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的制定应该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经过反复修改和优化,以下是我们团队制定的实施方案,请大家指教。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一
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20**年上海市学生体育大联赛组织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正在进行的学校新一轮的教育综合改革及加快内涵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制订“上海水产大学师生体育大联赛组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积极开展我校师生体育大联赛活动(以下简称“大联赛”),为把我校建成高水平的特色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组织引导全校师生做到两个“一”,即帮助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观念和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生活习惯。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领导、教师共同参与的大联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深化“体教结合”的改革,以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为杠杆,创新体育活动模式与机制,建立校园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推动校园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使大联赛成为上海水产大学的校、院、班级联动,领导、教师、学生联赛的品牌教育活动。
1、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健康。
2、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院院有比赛。
3、体育促进和谐、体育促进健康、体育促进教育。
4、师生的联赛、快乐的联赛、时尚的联赛。
5、学生参与、教职参与、领导参与。
6、开展领导、教师、学生联队赛,推动校园全民健身运动。
7、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8、健康的教师,培养健康的学生。
(注:由体育部负责口号和会徽的征集和评比活动。)。
1、成立上海水产大学体育大联赛领导小组(见附件一)。
2、成立上海水产大学体育大联赛组委会(见附件一)。大联赛组委会下设秘书组、综合组、宣传组、竞赛组、后勤保障组。
3、各学院成立师生体育大联赛工作小组。
1、领导和教授积极带头参与本次大联赛的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校党政领导分到各学院参加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
2、各学院要安排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
3、坚持学生是大联赛主体的原则,各学院在大联赛活动中加强学生体育骨干、学生体育干部、志愿者和拉拉队队伍的能力培养。
4、大联赛期间将举办“运动与健康”、“体育文化与竞赛”“体育论坛”等系列讲座。
5、组织广大师生参加水大大联赛会徽、体育征文、摄影、评论、主题口号与队名征集等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
6、体育部教师和体育特招生相应安排到各学院协助指导学院开展体育大联赛工作,并帮助培训学生裁判员队伍。
7、通过每年上半年大联赛的活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师生健身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
8、评选学院体育大联赛活动各单项奖和集体奖及组织创新奖。(包括征集口号、会徽、摄影等)。
1、学院大联赛工作小组由3-5人组成。请各学院一名正职担任组长,学院副书记任副组长,学院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和学院学生会体育部负责人等同志共同参加。
2、各学院大联赛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1)研究制订本学院大联赛组织工作方案,并且自筹经费(开展本学院的体育活动和比赛)。
2)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安排,指导本学院师生体育大联赛的开展。
3)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师生广泛知晓、积极参与大联赛活动;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院院有比赛”。
4)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体育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动大联赛活动的开展。
5)在普及、活跃学生群众性体育的基础上,选拔产生各学院运动员代表、组成代表队参加校级联赛。
6)各学院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制定符合普通学生特点的融文化、游戏与竞赛三位一体的特殊游戏竞赛规则和竞赛项目。
7)可以以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休闲体育项目、创新体育项目三位一体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竞赛来开展。
8)可以根据大联赛体育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赛艇)搞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每个学院可以负责一个校级比赛项目(体育部派教师协助指导,召集协会、社团共同开展)。
1、20**年3月27日---3月31日,根据市教委“大联赛”的要求,拟定与策划我校大联赛的组织工作方案。
2、20**年4月5日(星期三),召开校体委扩大会议,成立上海水产大学体育大联赛组委会,动员商讨大联赛工作,通过大联赛活动计划,启动大联赛筹备与竞赛组织事宜,开始进入实质性全方位的宣传工作。
3、20**年4月6日16:45分(星期四)在南汇体育部召开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各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各体育社团、体育协会负责人大会。
4、20**年4月5日---4月10日,各学院成立大联赛工作组,制订本学院大联赛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4月10日上午10点前将书面材料和电子版交体育部叶鸣处,e-mail:mye@)。),体育部协调制订“体育场地使用、时间安排表”。
5、20**年4月9日,确定“上海水产大学大联赛组织工作方案”并上报市教委。
6、20**年4月10日---5月14日,各学院按自行组织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时间场地安排由体育部统一协调(同时各学院选拔各体育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参加由校组织的学院间的联赛)。
7、20**年5月14日---6月10日,学校举行各学院间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的大联赛活动,同时选拔各体育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参加由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大联赛。
8、20**年6月---10月为上海市高校大联赛的各体育项目的竞赛和市级总决赛的时间我校积极组队参加。
9、不定期召开校大联赛组委会会议和各学院大联赛工作组会议,印发大联赛简报。
10、请校党政领导、院领导、校体育委员会成员出席“20**年上海水产大学体育大联赛开幕式及赛艇队成立大会”(暂定20**年5月14日前)。
11、请校党政领导、院领导、校体育委员会成员出席20**年上海水产大学体育大联赛闭幕式及总结表彰大会(待定,建议在市总结表彰大会后召开)。
1、体育部根据市教委“大联赛”的要求和校领导的批示拟定大联赛组织工作方案(草稿),全体体育部教师指导体育特招生、骨干生下学院开展辅导工作和参与大联赛的各项组织工作和裁判工作。体育部负责本次大联赛的会徽和口号的征集工作。(请各学院汇总同时以电子文本形式发至mye@体育部叶鸣处)。体育部将征集的主题口号、会徽整理装订成集,并会同有关部门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宣传部负责大联赛的全程宣传报道工作和横幅布置工作,网络新闻报道和bbs宣传(派学生记者到各学院、学校、市高校体育活动竞赛的现场做好全程采访、宣传、报道工作)。
3、宣传部负责赛艇队成立大会的具体事项:
1)召开一个赛艇队老同志的座谈会(并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和照片)。
2)策划一个水大赛艇队的历史回顾展。
3)结合新校区建设拍一个dv剪辑---赛艇队发展前景展望。
4)通过赛艇队成立大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来提升水大赛艇队。
4、教务处负责大联赛期间的教学监督。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5、各学院、研究生部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拟定各学院的联赛工作组成员名单、拟定各学院的体育联赛组织工作方案,按时间节点上报。积极宣传本学院开展大联赛活动的动态。每个学院拟订一个抢救应急方案。
6、学生处、团委、体育部共同负责大联赛的全程组织、策划、执行工作以及经费的运作。负责推动各学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7、团委负责各体育社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组织广大师生参加水大大联赛体育征文、摄影、评论、队名征集等相关的文化活动。并负责一系列的体育论坛、体育文化讲座,负责开幕式、闭幕式的组织工作和会场布置工作(主席台台牌、发言稿、表演项目)。
8、后勤与产业办公室负责大联赛的后勤保障工作,门诊室负责全程的医务监督和抢救工作。并拿出抢救应急方案。并配合大联赛做好校车安排工作,场地维修工作。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精神,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入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树兵副校长全面负责。
副组长:王道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
王岩:课外活动实施、评价、考核。
级部主任:本年级活动课的组织管理。
组员:各班主任:课外活动的全程监管与指导,学期末上交活动记录。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
3、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不怕艰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实施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
五、操作措施。
(一)校本化俱乐部式体育活动的实施研究。
1、调查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确定俱乐部下设的项目部。通过访谈、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体育倾向,结合本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和师资情况,分设各项目部。
2、配备各项目部辅导教师。在师资配备上,根据各项目部学生报名情况和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来分配辅导教师。对参加人数较多的活动项目,配备多名辅导教师;对学校的传统项目,除配备辅导教师外,还要配备专业体育教师,以便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3、安排俱乐部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根据俱乐部项目部的多少、人数,精心安排、设计各项目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各项目部计划一学期进行辅导、培训,一学期进行竞赛。
(三)校本化俱乐部式体育活动的评价研究。
1、开展在校学生的评价。通过在校学生的评价,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优化活动形式,俱乐部委员会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2、开展教师评价。通过教师对俱乐部活动建设、活动开展、学生参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验证学生在体质、能力方面的进展状况。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注重搜集、分析相关理论信息和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研究目标,丰富操作样式。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连续不断的追踪调查研究,评价实验操作成效,发现纠正实验样式。
3、行动研究法。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4、经验筛选法。对以前的经验、做法进行筛选。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三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体育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并以此展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本届体育艺术展演活动的主题是“快乐·成长”。
活动要围绕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艺术展演活动,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激扬青春活力,展示美的生活。
1、4月1日前我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拟定体艺展演活动方案。
2、4月10日前,各校成立体艺展演活动组织机构,制订活动方案,进行宣传发动。
3、4月底至6月上旬,各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活动上报相关图片资料。
4、6月份,各学校(幼儿园)组织专场体艺成果汇报演出,并将优秀艺术展演节目推荐参加县艺术类展演活动。
5、9月上旬,举办全县艺术类优秀节目展演活动。
6、4月上旬至11月上旬,各校按方案推荐选手参加全县各类体育竞赛项目。
1、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并遴选优秀节目、优秀代表队参加县级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活动。
2、各学校(幼儿园)要及时上报体育艺术展演活动组织情况;各校开展体育艺术活动情况作为评比优秀组织奖的依据。
本届体育艺术展演设立以下奖项:
1、优秀组织奖:我局体艺展演活动组委会根据各学校参加本届体艺展演活动的组织情况和上报的总结材料进行评选。
2、体育竞赛、艺术展演和论文优秀奖:各个项目按比赛规程和活动要求分设一、二、三等奖。
3、优秀指导教师(教练员):艺术类获得一、二等奖的节目(作品)的指导教师给予优秀指导教师奖,体育竞赛中获得前三名代表队的教练员给予优秀教练员称号。
4、优秀表演奖:参加县级汇报演出的节目颁发优秀表演奖。
本次体艺展演活动经费由各学校自行解决,学校(幼儿园)开展活动要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厉行节约原则,不得搞形式主义,不得铺张浪费,不得向学生收费。
我局成立20xx年阜宁县中小学校园体育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负责体艺活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体卫艺教科,负责处理本次体艺展演的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活动实施细则,保证体艺展演活动顺利进行。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四
高考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十二载寒窗苦读学子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之一(尤其是农家子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个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值得长期深入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也应主动参与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我校经过三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高中阶段,追求高考成绩的最大化是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唯分数论”和“持久战”的现象相对严重,导致学生和教师身心疲惫。作为教育教学双边关系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不是机器,需要适时地休息和调整,也需要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运动有益于大脑发展和调节,有益于缓解紧张心理、调节情绪,有益于增进友谊、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等等。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适当的体育运动没有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是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校高三年级有20个行政班级,近千人;由一名副校长分管,两位级部主任分别管理10个班级。在活动安排、班级调动和人员调配上,仅凭几位任课的体育教师是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必须建立机构、依靠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体育教师及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吸收班主任、分管年级的教导处副主任加入,分工明确,体育组负责设计,出方案,级部负责统筹,班主任负责思想工作和活动参与。
课时的选择和安排,是影响体育运动质量的因素之一。我校选择的时间是下午第二节课后,即:15:30~16:10。这段时间内,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师生摄入更多的“氧分”,从而提高疲劳的恢复速度和质量。同时,兼顾到高三年级本学期的体育课已暂停和一天的学习已持续了6个小时,迫切需要“释放”,以缓解身心疲劳。教务处对体育运动后的课务也相应作了调整,安排以“语数外”和“选修学科”的限时训练(训练容量为1小时)。其中,体育运动与限时训练之间留给学生10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
体育运动项目是整个活动的载体,它的选择和设计应切合实际,应该兼顾技能、体能、兴趣、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等。运动项目不能完全搬用某一体育项目,亦可适当修改或重组,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技能要求不高。
(2)体能锻炼价值较高。
(3)趣味性较强。
(4)有利于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案例一:为了个体和集体的进取意识,我校设计了“开往成功的列车”。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再组织进行“开往成功的列车”。每班一条道,学生一路纵队,两臂搭在前一学生的肩上(双手不得离开),步调一致前进至100米终点(绕田径场一周)。案例二:为了增强班级的团队意识,我校选择了“集体跳长绳”。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先进行约8分钟全体参与“鱼贯式”跳长绳,再进行约6分钟20人共同跳长绳,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班级个数。
学校以学生的安全第一,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求各部门和人员密切关注并制定应急预案,分责到人。安全预设与防范主要包括:(1)场地与器材安全,(2)运动量安全,(3)运动后安全。场地与器材安全主要由体育教师和总务处负责。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做到预设安全隐患;其一、对运动量的控制,不易过大;其二、防止因学生密度过大而冲撞或踩踏(例如:“开往成功的列车”的冲撞或踩踏)。总务处对器材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与检修(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边角进行防护)。另外,班主任和校医全程观注学生的身心状况,直至学生安静后参加限时训练。
1、运动项目设计有待优化。
运动项目的设计相对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技能、体能和趣味性等。体育教师需走出学校,学习校外的拓展活动研发和组织方法,开阔设计思路。
2、深入了解师生兴趣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是本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对活动的改进有着决定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率和效果,年级和体育组很有必要深入其中,了解他们兴趣和感受,集思广益。
3、完善点评机制。
每次活动后,由分管领导或班主任代表进行点评,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4、加大对器材的投入。
器材和设备是保障活动高效的载体。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质量和制作;在活动结束后的点评阶段,广播系统的质量。在此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全体高三师生充分体验到了“共同运动、共同快乐、共同成长、共同成功”的快乐。三年来,我校高考成绩位居南京市前列。阳光体育系列之高三阳光趣味活动的成功开展,起到了不可忽缺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体育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改变了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五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实验考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和生物学科老师。
1.生物学科老师负责对学生在实验考查技能和考查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2.负责实验室布置及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
3.负责通知各批次学生按时进出教室。
4.负责在实验楼前,组织考生排好队,有秩序进入实验室,并负责出入口处管理。
5.各班班主任负责清点学生人数,及时通知未到校学生,负责班级纪律、卫生管理提醒学生按时出教室到指定的集中地点排队。
6.负责医务工作。
(三)监考组。
生物实验室(1)。
主监:外校专职教师1名。
副监:
生物实验室(2)。
主监:外校专职教师1名。
副监:
二、考查科目、内容及时间。
1.考查科目:八年级生物。
2.考查内容:依据教育局教研室提供的实验考查试卷试题。
3.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三、考查方式:
1.生物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每个实验室安排4组,,每组由一名专职教师监考,每组的考生6人,每个实验室设主考教师1名,实验员1名。
2.外校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抽签,每组的专职教师负责记录考生的成绩,实验员负责仪器的补给,考生考试结束后,外校专职教师负责收取考生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
四、考查结果。
监考教师参照各学科实验考查评分细则,根据考生完成考查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习惯,对考生的实验操作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并在学生实验报告上评定等级〔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
五、实验操作考查的组织。
1.考场布置:xx月xx日教务处、实验员根据要求做好考场的布置工作,要求实验桌应满足实验操作要求,桌上没有与考查内容无关的器材与药品。每个考场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并有应急仪器、药品、草稿纸等以备考生使用。
2.考前一天,进行考前动员,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和考场注意事项的培训,并组织学生熟悉考场。
3.考生分期分批进入相应考场,考生除携带必备的文具外,不许将其它物品带入考场。
4.考查时间:开考铃响,考生方可进行实验操作,答题如需草稿纸,应有考场统一提供。每场实验操作考查时间为15分钟。
5.主考及工作人员开考后要核查考场人数;及时了解情况,处理偶发事件,根据考场实际,分别记录缺考等有关情况。
6.监考教师必须佩带监考证,严肃考场纪律,监考教师对违反考查纪律的行为,分别采取劝止、警告直至取消考查成绩等措施,并如实记录事件发生的情况。
7.实验操作考查考生当场操作,监考教师当场评分。
8.当考查结束前5分钟,监考教师应提醒考生。考查结束铃一响,即告知全体考生停止操作及答卷。并有秩序地组织考生离开考场。
9.收卷整理:考查结束,监考教师应严格按照考生顺序分别整理好考生的书面答卷和考生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
10.实验操作考查工作结束后,将答卷、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送学校存档。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六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术,这是《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解读》书中五六年级的测试项目。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和方法,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发展全身协调能力。通过练习悟出立定跳的方法与技巧。
1、学生初步了解立定跳的方法与技巧,发展下肢力量。
2、学生通过游戏悟出跳远的方法,能有效调整下肢发力与全身协调关系。
3、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的组织性与纪律性。
农村学校,学生基本素质都比较好,尤其力量方面是强项,但是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的重难点就在于逐渐体会和掌握身体协调用力的技术,使身体下肢力量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再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提高立定跳远成绩。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两组互相比赛互相监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教学资源。
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并明确学习目标。
2、教师讲解动作,学生仔细听讲。
3、教师巡视观察,及时给予纠正(距离、动作)。
4、教师巡视提醒安全,教师再次示范强调动作要领以及下肢发力时机,学生练习。要求互帮互助,完善动作。
5、划分场地,分5组进行,每组8名学生,确定组长,明确小组位置。
6、教师巡视指导。
布置练习作业,整理器材。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游戏“蛙跳”
3、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
4、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练习时的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
5、学生结伴进行比赛。
6、学生分组练习。
教学中通过游戏进行练习,避免了学生对立定跳远产生恐惧,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教师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指导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身体的下肢发力掌握不好,另外在协调性方面表现不好,特别是_绩不理想,有待在协调性训练上下功夫。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七
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学校决定在学生中开展以“感恩、关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相统一、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学校、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动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三、目标要求。
1、提高感恩素养。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2、促进校园和谐,融合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平安。
3、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4、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会献爱心。即至少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尊老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然。
四、主要内容。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思想;
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包括学校等集体组织)爱心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五、步骤与日常要求。
1、制定计划,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各年级各班班主任根据本方案,在班级中具体落实。各班把感恩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报德育处。
2、宣传发动:主要通过班会、学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教育。印一封告家长书、播放有关感恩电影等,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八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
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
3、美术:版画装饰画。
四、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及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六、课时安排。
音乐每学期6课时。
篮球每学期8课时。
艺术体操每学期6课时。
美术每学期6课时。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八、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九、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篮球的技能训练》体育组。
2、《通俗歌曲走进校园》《声乐的基本常识》音乐组。
3、《版画和装饰画》美术组。
十、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九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将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吸引学生教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创建和谐、高效和充满活力的我校校园体育文化。
二、实施目标:
我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认真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我校每位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明显提高,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风气。
三、结合实际: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能够重建课程理念,“使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对体育教学要有全新的认识,进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丰富已开设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尽快成长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专家型教师。
四、实施措施:
1、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
1)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3)要加强体操项目的教学,尽快将技巧列入体育课的主教材。
4)在体育课中,要增加身体素质练习的比重,积极推广长跑运动。
2、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组建各级各类运动队。
1)组织学生做好两操(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将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也编入课程,使每个学生每天能做一次广播操和两次眼保健操,并定期开展年级和校课间操比赛。以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每班若当天没安排体育课的,在下午第三课以后安排体育活动课,要求做到内容丰富、组织有序、计划措施落实到位;放假期间,布置假期体育锻炼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我选择、我喜欢、我活动、我健康”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投身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使这项利在当代,功在铅球的大好事能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组建好各类运动队,运动队的训练要科学化、制度化、正常化。
我校是篮球、排球、田径运动开展的比较广泛学校,为各高校输送了多名体育人才,由于受到场地的影响,我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我校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现代化的操场即将动工之际;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注重学生训练同时,应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成绩,力争把体育活动办成学校的品牌。组建好校篮球、排球、田径队,即作为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体育人才,又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为校争光。
3、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1)举办好每年一度的运动会:运动会的内容以田径项目为主,同时设置游戏类和球类项目,目的是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运动会中,不再做出色的观众,而是做积极地参与者。
2)组织开展好每年一度的“文体科技节”素质展示的小型体育竞赛,竞赛的内容为:跳绳、踢毽子、拔河、排球垫球、篮球定点投篮等项目,突出体现健身、娱乐的特点。
4、全面贯彻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另附。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要成立宜昌市第七中学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长:龚文红、何儒培、陈秀峰。
副组长:曾毅成员:全体班主任、全体体育老师。
2、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各项活动在安全中进行。
对学校的场地器材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为学生办理好合适的意外保险,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保险提供保证。
3、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充分利用学校里的广播、黑板报、晨会、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里形成积极锻炼的校园氛围。
4、强化督查,表彰奖励先进,
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过相关载体公布检查的情况,并表扬奖励先进。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
一、指导思想:
本课选择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四年级)投掷教学内容,努力贯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的基本理念,积极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学会自我锻炼的良好学习的习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陶冶情操。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创新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各种练习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体会、去享受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利用已有的器材自创锻炼方法,为终生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学习内容:
1、持轻物(飞机)掷远。
2、接力跑。
三、学习目标:
1、尝试进行报纸的玩法,并能学会肩上投掷的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
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
教学难点:
动作自然、快速、连贯、协调。
五、教学设计与构思:
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报纸来进行活动,不拘泥于形式和队形。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一学习内容,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我将在教学中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课的开始,教师采用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制“纸飞机”,玩“纸飞机”,和比试“纸飞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后把报纸卷成“接力棒”,集体用“接力棒”摆成跑道布置游戏场地,语言导入情景来完成接力跑,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求知的过程中加强了能力的训练;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集体搭乘“飞机”游戏,让学生体验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本课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投掷技术,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较好地掌握好原地投掷垒球的技术要领,在练习活动中还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样使学生在改进动作的同时,思维拓展能力、纠正错误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六、场地器材:
1、平地一块;
2、报纸若干,录音机一台。
七、教学设计:
八、运动负荷:
1、预计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2、预计平均密度25%---35%。
九、课后小结: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一
3、投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
2、技能目标:
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
3、情感目标:
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课重点:
a、俯卧挺身时两腿配合上体协调上举;
b、投掷垒球时的出手时机;
本课难点:
a、俯卧挺身时两腿夹紧并充分伸展;
b、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
程序。
时间。
组织。
教法与要求。
导入。
1、常规教学。
四列横队。
教法:
1)学生跑进场地,师生问好;
2)队列练习,配以《运动员进行曲》。
要求:精神饱满,节拍准确。
2、模仿练习。
3、自编游戏“大鲨鱼”
四列横队--一路纵队绕垫子行进。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摇橹”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原地和行进间模仿“摇橹”动作;
3)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渔船出海动作;
4)教师提示并模仿各种鱼类游动的动作;
5)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各种鱼游动模仿;
6)教师扮演大鲨鱼,共同参与游戏。
要求:模仿逼真,反应灵敏。
展开。
1、两头翘:俯卧垫上,两臂前举,头、肩用力上抬,背部用力后弓,同时两腿用力(并腿)后举。
两人一组一块子垫。
教法:
1)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性练习;
2)手持轻物或两腿夹物做“一头起”练习,并触及上方的标志物;
3)在同伴帮助下(同时托腿托胸)完成动作;
4)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自评;
5)优生表演,相互对比,集体研讨;
6)分组比赛。
要求:两臂与两腿协调配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2、仰卧起坐传递轻物。
四人一组二块垫子同时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统一口令下练习;
3)每组连续做十次,比哪一组先完成;
要求:交换轻物时膝不屈,脚跟不离垫,轻物不能抛接。
3、投掷:每人持一轻物,面对有彩色汽球的横绳进行投掷过关和投准目标练习。
四列横队---散点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正面或侧向投掷;
2)在统一口令下练习;
3)带着问题,进行投球过关游戏;
4)面对汽球进行投准比赛,并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创造性练习;
5)教师巡视指导;
6)教学情况反馈。
要求:出手有一定角度,挥臂速度快,转体要正。
4、中国奥运金牌榜:
分成八个小组,每位同学依次将自己的小地毯上写的金牌项目与折返处小黑板上的金牌运动员相对应,看哪一组又快又正确。
按小地毯的序号,排成八路纵队。
教法:
1)教师提示,并示范;
2)学生跨过垫子到折返处,将小地毯贴在黑板上直线跑回;
3)学生绕过垫子到折返处,将小地毯取回,直线跑回;
要求:奔跑迅速,对应正确。
延伸。
1、小地毯拼字游戏:
2、自编舞蹈《歌声与微笑》。
3、课堂小结讲评,收回器材,师生道别。
同上。
教法:
1)每组六人将小地毯拼成一个字,看哪一组最快;
2)教师巡视指导;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
要求:
1)拼字游戏时,动作迅速。
2)舞蹈时,动作放松,表情丰富。
场地器材。
在一块篮球场的中间摆放三排小垫子(共24块、前后间隔为3米、左右间隔为2米)、两只篮圈间拉一根挂有彩色气球的横绳、自制小地垫49块、小黑板8块、录音机1台。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75次/分左右。
3、心率曲线(略)。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二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能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下面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水平三的学生性格差异较大,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性格比较叛逆,需要探索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水平三处于升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重,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课程的内容(例如增设趣味性项目,球类项目以及自主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1)教学重点: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
2、田径、体操、球类学习。
(2)教学难点:
田径、体操技巧
全期教材内容包括
(一)、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二)、运动技能
(三)、身体健康
(四)、心理健康。
教材内容较多,除有常规性的跑、跳、投的教学外,还设有体操、武术、球类几个方面,全面的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1、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
2、加强思想教育,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从中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
1、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搞好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结合学校的趣味体育发展路线,指定趣味体育游戏,加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三
(浙江省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人均水平已经逐渐达到了小康的水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追求,健体已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活动。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它作为一项体育活动,让人们在做操的同时,达到健身、健美、健心三合一的功效,符合了当代人追求健身康体的需要。把健美操纳入小学体育课程中,是在时代发展中所必需经历的过程,当然也对提高小学健康的体魄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四
(4)、心理健康。
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自觉锻炼身体,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1)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2)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锻炼的习惯。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重点是田径的投掷与跳远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
(2)难点是耐久跑的呼吸,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过杆。
1、跑。
改进快速跑和4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主要以50米、400米为主要教学内容。
2、跳跃。
掌握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环节,重点改进助跑和起跑相结合的技术,教学内容以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为重点教学内容。
3、投掷。
巩固原地投掷的能力和上步投掷的方法,初步掌握协调用力技能,教学中以上步掷沙包为教学重点。
4、基本体操。
主要以1分钟跳绳,跪跳起为主要教学内容。广播体操。
1、要改变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果把体育学习理解为只是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强调了教师的教法研究,忽视了学生学法的探索,只管教的怎么样,不管学的如何,必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与探索,不仅要研究教法与学法,而且要研究教法与学法的变化;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会”,而且要研究学生的“会学”。
2、在教学中多运用游戏作为方法、手段,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如主题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充分发挥游戏和游戏法的功能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与练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
3、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1、体育基本知识。
2、高抬腿,50米,100米跑。
3、定时跑(3—6秒)。
4、上步单跳模式,蹲锯式跳远。
5、单,双手胸前推实心球,掷沙袋。
6、徒手操。
7、跳短绳。
8、侧手翻,仰卧起坐。
9、山羊分腿腾越、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比赛。
11、武术基本技术,组合动作。
12、韵律活动。
13、游戏。
14、复习。
15、复习。
16、迎接抽测。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五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身体直接参与;体育与智力活动相结合;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学过程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必然以实践课为主,而实践课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器材作为物质保障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施。因此,场地器材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过去学校的体育场地及器材规格多半是按照竞技运动的规格和要求建造和配置的,这样使得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从而远离了体育运动,同时也造成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现行学校场地器材配置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是推进新课程实施进程的有效办法,有利于学生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2场地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2.1有利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
体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等,其中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以往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因此课程的功能偏重于竞技功能。新体育课程下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革创新,超越了狭隘的教学内容,将师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转变了以竞技功能为主的课程功能观,真正回归到体育课程全面的功能观。通过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就是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当今世界竞争那样激烈,没有创新,我们就不可能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面对全球的严峻挑战,国家寄希望于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从小培养,体育课程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程资源中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场地器材是有限的,但所能提供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却是无限的。教师要通过对场地器材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教师提供的思路和活动内容进行选编和改造,激发创造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2.3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改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着“大纲”规定的内容,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校有什么器材,老师就使用什么器材。器材量不足,教法单一,使学生爱好体育,但不愿意上体育课。随着新的体育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目标标准确定了,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参与场地器材的改革创新,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因为教师介入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之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思考、应对这些新事物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同时通过参与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会提高他们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丰富其学科知识,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和行动。
3.1共享性原则。
信息时代,任何人所了解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资源只有共享,其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有形的资源共享固然重要,无形的资源如经验、智慧、思路如果能共享,则更具有价值。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共享性原则,重要的是在于不仅提供一种方法,更在于提供一种思路,体现一种思想。
3.2经济性原则。
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发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及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利用那些不需要的多少经费开支的场地器材资源,不应借口开发利用场地器材资源而大兴土木,盲目引进设备,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指尽可能开发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场地器材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性课程的实施。空间的经济性,是指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地器材资源。如果引入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意图不明确、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可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3实效性原则。
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及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场地器材资源。一般来说,每一种场地器材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利用不同的场地器材资源。但是,由于场地器材资源本身的多质性,同一的场地器材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场地器材资源,认识掌握其各自的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其实效性。
3.4因地制宜原则。
在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尽管资源多种多样,但相对于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又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点,突出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场地器材资源。
4.1制作简易器材,并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没有乒乓球台,可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没有垫子,可利用树叶、草等做成垫子;没有经费购买围棋,可以用扣子甚至石子代替棋子,自己动手绘制棋盘;没有标志带,就可用破旧的颜色鲜艳的布条代替;没有藤圈,可以用山藤制作;没有“山羊”,可用树桩制作;没有沙袋,可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等等。
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笔者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考虑使用性及便利性。使用性表现在要根据学校场地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场地器材,而不要强求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如现在学校有一块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场地,我们把它建造成几块小型足球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场地参加活动,当然比把它建造成一块标准场地好。便利性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的布局应方便教师、学生使用场地。应多设置综合性场区,便于教师变换教学内容时调动和观察学生。城市中学缺少体育用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变出”更多的体育场地是我们应探讨的问题。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着重在“使用”上,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器材的使用空间。如一些中小学就是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废旧物品建立了“体育快乐园地”,修建了攀岩壁、攀登架、浪桥、天梯等,学生在那儿玩得兴高采烈、乐此不疲。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虽然缺少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但也有城市所没有的独特的体育空间,这些地方的山山水水,绿地沙滩等都是难得的体育空间资源。如农村体育教学可利用学校周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如:利用山坡设计出斜坡跑道;利用小溪当游泳池;利用大树做各种攀爬动作、荡秋千以及跳高的支架等;或利用漫山遍野的石头做杠铃、石球、石锁等健身器材;或利用沙滩鹅卵石练投掷、做天然跳远沙坑,甚至还可以开展沙滩排球运动。此外学校在制订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时间表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
4.4完善体育设施的照明、采光、声音条件。
除了保证必要的场地条件外,还应该注意体育设施的照明、采光、噪音条件的完善。体育课,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在室内场馆上的,还有在室内上的理论课,因此,场、馆、室内的光线、照明条件对体育教学活动有直接影响。如光线过暗,学生对物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运动的路线变化看不清楚,对黑板或书籍上的字的辨认会发生困难,影响知识的接受。另外,要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远离尘嚣和分心的事物,尤其要避开噪音的干扰。在噪音环境中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肌肉紧张、注意力涣散,有时甚至会出现多疑、易发怒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尽管体育课特别是室外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噪音的干扰,但作为学校来讲,应尽可能的创造好的环境条件,来降低噪音给教学带来的危害,为教学活动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4.5营造体育设施的色调环境。
体育场地设施环境中的色调也会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不同色彩可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反映,浅绿色和浅蓝色会使人产生安静、和谐的感受,易于消除大脑疲劳,而深黄色和红色,容易引起大脑的兴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暖色比冷色更有利于体育运动者和健身者的兴奋度的提高。例如,在双杆教学中,刷有木纹漆或浅色的双杆使用率比铁本色或掉漆的双杆使用率高。学生的衣着色彩以及体育器械的色彩搭配,同样会引起教学效果和心理感受的不同,统一着装的班级总是焕发出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六
小学生练习健美操,对于身体的发育、思维的引导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坚持学习健美操,既可以使其形体获得美感,又对身体发育有着良好的作用。健美操对小学生的身体提供有益帮助的同时,也使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小学生做健美操可以通过不经意间地拉伸促使他们的肌肉与骨骼获得平衡发展。并且,健美操一些运动可以起到锻炼小学生耐力与耐心的作用。当然,小学生的灵敏度与时空感也可以通过做健美操来实现。通过考察,尽管有一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接触过健美操,但却对健美操课程有着很大的兴趣。在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让小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同时喜欢上体育课。且健美操简单易学,小学生较容易掌握,在学习过程中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的受挫性,使得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保障了体育课质量的同时,还展现了新时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增加健美操课程也是满足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需要。
小学体育教师在经过现实环境的事实表明,对于体育课程上增加健美操都选择同意。这是由于健美操课程的开展,不但满足了体育教师的心理需求,更能帮助体育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对拓展体育教师的教学范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国家教育兴国的发展战略逐渐深入,入学接受教育的人也不断增大,一般的小学都没有满足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育器材需求,这也成为一般学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倘若学校向外大肆购买器材,不仅会加大学校的投资成本,还会造成一定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在小学体育课堂加入健美体操不仅可以解决体育教学器材的缺失,更能完善解决人多器材少的问题。因为健美操对于器材、场地的要求均不高,所以它大大满足了体育教师的教学需要,也提升了体育教学的灵活性。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小学体育课程也不能一成不变,不然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我们必须要为“体育课程”注入新的生命力,在原有的体育课程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增添更加合理丰富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小学体育课堂加入健美操,在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开拓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新纪元。如今,小学体育课的一般内容多是围绕着田径、篮球、羽毛球等运动种类进行的,这些运动虽然对小学生有着训练意志、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但这些运动种类太过千篇一律乃至枯燥无味,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增加健美操,不但使体育内容变得丰富,而且很大程度上让体育运动种类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健美操课程对于提升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着深刻的意义。由此可见,健美操加入小学体育课程,在丰富了体育内容的同时,也让体育课变得更加生趣。
二、探究健美操在加入小学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手段。
1.让健美操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小学体育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
在“阳光体育”理念推行的时候,小学体育新课标也渐渐出现在小学课程中。在践行健美操合理地融入小学体育课程之中,学校可以在体育课中抽出一节课专门学习健美操。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同时,可以身体力行,更加贴切地感受到健美操所代表的健身、健美、健心三合一的深刻意义。
2.健美操取代传统无趣的体育课上的课前热身活动,使健美操彻底融入体育课(改变原来课前的无趣味热身活动,将健美操贯彻体育课始终)。
目前,在小学体育的常态课上,课前热身活动依旧是以慢跑、广播体操为主体,这些传统的热身活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早已不能让小学生产生兴趣,至使体育课变得冗长、枯燥。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致残缺,也使原本以强健体魄为主要目的的体育课程变得收效甚微。所以,将健美操融入体育课程,通过对其多变、灵活的动作进行改变或重组,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深远的意义。继而在体育课前热身活动时让学生就有了热身的切实效果,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让学生对健美操的动作有所熟悉。由此可见,健美操作为课前热身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小学体育课程加入健美操不但使小学生的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获得了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压力中得到解放,亦解决了小学学校体育器械不足的问题。故而,大多数的小学都已完善了学习健美操所需要的设备,综上所述,我们对于探究小学体育课堂增加健美操课程的可行性是很有意义的,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增加健美操课程是可行的,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开展,也是为我国教育改革做出领先的一步,极具开拓精神,富有教学进步的重要含义。
参考文献:
[1]张静静。健身街舞与健身健美操的比较及其发展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14)。
[2]岳晓燕,孟国正。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七
为丰富广大教师课余生活,进步教师身体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展开,努力创建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环境,积极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真正让天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天生为广大师生的实际行动,让每个师生的健康受益,特制定本方案。
组长:
副组长:
1、由学校工会和体育组同一添置活动用具,布置安排活动场所,活动器材直接发到各个小组,由小组考核负责人同一领取、发放和管理。利用下午4:45-5:30这段时间为集体锻炼活动时间,随作息时间调剂而调剂活动时间。
2、活动情势丰富多彩,根据学校场地和器材实际,本次设置活动项目有拔河、手球。
3、以不定期举行游戏比赛活动等来展现阳光体育活动成果。
拔河设四支队伍,依照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和综合组,赛制采取淘汰制,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队出一位裁判员和监视员。
手球比赛设立七支队伍,(每支队伍场上队员必须保证两男三女)一至六年级各一支队伍和综合组共七支队伍,比赛采用复合赛制。第一轮抽签分成两个小组,a组三个队进行循环赛决出前两名进入第二轮交叉淘汰。b组四支队伍依照双败淘汰制决出两个优越队伍进入第二轮交叉淘汰。终究决出冠亚军。
1、按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一定的奖金或实物福利。
2、拔河设奖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两名;手球设特等奖1名(冠军),一等奖1名(亚军),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八
一、教材:
1、蹲踞式跳远;
2、篮球比赛;
3、篮球基本技术练习;
4、足球比赛;
5、足球基本技术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跑得快、跳得远的概念。
2、发展体能,掌握运动技术。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拼搏进取的精神。
三、
课开始的做法:
1、上课响铃体育委员会与体育教师集合队伍与整理队伍。
2、体育委员或教师通过队列报数或点名了解学生出勤情况。
3、教师导入语。
4、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慢跑,教师场地上移动或随队跑,鼓励提醒学生不掉队。
5、学生模仿教师做几节徒手操。
6、以上练习用时10分钟。
四、学习教材的做法:
1、蹲踞式跳远:
a.四路纵队按顺序轮流做蹲踞式跳远,练习内容有:
5米助跑、0.5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10米助跑、1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20米助跑、2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b.练习次数为每项内容各一至二次。
c.练习用时10分钟。
2、足球与篮球:
(1)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比赛或抢截游戏;
(2)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三对。
三、四对。
四、五对五比赛;
(3)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基本技术踢接球练习;
(4)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基本技术练习有:投篮、运球、传接球练习;
(5)学生选项分组以兴趣、友伴、能力等几种形式组合;
(6)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场地巡视,了解与解决学生分组练习所出现的问题或与学生一起练习。指导学生练习。
(7)此部分练习用时18分钟至20分钟。
五、距下课铃响两分钟,教师集队与讲评,或督促与提醒学生离开场地。结束本课。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十九
执教:周艳班级:二(1)班。
本单元共四课时,本课次为第一课时。学习阶段:水平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做出跆拳到前踢动作,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内容:
1、跆拳道。
2、拓展游戏:夹板角力夹板接力课的流程:
1、课堂常规训练。
2、韵律活动:跆搏操。
3、学生原地自踢。
4、集体正踢练习,动作关键脚背绷直。
5、两人一组练习正踢动作。
6、请做的好的同学表演、教师评价,集体汇报表演,学生互评。
7、游戏:夹板角力、夹板接力。
8、意念放松。
9、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步骤:
一、教学准备阶段: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常规训练:在慢跑中听教师口令,排成相应的队形(横队、纵队)要求: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3、教师即兴表演跆拳道简单动作。
4、韵律活动:跆搏操。
二、快乐学习阶段:
2、集体正踢练习,动作关键:脚背绷直。
4、请做的好的同学表演、集体汇报表演。
5、游戏:夹板角力、夹板接力。
三、放松整理阶段:
1、放松活动;意念放松。
2、师生共同小结。
3、收拾器材,教师宣布下课。
四、场地器材安排:泡沫板50片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胶带数米。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大全(20篇)篇二十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所以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进取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本事。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一样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三、教学目标。
1、进取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本事。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经过多种联系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明白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我的运动本事,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适宜的体育学习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四、运动参与。
1、进取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体育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资料。
1、跑(50米、耐力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2、田径跳(立定跳远)掷(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本事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本事和抗疲劳的本事。
3、足球(变向运球射门、脚法不限)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