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写作思路。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一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语文课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我通过对新语文课标的解读与学习,有了一些新的心得体会。在此,我将从课程目标、教材材料、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解读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新语文课标明确了课程目标。不同于以往注重知识传递的语文教育,新课标将“人文关怀”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语文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更要重视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培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也要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价值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之成为实现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其次,新语文课标引入了丰富的教材材料。新课标中的教材在选材上更加注重与时代背景的契合,注重体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同时,新教材还注重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动力。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不同的价值观念,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这样的教材选择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再次,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新语文课标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举个例子,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新语文课标还重视了评价体系的改革。传统的语文考试往往注重学生的记忆与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新语文课标重视了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的评价等。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使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最后,新语文课标提出了教师的新角色。新课标不再要求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教师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总的来说,新语文课标的解读与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它强调了人文关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选择丰富多样的教材材料、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和明确教师角色等举措,新语文课标为我国语文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希望我们全体教师和学子都能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共同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与价值观念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二
在仔细学习《学校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热潮中,我也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熟悉到:英语课程担当着培育同学基本英语素养和进展同学思维力量的任务。它也担当着提高同学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同学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受,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加爱国主义精神,进展创新力量,形成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的任务任重道远,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力量。
“能用英语做事情”,强调培育同学的综合语言运用力量。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当综合课本学问呈现、同学爱好和师生关系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动身,为提升同学“用英语做事情”的力量服务。
一、激发学习爱好,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爱好是胜利的一半”,中同学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掌握力量不强,假如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爱好,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学英语就更需要爱好,因而老师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制造一个轻松开心的学习环境,引发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
二、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以同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已成为新课标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同学“能干什么”,英语教学中更应充分重视同学的主体地位,体现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增加同学使用英语的力量。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亲其师,信其道”,特殊是“差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急躁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老师除了要多给他们参加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还要特殊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急躁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退他们心头的恐惊感和失落感非常有利。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把激励带进课堂,注意同学的学习过程,让同学主动探究,自主构建,大胆制造,才能促进同学的自主进展,才能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四、细心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是教与学活动的先导,是启迪才智的前锋,也是老师上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备课不等于只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同学、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如何体现“关怀同学的内心需求,开发同学的多元智能,注意语言积累,培育同学讨论性学习的力量”这一英语课程理念,的确需要老师仔细把握住备课这一环节,擅长发觉教材内容的趣味点,擅长捕获教材语言的魅力点,擅长寻求教材资源的拓展点,擅长开掘教材理解的升华点,通过细心备课以提高教学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英语老师,一方面要向同学传授语言学问并使他们把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育和保持同学对这门学科的爱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三
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是对原实验稿的完善,通过仔细认真的学习,我们会发现其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所彰显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其中,有的是坚守、重申,有的是调整、改进,有的是补充、增加。比如: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和基本特点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目标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具体内容的问题,关于课程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问题,关于语文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问题,关于识字写字教育的问题,关于课程标准体例和语言表述的问题。课标在习作教学、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方面也做出了诸多调整,比如强调习作的低门槛,突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精神聚焦在几个核心概念上,这几个核心概念形成了新课标的核心范畴。就是:语文特质语文素养语文实践—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所以,对新课标的领悟和践行,不妨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这几个核心概念入手。
一、语文特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争论无定论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经过讨论修订,新的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这一慎重研究、修改后的表述,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进而突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与此同时,课标又坚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特点‛。这样的表述,我以为,就会把大家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又引导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关注和研究语文的特质。无疑这是重要的,又是智慧的,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揭示了语文的特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两个观念,其一便是‚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尤其应当注重‛。他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和方法‛。我觉得称其为‚核心目标‛一点不夸张。也揭示了语文的特质。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统一于此——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可以这么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彰显着语文的特质,让语文成为语文。但长期以来,直至现在,语文教学只重视内容而忽略方法,忽略形式,忽略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现今,新课标的颁发,我们更应当坚定不移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足功夫,让语文真正归位。
二、语文素养:语文的‚核心任务‛大家都会清楚地记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规定和表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修订稿保留了这一表述。这是一种坚守。也道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的特质,而围绕这一特质展开的任务是‚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所以说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
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各有各的理解,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温儒敏教授是这样说的:‚‘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体现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温儒敏教授把语文素养界定在三个重要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文章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而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文的特质,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应当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
三、语文实践: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标的第一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第二核心概念,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第三核心概念。实践性与综合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的东西往往具有综合性,所以我认为实践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说到语文实践,自然想到惯常使用的‚训练‛。提到‚训练‛记得钱梦龙先生有过这样的提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位主线。净不是针对语文来讲的,但相当一段时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影响,说课、评课都好引用。从现今的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如果语文教学以训练为核心,或曰以训练为主线是不行的,训练只是语文实践的一种方式,‚语文实践‛这一概念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大大超过了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的形式、方式更丰富、更开放。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实践方式,使知识‚活‛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学生是可以带得走的。根据以上认识,语文训练现在虽然仍在语文新课程中,但‚训练‛一词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行,新课标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指导文件。近日,我受邀参加了一场关于新课标的解读会议,并在会上听取了专家们的介绍和解读。通过这次会议,我收获颇丰,对于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将就我对新课标的解读心得进行分享。
首先,新课标强调个性化教育。以往的教育往往是“一刀切”的,对学生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培养。而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新课标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乐趣。
其次,新课标倡导跨学科综合素养。传统的课程划分较为固定,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较少。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新课标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鼓励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新课标注重创新与动手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构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体验知识的乐趣。
再者,新课标重视情感与价值教育。传统的教育往往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新课标强调情感教育,希望通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新课标强调教育评价的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过于注重考试分数,评价指标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和体会,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新课标强调个性化教育、跨学科综合素养、创新与动手能力、情感与价值教育以及教育评价的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深入研究新课标,将其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同时,我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为教育改革落实提供更好的政策和资源保障。
总结起来,新课标的解读会议让我深入了解了新课标的内容和理念。新课标强调个性化教育、跨学科综合素养、创新与动手能力、情感与价值教育以及教育评价的改革,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标,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学生做出贡献。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五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配,在新学期开头前,我们参与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在倾听了xxx教研员关于新课标的讲座之后,我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了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示。以下就是我这次参与英语新课标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提倡素养教育,注意评价激励。
素养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同学为主体,敬重同学的情感,共性,需要与进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舞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纳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同学的需求,同时,要敬重同学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意不同同学的学习需要。
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学问结构,进展专业力量与学问力量,以适应现代社会进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老师自我进展的终身化意识。活到老,学到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入情感教育。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培育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力量。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老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其次,应重视同学学习英语爱好的培育,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心情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深厚的爱好,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调动同学,教同学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
四、学会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老师一只粉笔,一本书”的局面。老师要依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整合、增加或删除。当然这一切要依据课程目标和了解同学的基本状况,然后才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老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老师则需要探究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同学多样的思索、表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比较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同学虽然感到生疏且平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要大胆地进行删减。
总之,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老师需要具有较全面的学问,要学会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面对即将开放的课堂,许多东西是无法预见的,如何面对同学的畅所欲“问”?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转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同学,不得不承认这对我们全部的老师来说的确是一项特别艰难的任务。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六
新课标是指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教育界来说,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标将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作为三位一体的核心目标,并提出了新的学科观、学科目标和学科标准。新课标的出台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它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现代人才。
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新课标注重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日益被重视的思维能力、跨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等。这些优势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三段:总结新课标的不足之处。
虽然新课标带来了许多变革,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但是许多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合作意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其次,由于新课标的抽象性和多样性,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更加复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第四段:谈论新课标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教师、家长和学生等。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政策支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学生要主动学习和实践。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宣传,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以确保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第五段:对新课标的展望与期望。
新课标的出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为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标只是一个框架和标准,它的实施还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希望通过新课标的解读和实施,能够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虽然它存在一些挑战和困惑,但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并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解决。希望通过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能够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七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它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理念需要有富有胆识、敢于创新的人来实践它。它在呼唤着能够对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准确诠释,以新型的教学方式完美实施课程标准的新一代名师。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前景,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结合哲学常识,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分析,依据对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因此,我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弄清其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们经过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既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5、运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人们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自觉地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的过程。一方面,要使经济总量翻两番,经济制度更完善,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要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趋利避害。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的许多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因此,必须以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指导,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全国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于全国各地条件和基础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也是不平衡的,会有先有后。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东部及沿海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6、运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同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全体人民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九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指标很多,投资人要通过众多的信息正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现状和未来,没有其他任何工具可以比正确使用财务比率更重要。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我国当前的股市仍属于“消息市”,不少人的投资理念仍是捕捉消息,尤其是政策面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排斥技术分析和财务分析,甚至声称根本不看财务报表。毫无疑问,把握好一个股市的大势至关重要,在目前中国股市行政特征浓厚的情况下,消息的重要性短期内无人能以替代。但无论如何,上市公司的质量差别很大,确实存在一些诸如“清华同方”、“东大阿派”等绩优股,但也不乏一些收益连年滑坡但仍在垂死挣扎以免被摘牌的垃圾股。一个投资者如果致力于中长线投资,学会正确使用财务比率则十分重要。因为从长远来看,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无论来源于价差,还是股利分红,最终仍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业绩上扬。所以,通过财务指标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仍很重要。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用于判断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极大关注。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按照这三项指标高低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可见其重要性。但笔者建议在使用这三个指标时要做一定的调整,尤其是在选择投资目标,以期寻找一个有真正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时。以下就为什麽要调整及如何调整逐一论述。
一、调整的原因:上市公司具有利润操纵的动机与行为。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润操纵行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以论证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是否具有利益驱动。
(一)、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利润操纵。
就中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新股发行额都是“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只有尽量提高发行价格。新股发行价格受到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5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发行市盈率若高于15倍一般很难获得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在发行市盈率为常量的情况下,要提高每股发行价格唯有在每股收益这个变量上做文章。以前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是:“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年度预测的每股收益”,于是19以前发行新股的不少公司将盈利预测高估,其中少数公司盈利预测数远低于实际完成数。针对上述情况,证券监管部门对计算发行市盈率的公式做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发行市盈率=每股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于是此后发行新股的公司多在历史数据上做文章。有的公司把不能直接产生盈利的资产尽量剥离,以较低的费用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而使利润增加。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由于受发行新股额度的限制,只能从原有总资产中剥离出一部分资产折股作为发起人股,对这部分资产的盈利能力只能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模拟,模拟计算的利润无须缴纳所得税,但却是制定发行价格的依据,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二)、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
大多数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地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数万家,但其中只有数百家上市公司能够以向老股东配售新股的方式筹集资本。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失去了配股资格也就失去了公司上市的意义。
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有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在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三年中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投资者往往认为该上市公司具有发展潜力。于是在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压力。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净资产收益率10%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首要目标。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1%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几乎没有(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只要三年保持9%以上即可获准配股,因而属例外)。
(三)、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利润操纵。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中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前已述及,公司取得发行额度且争取上市非常不易,公司上市后又被摘牌,不仅对股东而言是莫大的损失,而且公司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白白浪费。上市公司往往认为股票被摘牌是对公司的最严厉的处罚,所以宁愿帐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市公司确实存在利润操纵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程度更恶劣的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事件,这些都证明了对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在使用时进行一定的调整更为必要。
二、对净资产的调整。
对净资产进行调整,应予调整的`项目其实就是上市公司易通过其进行利润操纵之处。调整后的净资产能使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大大增强。如何对净资产进行调整呢?参考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可对净资产进行以下四个项目的调整。即: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下面对每一项目进行逐一分析,揭示其可被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之处。
(一)、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项目,但应收票据一般为短期信用票据,其呈兑期一般在一年以内,因而“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一般只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三个项目。
从国际惯例来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某一公司而言,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而且即使存在,也早已100%地计提“坏帐准备”,直接将其潜在的损失全部进入当期损益,因而对帐面股东权益不存在负面影响。而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的“三角债”,以及人为利用关联交易通过“应收帐款”项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而“应收帐款”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企业甚至大量存在三年以上帐龄的应收帐款。再者,由于我国过去的财务制度规定的坏帐的计提比例太低,造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广泛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帐”现象突出。而资产的本质是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说,资产能单独或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相结合,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的现金净流入做出贡献。显而易见,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作出贡献。列做企业的一项资产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误解。
预付货款与应收帐款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商家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状况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经营,那麽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要遥遥无期。有时,预付货款也是关联方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所以,把预付货款作为调整净资产的一个项目是比较稳健的做法。
其他应收款项目原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现实中,其他应收款却没有如此简单。如:b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该意见称:“1995年二电炉厂因设备故障而停产发生的费用8194625.06元,历史遗留的工程设备大修理支出6282661.75元,列入待摊费用和其他应收款,未计入当年损益。”上述两项费用如在本期确认,将会使税前利润因此减少14477286.81元。由此可见,其他应收款在此起到了推迟确认费用的作用,失去了其原有意义。
(二)、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一般是指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的盘盈和毁损。这些财产损失除少量可由过失人负责赔偿,或由保险公司赔偿外,其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便为“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其一般处理为:通过“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项目进入损益表,减少当期税前利润。所以,“待处理财产净损失”的经济实质是本应进入损益表冲减利润的损失或费用项目,根本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而且,不少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挂帐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帐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三)、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益费用确定的“配比原则”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简言之均为“等待摊销的费用”,只是“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因此可将之称为“长期待摊费用”。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应为对于它们很难估计其是否有预期的未来收益或服务潜力,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因此,成本就是资产的观点,加之收益确定时“配比原则”的需要,使得这些递延项目也能以“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方式进入资产负债表。
总之,递延项目既包括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又包括很难确定其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支出或损失,但却以尚未耗用的未来经济利益的面貌出现,且金额一般较大,因而只能按照配比原则在其受益期内摊销。但在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中,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很不规范,为上市公司推迟确认费用提供了便利。如:n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该意见称:“贵公司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两个科目的使用及摊销上不够规范,不符合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影响了经营成果。”据检索: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会计年度,利润总额为346.82万元,仅为上年的15%,而年末待摊费用余额高达23568740.85元,年末递延资产余额高达47207083.83元,两项合计占流动资产年末余额的15%以上。看来,如果n公司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两个科目的使用及其摊销规范一点的话,说不定n公司在当年就会出现亏损。
以上举出的只是些被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就没有问题。因为被出具保留意见的毕竟只是问题被暴露的少数。所以,若进行稳健的投资,将净资产进行以上几个项目的调整不失为一种对投资者的保护。因为若是一个业绩确实不错的公司,上述几个项目占净资产的比重不会太大,调整的影响自然很小。但一些存在利润操纵现象的公司的调整结果则会有很大差异。
三、对净收益的调整。
在上市公司存在利润操纵的情况下,对净收益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每股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刚才介绍的几个科目多被用来推迟确认费用,下面则从收入方面对净收益进行调整。
首先,笔者建议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净收益来重新计算,作为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参考项目。主营业务收入指经营营业执照上注明的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有时,如果营业执照上注明的兼营业务量较大,且为经常性发生的收入,也可归为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而言,一个业绩斐然或者成长性很好的企业往往是因为在其主营业务上取得了成功所致。一个企业或许可以将多余资金用于寻找新的增长点或开展多角经营。但最好也要围绕其主业经营,即发展一些与主业相近或相似的行业,即这些行业在技术要求、工序要求、人员要求方面与主业近似。或者,新发展的业务是为了支持主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彩电企业收购一个电子器件工厂;食品企业收购一个种植基地等。三九集团就是一个多角经营成功的例子,它经营的产品种类虽然很多,但仍集中在医药、生化方面。而巨人集团本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却贸然去做房地产,它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在解读一个财务报表时,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不少一部分来自于非营业利润,如:出租房屋出租土地等其他业务收入,或来自于资本市场上的炒作等。这些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无十分明显的相关性,很难由这样的利润认定其有长远的投资价值。
至于企业按权益法或成本法计算的“投资收益”,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处理。若这部分投资收益来自被控股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则也可并入主营业务中进行计算,但投资收益往往来自于关联方,这一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一个黑洞。所以,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则也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主营业务的重要性也可通过现有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说明。有研究者认为我国股市中实际上已出现了5种类型的绩优股,除传统的老牌绩优股外,还有高科技绩优股(如东方电子、清华同方、中兴通讯等);重组绩优股(如:国嘉实业、方正科技等);享有资源优势型的绩优股(如:稀土高科、东阿阿胶等)和新上市绩优股(如:中关村、清华紫光)不难发现,这些绩优股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十分明确的主业,其主要经营产品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是股市的一个“资产重组年”,很多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但根据《中国证券报》的一项调查表明,进行了资产重组的企业,其后的业绩不尽相同,业绩令人满意的重组往往是在经历了大股东变更后,大大改善了治理结构,有的通过彻底的置换,更换了经营范围,有的由于剥离掉劣质资产强化主业而适应路大增.......。由此可见,主营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售收入和与之相对应的成本也不无道理,但有的企业却以售楼合同金额确定为当年销售收入,从而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经过以上调整,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虽然会由于这些稳健的调整而在某些方面降低其相关性,所以,不要求也不可能要求全部上市公司方公布调整后的数据。但投资者若将其用于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评价,其可靠性无疑会大大提高,比较适应我国当前股市的某些现状。
参考书目:
《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主编蒋义宏李树华。
《中国证券报》九九年六月至十二月各期。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
投资者关系管理(irm:investorrelationshipmanagement)在世界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早成气候,美国拥有31个分会5000多名会员的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而英国也于1980年成立了拥有530多名会员的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反观中国,上市公司专门的投资者关系处理上非常薄弱。中国石化董秘局设有专门的投资者关系部门,24小时值班与全球投资者联系并接受投资者的疑问和监督,而中石化之所以能在国内资本市场开投资者关系维护之先河,也是占了四地上市“海归”的光,直到4月东风汽车宣布实施irm,才结束了纯a股上市公司中没有irm的尴尬局面。
实施irm可以强化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公司的投资价值,防止公司股价被低估从而沦为收购者的猎物,也可以帮助公司股价保持在稳定高位上而利于公司的再融资,因而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颇为盛行,但究其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姗姗来迟的现状,终究有其自己的原因。
首先是缺乏实施irm的外部动能,也即防范收购机制的不足。
国外成熟证券市场股票全流通,恶意收购的投资者随时觊觎着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上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管理层不得不加强和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沟通,将公司情况客观、全面、及时地告诉投资者以博得理解和认同,进而在可能的股权争夺战中获得最多的支持。而在国内,一股独大和非流通股存在的股权结构完全抵消恶意收购的可能,因此公司管理层容易忽视与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沟通的必要。
反观irm协助再融资功能引起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度,与国外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首先注重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最后才是权益融资的情况不同,国内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在市场“圈钱”,因而激发这方面“irm”的需求,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名目财经公关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的原因,而一旦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活动完成,上市公司的“irm”也就告一段落,而财经公关公司也就去另寻“增发”公司。
其次是缺乏实施irm的内部动能。
在笔者公司对江浙沪一带数十家上市公司所作关于开展常年irm意愿的调查中,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有这样的打算。
实施irm意味着加强和投资者的沟通――即使公司信息披露最大化,而在信息披露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喜”和“忧”两部分,报“喜”不报“忧”是国人的传统,而中国上市公司普遍资质不佳,“忧”多于“喜”,上市公司藏着掖着也就不为怪。但在报“喜”的方面,上市公司也心存疑虑,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股市炒作之风太盛,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业绩的推荐中很容易沾染上制造题材、联手做庄的名声。
既不报喜也不报忧,就更加没有了irm沟通维护的需要,就如同一位上市公司董秘所言“我们暂时不需要什么irm,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工作,用业绩来说话”。
最后是市场缺乏专业irm人才。
irm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涉及金融、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irm工作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很长时间以来,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日常维护工作都是由董秘办公室或者证券办公室代劳的,主要工作不过是接接电话,限于能力和时间,不可能对irm有一个完善的实施;而寻求外部支持同样不易,咨询机构在中国发展同样较晚,虽然国内目前有不少的财经公关公司,但大多是从广告公司、会务公司转型而来,善于包装而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而专业的投行人员又不太愿意仅仅“屈尊”于琐细的irm工作,这样造成了专业的irm咨询顾问大量欠缺、irm咨询机构的良莠不齐和专业人才的匮乏。
irm出现在中国股市的时间还不长,虽然存在问题,但irm的症结就如同中国股市的症结一般,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上海君创博闻商务传播刘大林/证券时报)。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一
新课标的学习给我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我应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当然要配以多样的习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复习课,我们往往通过各类习题来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已学过的知识;其实有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学生上讲台演讲、游戏比赛、相互讨论、合作交流、作业比较、小组练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我们有时还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虽然教无定法,但是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新课程理念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更注重能力培养。
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因此新课程理念是课堂教学应该坚持师生之间有平等的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该有序进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必经坚持教师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充分运用他的教学机智,很好的驾驭课堂,使课堂不至于乱糟糟,不至于失控,就好比写文章,我们不能信马由缰,我们应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之上的,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讨论就不会离开教师课堂教学的主题,这样教师的后续教学就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展开,教师可以通过以问代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随着思维的层层推进,讨论的逐步升级,师生的目标渐渐的就达到了一致,这样的数学课,让人听了有如行云流水、水银泻地般的干脆利落,我觉得这样的数学课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二
近日,通过观摩xx省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20xx年版)解读培训系列活动,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设计与方法有了深刻的驳辨和新的调整。
xx部长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在我们常规的语文课堂里,为了省时省力和赶课程进度,教师更多用的是单一的目标导向或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以活动完成为目的,或者达到简单的课程内容目标。当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简单的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等教学设计确实实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原学习主体地位,但对于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以及拓展语言运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课堂也是培根铸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载体,但一个老师的设计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在今后的教研活动、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否可以探索更加合理地合作分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更注重对学生思维和人格的塑造,和对其思辨能力、文化意识、分析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已是当前的研究潮流和推行重点,我们如何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着力精选和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真正的将其融合进课堂教学中,而不是为了应对教学要求而生硬地“搬”进课程尾声,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创新。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符合认知逻辑,满足学习需求,也是我们要持之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另外,在倡导多元教学评价这方面,也是我要为之改进的一部分。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老师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一二年级不能有笔试。那么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和评价方式就要有对应的调整了。没有了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我们要如何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呢?其实我们一直都被引导,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关注结果但更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三
我国股票投资者目前面临的一个与投资决策分析有关的问题就是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利润指标被人为操纵,利润指标内含的企业获利能力不具有长期稳定的特性,用这种不具有稳定性的利润指标预测未来,其结果的正确性将难以保证。每个企业采用的利润操纵手段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如果这些操纵手段能够在财务指标上反映出来,那么只要我们能够发现财务指标异常的规律,就可以快速地判断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的嫌疑,从而提高分析的效率。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企业进行总体财务指标特征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从而揭示这些企业可能采取的调整净收益的手段,引导投资者在财务分析时关注容易体现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迅速有效地甄别上市公司真正的获利能力。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之间,净资产收益率在10%区域集中的上市公司均达到上市公司总数的20%,甚至更多。这些上市公司具有相当大的操纵净收益的嫌疑,因此笔者选取这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数据和利润表数据分别进行财务指标特征的分析。
一、研究的方法和反映操纵手段的财务指标的选择。
笔者借鉴国外对失败企业和收购及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指标特征的研究方法,针对有操纵利润嫌疑的企业,设计出财务指标特征分析的步骤如下:第一,根据理论常识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受到人为操纵的企业其可能的操纵手段,然后选择与操纵手段相对应可能受到影响的财务指标。第二,按照特定的标准选取作为对比研究所需要的标准企业。第三,计算出可能存在利润操纵的企业以及作为对比的标准公司各个财务指标的平均值。第四,将两类企业同一个财务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对照,观察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五,为了排除因个别极值无法删除,或统计样本内部的数据比较分散对统计结果的干扰,笔者同时采用“十分法”对各样本的全部数据进行排序,直接观察各样本数据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分布状况,比较两组数据在分布上的差异。“十分法”的原理是,将样本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找出样本中每十个百分点的数量位置所对应的财务指标,10%位置的财务指标数值表示有10%的企业该财务指标值低于该数值,而90%的企业该财务指标高于该数值,以此类推。每相邻的两个十分点位置上的财务指标表示有10%的企业该财务指标数值分布在这两个数值之间。最后,对得出的统计结果进行解释。
根据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和对企业可能采取的操纵净收益指标的手段的分析,企业可能采取以下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手段,并且这些手段可能导致相应的.一些财务指标出现异常:
1、通过非营业活动提高净利润。包括诸如出售资产、出售投资、改变投资的核算方法等提高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等活动。为避免所得税率差异对分析的影响,笔者选用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三个财务指标。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高,说明企业靠经营正常业务取得利润的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净收益的质量较好;由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较易受到人为的操纵,因此这两部分的比例越大,企业净收益指标被认为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正常经营业务调整利润的现象,则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可能会较一般公司高一些,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2、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整利润总额。这些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因此当企业出现这些现象时,应收账款的占用就会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减小。如果这种方法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调整利润的方法,从总体上看,这类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就会高于一般企业,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会低于一般企业。
3、对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推迟确认。当企业采用推迟确认费用或损失时,企业挂账的费用就会上升,导致资本化的费用比例升高,例如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类似的其他长期资产。如果人为操纵净收益的企业普遍存在利用推迟确认费用或损失的做法,与这些资本化费用有关的财务指标就有可能出现异常,如待摊费用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等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提示。
[1][2][3][4]。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四
从莫言在诺奖上的发言之后,便有许多人解读莫言的发言,力图从中找出他的本意,或像西方人所期盼的那样,最好有对所谓专制的抨击,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民主斗士,更想从中找出反对当前政府的意思,特别是关于他讲的第一个故事中的那句话:当哭成为表演时,要允许有的人可不哭。一时成为网络热点。那么,莫言的故事到底想说明什么?让我来解读一下莫言的这个三个故事。也许大家能真正理解莫言的真意。
先让我把三个故事放在这儿,大家先读一下,
1: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2: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3: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这便是差别。莫言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学会宽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恶存在,而这种恶随时都有可能暴露出来。所以莫言说当众人都哭时,应允许人人不哭,不论那个不哭的人是什么理由,我们都不能责备。第二句话更进一步,那就是当哭成为表演,既然是表演那便是不真诚,所以必须加一个更字,更要允许别人不哭。在这里,莫言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从众,也就是说所谓的民主,有可能是一种恶。关于这点西方人早就有所认识,早就提过一种说法,那便是民主的暴政。莫言的本意便是告诉西方人,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同样,也要允许不同的文化的存,更要允许不同的体制存在。你们不要对中国指手划脚。这里便包括了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所以我说,当大家都高喊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时候,应该允许别人不同意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存在。更何况,那些高喊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人所鼓吹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与自由,而一种泛民主化思潮,而是一种打着民主的旗子行反对民主之实的独裁意识。
注意,在这里,莫言讲这个故事只是铺垫,从这三个故事,可以看出莫言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很会讲故事。在不动声色中便把伏线埋好,等着引爆最后的包袱。
下面解读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涉及莫言自己的,是后面那个故事的影门墙,是一个遮蔽,这个本意是,你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存在,即便是你想找的那个人不在。莫言检讨了自己的笨拙或说不成熟,也可以说是一种不自信,所以当时便对那位长官说我不是人吗?其实,莫言当时最好的回答该是不作声,因为沉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次一点的回答是:你要找的人不在。这样既显示了自己的存在,又指出了别人的错误。然而,莫言当时太年轻了,所以莫言说内疚许久。在这里,莫言是告诉西方人,不要忽视东方的存在,即便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人物,以后都有可能成你们这里高贵的客人。同理,你们也不要忽视中国的存在,不论是中国的文化,还是中国的体制,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焦点。
该说第三个故事了,这个故事大约也最能引起人猜想的故事,在这里,我要说,这是一个极具智慧的故事,也是一个寓言。特别是在中国现在所谓的.泛民主化思潮泛滥的时候,十分有警醒意义,也具有十分强烈的警告的成份。对于那八个人,是一块躲避风雨的,本来,这并没有什么错误,谁出门遇到了这种情况,都会自然的选择,没有一个人会迎着风雨跑出去,接受风雨雷电的洗礼。可问题是,当人们对面这种绝对的困难的时候,也就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时候,便显出了不自信,这是一种本能反映,于是便从自身寻找答案,自然的便从道德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这种寻找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一种文存遗存,它深藏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这与人类从远古走来时对大自然力的恐惧有关,当人们不能左右外部力量的时候,总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这也是现实社会中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人自虐的原因。好了,让我们回到故事本身,这八个人也是一样,当对面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的时候,他们开始从自身寻找问题,于是便得出了有人作恶的结论,其实,这种恶是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这种恶,这也是佛教的教人救赎的本意。这正如莫言所讲的第一个故事的告密者一样,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恶,这种恶的本源便是自私自利,也就是人的本性,本能,即趋利避害。如果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认识到这问题,都承认自己有恶,即便是一种恶念,那么便出现以下的状况,一,即八个人都承认自己作过恶,然后勇敢地走出破庙,走进风雨,接受风雨电的洗礼与惩罚,这八个人同时存活;二,这时其中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作过恶,而这个时候幡然醒悟的人,对大家说我做过恶,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与生命,我愿意承担责任,于是自己走出破庙,走进风雨。
注意,这两种情况不论是哪一种,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承认自己的恶,只在正确在认识自己的恶,你才有可能存活。当然,如果是这样,那便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那么莫言讲这个故事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然而,以上的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而是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便是八个人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恶,当然,在这里对这八个人不能多加指责,不承认也就罢了,而是这八个还要继续自己的恶,那便寻找一个替死鬼。注意,以下的细节很有意味,那就是这八人都想找一个替死鬼,以保证自己的活,但是谁也不去说出来,这里又出现了人的另一种恶,那就是虚伪。于是便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往外扔草帽。这看起来很公平,其实不然,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草帽有可能有可能刮走,但这里不可否认的是八个人中往外扔草帽时有人做弊的可能,或者说即便不做弊而自己也有八分之七存活的可能。结果还真的有一个人的草帽被风刮走,戏剧性一幕出现了,那便是那七个人一块把那个人架起来扔了出去,结果却是那个人并没有被雷劈死,而那七个人却死在了破庙里。这真是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局。想存活的人并没有存活,而那个替死鬼却活了下来。这是一个悖论,与开始的目的正好相反。
到这里,我们该看看莫言的本意了,这个故事的最核心的部分在哪里?那便是那七个人一致的行为,在这里有一种很民主的味道,七比一,在这里真正体现了民主的暴政,这看起来很公平,是多数人的选择,好象是一种民主,一种共同的力量。而这种多数人的选择却是一种暴行。
莫言的伟大就在这里,他把对人性恶的批判推到了极致。这也是他的作品的意义之所在。莫言作品中写到的那些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谁也不可能例外。那怕是讲故事的人自己。
莫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把前一个故事当作铺陈,那只是一个预演,真正的意义在后面这个故事里。在这里,莫言告诉我们,所谓的泛民主化思潮是一种恶,是一种毒药而不是琼浆玉液,而这种恶的最终结果让那些鼓吹所谓的泛民主化思潮的人在**中死去,而不是存活。在人数众多的中国,任可的泛民主化思潮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便是莫言要告诉西方人的本意。吊诡的是,许多人却从中莫言的故事里解读出对所谓专制的对抗。
现在世界上每天都发生许多事,许多人为中东北非的社会变革叫好,以为推翻一个裁者,一切都会变好,其实,**才刚刚开始。如埃及。
在这里,我想录《吕氏春秋》里的一段话,来警告那些天天鼓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泛民主化思潮的人: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倪良贵后。此十人人皆天下之豪士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两千多年前的人,便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的人却还在犯同样的错误。由此可见,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靠谱。
好了,不多说了,我想,许多人都可能会从莫言的故事里悟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五
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书真的精彩极了,我对书中的人物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英雄好汉。
林冲:
林冲本来是个性格平和谦虚随和的人,本应生活舒适恬淡,但是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最终成为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
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看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小旋风柴进、花和尚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攒气”的不满情绪。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这就是逼上梁山。在梁山这支队伍中,林冲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不相信宋朝天子会真心招安,对招安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招安不过是蔡京、高俅等奸臣设下的陷阱,招安凶多吉少。但,林冲的意见没为宋江所采纳。他恼恨、痛苦、无奈,最后默默地死去。
林冲性格特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宋代“乱自上作,乱自下生”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从郑屠户一类的地痞流氓到陆谦一类的恶吏,以及梁中书一类的贪官,还有蔡京、高俅这些朝中奸臣和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形成一个庞大的压迫阶级。官逼民反,各个阶层的受压迫者都揭竿而起,走向造反的道路。
武松: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武松为了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被迫大开杀戒。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
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李逵请卢俊义喝酒,卢俊义想推辞,他却要“眉尾相结,性命相扑”。李逵对宋江情分最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可是一旦知道宋江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却决不轻饶,要和他大动干戈,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水浒传》里还有很多英雄好汉,你们喜欢谁呢?
解读课标的收获(优秀16篇)篇十六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培训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领域目标。
3、《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为此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进行的,不是教师个人行为。
6、课程是经验。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产生的经验。课程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7、教材是范例。以往我们总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定论、共识或某一领域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空间和讨论的余地。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论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对教材的观念转向“示范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
二、实践过程。
1、了解学生。开学后,从介绍教师希望达到的目标入手,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常规,然后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对照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标准,确定学年、学期教学目标。
3、初步确定评价方案。根据课改要求,考虑可操作性,初步确定的体育与健康评价方案。例如体育理论考察:学生自己命题,写好答案,填上自评分,教师进行评分。
4、努力适应新学校教育教学要求。新教师、新学校、新学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尽快适应新环境,摸索出学生喜欢的课堂形式。本学期大概用了5节课,在教完新广播操的同时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发现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足球,女生对球类兴趣不高,但喜欢教师组织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这样特点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高一年级学习效果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