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月期间,各部门将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下面是一些质量月总结的实际案例,通过它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总结。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一
推动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有课程、师生素质、考试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作者:毛国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刊名:科技致富向导英文刊名:kejizhifuxiangdao年,卷(期):2010”"(6)分类号:g75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考试改革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二
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牵动全社会的大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院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体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院的社会声誉,制约着我院的生源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学院加大了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强化了就业指导,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地就业。作为高职学院的我们,不仅要积极响应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就业精神,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特点,努力打造学院的品牌,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xx年学院有艺术设计(陶瓷方向)、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营销与策划、商务管理等11个专业毕业生313名。截止12月份,毕业生就业302人,就业率达到96.49%。基本上完成了学院年初制定的目标。
(二)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一把手”工程,由主持学院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学生和就业工作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生处、教务处、实训部、各系负责人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召开就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经过各系、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强化就业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各系、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形式,对15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德化周边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在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教学的同时,还邀请有关专家到学院举办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求职自信心和就业的主动性。同时,学院举办了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近30%的学生参加了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合理定位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
(三)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州泉,厦门等地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学院根据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和就业方向,于20xx年12月19日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组织邀请了20多家用人单位来招聘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与德化县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及时提供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免费发布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努力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建立了就业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发布招聘信息,做好与有关人才网站的链接;加强就业信息收集与管理,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网上招聘,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20xx年,共提供近1200多条网络就业信息。
(五)强化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我院严格落实高职学生学期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与德化36家大型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大是学院实践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六)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推动就业工作
落实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我院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目前能够开展12个专业技能鉴定,基本涵盖了各个专业,为落实“双证书”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职毕业生,帮助其按规定申请相应的鉴定补贴。
2、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不平衡。有些技能性强的专业就业较好,对一些就业对口比较窄的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毕业生就业后的流动性较大,开展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有一定困难。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三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首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以充分的教育自信和冷静的教育自省为主要基调,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在国家数据库、评估认证报告和系列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力求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客观全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软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这些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需求适应度。
满足社会人才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引领能力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3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得到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中西部高校增量明显,高职院校占居“半壁江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趋于理性,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国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科技成果绝对量维持较高水平,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等都占据了全国70%的份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大户”。
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够。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新四化”人才等一流人才培养不足,创新团队匮乏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创新不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不畅。一流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高。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对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够。
2.培养目标达成度。
高校分类培养多种多样人才,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各类高校开始理性定位、注重特色发展,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各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因地制宜找准办学定位,各显其能特色发展,立足实地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各司其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多样化人才,改变了以往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体系。
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等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的“组合拳”有突破、见成效。围绕“怎么去培养人”,国家高密度、大强度出台重大综合改革计划,推动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等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的一套“组合拳”取得新进展,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初见成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对人才培养的“短板”现象应有足够警觉。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缺乏制度保障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空间还比较有限,尚未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招不多。全国高校各类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总体较高,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放松毕业要求、毕业生“用所非学”等“短板”现象,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警觉。
3.质量保障有效度。
多主体内外结合公共治理,多形式监测评估行之有效。
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系列行政举措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政府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指导、不断完善制度和实施质量工程、设立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切实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优势。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公共治理新格局。教育部顶层设计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第三方”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建立“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初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各类监测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行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合格评估兜住质量的“国家底线”,审核评估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专业认证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国际评估鼓励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促进高校自主办学、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发布质量报告,提高了质量监测评估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国家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和质量标准不健全,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亟待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资历(各级各类证书学历学位)框架还不健全,高等教育各类质量标准尚处建设之中,对高校办学绩效评价和参与国际监测评估项目不够重视。全国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监测评估缺乏统筹协调和相互衔接,迫切需要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并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4.办学资源支撑度。
教育经费校园设施极大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井喷式”增长,高校“硬件”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与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了近5倍;从到20,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各类高校“硬件”建设投入呈现“井喷式”增长,从办学条件到校园环境,从教学资源到科研设施,高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壮大,层次结构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巨大。到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06.5万人增加到233.6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专任教师从42.6万人增加到153.5万人(净增110.9万)。专任教师中50%具有硕博士学位,青年教师(45岁以下)超过70%,全国整体教师队伍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全国高校生均经费仍然不足,生师比居高不下,大师级领军人才比较匮乏。不同类型高校生均拨款存在差距,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达到国家标准(1元/生)。高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实践教学设施相对紧缺,并且从高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来看,近两年高校教育经费比例略有下降。全国高校生师比偏高,初中级职称教师约占80%比例,高校中大师级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比较匮乏。
5.学生及用户满意度。
全面关心关怀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及用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硬件”超过“软件”、师资素质超过教学质量。各类高校通过加大人员、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制度保障,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体验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总体上看,学生对学校“硬件”的满意度超过对“软件”的满意度,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超过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高校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努力关心关怀学生和强化学生就业工作,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不同类型院校存在不平衡现象。在“985高校”和“211高校”,学生对于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教学水平的认可度;而单纯从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而言,“211高校”和“985高校”反而不如一般院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比例较小。不同高校就业率不平衡,“985高校”“211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方面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比例较小,综合素质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基本认可,不同类型高校存在较大差别。业界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比较认可,但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也在不同程度存在脱节,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创业实践能力,重视发挥用人单位的评价结果对高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
6.放眼全球看质量。
与国际质量保障主流比肩而行,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中国要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亟待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前30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得益于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要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制胜法宝仍然是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是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然路径,必须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扎扎实实把提高质量举措落到实处。
注重质量是高等教育时代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被淘汰出局。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向全球昭告,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谁就将被淘汰出局。“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这是时代命题,也是历史使命。
国际三大新理念指引方向,与世界比肩迫切需要“三重”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培育质量文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竭力推行的三大先进理念。中国走高等教育强国之路,质量保障迫切需要实现关注重心由“教师”到“学生”、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建设重任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三重”转变,并切实加以落实、落地和落细。
国际两大新举措“外推内引”,中国标准中国模式渐领风骚。国际组织推行“国际实质等效”质量标准和“高校优秀实践”示范引领,内外结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国际“尺度”参照,但不是被动接受国际评估。中国特色的“五个度”质量标准和中国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实践模式”得到国际上高度认可,要从战略上大力宣传推广,尽快掌握国际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规则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尽快实现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国际两大新方法开创监测评估新时代,中国首创“数据平台”广受瞩目。周期性评估和基于大数据常态监测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一种全新模式和潮流。中国建立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数据平台”,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类质量报告,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创举,得到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评价。
中国质量需要充分自信与冷静自省,以开放和创新加快强国建设步伐。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大到强,必须增强高等教育质量的充分自信和冷静自省,并把提高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必须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用“国际实质等效”标准助推中国质量提升;必须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真正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四
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高等教育面临着较大变革。教育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提高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如何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教学质量管理,以提升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教育学者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设计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框架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
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多数高校学生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时,情感色彩较浓且存在代别人评价的现象;第二,学生作为单纯的评价主体,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缺乏合理把握,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公允,而这种有失公允的得分反而成为考核高校教师教学情况的关键指标;第三,有些高校实施了教师督导听课制度,但教师督导的对象往往是上一年度评教差的教师或将要晋升一定职称的教师,督导对象普及率低。如何借助一定的网络,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学生评价的弊端,突出教学质量的多主体评价,增强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公允性?可适时发现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举措,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如何对评价主体进行图像或指纹的识别,启动电脑程序将评价主体的基本信息与电脑储存的信息进行比对,避免了评价主体冒名评价的弊端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改进的.重点。
二、多主体参与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借助校园网或internet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根据图1所示,评价主体包括督导组评价、学生评价、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自评。用户端模块包括督导组模块、学生评价模块、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模块、实习单位评价模块、学生家长评价模块和教师自评模块。多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时,企业用户登陆管理企业及其用户信息,根据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督导教师登陆管理高校信息,核实评价者身份,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对教学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学生评价群体登陆平台,选择待评教师及课程,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授课教师登录自评系统进行评价。
三、利用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
收集校内评价主体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其特征还包括依据评价主体识别卡或指纹的信息,如通过人物图像识别系统,人物图像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评价主体的人脸信息,对评价主体的身份进行核实,把确认的评价主体信息发送至教务部门的电脑终端的数据存储器中存储;通过指纹识别系统前期进行指纹图像获取,对评价主体指纹信息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比对等模块,对评价主体的身份进行确认。对校内评价主体安装所述头像或指纹识别机在所述评价主体使用的指定电脑显示器上;对校外评价主体通过认证模块验证用户端的登录请求,通过命令分析处理模块,用户端发出请求后,侦听用户端请求,根据用户端请求的不同类别向不同的数据模块发送请求信息。督导组、学生、教师自评借助校园局域网完成,评价主体的电脑终端与所述学校职能部门的电脑终端通过局域网络连接,电脑终端连接一个学生卡、教工卡读码器或通过身份证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借助指纹识别技术或无线映射识别技术(rfid)进行指纹或头像识别,读码器主动或者被动读取学生携带的识别卡的电子标签中存储的评价主体的基本信息,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通过局域网发送至电脑终端的数据存储器中进行身份比对、核实。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和家长评价可借助电脑和手机登录网络,通过单位授权的登录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并进行身份确认。企业用户登录企业评价模块,企业评价模块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模块与录用实习生企业模块。
四、突出评价主体评价参考信息的存储性。
为改变传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涉及不全面,评价信息反馈滞后的现象,节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时间,利于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判断模块主要任务在于对认证模块信息进行核实的基础上,根据评价主体的请求,进入对应的数据管理中心分模块,数据管理中心模块,主要对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获取和信息存储。本文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评价框架包括评价主体对应的多台电脑终端和至少一台教务部门的电脑终端。通过上位机对在校生表现存储、教师表现存储、毕业生表现存储、实习生表现存储的存储单元,依靠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为评价主体提供评价的便利。教师授课过程中,借助装有上位机和无线通讯设备的pc机,教师通过上位机进行点名、提问,并对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记录;教师借助上位机进行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学生平时表现的参考,如图3所示。上位机根据学生身份证号对学生进行识别,上位机对评价结果进行存储。教室安装适时授课监控录像,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监控,通过存储单元的建立使评价主体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据可查。评价主体评价后的数据通过通讯接口将多个控制器/分数据管理中心的信息传送到电脑后台,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数据统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通过数据通讯网与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总之,本文建立的评价系统扩大了评价主体的范围,注重授课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企业与高校紧密结合,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对企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并提高企业、家长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使学校教学质量与社会需求实现良性互动。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五
10月下旬起,我部门开始强化现场检查,就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进行复验,通过这种强化性检查给业务部门施加压力,使现场管理及服务品质明显提高。
2、实施内部审核
我部门人员虽为万达集团老员工,但却是本商业管理公司新人,对商业项目的特点及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基于此,部门成立初始,在公司总经理的正确指导下以内部审核作为切入点,利用5个有效工作日基本摸清了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查出86项问题,发出47份《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综合形成《内部审核报告》,并对纠正结果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验证,确保了内部审核程序的正常关闭。
3、优化管理体系
通过内部审核、月度检查、日常抽查以及突击检查等品质控制方法的实施,理清了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9月下旬起利用约1个月的时间,组织公司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部分管理人员动了起来,而且使各部门管理者更加熟悉体系文件,更加清楚管控要点。此次对过于繁琐的文件、流程及表单进行了简化,对不适宜的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正,对于工作中的'盲点进行了补充,对不健全的体系文件进行了完善。总体来说,共增加了6个文件及50个表单,修改了46个文件及26个表单,删减了6个文件及35个表单。
4、实施管理评审
10月21日,在公司管理体系优化工作结束后,协助总经理组织召开了本年度公司管理评审会议,综合第三方组织的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公司在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较低的服务项目的改进情况、商户及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情况、商户的报修及处理情况、管理体系的优化情况等诸多方面真实数据作为输入信息,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本年度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此次会议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评审依据,并最终形成了管理报告。
5、配合监督审核
10月23日—25日,迎来了认证公司对本公司管理体系通过认证以来的首次监督审核,我部门全程陪同并全面配合了此次审核工作,并据审核意见向责任部门下发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且将按期限验证纠正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三、工作亮点
1、建立了三级检查机制,使品质控制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2、通过对管理体系的优化,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理顺了管理要点,修正了环境管理策划的原则性问题,将原适合于自管的保洁服务策划文件修正为真正适合对外包方的管理。优化后的管理体系更具适宜性、可操性及实效性。
四、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想法
尽管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部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深知距离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具体如下:
1、品质控制机制虽然得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加强对各部门自控能力的检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
2、作为总经理直管的唯一部门,对于公司例会中形成的决议我们的跟进工作做得还不够。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并已经开始行动做好此项工作。
3、作为品质控制部门,由于之前几个月业务繁忙,对于现场的日常检查较少。但是任何理由都不能作为借口,今后我们会平衡好各方面工作,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管理及服务品质的监控上,从而真正能够做到替总经理分忧。
一、目标
二、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需要各部门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制造部
(1)请加强对产品的质量自检工作,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4)请加强对现场的5s维护,确保现场整洁、有序,保证物流通道的畅通以及所需物品的即时获得。
2、技术部
3、 供应部:请加强对合格供应商的评价和控制,以确保原辅材料的品质。对于出现多次质量问题且无明显改进效果的供应商,可考虑另外开发合格供应商。
4、 质量部应与各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起到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作用;
10、 中层以上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达成共识,按照体系规范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才能做好,希望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公司2015年的质量目标!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六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基于民族团结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针对学习主体所开设的民族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可以看作实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要素,视为内部研究的主要对象,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传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改革发展的理想目标。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中特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6).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梁庭望.古壮字结出的硕果――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初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
作者:金乾伟王俊娜喻国伟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七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起源较早,至今已有近4的发展历史。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干预、地方分权、学校自治的管理体制。美国较为完备高校的管理体制促进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拥有世界上公认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众多的一流学府,美国高等教育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特征,希望能够给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启示,借鉴吸收其管理体制中合理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启示。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组织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管理内容、管理权限的划分等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在探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特征时,应以这个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在该国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依据。为此,根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前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可分为权力集中型、权利分散型、集权和分权集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是典型的权利分散型。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一)地方统管。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也不例外。美国虽在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但教育部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指导和咨询机构,美国宪法将所有的教育权利授予各州和其下辖的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联邦政府不得利用中央权力去控制各州教育的发展,也不能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等学校都必须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和指导。美国高等教育由地方统管。州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管理,对州所属高校的规划、教学和人事制度、财政拨款等方面施加直接影响。
(二)大学自主。
美国的高等院校都拥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在招收学生、课程设置、聘任教授、调整专业、财政开支和筹措经费等方面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决定性。但美国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大学的校长可以独揽大权,相反,美国的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美国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决策机构,是高校的法定代表机构和最高治理机构,也是治理结构的核心。美国高校董事会可直接介入大学的运作管理过程,校长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全权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正是这种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美国高校自身的办学积极性,确保了高校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地做出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蓬勃发展。
(三)社会监督。
美国是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政府对高校只进行原则性的指导,美国的绝大多数的大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为此,对大学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在美国,对大学的办学效益的监督和调控是由社会民间组织进行的。这种社会民间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全国性的专业学科组织对大学进行单一专业性或全校综合性的教学质量水平鉴定;另一类是由若干个权威性较高的民间学术机构联合开展问卷调查屏蔽,对各校专业学科之间的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来促进各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分权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同,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几经改革,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和问题。其表现为:。
(一)政府对高校的管理高度集权。
在我国,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对高等教育统得过多,管的过死。高校成为政府的隶属部门,高校的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国家行政机构,而不是学术机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中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健全统筹有力、权责分明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高校缺乏自主权。
我国高校自主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手中。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自主权得到一定的落实。但是,由于长时期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影响下,政府机构对高校的管理活动仍有较多的干预。
(三)教育资源投资渠道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政府投资为主,教育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教育投资渠道单一,缺乏社会和个人的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对政府的依赖,也抑制了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
三、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启示。
要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此改革和优化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要扩大我国高校的自主权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包管过多、统的过严的现状,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主动做到简政放权,将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高校,使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实际的管理主体。但在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同时,应确保政府对教育的宏观监控,政府应对教育进行预测、制度设计、总体布局和规划等。
(二)加强高校立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基础在于教育。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公共事务,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法治化管理就势在必行。加强高校立法,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社会和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加强我国高校的立法工作,用法治手段确立整个高等教育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制定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其中可以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来规范高校自我治理的运行机制。
(三)拓宽高校投资渠道。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教育投资渠道单一,导致了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从而缺乏必要的自主管理权。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拓宽高校的投资渠道,改变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国家要积极地鼓励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要实现高等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在高等教育投资来源上,国家不能一直占大头,高等教育投资由于其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其来源渠道不仅可以扩宽而且必须扩宽。
(四)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
我们强调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之一,社会力量在高校的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点可以从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得到很好地验证,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中,社会力量却很少参与其中。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社会化的体现。在发达国家,社会力量通过各种咨询委员会、评估机构、董事会等介入大学治理,发挥咨询和监督的作用,并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力量在大学治理中参与和监督的缺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显著的缺陷。我国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并激励其对大学的办学效益和运转进行有力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邬英英.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探讨[j].2010(1).。
[2]谢伟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动向对我国的启示[j].(4).。
[4]朱维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途径[j].2014(3).。
[5]张立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2013(6).。
[6]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0.。
[8]王绽蕊.高校治理比较与改进[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6).。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八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又很艰巨的职位,她起到了一个传授知识和育人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则是体现能力和价值的时候,虽然我是非师范类的学生,但是,我仍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当一下老师。记得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曾写过:我们可以将教育学定义成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祖母与孙子女在一起的某种际遇。教育学就存在于我们每天与孩子说话的情境中,教育学就存在于我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方式之中。简言之,即成人和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之间的实际活动的关系。鲜活的文字表达,不正告诉我们,教育学不是陌生的实物,不是在静谧的教科书中,不是在遥远的记忆中,她就在身边。我们,一直被教育学拥抱着。教育,孕育了教育学;教育学,反哺着教育。
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处于中心地位,以文化知识的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过分的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简单的茶壶和茶杯的关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巨大变化、受教育者又是一个个富有思想和独特人格的生命体、加之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等等,就必然注定教师角色的多样性。虽然教师角色多样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应如何把握和清楚地认识教师的这种职业角色的多样性,而不至于又一次的陷入教师角色“单一性”的泥淖中。
随着更深入地学习高等教育学,我一直有个疑惑,教育学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曾经也找了一些资料,听说这是教育学界一直未能对此给以明确的答案。有的学者讲:如果一门学科不能以清晰的方式呈现自己,则说明它对自己的使命和发展前途还不明朗。教育学要获得进展必须在定义上打破传统哲学套语的习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因此,走向生活是教育学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只有在回答生活的提问后教育学的地位才有可能获得提升。鉴于此,他们提出假设:如果说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增进人类智慧的学问,那么人们就能够对教育学产生一个比较鲜明的感觉,而且能够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切点结合起来,从而也能使人们一下子把握到教育学的本质所在。确确实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摸不透生活本质而烦恼,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而感到空虚和失落,为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而彷徨,为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大费踌躇,总是感到子女的行为太不合意,又不知道如何着手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理应是教育中最为关切的问题,教育学应该为此提供满意的答案。所以使教育能够为生活提供意义的指示应该作为教育学的根本问题。
同时,教育的传播者又得通过教师,教师担负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重大作用,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者与学习者相统一的角色来看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习者,一个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成长的学习者,通过平等地讨论和对话,表达自己的教育认识,吸纳学生合理的教育见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同时,也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于讨论、对话、商讨、沟通、质疑、批判的过程,不要把课堂搞成一言堂,同学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课堂生活的主人,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不知道,以后的我,会不会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对于一名老师的崇高敬仰,永远不会改变。
时间总是匆匆即逝,如今回首学习教育学的过程,我依然会心一笑,那是一段快乐的旅程。虽然只有仅仅十几节大课,但是,身在其中,享受其中,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这将是打开视界的新起点。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既要“教书”又“育人”。?学习《高等教育学》能让我们更好的掌握教育科学知识认识教育规律学会一定的技术方法培养专业思想等方面都有切实的帮助对于提高我们的素质水平?以及教育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并掌握这一门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九
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政策要求,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开拓创新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要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1]。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整体,其构成主要包括保障目标、保障主体和保障客体等[2]。
保障目标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定位于通过监督、调控、指导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需求,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保障主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保障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发挥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作用。
保障客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在我国,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机构,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自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很快。从1993年到,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有80多所高等学校申请参加了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估,其中已评估了13所高等学校。,国家教育部又对全国25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试点工作[3]。
2月,教育部在《20-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措施,在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以政府行政性评估为主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虽然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立法滞后,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
我国在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至今除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一部行政法规外,其余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规中的零星评估条款。《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中关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不适用于新时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二)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政府对评估工作进行独家控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完全是行政性的政府行为,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4],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评估活动封闭。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有很强的封闭性,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评估失真。
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规律不同,评估人员大多也并非专业出身,使得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全国几千所高校准确、全面的质量信息,会引起评估结果的失效,乃至决策的失误。
3.评估效率低下。
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带有明显的权威性。高校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能消极地接受,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专门性评估机构是一种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一种既定利益而不愿委托给社会机构。专门性评估机构要解决不少“生存”问题,例如接受委托问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评估市场开发问题等,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形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评估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评估市场,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质量保障机构职能重叠,设置分散。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有些组织之间在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而且,国家没有统筹规划专业评估机构的设置,没有按大区设立评估组织,使得专业评估机构多而分散。另外,无论是政府评估机构,还是各专业评估机构,其专业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强。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立法,使评估和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政府、社会与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加以界定和规范,从法律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出很大的行政依附性。对此,政府应转变职能,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财政拨款资助、组织评估检查等非行政指令性的措施来发挥作用,逐步建立起独立于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5]。
(三)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发展中介性评估。
发展中介性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评估中介机构要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评估信息网,积极开展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探索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评估机构的特色和专业优势[6],坚持独立性与公正性,树立权威形象。
分工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有助于节约评估开支,减轻多重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应分别建立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性评估中介组织,分别领导、组织和协调相应范围内的评估活动,实行分级设置、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职能,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责权分明的外部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只有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
[5]许建领.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向与建构[j].高教探索,.
[6]方鸿琴.新形势下高教评估中介组织体系的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社会需求、入学对象、办学机构等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疑虑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增长时期,一般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现象。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能否避免以”质量滑坡“为代价,人们普遍感到担忧。其二,许多人仍然习惯于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他们存在双重疑虑:既对那些”似乎不象大学“的机构能否承担高等教育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心存疑虑,又对那些从传统标准衡量似乎断难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否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心存疑虑。其三,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如果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可,高等学校”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就提醒我们,在质量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功与否和社会的稳定大局。
一、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业已形成的共识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问题,人们已经有许多讨论和探索,目前取得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也必须多样化。不能再用精英教育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去衡量和评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大众化阶段仍然应当培养社会所需的”精英人才“,即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例如象爱因斯坦那样的`基础研究人才,象比尔・盖次那样的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领军人物,以及经过实践磨练之后有可能成为卓越的思想家、艺术家或社会活动家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能影响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入985程和部分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稳定本科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3)要想方设法,保证基本的教学条件,稳定日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内涵的提高和软件的改进,防止大规模扩张可能导致的质量滑坡。
二、尚未引起重视的、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变化和问题(1)传统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诚如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所言,是那些”处于已知和未知之间“、”常人的智慧难以把握“的”高深学问“。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的外延拓展,内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将要求不一,跨度更大,部分本科院校和所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培养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而不再是造就专家、经理人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临近,由于企业知识、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所有社区学院、短期大学和部分本科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企业的”高级蓝领工人“或一线管理人员。而我们的学生及其家长,有关院校的教师和校长等等,尚未意识和重视这一正在发生的变化,或者尽管已经看到然而仍然难以接受这一变化。
(2)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其模式与方法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法学领域,培养一个法学家和培养一个法官或律师,其质量要求和培养方式与途径是不同的;同样,造就科学家和工程师、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等等,其质量内涵和培养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而计算机软件专家和计算机数据录入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就区别更大。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观核心的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序列问题。
[1][2]。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一
1、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目前,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心,而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质量监控则下放给省级教育厅监管。尽管各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手段较多,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省监管手段差异较大,造成我国各省高等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还不系统,不完善。此外,教育评估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来有效监控高等教育,从而引导和提高各高校积极提高自身教育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教育评估往往流于形式,出现检查多而惩戒少的怪相。
2、政府的监控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政府往往是评估机制的制定者,但在这种自上而下的监控规则中,对于政府自身监控行为的约束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实际监控过程中,政府监控内容的非具体化也导致政府监控行为不稳定,且由于各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统筹协调,导致其实际评估内容趋同重叠,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我国针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再评估机制目前尚未形成,教育部最新颁布的相关文件也为提及“再评估”的'要求,各地方教育主管机关也未将其视为自身职责。
3、政府的“运动员”和“裁判员”双重角色影响监控的公平性。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为公办院校,因此,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一方面是高校的所有人和出资人,另一方面也是监督高等教育的监管人,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重叠身份导致我国高校质量评估过程往往流于表面。而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质量的监控者和高校的所有者是非一致的,这也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政府这种既当管理者又当评估者的双重角色必将受到极大约束,如受制于上下级体制,评估过程检查多和惩罚少等,长此下去,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效果将大打折扣。
4、高校自身对质量监控缺乏积极性。现行监管体制下,政府着重加强对高等院校的约束和规范,高等院校只要按评估文件下达的指标管理就能通过评估,评价高校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看该校各项指标是否“合规”。因此,政府的着力点主要是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或质量评估体系,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各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文件指标的内容来做,但在实际评估实践中,高校往往有一段较长时间准备迎评,这个迎评过程高校更注重的是通过评估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高校并无主动性去真正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而是被动接受评估,为了取得较好的结果,不惜数据造假,瞒天过海。据调查,70%的高校在接受本科评估前对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突袭加强。
1、进一步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中的角色定位。事实证明,政府刚性监控是必需的,但若过严将限制高等院校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弹性监控容易造成形式主义盛行,鉴于此,有学者提出,政府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比政府刚性监控更有效,因此,随着我国大众高等教育的普及,采取适当的市场化手段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笔者认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搞市场化条件还未成熟,政府的行政监控仍然是主体。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高校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已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完全靠高校自身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不现实也不可行。依靠社会监督,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并给予高校适当的办学自主权才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可行之策。
2、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绩效的评价制度。无论是高校自身的内部管理,还是政府教育主管机关的外部评估,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实际效果是审视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教育质量评估评价制度,一是设计出一套衡量监控效果的指标;二是在操作过程中适当修正监控模式。政府主管部门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内容、监控手段都应建立具体的制度,包括监控的原则、目标、程序,都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文件形式公开,做到监控程序阳光运行。
3、构建科学的质量监控系统。从历史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仍然过于僵化,经验管理较多而科学管理较少,这种在不同时期随社会发展变化的决策方法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管理科学也应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次。具体管理过程中,应在实践中积累质量监控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明确明确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标准,并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当然,机制的建立既要符合我国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也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现状。此外,在监控手段上,应进一步丰富评估手段,加强教育分类指导,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的,不断提高政府评估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4、加强高校与政府之间双向信息沟通。及时有效的获得高校运行的各种信息,是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基本前提条件。但由于信息采集失真、信息公开度低和高校利用信息资源积极性不强等原因,我国尚未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与高校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尽快建立政府信息网络,加强政府与高校的信息沟通;二是完善信息收集制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数据基础;三是要优化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政府教育主管机关应在信息沟通的基础上,组织高校内部监控机构专家组,进一步加强高校自身监控机构的建设,专家组的设立应遵信代表全校基本利益的原则,所有专家不能来源于学校院系。政府也应对高校专家组给出的监控结果给予充分尊重,并对高等院校的服务承诺和资源进行匹配,使高等学校的服务承诺能够得到实现。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二
摘要:在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语境下,应用型财经院校须确立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构建与自身规模、目标相一致的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的内涵基础上确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语境下实施错位竞争,才能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质量观应用型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确立科学质量观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至今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的过渡阶段。随之我国高等教育在量和质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办学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这样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管理体制等要素与精英教育阶段形成了较大差异,与之相应的质量标准也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也不能以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而要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质量标准,要纠正“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不顾质量或降低质量”、“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将不再成为高等教育了”等偏激认识,从而建立大众化语境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质量体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走上多样化、灵活化、可持续化的道路。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和发展坚持发展速度遵循“适度超前”、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在大众化进程中保护精英教育等三大原则。因此,这就对应用型财经院校如何使其教育在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钟摆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多元质量观语境下应用型财经院校如何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观。
多元质量观实际上表明,大众化语境下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并存发展。即总体而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或科学家这一精英教育的任务,大量的专业性、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大众教育的任务,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宽厚理论基础的不同层次的工程师、经济师、临床医师、律师、教师等人才,职业性技能型的高职院校则承担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应用型财经院校应强调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其主要任务显然是培养经济、管理领域的一线经营与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强调的是职业针对性,其主要任务是为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等转换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式以及生产具体物质产品的技术人才、智能操作人才和直接面向客户的初级服务人才。
基于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经济、管理领域的一线经营与管理人才,应用型财经院校就应坚持“社会导向”的原则。在具体的办学模式上,可以借鉴美国19世纪70年代与农业部门联合设立农业实验站推广知识、20世纪50年代与高科技企业共同开发“硅谷”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逐步增强社会适应性。另外,为满足现代社会校企联系加强的要求,应用型财经院校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把握办学“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主导方向。
在价值目标层面,应用型财经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张扬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当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数量增长与质量不高的矛盾、单一化质量观与多元化质量观矛盾、质量的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时,应用型财经院校更应处理好这些矛盾,需要树立首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再培养业务技能过硬的专门人才的理念,要树立强调社会责任、创新、效能并满足国家、社会、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的质量观。
在教育的理念层面,应用型财经院校确立质量观要与自身的所属层次及类型相适应,要树立着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在总体质量观的纵向层次上定位为“以本科教学主体”,在横向层次上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诚如潘懋元先生所说:“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必须有不同的分工,研究型的大学要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要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财经院校无疑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过渡阶段和大众化阶段,应用型财经院校应在坚持“目的适切性”和“价值增值”两个原则基础上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并努力克服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招所带来的生均教学资源不足而影响教育质量,克服盲目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所应坚持的“学术导向”标准来指导自身办学的好高骛远倾向。
三、如何构建科学的质量体系。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控制好规模,要优化内部结构。就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实际位置而言,应用型财经院校宏观上要控制好规模、调整好结构、发挥好效益,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微观上要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的培养目标、充实的教学内容、高效的管理职能、鲜明的办学特色,并最终将这些内在的理念落实到办学质量、人才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上。
其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在推进教改的过程中,培养目标上要注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建设上要促进内涵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和质量提高;办学目标上要认真领会分类指导的思想,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再次,应用型财经院校的定位要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要增强社会适应性,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要着重于培育特色,重视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
第四,应用型财经院校推进质量工程应把握“专业建设是龙头、课程建设是核心、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是重点、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科学管理是保障、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根本的规律。要着力将市场需求大、专业力量强的专业建成特色品牌专业,要大力扶持市场需求大、专业力量弱的专业,要调整或逐步放弃市场需求小的专业。要重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系列课程建设,实现课程体系和结构的整体优化,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第五,应用型财经院校要培养区域社会经济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充实实验项目、创建富有成效的实习基地。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联动性和体系性,在项目设计上要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渗透与复合,在基地建设上要注重基地效能的发挥。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科学的质量体系。
科学的质量体系需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适应。大众化语境下,应用型财经院校要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多元质量观的要求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考核方式、管理规范等各环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与科学质量体系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首先,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应用型财经院校要注重搭建有利于吸引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人才平台,注重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要以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抓手,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高地,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应用特色型财经院校要明确多元质量观语境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的基本素养及其培养的基础,要确立适合自身层次及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即确立培养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在职业导向上具备较强的智力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再次,应用型财经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增强“错位竞争”与“占位竞争”意识。所谓“错位竞争”就是指高校要凝炼特色,与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错位竞争,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特色专业打造、服务面向把握、教学模式创新等层面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行业指导优势、区域经济战略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品牌、锤炼特色;所谓“占位竞争”就是要发挥好多年办学积淀,依托行业、依托区位,在同类院校中树立品牌,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第四,社会的动态变化对高等学校培养模式、目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大众化和全球化语境下,任何大学对此都要有敏锐性,对社会变化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要保持敏感。应用型财经院校更应对经济社会变迁保持敏感,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保持敏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格威狄・博格,金伯利・宾汉・霍尔著.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刘冷馨,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马丁・特罗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m].王香丽,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5]薛立军,尹庆民,主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三
摘要:病案反映了医疗行为的最原始状态,对医疗教育、医疗科研、医院管理决策、医院经营、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保险卫生防疫等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病案质量管理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医护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探讨了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全环节、全过程管理为手段的病案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管理主体多元化、质量管理全程化、质量培训全员化、质量控制全面化的病案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改进,最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循环上升。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四
传统的听课评课,听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有被评和下结论的对象。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它蕴藏了我们习焉不察的文化假定。
传统的听课评课,目标指向为献课者。有时,献课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得不到尊重。更有甚者,在大型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参与面广,耗时多,效益不高,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包括宝贵的热情和积极性。
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这样,用他们接受的方式,围绕他们更容易认同的内容和话题,讨论一堂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观课议课新文化及其实质。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一种说法,实际上词的变化就是文化和灵魂的变化。(列奥·施皮泽语)。
所谓观,强调用人的多种感官以及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特别是透过眼睛的观察,师生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会成为感受的对象。它更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味课堂。
所谓议,是围绕观课所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是一个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议要改变教师在评课中的.被评地位,以改进、发展为献课取向,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改进,求得发展,强调集中话题,深入对话,目的是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
可见,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悟课堂信息,围绕共同话题进行对话和反思的活动,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观课议课的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拓展更多的可能性空间。促进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发展自己。
三、观课议课的具体方法。
(一)以学论教。
观课议课时,应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情感状态作为焦点,以学的方法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教的水平,通过学生的学来讨论教师的教。以学论教要求把观课中心放在学生上,,重心放在学习状态上,提倡和追求有效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中的种种生成。
这就要求观课者要坐在学生中间,以获得学生学习的大量信息,要深入学习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切感受和体验。这样,在议课时才会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提出更有利于教师改进和发展的对话话题,真正达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正视问题。
正视问题,要求教师具有自我批评和反思的精神。因此,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便是问题。我们要充分尊重教师所存在的问题,议课时更要与人为善,坦诚相待。
(三)平等对话。
观课是捕捉话题,议课是进行对话。对话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必须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同情、倾听、理解。应把平等的对话关系纳入观课议课。
总之,从传统的听课评课到新时代的观课议课,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为我们教育人的教研教改,打开了一个敞亮的窗口。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五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教学质量观的弊端日益凸显:它过分强调工具论的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自觉。基于这些问题,学校应该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员教学质量观;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树立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观。这种全面质量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够促使学校人才培养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观。
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场以课程为核心的重大改革。这是一项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维度的系统改革,主要目的是适应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改革对每一所学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改革,更新观念,探索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是教育实践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其中,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既是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东北师大附中”)从20xx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高中阶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此为契机,学校全体教师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在实践中构建一种能够适应新课改和现代社会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地更新。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质量观所存在的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的矛盾也日趋显著。传统教学质量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过分强调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忽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传统教学质量观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其工具性,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升学考试为导向,对考试成绩的过分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种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从根本上排斥了“人”,排斥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导致教师、学生和家长唯考试论、唯分数论,这种观点演绎下来的结果就是升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唯一途径,分数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关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一味看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工具性取向,就会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视而不见,从而偏离新课改的轨道。
(二)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狭隘的质量观。
传统教学质量观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却走向了极端:太重基础扎实,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太重基础技能,导致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因此,在传统教学质量观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较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四种能力,即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传统的只关注教授知识和教学技法的教学质量观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形势,需要我们探索科学的、注重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三)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自觉。
按照传统的教学质量观。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鉴定、选拔上,即选拔优秀的教师、鉴定优秀学生。因此传统质量观关注的是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这一少部分群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依靠的是外部力量的驱动,而不是一种思想的自觉和行为的自觉。传统教学质量观的“选择”与“鉴定”功能不能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学质量的保障是被动的,教师群体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倾向等多种问题。
二、“三全”教学质量观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质量观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实践。因此,更新理念,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的、多元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观势在必行。20xx年以来,东北师大附中一直践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理念,探索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实践模式,其中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是建构了“三全一个发展”的教学质量观,“三全”是指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观、全过程监控的教学质量观;“一个发展”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现代教学质量观首先以学生为本,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一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从20xx年开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多元智能评价体系;从开始实施奖学金制度,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提出学生教育的三阶段目标,即高一实施养成教育,高二实施理想教育,高三实施成才教育;并将每一目标细化为活动,通过体验式教育、主体性教育、生命教育活动使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为了强调“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我们坚持“学生是学校第一顾客”,坚持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是学校信誉的决定因素,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这一理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在课程建设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首先,坚持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学生研究院。学校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潜能作为深层次的追求。学校成立科技创新教研室,设专职教练员,建设专业的航模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等,引导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学校注重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活动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设计方案、凝练成果,形成学生系统的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其次,承继传统与特色,坚持开设综合活动课程。综合活动课程是东北师大附中的传统与特色,学校的学军和学农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学校淬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的环境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每年高一新生在军营进行为期十天的军队实践活动,高二学生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20xx年,学校建立了多个社区服务基地,为学生的社会服务提供平台。学校社区服务课程主要包括: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社区环境建设活动、附中志愿者活动、爱心活动,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再次,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特色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东北师大附中设置了学校指导类选修课程和学生自主性选修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教程、成长导航、综合实践活动、现代人文视野、社团活动课等五门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确定为学校指导类选修课程;在自主选修类课程中,学校开设基础类、拓展类、活动类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教学特长,建立学校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及管理机制,同时积极引进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出台了《东北师大附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教学及管理规定》。从20xx年9月至今,学校累计开设校本选修课226门次。
20xx年,学校在已有的多元智能评价和奖学金评价方法基础上,采取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制订了《东北师大附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经过一年半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学校将在下学期根据新的课程发展规划,制订与选课相衔接的绩点学分制,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素质状况和个人特长,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面向全体师生,树立全员教学质量观。
全员教学质量观是指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都积极参加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来,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
学校在宏观上树立“大教学质量观”。所谓的“大教学质量观”是指涵盖包含教学、学生教育、科研管理、招生及升学指导和行政后勤等学校全方位工作的质量管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不仅仅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单一的教学管理环节,而是强调学校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精细管理。学校定期举行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各部门质量汇报会,学期初校长和主管副校长要向全校教师提出工作目标,部署学期部门主要工作;学期中主管学生教育和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层主管要向全校汇报基于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运行成果;学期末校长及主管副校长要向全体教职员工汇报学校总体工作运行情况,以此构成一个有效果、有效益的质量管理循环链,使学校各项工作在全体成员参与下规范、高效运行。
学校在“大教学质量观”指导下,明确规定每一个处室、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科教研室、每一个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下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明确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的主要工作。学校在开学期将与全校教职员工共同探讨学校教学目标,形成全校合力,努力达成目标。
学校在微观层面的管理中强调专业化管理,要求参与质量管理的每一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包括教师、教辅及后勤人员。学校每年七月进行教师专业化考核及岗位竞聘,每年十二月进行职员工人的专业化考核及岗位竞聘,以此强调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观;同时以评促发展,使教师、职员和工人通过目标确定和质量考核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为了实现全员质量管理,东北师大附中通过教师的分层培养、分层遴选及评价等策略,激发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教师和员工都能精神饱满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学校建立教师发展规划,将教师发展分为学习期、成长期、成名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依据教师的专业和个人素养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培养计划,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确立不同的激励机制,使全校不同发展特点的教师都能保持工作激情与发展动力。
首先,学校以青年研究院为载体,为青年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学校聘请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专家组成青年研究院的顾问委员会,通过专家讲坛、项目合作等为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师论坛、教学百花奖等教研活动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力量;其次,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等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科研专设项目研究营造学术氛围,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教学思考;最后,通过多元化的校内荣誉教师评选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发展途径。20xx年以来,学校设立“名师工程”,共分4个层次:学科首席教师、学科标兵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新秀教师。学科首席教师共评聘6届27人次,标兵教师共评聘3届94人次,骨干教师50人次,新秀教师40人次。这4个层次荣誉教师的遴选为全体教师提供了空间,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的激励模式下寻找着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充分发挥教师全员管理功能的同时,我们提倡学生参与到学校的质量管理中,让学生自身树立质量意识,真正把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每年学校实行学校、年级、班级干部竞聘制、轮换制、评议制,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使全校达到50%以上的学生做过学生干部;学校建立年级教学中心组,至少吸收两名学生代表参加;建立年级学生分会,加强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建立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和各层次学生代表参加的班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讨、决策、落实班级工作;培养学生组织学校的各项大中小型活动,从中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树立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观。
质量依赖于教学全过程,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在宏观层面,为保证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开发网络化的教务管理平台,制订电子版的质量管理手册,设立专门的网络信息中心制作学校教务、课程、教师发展等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有效互动。
学校课程处可以通过平台指导学生选课,指导教师进行学分认定,指导家长查阅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作业的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和学业评语,教师、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有效交流;学校的教学处可以通过平台对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及教师的命题、批改等情况进行分阶段监控与检查;教师发展处可以通过平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等成果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教师的个性化成果及教师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与指导。
在微观层面,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细微环节的管理与研究,并在一些层面作了有益尝试。为了保障课堂教学微环节的质量,学校在系统学习课堂观察理论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基于有效教学的课堂行为系统研究。在学校具有传统特色的教研活动――第26届教学百花奖活动中,我们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载体,开展学科教研室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研讨。这是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研活动效果的反思而开展的一种专业化的听评课形式,共有3个学科6位教师作了汇报展示课。3个学科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与了课堂教学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共有30位教师代表观察小组作了不同视角的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省内外1021名教师分享了此次教研活动。本学期,学校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课堂行为研究定位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上,通过对国际国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一种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的理想框架,用来指导教师的常规教学,规范青年教师的起点教学,并逐步与学科课程标准相结合,全面推进基于标准的学科教学。现在实验已经全面推进,学校所有学科教研室均以课堂教学观察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观察工具,实现课堂教学微观层面的质量监控和研究。通过这样的基于标准的微观研究,教师的教学思路拓宽、教学环节精细、教学过程严谨、教学反思具体,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四)全面教学质量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教育教学活动历来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也来源于人类社会活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地改变、更新,人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深化。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学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质量观同样也是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它需要可持续的发展。
进入课程改革,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质量成为学校的重要教学思想。因此,我们将“以发展为本”的质量观的内涵确定为: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即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与时俱进;二是学生能力多元发展,即通过教学和学习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多元的开发,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具有主观幸福感,具有与这个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全体教师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学校设立由学科教研室承担的“读书节”,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书籍进行研读,通过全校教师思想上的“洗礼”,保持教学思想的鲜活,保持教育观念与时代的同步性。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以新课程为主题的论坛,通过专家论坛让学校教师汲取到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学校骨干教师论坛使学校教师对前沿的教学问题进行系统反思,各学科教研室也从学科特点出发聘请专家进行针对性培训和研讨。同时学校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创设各种条件让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聆听专家、教研员、学科骨干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或专题辅导,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是融合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实践是在国际比较视野中基于时代发展的一种创造性的操作模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反思、专家的引领、校本的实践,而教育科研正是实现反思与引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校本科研是东北师大附中的特色,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关注微型课题研究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进入“十一五”,学校独立承担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两项、省级规划课题15项、市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32项,学校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走进新课程,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实践新课程、向实践要效率的重要举措。学校在新课程中重申“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问题即课题”的观念,引导教师逐渐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凝练成校本课题。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和根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和内容,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才能使学校发展走在教育实践的前列,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六
论文摘要:科技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社会因素。科技发展从人才素质的要求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质量产生影响;市场经济通过多种手段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文化时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方面产生作用;人口因素主要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科技、经济、文化和人口。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市场经济通过调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式等手段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文化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方面产生作用;人口因素主要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形成现代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主导技术以技术群落的形式出现;不同科技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融为一体;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发展加速化;人文价值取向复杂化。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从多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一)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融趋势比较明显。20世纪中期以来,分化为主的趋势渐为综合为主的趋势所取代。这一趋势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学生的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应有效推动多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交往空前频繁,各类信息共享,地球成为一个“村落”,这要求人们增强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的意识,增加信任,学会关心,谋求合作。
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之时,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冲击。科学技术发展的理性化特点,要求人们更为自觉地按照理性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自然的掠夺与征服走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培养的科技工作者要有人文关怀,自觉成为“科技人文主义者”。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质,具备将科技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从政治、经济、法律、生态、心理、伦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能力。
(二)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内容从统一使用教科书、内容相对固定、陈旧向着既要保证基础,又要不断更新,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发展。高校使用统一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但统一教科书从组织编写到试用修订再到被确定为统编教科书,必须经过若干年。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中的许多陈旧内容,占用了大量课时,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内容却进不了课堂。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农业、建筑业、材料、能源等各行业的传统模式,这就要求高校相应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此外,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高校教师们搜集资料、撰写书稿、准备讲稿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三)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手段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信息技术以其电子化和形象化的特点,为学生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与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培养。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校园、空间、地域的限制,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规模。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能在较短时间内,生动形象地传达大容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还能方便地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提问、做作业,教师答疑、布置作业,考试、改卷、提交成绩等都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参与过程控制等。
在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时代,人们凭借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就能享用终身,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人们的学习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所给予的并不仅仅是知识,从学校中获得的知识也许到毕业的时候不少已经陈旧。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会学习的人,拥有持续习的能力。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和各种电子数据库,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许多学校利用网络技术,把教育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高等学校不仅利用校园网给校内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降低办学成本,而且通过国际互联网向校外包括国外的各类学习者提供各类高等教育。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促使各高校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利用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制作高水平的课件,同时加强高校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共享。
(四)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管理自动化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学生学籍管理、学业成绩分析与统计、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可采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校园网络化管理、计算机网上招生和就业服务等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如在许多高校,每个大学生凭借校园卡可以查询全校课程的各种信息,能进行注册、考试、登录学分,凭卡还可以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和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
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质蛋的影响。
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任何教育都必须满足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调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通过人才市场获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只有合乎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被接纳,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按市场要求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地说,新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大学生掌握较宽的基础知识、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人才。据此,高等学校应努力将知识的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使自己提供的教育服务和科研产品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市场供求规律对招生与就业的影响,间接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从培养环节上可分为输人质量、过程质量、输出质量、系统效率四个方面,招生与就业直接涉及输人质量和输出质量。市场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高校依据社会各部门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科学地进行学科、专业设置,确定招生人数、招生层次、招生形式,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培养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类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要求。
(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有限资源,甚至是稀缺资源,高等教育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有限资源的组织和最大化的利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市场机制,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速度加快,对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影响,而师资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最关键的资源,师资的流动必然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市场机制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
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竞争,形成优胜劣汰。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既有校际竞争与校内竞争,又有领导层与教职工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利益驱动,竞争的结果便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例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竞争,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收费标准不同的背景下,必然依靠质量竞争生源。通过不同体制的高校激烈竞争,不仅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达成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在高等学校内部引人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改进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场机制不仅通过竞争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有助于引人多种管理手段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律机制,高校的自主性和社会参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大众共同的责任,社会民间机构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可见,市场机制的引人必将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与手段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化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它不仅深藏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影响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的行为,而且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作用,包括高等教育价值观、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目标、教育管理体制等。我们以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即高等教育价值观、高校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两种,即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如有着深厚的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英国,强调高等教育应促进人性或理性的高度发展,培养“绅士”;美国受实用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强调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我国,强调的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也同样强调的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展为国家主义教育价值观。
随着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两种教育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在现时代,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美等国也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而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也意识到,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两种教育价值观出现了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趋势。
(二)文化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化的知识形态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如宗教文化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以神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被重新发现,大学的教学内容则以世俗性知识为主;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近现代大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文化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化传统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其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出现较大差异。如美国讲求实用,美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实用性、职业性知识为主;英国注重博雅,英国高校颇为重视古典人文课程;我国受伦理型文化传统的影响,教学内容十分重视人文、道德知识的修习等。
(三)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考察世界各国不难发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而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美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地方分权制,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上,主要实行民主管理方式,少有校长负责下的科层制,很多大学实行的是校外人士参与的董事会制,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是美国文化中自由、民主观念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要表现。而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实行的则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这是法兰西帝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
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统治,集权管理的思想影响深远,因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中央集权管理的特点十分明显,高等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虽然我们已认识到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并试图加以改进,但文化传统的历史惯性是相当强大的,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当前我国人口变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人口增速减缓。我国目前已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人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二是流动人口继续增加。与相比,我国的迁移流动人口从1.44亿人增加到1.47亿人。三是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3%。四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5.62亿人,占总人口的43%。五是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结构重心逐步上移。2005年,全国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到6764万人,是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增长最快的。六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2005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20人口普查数据,出生婴儿男女比例失调。闹人口变迁主要通过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这两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人口数量的大小,主要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比例,影响高等教育规模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这就牵涉教育人口容量问题。所谓教育人口容量,是指教育生态系统在保持其自身平衡并能正常运营的条件下,所能承载的最大受教育人口数量。受教育人口不能超过教育人口容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不断加大。二是高等教育已步人大众化阶段,正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巨大的人口数量客观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
人口质量对高等教育的师资与生源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文化素质较高,那么师资的来源就可能比较充裕,合格的高校师资则相对较多。人口的文化素质也直接影响高校的生源质量。人口的文化素质低,必然导致大学生文化基础差,高校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给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补习,这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容易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真理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高校育人的外部环境。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七
[摘要]当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人们的生命质量却没有与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大学生否定生命、漠视生命、游戏生命等生命异化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原因及提出对策入手,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珍视生活,珍视生命,珍视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
一、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
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的保护,来自外部的或自我的伤害都可能使生命稍纵即逝,永不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异化现象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
(一)否定生命:大学生花季凋零之回眸。
(二)漠视生命:部分大学生生命关怀缺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创造自身价值和其他一切价值的基础,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然而,当代的部分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在报端能看见“某某坠水,围观大学生见死不救”的报道;同学打架,不仅不加劝阻,反而在旁煽风点火;大学校园里,面对募捐箱和募捐人恳切的眼光,却很少有人停下脚步去看,只因为大家都很忙……震惊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云南马家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四名同学,在狱中,当记者问他“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马家爵(茫然地)说:“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可见,漠视生命的人,也必然会带来个人情感经验的缺失,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性的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否定生命。
(三)游戏生命:少数大学生人生意义淡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e时代的网络以其巨大的模拟功能造出了另一个时空,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便凭空多出了另一个生存的空间――网络。网络的虚拟世界既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空间,也给生命的真实存在制造了“陷阱”。有些大学生把时间都浪费在网吧,整天上网聊天;有些大学生则沉醉于爱情的美梦之中:还有些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浪费时间。教育者慨叹当前的大学生学风不浓、考风不正、缺乏理想,而当代大学生的如此作为正是缺乏生命敬畏感的表现,于是,游戏生命的现象和行为便孕育而生,许多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失去了继续做大学生的资格。
诚然,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随便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或者在因为一点点微小的矛盾选择扼杀别人的生命来成全自己那微小的自尊心,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一瞬间荡然无存。面对一幕幕的花季凋零。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但是,生命如此之轻,却又充满着韧性,我们不能降服于它的“轻”,更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敬畏生命的勇气去应对生命中的“轻”。
二、生命异化之原因解读。
人是社会性的。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出现不是一个独立现象。而是与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主体内在的影响――自我认同的危机和生命追求的迷失。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和领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使“自我”在知识的汲取、技术的利用面前被忽视了。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他们对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本身带有实质性的东西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深感方寸之心、良心道德、人格操守等找不到托付和安定之地,备受信仰与道德危机的极度创痛,在精神世界里无家可归,极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扭曲的生命观和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谈及死亡问题,便认为不吉利,大多数人因此退避三舍。另一方面,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对子女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在学业上的过高期望、在精神上的过少关注。是造成子女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到:“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
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遮蔽和技术教育的泛滥,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过去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包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转向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能够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与技术;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忘记了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并将智慧溶入生命,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忽视人文精神、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教育,导致打学生对生命存在及价值的无知,对生命意义、道德人格和生死问题的无知。大学生淡漠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把生命当作了物品,可以随手丢弃。从而没有了“生命是上天所赐”的神圣感,没有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别人的生命也没感觉。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混乱。
雄人物的盲目崇拜,给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是电影电视,连电子游戏都充满了暴力与血腥,花真实的钱买虚拟的武器来打败虚拟的敌人,荒唐厮杀后的场面血腥四溅,尸首分离,惨不忍睹,而这却正好让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到刺激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杀人”二字成了很随便就吐出来的词。血腥残暴的镜头和游戏已经让大学生习以为常,以至于他们如此漠视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生命感悟。树立正确生命观。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异化的归因分析,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生命态度和生命行为刻不容缓。
(一)引导大学生在生命感悟中深化人生观。
首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更加珍惜人生和生命。当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在生活中尽情感受人生的乐趣,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不会对生命采取随意践踏的态度,把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次,深化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人生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人又有自己的特殊价值,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精华,具有任何其他生物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最后,深化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形成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有利于适应、应付各种非常情境。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可以使青年大学生主动地适应现实,接受现实、改造现实,能够较好地处理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防止行为的偏激与草率,进而避免、化解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使暴力犯罪的可能性降低为零。
(二)引导大学生在生命认知中确立生命意识。
首先,认识和理解生命。人的生命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不仅应该认识和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惟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还应该认识和理解人类生命整体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其次,热爱和珍惜生命。生命是五彩缤纷的,是充满生机的。热爱和珍惜生命,就是要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尊重和敬畏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有三个层次:一是尊重和敬畏自己的生命;二是尊重和敬畏他人的生命:三是尊重和敬畏所有的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生命的.过程。生命是鲜活的,只有尊重和敬畏他们,才能开发生命的潜力,构建大学生更美好的生命意义。
最后,创造和超越生命。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不仅是一种“饮食男女”的自然地生存,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表现为人对理想、感情、道德、精神、信仰、价值的追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价值情怀让我们时刻感受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肩负重要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无限是生命意识到自身有限时对自身的超越,只有不断地以生命的创造力去实现生命的超越,一个人的生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三)引导大学生在生命体验中理解死亡。
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就是向死而生的。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永恒的: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法国作家蒙田说:“谁教会人死亡,谁就教会人生活。”开展死亡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死亡,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该要用死亡知识给学生“洗了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其敢于采取不避讳、不逃避的态度,公开讨论死亡的话题。正确面对生活中死亡现象的发生,解除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了解生与死的不可避免性,体会失去亲情和亲人带来的痛苦与思念,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就像面对生一样坦然地面对死。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高危病房、殡仪馆等地方去参观访问,模仿性的“亲身经历”某件生死事件,请“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面临死亡时的心理感受、“死亡”经历对自己的生命所带来的震撼和恐惧以及“劫后余生”自己对生命的珍爱和眷恋之情,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死亡体验,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等生命情感,从而达到珍惜生命赐予、维护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树立超越死亡的意识,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认认真真地活好人生的每一天,真真切切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地做好人生的每一项工作,以自己真实的生命存在藐视死亡的威胁,以自己丰富的人生意义贬损死亡的恐惧,以自己伟大的生命价值否定死亡的羁绊,以自己辉煌的人生成就超越死亡的毁灭,使自己的生命更富内涵、更添风采。
[参考文献]。
[1]顾海良.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济良.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2004,(4).
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优质18篇)篇十八
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对于提高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提升作用。同时,我们要看到,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建设与应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效益与办学质量不协调。目前,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发展的规模都比较大、发展的速度都比较快,但与此相要求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管理水平、资金等办学条件还未跟上。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追求的主要是办学规模与效益,由于办学条件跟不上,造成了目前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引起广大学生、家长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强烈反响。
2、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战略地位未落实、成人高等远程教育作用未发挥。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全社会所有的人所认识,有的即使认识到了,但却没有付诸实现。“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和随意撤并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机构,调离老师、占用校舍、减少经费、漠视质量的做法经常发生。有的主张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附属和补充,可以纳入这“三教”之中,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等等。这些轻视和反对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对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对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更是不利的。
3、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得到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合理解决。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宏观调控不够,体制不完备,办学自主权未得到充分保证,成人高等远程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发展,及时提供直接有效服务的机制尚未形成;教育结构和体制还有待完善,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和基层服务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严重不足。教学上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特色体现还不够,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办学与需要、教学与实际、学习与使用的“三脱节”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办学效益还有待发掘;教师队伍素质设备等基本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急需得到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合理解决。
4、在学校内部未对影响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监控,是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自身的责任。这种质量监控活动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过程实现的。因此,真正持久的教育教学质量应是学校内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单靠学校外部的质量监控是难以保障其教育质量的。在现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中,由于对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价的高度重视而实际忽视了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没有把它看作是整个质量保障活动的主体和基础,只是将其视为质量保障的对象。这种质量意识不强的结果:一是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在动力;二是部分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片面迎合政府评估需要;三是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内外脱节,降低了质量保障的作用。
5、未能认识到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涉及与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有关的所有要素和功能,它输出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种信任和声誉。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片面认识,要么将其等同于精英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么将其等同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么将其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要么将其等同于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要么将其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引入iso质量保障体系等等。
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质量意识不强还表现在:一是理论研究与实际脱节。民间出台的各种具体的评价标准、方案、体系等得不到承认和采用,被束之高阁。二是设计方案不够合理。我国对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教育工作实行合格评价,随机性水平评价和优秀评价三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不同的评价。但这种划分累赘、重叠,且极难界定,无法反映特定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同行中所处的质量水平位置。三是评价服务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总结性评价过多,形成性评价过少,评价更多地集中在评比和选优上,关注评价结果而疏于诊断问题,对如何帮助被评单位改进工作、提供服务重视不够。四是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未形成气候。五是政府、社会和个人忽视、漠视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
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健全。
首先,以广播电视高等教育为例,立法滞后表现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先上马,后备鞍”,即先建校、招生、开学、授课,后制定各项法规制度和明确规范的设置标准。中央电大和各级省电大一般是1978年建立、1979年招生开课,而我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是1988年制定并颁布试行的。此后,关于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立法工作又长期停滞不前。法制建设不健全还表现在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法规制度几乎都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决定,还有众多的会议纪要等。至今尚无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有关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法律法令。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其条款等是否适用于我国各类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有法律权利的解释。
其次,我国各类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以广播电视大学为最典型)建设初期存在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各级政府对相应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财政拨款没有统一的户头和标准等问题,也从反面表明了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立法和法制建设的薄弱。
再次,1995年出台的《教育法》明确提出了我国实行教育评估制度。但是在教育评估法规建设方面,除了一部1990年首次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价暂行规定》外,其余只是零星的评估法规条款。而目前我国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虽然制定较早,但其基本框架还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已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成人高校评估政策,各省区也缺乏配套政策与措施。高等学校的内部自我保障也不规范,有些流于形式。不过,20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期评估指标体系和总结性评估指标体系中各自的八大评估指标内容,涵盖了目前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
因此,今后我国应依《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为依据,吸收欧美等国家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先进经验,制定有关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法规、规章,对我国各类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目的、组织、程序、结果发布等一系列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各省区也应结合本省区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各高校应在与国家和地方政策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校内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使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为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法律与制度上提供保障。
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关于网络基础设施的问题很多,诸如:计算机普及率不高,不是所有学生可以保障在空余时间能找到计算机进行远程学习;网络带宽不够,多媒体信息无法快速的下载,学生没有耐心等下去继续学习,有的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数据传输不稳定,会导致学习中断,严重影响学习情绪和效果;上网费用过于昂贵,导致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满足不了学习时间上的需求;特别是偏远一些的农村,目前,要进行远程教育的难度更大,网络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等。
这些因素都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制约着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基础设施要有较大的跟进。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和需求比较起来还有一些差距。这主要是由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决定的,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由于使用网络基础设施接受远程教育的人陡然间增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的远程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产业,运转时间不长,运行不够规范。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国家要加大教育资金在成人高等远程教育上的投入。其次,国家需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向我国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领域投资,以保障其良好的发展势头获得更快、更大的发展。最后远程教育主办单位比如广播电视大学、其它专门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网络学院、企业本身也要重视成人高等远程教育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和建设速度。
四、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教师主要有辅导教师、导学教师、管理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四支队伍组成。目前这四支队伍在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学校普遍存在。四支队伍人员主要由学校的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担任。但老、中、青结构不合理,师生比(要求1:50)脱节,专兼职教师比(要求1:2或1:3)失调。老教师观念更新慢、使用新技术差、更新知识结构难,体力支持弱;老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相比存在不少差距。
目前,我国实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学校,其师资队伍情况相差较为悬殊,如电大系统中地市级以上的学校与普通高校中实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大多数都比较好。电大系统中县级工作站、普通高校中实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县级学习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大多数都比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两者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前者处在城市,拥有较丰富的教师资源条件;后者处在县城甚至乡镇,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相对要少得多,从事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师资条件相对要差得远。二是由两者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前者处在城市,平时接受新信息、新技术多、快、全、准,后者处在县城甚至乡镇,平时接受新信息、新技术不多、不快、不全、不准。
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教师在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结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多数教师对其所属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技能的专业基础较弱,多数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未能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如开展所属学科的学术研究、承担项目、发表成果;开展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研究;未能对自己参与的远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开展有效的评估。对所属学科专业的研究前沿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不够,参与所属学科专业的相关学术活动不经常。
2、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多数教师未能完全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革新。多数教师具备面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实践经验,但不完全具备开展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远程教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缺乏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不熟悉远程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建设,不懂如何设计、开发和提供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还未能完全成为应用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指导和帮助远程学生学习的助学者和朋友。
3、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多数教师同时承担着对课程和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职能。目前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多数教师缺乏对远程课程开发和发送、维护和更新的管理经验。在对远程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经验不足。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多数教师未能发掘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方面还做得很不够。
在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处在迅速发展之际,为保障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加强对从事成人高等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培训,逐步形成一种制度和规范,是保证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即处于研究和初创阶段。
目前,真正完全意义上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还没有。因此说,这种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目前还不健全,其主要表现为:。
1、行政依附性过强。政府对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的支持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政控制,即一统到底、一管到底、一包到底。
2、权威性不够充分。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是政府主办的,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行政权威性。但学术权威力度不大。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发展,实践多停留在经验层面,专职研究队伍力量薄弱,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的保障活动较长时间依靠邀请外部专家进行。
3、缺乏法律保障。至今缺乏机构合法存在的法律依据,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
4、发展不平衡。我国以地区性、临时性、拼凑性的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见长,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分别于年和年在全国开展的,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评估。北京有一个学位评估所,它虽然是一个国家级的高等教育保障中介机构,但质量保障范围只限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对于更大范围内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或成人高等远程教育缺乏一个统一的质量保障机构进行领导、协调和评估。
同时由于“大一统”、“官本位”、“道德理性”文化根深蒂固,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不够等,我国成人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完善还需要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