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时间分配、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因素。掌握正确的教学计划编写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一
找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春天。
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景色带给人们的乐趣同时了解这个季节里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让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感悟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体验,交流感受,赞美春天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好,并获得有关春天的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大自然等活动中,充分感受春天给人们带。
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爱学习,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集体会找春天的乐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观察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方式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从分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从满兴趣大胆参与表演,鼓励学生独特的创意。
本节课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中,用自己独立的方式去观察发现春天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说,画等环节,自己收集的一些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春天。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听吗?
2、听歌曲《春天在哪里》要求: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
3、交流:生:“春天”
4、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看看春天到底在哪里,好吗?师板书:找春天。
同学们找到了吗。
2、一起来分享一下春天的趣味吧?
3、集体观察,议论春天、汇报春天的特征。
5、播放课件。
三、创境品读,说春天。
1、课件——补充课文《春的消息》。
春姑娘躲在这首小诗里,请你们读一读,找一找在哪里。
2、学生汇报结果。
3、学生自由,也可以互读互评,看谁把春天读得最美!
四、知识延伸,赞春天。
1春天已到来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呢?
(学生们自由讨论自由组合。)。
五、课后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学写“野、躲、解”等生字。
板书设计:
看到了——小草野花树木。
听到了——小溪喜鹊杜鹃。
找春天。
闻到了——花香春的信息。
触到了——荡秋千摇啊摇。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二
(一)有效参与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有效参与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来透视分析:
(1)从参与的范围分,可分为部分参与和全员参与。在学习中,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参与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可能成为"看客"。若组织不好,调控不当,会产生活动中的"马大效应"。(2)从参与的表现分,可分为外在参与和内在参与。在学习中,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因而也常常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但也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外部反映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口讷心慧,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想法,却很有见地,耐人寻味。实际上后者也在参与,甚至是实质性的深度参与。在目前的学习中,我们往往对前一部分学生引导、调控不够,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3)从参与的过程分,可分为阶段参与和全程参与。有的学生只对某一环节、某一方面感兴趣,而对于其他过程就不大关注,而有的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4)从参与的效果分,可分为有效(高效、低效)参与和无效参与。像"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式的参与就是无效参与。如面对一个新问题,学生未经思考就急于作答,这种参与基本上是无效的。参与的有效性,主要看参与对小组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的贡献。就个体而言,表现为面对学习情境入神、入境,这才是真正的、实质的有效参与。如果没有小组全体成员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充其量也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不可能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
(一)有效性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合作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2)目标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效果突出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认知、情感与技能均衡的教学目标。
(3)师生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学生当好“演员”,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形式观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也力求简明扼要,耗时短而成效显著,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后来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5)情境观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
(6)评价观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二)有效性的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转变性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基本用于区别胜利者和失败者,而不是作为一种转变性的协调发展过程。为了区分,人们自然依赖于一种具体的划一标准,而这种整齐划一的标准无法应因个体多样化的发展。学习的目的不单纯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与学习个体,不存在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学习者面对未知的领域,目标是方向性的,但没有已知的答案。因此,学习者需要的更应是一种新起点下的"挑战性"驱动,而不是面对已知标准的受"欠缺"驱动。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行为。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仍可以采用"区分",但这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本质上讲,这种"区分"仍应成为研究性学习中转变性发展过程。
(2)评价主要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终实现。
在学习中,评价的主体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学习者、导师、学习伙伴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主动的探索者本身是最重要的评价者。当然,教师可以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是一个促进有效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另外,合作小组中的互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学习中,亲身体验贯穿探索的始终,评价致力于促进经验的转变,但任何人的评价都必须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
(三)有效性的评价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只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才最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进。因此学生必须是评价的中心对象、主要的评价者。协作者或者同学、教师等重要参与者也应当在评价的主要实施者。评价中的首先应当是考虑的是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
因此,使用量表对学习的评价将应当是以学生自身为评价的重要主体,以学习过程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根据每项研究活动的不同实施情况,在评价中还会出现对研究计划的评价、对研究过程实施的评价、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对协作者的评价等等不同专项评价量规表。
(四)有效性的评价的内容(根据评价内容设计量表一、表二、表。
三、
表四)。
b是否认真努力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c是否积极参与d是否有责任感。
e是否主动协作,组员关系是否协调。
f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
g是否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和建议。
c使用新技术。
d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
e对学习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3)是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查学生在一次探索式活动中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4)是评价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反映出来。
(5)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张简报、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探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价的意义。
(一)更有利于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学习具有多元目标,包括激发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陶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等。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并非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于偏重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它面向的是全体中小学生;它并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结果,而是要让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历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所以,对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形式。
(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在接受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往往体现为结构化的教学程度,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舀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不仅如此,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还表现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等,不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协力,而且要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可以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三
20xx年12月7号,现代教育技术课上我们欣赏了两个视频教学案例,并对其做了丰富的评价,从中受益匪浅!
第一例是有关于小学生学习数学中5的乘法,第二个案例是初三老师讲授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两个案例中的老师都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
创新。
及探究精神,但也有小小的不足之处。从这两个案例我们了解到了改如何正确地评价一个教学案例。
课改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最后的落脚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建立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从多渠道获取信息,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教师来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好的评价体系来“催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才不是“一潭死水”。所以,要狠抓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评价,切实做到让学生“减负”,优化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1.评课的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既是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所产生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评价侧重点不一样。课前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课中评价主要是了解、诊断学习状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调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以作为评价教学成果的一个依据,评价时我们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评价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与绩效达成、教师专业成长等诸多方面[3]。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时也应该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如教学小语北师大十二册《人生礼赞》一课,不仅要评价教师如何执教即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对理想充满希望,还要看执教效果如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即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和感悟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看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表达对人生的憧憬、对人生的赞美。
2.评课的方法及技巧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课堂教学评价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都必须坚持科学、坚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评课应该针对教学现状进行“挑刺”、找问题。然而,在现实的评课中,却存在不少的弊端,没有发挥评课应有的功效,如:有的听后不评;有的评得很随意,不痛不痒,让人听后觉得毫无意义;有的评得却抓不住关键,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的评课者充当老好人,净说好话,使听评双方都没有受益;有的则是追赶时髦,流行什么教育理论就用什么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带给大家多少收益。
其实,评课是有一定规律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评课的科学性和实用技术性,这就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2.1以理服人,实话实说。评课最忌“就课论人”“评课评人”。评课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既要关注细小的细节,更要关注教育观,并且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提供给执教者与其他听课者学习借鉴的机会,评课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
2.2创设心理零距离。评课时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诚恳地提出该课的改进之处,让执教者感觉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一种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从而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2.3激励为主,共同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快速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直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评价一堂不够成功或不够完美的课,一定不能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下定性结论,否则会让执教者丧失进取的信心,评课者要挖掘出执教者的优点,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这样,执教者才会痛有所悟、喜有所获,想方设法提高执教水平。这样才能激励听评双方共同提高。
2.4因人而异,重点突出。评课要根据执教的不同情况、课堂教学的不同形式而有所侧重,而且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骨干教师的要求就要提高一些,抓个性特点,挖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评课也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重点部分详细谈,理论联系实际,哪里需要改进,那里很有特色,哪个环节很有新意,都要评清楚,要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5方法多样化、艺术化。评课的方法和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要讲究艺术,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注意评价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方法的多样性,可从评价方式上、内容上尽量将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以提高评课的准确性。做到六个关注:关注课型、关注教学思路、关注学习方式、关注学习成效、关注教学风格和关注评价方式,尤其要从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从学生学的状态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成败[4],但评议时也要为自己的观点留有余地,评课也是一种交流、探讨,不能说谁的观点就是百分之百正确。
3.评课应达到的功效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论教”。教师要认真的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
创新。
主动发展与创新让学生体会到和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带来的乐趣并在其中体现探究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促进同事之间相互学习、共同研讨评课的良好风气的形成,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课评得恰如其分,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执教者的积极性,升华评课者自身的认识,还可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同时,评课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要评价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否有效,要从学生的学习心境、个性发展、学习动机、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协作能力、技能发展、思维发展、认知状况、学习绩效等等方面来考虑教学效果。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四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长期培养的结果,而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更是持续自我评价的保证。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评价的绝对主体,很少去关注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常常不理解:为什么要认真听讲?为什么书写要工整、为什么发言要积极?为什么老师、父母对考试分数会有那么高的要求?当前出现的学生许多诸如“离家出走”、“毒杀亲人”等教育、行为、品德方面的问题,我想其中除了家长、教师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艺术等原因之外,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的缺乏是根本的原因。所以我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
(1)热情鼓励,提供成功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自我评价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每一点进步都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学生觉得我这么做,这么想是对的。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体会到强烈的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信心。“心若在,梦就在!”教师的热情鼓励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自我评价。
(2)积极评价,给予有效的情绪激励。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古诗《赠汪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汪伦和李白的感情这样好,为什么李白要不辞而别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开始发表看法。有的说:可能头一天汪伦说今天有事不会来送行了,李白才独自一个人乘船离开的;有的说: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有的说: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像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这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具有更加感人至深的魅力,以此给李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这三种说法发表完了,同学们的手都放下去了。猛然间,我看见班上一个平时非常胆小内向的小女孩举起了手,我赶紧请她回答,她说:可能李白出来时间长了,他想家了,想他的孩子了;听了她的回答,有的同学不屑一顾,有的则是嗤之以鼻,甚至有的同学在嘲笑她。此时我引导他们:李白是一个感情特别丰富的人,他写的诗不仅有表现朋友之情的,还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同学们能吟诵几首吗?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思考起来,吟诵起来。这时我又说:家是最温馨的地方,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想家也是正常的,你们说呢?同学们纷纷表示认同。那位女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看到了那是自信。通过这样积极评价,学生的思维习惯在发生积极地转变,自我评价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善于进行自我评价。
(1)在知识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评价的标准。 语文的评价标准即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每单元有单元目标,每节课有课时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要根据这个阶段目标达成的要求进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时,有必要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把握评价的尺度。
(2)在同伴互评中,引导学生领悟自我评价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看到成绩,了解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反思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认识,超越自我。
例如,请看一个学生在学习了《赠汪伦》后的一个自我评价片断。
生:我知道了李白和汪伦的感情十分深厚,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其实桃花潭并没有那么深,这是“夸张”的写法。
生2:这里又用了“比喻”,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比作桃花潭的水深。
生4::“李白”是别人对他的称呼,这里是采用三人称手法来自称。
生5:我认为后两句诗用“我”便于直接抒发感情,更显出感情的真挚。
师:大家分析的很正确,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抒情,叙事时李白将自己冷静地置于三人称,而汪伦的突然出现和特殊的送别方式使李白的心受到强烈震撼,感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转换成“我”是感动之余情到深处的结果。
……
从中不难看出,通过同伴互评、自评,不仅关注了结果,而且反思了过程,积累了宝贵的数学思想,形成了崭新认识,又让学生从中领悟自我评价的魅力。
(3)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唯物主义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必须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评价、实施评价。
(1)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用于评价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笔记帮助他们对于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困惑或感兴趣的地方。久而久之,读书笔记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自我报告,作为评价自己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一种手段。 在刚开始时,学生可能尝试写作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个读书笔记的格式,例如:
日期:
今天语文课的'课题:
所涉及的重要知识:
我理解最好的地方:
有不明白或还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
学了本课后有哪些感受:
(2)编制试卷。
历来,评价内容的安排是教师的权力,学生只有做试卷的份,其实,有时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试卷内容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习情况。
例如在学习了一个单元后,在复习课上,师生共同整理知识后,我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设计一到两道试题,再由教师从全班学生的试题中进行选择,适当调整,作为单元试卷。因为由学生自己设计试卷,多数学生偏爱找自己薄弱环节的题目,希望在练习中多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所以,学生的认真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考试时学生也一改过去的严肃、紧张,换之是轻松、坦然地接受考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产生正视自己,特别是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选中或未被选中的题目的同学都说:“今后我要出得更好些。”“我要出得更妙一些。”这就是通过自评调动了学生深层的动力。
(3)建立错题集。
在语文作业中,学生做错题的原因很多,我通过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他的反省自己不足的能力。开始时,每天每个学生作业、测验等,要求做到每错必登,多错多登,少错少登,无错不登。开始学生不适应,但学生慢慢地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好处,体会到了错题集的优越性,绝大多数学生错题集上错题的题目在减少,次数在下降,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同时学习能力在增强了,学习新知时,也会随时注意自己不足之处。
(4)做好学习反思。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反思,可以是一节课、一个学习阶段或一个单元测试的得与失,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闪光点或不足之处,做些简短记录,如方法上的反思,思维过程的反思等。通过反思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正,通过反思,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还有让学生认真填写苏教版的《小学生语文评价手册》中每单元“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学生在班中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共同改进与提高。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就是说人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学生应通过自己检查作业、分析考试情况、回顾自己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等,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例如,在单元检测或一些阶段检测交卷时,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很高,好像每一个交卷的同学都是高分甚至满分,即使教师监考时再三提醒、敦促学生多检查,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如果教师不督促,那么,在做好试卷后的多余时间内思想开小差的学生不在少数。一旦老师试卷批阅后,许多学生神情沮丧,他们原来的自信与实际分数相差很大。这说明这些学生还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因此,我尝试让学生在试卷上先对自己打分数的方法,作一些自我评估。然后对照实际分数,对比找出差距,经过多次尝试,当差距越来越小并逐渐趋于零时,学生也就具备了较高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找出差距————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有所提高”的评价模式。这样学生随时随地的自我评价必然会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其它方面,最终形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主体对自己表现的认识与批判。通过评价,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我,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五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对该学期的教学工作作总结以及反思。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十分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
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状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
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
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十分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必须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
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务必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状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
"老师"们确实是十分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十分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十分快。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六
首先,要考查并懂得评价学生是否具备数学基本常识,懂得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否懂得运用观察的手段去分析已知条件,学生是否能够从题意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然后,要及时评价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情况。比如说,是否做到每天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和巩固,既要有复习,也要有预习,学生是否及时完成当日的课后作业。学生是否就作业中疑难问题向教师讨教。
再然后,还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开动脑思考,是否能够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能够踊跃发言、大胆提问。
最后,也要评价学生作业情况。书写是否认真、整洁、美观;作业本是否干净、整洁;格式符合要求;作业能按时独立完成、及时订正。
(1)要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要增强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
(2)要做到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既是教师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经过不断自我剖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得以自我提高,这种不间断的自我剖析活动,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成功,教师的自信感和自尊感也就随之加强。
(3)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写教学后记时,要抓住自己的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失败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或是个性化的内心体验;或是教学中的困惑,或是教学中的疑难等。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七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方法。
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一)导入。
1、口算。
30×860×67×90。
34÷225÷6120÷60。
2、笔算。
120÷20174÷20。
师:我们在做除法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1、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2、有余数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如果把整十数的除数改成普通的两位数,还会算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知识。
(板书:参观苗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1):读题:
(2):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3):列式:
3、估算:每种花大约有多少盆?
4、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在下面试着列竖式计算。
5、学生板演,说明思路。
6、小练:
408÷51368÷9。
文档为doc格式。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2、通过学习,认识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凭借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进而体会她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一课时。
一、引情入境,感悟春天。
清明节刚过,现在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你们喜欢春天吗?你有留意去观察春天吗?让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感受一下我们生活中的春天,就在我们身边的春天!
出示图片,教师讲解。
你们感受到了吗?用最美的语言来说说你看到的春天,说说你的感受。
3、感受盲人世界。
游戏:请闭上双眼,伸出你右手的食指去按住语文书封面的一只蝴蝶。你指得准确吗?你刚才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感受。
引入:真正的盲人看不见湛蓝的天,看不见清澈的水,更看不见芬芳的花。他们的眼前永远是一片漆黑。那他们心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用什么来感受春天呢?让我们跟着盲童,她的名字叫安静,一起来触摸春天。
4、出示课题,质疑。
出示课题,齐读。
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把句子读通顺,细细品味,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字词:
出示新词。
(1)我会读:指名读词语,指名领读,分组读,齐读。
(2)我会说:选用刚才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题:
“盲童安静整日在春天的花香里(流连)。她凭着(灵性),用手(拢住)了一只蝴蝶,并将其放飞,体验了一次(全新或飞翔)的感觉。”
3、齐读主要内容。
三、聚焦奇迹,解读文本。
课文中是怎样写这个事情的呢?
1、请自由读课文,划出安静拢住蝴蝶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
(1)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2)“悄然”和“静悄悄”读音不同,意思有点相近。(寂静的,没有一点儿声音的意思。)。
“悄然合拢”写出了小女孩的动作怎么样?(动作很轻很轻)。
谁能用“竟然”说一句话?(结合句子解释竟然的意思表示出乎意料,让人意想不到的意思。)。
这里是指什么事让人意想不到?(盲童安静能用手拢住蝴蝶,让人意想不到)。
(3)就是平常人去拢蝴蝶也做不到,而盲童安静却拢住了蝴蝶,所以作者用了一个词语,真是一个——奇迹!
课文中奇迹就是———安静用手拢住了一只蝴蝶。
结合学生拢蝴蝶的经验,说说“奇迹”的意思?(极难做到的事情却做到了,这就是奇迹。)。
(4)朗读指导。
指导:a、“悄然合拢”要轻一点,大声就不是悄然了。
b、“竟然”要突出来,“真是”要强调出来。
指名读——范读——男女生读——齐读。
(5)盲女孩拢住了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女孩自己也感到意外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从“惊讶”可以看出她也感到很意外)。
安静以前有拢住过一只蝴蝶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全新的经历)。
(6)朗读指导;。
a、(出示句子)你能将安静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
b、师生配合读老师读1、2句,生读3、4句。再换过来。
c、配乐齐读。
3、解析文本,感受热爱春天。
(1)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人意想不到?
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哪些地方让你意想不到?(安静是盲童,却走得那么流畅,让人意想不到)。
b、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说明了什么?(安静对这里环境很熟悉)。
(2)安静为什么对这里这么熟悉呢?请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找出答案。
出示句子: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a、师:知道“流连”的意思吗?(因为依恋而舍不得离去)。
师:安静依恋什么而舍不得离去呢?(依恋春天的鲜花、花香而舍不得离去)。
b、引读:
春天来了,安静不肯在房间里呆着。她来到绿地上,生读。
当清晨鸟儿唤醒了安静后,安静就来到绿地上。生读。
当我们去春游时,安静也来到绿地上,生读。
当黄昏来临时,安静仍然在绿地上,生读。
c、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你读出了什么?
(安静爱花,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d、你们能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吗?
(3)、对话、想象。
安静是一个盲童,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她看不见鲜花,她能用什么去感受春天?
安静在花丛中还能听到什么呢?
安静在花丛中还能闻到什么呢?
安静在花丛中还能摸到什么呢?
(4)、她能准确地摸到花园中的月季花吗?(能)。
课文中哪里看出来?
出示: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哪里看出她摸得很准确?
a、为什么在“准确”前加上极其?(非常准确的意思)。
b、安静为什么会这么准确?(花香的引导,整天触摸的结果)。
c、引读:一次又一次的触摸,所以安静、
一天又一天的触摸,所以安静、
经过无数次的触摸,终于安静创造了奇迹,、
小结:安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都是她对花朵的喜爱,更是对春天的热爱。
d、朗读:让我们带着感动,读出对春天的热爱,来读读这三句话。
指名学生朗读。
四、拓展阅读。
1、安静用一颗热爱春天的心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她也是位盲人,她在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春天,并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出示文字: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的精巧的对称图形。我的手带着深情抚摸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粗糙的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觉到花朵的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发现它惊人的螺旋形的排列——我又探索到大自然的一种奇妙之处。如果我幸运的话,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时,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说说作者摸到了什么?
2、结课:同学们,作者热爱春天,用心去触摸春天,竟能摸到这么多的东西,只要我们热爱春天,热爱生活,就能创造奇迹,当安静用手拢住蝴蝶的时候,她的内心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她会想到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请同学预先预习下课文。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九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写一写”,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这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话训练。
1.指导儿童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培养观察能力。
2.培养儿童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能用听到、学到的词句说一段连贯的话。
3.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并写下自己的发现。
1.让学生在周末观察春天的田野、小河、树林、小草。
2.教师搜集一些有关春天的录像。(小河里的蝌蚪、小草发芽、鲜花开放的花园等)
1.复习有关春天的词语。
师: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记得一年级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吗?
(预设:冰雪消融……)
2.周末去欣赏春天,你找到春天了吗?在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学过的词语。
1.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
2.句式练习。
(1)春天来了,_________发芽了。
(2)_________ 开了,_________ 也开了。
(播放课前搜集的录像)
1.边看边练说。
(1)来到小河边,我们看到小河里的 ( ),蝌蚪在( )。
(2)来到小树林,我们看到树叶( )。
(3)来到花园,我们又看到( )。
(4)春雨像( )。
(5)……像……又像……
2.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春天都有哪些景物,哪些颜色?把你眼中的春天用彩笔画出来吧。
(1)学生画春天,教师指导。
(2)看你画的春天多美呀!你能用语言写出来吗?
出示表达格式:
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 。
3.同学们还有许多发现呢,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1.学生读自己写的话,教师及时点评。
2.让学生把“画与话”展示出来,同学互相欣赏。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
盲童安静都创造了哪些奇迹呢?把你感受较深的地方读出来。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到的地方。
(富有勃勃生机................)。
虽然安静的眼睛看不见,但她的心灵一定感受得到。
老师能听出你们走进了安静的心灵,跟她一起触摸到了春天。
(许久,她张开手指..........)。
(述说着...................)。
她怎样对待这只蝴蝶的呢?
你认为“张望”用在这里准确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安静的内心,来读一读这一段。带着我们美好的祝愿(指名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谁”指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那么,安静仅仅会触摸春天吗?
“谁”指的是谁?
除了安静,你还会想到哪些人?
你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的故事?
“谁”仅仅只残疾人吗?
“谁”包括你我他,包括我们每一个人,作为身体健康的人,你是怎么想的?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老师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都是生活的强者!
让我们为自己写下一句生命感悟!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一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了解诗的结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型新授课。
一、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
1、多好听的拍手歌,一曲拍手歌唱出了同学们心中的欢快!是啊,我们沐浴着春光,享受着和平,心中怎能不欢快?但是,你们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2、师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歌曲是唱出来的,工夫是练出来的,语文是读出来的。”让我们赶紧翻开课本读读这首诗吧!
2、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蔚蓝色 巡弋 蜥蜴 频频 绿茵茵 祈盼。
4、齐读全诗。
三、品读课文 体验情感。
(一)品读第一至四节。
1、你们读书时专注的神情告诉老师:你们都读得很认真,是这样吗?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带了几张美丽的图片供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的美景图)。
2、看了图片,你有什么话要说?
3、找出文中描绘画面的句子。
4、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6、找出文中描写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的句子。
8、指导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后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9、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战争)。
10、用“因为战争,__不再是__。”说话。(课件出示战争图片)。
11、作者发出“这究竟是为什么”的疑问是为了表达自已怎样的情感?
12、齐读一至四节。(师引读,生齐读)。
13、可恶的战争不仅把月亮、星星搅得很不安宁,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不安宁,就连少年儿童也不能幸免。
(课件出示“战争中的儿童”图片)。
14、看了这些图片,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15、朗读一至四节。
(二)品读第五节。
1、可恶的战争给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小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作者呼唤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最后一节。
2、齐读。
4、生说。
5、指导朗读。
6、理解诗尾的省略号。
7、齐读第五节。
四、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1、是啊,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世界儿童的共同心愿,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儿童和平条约》)。
2、生读。
3、我们在一起,热爱和平的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让我们满怀着对和平的祈盼,大声地读吧!
(课件出示文本语言拓展)。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金黄色的沙漠永远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蓝得发黑的夜空永远属于星星和月亮。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绿茵茵的草地永远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战火中的孩子永远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不要战争!
想要和平!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二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正确读出“畅、磕、弧、翔”等7个生字,会正确写出“径、畅、磕、绊”等9个生字。小径、流畅、磕磕绊绊”等12个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2.通过自读课文,学生能够抓住要点,用自己的话比较完整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联系上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4.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
30分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有关语句,教师配乐诵读。
2.谈话导入。
有一个八岁的盲女孩,和海伦·凯勒一样,也心怀希望,用独特的方式触摸着属于她自己的春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思考走进课文———《触摸春天》。
(二)巩固字词,检查读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瞬”。
(三)走进文本,用心感悟。
1.认真听读,小组交流。
听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没有哪些不懂得地方!
2.全班交流感受推荐读书方法。
(1)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2)推荐“有文字想画面”的读书方法。
3.提出读书问题感受全新体验。
(1)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竟然”体会当时的神奇。
创设情景,体会人物内心。
师生同读,走进人物内心。
(2)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认真听读,用心体会。
展开想象,交流听后感受。
通过词语“扑闪”与“扑腾”的对比,体会用词的准确与巧妙。
4.读写结合写话训练。
此时安静仿佛还在对蝴蝶说着什么,仿佛还对自己说着什么?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
5.相机总结引读重点语句。
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孩子,就是因为她心中有这种浓浓的爱,所以从她这简单的一拢一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也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所以,作者也不由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总结提升,拓展升华。
同学们,同在一片蓝天下,谁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爱自己,爱他人,爱我们身边所有美好的一切,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心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春天,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实践。
1.搜集海伦凯勒的故事。
2.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拢住。
触摸春天缤纷世界。
放飞。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三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一)课前准备。
在春暖春开的季节,很高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用你们的方式表示一下对康老师的欢迎好吗?大家的掌声包含了欢迎,也包含了对老师的鼓励。老师为了表示谢意,送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导入。
1、歌声好听吗?那老师太高兴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好吗?小朋友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春天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自由说)(板书春天)
春天在同学们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发现春天的美呢?(学生自由说)是呀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赏美丽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们17课主人公安静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板书触摸)
2、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概述文章内容
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板书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
那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呢?
2、接读课文,边听课文边思考,把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四)细读课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把你画出来的语句读给同学听听。
2、指名说(板书奇迹内容)
3、相互说一说安静是如何来创造的这些奇迹?你从奇迹中又体会到什么?
预设(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1、先读出这个句子。
2、安静是如何做到到的?同学们印象中盲人是如何走路的,而安静却可以做到“流畅”?
3、想一想安静为什么在这里穿梭呀?(感受生活的美好,安静的开心。)
4、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第二自然段,(对春天的热爱、安静的开心)
预设(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是怎样做到的?她要干什么?
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来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
安静爱花,爱春天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一起读第三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她的那份爱。
预设(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捉住了。
你认为安静是如何拢住蝴蝶的?
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感觉?(整天穿梭在花丛中,她的身上一定拥有了浓郁的花香,蝴蝶以为她就是一朵花。)
“神奇的灵性”源于什么?那安静又是什么感觉?(她是那样的热爱花朵、春天,才伸出双手。)
假设情境,同学们现在就是安静(教师配乐范读),体会安静的内心在想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我”是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作者看见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你们看到了吗?那她的内心世界有什么?(学生说)
许久,多长时间,说明了什么?
放飞蝴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什么意思,安静又在张望什么呢?(安静用她的心在张望。)
课件3、安静放飞蝴蝶的那一刻,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 ,她想 。(对光明的渴望,对飞翔的渴望)
4、带着这样的渴望,我们读一下第六自然段,点名读。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得独特感受,感受着你也深深地感动着作者,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课件:谁都有生活得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句话中,“谁”指的是什么?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一定要热爱生活、生命。)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
海伦·凯勒从19个月时,就双耳失聪,双眼失明,却依然是快乐的,她也创造了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们来阅读一下。
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印象,我们看一下课本链接,体会海伦·凯勒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命是美好的,只要你热爱她,她就会给你机会,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拥有享受生命的权力。我们不会忘记去年的今天,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就夺取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一位幸存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早晨醒来时,我又看见了初升的太阳,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说到这里,相信你对生命一定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就拿起笔来,写下你心中的感概吧!
泡泡语还告诉我们……我们能办到吗?让我们下课就开始行动吧,办一期关于“热爱生命”的墙报,同学们,我们应该从哪寻找资料呢!好,老师等待你们的好消息。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再见!
17、触摸春天
流畅
奇迹 伸向 生命是美好的
拢住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四
1.知识与能力:把事情叙述清楚、完整;正确使用动词;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读题目,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巩固思维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想象,热爱大自然,喜欢春天,并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
一、导入。
今天这次作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小笔头”。自己认真读一下题目的要求和例文,看看这次的“小笔头”要求我们写什么。(学生回答)。
这次作文要写春天,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写:写一首小诗;写一件有关春天的事情;编写一个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在画的下面写上文字。
二、找素材,选素材。
1.找素材。
春天来到了,你都看到了什么呢?你在春天要做些什么事情呢?(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关于春天的信息说出来。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画思维图。)。
把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色、闻到的春天味道、想要在春天做的事情,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思维图的样子,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自己的思维图画出来。
2.选素材。
在你画的关于春天的思维图中,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把它选出来。一会儿我们就写我们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或者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三、结构安排。
我们每个同学都选择好了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你们都想怎么写呀?是写一首小诗,写一件事情,一个童话故事,还是画一幅画,在下面配上文字呢?(指名学生回答)。
1.写一首小诗。
就要按照诗的格式来写,请看第一课《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纸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
句子都比较短,一个内容写一个段落。
2.写一件事情。
如果你要写关于春天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是怎么开始的,经过是怎样的,有什么结果写清楚。
3.写一个童话。
童话中的人可以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小动物、花草,他们都会说话。比如:
小刺猬学唱歌。
一天,刺猬妈妈让小刺猬出去学唱歌。
4.画一幅画。
可以在我们的作文本上用彩笔画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一定要写上画的是什么呀,要不别人会看不懂的。把你想写的画成思维图吧。
(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思维图,教师指导:怎样安排结构,给别的学生示范。)。
四、指导写具体。
根据学生画的思维图,具体指导。注意使用上学到的作文知识。
1.注意动作描写。
如:春天,我们折下一枝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
(作者是怎么制作柳笛的:折下柳枝——拿小刀切割整齐——搓一搓,使树皮熟软——猛地抽出树枝。)。
在自己的作文里,如果有动作,一定要把动作写明白。
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当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在春风里沐浴时,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春天的景物的时候,如果用上一两句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作文就非常棒了。
五、自主写作。
在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教师巡视,不要打扰学生的思路,可以个别辅导。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五
1、在听赏《春天悄悄来临》时,能想象并表达乐曲表现的基本情境。
2、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布谷》,在唱第一、二、三、四、九、十、十二小节时能边唱歌谱边做相应的(do、mi、sol)手势。
3、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春天来了”的情境,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语言: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听赏《春天悄悄来临》
1、边聆听边观赏教材。
2、设问: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表述乐曲描绘的画面。
3、熟悉音乐主题,用“lu”哼唱主题音乐。
4、自由模仿鸟飞、鱼游、花开等动作,随主题音乐边唱边律动。
5、分段欣赏,让学生感受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境。
四、唱一唱《布谷》
1、学做do、mi、sol的手势。
2、听《布谷》旋律,随音乐做do、mi、sol手势。
3、边随音乐跟唱边做do、mi、sol手势。
4、分角色、分声部合唱《布谷》边唱边自由表演。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评价和肯定并鼓励学生,关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
2、边做手势边唱歌曲《布谷》
六、板书设计:春来了
《布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合唱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听辨和准确掌握do、mi、sol三个音音高音准和手势,为学生创设布谷鸟歌唱春天的情景活动,在情景中愉快学习,聆听熟悉乐曲旋律后,视唱乐曲曲谱,然后引出do、mi、sol手势练习。练习时创设角色站在树枝高处的布谷鸟和树枝低处的布谷鸟,引导学生体验学唱旋律和做手势,最后以布谷鸟合唱春天美好进行合唱练习。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评价(通用16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写下来。
2、写时要表达真情实感,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3、按要求完成习作,题目自拟。
4、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师准备:
反映春天特征的音像、图片、歌曲。
学生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公园或田野去寻找春天,并记录春天的特征。
2、搜集反映春天特征的图画、歌曲、诗歌,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教学。
1、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你们想看看吗?(播放一段春天的录像)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大好的春色呢?(春光明媚、柳绿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同学们,春天美吗?从冬天到春天,你发现周围有哪些变化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3、看到这么美丽的春天的景象,你能用诗歌或优美的语句来赞美这美丽的季节吗?(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画、歌曲、诗歌佳句等。
4、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耕耘播种,充满希望。同学们已经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过这美好的春天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描写,再次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指导选材,丰富材料。
1、你们是从哪儿找到春天的?(花、草、树……)这是从植物身上找到的。(板书:植物)。
2、还可以从哪儿找到春天?(动物、天气、人物……)引导学生回答后,9(教师板书:动物天气人物)。
3、小组交流。请同学们闭目想想去了哪些地方寻找春天?在那儿,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组织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5、小结:从植物、动物、人物、天气等变化中,我们发现了春天,从动听的歌曲中和书报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春天,可见,处处有春天啊!
三、教给方法,自由发挥。
1、本次习作是写出自己对春天景物的发现和体会,内容范围宽,可以写的材料很多,因此所选择的写作材料,要突出什么特点呢?(春天的特点)。
2、从哪些方面去写选好的材料呢?(可从形状、颜色、时间、空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方面去描写。甚至可联系读过的诗词,唱过的歌等方面去联想,想象。)。
3、选择的材料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呢?(按空间顺序、按人物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
4、按上述要求,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5、小结:材料的选择,表达顺序的选择,是为了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起草,完成初稿。
1、学生起草初稿。
2、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示例修改,突破难点。
写景物的文章,学生常犯的毛病是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出示典型的“病文”,组织学生修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的方法。
2、学生自改,完善习作。
要求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抓住“春天的景物及春天的感受”写具体这一要求进行修改。
3、互动点评,修改提升。鼓励学生主动出示自己的习作供大家点评析修改。
六、展示习作,体现价值。
1、学生自己誊写习作。
2、在班级展示学生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