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当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方便大家备课和教学,小编精选了一些实用的二年级教案样本,请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一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数学教案-认识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一)预习: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与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与钝角,保留直角)。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与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与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与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与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二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5页。
二、教学目标:
1、能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水彩笔一支。四人小组:一袋四边形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2、光明小学校园里,同学们也正在进行各种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图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找到的图形有:(指名回答,课件单一闪动)。
3、导入课题。
在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同时闪动这些图形)这些都是平面图形,都叫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
4、初步感知: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二)探索交流、概括特征。
1、动手操作。
(1)涂一涂(让学生感知面)。
同学们,数学书第35也有许多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并涂上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看。
(2)涂完后,同桌交流,说说理由。
(3)集体反馈,为什么这些是四边形,而那些却不是?
2、讨论,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先小组,再反馈)。
(2)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3、判断四边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他们是四边形吗?(集体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变成四边形吗?(课件演示)。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三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
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四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边形)(板书课题)。
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教学拓展――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
(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五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动画“做一做怎么走”。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六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
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七
1、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
问: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2、完成练习二十第7、8题。
3、小结: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八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112113页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二十二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4.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掌握角的画法。
教具:三角板、红领巾、扇面、棋盘面
学具:两根硬纸条、图钉、橡皮头、直尺、小棒、彩纸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板书:角。问:这个字你们认识吗?(齐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角、研究角。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有角的图形吗?说说看,哪些图形上有角?(生举例)
说到红领巾,师再出示红领巾,红领巾上有几个角呢?谁来指一指?
老师也把它贴到黑板上,把这两个角描下来(锐角和钝角)。
看,黑板上现在留下的这些图形就叫角。
二、初步认识角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三个角,说说你看到的角是什么样的?(两条直直的线,一个尖尖的点)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和这个尖尖的点,都有个好听的名字,有谁知道?(如果学生不知道,师介绍)我们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角就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
2.在我们认识角的时候,有几个小动物也找来了他们认为的角,你们看,他们找的对吗?
出示小兔,我们先来看小兔找的角,对吗?
小羊找的对吗?(对)
看,这是什么?(出示扇面)扇面上有几个角?(指名上来指)
再出示棋盘(六边形),这是我们小朋友玩的飞行棋的棋盘,这个棋盘上又能找到几个角呢?(指名上来指)
谁来和小朋友汇报一下,(口答校对)。如果有图形学生有争议的,师出示图片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三、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个角,会画吗?试试看(师巡视,找一个画法正确的小朋友板演)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小朋友的画法再来画一个角,好吗?(生练习纸上练习画)
找几人上黑板画(画不同方向的)
2.画好后,和同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四、做角
2.小朋友动手能力真强,我们一起来玩玩自己做的活动角,好吗?
我们一起来变一个大一些的角,能再变大些吗?变小些呢?
(指名上来拉)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原来角的大小只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五、总结
今天,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了哪些本领?(学生自由说)学生说到学会了画角,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在脑子里画一个角,想一想,要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另一条边你画好了吗?把眼睛睁开。
六、游戏
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来玩几个游戏。开心吗?
1.我们先来玩折纸游戏。请你拿出一张白纸,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折好后指给同桌小朋友看你折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巡视,选取不同的剪法展示。说说现在纸上留下了几个角?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九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2、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这是什么声音?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时间王国继续探索有关时间的奥秘(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钟面。
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大格?我们来数一数。
b、一个大格被短线分成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2、你是怎样数的?
(二)认识分。
1、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
你能记住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吗?和同桌说一说。
(三)认识时。
1、看龟兔赛跑比赛,说说谁赢了?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当分针走一大圈的时候时针走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时间是多少?
认识:1时=60分。
(四)读时间。
1、我们认时间的时候,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谁?
2、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是8时的?
3、这是几时几分?8:05。
写时间:生说师写。
那么这个时间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我们来看,因为是5分,不满10分,所以我们在小圆点右边的第一位,添写一个零。(板书:8:05)这个时间我们还可以写做8时05分。(板书:8时05分)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写吧。
4、读写:11:30和3:45。
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我们要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三、练习反馈。
1、连一连。
2、写一写:91页1题小红的一天。
3、学会了读写时间,你们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我们一起听1分钟的歌曲。
4、你觉得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
5、小游戏:时间列车。
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要结束时间王国之旅回家了,用我们手中的智慧卡乘座时间列车回家吧!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请你来说说这是几时?(生:8时多)8时多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有关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钟面。
师:我们要想认识时间可离不开钟表这个朋友,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同桌一起说一说。
师:好,说完了吧,谁愿意来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谁想来?
(对,它和尺子上一样,也有刻度线,看看这些刻度线有什么不同?)师:对数字的都是长一点的刻度线,这些长刻度线把钟面分成了几大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1,2,3,4,5,6,7,8,9,10,11,12。
师:好,这12个大格你们也数出来了吗?
生:数出来了。
师:除了长刻度线,还有许多短刻度线,这些短的刻度线把一大格分成了几小格?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一大格是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可以同桌商量一下。有知道的你说说。
生:有5个小格。
师:一共有几小格呢?
师:对不对?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可以和屏幕一起数,声音大一点。(课件演示一个大格有五个小格)。
生:2,3,4,5。
师: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大家都数的是60个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那你是怎么数的?
生:我是一大格,一大格数的。
师:你给大家上前面数数,我们看看她是怎么数的?
(课件演示:钟面上有60个小格)。
认识1分,几分。
师:(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那我们看分针走了1小格是几分啊?(课件演示)。
生1: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不错,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两小格呢?你说?生:分针走两小格是2分。
师:那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
生: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钟。
师:是的,走到1是5分钟。那分针如果从12走到2是几分?
生:12走到2是10分。
师:对,分针从12走到2是10分钟。如果分针继续走,走到3。多少分?生: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钟。
师:对,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如果分针继续走,走到4是多少分呢?走到5是多少分?走到6、7、8,9、10、11、12各是多少分,你知道吗?生:知道。
师:我请##给大家说?大家注意倾听哦!
生:分针走到4是20分钟,分针走到5是25分钟。
师:谁想接着说?生:分针走到6是30分钟。
······走到12是?
师:回到12了,这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生:60分。
师:真不错,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是60分)。
认识1时=60分。
师:时针和分针是一对好朋友,时针走,分针也走,现在请你再次观察屏幕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男生观察时针,女生观察分针(播放课件)。
(1)男生汇报: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
(2)女生汇报: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分。
(3)研讨:刚才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了一圈,是60。
分,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你有什么发现?
(生:1时=60分)。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又同时停,虽然他们所走的路程不同,但他们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1时就等于60分。谁给大家读一遍?好,你来读。
生:1时等于60分。
读时间。
我们认时间的时候,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谁?
生:时针。
师:好,下边我们一起来认认时间,这是几时?
大屏幕出示钟表。(5时)。
生:5时?
生:时针指向5和6的中间,还没有指到6,指到5和6的之间,所以就是5时多。
师:时针指在4和5之间,就是4时多。我们继续看,这是几时多?(出示:6时10分)。
(学生讨论)。
小朋友们,知道几时我们看时针,那要知道分就得看分针了。
出示4时5分。
们还可以写做8时05分。(板书:8时05分)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写吧。
生:这是8时半。
师:我们还可以说成8时多少分?
生:30分。
师:对,8时半也就是8时30分。再看,这个时间可难,谁认出来了?(出示:4时55分。)。
生:5时55分。
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你说说?
生:5时55分。
师:都认为是5时55分吗?就没有不同意见,你说说?
生:这是4时55分。
师:那你说说怎样想的,为什么是4时55分呢?
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说它是4时多,分针指向11,所以我们说它是4时55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4时55分,还差多少分就是5时了?
生:差5分,
师:4时55分也可以说成差5分5时。
谁能这样说说?
生:差5分5时。
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现在咱们来看,这是在哪?
生:天安门广场。
师:北京天安门前,这是__日北京天安门前升降国旗的时间。谁认识这个时间?
升旗降旗。
师:再看这是一张北京西到郑州的火车票,你知道是几时几分开?
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生:听懂了?(课本91做一做)。
师:学会了认时间,你们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我们一起听1分钟的歌曲。(放歌曲,同时屏幕钟表钟表计时一分钟)。
(听歌曲)。
师:歌还没有听完呢,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那你觉得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你说说。
生:我觉得1分钟的时间很快。
师:很快,的确,1分钟的时间快的连一首歌都听不完,虽然一分钟很短暂,
生:能。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题。
红红的一天。
自己先说一说,生说。
第一幅谁来说?
生:7时5分,红红在刷牙。
······。
2、连一连。
练习二十三第2题。
2、你能在钟表上播出下面的时刻吗?
表格出示:上午预备时间:7:50。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我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模型,使原来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学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__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
3、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体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二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
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内容:
《时钟》。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
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四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并结合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以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教材以学生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为起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边的数量,知道可以以它们边的数量分类、命名。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突出图形的变换,是学生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一向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行能力,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变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共3课时:
认识多边形2课时有趣的七巧板1课时。
课题一、认图形(一)。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小朋友好,出示对话框: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
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师指名在幻灯机上分)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2.认识五边形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说一说。围一围。
三、总结评价,应用扩展。
出示“想想做做”
第1题。(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分小组讨论,汇报。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搭一搭,最后在看一看,数一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教学随笔:
课题二、认图形(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的练习。
2、完成第4题。(1)教师出示依仗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提问:现在是几边形?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2)再将另一个角折入。提问: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学生照样子折一折。(3)看书第27页,请学生照样子继续折一折,并根据折的情况填写题中的小括号。(4)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名汇报。小结:刚刚我们利用手中的四边形--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许多五边形、六边形。
3、完成第5题。(1)说明要求。(2)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并交流。(3)指名汇报,表扬有多种想法的学生。4、完成第6题。(1)说明图意。(2)学生动手试一试,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三、全课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七巧板。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3)动手操作:试一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操作。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1)学生分小组活动。(2)指名板演、讲解。(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29页的四幅图。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请形式分别说说着四幅图是什么?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五
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闰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计算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
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思
1、观看孙悟空赠送的礼物—年历片,激疑引思。"这上面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秘密,你们快把答案找出来吧!"
2、灯片出示思考题,同时师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大、小月
同桌同学交流观察结果,老师请学生回答发现
(1)1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时28天,有时是29天。
总结:习惯上将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几个大月?
哪两个连续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几个小月?
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叫它"平月"。
2、如何记忆大、小月呢?
先组织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计算全年天数
问: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吗?
学生回答,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哪种算法最简便,再用计算器算出得数,汇报结果。
问:为什么一年会有两种天数?主要原因在哪?
归纳: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们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们叫它"闰年"。
问: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之分呢?
问:闰年比平年多几天?多的这一天放在哪个月?
区分平年、闰年主要看什么?
4、判断平、闰年
持有1900年年历的同学有争议,老师及时发现,并说明:遇到整百年份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年、月、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练习:说一说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课外知识拓展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除了刚才所学的,你还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
三、理解运用
1、小明满12岁时,只过了三个生日,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动手操作
放申奥实况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国思想。
璧合将不完整的20xx年年历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两人交流讨论,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历卡。
四、课后延伸
同学们,你想知道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秘密吗?那就课后查资料研究吧!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六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幼儿说出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让幼儿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4、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二、了解时间的昼、夜更替。
1、早晨我们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儿园。白天我们一起游戏,晚上我们回家,夜里就睡觉休息。第二天我们又开始活动,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长大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八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边形)(板书课题)。
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教学拓展,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
(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