线阅卷、学生自测、点评作业、学生在线完成作业以及作业资源库管理和学生上交的各种类型作业评分系统等,并尽可能地实现与教师实时交互,提高教学目标。
4.创设情境教学。网络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合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安排网络教学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教学场景。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些相关知识的情境流程,学生进入流程仿佛进入真实的环境,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既有亲身体验又能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充分展现网络教学的优势。
5.加强日常辅导管理。网络通识课程的日常辅导主要通过课程邮件和讨论完成。日常辅导要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每周学习计划,列出每周学习内容;要就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发布与本周学习内容有关的练习题,并在下一周进行点评;要对每章、每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必要的串讲;要列出所学章节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并给出答案,放人精华贴中,供学生查询。
6.加强学生管理。教师通过网络通识课程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网浏览教学视频、参与课程交流、参与答疑等学习活动的情况,收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统计考核。要通过课程邮箱对登陆次数少、参与学习时间短的学生进行提醒,及时督促。要及时批改作业,并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答错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计算机知识辅导。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波.关于提高地方高校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9)。
[3]吴玉霞.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
[4]黄新枝,彭慧卿.网络教学特点的探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4)。
[5]王勇.网络远程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6]张蓉.网络教学特点与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书育人.(14)。
[7]王秀艳,郭建清.浅谈高校网络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5)。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二
信息社会的地理学有何特点,会如何深刻影响当今社会经济,我们必须有个清楚的认识。信息具有地域性、扩散性、再生性、网络性,这些特征不仅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正在作为一革命性的力量左右着我国新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例如,社交网络改变了社会政治格局、网络金融改变了社会经济格局,其背后都隐含着信息的地理性。所以,信息地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信息地理学是研究信息社会地理特征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以区域数字化的信息资源、网络链接为对象,研究社会经济网络化所产生新的地域特征、时空特征的新型地理学。不同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那样的大规模的物质生产,那样物质和能源则是主要资源,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起了主要作用。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第一重要资源,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将成为信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面。信息产生在一定的区域基础上的,或者有ip标识、或者是其他资源的数字化。各地区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体系中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区域特征的信息组合,或者不同地域来源、或者不同ip标识的信息,可见当今的信息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映射。
信息社会中网络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网络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网络拥有巨大的创新、整合能力蕴藏着无数的财富宝藏。所以,信息地理学中的网络特征成为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信息地理学将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区域差异及它产生、传播、利用规律,信息是依托一定的地域(或产业系统)基础上的,区域的差异带来了信息效益的差异,这反映出区域系统中信息势的差异。信息势可较好地反映信息社会的区域新特点。它由以下几方面来构成:(1)区域系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的能力;(2)网络系统捕获、扩散信息的能力;(3)区域形成、聚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区域网络设备建设水平等。
信息地理学是建立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人文地理学基础上的,旨在解决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各个区位、等级、规模的城市体系中怎样生成、处理、传播、集聚、作用、反馈;从网络特性这一观点来看待区域经济问题,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信息社会由于引进新的生产力要素――信息资源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等)使得社会发生革命性变化,旧的观念正在为新的观念所取代。为此,提出信息地理重要四原则:
(1)时空观念。信息革命加快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经济循环,产生出更多的效益。一方面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正在变短、另一方面又延伸了在线服务时间、可达空间;网络使得区域合作更加密切频繁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输、处理速度倍增,信息的时效性、实时性带来了当今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消弱了传统地理学中的中心地、区位论等理论影响。
(2)网络关系。互联网、交通网使得区域之间的关系已逐步变为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网络不停整合所有资源、产生新需求、提出新技术,产生出大量的溢出效益。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掘出一个个的产业金矿,而不是挖自然界破坏环境,经济在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现在生存在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地理世界)、虚拟世界。依托现实世界,人们更多地在虚拟世界进行生产交易等。这一切都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国内、国际的经济格局也随着日益发达网络关系的建立而发生重大的调整和重构,国家和国际问所致力的通讯信息网络、计算机网络、交通网络动摇了传统的社会经济关系,也改变了区域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3)数据化再生能力。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数据化成为社会变化的主要特征,数据信息资源成为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数据被各个部门、区域所拥有所割据拥有地域归属特征。数据必须有明确的指向,归属,或者ip址才能发挥精确的作用。将现实社会通过数字化映射到虚拟世界,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信息资源具有再生.再积累、再加工、再扩散、再利用的能力,从而形成大数据。数据已经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资源,利用云计算手段挖掘数据可以获得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4)双空间观。人类生存空间发展成:地理空间、虚拟空间两种。地理空间不断映射到虚拟空间,虚拟空间融合了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地理空间是信息的发源地和产生信息地域差异的原因所在,信息的地域性的产生是在区域原有的产业基础上由于市场意识、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等的智力差异造成区域利用、扩散信息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的。双空间结构使得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扁平化、时空压缩;虚拟空间延伸了地理空间,社会运行更加畅通、节奏加快、效率更高。
2信息地理景观。
从这个矩阵结构里面我们看到了建立在传统社会基础上的信息地理景观,这个景观比传统的景观多了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可以这样认为,农耕社会地理景观是初级的不完善的,如婴幼儿一样,网络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完善,这里权当网络要素相当于其神经系统,随着工业社会的逐步成熟,也一定要有完备的网络神经系统才行。没有网络和信息的社会是僵硬的、失活的、呆滞的、不成熟的;有网络的是畅通的、成熟的、发达的;而有信息的社会才是灵动的、活跃的、有生命的、也是有经济效益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地理逐步成为主流的地理学,随之而来的信息地理景观势必成为一种新的景观现象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内容。
3信息地理学的研究的前沿领域。
为此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信息地理研究热点:
3.1大数据与信息资源。
信息是当今社会的灵魂和最有用的资源,基于大流量、大数据和用户关系图谱,现在信息社会流量为王,谁拥有大数据谁就拥有未来。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由于信息是社会经济数字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在信息空间中的映射,其具有地域性、再生成、再利用、再扩散等大数据特性。每日的浏览网页、智能手机上网、行业产业数据等都蕴含着空间位置、潜在客户、未来发展等信息。如何分析这些大数据数字化进程、所表达的数字世界的本质、数字经济等显得非常重要,是深入发掘利用信息地理资源的重要途径。
3.2网络关系。
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的神经系统、标志着社会的成熟度。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并逐步实现移动互联,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地理被叠加了丰富的网络,区域被网络化、数据(信息)被网络化,所以出现了新的时空特点。深入阐述信息地理学的网络关系――交通网、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等特性将是信息地理重要的研究内容,对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及相关政策具有深刻影响。
3.3空间特征。
线下空间与线上空间融合并存,互为依托;是移动空间与地理空间并存。物联网通过gps-gis实现空间位置管理。如,京东o2o通过与社交、地图、搜索、本地生活、当地便利店等的合作形成完整的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网络主权是依托地理行政边界的,也就是传统的户籍归属的,你拥有中国国籍,你必定受制于归属地的管理。借助虚拟网络世界,你可以分布在世界任何地方,但是,人是有地域归属的所以在信息社会里存在着这样的信息地理特征:虚拟空间+地理空间=有地域特性的移动空间。基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分析信息(大数据)所隐含的位置信息、空间信息、权属信息将成为信息地理研究热点。
3.4智慧城市。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空间信息等信息技术,从网络连接到数据生成管理再到自动控制正把我们的世界塑造成智慧社会智慧城市。正如吴基传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各行各业技术升级和替换创新了社会经济管理发展,提高社会信息化和运行效率,改变了人民生活方式节奏”。这些带来新的具有鲜明信息化特征的地理现象或地理景观是信息地理研究的又一热点。
3.5虚拟特征。
现在人类生存在两个世界,地理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互联网实现了人-人-物之间的全面连接,形成一个映射真实社会的虚拟世界,也就是真实地理的虚拟映射,对这个虚拟世界的分析也就是准确分析真实地理空间。
参考文献:
[1]沙晋明,史源英,李小梅.《信息地理刍议》.中国信息导报,.8.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三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文雅教育,它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1]通识教育伴随西方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一直到当代都是国际高校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二十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关于通识教育的各类实验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至今都未形成清晰、系统、可操作并有实效的模式。教练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个人和组织潜能开发技术,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的对话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天赋潜能和职业潜能,帮助被教练者有效地达成目标。教练技术于21世纪初引入我国,现在正广泛应用于组织或个人的管理与提升。通识教育和教练技术的焦点都是“人”的开发和培养,那么二者是否还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在管理领域已取得巨大效果的教练技术是否适用于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是否能在通识教育教学中取得同样良好的效果?这些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自通识教育在我国提出以来,各高校纷纷响应,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这表明我国教育界对于在高校实施通识教育这一点是赞同的,而就成效来说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导致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低效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识教育的实施几乎牵动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国家的教育制度、小中大学通识教育的贯穿和衔接、各高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管理等等,其中任一方面的实践都会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就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来看,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实现通识教育的途径单一。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大多是通过通识课程来体现的,通识课程只是实现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包括专业课程与课外活动,包括大学的硬件软件建设。另外,很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有偏失,认为“通”就是“通才”、“通识”就是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儿,所以就给社会人文专业的'学生开基础易学的理工选修课,给理工专业的学生开各种社科人文选修课,简单追求领域的覆盖面,却忽略了通识教育中“通”之本质为“贯通”、“通达”,忽略了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通融。其次,通识课程大多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由来已久,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改进了不少,课堂上一般会采用讨论、多媒体展示等方法来辅助教学,但仍是以讲授法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这样很难达成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最后,缺乏具有通识精神的教师。通识精神反映了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在目的和本质要求,“其精要在于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和开发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2]我国大学的师资大部分本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已有的教育传统有天然的依赖性,长久以来的专业化教育又使得老师们“又专又精”,缺少“对多种知识的通融”,难以贯彻“通专相融”的教学思路,难以引导学生领会通识精神、培养通识人才。
尽管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实施中碰到各种困境,但这并没有让研究者止步,教育界仍在不断摸索通识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将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通识教育,可以有效地推进通识教育的实现。
(一)教练技术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教练技术在国外。
2.教练技术在我国。
教练技术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发展却很快。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以翻译原著的形式引入大量国外研究成果,也有少数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教练技术著作;在中国知网上,以“教练技术”为主题搜索词,截至9月,一共有3264篇文献;教练技术在我国正呈燎原之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学校、机关等各行各业。早在左右,就有学者尝试把教练技术引入教育业,至今在知网相关的文献也有百余篇。从文献研究成果看,教练技术主要运用于课程创新、教育管理和人员培训这三个方面。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行政公文写作课等课程中,已成功运用教练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练技术还被运用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班干部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了一个个有活力的管理团队;尤其是广东的吴海洋校长,他借鉴教练技术管理他所任职的各所中学,创建了广东最有竞争力的“教导型”学校。还有一些高校引进并实施教练技术来培训辅导员、思想政治课老师、实践指导老师等,以更本位地关注学生,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的高校用教练技术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由此可见,教练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性强的培训体系,也这正逐步运用于教育的各方面,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在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中注入教练技术来培养学生的通识精神、达成通识教学目标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教练技术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1.教练技术与通识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自文雅教育演进而来,内涵是要“从人类生命的主体出发,采索心灵、解放精神”,[4]它探索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宇宙的和谐、生命的尊严、心灵的满足、生活的价值等。教练技术的精髓是帮助被教练者设立目标、厘清现状、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并积极持续地采取行动来实现目标,展现自我价值。它通过教练过程,唤醒被教练者对自己的察觉,超越自我,从一个被惯性所制约的生命蜕变成为一个自由的生命。教练技术和通识教育在本质上的相通点,在于它们都尊重个体的人,它们都试图通过对人本体的探索、觉察、发现,来实现精神的通融或人事的通达,帮助人们释放自我能量、超越个人的障碍和局限,达到个人的最佳水平。
2.教练技术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化对通识精神的认识。
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现在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孤立的一类课程,它与学校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诸多部分融合在一起,仅仅通过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实践是很难达成通识教育目标的。教育界花大力气来实施通识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忽略了“人”,这个“人”指的是从事高校教育的工作者,不仅包括制定宏观政策的管理者,也包括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上述所有的环节与过程,都要由这些教育工作者来实施。如果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缺乏通识底蕴,或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偏失,甚至不知通识教育为何物,那通识教育如何能顺利实施?深厚的通识底蕴、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通识精神的引领下长期积累和浸润才能形成。而教练技术关注的就是“人”本身,它可以结合通识精神设计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的提问,通过连续的技巧性的对话使教育工作者深化对通识精神的认识。
3.教练技术能为通识精神的外化提供“术”
通识精神外化,是指在通识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实现通识精神内涵。教练技术能够在“术”的层面为通识教育提供策略和技巧,来加强外部环境的通识氛围、促进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通识精神并逐渐深化其通识底蕴。首先,教练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从自身的角度理解通识精神。教练技术的焦点是人,它可以通过教练过程来唤醒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觉察,直面问题,发掘自己蕴藏的潜力,建立自信。其次,运用教练技术教师可创新教学方法、辅导员可提升辅导技能,这将有助于在课堂内外实现通识精神。教练过程本就是一个教学过程,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员在相关的学习领域提升能力和思考的技巧,获得普遍性可识别的能力,这也就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最后,教练技术操作性强,便于教育者学习和应用。它从实践中千锤百炼逐步完善,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集积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领导力研究等之大成,却深入浅出,通过容易操作的教练流程来影响人们。另外,教练行业有不少成熟的培训机构,有丰富的教练培训经验,有需要的学校可与其合作培训高校教育者,使在较短时间内外化通识精神成为可能。
教练技术不仅是一种严格应用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管理的方式、一种对待他人的方式、一种思维的方式。教练技术能帮助学生建立觉察力、责任感和自信,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其思考的维度,超越个人局限,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价值。教练技术既与通识教育本质相通,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操作流程,所以将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通识教育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3]约翰惠特默.高绩效教练[m].林菲,徐中,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四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
a、接触扩散: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5.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7.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拉采尔、森普尔和亨丁顿。
8.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和白吕纳。
9.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10.生态论: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11.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12.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13.和谐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
14.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1.经验主义方法论:其基础是归纳法。有以下两个特点:一,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二,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一、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二、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三、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1)经济决定论的。趋向。(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3.人本主义方法论: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5.遥感技术:是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从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4.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5.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6.种族:即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7.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8.种族主义:是指一种以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9.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
10.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敞田制: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份地,在作物收获以后,各农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3.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4)农场规模大;(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5.现代农业类型:(1)种植园: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2)谷物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4)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市场园艺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6)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6.农业景观:是人作用于自然的综合表现和积累。既包括农田景观、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形式等。
7.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形式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2.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全球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3.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5.第五产业:即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6.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7.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五
伴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新闻教育也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与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毕业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媒体需要,新闻专业就业率下降等众多问题已成为新闻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也为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作者:张燕丽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刊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research年,卷(期):2010“”(6)分类号:g64关键词: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六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将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
在课堂上要形成“问题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进课堂内进行研究,使课堂成为问题展示平台、讨论与辨析的场所。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带着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积极活动之中,他们所得到的知识就比较深刻、扎实。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反思;促进学生讨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觉地把问题专题化。
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1.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数学知识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列知识解决购房、购车分期付款问题,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问题,等等。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的做到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推进。
2.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高考命题专家也敏锐地觉察到开放题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近几年在全国和各地的高考试题中连续出现具有开放性的题目。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七
我报考的是南师大人文地理,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知名的教授如张小林,杨山,陆玉麒,黄震方等等自不必说,所以每年报考人数大家可想而知,而且人文地理这几年日趋火热,故而分数也水涨船高,一般来说340+或350+才能进复试,最高分能到370+或380+,所以拼命二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首先是关于高数603。
南师大数学是自主命题的,出题范围就是那两本高数书,5版或6版都可以。很多人都是冲着南师大只考高数这个优点去的,但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书一定要仔细的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要觉得看之前的真题从来没有考到那个知识点就不去看,这样是会吃大亏的,这是我自身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什么关于三重积分,向量等等之前没有被大家重视起来的,以后会逐渐出现。
但是我个人认为,关于傅里叶级数等很靠近工科方面的,出现概率不是很大。这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自我斟酌,如果不放心可以全看。总的来说南师大数学是越考越细,越考越活,越考越难。今年和我一起考人文的两个同学都是挂在数学上了,数学是最能提分的一科,但也是拉分的一科。大家一定要重视,多做题,注意总结归纳。
其次是关于专业课。
备考资料。
论述题,出的都特别活,大家可以从真题里看到,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复习的时候把握研究问题的脉络,形成一种思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复习到一定阶段就会有这种体会,厚积薄发吧。
冲刺阶段的复习要有所侧重,不能再全面撒网了。经过前期的强化学习,各科的基本知识都有了较熟悉的掌握。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强化记忆、理解、重复重要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补齐自己的薄弱环节。让复习有的放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效益。同时还要注意转移复习的注意力,加强专业课与政治课的复习。特别是政治,应该开始细致地记忆知识点,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考前模拟测试成了复习的必然。之前已经进行了专项性的强化复习、练习,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可能每道题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轻松的环境,都有可能解出来。但是真正的考试,时间与环境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在真正考试前要进行考场模拟,使自己融入到考研的现场当中。此时要完全按照真正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测试。测试题主要来源是没有做过的比较旧一点的考研真题和其他的模拟试题。通过现阶段的模拟练习,找出考场上最佳的状态。
最后是关于导师。
南师大报名之初的时候不报导师,只是在复试笔试完以后会给你发一张纸,会让你写上三个你想报导师的名字,然后让你填是否愿意调剂什么的。
最后送上一段话,是我考研期间贴在床头上的,每天早上睁眼就可以看见:
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只能靠自己。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的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证明自己,找到你想要的价值。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八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最新发展理念。
二、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全球性人vi、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产生,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当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既是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三、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地理学问题。
1.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研究。
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处于基础层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人地关系现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而且与后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地关系中的“人”也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多层面的“人”。因此,人地关系乃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与人工产物、人与土地综合体、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成的物质关系系统。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作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境况不同,资源、环境、社会历史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也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扩大。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的统筹上,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认真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间的联系,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差异与不平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崛起等领域,地理学都大有用武之地。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
当前,中国城乡收人差距之大实为世界所罕见,“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问题,分别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任务,并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该命题正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
4.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实践。
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当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取向;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对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做无害化处理,使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少。在消费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并且引导人们选择和支持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纠正浪费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等不良行为,参与宣传、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
5.全球化、地域联系与统筹兼顾。
从目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现状看,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应增强本土化的观念,以多样化求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通过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及其资源的统筹利用,达到发展的目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将全球变化研究作为重要课题,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教材则从自然地理角度着重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人文地理角度则探讨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必然又涉及到地域联系的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这是对学习地域联系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在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改革开放策略方面的研究,高中地理均有涉猎,也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具体要求。
6.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其人本思想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友.地理学与科学发展观[j].地理教育,(04):1。
[2]刘艳燕.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3]袁书琪.地理教学中怎样体现科学的发展观?[j].地理教育,(11):11。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九
【论文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自然;区域;趋势。
【论文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就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就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就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就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就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就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就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就是在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2]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8).。
[4]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
人文地理的研究目标是把握人类活动地域形态在空间的分布和演变的规律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布置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类活动,从而达到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区位条件)的充分利用和改造并维持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所研究的内容应该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环境条件是为人的活动提供可能的物质和空间基础。同时,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之间,不同地域的人类活动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我们所追求的人--地协调既要包括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协调,还包括人类社会内部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为类活动之间的协调。当然广义地说,环境条件是只既包括人类生存的外部条件,也包括作为人类社会局部群体甚至是人个活动的他人或他群活动的条件,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学习人文地理知识就是一个了解人类社会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的某些具体过程或内容,才会明白人类活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或受到什么条件的影响。比如,不知道农业生产是什么,怎么会明白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呢?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合理或不合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归纳各种人类活动所受到的影响因素的基本共性进而建立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式。例如: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就考虑四个因素就可以了:地形、气候、水源、土地。
其次,我们要明白,人类活动与人自身的思维方式有关。而思维方式往往取决于人对客观环境的认知程度。而这个又与人口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有关系。人类活动最合理的方式当然来自于高素质的人口对客观规律的高层次的认识和相对完善的思考。因此,作为学科发展和解决问题就是向着最高层次最高要求去追求要达到的目标。当前人类的最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全面而准确,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去分析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最后,我要提醒两点:思考人文地理的时候,一要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二要知道这个世界存在地域差异和等级差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就是要克服套用公式化的结论。例如餐馆不能设在垃圾场附近;巴西迁都的原因要站在管理层针对国家均衡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原上气候凉爽才迁都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要出现的现象,不能回避也不能抑制,只能面对。世界存在地域差异就是要我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去看待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而等级差异则包括城市中心地的等级、媒体的等级、行政管理的等级、社会群体的等级。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正确方法。
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3、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1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一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三)人文地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具有广泛适宜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参考文献:。
[1]宋广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科技咨询,(11):128.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二
藏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盂县城北十八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得名。境内峰峦叠嶂,古刹栉比;山间神祠祀赵家遗孤之位;中华忠义苑弘扬忠孝爱国之情;志士仁人视为圣洁忠义之地,千百年来留名篇佳作无数。山以史传,史以文传,汇中华儒家文化于此藏孤胜境,誉为晋东第一名山。
藏山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长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独钟灵秀。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已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藏山,千峰叠障,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湲,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宜人;古刹建筑,格局绝妙,疏密得体;所有楼、台、殿、堂、亭均依山傍壁而筑,同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使人如在画中,似入仙境,故有晋东第一名山之称誉。古有“藏山十景”之称。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志士,文人骚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瞻仰凭吊,游览观光,台元好问、傅山、顾炎武、王珻等都曾莅临吟咏,当今政要、学界名流概莫能外,无不流连忘返。随着近年旅游人数增多,藏山知名度随日而增。1996年,县政府拨款增建春秋战国城,它反映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至公元前256年秦始皇并吞六国为止,前后500年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烈国争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景象。
合在一起,形乱而神不乱,使人们既了解了春秋战国的整个历史,又能知道各种人物、学说、事件的来龙去脉,融知识性、教育性、学术参考性为一体,具有新、奇、特的特点,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成为藏山祠文物旅游区的重要景观。明代乔宇曾写过一首诗,盛赞藏山。诗曰:“两崖云起涧西东,庙貌长留烈士风。仇国遗虚秋草绿,盂山半壁晚霞红。存孤事往功何伟,食报深恩典并隆。况有英灵作霖雨,高名千古播寰中。”藏山祠自从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人数以万计,农历四月十五日为藏山庙会,每逢庙会期间,远近游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成为藏山最热闹的时节。该景点地理位置优越,西向太原,东去石家庄,只半小时多路程;北达佛教圣地五台山、革命圣地西柏坡,也不过半天路程,即或到京津,也是朝发夕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实乃旅游观光之胜地。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三
(一)补充鲜活的社会、经济素材,弥补地理考察的不足。
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对学生人身安全的担忧,当前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地理考察缺失的现象。原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感悟到的鲜活的人文社会事项,却只能通过传统课本中的文字来“想象”。即便是在有限的地理考察中,由于地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宏观性较强,在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中所能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比如对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查,若能在发改委等宏观战略决策部门进行考察,并结合对区域内知名专家和决策者的访谈,则学习效果将大幅度提高。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考察根本无法在现实地理考察中实现。往往仅仅是在产业园区内乘车浏览或者在厂外大致参观一下,充其量可以参观一下产业园的展览馆,看一下宏观规划。这无疑使考察的深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借助多学科专家视角,拓展知识面。
由于目前媒体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财经类节目的采访深度在逐渐提高。视频资料中有一些记者针对著名经济学家、文化学者等相关领域专家的'访谈类节目,若能根据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观看,则能起到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认识深度的效果。毕竟,在知识高度专业化今天,要求人文地理教师能够无所不知是不现实的,只能借力其他专家弥补本身的知识缺陷。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使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到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地理学视角的独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调节课堂氛围,形成多感官刺激,优化学习效果。
虽然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纯粹听觉的刺激,时间久了易造成“刺激疲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会通过改变声调、改变话题来解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能在学生产生“刺激疲劳”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刺激的方式,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视频资料具有听觉、视觉综合刺激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视频多媒体资料,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多重刺激,有效避免“刺激疲劳”。
二、基于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本研究对笔者所教授的大二及大三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95份无记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3份。其中,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28人。在这些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均穿插使用了相关的地理教学视频。
(一)使用视频资料的必要性。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51.6%的被调查者认为必要,也就是说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视频资料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使用视频资料教学的有效性。
80.6%的被调查者认为效果非常好或好。感觉效果一般的占18.3%。
(三)视频资料的使用方法。
6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课堂中间穿插播放片段,34.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集中时间完整播放。
(四)视频资料的选取。
81.7%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帮助最大,44.1%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调查类视频资料帮助最大,3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最有帮助,而只有15.1%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最有效。当被问及哪一类视频资料的教学效果最不好时,66.8%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视频教学效果不好,15.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不好,而只有5.4%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类视频资料效果不好。
(五)开放性问题。
问卷还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关于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的建议”。结果显示,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普遍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于视频资料的使用方式提出了建议,如视频资料不宜过长,视频要注重时效性,教师应根据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对应的讲解以及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等。
三、结论。
(一)结论。
1.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理论层面的逻辑推导和实践层面对实际授课效果的调查表明,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地理考察的匮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观察分析能力具有较大帮助。从反馈来看,学生也普遍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当然,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辅助地位,不能取代教师课堂讲授的主体地位,即便是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并阐明与本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否则教学效果将不会太理想。2.视频资料时效性要强,播放时间需简短,播放方式需灵活穿插。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这也与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有关。此外,视频资料的播放一般不宜占用整节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播放的形式采用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好。3.视频资料应以纪录片、行业调查、专家访谈类为主。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纪录片、行业调查类以及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较为欢迎。而对于讲座类则不感兴趣,或许是与视频讲座的形式与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基本无异,容易造成学生“刺激疲劳”有关。
(二)待研究的问题。
首先,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仅为地理科学大二及大三学生,且以大二学生为主,因此,后续研究将继续加强对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的调查分析。其次,本研究所用于调查的课堂教学内容仅限于“人口地理学”及“中国经济地理”,因此,对人文地理其他课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高鑫黄佳妹廖家丽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四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
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
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
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
(2)认识论。
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
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
(4)方法论。
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
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
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鸦x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
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五
我叫xx,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xxx地质大学,专修人文地理专业,本人在大学期间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熟练掌握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测量、水文水资源、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质地貌学等课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本质层次去看待大气、水文、土壤等和专业相关的事物。同时,为提高视野和素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和选修了法律,国际贸易、中西道德论比较、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非专业的知识。能使用office、photoshop、visualbasic、mapinfoarcviewgis等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操作。在校期间,曾担任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参与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专业团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摄影展、书法比赛和其它各种活动深受好评,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特色活动“石头记”(岩石矿物展览)更深受学院领导赞扬。同时,多次以个人和代表学院身份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乒乓球、合唱、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为自己取得了自信,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肯干、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锻炼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信心胜任将来的工作。社会,迎接挑战,本人将在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自我提升!
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六
考研终于结束,一段忙碌的生活立即开始。我考了两年,都进了复试,并且第一次的名次和分数都高些,特别是名次高很多。可是,第二次上了。发此贴的目的:一为回馈论坛里面前人的帮助;二是有关中大人文地理的帖子,一直感觉蛮少,所以我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交流;第三、纪念下我考研的那些日子吧。
一战,我是大四开学,9月份准备的,认为这个时间还是够的。我觉得自己一直还算认真的吧,除了10月份老师让我保研时就结了一阵子,没学习(好吧,承认是自己坐不住)。本科是所211部属师范学校,人文还是可以的,主要是高考为自己没报中大的遗憾以及想换个学习环境,就没保研。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专业出题灵活,就只说说我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吧!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自开始准备考研时就直接看专业课的书,《人文地理学》这本是重点看了n遍(实在记不清了,越多越好),再是《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规划》等看了2、3、4遍不等,因为有很多内容是交叉的。没做好的是,《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只看了两遍,加上自己以前学的时候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这部分得分不多。这个,还是早些复习多看几遍的好。另外,我打印了近几年中大本专业老师的文章,有50多块钱。
一战初试主要是数学没发挥好,我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可能考试时抱的期望比较大,思想负担过重,很多会的题都没写出来或是写错。可见,考试时心态非常关键。根据中大考数学的特点,我复习数学主要是三本书: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上、下册和浙大概率。看和做了三遍吧!没用别的资料了,上次108,这次考了130+,呵呵,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澹已经写了好多,却没说到重点。
二战,很多人会觉得我思想负担很重,我的回答是没有,可能我就是没心没肺的额毕业后,独自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生活、复习,没认识的人,觉得一个人默默地学习还蛮好的。感觉第二年,自己的心境很平和,静下心思考了许多问题,成长了许多。初试成绩第二年没第一年的好,主要是数学上去了,别的下去了。说实话,这次该是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复习也更有针对性,考得更好才对,有点难以接受。不嗦啦,下面进入重点。
复试。
第一次,主要是英语考的不好,也是许多人深恶痛绝的英译中。再则,专业课表现平平,结果被后面的同学挤掉了。考试总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当时也没顾得上伤心就联系调剂。华南师大的一个老师让我过去他们学校,说问过愿不愿意跟着他做学习,我的分数在他们学校蛮有优势的,听说那个老师很不错的.就去了。可是,准备了他们学校的复试大半个月,结果告诉我:同样是中大调剂过来的,比我低30多分可以去复试,而我不用去了。这时候,别的学校的复试大多已经结束,没机会调剂到别的学校了。
我说这些并不是诉苦抑或是责怪那个老师,没有意义,我想说的是:调剂的做多手准备。这时候,我也不愿意回自己的学校,毕竟保研都没去,现在回去也太・・・那个啥了。接着,要毕业了,忙着和同学聚会,也没机会伤心,时间久了感觉也淡了。直至毕业,我都没真正下决心要再考,只是偶尔说说,想着去工作吧!我是喜欢学习、看书,可是实在讨厌一天到晚坐在同一个地方看那几本书,苦逼的很。就去一公司上班,在广州还是好找事的,当然前提是要求不要太高了。早上八点上班,晚上转钟两点睡,不要问我是啥破公司,我只上了一天班。
所以,还是读书好啊!接着考,分数线下来:300,进入复试。
这次考试也没啥好说,3月复习直至考试,主要是专业书(初试看的书看一遍)和英语口语话题准备(用笔记本写了很多,可惜没用到),还有论文(注意英文部分的摘要哦)。看到很多人对复试抱怨很多,我心里反而平静起来,一路下来自我感觉可以,所以最后被录取也没感到奇怪(呵呵,我的分数并不高)。
写得有点凌乱,但是我想还是有一点思路的。我想,有人看到我写的东西有点小小的感想,也就不费我这一个多小时了。
祝好!
()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的某些具体过程或内容,才会明白人类活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或受到什么条件的影响。比如,不知道农业生产是什么,怎么会明白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呢?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合理或不合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归纳各种人类活动所受到的影响因素的基本共性进而建立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式。例如: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就考虑四个因素就可以了:地形、气候、水源、土地。
其次,我们要明白,人类活动与人自身的思维方式有关。而思维方式往往取决于人对客观环境的认知程度。而这个又与人口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有关系。人类活动最合理的方式当然来自于高素质的人口对客观规律的高层次的认识和相对完善的思考。因此,作为学科发展和解决问题就是向着最高层次最高要求去追求要达到的目标。当前人类的最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全面而准确,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去分析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最后,要提醒两点:思考人文地理的时候,一要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二要知道这个世界存在地域差异和等级差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就是要克服套用公式化的结论。例如餐馆不能设在垃圾场附近;巴西迁都的原因要站在管理层针对国家均衡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原上气候凉爽才迁都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要出现的现象,不能回避也不能抑制,只能面对。世界存在地域差异就是要我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去看待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而等级差异则包括城市中心地的等级、媒体的等级、行政管理的等级、社会群体的等级。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正确方法。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八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生活化、人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接受、知识探究、知识创新以及学生自身专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情境—探索—认知—质疑—活化”模式来搭建学生人文地理知识生成的阶梯。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人文地理教学需加强课堂的生动性、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着力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知识生成、自主探究水平的提升,重点培养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多元教学方法的开发运用,强化地理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学生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师生间有机交流,只有不断探寻、努力积累,才能使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变得有序、有效。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十九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熟练掌握了专业学科的各方面知识,主修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测量、水文水资源、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质地貌学等课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本质层次去看待大气、水文、土壤等和专业相关的事物。
《人文地理学本科生的'自我鉴定》()。能使用office、photoshop、visualbasic、mapinfoarcviewgis等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操作。
在校期间,曾担任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参与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专业团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摄影展、书法比赛和其它各种活动深受好评,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特色活动“石头记”(岩石矿物展览)更深受学院领导赞扬。
同时,多次以个人和代表学院身份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乒乓球、合唱、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为自己取得了自信,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肯干、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锻炼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信心胜任将来的工作。
人文地理论文(汇总20篇)篇二十
我叫xx,0x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xxx地质大学,专修人文地理专业,本人在大学期间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熟练掌握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测量、水文水资源、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质地貌学等课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本质层次去看待大气、水文、土壤等和专业相关的事物。同时,为提高视野和素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和选修了法律,国际贸易、中西道德论比较、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非专业的知识。能使用office、photoshop、visualbasic、mapinfoarcviewgis等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操作。在校期间,曾担任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参与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专业团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摄影展、书法比赛和其它各种活动深受好评,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特色活动“石头记”(岩石矿物展览)更深受学院领导赞扬。同时,多次以个人和代表学院身份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乒乓球、合唱、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为自己取得了自信,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肯干、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锻炼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信心胜任将来的工作。社会,迎接挑战,本人将在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自我提升!
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