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一
有人说,一个人生活久了,最大的毛病就是很多话都不想说,不愿被打扰,又渴望被拥抱。其实我最有感触的是前半句,真会变得不喜欢接电话。如果能发文字,尽量不语音;如果能语音,尽量不视频;如果能视频,尽量不见面。这算是内心的真实排序吧。
关于电话,如果是我拨过去的还好些,不管是跟家人、朋友闲聊还是跟人约的电话采访,都能愉快轻松的进行。但如果是突然接到的电话,我会有些抵触,总会停个两三秒再接,给自己预留一点接受时间。
或许,因为平时生活中,我不怎么需要跟别人说话,好像自然而然就有点抵触了。在家里的时候,偶尔自言自语,有了猫之后,就开始跟它说几句。它喵喵叫。我,什么?干啥?怎么了?就挺自然的,不觉得哪里有问题,甚至有些自得其乐。
就像刘同在新书《一个人就一个人》的序里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完整且善良,不给人添麻烦,也能在独善其身的同时向别人伸出援手。”
这不就是说我或者和我一样生活的人吗?其实,每个人从小到大,从生到死,都将是一个人啊,身边有朋友、家人、爱人,都只是某个阶段的陪伴者,所有成长、坎坷、起落都要自己度过啊。
我们会遇到这这些重要的人,但我们究竟是一个人。这本书里,刘同写了很多跟朋友、家人、自己的故事。其中两个跟朋友相关的,我印象很深,一个篇是《朋友就是用来绝交的》,跟特别好的朋友闹脾气,但彼此之间相互理解,该是好朋友的还是朋友。
他说:“(发脾气)我特指真正的好朋友。成长的压力大,社会的压力大,不如把愤怒发泄在好朋友身上吧,一顿乱操作,用绝交来释放自己的愤怒。你也大可放心,他们都能承受得住。就像我的好朋友没事就可以对我发脾气,我永远都告诫自己:‘他们可能最近压力太大了,没事,我不气,我只是出气筒而已。’”
的确,要注意发火的人、绝交的人。不然,本来只是情绪性的发泄,可能最后真的变成了大型绝交现场。朋友和朋友是不一样的,有的朋友可以半年不联系,但只要说话,就能无话不谈。有的朋友可能一周联系两三次,但真遇到的事情的时候,不会跟对方提半句。
想起去年跟一个朋友到国外旅行的事,我们俩也认识十多年了。刚见面时时候特别好,一起吃美食、赏美景,还在酒店的顶层无边泳池拍照,但全天24小时在一起总免不了小摩擦,也就闹了点不愉快,大概可以总结为能写在日记本里“我以后再也不和某某某联系了”那种心情爆炸吧。估计关系一般的朋友,很可能真的会生气绝交了,但我们回来后,还是约着一起喝茶、吃小龙虾。不是装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而是知道,哪怕有不愉快的经历,也不影响我们之间扎实的关系。
另一个是写中文系的学姐w,直来直去,特立独行。w成绩很好,经常拿奖学金什么的,放弃保研去新加坡留学,回来后结婚生子,在深圳定居。她是那种可以让别人觉得活得很自我、洒脱的朋友,会调侃刘同混学生会俗气,但也会诚心介绍他“脑子挺灵,文笔不错”。就业这种事情上,也会给出中肯的建议。他们俩很少联系,七年不联系那种,但一碰面却被其他人误会“常见”,因为有那种朋友之间的纯粹和熟悉。
好朋友,老朋友,也是真朋友。
估计刘同对很多人而言,也是这样的存在,他一直很擅长分享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希望能借此给一些年轻人帮助。从《谁的青春不迷茫》开始,到《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一个人就一个人》,十几年了,他还在写,也还有无数读者等着。
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一、持续、认准一条路的人反而会更让人尊重。过去十几年在光线,我也想过跳槽,后来想明白了,我想做的事情在光线能做,但我没做好,换个公司,依然还是要做同样的事,那换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人都是在反复中成长,也总是在自我否定中重生。推翻以前坚信的东西不是容易的事,能记住并以此提醒自己,似乎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于困扰无数人的焦虑,他也有所触动:“其实不应该焦虑的,一个人能安安心心去做一件事情的人,都不应该焦虑。无所事事,把命运的转机放到行业、领导、同事、搭档、老天爷手里的人才应该焦虑。”
其实,刘同在写作上也有自己的进步和变化。比如,从随笔到小说的尝试,这是从开早之前就开始的,可现在越来越成熟、自如了。在看完最后一篇《友谊旅馆》后,我专门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湘南最厉害的民宿,有谊民宿”,结果可想而知,页面上只有全国各地一连串的“友谊宾馆”。
如果是像我这样的简述,估计很多人能带入自己的经历。只不过王真行和王有谊的故事跟友谊旅馆有关,有了一个更具象的承载,它也让202房间有了更特别的回忆。
如果把这个小说拍成一部电影,也挺适合倒叙和插叙的。不能一开始就暴露王有谊的过往,她应该成为一个谜一样的女人,就像在小说中王真行误会的那样,被人谈论,被人猜测,实际上,她跟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只是在竭尽所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做导游也好,开黑车也罢,甚至总是好心办坏事,但她绝没有不堪和放荡。
最后的结局,或许遗憾,或许悲伤,但至少,王真行完成了母亲的愿望,他保留了202房间,也理解了母亲的善良和付出。就学会一个人吧,我们都是一个人长大。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二
记得上大学时,班里有一个同学很喜欢独来独往,他很少往人多的地方钻。记得有一次跟他聊天,他说了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一听,竟觉得很有道理。人是群居动物,如果只有一个人,便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为生活奔波了一整天之后,回到自己的一隅小天地,总会有某个时刻,让你感觉到孤独。
有时候,明明朋友很多,明明生活很精彩,明明笑容很灿烂,却仍会觉得独孤,也常常会在喧嚣的人群中,莫名地想要拥有一个人的独处时光。青年作家刘同在新书《一个人就一个人》中写道:一个人,是岁月成长,是人生日常,一个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一个人想要成长,就要学会独自面对更多问题。
刘同在上中学的时候,总是跟在班里的一位同学身后,他们放学后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放学了,那位同学突然对他说:“我要回家了,不玩了。”刘同问他:“那我怎么办?”同学很疑惑地看着他,之后很严肃地回答道:“我是你爸吗?你该去哪就去哪,问我干吗?我又不是你,真的太可笑了。”
听同学这样说,他一时之间感到很难过。那一天,他独自在学校的花坛上坐了很久,终于意识到自己太想和别人建立某种关系,就像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总喜欢说“我和你是一边的”“我是你的人”之类的话,只是因为太没有安全感,所以希望能和他人抱团取暖。
因为这件事情,他明白了什么是独立。你可以和另一个人情投意合,可以和另一个结伴同行,但是不要去依赖这些关系,你应该要有独自面对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只有不再依赖任何关系,能够独立面对世界,他才能与外面的世界平等对谈,不然与世界相比,你永远是渺小的。如果你看过《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并且喜欢它,那么,你还可以看一看《一个人就一个人》。
如果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写的是一个人面对世界时的各种复杂情绪,而后明白,原来孤独能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拥有独立的世界,不再羡慕别人,那么,《一个人就一个人》便是以这样不再羡慕他人的目光,去欣赏、探索世界后写下的全新感悟。
就如文中所说的:孤独也好,寂寞也罢,都是我们成为独立个体的挣扎过程,不要因为痛苦、、害怕就一头钻进别人的世界。你站在这里,就代表着自己,是一道风景。
突然想起这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三
如果你现在不是一个人,更可以看看这本书。
书中“我有一个朋友”无处不在,这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吗?是,这是一个人积极的生活状态。一个人努力上进后,可以鼓起勇气向努力上进的人主动sayhi。
“虽然一个人很好,但如果多一个朋友,可以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在这本书里,看到刘同神奇的朋友圈不会觉得奇怪,因为看到了他在工作上作出的成绩。厉害的人,保持一个人的状态的同时,还能认识一群同样厉害的人。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四
九月份开学时一个互有好感的网友送的,现在是11月19号,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以前只听过同哥的书但是从来没读过,原因有二:一是受风评影响;二是内心抵触这种青春毒鸡汤。
收到书好,还是读一下也好,既是对朋友的尊重,也是打发时间,丰盈内心的好方法。读罢,对书中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故事:lucas和王有谊。其余章节印象不太深了。总而言之,一个人就一个人,确实不是单身宣言,而是对自我存在的认同;一个人不是数字上的孤立,而是人格上的独立。
即使现在是两个人,也要保持相对独立,不要放弃一个人时的爱好、想法和思考;另外呢,就是对对家人、父母和朋友的感触。我们每天都在长大,父母每天都在老去,陪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一定要多跟爸妈聊天沟通分享生活,要好好爱他们;跟朋友呢,真正的好朋友不需要每天都联系,而是好久不联系之后,再联系却没有任何隔阂,没有断片吧,有一句话,大致是这样:有的好朋友渐行渐远也不必忧虑,能有幸互相陪伴走过一段旅程,不也是很好的回忆吗?确实是这样吧,但我还是很渴望跟朋友偶尔聊天的。
唉,虽说一个人也很好,但是我好想脱单啊!好想体验互相关照有人关心的感觉呜呜。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五
今年由公司人事部推荐,我阅读了《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个退休的老男人哈德罗给奎尼写了回信,但这信是哈罗德自己送去的,经过与一个加油站女孩的聊天,哈罗德突然想走着去贝里克,因为哈罗德相信只要他走着,奎尼就会活着。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哈罗德从英格兰南端的布里奇步行到了苏格兰东北的贝里克历时87天,途行627英里。
在旅途中,哈罗德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也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哈罗德开始了他真正的旅途。目标从一个不知道能否到达的目的地变成了一个一定要到达的目的地。在遇到被男朋友抛弃的女医生之后,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伤口,他知道只有自己的身体承受得住,他才能安然到达贝里克。也正是遇到那个没了孩子的可怜女人之后,他才懂得给予和接收都是一份馈赠,都需要勇气。那变得不那么畏首畏尾,不那么担惊受怕。正如我们在自己的旅途中,决心的下达和抛弃身外之物和心里的杂念,轻装上阵,在进入这个状态之前,我们也深陷混沌中,是与他人的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领悟,让自己变得成熟,明白一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能勇敢地走下去。
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不一样的人,都有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和自己的故事。有人相信他,有人质疑他,有人嘲笑他,有些人,只是那么短暂的一面之缘匆匆而过,还有些人会进入他的生活,能够陪伴他走过那么或长或短的一程。有些人,是真心的想陪着他往下走,也陪着他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可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比如小狗和凯特,我在看的过程中特别希望那只小狗能够陪着哈罗德一直到最后。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长的,哈罗德的旅途也是一样。应对庞大的朝圣者队伍已经耗散了他很多的精力,他迷路,他想放弃,他打电话给莫林,告诉莫林他想回家,他开始后悔了。莫林只是告诉他他不日便可以到达贝里克,并且给他预定了旅馆,让他好好休养。莫林知道他太累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顺了哈罗德的意,让他放弃,那么哈罗德会后悔一辈子。在最为难过的时候,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是那么的重要,那种支持并不是简单的顺从,而认真倾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两个人重新拼凑好那个美好的家庭,相互支持和理解,朝圣的道路上我想哈罗德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此。
最终哈罗德到了贝里克,也见到了奎尼,没有夹道欢迎的掌声,也没有五彩斑斓的鲜花,更没有鼓吹齐声的乐队,有的只是一个听不清他名字的修女,不能说话的奎尼和她见到哈罗德时留下的一滴眼泪。哈罗德在经历骄阳,脚底水泡,,破洞帆布鞋,孤独黑夜、、、、、之后做到了;奎尼坚守着最后一丝气息,无法进食,临窗而卧,任凭肿瘤生长遮住半张脸庞,就这样过了87天,他等到了哈罗德。他们都是成功的,哈罗德的不懈,奎尼的坚持,彼此之间的信任,为这一伟大的朝圣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正如弗朗西斯所说的:没有什么比信念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时光。或许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少点理性,多点信念,听起来是很浪漫飘渺的事,但伟大的事业往往是强大的信念支撑起来的。哈罗德让我明白,我们可以做很多事。只要拥有自己的信念,那么就一定能够看到路的方向。对,中途一定也会有迷惑。但要相信那一句话当一个人真正想做一件事时,越努力越幸运!
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到心中,面对一些我们不敢面对或不愿面对的心结,只有我们勇敢面对才能打开心结,最终获得理解、获得幸福。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六
拿到新书那一刻,仿佛捡到了珍宝。因为距离上一本新书《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已经好久没有读同哥的书了,目标两天读完,嗯,读完了所以来了。
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跟爸爸喝酒聊天这一篇,我是以直接读的形式看的,一再梗咽读不下去了,真的很难过又觉得好笑。难过的是主人公竟然经历过这么难熬的一段时光,对比现在的自己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实在是不应该。虽然无法代入角色感同身受,可是看到这篇的那一刻的我真的难过。觉得好笑是因为过后主人公可以以一种淡定的心态跟自己的爸爸分享过往,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人生态度。
对于最后一篇友谊旅馆也是很深刻的,妈妈对于儿子的爱,藏得很深很深。待儿子反应过来似乎晚了。为母则刚,是个不错的词语。天底下的孩子跟父母好像都要经过一段很漫长的“斗争”最后才会握手言和。
一个人就一个人,就算两个人也应该保持一个人的独立。希望现在一个人的你可以好好享受当下的每一个时刻,现在是两个人的你们也可以好好创造属于你们的美好。能做自己很难,但是我希望你能朝着这个方向去,一个人就一个人,不带害怕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希望你们都可以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抖一抖身上的雨水,笑着抬头往前走。一本不错的书,希望能遇上不错的你。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七
小时候特别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一个人睡觉都感觉黑暗的房间里挤满了妖魔鬼怪。做什么都必须结伴而行,哪怕是上厕所,也要和小伙伴手牵着手去。我们奋力融进集体,生怕被排挤,被讨厌,被孤立。可是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我清楚自己的自闭和社恐,所以每时每刻都像是在割裂的状态下存在着。
没有人告诉我一个人挺好,他们只会对我说,我一把年纪还嫁不出去,无人养老送终,最后死了都无人知晓。好像我们没有人可以一个人活着,没有人和我说,一个人挺好,更没有人对我说,一个人就一个人。
我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封面上写的这几个字——《一个人就一个人》。
关于“一个人”:
哪怕我现在还是一个人,我仍旧害怕自己一个人。虽然不像小时候那样,害怕一个人吃饭、睡觉、上厕所,我已经能够一个人搬家、看电影、去医院挂水,我仍然无时不刻不想摆脱一个人的状态,而你越是求什么,什么就越是不来。心里的恐慌,就算面上不显,也会从眼睛里漏出来。
作者的书,无疑拯救了迷惘的我于水深火热。就像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他的文字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娓娓道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慰到了我,在这样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心情如水般平静。
一个人并不可怕,孤独也好,寂寞也罢,都是我们成为独立个体挣扎的过程,不要因为害怕寂寞,恐惧孤独,而一头钻进别人的世界里,比一个人更可怕的是,失去我们自己。
接纳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谁的附庸。
我究竟想要什么,等等,都想思考出一个答案来。可是我没有作者清醒,总是陷入思维的死循环中,同时又羞于求助他人,好多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一个人需要做的,是自己给自己答疑解惑,是独立思考,是主动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够在亲人朋友的目光里,勇敢表达自己,说出“一个人就一个人”,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还需要接纳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想成为谁的附属,成为谁生命里的过客,去主演自己的剧本,开启新的篇章。
如果你也对生活充满了迷惘,在岁月里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究竟要一个人多久,我推荐你看一看这本书,这个世界上不止存在这样一个自己,很多人一个人,也有很多人一个人也过得很精彩,一个人就一个人,不是赌气,而是对生活有底气,才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勇于直面世界上的一切挑战和机遇。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八
六月的夜幕,天空里繁星点点。两个日夜奋战的高考学子,偷来十分钟的休闲,站在教学楼的阳台上,仰望星空。他暗恋她,三年,始终没有说出口的暗恋。这天晚上,好像是上天特意为他们安排好的一样,阳台上只站了他们两个人。
刚开始他们只是静静地听着最近流行的歌曲。过了一会儿,男生说:“这些歌都是我最喜欢的。”
“原来你喜欢悲伤的歌曲。”
“因为我的内心是忧伤的。我喜欢了一个女生三年,就是我们班的。但是一直没有说出口。你要不要猜一猜?”
“我猜不到。”
“就猜一猜吧。”
女生配合着说了班里的很多个女生的名字。男生都说不是。
女生扭头看着星空。静默了一会儿,男生说:“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和她在一起。我想她肯定不喜欢我。所以说了也没有用。在心里默默喜欢已经足够。”
那是我曾经的见解,觉得喜欢就一定要在一起。而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了。
喜欢一个人,有时候真的不一定要在一起。不在一起,对方留在自己脑海里的印象,至少是美好的形象。对方看不到你坏的一面,看不到你的忧伤,也看不到你的不堪,把记忆留给时间,等到暮年,还可以回忆那种淡淡的思念与忧伤。但如果在一起,也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将那份感觉全部消耗殆尽。又也许,即使在一起,生活中的各种无奈也会将他们分开,那时,留给彼此的甚至连一点回忆都没有。
所以,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和对方在一起。喜欢一个人就是自己的事。和我们在一起的人,往往不是我们最喜欢的人,而是最适合。这个适合参杂了太多的生活现实。而这个生活现实,往往让我们无能为力。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九
每当夜幕来临,静谧的夜将白天遗留的热烈与繁忙稀释,我们才准备好迎接那个隐藏的自己。安安静静,在孤独中丰富饱满,这是懂得独处魅力的人才有的体验。作者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远离熟悉安稳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独自面对生活,沉心与自己相处,安静且自由,回归内心,以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海阔天空。独处不仅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热闹背后是无尽的寂静,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没有人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终将学会直面孤独。练习一个人,无须等待他人来成全。
看书前的唯一念想,是想再次回忆十几年前那段孤独又满足的生活。初中开始就一直很讨厌一个人,讨厌工作没有人交流讨论,讨厌一个人待在家的.无聊,讨厌出门逛街没有人陪伴,讨厌独自去超市买东西。。。直到3年前,又回到了一个人的生活,才发现之前的讨厌其实没有那么讨厌,之前的害怕其实没那么害怕。
这一年的后半段再没好好写过日记,不知道是生活太过于疲惫,还是太过于舒适,忘记了自己该做些什么。十一回来后总想详细记录下自己的旅行,却始终没有方向。看到这本书一半的时候,某个半夜洗完澡,突然很想写下这段旅行。凌晨四五点,竟在日记本写下了五六页,好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
这些年坚持旅行,求的不是陌生风景带来的愉悦或短暂逃离给予的慰藉。我求的是一小段距离,像退后一步望入镜中,如此那些在我内心的才能被清楚地看见。
这次旅行之后,我才找到了旅行的目的。在奋笔疾书的日记里,我看清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原来漫无目的急于求成的旅行也是我这段时间生活上的完美映射。
旅行过了中国的很多城市,现在的我既不向往大城市的车水马龙,也不向往风景区的自然风光,每次若不是a想要出去走走,我一定死死宅在家抱着床不放手。没想到还有对旅行改观的时候。
最初的触动是《孝利家民宿》,济州岛变化无常的天气,就像生活一样又痛又享受。看到耳聋的女孩和孝利坐在涯月的黑色石头上,静静地看着听不到的海浪声,我的内心却觉得安静而踏实,那一刻好像放下了挣扎了很久都没有放弃的东西,那是一种已经渡过了绝望的解脱,那是我高中开始就想要寻求的感觉。
生命是一个,你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
很久很久开始整个人就在寻求彻底的解脱,只是总是有一丝很强烈的感觉抓着我,告诉我应该去做某些事情。我知道这些事情永远也做不完,所以某个时候,还是想要一个地方让我静静休息片刻。
就这样,旅行开始变成打怪升级的奖励。在生活中完成一些必要的事情,达到了自己的期许,也该做为奖励,静静找一个舒服的地方,远离现实的那个世界,告诉自己这片刻就是解脱。再回到现实生活中,继续打下一关。
a最大的魅力,是总能在我想要安静的时候留下安静的时间,在我摇摆不定的时候把决定权抛回给我,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让我自己挣扎,在我非常需要的时候又在身边。
看《一人之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陈朵杀死了从药仙会手里解救她的廖忠。为了她能融入正常人的群体,他视她为己出,教她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招她到自己的门下尽力照顾她,在上级要放弃她的时候保住她。虽然他呕心沥血,付出甚多,但在陈朵心里,她想要的仅仅是一个选择权。
很多人想要追求自由,自由又是什么?高中某个晚自修下课爸爸接我回家,到了红灯口,他突然说,要不是因为你和你妈,我就可以自由了。那一瞬间,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渺小得只是一个别人无可奈何的拖油瓶,落寞得就像鸣人放学后一个人荡秋千的那个黄昏。到现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变得更多,选择权也变得多了一些,才理解到这种没有人束缚的一个人的自由有多畅快,虽然渺小的像只蚂蚁,却是一只独自拥有整个宇宙的蚂蚁。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
《一个人就一个人》是刘同今年7月出版的一本散文作品,前天,我花了六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从他的书中,总能找到曾经的自己,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找到一些启迪。
记得第一次知道刘同,是在大学期间,有一天在宿舍溜达,看到室友的桌子上放了一本《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个名字起的真的是好。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总以为自己不合群,自己不像某某某一样受人欢迎,不像谁谁谁一样出双入对,除了上课下课能找到同行的人,其他时间好似都是一个人,还曾因为别人吃饭没有叫自己而心生怨气,第二次特意的不叫他。看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后,虽略有感触,觉得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就试着一个人去做一些事,但实行了没几天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发现一个人挺好,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好。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苦也好,累也罢,活的美好了叫精彩,活的糟糕了叫经历。最起码在六七十岁回首往事的时候,能说一句,这些都是我自己想要做的,是我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回首过去,都是自己在别人的人生里扮演角色。
一个人就一个人,不是执拗,也不是伤感,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人。一个人时,连哭都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一个人时,摔倒了只有你才有资格嘲笑自己。一个人时,放肆大笑也不会有人骂你神经病。一个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你回头看看那么长的路,那么久的时间,人来人去、只有你在陪你自己。一个人就一个人吧,那也挺好。所以,哪怕此刻你是两个人,也应该要保持一个人,别放弃一个人时的爱好,坚持一个人时的思考,留有一个人时的独立。喜欢就待在一起,不喜欢也能潇洒转身。能与另一个人情投意合,无论是何种关系,都是为人生锦上添花;学会不依赖任何关系,独自面对一切问题,才是为人生雪中送炭。
一个人,不是数量上的孤立,而是人格的独立。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一
刘同,又出新书了。
刚开始知道刘同,应该是那些年看职来职往,那个言语犀利,说话直指要害的“同哥”。后来,不断的看到他的作品问世,《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在未来等你》,后来,这本《一个人就一个人》问世。
具备多重身份的他,是光线影业的副总裁,是资深媒体人,是青年作家。出版的书籍多次获奖。从另外一重角度来讲,他是一个不断向上、仰望天空,满怀清澈的造梦人。
从湖南卫视辞职,从南方为了梦想北漂,也经历过迷茫,后来,寻找到自己的光亮。现在的他,还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朋友、亲人、同事,以及遇见过的那些人,都在生命的某一刻,留下了印记,有了纪念,也有了淡然。
周国平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独处给予我们的是独立的思考空间和与自我灵魂的对话。
刘同在微博上,写给读者说:“愿你可以一个人,愿你不是一个人,愿你随时一个人。”的确,如同哥所说,这是三层祝愿。可以一个人,是拥有独处的能力;不是一个人,是希望我们有我们可以陪伴的人;随时一个人,是希望我们可以随时保持一个人的状态,独立而自如。
这些细碎的文字,温暖而笃定。一个个故事,有友情、有爱情、有亲情,就像涓涓细流,进入我们的心底。一个人不是失落,而是一种勇气。《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在上海打拼多年后,回到小镇,虽然有亲人在,但是依然藏不住自己内心的追求。后来重回上海,再到后来远走他乡求学,最终,自己的路还是要一个人走,谁都替不了,也没人能陪着走完全程。这样的一个人,经历的不管是沧桑还是悲伤,最后都能一个人抗下并继续向前。
一个人的追求与他人无关,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多年来,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而我们,也是他人的来来往往而已。刘同在北漂的这些年里,也遇到了很多朋友,陈默、文子、柳岩、张皓宸,他们也是走过很长一段路的挚友,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是能经得住一个人的洗涤。
一个人没什么不好,就像刘同说的:“回头看看,那么长的路,那么久的时间,人来人去,只有你在陪自己,一个人那就一个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悲欢。
原以为这本书会有一些孤独和执拗,其实读完不是,更多的是温情。这不是一个人的执拗,不是伤感,而是一个人的独立。书中写道,希望你即使是两个人,也要是一个人。具有一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能够自我疗伤,也可以一个人开心。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二
回头看看,路那么长,时间过去很久,人来人去,只有自己在陪自己。
记得上大学时,班里有一个同学很喜欢独来独往,他很少往人多的地方钻。记得有一次跟他聊天,他说了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一听,竟觉得很有道理。人是群居动物,如果只有一个人,便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为生活奔波了一整天之后,回到自己的一隅小天地,总会有某个时刻,让你感觉到孤独。
有时候,明明朋友很多,明明生活很精彩,明明笑容很灿烂,却仍会觉得独孤,也常常会在喧嚣的人群中,莫名地想要拥有一个人的独处时光。青年作家刘同在新书《一个人就一个人》中写道:一个人,是岁月成长,是人生日常,一个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一个人想要成长,就要学会独自面对更多问题。
刘同在上中学的时候,总是跟在班里的一位同学身后,他们放学后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放学了,那位同学突然对他说:“我要回家了,不玩了。”刘同问他:“那我怎么办?”同学很疑惑地看着他,之后很严肃地回答道:“我是你爸吗?你该去哪就去哪,问我干吗?我又不是你,真的太可笑了。”
听同学这样说,他一时之间感到很难过。那一天,他独自在学校的花坛上坐了很久,终于意识到自己太想和别人建立某种关系,就像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总喜欢说“我和你是一边的”“我是你的人”之类的话,只是因为太没有安全感,所以希望能和他人抱团取暖。
你应该要有独自面对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只有不再依赖任何关系,能够独立面对世界,他才能与外面的世界平等对谈,不然与世界相比,你永远是渺小的。如果你看过《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并且喜欢它,那么,你还可以看一看《一个人就一个人》。
如果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写的是一个人面对世界时的各种复杂情绪,而后明白,原来孤独能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拥有独立的世界,不再羡慕别人,那么,《一个人就一个人》便是以这样不再羡慕他人的目光,去欣赏、探索世界后写下的全新感悟。
就如文中所说的:孤独也好,寂寞也罢,都是我们成为独立个体的挣扎过程,不要因为痛苦、、害怕就一头钻进别人的世界。你站在这里,就代表着自己,是一道风景。
突然想起这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三
此时我刚刚读完《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我的心中升起淡淡的忧伤,雷秋·乔伊斯到底在诉说什么?主人公哈罗德于一个星期二早晨接到一位二十年前的老友奎尼·轩尼斯的一封信,信中说奎尼得了癌症,在贝里克的一个疗养院内,这里属于英国北部苏格兰的地方,而哈罗德此时住在英国南部英格兰的金斯布里奇。
哈罗德给奎尼写了回信,但这信是哈罗德自己送去的,经过与一个加油站女孩的聊天,哈罗德突然想走着去贝里克,因为哈罗德相信只要他走着,奎尼就会活着。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哈罗德从金斯布里奇步行到了贝里克,历时87天,途行627里。
但我感觉这不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故事,哈罗德此时已经年迈,在途行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酗酒的父亲,十六岁时父亲丢给他一个大衣让他离开家,与儿子戴维深深的隔阂和戴维的离世,与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阂,导致后来的分居。
这些回忆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罗德,但在途行的路上这些回忆却常常出现在他的脑海,在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日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为什么就和丈夫走到了这样的地步,莫琳将戴维的离世怪罪到哈罗德头上,说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来没有给过戴维关爱,后来莫琳翻看了一部相册,看到哈罗德和戴维的合影。
感觉到他们父子以前是尝试过好好沟通的,莫琳也进行了一些自我批判,在哈罗德行走的时间内,他们都直面了这二十年来都不愿面对的内心世界,他们发现都深爱着对方,最终得以化解,莫琳也搬回去和哈罗德一起住,他们想起了刚认识时的场景,都想起当时认识时的玩笑,他们都笑了。
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到心中,面对一些我们不敢面对或不愿面对的心结,只有我们勇敢面对才能打开心结,最终获得理解、获得幸福。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四
刘亮程这个名字在几个月前走进了我的生命。他的文字并不华丽,却素淡明澈,就像展现博大与深远的可能是一颗朴素细微的心灵,那些存在于角落不被人留意的琐屑事物可能隐藏着生命的全部意义。我从刘亮程的文字里看见的是一个普通人对乡村执著的守望与捍卫,以及悟透人生背后的悲凉。
刘亮程的散文并不多,令他真正声名远播的是他那本《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囊括了他八年的光阴,文字里沉淀着爱、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我透过时间的风看见他那颗饱经风霜、伤痕累累却依旧澄澈素淡的心灵。
“任何一棵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刘亮程几乎所有的散文都是围绕着同一个村庄——黄沙梁。你或许说,用四十万字描述一个村庄,是否会显得无趣?但是足够深沉的爱是在重叠的文字中体现的。他长久地住在那里,从出生到成长,像一棵倔强坚韧的树。现实中的村庄曾经是他的全部,即使后来他搬离了村庄,那里的记忆依然是他赖以生存的东西。他默默地生在黄昏里,看着夕阳很快滑过一排排平整高矮的土墙,停留在那堵裂着一条斜缝泥皮脱落的土墙上。他思索他的父辈,思索人生。他知道一个老人弥留世间的漫长时光,知道黑夜里哪颗星星最亮,知道那个等候的老人不过是担心他迷路,知道那颗最亮的星星其实就是家里的灯光。后来他走了,带着所有的回忆与不舍;后来,他又回去了,带着迷惑与悲凉。他看见土墙在时间里崩塌;看见镰刀似的'村子冒出的烟,在空中形成一把巨大的镰刀割倒了数百个秋天。他也看见田野青了黄,黄了青;多少人一如既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眉眼生疏。他蓦然意识到这已是别人的村庄,但它却依旧是他的村庄。
后来,他在《今生今世的证据》里提到他忘记了回眸。其实,他回望了,只是却找不到那些被现实摧毁了的以往。他在现实里失望,但他依然在另一个世界守望着他的村庄。他在《城市牛哞》中说到的那一把牛粪,不过是一种寄托。他对着一卡车运来的牛流露出的怜悯里糅杂着悲剧与喜剧,还有一种因天真无知而愈显悲壮的集体命运。在他的文章里,到处是城市生活对自然生命的剥夺与乡村自然和谐的强烈对比。当村庄彰显出愈渐被城市同化的命运的时候,刘亮程仍固执地守望并捍卫他的村庄,不管是真实存在的那个,还是心中的那一个。他总是以那个生在黄昏里的背影为形象活在自己的村庄里,眺望远方。在他的村庄里,每棵草、每棵树、每粒虫的价值都和人等同。佛语:“众生平等。”其实也是刘亮程的希望与所捍卫的东西。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过冬。”
人的悲剧性在于,我们永远孤独。在寒风吹彻里,刘亮程提出这个观点。
不管多么亲近,我们始终不能合二为一,这就暗示着我们总有一天要独自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那时,最温暖的炉火也融化不了你生命里的那场大雪。而这一感觉,在我们渐渐老去之时慢慢放大。我们起初不明白别人的伤痛;待到我们活到那个年纪,才发现,纵使我们当时明白了,却也无能为力。就像龙应台所说:“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我们生命里的那场大雪,总要我们一个人度过。人的另一个悲剧在于:即使我们永远孤单,却依然希望有一个家,一直在等一些人。而有那么一场风,它吹过我们之时,我们腾空想飞起来,我们确实飞起来了,但是等到风停了,我们回望,却找不到家的方向。旷野无垠,知道回家时家却已失了踪影。我们忽然飞不起来了,我们开始一步步回家,在这过程中我们一步步长大。风改变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却不知道风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一生。我们在风中出生,长大,然后死去,风却还没有停。而那些我们一心想见、一心想等的人也未归来。他们以我们相见的第一面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直至我们死去,再未出现过,却以一面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我死了,我的躯体应该像一根木头留在村里。多少年后我转世回来,他还结结实实,担在谁家的圈棚、房顶上,或作为拴牛桩栽在院子。他古怪地横扫指着的地方,是谁家废弃经年的院子,门楼不见,墙垣塌斜。”
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我们一直在逃避。刘亮程在很多篇章里提到了人的疾病、衰老与死亡。他敏感地注意到一棵树木的死去,一间房屋的倒塌,一匹马的走失,以及一条老狗的最后时光。这些事物的消失是他对死亡的体会,生命必将死亡是人的悲剧之一。我们可以理性地谈及死亡,但当时间残忍地把死亡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无畏么?我不知道当刘亮程看见自家墓地中的青冢一座座垒砌的时候,内心是无奈还是悲伤。但我知道,当他可以平缓谈及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已经超过了当代的一些作家。一个人二三十岁在路上奔走,四十岁劳动,五十岁便坐在墙根晒太阳,六十岁给棺材油上红漆,七十岁便不再出门,开始适应死亡。再后来,丧事变喜事,对死亡的庆典像一场婚礼。多年后的自己不过像秋风里的作物,收获之时,成了那最后的一茬。时光果然残忍,岁月流逝之后,终点终是那场铺天盖地的盛大的死亡。逃不出,躲不过。不再有人记得你,没有人知道你改变了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帮了时间的忙,你是在时光里老的。
在刘亮程的文章里,你看见一个村庄的历史,其实也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就像从一滴水中可以看见大海,我透过文字看见了世界。
他写尽了幽微与阴暗,阐述的是人类背后的悲凉。我们忽然觉得冷,又仿佛看见了光,油然而生的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悲怆。
我们一生都在构建自己的村庄,用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早领略的阳光、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我相信每个人的村庄都不同;但刘亮程的村庄,弥漫着风沙,有彻骨的寒风,却弥留着最澄澈的天空与眼眸。
我知道,一代人一过,天上就会落下一层土,把该埋的埋掉一些。下一茬人在尘土上生活,不必知道脚下踩着什么。落下的土够麦子扎根,把土豆埋牢,却除了埋人。我们不轻易挖土,因为那是老城死去的部分,已然成为根。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五
“过去那二十年就这样被抽丝剥茧、原形毕露,他再也无法躲到那些平淡无奇或陈腔滥调背后,与这片土地上一切细节一样,所有伪装都不复存在了。没有谁可以想象这样的孤单。”有时候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从哪里出发。激情注定无法长久,玫瑰色的光环一旦隐去,生活开始归于平淡,我们几乎都渴望对方的拯救。但往事如烟,心怀的热切,在现实中慢慢冷却。
我们以为是生活辜负了我们,其实是我们错过了生活。小说中“一路上我记起了很多东西。很多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忘了的回忆。有些回忆很不容易,但大部分都很美。我很害怕,我怕有一天,或许很快,我就会又把它们弄丢,这一次永远都找不回来了。”
六十岁的哈罗德菲莱,默默无闻地在酿酒厂干销售四十年,没有升迁没有朋友。他和妻子生活在英国乡间,情感疏离,生活平静过了一日又一日。但这种日子的打破是因为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珍妮的一封来信。珍妮因患癌症来写信告别,哈罗德情绪复杂喷薄而出,写了封简短的回信。寄信途中,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后来因为一句话他决心横跨英格兰,就这样走着去见珍妮,哈罗德心中有这么一个信念:只要他坚持走下去,珍妮就会活下来!
一个人的朝圣,这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在漫长而艰难的旅途中,哈罗德回忆起人生中的很多失意,包括酒鬼无能的父亲,离家出走的母亲,疏离他的儿子戴维,被他辜负的妻子莫林,二十年前不辞而别的好友珍妮……哈罗德曾经对幸福的希冀,曾想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然而因为他童年的经历无法让他给出“爱的表达”,和妻子儿子疏离错过。
面对痛苦,才会超越。伤口只有重新剖开,才能有愈合的可能。“他可以原谅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怎么表达爱,他可以原谅他的父母,还有他们父母的父母。他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来。”比命运更惨的是屈服和逃避,麻木自我只会带来恶性循环的毁灭。只有踏上回归心灵的朝圣之路,我们才能实现自我的救赎。
“为了坚持到底,他一定要诚实坦然地面对最初推动自己迈出步子的感觉。别人选择的方法不同并没有关系,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用尽全身的力量和意志往前走,心里清楚自己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然而就算永远也无法到达,我们仍然选择往前走,这就是生命。”只有上了路,才回的了家。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六
“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是最简单的事情呢?只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
60岁,87天,627英里!一个叫哈罗德弗莱的花甲老头儿徒步穿越了整个英格兰,只为拯救一个多年未见的病危的同事和故友(奎妮)。其中无关信仰,只为承诺。
哈罗德这一生仿佛都在等待做这件事。从金斯布里奇到贝里克,其中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穿越,更是他在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着自己的人生。小时候他被母亲抛弃,中年又遭遇失去儿子的痛苦,饱尝妻子的冷漠埋怨;退休时还仅仅是个酒厂的销售代表,无人送别……在很多人眼中,他的人生是失败、凄凉的。这场看似不可能走完的朝圣之路,哈罗德用几近“疯狂”的演绎完成了心中的救赎。
当他在路上时,他与他的妻子疏离了二十年的情感慢慢复苏,故事背后的真相也被一点点揭开。也许只有让身体放归大自然时,心灵更容易找到最原始最本真的记忆,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那些甜蜜还带着青涩的怀念,那些沾着悔恨和遗憾的羁绊,还有那些快乐而又唯美的曾经……那些一点一滴存在,在黑夜与孤独中无处躲避。
在故事的结尾,当奎妮那张畸形得只剩下半边的眼睛流下眼泪的那一刻,当哈罗德和莫琳两只手再次牵起时的那一刻,我仿佛察觉到,人生本身就是一种绝症,至死方休。仿佛只有站在人生的末尾、时光的尽头,才能看清先前所发生的一切。然而,在被所谓的命运捕获之前,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与其一直纠结着,不如趁着现在,跟随着哈罗德的脚步,在笑泪交织之中,回过头面对自己的生命和挚爱的人,像这样走下去!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七
我一直喜欢徒步,喜欢行走。乍看《一个人的朝圣》书名,以为是关于远行与信仰的。翻开看,是讲述一个老头儿由寄信引发了徒步行走到英国另一端去看望癌症晚期旧友的故事。而隐于此表面情节背后,是老头哈罗德对自己一生的回思。以及在一个信念的支持下他徒步行走87天,途行627公里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而这个信念,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真的可以坚持徒步穿越整个英国,出现到好友的身边,她的癌症就会痊愈,就会活着。最终,他真的做到了,而故事的结局温情而感人。
徒步行走的哈罗德此时已经年迈,在途行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酗酒的父亲,与儿子戴维深深的隔阂和戴维的自杀,与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阂,导致后来的分居。
这些回忆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罗德,或许他的出行,某一种程度上是潜意识想逃离这一切。在遇上了行行色色的路人,听他们讲述各自不同的故事。哈罗德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幸或不幸的剧情,但究竟能拥有怎样的生活,得看自己如何演绎。他在行走中放下了对旧事的心结,重新唤醒了内心深处对妻子深深的爱。而当妻子驱车前来希望他回家时,她看到了这个男人的改变:“他当然没有长高长胖,但看着这个满面风霜的男人,黑色牛皮一样的皮肤、卷曲的头发,她突然觉得自己像张白纸一样平平无奇,不堪一击。是他那种生命力使她颤抖,好像他终于成了早该成为的男人。”
看到这里,我闭上眼想象哈罗德脸上焕发的光彩,莫琳眼中悲喜交加的神情。
是什么让他改变?我变成哈罗德的随行者,跟着他的脚步,感受路面的崎岖;随着他的目光,辩识草丛间各式植物;和他一起听路过的人们谈笑的声音;然后,我倾听哈罗德内心的声音。
我好像找到了答案。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这是一场心和灵魂的行走。跳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在行走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用自己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所发生的一切。勇敢面对内心,面对曾经不愿意触碰的心结,将它打开,释放。
原来,行走是为了找回自己。哈罗德最初并不这么想,他只是突然间冒出这样的念头,决定马上行动,不借助其他交通工具,徒步走到好朋友面前,他觉得只要他做到了,好朋友奎妮也一定能够做到。他就这样坚定信念,始终在内心中深深相信,最终来到奎妮的病床前。
奎妮并没有因为哈罗德的到来而痊愈,但她在等待的过程中,瘦弱的身体里似是被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让她也执著地等待,最后安然地离去。哈罗德也与妻子最终偕行,如初遇般,相视而笑。
我想,我们偶尔也需要“出走”一次,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去追寻内心的声音,尝试一次为信念而执著行走。
一本好的小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的欲望,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能够让人期待不同的生活,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想法。《一个人的朝圣》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八
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个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平庸的,退休刚半年的老头,有一天收到一封信,是前同事奎妮写来的,信中说她得了癌症,命不久矣,特写信来告别。
哈罗德一开始只是想写封简短的回信给她,然而在他走出家门去寄这封信的过程中,有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他要徒步走路去看望她,给她一个信念,那么她就会一直等着他的到来,那么她就暂时不会死。
然后他就什么准备都没做,直接非常仓促地上路了,而且就这样一路走了过去,从英国最西南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历时87天,行程627英里(1009公里)。
奎妮确实也撑到了哈罗德到达的那一天,当然最后还是死了。
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故事脉络,写了整整一本书。当然,主线只是一个壳子,很多相干不相干的事情可以往里装,比如他在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形形色色的人,他过去的生活,他的各种回忆,他思想的变化等等。
想说几点:
1、前半部分非常强调信念的重要性,但后面又很刻意地给破除了;
2、一直到四分之三处,我都以为哈罗德和奎妮以前一定有过罗曼史,结果是并没有;
3、最后二人病房相见,我认为会是重头戏,作者一定会在这里大费笔墨,哪怕二人牵牵手,或者眼神交流什么的,结果却是啥也没有,奎妮已经病入膏肓,躺在那里,跟活死人似的。
瞧瞧,我和大师的差距有多大。
最后摘录几句佳句:
1、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一趟。
2、“我承认贝里克很远,我没有合适的装备,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人们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时你可能就会想起我,然后坚持下去。”
3、我觉得自己离起点越来越远,但也离终点越来越远。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十九
很久了,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直到这次,读《一个人的朝圣》,然后竟然想写点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的销售代表,既无朋友,也无敌人,一辈子小心冀冀地为人,在妻子的眼里,他既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然后这一切抱怨积累到他们唯一的儿子自杀时到达顶点,然后,他们分居了,夫妻疏离,形同陌路。直到有一天,哈里德收到了那封远方的来信,他唯一曾经的老友奎妮身患癌症,写信告别。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一个人的朝圣就从这里开始了。
如果没有奎妮的那封告别信,也许哈里德的一生就这样在和妻子感情的日渐疏远中过去了,但不幸的是奎妮竟然身患癌症,震惊悲痛之余的哈里德终于坐不住了,他要徒步去看望奎妮,他要让奎妮相信: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从此之后,1个人,87天,627英里,哈里德就这样走了下去,没有好的装备好的鞋子,没有手机,甚至没有银行卡,但他终于完成了这伟大的一个人的朝圣,他终于做到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父亲,虽然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但在他的心目中,儿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他们;终于他再次让妻子相信自己是一名最出色的丈夫,他们的爱情回归了。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走在通向码头的路上,真相如刺破黑暗的光线袭来。她和哈罗德凑和这么些年的原因并不是戴维,甚至不是因为同情。她忍过这些年,是因为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孤独,没有他的世界只会更加孤单。”是啊,我们有时候对于身边的人习以为常,没有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甚至会挑剔对方的诸多缺点,但一旦那个人,如果你身边的那个人突然就走了的话你才会发现原来你们彼此是多么的不舍,原来你们彼此是如此的谁也离不开谁,如此的相爱!
一个人的朝圣,哈里德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徒步627英里沿途收获的感动,不止是对儿子对妻子那深深的爱,还有对友情的执着,对信念的执着,所以,无论任何时候请相信自己相信爱!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二十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剧作家乔伊斯?蕾秋的作品。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觉得精彩,发人深省;很久没有这样的书吸引我一口气读完,感慨万千,希望与大家分享。
全书从60多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来信开始讲述。奎妮与哈伦德已经有20年没有联系,信上奎妮告诉哈罗德自己患上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这封信是专门来和他道别的。看到信的那一刻,哈罗德非常吃惊,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他觉得应该为奎妮做点什么,为了让奎妮恢复健康或活得更久,他决定从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哈罗德没有告知妻子莫琳,没有携带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装备,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裸走”,因为哈罗德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奎妮的健康有所帮助。在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情况下,哈罗德耗时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疗养院,见到了奎妮最后一面。
刚开始上路,哈罗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别人的眼光,中间也经历了几次动摇,但因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励、肯定而得以坚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白了,开始享受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的惬意,并乐意接受别人有限的食物和帮助,同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徒步的过程,是哈罗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他们关系的修复过程,更是他们彼此心灵重建的过程。
哈罗德带着伤痛出发,却选择了走向爱。与其说他徒步走了600多公里,不如说他经历一个87天的心历路程。在一个人行走的路上,他更真切地看见了自己,承认自己的恐惧与软弱。他接纳了自己,原谅了所有人,这是他真正成长的开始。而妻子莫琳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看见了自己,看见了丈夫。他们彼此重新敞开心扉,敞开怀抱。
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学到了要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谊,懂得舍弃一些其他身外物,更学会了接纳自己,从而感悟到“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二十一
一位退休不久的六十岁老人,在远方的朋友寄来一封“小吃一惊”的癌症晚期道别信后,他毅然决然的认为他可以拯救他的朋友。于是,开始了徒步之旅。
他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他在路途中明白了信仰的重要性。他一路往北,没有手机、没有徒步鞋、甚至没有指南针,全然靠着自己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学会了在野外如何烹饪食物,什么样的蘑菇可是食用,他明白如何能够避开危险……他感受着大自然赋予他的能量,他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幸福。尽管路途使他精疲力尽,可他却坚定他的坚持会拯救一个生命。
孤独的时候,他开始回忆,他想起他刚遇见妻子的时刻。那是一段想起就心头甜蜜的罗曼史,在偶然的一次聚会上,他穿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她,她多么惊艳美丽,他在她的身上停滞,他呼吸急促。他大胆而自信的走到她面前,撩起她柔美的秀发,他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继而他们就发疯般大笑不止。于是,他们约会、旅行,结婚、生子。
已经有二十年他没有再和妻子亲密过了,只是因为他死去的儿子。妻子把责任全都怪罪在这位父亲身上,责备他,他没有做好父亲的责任。他的愧疚感充斥着他的内心,他一定又想起儿子不顾一切向海水深处奔跑的情景,一个巨浪将儿子弱小的身影打翻,旁边的救护员慌忙跳进海里救出了儿子,他却在岸边解鞋带。他愧疚,他不配做个父亲。夜的宁静使他肆无忌惮的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沟壑再也无法填补。自从儿子上吊自杀之后,他与妻子就渐行渐远了。儿子生前有抑郁症,他反省这个做父亲的,他应该可以挽回点什么,发现一切都无动于衷了。
此时,他最好的朋友,在生命终将奄奄一息之时,他想大怒一场,在此一搏。他的脚因为长时间摩擦起满了水泡,他不再年轻的筋骨因为摔跤而更加疼痛缓慢。一路上,他昏倒过,善良的人们总是帮助他,为他治病,鼓励他,赞赏他的勇气和毅力。他明白,这世界终会有美好降临,即使是那些素未谋面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善行,都刻在这样一位朝圣者心里。他带着他们虔诚的爱和美好的祝福继续前行,感动的泪早已洗刷了他那颗因为世俗而污秽不堪的心,他变得柔弱、变得慈爱、变得宽恕。
一只小狗跟着他,他担心他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使小狗忍饥挨饿,所以他试图用石子赶走小狗。可小狗依旧跟着,步伐坚定稳健。于是,小狗就陪着他走了一段曼妙的旅程。小狗它没有名字,有名字的小狗就会成为他的宠物,它就是小狗,它是自由的朝圣者。小狗在一个夜晚消失了,他回头去找,原来它卧在一个年轻女孩的脚旁,继而女孩扔一颗石子,小狗跟着女孩上了车。本来他想叫住那个女孩和那只小狗,可他发现他不知以何种身份,他感谢小狗陪他走了这么一段路,小狗对它主人的选择是自由的。
他也曾徘徊,也曾想放弃,因为这实在太累了。可他明白距离终点越来越近了,往前走一步就又进一步。他终于看到了他的朋友,他看着那瘦小的骨瘦如柴的背影,她像是有两个头,因为肿瘤凸出的缘故。他告诉她,他走了很远的路来看望她,只是想和她道别。他给她买了很多礼物,她静悄悄的,苍白无力的眼神早已预想这一切,她像平静的湖泊,又像翻滚的波涛,总之她是神秘莫测的。她好像有很多话想要说,但生命的旅途就要结束,病痛使她失去了说话的自由。可她依旧记起了她这位善良的朋友,她终于想起了,后来,她就离开在一束光中。
他看着自己手里的石英,回想着自己做过的错事,就在那一瞬,烟消云散。
他紧紧抱住自己的妻子。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二十二
对于奎妮来说,是信念的支撑。当她听到他的好朋友要来看她,不是开车下午就到,而是要走上好几十天,是为了能够医治她的疾病。这是多么大的信心和鼓舞。并非真的可以医治癌症,但却是这份信念,让奎妮坚强快乐的撑过了最后的岁月,最后见到哈罗德之后,她满意的微笑着离开了世界。
对于哈罗德来说,是内省和医治。内省这么多年来对于家庭的失职,也医治他对于妻子,对于优秀却最终吸毒而亡的儿子的愧疚和负罪感。是哈罗德重新想起起初对妻子莫琳的爱情,和现在仍然深埋心底的爱。
对于莫琳来说,是独处的时间,是理解。独处的时间让莫琳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内心,即便是两个人分房睡了20年,即便曾经觉得这个人无关紧要,甚至希望不要看见他。但是最后,她深深的发现,丈夫永远是他心头最温柔的爱,是最深切的依靠。这就是婚姻,深沉又平淡的爱情。她也原谅了哈罗德在儿子生命中教育和保护的缺席,理解哈罗德年幼被母亲抛弃的困境。
他们六十多岁的时候又重新恋爱了。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二十三
作者用奎妮的视角来写这本书,开始我以为不好看,中间也想过弃文。但是联想看第一本的感受,我坚持看完了。而看完后回头去思考的时候,才发觉这本书的美好所在。
奎妮爱的真的卑微呀。哈罗德不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只是啤酒厂一个普通员工。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对他说出她的爱。然而他的儿子戴维和老婆一眼就洞察了她的秘密。
戴维的死,其实是必然的悲剧。奎妮做出了努力,去帮助过他。然而戴维依旧因为抑郁,最后自杀在家里的花园里。
奎妮为了帮哈罗德保住工作辞职。最后在海边悬崖峭壁上定居,并且精心创作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种着花朵,还有象征哈罗德和戴维等人的木头人。有石头贝壳做的院墙,有海藻贝壳做的装饰等等。
奎妮得了癌症,用最后生命有限的时间给哈罗德写信,对于一个连进食都困难的人来说这种近乎自虐的写信就像一种生命的燃烧。她娓娓道来那些哈罗德不知道的关于戴维的事情,她祈求着实际上不存在也不需要的原谅。
这种卑微的爱,让人动容。
在垂垂老矣之时,在每一天几乎都有身边的病人离开之时,她勇敢的坚定的活着等待着。这大概也是一种朝圣吧。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我没有掉眼泪。不是因为这本书不感人,也许是因为这本书里的人物太坚强。坚强到让人心疼却不悲伤。
奎妮的爱是卑微的,但是也是伟大的。其伟大在于,她仅仅是爱着,没有任何索取,不求任何回报。而戴维,那个聪明的孩子,一直在索取却没有付出。对立的极端,反差的残酷。
奎妮的离开是必然的。因为她注定是不属于这样一个平凡的哈罗德。可以说哈罗德配不上这样的奎妮。她是一个悲惨的女人,经历了感情的失败,然而她勇敢的去爱,哪怕这份爱只属于她自己。
对于奎妮的爱,开始我是不屑一顾的。默默单恋一个普通的已婚老男人哈罗德,好像挺没出息的。看完整本书后,我才觉得奎妮的爱让人敬佩。因为卑微到尘埃里的爱,被她小心翼翼的藏着,这份守口如瓶就让人心生敬佩。最后的奎妮终于活着等到了哈罗德,了不起。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实用24篇)篇二十四
假期里,我读了《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感受颇深。我读这本书时,一直被作者的独树一帜打动着。
刘亮程,新疆沙湾县人,他以他那孤独的性格,描绘出了他一个人和牲畜、草木以及各种小昆虫共同生活的村庄。你从他的文字中看不到战火硝烟,看不到歌舞繁花,看到的只有牛马、草木和一切有生机的事物。一个人走在村庄的小路上,没有一丝烦恼和顾忌。
在作者笔下的动植物是与众不同的。驴在别人眼中是“工作机器”,是不起眼的,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却把它当成了朋友。在作者笔下的每一种事物都变得那么和蔼可亲,那么讨人喜欢!甚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曾经描述过的一个大树根,就那么原封不动地进入了我的视野,印进了我的脑海。
渐渐地我发现,原来作者描绘的村庄居然是那么的美。早上,太阳先照到村东头,后来又照到村西头,这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笔下的村庄,是有血有肉的,似乎赋予了生命。作者的文字叙述所带来的美感甚至远远超越了现实。
再来说说自然,作者对于自然地描写有些“野性”。那些文字似乎是作者安静的孤独产生的,带着些“野”味。
作者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时时处处都流露出了他的孤独,在如今这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代,作者却仍沉浸在黄沙梁的岁月里,停止不前。
作者却也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文中写道,作者凭借自己的双手,盖了一间新房子,并在黄沙梁修建了一条公路。当他离开黄沙梁时,他却把房子毁了。也许他是不想让别人占用他的所有,也或者是他不想让人不劳而获,总之,他将房子毁了。这也就是作者的独特所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作者著书的最大独特之处体现在:作者仅用了小手笔描写了村里的人,却用了大篇幅去描写了家畜、草木等事物和自己的生活。这里可以看出,牲畜、草木等事物以及村庄里的一切在作者心目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也因此可以看出,作者对村庄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
如果让我去当农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我知道,在乡下,生活环境是很恶劣的。农民们工作起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而且还是极为劳累的农活。那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没有暖气。但是作者却选择在黄沙梁生活。我所缺乏的,就是对生活无限热爱的心!
海子曾说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以后要简单的生活,创造简简单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