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

时间:2025-01-27 作者:LZ文人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思路。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一

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个国家而感到自豪,所有的成就都源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断努力。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唤起了我们每位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之心,激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要时刻铭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那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个先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团结一起,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和平,增强历史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祖国,哺育着我们成长,祖国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祖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我和我的祖国就是紧紧相连的体,没有祖国,哪来现在的幸福生活。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已经点燃了她的第70枝生日蜡烛。这70年的风雨中走过的路,淌过的河,已不计其数。这70年里,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7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完成好多事情,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短暂的。虽说成长之路是曲折、漫长的。面对70年的风雨沧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现在,我们可以挺直腰板拍着胸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二

基本普及基础教育,视线转移到农村,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的普及,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第四个阶段,也是我看了足足三遍的一集,全面普及基础教育,同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围绕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培养人等问题做出教育的变革与探索,将教育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开始,在小学开始真正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课堂从教室移到室外,初中、高中开设科学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支持发展职业高中、大学,高等教育方面开始建设双一流大学等等。

这一系列的纪录片让我大致了解了每一个阶段国家的教育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体制内教育逐步符合教育规律、面向未来的改革,而在之前之所以觉得先行教育制度与市场需求不符合,是因为我只看到了当下,没有看到国家在做出怎样的改变。现在,政府一方面解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加大基础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形成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就像在前文里《论持久战》提到的,改革是必然的,但是不会短时间有非常大的改变,聚少成多,汇聚力量,形成变革。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三

纪录片《教育强国》开播啦,今天是《立国之本》和《强国基业》,明天还有《春风化雨》和《面向未来》。该片反映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体系,其探索与前进历程扎实,取得的成就辉煌。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四年参加高考的,还幸运地成为了教师;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深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将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新。

一辈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长,只有更好地了解历史,知道教育发展的过程,才能更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领导、教育专家,他们退而不休,满怀爱心,不求名利,不辞辛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后代、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四

刘老师说起教育变革的事情,经常拿南科大做对比,并且谈论起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胜利是中国的,但不会速胜——教育改革是必然的,但短时间不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前段时间端午正逢高考,借着假期回去和正在参加高考的同学交流了一番,之后写了一篇感受,现在看来当时是有一些悲观的态度。我时常会拿自己和以前在一起学习的同学相比,现在还与我有交流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在学生时代与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相似的,不论是性格、兴趣、成绩,他们现在都已走入大学的生活,而他们在高中、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大致能反映出我如果走体制内教育目前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会看到初入大学的他们,报名参加社团、当志愿者等等,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社会、改变自己。体制内的改变是有的,因为体量过于庞大,当这些小的改变慢慢汇聚就逐渐形成变革。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五

专题片《教育强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受到关注和报道。

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提到:“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2005年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xx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紧跟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关注智慧旅游。”三亚学院旅酒学院执行院长xx说。

三亚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该校还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酒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六

“扫盲识字班,今天开学了,上学的男和女,早早就来到,学文化、学政治,专心听课,天下的大事情,我们能知道……”这是1950年代流传在山西晋城的扫盲识字歌。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教育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扫除文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1950年,毛泽东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1951年10月,中央军委为提高的素质和战斗力,在全军进行文化大练兵。毕业于中原军政大学的祁建华,当时是第二野战军某军文化干事,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向大西南行军作战途中,他开始研究速成识字的教学方法。

这次文化大练兵,祁建华准备下功夫教战友识字。他以汉语注音符号为“拐棍”,制定了一套速成识字方案。起初,他向战友们说每天要教40个字,大家觉得太多了,可用了祁建华的识字法后,都进步明显。一个文盲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学会1000多个常用汉字,并且能读报。这个识字教学方案被称为“祁建华速成识字法”。

12月,总政治部通告全军广泛推行“速成识字法”。西南军区政治部决定给祁建华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模范文化教员”称号。

1952年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开始了。

1954年,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办起了“记工学习班”。高家柳沟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全村只有9个人识字,团支部选了7个识字青年当记账员,但他们识字不多,经常把账记成“糊涂账”。团支部办起识字班,请四位高小毕业生教大家,首先从社员的名字、各种农活与农具词汇教起。

“做什么,学什么”,白天下地干活忙,晚上集中起来学习。毛泽东称赞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看了这种情况,令人十分高兴。”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1950年代末,全国已有近三千多万人脱盲。这期间,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为大规模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与改革开放一起到来的,是中国人思想的“破冰”。1977年5月,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重新点燃广大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希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80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19岁的支月英得知奉新山区缺乏师资,不顾家人反对,来到泥洋村教书。交通不便,她经常徒步十多公里,将课本、教具背回村。学生多是留守儿童,“支老师”因此也成了“支妈妈”,早上要负责叫醒学生,晚上还要抽出时间辅导功课。

1985年5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小学教育经费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至秋,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30多年过去了,组织上考虑支月英常年在山区教书,身体不好,要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教书。可比泥洋村更加偏远的白洋村村民联名上书请她来村里教书,支月英便继续扎根大山。在奉新山区,支月英教育了整整两代人。

中国向世界宣告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党的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和创新创造活力。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称为计算机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的自动控制系,当时定向为国家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之初,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选派了一批年轻学者出国进修,了解学科前沿动向。经过几十年发展,成为计算机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机构。

几年前,清华大学组织对计算机学科开展首次国际评估。以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教授任主席的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有一支本科生完全根据兴趣组成的超算团队。几年前,超算团队已首次实现了世界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的冠军“大满贯”。,计算机系大三学生于纪平作为队长,带领95后小伙伴们参赛。他们不但要自行组装机器,还要在48小时内自行搭建计算机集群系统,并进行6个应用程序的性能比拼。良好的理论功底、极强的动手能力,使团队又一次实现了“大满贯”。

这一年,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成立60周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历史性地获得了第一。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位居世界第一,正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彻底改变了教育底子薄、整体落后的状况,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2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8%,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0年来,教育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决定了中国的今天。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需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教育也决定着中国的明天。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七

如果说《专题考试》是促进党员学习掌握时政新闻,那么《每周一答》和《智能答题》则是扩大我们对各个知识领域的了解,比如戚继光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是用来譬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巨晓林”被称为知识型企业职工的优秀代表......观看党史《撤离延安》才能使人懂得我军打仗以退为进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的战略部署,才能读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精彩论断,历史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观看电影《太行山上》看得让人潸然泪下,八路军女战士为了救负伤的日本军人,而日本军人将刺刀插向八路军女战士的心脏,一系列感人的画面使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得到充分展现,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也有《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经典诵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全新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把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先进性讲清楚,传达出民族自信的相关核心精神,认真诵读《习近平用典》的《平语近人》才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以人民为中心,总能妙语连珠,在现实中引用经典。学习历史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知。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学习强国”平台,因为我深深的被这个极好的学习的平台所吸引,阅读各个板块的内容已成了习惯,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青年一代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早立志,发扬五四精神,毛主席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丽诗篇,这是他远大志向的表达。我们青年一代必须加强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解放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泱泱大国中国是魅力四射的国度,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我相信在这个内容权威、丰富和特色鲜明的学习的平台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视觉,不仅时刻传输着党的政策和总书记的工作步伐,也润物细无声地灌输着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量,俨然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教育加油站。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八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到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戚发轫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戚发轫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姜德文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中骐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永辉通过努力,在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第二集《强国基业》,其中报道了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建校以来的巨大变化。

节目介绍说,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这样的巨变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中,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国的教育发展进程中,义务教育的推行,意义重大而深远。

《教育强国》共四集,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纪录片《教育强国》开播啦,今天是《立国之本》和《强国基业》,明天还有《春风化雨》和《面向未来》。该片反映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体系,其探索与前进历程扎实,取得的成就辉煌。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四年参加高考的,还幸运地成为了教师;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深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将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新。

一辈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长,只有更好地了解历史,知道教育发展的过程,才能更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领导、教育专家,他们退而不休,满怀爱心,不求名利,不辞辛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后代、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为国育人,为党增辉;他们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他们弘扬“五老”精神,力托祖国未来;他们发挥“五老”精神,培养“四有”新人。他们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长学校、主题教育、四点半学校、“五老”志愿服务队等,为教育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了一个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理当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第二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三集主要内容: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石,党的召开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教育故事,呈现了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稳健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凸显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四集主要内容: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九

近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纪录片以真实的史料、鲜活的故事、典型的案例,全方位、多层次地讲述了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以教育为切入点,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该片可谓一部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像史,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准。

首次全景式呈现新中国教育成就。

近年,教育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教育强国》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风雨历程为纵轴,中国教育发展的各大领域、各个方面为横轴,全景式地呈现教育战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在纪录片中却是首创性、独创性的,具有很强的档案价值和现实意义。《教育强国》篇幅不长,但贯通历史与现实,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从“211”“985”“双一流”到国际化交流,从公平教育、素质教育到特殊教育,可谓包容教育之万象。

为了容纳如此丰富的内容,该片在结构上亦有独到之处。前两集以纵线叙事为主,先后讲述从1949年到1977年,伴随着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前进,中国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历史,使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以及从1978年到20xx年党的xx大召开,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后两集则以横向叙事为主,分别聚焦教育公平、均衡教育以及教育创新、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等主题。全片在结构上纵横有序、构思精巧,既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

在反映成就的同时,《教育强国》的立意高远,深刻阐释了取得成就背后的原因和必然。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新中国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这一立意贯穿于全片之中,体现在每一个教育事业重大成就的背后。

数据资料详实,注重用事实说话。

纪录片以70年为周期,用准确的数据和详实的资料,表现了中国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跨越。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5.4亿人民中80%是文盲,文盲人口达4亿,通过开展扫盲运动和识字活动,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下降到52%,上亿人口的脱盲。片中还有大量体现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客观数据,包括经过70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自20xx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20xx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来,要求适龄特殊儿童、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等。纪录片用事实反映了新中国教育的历史伟绩,以及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详实的资料还体现在主创人员对历史影像准确、丰富的运用上。以第一集《立国之本》为例,片中剪辑了大量高质量的历史影像资料,除了新闻片外,还采用了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直上云霄》的镜头,同时融合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秧歌剧、电影以及歌曲等表现元素,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普及教育的艰苦努力。这些历史资料与反映当今中国教育诸多方面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影像相对比,令人不禁感慨万千,满怀自豪与骄傲。

注重故事表达,饱含人文关怀。

纪录片《教育强国》虽结构宏大、立意高远,却避免一味高举高打、抽象说理,而是注重发挥纪录片叙事的特点,从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切入,以点引面、点面结合,大为增强了可看性和感染力。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脱盲发表文章,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回忆毛主席在莫斯科勉励青年学生的动人场景;从本在宁夏戈壁草原务农的姜德文在恢复高考后幸运入选第一批大学生,到马中骐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从广西农村留守儿童蓝海洲求学条件的显著改善,到家庭条件很差的河北考生庞众望受惠于定向招生计划入读清华大学……一个个触动人心的人物故事表达,饱含着对普通个体的人文关怀。纪录片以事立论,从故事表达自然递进到观点宣扬,使观众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教育建设付出的努力。

精选典型案例,体现教育创新。

除了讲述教育战线取得的成就外,纪录片《教育强国》视野开阔、展望未来,反映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在表现手法上,该片精选了全国各地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教育工作者们锐意创新的努力,力图引发观众对教育事业未来发展以及亟待改进、完善方面的思考。例如浙江安吉县幼儿园所独创的安吉游戏,点亮孩子天性,让孩子从游戏中不断挑战自身潜能,成为中国学前教育在世界舞台的名片之一。此外,还有北京八中坚持了30多年的素质教育实践,浙江杭州富春七小提倡让孩子亲近田野的“新劳动教育”,上海中学校长提出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校园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等。在这些创新案例中,教育正在不断改进、完善,不再只停留于课本的文化知识,更重在提升人的全面素养。观众观看以后,将颇有启迪与受益。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

九江市长虹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把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并且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纪录片《教育强国》观看结束后,全体教师深受感动,并表示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们的努力,因此,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教育的基本方向,共筑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到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戚发轫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戚发轫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姜德文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中骐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永辉通过努力,在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4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2集。

全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一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00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xxx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xxx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xxx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xxx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xxx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xx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xx通过努力,在12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二

《教育强国》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反映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体系,其探索与前进历程扎实,取得的成就辉煌。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四年参加高考的,还幸运地成为了教师;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深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将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新。

一辈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长,只有更好地了解历史,知道教育发展的过程,才能更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领导、教育专家,他们退而不休,满怀爱心,不求名利,不辞辛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后代、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为国育人,为党增辉;他们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他们弘扬“五老”精神,力托祖国未来;他们发挥“五老”精神,培养“四有”新人。他们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长学校、主题教育、四点半学校、“五老”志愿服务队等,为教育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了一个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理当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第二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三集主要内容: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教育故事,呈现了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稳健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凸显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四集主要内容: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三

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__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江西省玉山县__小学校长__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河北省石家庄市__小学校长杜__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村小学教师尤__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___党委书记、局长___说。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四

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江西省玉山县凤凰小学校长王丹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校长杜忠成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中兵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湖村小学教师尤圆圆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正平说。

11月6日晚,央视一套播出专题片《教育强国》第四集《面向未来》。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获得关注和报道。

专题片报道:“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妍苏接受采访时说:“在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基础。”

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玉英表示,三亚学院紧紧围绕旅游新业态对接人才培养,学校还作为全省牵头高校,在会展专业、旅游产业(酒店管理)、文化产业(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

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三亚学院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教育强国》专题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五

“扫盲识字班,今天开学了,上学的男和女,早早就来到,学文化、学政治,专心听课,天下的大事情,我们能知道……”这是1950年代流传在山西晋城的扫盲识字歌。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教育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扫除文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1950年,毛泽东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1951年10月,中央军委为提高的素质和战斗力,在全军进行文化大练兵。毕业于中原军政大学的祁建华,当时是第二野战军某军文化干事,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向大西南行军作战途中,他开始研究速成识字的教学方法。

这次文化大练兵,祁建华准备下功夫教战友识字。他以汉语注音符号为“拐棍”,制定了一套速成识字方案。起初,他向战友们说每天要教40个字,大家觉得太多了,可用了祁建华的识字法后,都进步明显。一个文盲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学会1000多个常用汉字,并且能读报。这个识字教学方案被称为“祁建华速成识字法”。

12月,总政治部通告全军广泛推行“速成识字法”。西南军区政治部决定给祁建华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模范文化教员”称号。

1952年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开始了。

1954年,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办起了“记工学习班”。高家柳沟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全村只有9个人识字,团支部选了7个识字青年当记账员,但他们识字不多,经常把账记成“糊涂账”。团支部办起识字班,请四位高小毕业生教大家,首先从社员的名字、各种农活与农具词汇教起。

“做什么,学什么”,白天下地干活忙,晚上集中起来学习。毛泽东称赞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看了这种情况,令人十分高兴。”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1950年代末,全国已有近三千多万人脱盲。这期间,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为大规模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与改革开放一起到来的,是中国人思想的“破冰”。1977年5月,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重新点燃广大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希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80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19岁的支月英得知奉新山区缺乏师资,不顾家人反对,来到泥洋村教书。交通不便,她经常徒步十多公里,将课本、教具背回村。学生多是留守儿童,“支老师”因此也成了“支妈妈”,早上要负责叫醒学生,晚上还要抽出时间辅导功课。

1985年5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小学教育经费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至20秋,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30多年过去了,组织上考虑支月英常年在山区教书,身体不好,要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教书。可比泥洋村更加偏远的白洋村村民联名上书请她来村里教书,支月英便继续扎根大山。在奉新山区,支月英教育了整整两代人。

20,中国向世界宣告,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党的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和创新创造活力。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称为计算机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的自动控制系,当时定向为国家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之初,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选派了一批年轻学者出国进修,了解学科前沿动向。经过几十年发展,成为计算机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机构。

几年前,清华大学组织对计算机学科开展首次国际评估。以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教授任主席的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有一支本科生完全根据兴趣组成的超算团队。几年前,超算团队已首次实现了世界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的冠军“大满贯”。年,计算机系大三学生于纪平作为队长,带领95后小伙伴们参赛。他们不但要自行组装机器,还要在48小时内自行搭建计算机集群系统,并进行6个应用程序的性能比拼。良好的理论功底、极强的动手能力,使团队又一次实现了“大满贯”。

这一年,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成立60周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历史性地获得了第一。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位居世界第一,正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彻底改变了教育底子薄、整体落后的状况,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8%,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0年来,教育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决定了中国的今天。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需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教育也决定着中国的明天。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第一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第二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三集主要内容: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石,党的召开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教育故事,呈现了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稳健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凸显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四集主要内容: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观看教育强国纪录片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六

《教育强国》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反映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体系,其探索与前进历程扎实,取得的成就辉煌。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四年参加高考的,还幸运地成为了教师;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深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将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新。

一辈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长,只有更好地了解历史,知道教育发展的过程,才能更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领导、教育专家,他们退而不休,满怀爱心,不求名利,不辞辛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后代、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为国育人,为党增辉;他们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他们弘扬“五老”精神,力托祖国未来;他们发挥“五老”精神,培养“四有”新人。他们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长学校、主题教育、四点半学校、“五老”志愿服务队等,为教育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了一个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理当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一套)晚8点档播出,每天播出两集。

《教育强国》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每集30分钟,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振华、周云磊两位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教育七十年成就电视化研究与实践》。在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梁振华、周云磊分别担任总撰稿、执行总撰稿工作。

总撰稿梁振华是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曾历任文献纪录片《伟大的历程》《大三峡》《台湾光复》以及影视剧《密战》《春天里》《澳门人家》等数百部(集)影视作品的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鹰奖等奖项。

执行总撰稿周云磊是北师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曾担任《大江入海流》《信仰》《情系人民》《台湾光复》等多部文献纪录片撰稿工作,并任央视《朗读者》节目撰稿、文学编辑。

央视和教育部联合出品,北师大教授担任总撰稿和执行总撰稿,单看这个配置,就知道这部纪录片不简单。

两位老师在广泛调研采访、多方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预定任务。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11月5日,第一集《立国之本》和第二集《强国基业》已经登录央视和观众见面了。

本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本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材料,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范文范本6:以下是一篇精选的范文范本,具有鲜明的思想和宏大的视野,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作为一名前台员工,我深深的感受
通过学期计划,我们可以合理规划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有目标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巩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完整的学期计划范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本学期我继续执
非常荣幸能够担任今天活动的主持人,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主持词范例,供大家参考。老师和学生: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致辞需要考虑场合的特点和目的,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以期达到与听众沟通和共鸣的效果。总结是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由某个发言人代表某个集体或个人向听众发表的一种演讲形
工作计划表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工作计划表模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灵活调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在下面的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工作或活动的策划方案,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
通过社区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工作中的亮点和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区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不断反思和调整,保持工作或学习的正确方向。计划书范文中的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非常有说服力。经过校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社团文体部
策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组织作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接下来是一些建立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策划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思路。随着网络发展的日益加快,
活动策划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场合内,根据目标要求和资源条件,制定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方案的过程。活动策划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规划和组织各种活动的过程,它可以提高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检验和调整,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以下是我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实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重要的实践经验和感悟,以备将来参考和回顾。通过阅读实践报告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计
制定活动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目标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以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是一些创新性和有趣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开拓思路和激发创意。
通过辞职报告的写作,可以梳理和整理自己的职业发展脉络。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辞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尊敬的xx领导:我可能会在×月份某个你觉得方
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工作,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效率。如果您需要一些工作计划范文的示例,以下是一些范文供您参考学习。护理工作应该说是医疗行业中最辛苦且
撰写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并将复杂的观点和主题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给听众。通过阅读演讲稿范文,可以了解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提升自己的写作和演讲水平。
开学典礼是学校为了让学生们对新学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期盼而特别举行的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学典礼感言,让我们一起分享开学的喜悦和激动。9月1日,是201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编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优秀作文是对语言艺术和写作能力的一种挑战,它要求作者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示。以
公司的规模和类型各不相同,可以是小型家族企业,也可以是国际化的跨国公司。通过学习这些成功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借条。借条。今由
学期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达到预期的学习和工作效果。掌握好学期工作计划的撰写技巧,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的挑战。
租房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需要租户在选择时进行仔细权衡。以下是一些租房的常见问题与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租房过程中的困惑。身份证号码:。现有乙方看中甲
在幼儿园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工作,思考自己在教育和关爱幼儿方面的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xx县幼儿园始
顾问工作计划是顾问与客户之间的合作框架,它通过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顾问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
进行述职报告,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下是一些关于述职报告写作的例子,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技巧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段时间内的体验与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得来
在合作中,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重要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达到更好的结果。在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合作中的故事和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甲方:身份证号:住址:乙方:身
发言稿的语言要遵循礼貌、得体的原则,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出现冗长或无关的内容。演讲是一种能力,而发言稿是演讲的基础,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发言稿范文,供大家
通过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可以提前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我们整理了一些安全工作计划的过程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示。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
应急预案中涵盖了预警、警戒、应对等多个方面,能够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讲话稿需要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演讲者的意图。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行业领域最新的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报告范文是在特定任务或项目完成后对工作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一些关于经济发展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二)注重调查研究,发挥
安全工作总结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请大家参考以下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为自己的工作总结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发言稿的撰写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下我们想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用思想和情感去打动听众,让他们记住我们的演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发言稿的案例,激发我
总结范文是总结大赛中获奖作品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选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观看了“河南最美教师”的颁奖典礼,我
编写个人简历是一个全面总结个人经历和能力的过程,它需要求职者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收集了一些优秀个人简历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创意个人简历,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延续,教学步骤的连接。六年级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一、课标要求。方式;发扬体育精神
更多申请书是向招生官或招聘者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良机。通过阅读这些申请书范文,您可以学习到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尊敬的__县民政局领导:本
学校是我们奋斗的舞台,或许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激励自己在未来继续努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以下是一些家长和教师的建议和体会。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通过阅读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的写作范式和常见的错误,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品质。范本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我们对文学、艺术和人生的欣赏和理
范文范本常常是大师们在其领域中的杰作,具有很高的技巧和思想深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年终总结是对一年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出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整理了一些年终总结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好!硕果累累的20x
转让是一种交流和协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转让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小编整理了一些自我评价的常见问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他人了解培训的真实情况和自己的收获,促进交流和分享。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
调研报告是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经验进行整合和总结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推动行动和改革。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调研报告范文,了解调研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要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写作形式中具有典型性的样本,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策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考虑问题,提前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项目的策划书,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1.本次活动是以加拿大英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可以激发自己对工作的思考和反思,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时间匆匆,回顾
保密协议是商业合作中常见的一种法律文件,它为各方提供了保护商业机密的法律保障。在参考保密协议范文时,应当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定制,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
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从书本中走出来,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残酷。请大家看看以下这些杰出的社会实践总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维持了三天左右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
演讲稿范文的每一句话都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力求用最精炼、简明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
一分钟,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更加明智地利用时间。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机遇和解决问题的总结和经验分享。各位同仁:大家好!从青田搬厂到目前我们
编写工作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确定最佳的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创意。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
工作计划书是一种详细规划工作内容、目标和计划的书面材料,它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写工作计划书之前,先看看以下范文,可以对工作计划书的结构和
承包是一种分工方式,将工作任务按照不同的专业性质和能力要求划分给不同的承包商进行执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承包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承包的实际经验和启
培训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沟通能力。收集了来自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岗位职责是规范职工工作行为的重要依据,对员工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具有明确的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岗位职责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加强学生寝室管理,确保
致辞是一种展示自己个性和能力的好机会,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形象和魅力。致辞可以传达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善。大家好!当春天明媚的阳光照耀
在讲话稿的结尾,可以用精妙的结语来激发听众的情感,引发共鸣。9.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优秀的讲话稿范文,这些范文内容丰富、语言精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
工作中的种种经历和成果都可以通过述职报告来详细陈述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
范文范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参照标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作品写作和评估。范文四:关于人生的范文,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月考内容及作用:一般是考察在一个月之内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进行梳理和剖析的机会。通过阅读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和单位在工作总结中的共同点和特点。
个人简历应该包含个人简介、教育经历、工作经验、技能特长和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示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在编写个人简历时,不妨参考以下几份优秀的个人简历示例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需要全面的调研和细致的分析,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大家可以从以下应急预案案例中了解到一些成功的做法和应对策略。为有效防治我社区天然灾害,避免与
一篇好的致辞应该具有亲切感、感染力和引人思考的能力,让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对这些挑战,我以一颗坚定的心去迎接,并向大家展示我的决心和信念。大家好!随着时间的流
合作是在困难面前互相帮助和支持的行为,能够增加工作间的友善和融洽。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了解一些团队合作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代表人:_________。地址:___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的优点和劣势。接下来是一些感人至深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感动和思索。。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
辞职报告应该简洁明了,不需要过多赘述,重点突出即可。如果你正准备辞职,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辞职报告模板,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写作灵感。您好,很抱歉在这个时间段向您提出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为今后的发展做出调整和规划。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
和解协议是一种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法,它通常能够减少法律程序的时间和费用,并且可以给争议双方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通过以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和
活动方案是组织和规划一项具体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能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活动方案的编写,我们整理了一些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写作素材,写出更有逻辑性的文章。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一.教学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期计划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制定,可以包括学习目标、时间安排、任务计划等内容。计划是成功的关键,下面是一些学期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路。
作文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语文能力非常有帮助。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这些优秀作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风格,希望能够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和借鉴的余地。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规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中班的学习成果展示,供大家欣赏。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形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学习或工作中的重要事件或经历的深入思考和领悟。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安全和治安秩序的重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的灵感源泉,可以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表达问题。演讲稿范文中的语言表达准确、简练,能够很好地传达思想和观点。婚礼父母讲话稿在儿女婚礼的答谢
公务员工作总结是对自己以及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手段。这些范文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整理,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创作灵感。20xx年1月我作为
在班级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工作成绩,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班级工作总结的案例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看着孩
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样重要,它可以帮助成员充分理解规章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规章制度管理的文章和资料,供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为规范本公司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接下来是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对于某个问题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暑假时分,我们诚捧
通知是为了传达特定内容、安排或要求而发布的一种书面或口头信息。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通知范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为便于全市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合理安
在这个庄重而庄严的场合,我有幸站在这里,为大家主持。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主持人的培训课程,希望能为大家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女主持】:朋友们
双方在签署合同协议前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合同的公平合理性。这些范文涵盖了常见的商业合同、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多个领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作用,以下是一些劳动合同的相关解读。甲方(单位)劳动保障证号_
演讲稿是中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常常需要写一篇演讲稿。演讲稿范文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各位领导、各位
家长会是学校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引导的渠道,通过家长会,学校可以传递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信息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长会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
转让可能需要进行评估、审批和履行一系列的手续和程序。转让交易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都需要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本合同是由以下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
在职场中,个人简历是个人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展示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个人简历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
制定工作方案的关键是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工作方案范文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学校操场。1、师生统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明确任务和责任,提高工作合作效果。以下是一些成功活动方案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副组长:黄洪智、廖海滨。成员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和改善的空间,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范文,这些范文以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总结了工作中的
手段多样的广播媒体,使得广播稿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里,我们为您奉上一份精心准备的广播稿,希望您能喜欢。1.众志成城迎评估,全力以赴夺优秀!举全市之力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花儿红了,草儿绿了,雪儿化了,
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从而确保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工作方案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套详细步骤和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记录,是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重要一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在公司领导教导、支持
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分清主次,避免过度扩展自己的力量。范文九:制定规划计划是我们规划职业发展和谋求幸福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份规划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
一个好的心得体会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精品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引导。第一段:引言(150字)。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