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做的事情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指导和启示。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一
研学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它将旅游和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参观不同的地方和进行主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如何考察研学教育成为了每一个研学组织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目的、内容、方式、效果和持续性五个角度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目的:查看学习成效是否达到预期。
一个好的研学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学习目标,而考察研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验证学习成效是否达到预期。尤其是对于长期的研学教育项目,需要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方面全面考察。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那么就必须重新评估研学教育的实施。
二、内容:重视研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在考察研学教育的时候,需要重视研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一个好的研学活动需要有严谨的学术性和实用的应用性,也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在考察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研学活动所涵盖的主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预期、增进了学生对学科和社会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关注研学活动所涉及的现实问题,是否对学生具有现实意义。
三、方式:多角度多样化查看研学教育。
在考察研学教育的过程中,方式很重要。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和观察法,还可以探究更多的方式来多角度多样化查看研学教育。比如,可以采用深度访谈法与学生和教师进行直接沟通,了解其中的细节和价值,同时可以通过班级会议、家长会等手段进一步了解家长对研学教育的反馈等。综合评价和多元化考察方式,才能真正了解研学教育的真正面貌。
四、效果:从实际效果出发找出优缺点。
在考察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效果出发,找出研学教育的优缺点,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优点和缺点同样重要,优点是值得肯定的,而缺点则需要尽快省略掉。如果真正进步的意识已经成形,也许在下一次实行研学教育项目时,相例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也会一一显现。
五、持续性:考虑长远利益与未来发展。
最后,考虑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才是评估研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一项很好的研学项目,一定是能长期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将来还要继续支持和优化发展。因此,在考察研学教育的时候,也需要考虑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真正做出具有长远价值的研学教育规划。
总之,考察研学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关注,让其更具有扎实的学术性和及时的实践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有价值的研学教育,应该涵盖多方面的评估,力求最大限度发挥研学教育的优势,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二
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而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正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我有幸参加了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种种益处,下面将就个人心得体会进行叙述。
第二段:研学活动的内容与意义。
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我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科技馆和企业,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我还参与了一些实践活动,如农田劳动、文化传统表演等。这些活动让我明白到知识并非只存在于教科书中,而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研学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第三段:研学活动的益处。
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启示。首先,研学活动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使我在课堂之外能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其次,研学活动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让我亲自参与实际操作,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三,研学活动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研学活动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让我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培养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尽管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带给我很多正面的体验,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首先,研学活动的时间较为紧凑,有时候无法充分领略某一景点或领域的魅力。其次,活动的组织安排也有待改进,有时候存在时间冲突或组织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活动进展不够顺利。最后,学校和家长对研学活动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研学活动仍然被一些人认为空余教育的一种补充。
在参与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让我从中获益匪浅。我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对研学素质教育活动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学生。我希望家长也能更加认识到研学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一同成长。同时,我也希望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能够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珠海研学素质教育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总结:
珠海研学素质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和活动,研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然而,研学活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学校、教育部门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完善。我对珠海研学素质教育的期望是能够得到更大的关注和支持,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此。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三
周三有幸听了市教育培训中心xxx主任的有关“教育科研知识讲座”后,感觉受益匪浅,下面就xxx的讲座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接着xxx为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其中的反思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反思中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的过程和结果。这一点正是我平时最头痛的,xxx用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写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来加以解释。她当时的记录中那仅有的两句话“步入机舱,把生命托付给蓝天;步出机舱,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阳光的感觉。xxx强调反思非常重要,它是研究过程的一个原始记录与积累,如果真的'很忙,如果真的没有时间,哪怕对当时的情形只做一句话的记录,为以后的评价与解释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为以后的研究以及整理总结工作带来很大的益处。哦,原来反思就是对自己真实体验的一种归纳和总结,而不必一味地追求一些表面化的东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xxx提倡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活动(如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参与市级学科教学竞赛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活动(如专题研究本课题的某一理论依据、课程标准的研究、优秀教学方法的研究、电子课例的观摩与研究等)、开展课题组内的专题研讨(可由每个成员设计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定好主题、形式,并负责全程组织)、组织论文写作、组织成果交流。她强调要注意积累研究资料,特别要注意积累过程中的一些原始资料,如:会议资料、研究与培训资料、调查与分析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料、论文资料、研究数据等。而这些往往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所缺乏的,所忽视的问题。想想自己对已经过去的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成果,心中深感不安。
xxx的讲座对于我来说,不单单是一次科研知识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种心理的愉悦与享受。这让历来不喜欢听实际讲座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xxx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知我们,原来科研是一项云云成心义的工作。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四
近年来,研学作文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自然、社会的机会。本人最近参加了一次关于感恩教育的研学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和深入思考,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感恩的重要性和教育的价值,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体会与感悟。
首先,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活动中,我们走进了一个小山村,看到贫困的山区孩子们的生活情况,他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但却自强不息。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接受生活的挑战,勤劳读书,他们的执着和坚强震撼了每一个到场的孩子。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深刻体验到贫困并不能阻挡感恩之心的发芽。作为一个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学生,深入了解到这种贫困的背后还隐藏着这样的勇气和爱心,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慨。感恩教育在我们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珍贵的种子,激励着我们珍惜现有的一切,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其次,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感恩教育能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切幸福和成果来之不易。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许多环保企业和科技公司,了解到他们的艰辛历程,和他们不断努力付出的背后,是无数的艰辛和波折。看着企业家们奋斗的身影,讲解员发自内心地说:“这里是一片有梦想的土地,只有不停砥砺前行,才能形成富饶的土壤。”这个影响深刻的陈述让我深思。我明白了,付出是幸福的源泉,感恩是价值的基石。感恩教育会让我们更加懂得,只有用心匠心建设美好家园,才能够回报社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再次,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研学活动中,我所参与的队伍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团队。每个人都抱着愿意为团队做贡献的态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形成了无比的凝聚力。我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大家都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并且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这让我明白到,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感恩教育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与他人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最后,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完成一些任务,例如收集资料、撰写报告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管理时间和分配资源的能力。研学活动中的每一天都有严格的安排,我们需要按时完成任务,遵守规则。正是这种自我管理的训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重要性,严守纪律,注重效率,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为团队的成果而努力。
通过这次研学作文感恩教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和教育的价值。感恩让我们珍惜现有的一切,回报社会;感恩让我们懂得了价值的来之不易,付出是幸福的源泉;感恩让我们懂得了团队的力量,相互信任是团队建设的基石;感恩让我们懂得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自律能够带来自由。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通过感恩教育的引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长久以来,感恩教育一直在默默地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相信,只有内化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才能够真正为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带来积极的影响。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五
科研培训是提高个人科研能力的手段之一,下面给大家分享科研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科研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育科研培训活动,通过观看课程文本及学习资料,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全新的。
教学。
理念。
课改是时代的产物,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宽广的服务意识。宽广的教育观涵盖两层意思:一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对身体素质好、聪明、有灵气、成绩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差、迟钝、调皮、成绩差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对学生的关爱不感情用事,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二是对学生的情感、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现代教育不主张使每个都做到全面发展,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优劣,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因此,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不但不应当嘲笑,还应当反思自己的责任。注重个性、因材施教,还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人才”观。新时期的人才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了完成这个宏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矫正自己的人才观,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不拘一格育人才。
二、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在博览群书之外,还要做有心人,通过下面两种途径获取知识与经验:一是向同事学习,二是向学生学习。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得的信息渠道多元化、即时化。在当今时代,教师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虚心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三、
加强课后积累反思,提高业务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四位专家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
总结。
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现代教育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育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校本教研第一特征的教学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秋我们将走进新课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是提高和走向成功的基础我们应关注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培训我制定了自己的计划: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推进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成败。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和推进新课改的关键。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学习。积极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并有阶段性成果。每年至少有一篇较高水平的论文、经验或科研报告。通过培训,我感受到的最深刻的一点,那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有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吸引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教育事业上的有心人。
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培训。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培训中,教研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吴华昌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申报、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各校在课题研究中子课题划分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明确地认识。
一、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虽然参与了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的要求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课题材料如何搜集,阶段性实践成果如何撰写以及研究成果如何整理等,对今后从事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该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一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如果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三、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出发,着手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
今年参加了校本科研职务培训,这对作为一名中年教师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机会。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刚开始参加培训时,我对校本培训的意义还不是很理解,以为和以前的培训差不多,现在自己通过学习,感觉到这次培训的内容方式都很有意义,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也从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是通过教师教育科研的专题学习,使自己对科研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个专题的理论学习和交流平台,使自己对如何书写教案,反思和一些叙述性研究都有很大提高,对于自己以后如何开展科研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通过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策略研究专题的学习,使自己对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加深了了解,这部分专题的内容是我最满意,最感兴趣的。这将有利于处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生的情绪,心理问题。例如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考试压力问题等。能让自己更好的辅导学生学习和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
三是通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新的激情,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帮助,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
校本培训是新时期教改的新理念,它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作为年轻教师,我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培训完后,要把所学到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向优秀教师学习,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争当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5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相城区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科研培训。经过这次培训,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本次培训,主讲老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科研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非浅。下面是我聆听了杨向红所长和吕林海教授讲座的点滴体会:
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才六年的青年教师,一听到别人提及“搞科研”这三个字,总感觉它离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很远。总觉得自己业务都尚未娴熟,又哪有搞科研的能力呢?但当我听完杨向红所长的讲座后才发现,自己对“教育科研”存在深深的误解,并明白了一个道理:科研,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只有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反思,注重记录,注重阅读,做个有心人,就会慢慢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也就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因此,搞教育科研,要从现在做起!把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着,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些思考,并把他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一定会积累成宝贵的教育财富。
听完讲座,使我明白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很多教师经常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雇员,自己的工作是一种等价交换;大部分的老师在做着一种知识贩子的工作,美其名曰“教书匠”;而其实教师职业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我认识到教师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第二,我们应怎样搞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选题应该直接来自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直面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选择的研究问题切实来自一线教育教学情景,是亟须解决的;题目的特点应该微小、具体,具有可行性,而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全。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任何教育研究方法都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研究所用。但具体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研究的内容、研究者的能力来决定。考虑到教师研究的选题一般比较小而具体,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是班级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或者几个班级场景中的,较为适用于大样本量的问卷、量表等则不大适合,而诸如观察、访谈、实验、测试、反思等方法则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反思应该成为教师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教育教学原理和理论、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的经验积累等,进行深入、全面的反思,开发缄默知识,变缄默知识为显性知识,总结实践性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作用非常明显。
参加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也认识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培训,消除浮躁心情,静下心来教学,潜下心来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在这樱花烂漫、海棠俏枝的春天,我们相约宁波,参加德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收益良多,不虚此行。
一、知+情+意+行。
徐建平教授用亲切温和的语调,给我们讲授“中小学德育科研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和力,也让我们对德育科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我们认为科学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发现事实真相,并进而探求其原理、规则的学问。那么如何接近真相,了解真相呢?停下脚步,蹲下身子,用最真实的眼睛去观察,去比较,去记录。不要用有色情感,在自己预设的前提下得出有偏差的结论。其实。开放的心态去接收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律,最终得出结论,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徐教授还提出一个亮点,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说在知行统一的中间,还有情和意。情感的请,意志的意,有情感才会影响自己的行为,有意志才会坚持到底。知、情、意、行,让德育更接地气,让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中更有了方向感。
二、意义+选择+设计+规范。
张林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意义,明白了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设计。他从自己的真实范本入手,让我们了解了一部好的课题写作规范。说实在,真正要严格按照规范写好一份课题是不容易的。但是没有严谨的写作态度怎么会有高质量的作品呢?只有规范才可以有写作价值和阅读价值。
那么课题选题从哪里来?现状调研——问题诊断——找准焦点——提出设想。我们可以从工作实践中寻找课题灵感;从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从现实阅读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发展趋势寻找挂钩点;从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从文献资料梳理中寻找课题;从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课题规划指南中寻找课题。是呀,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寻找、发现、捕捉,用敏锐的眼光选择高质量的课题。
三、热心+温情+暖心+感动。
本次培训,徐建平教授是培训活动的负责人,还有张丽蕾教授是班主任。这两位教授对我们50个学员照顾周到,态度亲切。学员有什么困难有求必应。让我们没有了学习的紧张和压力,有的是暖暖的感动!感谢这两位教授的照顾,以及所有授课老师的指导。本次培训完满完成,受益良多!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六
记得会议的第一天,年轻的阚智院长代金副厅长作报告时,谦卑而有风度,报告内容大气磅礴,能时时窥见严谨之态。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局的高度对近几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随后,张守祥副院长又就当前教育的四个热点问题给我们作了宏观的分析,角度特别,内容新颖。张院长的博识和诚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让我印象深刻。当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从京城赶来,给我们作了《教育科研的问题与方法》的报告,他从"教育科研是什么"、"教育科研为什么"、"教育科研做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样做好教育科研"五个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剖析,那种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让人顶礼膜拜。第二天,近两年获奖的各地课题负责人带来了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我在分享他们的喜悦的同时,也分明地觉得有一种冲动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涌起。正如曾教授所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正处于摇篮期,任重道远。"这样的会议,我也参加过几次,但这次会议的内容最充实,最实在,收获也最大。让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秘而不可攀的东西。专家的报告虽有严要求,但更是一种信心的激励。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王主任首先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课题及课题研究、课题类。
型和选题原则。以前我也曾参与过学校的课题研究,但对课题理解得却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听了王主任的讲座后,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课题的选题是学校领导,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做的事,与我们这些每天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关系不大,我们只需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通过讲座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肤浅,中小学教育。
教学。
实践才是科研课题的最基本来源。原来,"十一五"期间,市教育科研规划部门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确立的三大课题"小班化教学"、"构建生命化课堂"、"有效教学",以及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体育大课间"和"实践与创新"三项主题活动的课题研究,都是从教育教学实际中提出的、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原来课题的选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就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作带来很大的益处。哦,原来反思就是对自己真实体验的一种归纳和总结,而不必一味地追求一些表面化的东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王主任提倡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活动(如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参与市级学科教学竞赛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活动(如专题学习本课题的某一理论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学习、电子课例的观摩与学习等)、开展课题组内的专题研讨(可由每个成员设计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定好主题、形式,并负责全程组织)、组织论文写作、组织成果交流。她强调要注意积累研究资料,特别要注意积累过程中的一些原始资料,如:会议资料、学习与培训资料、调查与分析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料、论文资料、研究数据等。而这些往往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所缺乏的,所忽视的问题。想想自己对已经过去的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成果,心中深感不安。
王主任的讲座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科研知识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种心理的愉悦与享受。这让从来不喜欢听理论讲座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王主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来科研是一项如此有意义的事情。
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变。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七
自从2018年开始,我所在的学校推行了全员“研学时间”制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加了多场研学时间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加,我对生活、学习、思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感受与体验。
在我参与的一次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中,我成为了一名小组的一员,一起去采食物、炊煮午餐、洗衣服、收拾住处以及展开日常生活的学习体验。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每一天几乎以“舒适、便利”为标准的生活究竟来自于哪里,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经常抱怨的小事实际上有多不值得一提。
第三段:发现与启示。
参加各种类型的研学时间教育活动,让我不断接触新鲜的学习领域,也让我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不足,从而启示我在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高效地提升个人的能力。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提供一次机会去体验和认识未知领域,还与我们日常的学习息息相关,让我们学以致用、体现出学习的努力和价值,让学生有更多的目标和动力。
第四段:认知与反思。
通过参与研学时间教育活动,我意识到自己平时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并不是最优的,常常是持续重复而且不切实际,它们失去了激励和向心力。我发现在参与实践、模拟、创新活动等更为主动、多样化、实践类的学习中,自己对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第五段:总结与建议。
参加研学时间教育活动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活动会发掘我们潜在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学习的兴趣,促进个人成长。同时,在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中也会出现各种挑战和困难,这时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同伴和老师的支持来克服困难。对于未来的研学活动,我提醒自己要细心体验,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如果将这些闪光点赋能自己,促进自己的成长。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丰富多彩的研学时间教育活动,让自己也能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感受到生命的强大与显得趣味。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八
研学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河北省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作为一个参与过河北研学素质教育的学生,我深有体会地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下面我将从影响、实践、感受、收获、展望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河北研学素质教育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过去,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注重背诵记忆,缺乏真正的实践和创新。而研学素质教育改变了这种状况,以探究和实践为主要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活动,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研学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包括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组织能力等。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孕育出一股全面发展的教育氛围。
其次,研学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记得有一次,我们参观了河北省博物馆,我被里面的各种展品深深吸引。与传统课堂不同,我们可以观察、摸索、提问,亲身参与到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这种实践中的学习,让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很多与书本知识相辅相成的实用技能,比如使用工具、动手操作、沟通协作等。这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我从研学素质教育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将学习和枯燥等同起来。而研学素质教育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举个例子,我们曾参观过一处古建筑,通过亲自动手搭建模型,我对传统建筑的结构和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我们还能结合文化传统,开展各种有趣的主题活动,比如穿汉服、制作传统美食等。这些活动不仅提供了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第四,研学素质教育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参与研学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还培养了很多综合素质。比如,研学活动需要进行团队合作,我在团队中学会了与人沟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此外,研学活动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我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调研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参与研学活动,我不断地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和规划。
最后,对于河北研学素质教育的展望,我有着很高的期待。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研学素质教育的行列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学生。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够注重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融入到研学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总之,参与河北研学素质教育,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这一教育模式的独特魅力,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实践的动力和乐趣的源泉。通过研学活动,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我深信,河北研学素质教育将为我和更多的学生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助力我们成长为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未来栋梁。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九
近年来,研学时间教育活动逐渐被很多学校所推崇和使用。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更可以亲身体验、感受现实社会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而我也有幸能够参加一次研学时间教育活动,接下来,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第一段:活动前期——期待与准备。
在了解研学时间教育活动后,我非常期待这次活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研学时间教育活动。在活动前期,我通过对目的地的了解了解和相关资料的阅读,对这次活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我还在家里准备了备用雨衣、旅游鞋、相机等必备物品。在期待和准备中,我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望和好奇。
第二段:活动过程——感受与体验。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更多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先去了一家赏花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亲身感受花开花落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接着,我们去了一座峡谷,爬上一座较高的山峰,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沐浴在美丽的瀑布中,感受清新而甜蜜的空气;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户外活动,感受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珍贵的体验和感悟,这些感受让我受益良多。
第三段:活动后期——反思与总结。
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始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总结活动的得失和经验,以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我也做出了自我反思,并在反思和总结中寻找机会,探索自我优势和潜力。更重要的是,在思考中我们发现,活动的收获不仅来自我们的体验和感受,它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收获了成长。
第四段:心得体会——成长与启示。
通过这次研学时间教育活动的亲身体验,让我发现了很多自己未曾发觉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劣势,这对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这次活动给我带来了反思、创新、和领导力的三个启示,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此为指导,持续提高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认识到研学时间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给予我们知识的启迪,更可以让我们亲身参与到实践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多彩。这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情感认知和探索能力,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这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研学时间教育活动是一种理念先进、内容丰富的教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与体验,感受生活的魅力,获取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参加这样的活动,将其视为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推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
随着时代发展,军事国防教育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我校组织了一次军事国防教育研学活动。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既增加了对军事国防的了解,又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军事国防的重要性。在夏令营期间,我们参观了军事博物馆,了解了我国从古代到现代的军事历史。通过观看各种展品和视频,我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安全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军事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保证国家安全,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军事国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外部威胁,更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
其次,这次活动培养了我坚强的意志品质。参加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军事训练的严苛和艰辛。在军营里,我们经历了体能训练、战术演练和军事素养教育等环节。这些训练考验了我们的毅力和耐力,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我从中明白到,只有坚定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才能克服艰难困苦,在各种极端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勇敢,以应对突发情况和解决问题。
此外,这次活动加深了我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在参观军事基地时,我们有幸亲身接触到了各种军事装备和武器。通过与军人的交流,我了解到这些装备和武器所承载的责任重大,需要负责任的人员操作和使用。作为公民,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增加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不仅要尊重军人的辛勤付出,还应积极参与到国家安全建设中,为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这次活动让我坚信团结的力量。军事国防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只有凝聚全民的力量,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在军事训练中,我们通过与队友的协作和配合,实现了任务的完成。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只有团结一致,相互信任,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以此为榜样,不仅在军事国防中,也要在生活中始终坚持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为实现国家繁荣而努力。
总的来说,军事国防教育研学活动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增长了见识,深化了对军事国防的认识,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加深了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也坚信了团结的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国家安全至高无上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为实现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一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研学作文,则是培养学生感恩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研学作文,学生将亲自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伟大,从而培养起感恩之心。在这次研学作文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并且愿意为他人付出。以下将从我收获的知识、我的改变和感悟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在这次研学作文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自然界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和参观考察,我了解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奇迹。比如,我参观了一个农场,看到了一片金黄色的麦田,美丽极了。我了解到,只有经过农民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在野外考察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有关植物的知识,比如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等。这些知识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使我对大自然的美好充满了敬畏之情。
其次,在这次研学作文活动中,我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次活动之前,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而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了自然界的伟大,懂得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所以,我开始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活中的一切。比如,我以前总是不爱洗碗,觉得那是家务活,烦不胜烦。可是在农场参观中,我看到了农民父母辛辛苦苦的劳动,我才明白原来洗碗没有那么难,我应该感恩于家庭生活中的一切。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帮助家人做家务,感恩自己的家。
最后,在这次研学作文活动中,我也有了一些感悟。我明白了感恩并不是口头上说一句“谢谢”,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动。比如,每当我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朋友的友谊时,我会主动去表达我的感谢,而不仅仅是心里默默的感激。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感恩并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感恩,更重要的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因为,倘若没有大自然的滋润和孕育,我们将无法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生态环境,学会回报大自然的恩情。
总之,通过这次研学作文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了要懂得珍惜生活中的一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产生了改变,转化了我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我会继续保持感恩之心,将感恩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行动回报大自然的恩情。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二
3月23日和24日两天,我参加了省教科院组织的“__年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两天的时间虽短,却过得紧张而充实。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老师,有参加省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的单位和各人,还有省教科院两位院长,并邀请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团成员中的曾天山教授。通过老师们与专家领导的交流,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开拓了新视野,获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认识,尤其是专家们对教科研的原则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对教科研当中容易被老师忽视的细节甚至一些误区都有精辟而细致的提醒,让我们受益颇多。
告,他从“教育科研是什么”、“教育科研为什么”、“教育科研做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样做好教育科研”五个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剖析,那种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让人顶礼膜拜。第二天,近两年获奖的各地课题负责人带来了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我在分享他们的喜悦的同时,也分明地觉得有一种冲动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涌起。正如曾教授所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正处于摇篮期,任重道远。”
这样的会议,我也参加过几次,但这次会议的内容最充实,最实在,收获也最大。让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秘而不可攀的东西。专家的报告虽有严要求,但更是一种信心的激励。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文档为doc格式。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三
在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中,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学习其他知识领域,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们一起探索与学习新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同时也获得了很多体验和经验,这些都为我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参与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认识。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探索,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规划。
第三段:学习方法和体验。
在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各种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各种学习方法。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拓展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同时,我们也体验到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网络活动的能力。
第四段:价值与收获。
在整个研学时间教育活动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也观察到了更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这使我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并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让我们有了更开放、更自信、更果敢的态度,使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加主动和自信。
第五段:总结。
通过参加研学时间教育活动,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社交和合作能力,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学习快乐和成长的乐趣。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都将交织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四
3篇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体会3篇》的内容,具体内容: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下面是带来的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篇一: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下面是带来的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周三有幸听了市教育培训中心王玲主任的有关"教育科研知识讲座"后,感觉受益匪浅,下面就王主任的讲座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王主任首先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课题及课题研究、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以前我也曾参与过学校的课题研究,但对课题理解得却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听了王主任的讲座后,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课题的选题是学校领导,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做的事,与我们这些每天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关系不大,我们只需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通过讲座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肤浅,中小学教育。
教学。
实践才是科研课题的最基本来源。原来,"十一五"期间,市教育科研规划部门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确立的三大课题"小班化教学"、"构建生命化课堂"、"。
有效教学",以及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体育大课间"和"实践与创新"三项主题活动的课题研究,都是从教育教学实际中提出的、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原来课题的选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就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接着王主任为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其中的反思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反思中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的过程和结果。这一点正是我平时最头痛的,王主任用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写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来加以解释。她当时的记录中那仅有的两句话"步入机舱,把生命托付给蓝天;步出机舱,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阳光的感觉。王主任强调反思非常重要,它是研究过程的一个原始记录与积累,如果真的很忙,如果真的没有时间,哪怕对当时的情形只做一句话的记录,为以后的评价与解释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为以后的研究以及整理。
总结。
工作带来很大的益处。哦,原来反思就是对自己真实体验的一种归纳和总结,而不必一味地追求一些表面化的东西。
程中的一些原始资料,如:会议资料、学习与培训资料、调查与分析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料、论文资料、研究数据等。而这些往往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所缺乏的,所忽视的问题。想想自己对已经过去的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成果,心中深感不安。
王主任的讲座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科研知识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种心理的愉悦与享受。这让从来不喜欢听理论讲座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王主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来科研是一项如此有意义的事情。
科研来自教育实践,它往往从小处、从细微处着眼,科研虽然高深却也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领域,这就是我本次听讲座的最大的体会。当然听完讲座后,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多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从日常的工作中多观察,多发现,多反思,随时随处记录来自教学一线的素材,争取让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突破,努力使自己由一个经验型的教师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变。
篇二: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3月23日和24日两天,我参加了省教科院组织的"xx年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两天的时间虽短,却过得紧张而充实。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老师,有参加省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的单位和各人,还有省教科院两位院长,并邀请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团成员中的曾天山教授。通过老师们与专家领导的交流,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
开拓了新视野,获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认识,尤其是专家们对教科研的原则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对教科研当中容易被老师忽视的细节甚至一些误区都有精辟而细致的提醒,让我们受益颇多。
记得会议的第一天,年轻的阚智院长代金副厅长作报告时,谦卑而有风度,报告内容大气磅礴,能时时窥见严谨之态。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局的高度对近几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随后,张守祥副院长又就当前教育的四个热点问题给我们作了宏观的分析,角度特别,内容新颖。张院长的博识和诚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让我印象深刻。当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从京城赶来,给我们作了《教育科研的问题与方法》的报告,他从"教育科研是什么"、"教育科研为什么"、"教育科研做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样做好教育科研"五个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剖析,那种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让人顶礼膜拜。第二天,近两年获奖的各地课题负责人带来了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我在分享他们的喜悦的同时,也分明地觉得有一种冲动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涌起。正如曾教授所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正处于摇篮期,任重道远。"这样的会议,我也参加过几次,但这次会议的内容最充实,最实在,收获也最大。让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秘而不可攀的东西。专家的报告虽有严要求,但更是一种信心的激励。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篇三: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今天薛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如何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后,我不仅深思,要怎样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呢?评价又是为了什?《纲要》明确指出: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即评价情境要自然化,要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对幼儿实施评价。对幼儿来说,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活动即学习。如果把幼儿从生活、游戏、活动中抽离出来进行评价,无疑会打断幼儿的学习过程,震荡其心理,不容易得到真实的评价结果,而评价情境自然化,能避免惊吓幼儿学习心理或干扰幼儿学习过程。依托幼儿真实的学习情境开展评价,足以使幼儿更迅速地理解教师评价语言的含义,从而和教师展开有效的互动,实现评价的功能,提高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
如何才能真正达到教育评价的目的呢?那就是对幼儿进行观察。而实际上,有效的、负责任的评价都应当从观察幼儿的行为开始。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评价和分析他们的各种作品,可以了解他们如何与别人交往,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幼儿老师来说,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好像医生的触觉一样。要随时随刻很好的捕捉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更应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只有他具备了这个先决条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幼教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过程中,我要随时观察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教育对策,使教育真正落实到幼儿身上,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我要为每名幼儿设立个案,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等表现并及时的对幼儿进行评价,使幼儿从中不断地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我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同时,真心地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多向有经验老师去听一听、学一学,不断充实自己,成就自己,成为一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评价的好老师。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五
我从教23年,写过一些论文,也有一些论文获奖并发表。近几年,我有幸参加过市镇论文评审,阅读过大量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感到中小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有些困惑,本文试图分析之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态度不够端正,不想写。
态度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写作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行为。开始写论文,都是外在的推力多一些,因为学校要我写,因为评职称要论文等,而不是我喜欢,所以我要写。目前,有相当多的教师的论文是临时去写,拼凑而成。平时没有研究,平时没有收集资料,没有关注、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去实证研讨,等到学校说要交论文了,才临时到网上去东拼西凑一点资料,仓促而成,质量可想而知。
要解决态度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着手。
从学校外部来讲,首先要完善制度,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对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与一定的补贴,进行专项的奖励,在职称的评定、先进的评选、骨干教师的评选时优先考虑。学校要搭建平台,让骨干教师有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比如,让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专题讲座。好文章是逼出来的。我个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就是这样逼出来的。去年,因为市科研办安排我到茶山镇、虎门镇等镇区作《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及申报》的专题讲座。我把讲稿写好就是一篇很好的科研论文,获得20__年市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市教研室安排学科带头人到镇区讲座,我在山区片作了一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我把讲稿整理好,该文获得广东省20__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一等奖。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果你对某个专题没有研究,没有思考,没有收集相关的资料,就不会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石碣实验小学的杨奕平老师的论文《优化“主题图”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经过三年的研究,上了10多节研究课,整理收集了近10万字的研究资料,所以他撰写的论文有理有据,既有高度,又有广度和深度,还有可信度,获得东莞市20__年小学数学年会论文一等奖。
从内部教师个人来讲,要转变观念,树立科研促教的理念,从“苦干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凡是喜欢写文章的老师,往往总是一所学校或一个地方的能师。凡是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总喜欢读他人的文章,这样便能经常学到他人的长处,较好地充实提高自己。凡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教学现象,对它的一番认真思考就是研究,思考之后产生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写成文章就是学问。这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经验上升到科学,教师的智慧就出现了一个新飞跃,从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丰富,教书能力更高,育人本事更大。
其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文章也是备课。要写文章就要多看课本、参考资料及其他有关的书籍。看得多了对有关知识就会理解的深刻、掌握的牢固,从而也就会提高授课的质量。特别是自己研究的内容如果与工作直接相关,更可丰富讲课的内容。论文创作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
只有教师从不愿写到乐意去写,论文的水平才会提高。
二、选题没有新意,不好写。
“选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写什么”。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因此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命运。教师常常会觉得,不管写什么,好像都有人写了,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写的论文,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付出再多也没有什么价值。例如,东莞市教育学会20__年评奖的论文,围绕转化后进学生的论文就有30多篇,其中很多论文泛泛而谈,题目就没有新意,如:《对初中阶段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一些思考》、《小议班主任转化后进学生的点滴体会》等。而有的老师,同样写后进生的转化,切入点较好,角度新,言人所未言,如“单亲家庭后进生的转化研究”,“建立qq群,转化后进学生的研究”等。
有些问题别人已经研究过,并有了公认的结论,这个选题就不要再去写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结论。比如,《论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我们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十多年了,党和国家都已经做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没有必要去论述其可行性了了,如果是刚刚推进素质的时候,这样的文章还有研究的必要。
(一)抓住“四点”来选题。
要确立“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选题,策略是抓住“四点”。
1.抓住难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惑,比如,近年来盛行“赏识教育”,它适合所有学生吗?难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吗?该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师根据这样的疑问提出了“适度惩罚对形成儿童良好行为的效果研究”选题。
2.挖掘亮点。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般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在课堂组织教学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课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带出了文明班级,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选题。例如,长安中学德育副校长吴房添,对国旗下讲话,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提高国旗下讲话德育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广东省普教成果一等奖,并出版了专著《风展国旗舞蓝天》。
3.寻找盲点。盲点就是别人还没有发现的选题。别人已经研究的东西,我们再去研究,往往费力不讨好。在课题研究中如果独辟蹊径,可以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边沿地带”寻找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如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很多人在研究,我们再去研究,很难有所突破。石碣序伦小学谢军恒老师,独辟蹊径,开展“组建家庭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石碣实验小学的何振环老师,他将小学美术教学和生态环保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了“小学美术生态式教育的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该成果获广东省普教成果二等奖。
4.关注热点。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其前提之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他擦肩而过。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经常阅读教育面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权威学科教育网站,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到名校去参观学习,这样,既有助于研究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际作者关心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
(二)把握命题的基本要求。
就具体的命题来讲,题目表述要清楚、简洁、新颖。
1.命题表述不清。例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了题目,不知道你要讲些什么。即使要用诗词作题目,建议要有一个副标题“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探索”。
2.命题要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如:“学生惧厌作文心理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惧厌”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所以“心理”二字可以不要。另外,“其”指代不明,也不必要,省掉。因此,文章题目开改为“学生惧厌作文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3.命题太空,没有核心概念。如:“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的研究”,题目太大,不易写好。如《汉字书写“三九训练法”的研究与实践》。核心概念是“三九训练法”,《探究回方图形习字法,快速提高学生楷书书写水平的研究》,核心概念是“回方图形习字法”,研究的焦点集中,指向明确。近年来,市教育学会获一等奖的论文,题目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如:《“三案定教”集体备课模式的思考》、《苏格拉底“助产术”在现代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应用》等,因为有核心概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资料没有积累,没啥写。
一方面,没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缺乏论据来支撑你的论点,会难以下笔。
另一方面,如果资料的收集不到位,你不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你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论文,可能别人早已总结,你只是拾人牙慧,徒劳无功。例如,有个教师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生字抄写几遍最有效。其实这个问题,美国有位叫赖斯的研究者,早在1892年写成了《无益的拼写练习》一书,指出过多的重复练习是无益的。1981年,上海的一所小学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抄写四遍和八遍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如何去收集资料,我认为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八条:
1.从工作中搜集。有心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每堂课后或每一单元教学后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将其写成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2.从听课中搜集。有些教师为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课任务去听课,有的教师听课仅仅是抄上板书或课件的文字内容了事,这样的听课是无法为课题研究服务的。确定研究课题后,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选择哪些最有价值的环节、细节或教学方法,及时记录下来。
3.从观察中搜集。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既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种.种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并随时记录,用心思索,见微知著。
4.从调查中搜集。调查研究是公论的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方法上,可举行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访,开展问卷调查,等等。
5.从实验中搜集。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记录,整理获得实验数据,包括成功的、失败的、需要改进的各种信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对教育研究来讲,都是最宝贵和最有价值的。
6.从阅读中搜集。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一定要学会读书,学会向他人学习。一是写读书笔记。将阅读中获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较完整地记录。下来。二是做好摘录。将文中有用的部分记录下来并做好分类,以便日后查找。三是做好剪辑。将报纸杂志上对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来分类保存。
7.利用学术会议搜集。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重要渠道。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或新课题,因此,能使人们获得报刊文件中得不到的信息资料。
8.通过互联网搜索。计算机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上网查询、搜集教育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得教育科研资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
四、写作缺乏技巧,不会写。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确实,科研论文的写作,关键是要多看多写,熟能生巧。
(一)写作时“分块合成”,一气呵成。
初稿的撰写也可采用“分块合成法”,就是将相对独立的各分块分别安排在一定时间内撰写,最后再将各部分精心统筹。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时间上的灵活安排,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而言,撰写的质量也比较容易得到保证。不过在最后统稿阶段还要多下一些功夫,做好宏观把握,否则将影响论文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写不出来时“不要硬写”。写不出有种.种原因,对论述的问题认识不充分,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或对所论问题分析不透彻,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或掌握的材料不够充分,或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还末想好等,都可能使文章写不下去。“写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写作中存在问题,是好事,它说明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写作时机还不成熟,这时应明智地停下来,细心地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不硬写”不等于不能再写,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克服了写作中的障碍,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而一旦动笔,就必须趁热打铁、全神贯注、连续不断,把想到的都写出来。尽管有时反过头来看,有些想法很简单、很朦胧,甚至很不成熟,但绝不可轻易放弃。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经打开,如果中断,将是十分遗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扰,一鼓作气地写出初稿。
(二)修改时吹毛求疵,反复打磨。
初稿写出之后,首先,要作严格的自我审阅,自我修改。对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时间,头脑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
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
如果带着“自我欣赏”的情绪修改自己的论文,那就必然难以下笔。
其次,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还可以请周围的老师或同行审阅,以征求更多的修改意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问题,论文撰写者自己难以察觉发现,旁人却很容易看出来。在请别人阅读指正时,一要诚恳,抱着诚恳的态度虚心请教,别人才会以诚相见。提出修改意见;二要虚心,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要认真考虑,寻求其合理性,认真进行修改。好文章是磨出来的。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正是在不断的推敲修改基础上形成的。
(三)选择刊物,积极投稿。
如果你的文章写好后,准备投送刊物编辑部之前,还应根据稿件内容,去了解刊物的特点,明确投稿的方向,以提高录用率。怎样才能选准投稿刊物呢?首先要注意的是把握好投稿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是高考复习指导、教材教法分析、解题技巧辅导等方面的文章,一般要有足够的提前量才能配合教学进度。其次要注意“门当户对”与“投其所好”,投稿要能够正中编辑下怀。因此要用心研究各类专业报刊的宗旨和风格,以及栏目特色和近期组稿重点,尽量从已发表的论文中揣摩编辑的“口味”,杜绝投稿的盲目性。如是有关教材教法等适用教师阅读的,就要投向教师刊物;有关学生学法指导等适用学生阅读的,就要投向学生刊物。
初发稿件,暂且不必向门槛高、通道窄的权威期刊“进军”,而是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眼睛向下,紧紧盯住自己最贴近、最熟悉的期刊“钻空子”。一般地,新辟栏目投递稿件的作者少,因而向有此栏目的有关刊物投稿,采用率就大;给缺稿件的栏目撰稿,这方面的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能受到行家的认可或发表,自己则尝试一次成果的欢乐,写作热情会更高,信心会更大。但如果文章不尽人意,受到一次挫折,就灰心丧气,甚至就此搁笔,那将是十分惋惜的。我坚信这样一句话:多写点,少写点,多少写点;早发表,晚发表,早晚发表。
总之好的论文是逼出来的,好的论文是做出来的,好的论文是磨出来的。只有多读、多写、多思、多积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就一定会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来。
研学教育心得(汇总16篇)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人生是一场旅行,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才能不断得到成长。研学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有幸参观了启行研学教育基地,深受其研学教育模式的启发和感召。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段:宣传介绍(200字)。
启行研学教育基地位于郊外,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广,拥有先进的教育设施和齐全的教育资源。在我的参观过程中,我目睹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学教育活动。比如,在科学实验室,我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观察到了有趣的化学反应,还亲手动手进行了一次小实验。此外,还有农田体验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农田管理的诀窍和劳动农民的辛苦。还有鲁迅纪念馆的参观,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了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第三段:亲身体验(400字)。
除了参观,我还有幸亲身参与了研学教育活动。比如,我们分组进行了户外拓展训练。这项活动帮助我们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信任的建立。无论是翻越高墙、攀爬绳梯,还是穿越障碍林地、搭建木桥,每个任务都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深感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段:关键收获(300字)。
在启行研学教育基地的参观和体验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首先,我认识到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实践和亲身体验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这也启发了我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其次,研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启行研学教育基地,我们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了解到了许多与课堂无关的知识和技能,这让我们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和动力。最后,我还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户外拓展训练,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第五段:总结(200字)。
参观启行研学教育基地,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研学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各种活动,我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和感悟。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中,我会更加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研学教育中来,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