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一
文科类的同学最早了解到钱穆先生这个名字,应该是高中时期吧,遇到各种的历史的材料呢,那时还有钱乘旦。斯敏斯塔夫阿诺斯的,这些历史大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没有真正的读过他们的作品,说来惭愧,经过推荐决定从钱穆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入手,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丝启发吧。
拿到整本书,这本书的通俗易懂,这也是受白话文的影响,在建国后通过整理得来的,整篇行文流畅,不臃肿和高中历史课的感觉很像,准确说更像是对高中课本的一个延伸。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本书从我们最熟悉的5个朝代,秦,唐,宋,明清,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5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皇权地方选举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入手,清晰的给我们展现了时代的整个政治脉络,许多之前一知半解的问题,我也找到了一些方向和答案。
从历来到历史中去,一直是我们了解学习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去摆脱现实的枷锁,钱穆先生可能给了我树立一个很好的典范。
任何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不会有绝对的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的利弊而判定,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有的时候我们对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时代的评价是否过于片面,提到1912年前的中国,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想到黑暗专制等字眼,可这样对他们来说真的公平吗?在本书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答案。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由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传统文化之误解,我们若能平心荷官的来检讨中国文化。该首先检讨传统政治,在中国文化精神偏重人文见,其中儒家的抱负哪一项注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重视政治这一环节。
此证只分两方面讲一讲人是二假制度,人事比较变动,制度有人创意,有人订个修订,亦数人事比较稳定,若离开人世谈制度,则制度也只是条文似乎枯燥无味,无可再讲。
从秦到清2000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简单说成专制统治了,客观的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参考,还有许多错误我们能避免,就像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书总结下来有以下4点: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2、中国历史传统政治造成各阶层一天天趋于平等。
3、长久安是人人所希望的。
4、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天天的繁杂化。
综上所述是个人发表一些浅显的观点,喜欢政治历史的朋友,一定要买这本书看一下,一定会给自己有新的启发和收获的。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二
钱穆先生是史学界鼎鼎大名的大师,不过念书之时,也没读过他的几本书,印象寥寥。几日前师大一位故人在微信告诉我,近日正重读钱穆,然其满篇崇古,着实让人不忍卒读。在他的鼓动之下,我便挑了钱穆先生最薄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探究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宾四先生的讲稿整理而成。全书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讲,这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钱穆先生从人事和制度两方面重点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则侧重政府组织、财政税收、铨选制度与国防兵制,四项都可谓是立国之本。钱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释了他完成此书的意义,他谈到“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视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政治之误解。”可见,钱穆先生并非坚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为一个严谨学者为中国传统政治正名,这是他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务,我以为可以概括为“破除误解”。此外,钱穆先生还说道:“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这一观点我想可以概括为“人事、制度配合论”,即人事与制度均不可偏废。
钱穆先生从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条线讲下来基本上中国王朝制度的脉络就十分清晰了。一个朝代不到两万字的篇幅,从阐述政府组织中皇室与政府之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关系,以及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点、政治之得失立现。环视当今,恐难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从秦至清两千年的传统政治,不能简单说它是专制政治,但是客观而言,除了很多宝贵经验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国传统政治的进程似乎是越走越狭隘,到最后的清代部族政权将之前的优良政治传统几近耗光。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我们讲政治制度,有一些确实是制度,有一些则只能叫做事件或法术。制度指政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他又说“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明代,有许多只能说它是一些事,不能说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说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回头来看中国传统政治中一些政令,方才明白原来每一项均有来历有出处,有出于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权术。历史、大众、精英、权谋与制度这一切具有裹挟力量的因素将国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钱穆先生从严谨的历史研究中总结出中国传统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说是趋势: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国家统一是政治上应该绝对争取的,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二是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于平等。这一点可能与大家平日的想法有差距。钱穆先生说的平等并非西方普世价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而是指贵族、大门第的没落,中国社会自宋以下,造就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中产阶级的消亡与缺失。
三是长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知识分子,至多也只能维持三代。实质在讲中国知识分子在绵连几世的皇权面前自感卑微。结果便是皇权的日益尊贵,而经铨选制度进来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政府之权的日益卑微。
四是中国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治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这也被当代的管理学家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而且钱穆还有一个可能与今天社会共识相矛盾的.观点,他认为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法治的,即制度化,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
大师的书往往不仅让人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从古至今都在困扰着我们,或者说是今天的解决方案也未必让人满意。所谓读史以鉴今,今天我们的政治已经走上了一条新路,传统政治的积弊,虽是历史,同时也还是现实,依然有其现实意义。英国哲人罗素曾说:“讲哲学,至少有一个功用,即减轻一点人的武断。”钱穆先生说:“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为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
回顾自身,读书不多,武断不少,到如今方才正本清流,开始有些许独立思考。拉通来看,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这种毁灭重生的螺旋趋势吧,只是悟的早与晚的问题。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三
钱穆先生在本书中只讲了汉、唐、宋、明、清这五个朝代,每个朝代分几大点详细介绍其政治制度与人事,文字简练生动,最让我触动的观点是:“分析政治制度应结合现实,站在当时人们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以现代的观点去一味批驳。”
以前我在认识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总是习惯的戴有有色眼镜“封建社会”的黑暗,但是钱穆先生在书中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自秦以后就不能成为“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严格意义来讲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每个时代都有适合其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我们不能用当今制度的先进性去否定历史。如今学习历史,是为了在先人走过的道路上反思受绊、摔倒的原因,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以此更省时更顺利地向前走。
作为中国人,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一则历史与文化联系,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二则我们有太多值得以史为鉴的东西,制度便是其中最有意义的一部分。书中一直强调制度与人事是分不开的,所以更可以通过了解以前的人事来分析制度的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名中,“历代”二字不可少。通过钱穆先生的叙述,各个朝代的制度都联系起来了。整本册子可分为横纵两个维度,纵向维度来看即按照汉唐宋明清的历史发展顺序,横向维度来看,钱穆先生从每一个朝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方方面面出发,总结各个朝代兴衰得失的原因。为结合人事,古人已经为我们开创了很好的范例。很高兴地看到,现今有许多制度与古代是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的。如考试制度,虽具体实施方式与古时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高效率选拔人才。就这样,在新时代前行之路上,我们回头看,是为了知道曾在哪里摔倒,而不再走回头路——这大概也是钱穆先生写此书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是,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钱穆先生如此详细地分析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们从小到大的历史教科书总是将某项制度或事件的积极意义用大字标出来,而消极意义总是用小字书写,钱穆先生的小册子则不同,其得失的篇幅几乎均等,甚至分析过失更多一些。但这有何妨,对于历史上制度的评价,只有赞同与不赞同,并无正确与错误。我就对其中说“省”是个不详的名称,建议以后去除的观点不赞同。省区只是一个划分,而如何统治才是制度真正该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也从中明白,面对不同的人对历史的评价应带有批判性眼光,既不可一味轻信,也不能一口否定。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四
本书读的有点懈怠了,读的心得少了,昨天最有心的一句话就是,考试只能识别人才,不能培养人才,过去中国人才的培养在于贵族,在于门阀,在于上层人士的耳濡目染,这些东西,可能听起来,让人很难接受,但是确实是这样的,不能不承认。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是部分,钱老什么话也敢说,因此对于本书我觉得还是要认真的学习,争取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学习完。
昨天学习的明代的制度,提到了张居正,这可是中国一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很客观的,他既承认了张居正确实对于明代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分析了当时人们一直反对他的根本原因,制度限制了张居正的作为,是他在当时不被认可的是制度,因为内阁真的不是宰相,但是他却做了宰相应该做的事,中国这个社会对于名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必也,正名呼。
还提到一个人,就是第一能臣曾国藩,现在才知道,翰林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对于读书人的最高礼遇,你考试好了,那国家就许你一个好未来,然后你专心学习,学习很多东西,学习如何做官,如何处事,当时不明白,曾国藩又不是什么要员,为什么地方政府,每年要给他们过年送供奉,原来他们以后一定会做官呀。
学习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时间,读书因该是学习的一种休闲,不应该成为主要部分。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五
今天拜读完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掩卷沉思,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书更正了我的历史观,我原以为民国以前的朝代都是封建社会,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秦汉以前夏商周战国春秋时代的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以来的完成统一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政权。
以前我以为中央集权就是皇帝说了算,属于专制独裁,其实这观点也是错误的。钱穆大师分析了秦汉宋明清五代,我个人认为是相权和皇权相互博弈制衡,共同组成中央集权政治,天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在管理。历史上,往往是皇权去侵害相权,造成相权和皇权失衡,给未来留下了隐患。
学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看待。教育我看待历史某个事件或人事,不能只以时代意见去评价思考,要考虑历史意见,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
历朝历代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制订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恶意,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就会慢慢把一个原本好制度,变成一个坏制度。所以政策制订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发展,如果死守老制度,早晚老制度会阻碍社会发展,最终不可收拾,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只好推倒重来,好像掉进了循环,怎么都挣脱不了。
国家的财富,一定要藏富于民,或者说藏富与地方政府。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话,那地方政府就会慢慢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六
钱穆先生的这160页内容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看了7天才看完。并不是说钱穆先生的文字晦涩难懂,而是因为短短的几十页就讲述了一个朝代的政府组织架构、皇权相权、选人形式、军事兵权,我的学识积累浅薄,理解起来有些费力。
钱穆先生学贯古今,对汉唐宋明清的政治、制度、民族意识等都有深刻的见解,他的文字虽简洁精炼,却能抓住最核心的本质,不得不让人钦佩。
在地方政治上,做的最好的是汉代,此后的地方政治制度都呈下坡路,但是钱穆先生也一直在强调,任何一项制度在当时都是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的,制度的背后是人事的考虑、权衡和选择,身为现代人的我们不能一笔抹杀几千几百年前的制度,更不能一笔抹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一笔抹杀我们两千年的历史。“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在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下面是一些笔记。
“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事的家务官,唐代始正式有六部尚书,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似皇帝的侍从。此为中国政治史上大进步,无论从体制讲,从观念讲,都大步了。”“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
“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还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还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七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构严谨主题宏大,节选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以为代表,从政府组织、选举、赋税经济、兵役等方面分别论述,大体上可以窥探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仅分享几点我的一些体会:。
2、书中提到很珍贵的了“历史意见”,即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而非用我们现代民主视角,井田制发展到后来的均田制,在某个时期是符合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同时西方的选举制,放在古代的中国,幅员辽阔交通落户,完全没有可行性。
3、制度与人事是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话题,我想提二类人,张居正们以及绍兴师爷。他们的共同点都有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虽然制度约束难以撼动,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绽放在历史的星空下。
这也得说到,任何事终究要落到人这个字上,一旦由某个人参与,必然带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构成我们文明中璀璨的光,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我们才能发展自己,成就每个独特的自己!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八
我最喜欢的书莫过于钱穆的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摘取了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几个朝代从管理制度框架上去说,看这一类讲历史的书的时候,会暂时从身边的琐碎上抽离,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的历史过程中,滚滚车轮下旁窥到人的悲欢、日常、限制、反抗、妥协。
这本书2016年买的,到现在反反复复地看了四年,经常放在手边,时看时新。从过去历史政治制度上看得到现在的一些缩影,对古人怀有悲悯,对现代只觉个人无力。我不是学历史专业的,经常在想,历史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从通俗来说是,以史为镜。可能从历史里去映射出来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架构的认知,对自我的定位,在社会中的自我定位。
也不知道别人看完书,过一段时间能记得多少,这书看了四年,也无法提炼出来到底告诉了你什么,唯独留下了就是各种感受。常态是对于历史,知之甚少,多数是热衷的是各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者是其他的各种娱乐剧,大多都是符号化的印象。
最近又捡起来翻翻看,真是结合当时心境当时环境,时看时新。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九
秦以前的中国,基本上为封建诸侯统治,没有形成体系。
秦汉才开始施行统一政府管理,中央设政府,地方设郡县。
皇帝世袭担任,政府里的官职则或推荐或考取不一定能世袭担任。
中国有着读书人治天下的悠久历史。
皇帝身边,来来去去的有门第贵族、军事集团、宦官团体,但一直有着读书人的身影。
后来,朝代更迭,皇帝无数次易主,但政府这一形式已经确立,后续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变。
汉代为宰相治理全国;唐代三省六部制;明代则废除宰相由皇帝全权负责。
这些治理方法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弊端。
汉代宰相治理全国权利相对统一,有利于集中统治。宰相就有可能篡夺年幼皇帝的权利,形成外戚夺权,发展家族势力。
唐代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把权利分给部门,决策时进行民主讨论,另一方面权利分散,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政务执行。
明代废除宰相由皇帝负责,权利也相对集中,但是有的皇帝几十年没有上过朝,在内阁办理事务,于是大臣和皇帝隔绝,给了太监可乘之机。
上面说的还只是各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书中还讲述了各个朝代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户籍管理及税收的方式、兵役及军队的运行模式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本书,让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制度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时期所产生的,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
我们不能仅仅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推翻当时的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吸取好的经验,防范有可能产生的弊端。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
这是一本小书,很短,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要短小精干许多。里面的语句有时乍一看似信手拈来,但继续看下去便知须是学力深厚才能如此举重若轻。抛开了复杂的人事,专注于制度上的变更,这本书在这个角度上让人对以前的历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书更多是如史记一般记录事件,制度的设置都是隐藏在纷繁的人事之后的。在这本书里,将政治制度单拎出来讲,对非治史的读者而言,是的确方便许多。
钱穆写这本书时,恰是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的人,所以在该书中,钱穆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意思,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绝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来一棍子打死。既然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状况的。如此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而远不是一句封建专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这本书,有两点感受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现实状况脱节。这使得在朝代的后来,都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只能来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方能让国家机器在废墟中重新开始。除开宋朝这种先天国防弱势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税赋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问题,埋下了动荡的隐患,然后在战火中覆灭。读完后感觉这种僵化似乎无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谓中兴亦或变法,也多是以失败告终,更多的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迎来最后的改朝换代。
ispower”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释为权力。权力是希望继承的,是希望能够可控地传承的,或是积极地扩张,但这种个人的愿望和国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缝产生的破坏力,又会是改朝换代时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处理好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和国家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又是历代的变革核心之一。但最终走到清朝时,这种改变也走到尽头,毕竟满清是外来政权,对于政治体制的设计,考量更多的还是如何稳定自身的异族统治,此处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汉人政权所有的。而对官僚系统与文人集团的关系进行平衡,几乎每个朝代都在进行着这种动作,由此看来,或许49年后的种种动荡也有这一意味。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一
每个朝代详述框架如下:
政府:
1、权职——皇室及官员组织架构;。
2、保政——兵役制;。
3、养政——田赋税;。
4、兴政——科举制;。
不仅历朝代政府是以此框架进行权力巩固,共产党也同样不例外。
中国5千年历史断不可以“专制黑暗”四字一笔形容,正如之前所悟任何一个事物的兴起,必定与当下的“社会网络”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朝:在汉的基础之上,对宰相权力进行了分割、地方政府放权以及商业不收税,旨在不让民间有穷人,所以华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社会健全的福利制度;不让民众过穷,却不限制民众过富。
清朝:专权的极致表现,所有手段只为巩固“满清”部族的统治所立,根本无制度可言;。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二
正如我不知哪里看到的某人所论,钱老的叙述里头,读得到对旧的中国政治制度满心的怜惜。结合这本书写作的环境看来,也从钱老在书中的总论里读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风,从受到万人践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捡起对传统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学者。我以为这也是钱老写书讲演用意所在。
但此书由此也有个弊端,就是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怜爱之下,则有些结论的得出还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后面有了更深的阅读,那么钱老的这种偏袒则更加清晰明了了。尤其是讲清朝制度那一篇,开篇一段话就把清朝制度贬到了街边弃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曾身处的时代,因为见惯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还真叫人生不出半点同情。恨不得亲自将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头之恨吧。
不过总而言之,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史启蒙最佳普及读物之一了。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三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华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四
这段时间有幸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说题目是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实际则以主要讲了汉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个朝代。这主要是因为钱穆先生的讲期只有五次,每次只限两个小时。所以钱穆先生就择这五个朝代,也因为这五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比较有代表性。书中大致以这五个朝代的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讲,并且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得与失。下面就来说说这本书中的一些特点和书中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由于这本书是钱穆先生的讲稿,所以本书有很多与现在普通书籍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本书的语言特点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阅读时不费力,就好像在听钱先生讲课一般。其次,本书更加“朴实”。现在的书籍普遍都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一些观点,而旁征博引,会引用很多资料,并标明资料出处。这样的书虽然更加具有学术性和规范性,但却也多了一种“功利性”。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通读下来,就像是一位老先生从容地给学生讲述着过去发生的事。但是,老先生的想要教授给学生的要点却在学生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这可能就是大家的魅力吧。最后本书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钱穆先生并不旨在书中非要说哪个朝代,哪项制度的好坏,而旨在让读者真真正正地了解这项制度,继而,得失自然就明了了。我认为此书的重点应在历代政治而不在得失。
当然,作为讲稿录成的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不够系统,文章的结构略显凌乱。
此外,钱穆先生在本书中在讲授知识要点时也颇为生动,往往能把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例子。政治制度其实比较深奥,各个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明白。尤其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名称也不为我们所熟悉。钱穆先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方,把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浅显易懂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明白。看懂了比方,再回过去看古代的政治制度,便豁然开朗了。如讲到唐代政治中的观察使和地方官之间的关系时,钱穆先生用了现代的督学和大学校长之间的关系来打比方。若督学的地位高于校长就会降低校长的地位,不利于大学的管理。从而说明唐代政治中监察史的权利高于地方官,把地方官压抑在观察使之下,不利于地方行政。再如讲九品中正制不适用于晋代时,钱穆先生用“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比喻九品中正制只适用于魏,这个地方与中央失却联系的特殊时期,不适用与晋这个统一天下的时刻。若继续沿用这一制度就只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就如九品中正制在晋代被沿用下来,最终发展成为门阀制度。
细细读来,钱穆先生所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感到很受用。首先书中所说的“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让我获益匪浅。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历史上的制度,或是事件和人物,以前我所牢记的是要分析其两面性,现在看来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过去的事物。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制度自是为适应那个时代而创立的。譬如我们现代人一说到王位世袭制,便立即觉得这是不可取的,这种制度是腐朽的、落后的,尤其是相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而言。而现在看来王位世袭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是小国寡民,他们选举领袖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以旷场上,便可以表现人民的公意。而中国在秦汉时代,疆土广阔,户口至少在几千万以上,并且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各地,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推行民选制度。同样,我们现代人也不能用现代的民主制度来批评当时的王位世袭制。
但是,这并不是说时代意见完全没有意义,而是说相对于历史意见而言,时代意见的地位便相对较低。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上出现的政策、人物或事件时,要充分地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正因为一个朝代的制度需要结合其时代背景来分析,所以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钱穆先生在介绍某一制度时,也尽可能地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描述出来,让读者进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再去看这项制度,就会发现这些制度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在讲述宋代兵役制度时,首先介绍了宋建国后严峻的形势,分析了宋在北方面临着强大的辽,而宋的都城又在开封,易攻难守。一旦与辽开战,万一吃了败仗,就会危及国基。所以不敢轻易开战。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宋代的兵役出现了“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奇怪的现象。
第二,从多方面看待事物。虽然本书的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政治。钱穆先生说的“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所以书中并不仅仅讲到政治制度,还有包括军事、经济制度等。因为这些制度在同一时期必定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是政治得以存在的基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决定政治。军事又是政治的保证,因为军事不给力,而被推翻的朝代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一个朝代的某项制度时,务必要适时的结合其他方面的制度,这有利于我们做出客观的评价。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在看待意见事情时,要联系与这件事相关的其他方面,才能将这件事情看得更透彻。比如当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切糕”,我们应当看到这不仅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混乱造成,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民族融合过程中还存在着的问题。
第三,流变的制度,只有认识到制度是在流变的,才能把握各项制度的真相。每项制度都会受到先前存在的制度的影响,也会影响后来出现的制度。而我们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明白这项制度的真实影响。这在考试与选举制度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唐朝的科举制有着汉代察举制的影子,由考试和选举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就形成了科举制。从这里可以看到察举制流变的过程,以及它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唐代的科举制的最终形成是由历史的积淀而来。
最后来说说,我在读本书的最后一讲时的感受。在最后一讲清代的制度时,觉得钱先生在这一讲中对清代的制度肯定极少,多半是批评。说清代一切由满洲部族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又说“总之,清代制度上,实在也没有几项值得我们今天之再称道。”钱穆先生一直称清朝的统治为“满族政权”,他们的一切政策都只是拿满洲部族来控制中国人。似乎是不承认满清是中国,还把满洲人和中国人区分开来,隐透露出一种“大汉族主义”或者说是民族主义,在现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今天,这种偏见确实不可有。
总体而言,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书中很多关于史学的观念,以及看待历史的方法值得借鉴。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五
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和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
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人性之恶鲜有制度性的约束。似乎又回去那个司空见惯的观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发善而惩治恶的,至少在传统的权威失去合法性的现代是这样的。
这是一本小书,很短,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要短小精干许多。里面的语句有时乍一看似信手拈来,但继续看下去便知须是学力深厚才能如此举重若轻。抛开了复杂的人事,专注于制度上的变更,这本书在这个角度上让人对以前的历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书更多是如史记一般记录事件,制度的设置都是隐藏在纷繁的人事之后的。在这本书里,将政治制度单拎出来讲,对非治史的读者而言,是的确方便许多。
钱穆写这本书时,恰是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的人,所以在该书中,钱穆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意思,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绝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来一棍子打死。既然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状况的。如此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而远不是一句封建专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这本书,有两点感受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现实状况脱节。这使得在朝代的后来,都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只能来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方能让国家机器在废墟中重新开始。除开宋朝这种先天国防弱势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税赋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问题,埋下了动荡的隐患,然后在战火中覆灭。读完后感觉这种僵化似乎无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谓中兴亦或变法,也多是以失败告终,更多的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迎来最后的改朝换代。
ispower”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释为权力。权力是希望继承的,是希望能够可控地传承的,或是积极地扩张,但这种个人的愿望和国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缝产生的破坏力,又会是改朝换代时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处理好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和国家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又是历代的变革核心之一。但最终走到清朝时,这种改变也走到尽头,毕竟满清是外来政权,对于政治体制的设计,考量更多的还是如何稳定自身的异族统治,此处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汉人政权所有的。而对官僚系统与文人集团的关系进行平衡,几乎每个朝代都在进行着这种动作,由此看来,或许49年后的种种动荡也有这一意味。
如果有时间,一口气看上两遍三遍多好啊。现今时代虽然书籍泛滥,然而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果然是经得起推敲细阅,很难有书在看第一遍中段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要看多一次,其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又梳理得透彻清晰。
书中讲到中国史里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经济制度、选举制度、考试制度、兵役制度等,可由中一览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讲历史总结如下几点精髓:
1.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干燥乏味。
2.任何一制度绝不孤立存在,各制度之间必互相配合,形成整套。
3.某一制度之创立,必有其渊源,不是凭空忽然而来,其消失也并非无端而是渐渐变质的后果。即是制度虽成文却也跟随人事而有变动。
4.某一制度的创立在其当时代必然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不为后人所了解,时代更替,制度不存,不可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判断一制度在其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5.任何一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历史意见。
6.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时代性,还要重视其地域性。
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的一个项目,若不深切认识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很难孤立的抽出其政治一项来讨论其意义和效用。
泱泱中华两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纪传体史书,少有专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历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史书更是少之又少。钱穆先生这本书,从制度着眼,如线穿珠,从汉、唐、宋、明、清一路讲下去,贯穿起各各人事,让人豁然开朗。
钱老阅史无数,是近代治史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这本书也是写的深入浅出,各种典章故旧信手拈来。笔者学力浅薄,只能就其中几点做些思考。
一.到底存不存在相权。
宰相,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政府中的实际领袖。两千年国史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从汉代一路走下来,皇权日盛,相权日衰,到明代胡维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职,所以明清两代才是真正专制的时代。
天下之大,从秦代统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两广,西起陇山,东至朝鲜半岛,有上千个县,事务繁多。始皇精力过人,尚自每天要批阅一百多斤奏章,后来人自难仿效。这么大的天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管不过来的,必须有人分担,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名称,分担的分量也不一样罢了。在汉代叫宰相,一人包揽,唐代是由中书令、侍郎、尚书令三人负责,宋代由中书负责行政,三司负责财政,枢密负责军事,明代由大学士票拟,皇帝本人或者司礼监太监批红,清代政务由皇帝和军机处大臣商定。不论名头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人来分担皇帝手里的权力的,这是中国国土博大、事务繁多所天然决定的。
二.宰相到底是管家还是实际领袖。
钱先生认为,宰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领袖。皇帝只是国家权威的象征。至于后来相权衰微,是各类因素共同导致的。但这是不对的,正常情况应该是相权对国家负责,皇权只对皇室负责。
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下来相权是越来越小,皇权倒是越来越大。如果宰相是实际领袖的话,为什么却要不断受到皇室的制约。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话,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主人让管家帮忙治家——遇到懒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实际领袖还是管家?这个应该从谁受制于谁来分析。
中国国土庞大,举国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居住分散,参政意识淡薄。这导致了中国不可能像希腊城邦那样选举产生领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选出代表民意的国会,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会产生个体领袖——皇帝,再由皇帝来任命宰相,从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与其说宰相是政府实际领袖,不如说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过来,请的一个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内阁任命的,那样宰相方可以说是实际的领袖。
三.历代田赋政策。
历代土地政策都极其简单,虽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从中上下其手的考虑,但是也过于简陋了。汉代就是按田收赋,唐代实行两税制,按人收赋,宋代也是两税制,加上地方乡绅负责制,明代用鱼鳞册,按人、按田统计收赋,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虑田有贫瘠肥沃,也不考虑收割播种的效率不同,更遑论山民、渔民等不以耕地为生的家庭。与精巧繁复、互相牵制的政府职权系统相比,真是简陋之极了。从这一点,也可见出皇帝们视百姓如刍狗的心态。
四.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为黑暗专制。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历代里最为清明的。这来源于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太子不用早早确立,成为大家的靶子,同时皇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钱老说的,制度永远要和人事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清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府职权制度,反而发展出了好的储位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劲。
五.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当朝的人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有死角存在。有时候越是繁复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这就是老子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制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时代特点,制定出配合当时人事的制度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的,时代前进了,人事变化了,制度也应该跟着变化,因循守旧,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视野宏阔,分析鞭辟入里,语言平实。这本书极薄,而内容却极厚重,值得一读再读。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六
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和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
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人性之恶鲜有制度性的约束。似乎又回去那个司空见惯的观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发善而惩治恶的,至少在传统的权威失去合法性的现代是这样的。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七
昨晚睡不着就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剩下的几十页看完了,看完之后,正如没看之前某人说的,会改变自己以往对历史的看法。
这样一本书,看之前,本以为是一本如历史课本一样的书,没想到作者写的并不是那样晦涩难读。钱穆先生用很亲和的语言,以和读者对话般的方式,由浅入深,向读者展示了汉、唐、宋、明、清历代的政治得失。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历史课本,我们是安徽课程改革第一年,历史课本也与以前的编排大有不同。据说以前的课本是按照编年,记叙各个时代的革命、历史事件等等,而我们那一年却已经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国外选修等方式来学习历史。其中政治部分则是按照年份,叙述君权相权和中央地方关系的演进来演绎历史。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不由得联系到了我的高中历史学习的时光。当然内容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钱先生的`书除了从君权相权和中央地方的关系方面阐述,还从经济、赋税、考试选拔等等方面来述说当时的政治制度。()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并不都是专制的,前几朝代皇帝并不是一人专制,科举制度也是一种政权对外开放的方式。所有的制度在刚刚建立的时候也并不是腐朽落后的,也只是历经几百年后,由于各个时段具体时间情势的变化,制度变得不再好了。
从我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变动也可以看出今人对待历史的一些变化。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历史终归是历史,后人自有评说。我们还是要努力让自己的浊流中自清,追求自由。
历史教人不武断。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八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先生讨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权分配、政治组织,从选举、经济、军事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评判的关键依据在于制度实施时的真实反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中客观发生过和存在的,不能仅凭现代理论或熟知的价值观做出主观推测。
制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代表性。每项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理论思想和历史原因,如果只就事论事,抽象地讨论某一时期的制度,既不合理也不严谨。钱穆先生认为,政治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一项制度从制定到执行,涉及的社会因素繁多复杂,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设身处地,剥茧抽丝,充分考量。
制度是动态的。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现实情况,如果情况有变,制度也将相应调整。因此,制度评判也应是动态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此外,成熟理性地分析制度需要明白,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不好,因为“若一项制度一直好,则会使政治窒息,不需后代人来奋斗努力;惟有制度出错,才能让人保持警醒,始终保有改进努力的心态”(35);更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制度不断被修改、被推翻,但制度背后的核心观念需要被发现、被提炼,“所贵的是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原之可靠性愈大”(56)。
中国传统社会鼓励书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造成了读书人竞求上政治舞台去做官,所以钱穆先生“诊断”中国传统政治有臃肿病。这一现象的优点是,官员可以在政治表现中试炼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与实际得以结合。弊端则更加明显,大量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文官的社会地方不断上升并愈加牢固,很难再有其他政治力量可以与文官相庭抗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196)。“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值得被称颂、被学习,但当是否能写出精彩文章成为衡量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主要标准时,社会价值观已经偏离失衡。受篇幅限制,钱穆先生不能在书中辅以更多史料,但结合相关书籍文章,可以看出,受文人当道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务虚的社会。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水利工程,不同朝代都出现过“不是专业人不干专业事”的纸上谈兵事件。一方面,有志有才之人拥挤在从政做官之道,另一方面,工商等社会其他行业鲜有人问津,再加上繁密的法令制度,重重束缚,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社会难以革新、没有起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制度面向社会大众,应当是无私的。当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公私之间可以权衡。钱穆先生认为,有私心、谋私利的只能称为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恰恰有许多私心,所以他在本书中作了严厉批判,言辞虽然激烈,但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政权抑制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禁让我联想到孔飞力的《叫魂》。也许在钱穆先生看来,那场惊动全国的“妖术”恐慌正是清代法术的直接印证。
制度是在宏观层面制定的,但却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清代中叶以后,丁册不再需要,于是一个国民,如果没有田地,不参加科举考试,不违反乱纪,可能永远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也许在富足的和平社会,不少个人甚至会拒绝主动与国家发生任何联系。但是,如果个体的信息无法传递汇总至政府,那么执政者很难对宏观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更难顾及到那些弱势人群。
钱穆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帮助、促进国民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浮于表面。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但社会过于平铺,所以缺乏组织力量。确实,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政策执行阶段,民众自主自发的意识和力量都比较缺乏。然而,共尊共信心恰恰是自下而上积累而成的。
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读后感(精选19篇)篇十九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