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开题报告时,我们需要梳理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开题报告范文的汇总,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一
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的研究,是随着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完善的。
深基坑的支护工程,采用何种支护方案,除了与基坑深度直接有关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底层土质的好坏来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案。基坑支护工程包含挡土、支护、防火、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环节,如其中某一环失败,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根据基坑工程事故的统计分析,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率较高,竟占基坑总数的1/4以上,而这些工程事故主要表现为支护结构产生较大位移、支护结构破坏、基坑塌方及大面积滑坡、基坑周围道路开裂和塌陷、与基坑相临的地下设施(管线、电缆)变位以至于破坏,邻近的建筑物开裂甚至倒塌等。由于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场地环境、支护设计方案、计算参数以及施工操作等许多方面,其中的好多问题还尚在探讨之中,许多设计计算方法也仅建立在经验或半经验之上,使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处于不定状态。一方面,由于工程失误造成深基坑支护结构失效事故频频发生,损失严重;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地强调安全、稳妥,以至于不考虑支护结构是一种临时结构,而按永久性结构进行设计,因此造成的浪费也是惊人的。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是按照墙体受力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进行设计计算的,设计过程是以开挖的最终状态为对象。然而基坑开挖过程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土体的变形,发生种种意外变化,乃至影响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而这绝非传统的方法能事先控制或事后处置的n坷。因此,以变形大小作为控制手段的设计方法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深基坑支护目前国内外方法很多,而且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一种支护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个具体的深基坑支护工程,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支护方案,要做具体分析。本文从深基坑的现状与发展入手,总结概括现阶段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坑支护结构型式,并将对铁科院深基坑工程的开挖支护进行有限元仿真数值模拟,对基坑的变形进行分析,验证所用支护方案的可靠性。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市政建设的大力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问题,并使之成为当前基础工程的热点与难点。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筑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愈来愈多。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都会面临深基坑工程。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以及随之产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使得深基坑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土木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正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基坑支护的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支护设计理论以及常见支护方式的分析,以铁科院工程为背景,对支护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通过和监测数据的对比,提出改进建议。
2011年7月-2011年8月:选题并进行研究的准备工作。
2011年9月: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
2011年10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并提交初稿。
2011年11月:进行论文修改,论文定稿。
2011年11月底:毕业答辩。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二
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国家或建设单位对拟建的要求、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编制的用以指导该拟建工程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实施施工的基本的经济文件,它的任务是要对具体的拟建工程(建筑群或单个建筑物)的施工准备工作和整个的施工过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上,做出一个全面而合理,符合好、快、省、安全要求的计划安排。
施工组织设计是前苏联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我国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就曾对向前苏联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和经验,对科学的组织施工的规律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施工中,曾着手编制由文字和图表组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但受当时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重视不够,只是将其作为一本技术性文件,职能单一,与整个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无关。在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施工组织设计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角色,其职能也在不断地全面化。而随着项目法施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和我国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施工组织设计也不再单纯是一个技术组织文件了。它不仅指导项目的技术实施,而且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季节性措施、施工组织、施工协调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文章。
现代社会建筑的规模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要求、材料工艺更加繁多,由此现代建筑施工过程已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一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活动,不仅包括组织成千上万的各种建筑工人和数量众多的建筑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有条不紊的投入到工程施工中,还要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生活设施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工作的执行过程中,还要达到质量、工期、经济、安全各方面的要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传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例如在20xx年底9期科技资讯一篇题为《浅谈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中,作者徐波指出的一些问题,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不足,或不够结合实际,并已有一些依据文件已经过期,不符合现时期的情况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针对一些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没有进行严格的设计计算;施工组织设计中规范用语较多,语言含混、概念模糊,容易使人产生歧义,进而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工程问题等。而在7007年12月的建材与装饰中旬刊的《浅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问题与建议》中作者蔡勇如也指出了现在的一些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一些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分析不够,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目前我国已加入了wto,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具备建造现代化建筑物的技术力量和手段,以更好的达到建筑产品质量、经济、工期和安全目标,就必须对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在本次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将着重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分析与方案比较,已达到工程的质量、经济、安全目标。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施工条件。
3.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能分工:选择该项目的组织形式;确定项目部的机构设置;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部成员的主要职责;施工项目部的管理制度等。
4.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工种施工力量需要量计划;现场准备工作等。
5.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等。
6.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划分施工过程;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7.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计算确定各种材料和构件堆场、各种临时性设施所需面积;计算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供电等;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8.制定各种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9.技术经济指标: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工期、劳动量、劳动力均衡系数、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成本节约指标等的计算。
熟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搜集原始资料。
熟悉图纸,划分施工过程和施工段。
计算各分项工程量。
确定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案。
确定劳动量,施工主要机械类型及台班数量。
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工作天数。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初始方案。
n
满足要求工期。
y
绘制正式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调整,优化。
1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第6周。
2确定施工项目组织机构;计算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第7周。
3初步确定施工方案第8周。
4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施工方案第9周。
5进行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方法的确定第10周。
6编制各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初步的施工进度计划表第11周。
7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形成最终的施工进度计划表第12周。
8确定临时性生活、生产设施;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第13周。
9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第14周。
10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平面布置图第15周。
11外文文献翻译,编写毕业设计文件,打印、装订及提交毕业设计成果第16周。
12毕业答辩第17周。
[2]赵志缙等主编.建筑施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xx。
[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第四版)。
[4]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5]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6]阎西康.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三
学号:xxxxx77230。
专业年级:08建工专2班。
指导教师:储劲松。
职称:副教授。
20xx年xx月xx日。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能分工;
(4).施工方案;
(5).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施工准备;
(7).施工平面布置图;
(8).施工项目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
(9).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10).项目现场及安全管理措施;
(11).施工项目冬期、雨期施工措施;
(12).技术经济指标。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实施方案:
(1)向相关人士请教,熟悉相关经验;
(2)学习熟悉相关文献、规范及法律;
(3)进入施工现场,熟悉施工各项程序和甲方的要求;
要求对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施工方案的施工内容,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方案之间的技术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进行施工机械选择时,应初步选择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机械,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机械之间的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机械。:进度安排:
(1)划分施工过程;
(2)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
(3)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或横道图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4)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工期保证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四
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___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五
1.1高河煤矿。
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sgec)是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aaci)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煤矿。
高河矿井(含选煤厂和铁路专用线)位于长治市长治县高村西南侧,地处沁水煤田东部中段。煤种以低挥发份烟煤和半无烟煤为主,是优质喷吹煤用煤,该地区所产煤已被用于制定中国的喷吹煤标准。高河煤炭的市场将以火力发电厂和炼钢厂为主,分别占50%和30%。其余的煤将销售到化工厂和化肥厂。
1.2本次设计意义。
毕业设计是我们对所学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应用,通过设计,综合性地将大学四年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中,使矿井的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和单进,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尽可能地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同时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大量翻阅课本以外的资料,使自己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煤矿方面的质的积累,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题目研究现状概述。
建国以来,中国煤炭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煤矿建设6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传统”与“效益”两种建设模式。中国的煤炭工业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煤炭建设在管理模式上和施工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在立井建设技术和巷道建设上尤为突出,尤其是在立井冻结法、钻井法、注浆法施工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在普通井巷的机械化施工,特别是井巷支护方面也发展快速。立井和井巷施工技术基本上和世界先进国家保持同步。
立井是煤炭开采的主要开拓方式之一,近年来新建矿井半数采用立井开拓。随着平原地区新井建设和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立井开拓所占比重还会增大。立井井筒是煤矿的咽喉,质量要求高,服务年限长。煤矿建设中,立井井筒工程是新建矿井中关键工程,难度大、立井施工技术复杂,作业场所狭窄、工作环境恶劣,且受地质条件变化(井下涌水、煤层瓦斯涌出等)的影响大,有时甚至威胁安全生产。其工程量虽只占矿井总工程的4%~5%,但工期却站35%左右。因此,高质、快捷建设立井井筒历来是建设、施工和科研单位都极为重视的事。
近些年.我国在冻结法施工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主要进步如下:
(1)建设了超低温试验装置。
基本建成了以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可以满足700m井深需要的tyj--200型负温高压三轴试验机和以行业内惟一的-30℃,-50℃,超低温试验装置为代表的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室。近年来,为几十对矿井进行了冻土试验.制定了多项人工冻土力学试验标准,为冻土性能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2)研究成功了定向钻进技术。
研制成功的dzj500一1000型冻注两用钻机,成为了冻结7孔钻进的主导设备。与之配套的测斜仪已经发展成为探头外径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数据计算机处理的jdt—5型陀螺测斜仪和jdt—6型深井磁通门测斜定向仪。可以解决钻进400~600m深高垂直度冻结孔或定向冻结孔的问题。
(3)基本解决了冻结管断裂问题。
开展了冻结管断裂防治技术攻关研究,获得了冻结壁和冻结管受力与变形规律;采取改进冻结管接头、控制冻结壁的径向位移值、防爆破震动、掘砌配合和监测等综合措施,基本解决了冻结管断裂问题。
(4)解决了冻结并壁漏水问题。
冻结井壁乎面结构经历了几个阶段:单层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壁,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壁,带夹层的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有夹层和壁后功能充填层的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外层井壁在低温下养护强度增长慢而冻结压力来压快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内层井壁因温度变化开裂的问题.成功地解决了冻结井壁裂鬣问题。井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c60。
(5)开发成功表土段冻结井壁在生产期间井壁破裂灾害防治技术。
研究了井壁破裂灾害的机理,获得了地层沉降过程中表土井壁的受力规律.提出了三维、动态的井壁设计理论,开发成功滑动可缩冻结井壁结构和整体可缩冻结井壁结构,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6)冻土爆破技术取得进步。
通过对冻结管振动的.测试,获得了在保证冻结管安全条件下较合理的爆破参数,提高了炮眼深度。
钻井法师综合多种技术工艺的大型工程施工技术,采用大型钻机在地面直接钻进立井,是一种劳动前嘟嘟地,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我国钻井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钻井的钻井深度可达1000m。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便开始了注浆法研究技术。60年来,从注浆工艺、材料、机具、检测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有效地解决了煤矿建设中的水患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举世罕见的滦范各庄透水灾害的治理,面对2053立方米/分以上的特大涌水,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千米钻机和止浆塞,仅用3个月完成了范各庄和吕家坨3条过水巷道的堵水任务。
3.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次设计是针对高河矿主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的,在设计前,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对该矿的地理位置,工程概况,地质水纹概况以及煤尘与瓦斯方面有了详细明确的了解。
本次设计中,根据高河矿的自然条件,综合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该矿矿井施工组织进行全面设计,对该矿的问题进行初步改正。
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
3.1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队伍水平确定施方案。
3.5施工方法表土段、基岩段施工。附炮眼布置图、爆破参数表。
3.6施工组织机构及循环作业附正规循环图表。
3.7进度安装及保证措施。
3.8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3.9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进度计划。
第1~2周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3周确定方案,施工准备。
第4~9周主要施工设备的选型(根据内容进行每周细化后写上)。
第10~11周施工设备、设施的安装(细化)。
第12周施工方法(表土层)。
第13~14周施工方法(基岩层)。
第15周(内容中的6、7、8、9)即:
(6施工组织机构及循环作业附正规循环图表。
7、进度安装及保证措施。
8、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9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16周整理、修改。
第17周准备答辩。
5.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工业部主编,《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中国设计出版社1995.10。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5。
[3]张荣立、何国伟、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
[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年。
[5]《煤矿建井工程综合技术手册》,煤矿科技出版社,
[6]李增学,《煤矿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3。
[7]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9]沈季良、崔云龙、王介峰《建井工程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4。
[10][10]史天生,《立井井筒装备》,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年。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六
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国家或建设单位对拟建的要求、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编制的用以指导该拟建工程进行施工准备和组织实施施工的基本的经济文件,它的任务是要对具体的拟建工程(建筑群或单个建筑物)的施工准备工作和整个的施工过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上,做出一个全面而合理,符合好、快、省、安全要求的计划安排。
施工组织设计是前苏联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我国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就曾对向前苏联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和经验,对科学的组织施工的规律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施工中,曾着手编制由文字和图表组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但受当时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重视不够,只是将其作为一本技术性文件,职能单一,与整个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无关。在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施工组织设计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角色,其职能也在不断地全面化。而随着项目法施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和我国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施工组织设计也不再单纯是一个技术组织文件了。它不仅指导项目的技术实施,而且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季节性措施、施工组织、施工协调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文章。
现代社会建筑的规模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要求、材料工艺更加繁多,由此现代建筑施工过程已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一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活动,不仅包括组织成千上万的各种建筑工人和数量众多的建筑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有条不紊的投入到工程施工中,还要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生活设施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工作的执行过程中,还要达到质量、工期、经济、安全各方面的要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传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例如在20xx年底9期科技资讯一篇题为《浅谈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中,作者徐波指出的一些问题,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不足,或不够结合实际,并已有一些依据文件已经过期,不符合现时期的情况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针对一些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没有进行严格的设计计算;施工组织设计中规范用语较多,语言含混、概念模糊,容易使人产生歧义,进而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工程问题等。而在7012月的建材与装饰中旬刊的《浅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问题与建议》中作者蔡勇如也指出了现在的一些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一些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分析不够,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目前我国已加入了wto,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具备建造现代化建筑物的技术力量和手段,以更好的达到建筑产品质量、经济、工期和安全目标,就必须对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在本次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将着重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分析与方案比较,已达到工程的质量、经济、安全目标。
二、设计主要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施工条件。
3.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能分工:选择该项目的组织形式;确定项目部的机构设置;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部成员的主要职责;施工项目部的管理制度等。
4.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工种施工力量需要量计划;现场准备工作等。
5.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流向及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等。
6.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划分施工过程;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7.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计算确定各种材料和构件堆场、各种临时性设施所需面积;计算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供电等;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8.制定各种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9.技术经济指标: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工期、劳动量、劳动力均衡系数、采用合理施工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成本节约指标等的计算。
三、设计(研究)方案。
熟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搜集原始资料。
熟悉图纸,划分施工过程和施工段。
计算各分项工程量。
确定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案。
确定劳动量,施工主要机械类型及台班数量。
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工作天数。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初始方案。
n
满足要求工期。
y
绘制正式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调整,优化。
四、工作进度安排。
1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第6周。
2确定施工项目组织机构;计算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第7周。
3初步确定施工方案第8周。
4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终施工方案第9周。
5进行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方法的确定第10周。
6编制各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形成初步的施工进度计划表第11周。
7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形成最终的施工进度计划表第12周。
8确定临时性生活、生产设施;确定临时供水、供电管线第13周。
9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第14周。
10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平面布置图第15周。
11外文文献翻译,编写毕业设计文件,打印、装订及提交毕业设计成果第16周。
12毕业答辩第17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
[2]赵志缙等主编.建筑施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xx。
[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第四版)。
[4]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5]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6]阎西康.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住宅楼范文【精选】》。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七
有的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个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施工企业分别独立进行,它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和业主、设计、监理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1.目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是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不仅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2.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建筑工程逐个进行编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但不同编制人员对于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4.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5.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技术部门搞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开题报告《施工组织开题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传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加入了wto,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具备建造现代化建筑物的技术力量和手段,就必须对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实施办法如下:
1.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行业管理部门如能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经过分析和归纳,整理并发布,则能使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更能发挥效益,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而且能推广先进经验。
2.企业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使施工组织设计能较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事实出发,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应根据多年积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从技术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
4.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要具有竞争性,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5.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更多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便进行积累、分组、交流及重复应用,通过各个技术模块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劳动。
6.努力贯彻国家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标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逐项地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并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八
xxx学号:xxxxxxxxxx所在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工程管理设计(论文)题目:
xxxxxx大学老校区改造及___安居工程(人才公寓)01栋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xxx??2012年11月28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开题报告格式范文。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九
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告提纲。
报告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网上的一些开题报告模板都是收费的,我都去工程学库下载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
(7).施工平面布置图;
(8).施工项目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
(9).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10).项目现场及安全管理措施;
(11).施工项目冬期、雨期施工措施;
(12).技术经济指标。
实施方案:
(1)向相关人士请教,熟悉相关经验;
(2)学习熟悉相关文献、规范及法律;
(3)进入施工现场,熟悉施工各项程序和甲方的要求;
(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5)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
要求对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施工方案的施工内容,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方案之间的技术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进行施工机械选择时,应初步选择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机械,要求做出不同施工机械之间的经济分析,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机械。
进度安排:
(1)划分施工过程;
(2)计算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施工持续时间;
(3)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或横道图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4)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工期保证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一
许多国家陆续制订了指导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本设计力求在宫老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地处旅游区与住宅区交界处,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本人毕业后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能够使我们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得以实践和验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还有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课题,因为它既涉及到土力学典型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又涉及到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基坑工程的发展是一种种新的支护型式的出现带动新的分析方法的产生,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逐渐趋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太沙基和皮克等最先从事基坑工程的研究,60年代在奥斯陆等地的基坑开挖中开始实施施工监测,从70年代起,许多国家陆续制订了指导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大量的基坑工程。80年代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一层,基坑深不过4m,常采用放坡开挖就可以解决问题。到80年代,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开始出现两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一般在8m左右,少数超过10m。进入90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的比比皆是。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的安全。因此,如何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用可行是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大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设计力求在宫老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出一个合理的设计。
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地处旅游区与住宅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地资源珍贵,该地区地下室较少,泛海酒店为两层地下室结构,将为以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地下室也可作为本市的标志性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力。
选定该课题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本人毕业后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能够使我们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泛海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我们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使我们对基坑支护设计的全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我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复习,并把零散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有选择性的系统综合,从而把我们四年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在做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实际情况并考虑各种外界因素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坑支护设计,这次毕业设计课程,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
2.1基坑支护方向的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水利水电、市政、地下工程开发和利用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十年来,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利水电隧洞、市政共同沟以及城市地铁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全国工程建设亦突飞猛进,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的比比皆是,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来越深,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防、地铁、地下商场、仓库、影剧院等大量工程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城市地下空间开挖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提高。我国城市地下工程、隧道及井孔工程等先后采用了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冻结法及注浆法等,这些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更新与发展。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都必须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要求。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地下工程包括市政管线工程,地下仓储工程,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等地下建筑物以及大中型平战结合工程。随着现代化城市高密度化,生活水准的高标准化,各种供给设施(如电信、电气、煤气、上下水等)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需要改造和增设的供管线愈来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对策乃是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的城市地下共同沟(城市地下公用事业综合隧道),1994年上海浦东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规模较大的张扬路共同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目前较广泛的有高层建筑物地下室,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如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场,哈尔滨、长春地下商业街等。利用地下工程恒温恒湿,受地面干扰小,防灾抗灾能力强等的特点,我国修建了许多地下储库,如地下粮库、油库、金库等。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地下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深度将不断拓展。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早,大规模的开发大约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验比较成熟。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开始于建设地铁,比如说英国伦敦1863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创了城市地下铁道建设的先河,美国纽约1865年建设是第一条地铁,法国的巴黎19建设了第一条地铁,德国的柏林19建设了第一条地铁,西班牙的马德里19建设了第一条地铁,日本的东京1927年建设了第一条地铁,目前世界上已经修建地铁投资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有40多个,城市有一百多个。
在18世纪末就开发利用了几个世纪之前的废弃矿井,于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和印度馆的设计,取得成功。二是大力建设地下车库。三是用于保护历史文化景观,比如卢浮宫改造,地上已经没有空间利用,就在地下扩建,成功对古典建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2.2文献摘要。
支护结构挡墙的选型,涉及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要从满足施工要求、减少对周围的不利影响、施工方便、工期短、经济效益好等几方面,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加以确定。而且支护结构挡墙选型要与支撑选型、地下水位降低、挖土方案等配套研究确定。
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挡墙结构及其适用范围如下:
(1)钢板桩。
钢板桩常用的有简易的槽钢钢板桩和热轧锁口钢板桩。其中热轧锁口钢板桩的形式有u型、z型、一字型、h型和组合型。我国一般常用者为u型,即互相咬接形成板桩墙,只有在基坑深度很大时才用组合型。
(2)钢筋混凝土板桩。
这是一种传统的`支护结构,截面带企口有一定挡水作用,顶部设圈梁,用后不再拔除,永久保留在地基土中,过去多用于钢板桩难以拔除的地段。
(3)钻孔灌注桩排桩挡墙。
常用直径为600~1000mm,做成排桩挡墙,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设内支撑体系。我国各地都有应用,是支护结构中应用较多的一种。
灌注桩挡墙的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强,变形相对较小,在土质较好的地区已有7~8m悬臂桩,在软土地区坑深不超过14m皆可用之,经济效益较好。但其永久保留在地基土中,可能为日后的地下工程施工造成障碍。由于目前施工时难以做到相切,桩之间留有100~150mm的间隙,挡水效果差,有时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组合应用,前者抗弯,后者做成防水帷幕起挡水作用。
(4)h型钢支柱、木挡板支护挡墙。
这种支护结构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国外应用较多,国内也有应用。如北京京城大厦深23.5m的深基坑即用这种支护结构,它将长27m的488mm×300mm的h型钢按1.1m间距打入土中,用三层土锚拉固。h型钢支柱按一定间距打入,支柱间设木挡板或其他挡土设施,用后可拔出回收重复使用,较为经济,但一次性投资较大。
上海至今已完成100多万平方米地下连续墙。尤其是地下水位高的软土地区,当基坑深度大且邻近的建(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相距甚近时,往往是首先考虑的支护方案。上海地铁的多个车站施工中都采用地下连续墙。
(6)土钉墙。
土钉墙是一种利用土钉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的支护方法。它由土钉、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和加固后的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该种支护结构简单、经济、施工方便,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基坑边坡支护技术,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粘性土或密实性较好的砂土地层,基坑深度一般不大于15m。
对大型深基坑工程,应在主体结构设计阶段就着手进行,以便协调基坑工程与主体工程结构之间的关系,如地下结构用逆作法施工,则围护墙和中间支承柱(中柱桩)的布置就需与主体工程地下结构设计密切结合;如大型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其立柱的布置、多层支撑的布置和换撑等,皆与主体结构工程桩的布置、地下结构底板和楼盖标高等密切有关。
进行基坑工程设计之前,应对下述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进行了解:
(1)主体工程地下室的平面布置和形状,以及与建筑红线的相对位置。这是选择支护结构形式、进行支撑布置等必须参考的资料。如基坑边线贴近建筑红线,便需选择厚度较小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如平面尺寸大、形状复杂,则在布置支撑时需加以特殊处理。
(2)主体工程基础的桩位布置图。在进行围护墙布置和确定立柱位置时,必须了解桩位布置。尽量利用工程桩作为立柱桩,以降低支护结构费用,实在无法利用工程桩时才另设立柱桩。
(3)主体结构地下室的层数、各层楼板和底板的布置与标高,以及地面标高。根据天然地面标高和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便可确定基坑开挖深度,这是选择支护结构形式、确定降水和挖土方案的重要依据。
了解各层楼盖和底板的布置,则便于支撑的竖向布置和确定支撑的换撑方案,如楼盖局部缺少时,还需考虑水平支撑换撑时如何传力等。
——施工工程的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调查.基坑工程,刘建航,17(5)在规划和设计建筑物时,常常用安全系数来考虑许多未知或不确因素的影响新的建筑结构规范的制定,使安全系数的概念及含义有了质的飞跃.以前的安全系数的大小并不能定量地表示安全性的大小利用以概率统计为手段分析建筑物破坏或失效概率的可靠度理论的引进成为一种必然.新的建筑结构规范中用可靠度理论定义的评价指标,是在大量工程实践基础上以概率统计为手段制定的具有小于某破坏概率的指标.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的设计已全部采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新规范,但在基础工程中,仅桩基工程率先采用可靠度设计,其他方面则刚刚起步。在基坑工程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较少,主要是基坑工程中影响因素众多,积累的资料较少,较难进行。目前上部结构采用可靠度设计,而基础(包括基坑)则采用定值设计存在各种不协调的问题。因此进行基坑可靠度研究而与上部结构设计相衔接,成为亟待懈决的问题,国家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正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修改,本文拟在基坑工程的可靠度研究方面作一些探讨。基坑支撑开挖的确定性分析本身就相当复杂,不是一二个公式所能解决的,因此国内外基坑支护结构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可靠度研究成果很少。只有matsuo等人在这方面作过较细致的工作,但该文采用的是简支梁近似法,用其进行可靠度研究,其本身的误差极有可能掩盖可靠度分析的作用。所以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来将可靠度理论引入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分析,考虑了模型不确定性和计算参数变异性对结构的影响,提出了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的近似概率预测方法。
——深基坑结构支护的可靠度分析刘国斌.6。
3.1设计内容。
泛海酒店的基本设计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方案比选:它包括对各种支护形式所使用的土体范围,基坑深度是否满足条件等,选取施工方便的支护结构。
(2)土压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包括对土体的水平荷载(主动土压力)、水平抗力(被动土压力)进行计算。
(3)支护结构计算:泛海酒店基坑支护形式应满足剪力和弯矩要求。计算包括内力计算,弯矩计算,和配筋计算等。
(4)基坑稳定性验算:包括基坑整体稳定性计算、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分析、基坑踢脚稳定性验算、基坑抗管涌验算、基坑突涌稳定性分析计算。
(5)基坑的降水止水设计:为达到目的,基坑降水要进行疏干井设计、减压井设计和地面沉降计算三方面的设计。
(6)基坑监测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内力监测和变形监测两大方面的监测。
3.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支护方案的对比与优选。
(2)支护的稳定性验算问题。
(3)深基坑的降水止水问题。
(1)设计方案比选: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各种支护形式的适用条件,综合考虑以确定合理地设计方案。
(2)土压力计算:是根据郎肯的理论进行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
(3)支护结构计算:其中是根据弹性支点法和极限平衡法进行计算的。有些支护结构也仅采用静力平衡状态计算。
(4)基坑稳定性验算:根据极限平衡法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和基坑坑底隆起稳定性进行分析;基坑踢脚稳定性则根据力矩平衡来进行分析;根据基坑渗流的水力梯度不应超过临界水力梯度的原理对基坑渗流稳定性进行分析;基坑突涌稳定性分析多是从压力平衡的角度分析而得出得结论。
(5)基坑降水止水设计:应根据基坑底面上覆土压力承压含水层作用在顶板上的水头压力相平衡的原理进行基坑降水止水设计。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宜适合该地区施工。
(6)基坑监测方案设计:采用科学仪器设备和一定的手段对支护结构、主体结构、桌边环境的受力和位移等进行持续观测。
[8]《深基坑工程》,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9]《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刘建航、侯学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1]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黄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13]尉希成.支护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二
本论文是在导师王晰巍教授的悉心教诲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开始,王晰巍老师就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经过再三的思考与商讨帮我们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在毕业论文写作的初期,材料准备阶段和资料查寻阶段,王晰巍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相关的资料。在我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王晰巍老师定期开会,帮我解决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不懂之处。有的时候,由于时间原因,不得不在网上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总是能够及时的回复。在四月底的时候,王晰巍老师更是兢兢业业,我把论文的初稿发给边老师后,王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我一字一句的检查,并及时指出我论文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每当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老师会细心的指导,直到我彻底的明白。因此,在论文马上完成的时候,首先谨向辛勤指导我毕业论文写作的王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您的一言一行都为我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了榜样。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很多其他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使我的论文更加完美,在此一并谢过。
同时,感谢家人、同事和同学们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最后,向吉林大学全体教职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三
摘要:出于施工进度的考虑,经常不可避免的要在雨季进行施工,特别是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更不能忽视雨季施工问题。本文从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特点入手,论述了雨季施工应当遵守的原则,对不同雨季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雨季施工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对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方案。
由于目前气象监测技术存在一些缺陷,地方气象部门有时不能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山洪、暴雨等恶劣天气常突然出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当提前做好雨季施工的防范措施;雨水会对地基基础和建筑结构造成浸泡和冲刷,进而可能导致建筑出现突发性的破坏,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问题;雨季对屋面工程、土方工程等室外工程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顺利施工,应提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
在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当先加紧进行建筑基础和结构的施工,降雨量小时应尽量避免停工,降雨量过大时可进行室内部分的施工,也就是先进行室外结构的施工,再进行室内结构的施工,以便能够减少雨天室外的工作面和作业时间,进而达到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
雨季施工对于基础工程和土方工程的影响较大,若施工过程中不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严重时可能危机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基础和土方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格外小心;在雨季时进行管沟或基坑的开挖作业时,应保证边坡的稳定性,需要时可以设置支撑或者将边坡坡度减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支撑以及边坡的质量检查,对于已经开挖完成的管沟或基坑则主要采取设置支撑的方式;对于正在开挖的管沟或基坑主要采取减小边坡坡度的办法,也可以设置支撑作为辅助措施,若工期进度允许时,应尽量停工在雨季过后再进行开挖作业;为了减轻雨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在在边坡上铺设钢丝网片后喷射细石混凝土进行加固,也可以使用塑料布等覆盖物对边坡进行遮盖。
在雨季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作业面,可以逐片、逐段的进行施工;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尽快进行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马上浇筑混凝土垫层;为了避免雨水对基坑的浸泡,开挖基坑时应设置集水井、排水沟,并指派专人进行排水作业;对于地下室以及地下的水池,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应采取必要的防浮措施;当日降水量过大时,应立即停止施工现场的土方作业,对于软土地基应当停止开挖;当基坑开挖结束后,应当尽快进行基坑的回填作业;当停止进行人工抽水作业时,应对地下水对基础的浮力以及箱型基础的抗浮稳定性进行验算,若验算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当继续进行抽水作业,直到验算结果符合要求为止。
在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涂刷隔离层之前,应当关注天气预报是否有降水,避免雨水将模板的隔离层冲刷掉;当雨水量过大时,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并按照施工要求设置混凝土停浇缝,已经浇筑完的应使用塑料布等进行覆盖保护;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关注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尽量避开有雨的天气浇筑混凝土;在雨季进行混凝土工程作业时,应对粗细骨料在进行含水量测定,以便配置混凝土时能及时调整用水量;对于模板下方的土层,在回填之后要进行夯实,在土层上方设置垫板,在降雨结束后检查土层是否出现下沉现象;在下雨过程中,不能进行钢筋的对接、焊接等操作,若必须进行时,可以在防雨棚内进行。
砌体材料以及砂浆等粘合剂的含水量直接决定了砌体结构的稳定性,而雨季施工时材料和粘合剂的含水量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在雨季进行砌体工程施工时应注意以下措施:砌体工程所用的砖应当进行集中堆放,不应当向砖上浇水;在进行砌墙施工时,应将湿砖和干砖搭配着使用,如果砖的湿度过大,则先对其进行晾晒后再使用;降雨量过大时,应停止砌筑作业;在结束一天的砌砖作业时,应当在砌好的砖墙上方铺设一层干砖,避免降雨对砖缝之间砂浆的冲刷;对于稳定性不佳的独立砖柱以及窗间墙等,应当是指浇注圈梁或者使用临时支撑;在进行砌筑作业时,外墙和内墙最好同时进行砌筑,丁字墙和转角处的施工应当连贯;当遇到台风天气时,临时支撑应加载台风作用的反方向,以便能够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在进行吊装工程作业时,应保证堆放构件的地点坚实、平整,附近的排水工作要做好,避免构件在堆放过程中受到水的浸泡;工程中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的路基或基础,应当比自然地面高出15m左右,避免雨水对路基的浸泡;在雨水天气下不宜进行吊装作业,因为雨天的降水会将吊车的绳索以及构件表面打湿,构件与绳索之间的摩擦系数会降低,这时进行吊装作业可能会出现构件滑落等安全事故,这时应格外注意吊装作业,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构件表面与绳索之间的摩擦力,确保吊装作业安全;在施工暂停期间,应将塔吊的吊钩向塔身靠拢,这时不可以在吊钩上悬挂任何物体,避免在风力作用下导致塔吊出现摇摆,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塔吊的倒塌。
建筑工程的脚手架是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的重要场所,它的稳定、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雨季进行施工时,应当确保脚手架的基础土层的强度,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不应小于l00mm;为了增强脚手架抗倾覆能力和稳定性,应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增加连接件,并定期对连接件进行安全检查;脚手架上方的施工人员走道,应做好防跌落和防滑措施;当下雨时,施工人员不应当继续在脚手架上施工,如果必须在脚手架上施工时,应当对脚手架上方的建筑材料、构件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控制;现场施工电缆与脚手架的交接处,应当做好绝缘隔离措施。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应当确保屋面的防水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并按设计要求安设落水管;油毡屋面施工应在晴天进行,保温材料、油毡等应确保不被雨淋湿;如果需要在雨季进行屋面工程施工,可以使用“湿铺法”进行施工操作,它是先在比较潮湿的屋面基层上进行卷材的铺贴,之后再刷2道冷底子油,此项操作应当在水泥砂浆初凝后进行,进而避免出现基层渗水问题。
在雨季施工时应当做好防汛、防电、防雷、防风、防雨等工作;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各种规章制度,现场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不得穿拖鞋或易打滑的鞋;应当确保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操作棚的牢固,避免出现倒塌漏雨现象;现场的机械设备应按照要求设置必要的防淹、防雨等设施,对于现场的设备的接地安全装置以及漏电保护装置要确保其能安全可靠;在雨季时,应使用塑料布等防雨材料对排气孔进行封堵;位于基坑内的施工机械应及时移到地面上来,避免雨水过大而淹没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电缆应有电工进行集中管理,严禁出现乱放现象,对于绝缘外套老化或者表皮破损的电缆要及时予以更滑,对于不适用的电缆要及时进行回收入库;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
在雨季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降雨而带来的不利条件,对建筑施工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工程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坚决予以贯彻实施,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四
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的研究,是随着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完善的。
深基坑的支护工程,采用何种支护方案,除了与基坑深度直接有关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底层土质的好坏来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案。基坑支护工程包含挡土、支护、防火、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环节,如其中某一环失败,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根据基坑工程事故的统计分析,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率较高,竟占基坑总数的1/4以上,而这些工程事故主要表现为支护结构产生较大位移、支护结构破坏、基坑塌方及大面积滑坡、基坑周围道路开裂和塌陷、与基坑相临的地下设施(管线、电缆)变位以至于破坏,邻近的建筑物开裂甚至倒塌等。由于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场地环境、支护设计方案、计算参数以及施工操作等许多方面,其中的好多问题还尚在探讨之中,许多设计计算方法也仅建立在经验或半经验之上,使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处于不定状态。一方面,由于工程失误造成深基坑支护结构失效事故频频发生,损失严重;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地强调安全、稳妥,以至于不考虑支护结构是一种临时结构,而按永久性结构进行设计,因此造成的浪费也是惊人的。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是按照墙体受力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进行设计计算的,设计过程是以开挖的最终状态为对象。然而基坑开挖过程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土体的变形,发生种种意外变化,乃至影响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而这绝非传统的方法能事先控制或事后处置的n坷。因此,以变形大小作为控制手段的设计方法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深基坑支护目前国内外方法很多,而且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一种支护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个具体的深基坑支护工程,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支护方案,要做具体分析。本文从深基坑的现状与发展入手,总结概括现阶段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坑支护结构型式,并将对铁科院深基坑工程的开挖支护进行有限元仿真数值模拟,对基坑的变形进行分析,验证所用支护方案的可靠性。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市政建设的大力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问题,并使之成为当前基础工程的热点与难点。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筑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愈来愈多。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都会面临深基坑工程。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以及随之产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使得深基坑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土木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正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基坑支护的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支护设计理论以及常见支护方式的分析,以铁科院工程为背景,对支护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通过和监测数据的对比,提出改进建议。
20xx年7月-20xx年8月:选题并进行研究的准备工作。
20xx年9月: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
20xx年10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并提交初稿。
20xx年11月:进行论文修改,论文定稿。
20xx年11月底:毕业答辩。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五
涉及三个问题: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3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个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施工企业分别独立进行,它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和业主、设计、监理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1.目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是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不仅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2.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建筑工程逐个进行编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但不同编制人员对于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4.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5.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技术部门的几个技术人员包揽,技术部门搞编制,生产部门管执行,出现设计与实施分离的现象,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传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加入了wto,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要具备建造现代化建筑物的技术力量和手段,就必须对现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实施办法如下:
1.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行业管理部门如能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经过分析和归纳,整理并发布,则能使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更能发挥效益,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而且能推广先进经验。
2.企业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使施工组织设计能较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事实出发,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应根据多年积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从技术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
4.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要具有竞争性,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5.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更多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便进行积累、分组、交流及重复应用,通过各个技术模块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劳动。
6.努力贯彻国家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标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逐项地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并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六
本研究是在我的导师李荣钧教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李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激励我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学业。
求学三年来,任课老师的教学使我掌握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理论,在此谨向任课老师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所有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还要感谢同窗三年的全体同学,正是集体的温暖和鼓励,使我不断进步。感谢师长、同学、朋友给我的无私帮助!
同时,向我家人表示感谢,感谢对我的理解、关爱与支持!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评阅本文的老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七
由指导教师预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择题目并结合自己所学的桥梁专业知识进行毕业设计。之所以选择与桥梁有关的毕业题目,是因为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从来没有接触过桥梁方面的知识。从小就听长辈说起没桥时候人们都是靠船来摆渡!虽然从小就对桥梁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要“遇水搭桥”?后来才明白这也是人类面临困境的一种态度和抉择!没有路也要造一条路,而且是不仅仅为自己的路!加上大学期间学习的桥梁知识仅仅在课程设计中应用,完全没有考虑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等条件!基于这样的感情和理论知识背景,所以我选择了太岳路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由于荆州城区呈带状东西分布,市民同一时间来回奔波于城市东西之间,钟摆式交通使承接东西向车流的道路不堪重负。目前,荆州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城区道路有关,原因是城区道路布局内不成网、外不成环,城区西外环与北外环至今没有连通,导致江津路、北京路交通压力大。荆沙大道建成通车后,交管部门曾提出连通太岳路与荆沙大道的建议。荆襄外河桥建成通车后,太岳路将成为城区道路由南向北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此现实情况下,太岳路桥梁建设迫在眉睫。
现实意义:襄外河桥与荆沙大道连荆接处正好位于汉宜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太岳路桥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城区道路由南向北的一条重要通道,从荆州区方向来的车辆上下高速路口或经太岳路前往荆沙大道的车辆,不必绕行塔桥北路、洪垸转盘,右转驶入荆沙大道慢车道,这将大大地减轻城区江津路、塔桥路、北京路的交通压力。此外,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完善当地的交通网络,加快新开发区的繁荣,促进城市的繁荣。
教学意义: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地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自主创新,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桥梁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步骤,提高计算、绘图、查阅参考文献、使用桥梁规范手册和编写技术文件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的能力,从而深入了解桥梁在桥式方案比选、结构计算以及施工架设等方面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及设计思想等内容和要求,为毕业以后从事桥梁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桥梁工程》(第2版),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xx.5;
(2)《桥梁工程》,王丽荣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北京;20xx.9;
社,北京;
(19)《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20)《结构设计原理》,叶光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xx.5;(注:道路桥梁工程适用)。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国外:欧洲工业革命后,钢桥、混凝土桥和预应力混凝土桥兴起并蓬勃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由于高强钢丝和高强混凝土的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最终以自重轻、刚度大、抗震、抗裂性能好等优点独占鳌头,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被称为混凝土技术革命。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桥梁形式和新的桥梁设计理论,施工工艺也日趋完善,从而提高了质量、降低了造价,甚至在大跨径桥梁方面可与钢桥媲美。
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法国与德国首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修建了桥梁,1937年建成跨径33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跨径69m的外露配筋悬臂梁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要修建被战争破坏的桥梁,但苦于缺少木材和钢材,于是跨径在30m以下的大部分中、小桥梁也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首先采用的是结构简单的简支梁桥,如法国里昂简支梁桥跨径为66m,1953年原联邦德国采用悬臂法进行桥梁施工获得成功,建成悬臂浇筑式t型钢沃尔姆斯桥。
国内: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用钢多、自重大、易开裂等缺点,因此,为满足大跨径桥梁发展的需要,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是必由之路。1973年建成的北京复兴门立交桥,为8.25m+25m+8.25m三跨连续梁桥,桥宽51.64m,分三段预制先形成双悬臂静定体系,然后连续,横向由变截面实腹宽翼缘梁组成。1974年设计了65m×4包头三联连续梁桥,悬臂法施工完成跨径37m+70m×3+37m的兰州黄河连续梁桥。1976年兴建了30m+45×2+30m的河北洺河四跨箱型连续梁试验桥。此后,于1978~1981年相继建成了采用悬臂法施工的兰州黄河桥,顶推法施工的广东东莞、湖南沩江等桥。
此后,随着高速公路和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开始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很大一部分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中尤其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发展和应用最引人注目。
研究主攻方向: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我国桥梁建筑上占我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对于中小跨径的永久性桥梁,无论是公路桥梁或者城市桥梁,都在尽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因为这种桥梁具有就地取材,工业化施工,耐久性好,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以及美观等多种优点。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
(一)上部结构设计构造及布置。
1、桥梁上部结构纵断面设计;
2、桥梁上部结构横断面设计;
3、构造布置与截面形式选定。
4、细部尺寸的拟定。
(1)主梁布置;
(2)主梁粱肋尺寸拟定。
(3)主梁翼板尺寸拟定。
(二)主梁内力计算。
1、恒载作用内力计算;
2、活载作用内力计算;
(三)主梁配筋设计。
(四)验算。
(五)行车道板内力计算。
(六)附属设施设计。
1、桥面铺装;
2、防水和排水设备;
3、伸缩缝;
4、防撞墙。
(七)其他。
主要解决的问题:
1、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的原则,合理选用适当的桥型。并能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以达到缩短工期的桥梁设计,以提早通车在运输上带来大的经济效益。
2、主梁和横隔梁的尺寸选定,要满足设计要求。桥的行车道宽度应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3、整个桥梁结构及其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5、结合安全性、实用性及经济性设计达到与周围景观协调、美观的效果。
解决方法:查询相关的桥梁专业书籍及规范,提高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实在不明白的地方问同学,必要时候主动联系指导老师。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八
此次实习是本人的毕业实习,自己希望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达到在校期间综合理论的再学习和应用,力求适应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下一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基本内容,听取工作人员对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基本情况介绍。我在该标段从事测量实习,在该标段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一些施工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测量方面也同样不逊色。通过这次外业的道路实习,使我们对市政公路的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在实习过程中,主要是管理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一起参与日常的管理、技术工作,他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而促使工作高效性。在此项目部我学习单位的一些规章制度,熟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职能及工作流程,以及参加一些日常的勤务劳动。
以往在学校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马虎大意,则会产生误差,甚至导致错误,最终结果使得地形图画不出,这就要求我们要一丝不苟的进行测量。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菲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气泡的居中也会产生误差,十字丝的对准的等
(3)计算问题。计算必须两个人来完成,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断的重复检验中算出了正确的数据,尽量的减少了误差的出现。
1.首先是个人角色的转换及整个人际关系的变化——学校里成绩不错的学生变成了未知领域里从头学起的实习生,而熟悉的校园也变成了陌生的企业单位,身边接触的人同样改变了角色:老师变成了领导,同学变成了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样的转变中,对于沟通的认知显得非常苍白。于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并没有本以为的那么善于沟通。当然,适应新的环境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我相信时间和实践会让我很快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真正融入到工作单位这个与学校全然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中。
2.在心理上努力去适应全新环境的同时,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实际工作方面的收获。特别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亲眼看到工人师傅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在实习过程中使我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就是这种工作作风。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十九
本工程为某城区办公楼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该楼总建筑面积为8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西城区办公楼由主楼和会议中心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为7层,内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
相关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xx。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xx。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xx。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xx。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xx。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cb/t50001-xx。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xx。
(9).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规定。
意义: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所以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认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安全、经济,还要实用、美观,开题报告《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政府办公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政府办公楼(特别是城市办公楼)一般为高层超高层建筑,少数低级行政单位为多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持续不断的拥向城市,致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来管理和协调辖区内的各种关系,因此,政府办公楼必须为各级行政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办公空间,而现在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因其能提供大量的建筑空间,因而成为多数政府办公建筑的首选。
(2).主体大都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满足现代办公建筑的布置灵活、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用钢筋混凝土,局部采用钢结构,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办公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政府办公建筑面积较大,使用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一般布置为内廊式,竖向上则布置多部电梯、楼梯。
(5).政府办公建筑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使用单位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部门施政的要求。
(6).政府办公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会议室,新闻发布厅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是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办公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办公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政府办公建筑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办公人员的影响。会议室、新闻发布厅等特殊用途房间还应专门设计,满足其特殊要求。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政府办公建筑中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9).政府办公楼作为公共建筑,必须考虑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保证周边道路的通畅。
(10).在保安监控、清洁卫生方面,应设置专人专管,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
本工程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一办公楼,根据地质情况及各种荷载情况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根据荷载和建筑布局设计建筑物主体各层结构,设计梁柱的尺寸及配筋、板厚及配筋,根据气象条件设计建筑物的地下防水防潮、屋面的防水、保温与隔热,使其达到“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结构部分计算的大概步骤:
1).初估梁柱截面尺寸2).荷载计算。
3).水平地震作用的侧移验算4).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5).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7).框架梁柱配筋8).板的配筋计算。
9).楼梯配筋10).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
设计内容所用时间。
1.英文资料翻译1周。
3.各种结构的确定、绘图、编制设计说明书7周。
4.修改、整理1周。
5.检查、准备、答辩1周。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二十
本课题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掌握编制方法、步骤,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设计和调整。
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题目与四年所学专业目标一致,本人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目标和本研究题目一致。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因为自己毕业后从事就是施工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对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以及施工五大员的管理能力。
研究现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施工企业建造师初步能力,在校获得施工员证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能力,是施工员和建造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凡是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都在努力掌握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随着建筑工艺的日趋复杂化—主要是高层、大跨与深基坑的不断增加,垂直运输、吊装与支护、降水等变得更加复杂;设备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工程方面,如3a工程(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设备自动化ba),出现了复杂的布线系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质量(iso/gbt的执行)安全要求的重视,使得施工组织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重视。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在我国施工方法选择越来越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越来越先进而具体,并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网络计划已普遍使用,与横道图并用,充分运用二者各自的优点,提高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加强进度控制,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文明施工越来越被重视,施工平面图设计合理而可行。尤其是尊重人权,重视健康,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在争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抢工期,保安全,重质量”,实现甲、乙双赢的目标。
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在施工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四新”和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以及管理等方面较落后。“四新”,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许多在国外早已普及,在我国却刚刚开始,譬如竹胶模板、滑模、早拆模板,冷扎钢筋、机械连接、电渣压力焊,免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基坑板桩支护、人工降低地下水、门式脚手架、小桁架模板支架、,苯板外墙保温、sbs改性沥青防水、塑钢窗、地暖等。“四新”的出现,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更加严禁、先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目标。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我国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财务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计划编制与修改、指标分析与方案分析、钢筋的统筹下料等,目前计算机利用很薄弱,影响了高效、低耗的实现。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进度控制上。施工组织强调有目的、有秩序、有系统地结合起来,而管理强调管辖、控制、处理。目前施工只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而施工中的管理却被较严重地忽视,而这恰恰应是重点,质量靠过程控制,效益从管理中得到。因此,本次毕业设计计划重视这三方面的研究,争取有所创新。
本课题特点: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4264.55㎡,建筑层数为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0.70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该工程长度为49.75m,不需要设置伸缩缝,不必设置后浇带。施工缝可留于房屋中部,折线型,按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因为是坡屋顶,所以工程量计算较复杂。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1篇)篇二十一
毕业开题报告是大部分大学生都需要写一份的,这可以锻炼我们的各方面能力。其实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最欠缺的就是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过只要我们努力学习,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小编整理了一篇土木工程施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各位读者可以学习学习。
开题目的。
土木工程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由原始的伐木采石,建造出模仿天然掩蔽物的人类居住场所,到新时期的超高层建筑、水利工程、超高长跨度桥梁,土木工程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历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的理论、分析手段、施工技术、地基处理都有了更多的发展与突破。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经济飞速发展为土木工程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根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土木工程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土木工程发展意义。
土木工程的根本含义是征服大自然,通过人力实现自然界带来的效果。随着各项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桥梁、水利工程、公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土木工程是提高人类居住环境与交通的核心产业,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完善土木工程发展体系,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是土木工程发展的重点。人类需要良好的生存空间,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秀的土木工程技术将不断出现。
为了明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明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出土木工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设计摆脱了传统设计的缺陷,全面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环境、经济、安全等因素。新型材料、结构、工艺、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人类可以将土木工程的规模扩大化,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长,超高层、超跨度复合结构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土木工程设计逐渐向长、高、柔方向发展。土木工程设计建立在基础理论上,随着土建项目要求更加复杂,土木工程设计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只有及时吸收新技术,把握住新优势,才能使土木工程设计更加优秀。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受力、形式方面比较成熟。
施工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设备、工艺这三个方向,其中材料中发明了复合高强钢材、碳纤维、玻璃纤维、双层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铝合金、节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材料在许多建筑中得到应用,也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工程实施设备更加自动化、科学化、机械化,通过新型施工机械,可以使大规模土木工程得以实现,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在城市地下工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明挖、暗挖、盖挖、盾构、沉管、冻结、注浆等工艺技术,为地下空间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在理论、设计、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新型结构、新型材料、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完美结合,帮助土木工程收获更大的成果。
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城市与超大型城市数量飞速增长,人们对生活空间的作用提出了许多要求,寸土寸金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基数,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建筑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城市飞速扩张的同时,不仅仅对生存空间提出了要求,也对电力、能源提出了许多要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我国建设大型公共土木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我国能源分布较广,一般在西南地区存在较多的能源储备,所处地区地形特征较为复杂,并且山区、高原、丘陵等环境较多,导致资源开发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大型土木工程建设速度,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采取大跨度桥梁与隧道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从以上几种发展形式来看,未来的土木工程将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能源运输等工程之中,通过大跨度桥梁与超长隧洞,改变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实现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通过精密的理论研究、新型工程材料、先进施工工艺,实现大跨、复杂结构、高层的土木工程建设,逐渐将大型土木工程普及到工程建设中,这就是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结语:。
我国土木工程部分领域已经在世界中名列前茅,但是土木工程理论、设计、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水平,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土木工程技术,合理运用土木工程技术,实现经济腾飞发展。在未来的土木工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探索与研究,也需要加强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实现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