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教学计划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一
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
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
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拓展延伸。
设计理念: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一、围绕课题设问,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1、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2、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依据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让学生说一说朗读的感知和收获,相机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格。
(一)、在朗读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绝密”和“绝妙”两个词来感悟“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和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2、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将如何收藏这半截蜡烛?(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会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3、伯诺德夫人的主意“绝妙”在哪儿?(体会她的机智过人)。
(二)、朗读感悟事情的发展(学习第一场戏)。
1、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了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1)分别找出表现伯诺德夫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对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指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从容。
3、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有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文中提示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扶的过程)。
四、在自主学习中感悟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由扶到放)。
1、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对课文的前一部分内容作了分析解读并成功地完成了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读―想―读)。
2、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解读二、三场戏。(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
3、学生自学,提醒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认识机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4、交流。
(1)、杰克的表现,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指名演读。
(2)、杰奎琳的表现,她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读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读一读。
指名用“娇声”对文中的德军说话。
五、课本剧表演,加深理解。
选择文中一两个片段,对片段所描述的场景,围绕“机智勇敢”、“沉着镇定”的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发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来授勋,你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二
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课文一二节简单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并对故事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作了铺垫。第三到七节具体描述“一天晚上”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故事。
课文语言精炼,情节紧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充满戏剧冲突。
半截蜡烛是串起全文的一根线索,它的“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关系到藏在蜡烛中的情报的暴露,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更关系到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因此,教学时,重点围绕这根主干逐步展开。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透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述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资料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思索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到教材中的意图。
【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资料,能联系课文具体资料解释生字词。
2、转变主角,以导演的主角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潜力,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老师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2、检查预习状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2)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只读,齐读。
(3)出示难读的长句子,指导练习读。
【设计意图:指导长句子的读法,学会用恰当的停顿来很好的读。】。
(4)同学们在自学时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没有去查阅资料?交流二战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课外书等方法搜集资料,并能分析、整理资料,提高运用资料的潜力。
(5)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设计意图】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
2、这是一个怎样的办法?(绝妙办法)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藏十分负职责,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3、指导感情朗读,自由度,齐读。
【设计意图】紧扣“绝妙”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伯诺德的机智、勇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二)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但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必须——(十分焦急、十分紧张)。
2、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明白,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抓主要词语体会,状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读,全班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述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3、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的描述。
(三)全班交流。
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透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透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设计意图】将伯诺德夫人的一句话作为“抓手”,结合上下文,透过品读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3、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状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思考。
4、我们一齐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5、“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齐来读!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能够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什么叫“娇声”?
b怎样“娇声”说的?
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小节,读出他的机智、勇敢。
(四)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情绪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提高学生的想象潜力。
(五)师总结: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制,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活动课上演一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能够帮忙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三
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具有语文的“滋味”,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与文字“亲密”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巧妙,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从学习者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知音,教师的朋友。
设计特色: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在争辩中放飞自己的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思索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到教材中的意图。
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
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情的变化,适时恰当地把握好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利用。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
2、介绍作品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以中国、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军获胜,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失败而结束。本文故事发生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
3、教师继续板书: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4、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绝妙”、“危机”、
“厄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6、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教师点拨:“绝妙”是万无一失的意思吗?
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教师点拨:
用上“一旦・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说话。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板块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结合老师要求,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
当・,心想・于是就・・・・。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点燃――端起――夺回―端上楼。(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敌我双方围绕“半截蜡烛”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斗争。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的故事!
板块三:学做导演。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四
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具有语文的“滋味”,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与文字“亲密”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巧妙,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从学习者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知音,教师的朋友。
设计特色: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在争辩中放飞自己的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思索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到教材中的意图。
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情的变化,适时恰当地把握好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利用。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
2、介绍作品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以中国、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军获胜,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失败而结束。本文故事发生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
3、教师继续板书:
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4、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6、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教师点拨:“绝妙”是万无一失的意思吗?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教师点拨:
用上“一旦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说话。“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板块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结合老师要求,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点燃——端起——夺回—端上楼。(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敌我双方围绕“半截蜡烛”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斗争。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的故事!
板块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
3、组织学生交流:
(1)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急忙”、“轻轻地”以及人物语言一突出哪个字或词?并且要说明理由!(扣住人物语言中瞧、这盏、亮等词体会意义,感受导演们扣住不同词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杰克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慢慢”、“从容”和人物语言。思考为什么关注这些!
(3)杰奎琳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娇声”、“镇定”、“道声晚安”以及语言和说话的对象。
板块四:思索胜利的原因。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五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检查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听写:厄运熄灭摇曳遭遇一诺千金。
3、请学生看着屏幕进行校对。指导“厄”的写法。
(二)入境品读。
1、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半截蜡烛”来写的。“半截蜡烛”有多长呢?
(比划)一节蜡烛大概有这么长,那么,半截蜡烛只有它的一半。就在这么半截蜡烛中,还隐藏着一个非同寻常的秘密呢!究竟是怎样的秘密?(情报)。
是啊,就在这样短的半截蜡烛中,竟还有一段是插着金属管的,这样一来,这半截蜡烛可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呀!
2、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半截蜡烛展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看。(梳理故事的情节,指导简要地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看来,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是伯诺德一家三口关注的焦点,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4、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段。
【点评】教师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导向和催化作用。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第二次的齐读,就会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5、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
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板书:周旋)。
(三)导学引路。
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
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点评】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这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
(四)自学交流。
1、“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没有,“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2、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3、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4、“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什么叫“娇声”?
b怎样“娇声”说的?
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d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3)接读第七节。
(五)拓展延伸。
2、布置作业:(选做题)。
(1)片段练习——。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六
教学目标:1、透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透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潜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已经明白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时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指名说)好一个机智、聪明的伯诺德夫人。
2、可既然是蜡烛就有可能被点燃(板书:点燃)但装有绝密情报了就得想方设法不能让它被点燃。有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当德国中尉顺手将蜡烛点燃时,这意味着,伯诺德夫人一家面临着万分严峻的局面,因为:
3、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明白,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4、谁来读好这句话。齐读。
5、一家三口的生命安全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秘密不能暴露,情报站不能被破坏,因为国家的利益不能遭到丝毫损失。为此,一家三口开始了紧张的护情报工作。
二、讲读课文。
2、下面请学习小组的同学(出示)再次读一读3——7自然段中有关的词句,小组议一议,你最佩服谁,并谈谈自己佩服的理由。
3、谁来说说你最佩服谁?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a)、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对伯诺德夫人产生了敬佩之情?(“急忙”、“取”表现出夫人很迅速、很机智;“轻轻”能够看出在危急关头她仍镇定自若;语言、动作仍显得那样平静、自然,不着痕迹)。
b)、而且从书中的插图上也能够看出她的表情始终平静自然(出示)。
c)、谁来读好这段话。
4、你还佩服谁?为什么?
b)还有佩服的理由吗?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c)你们明白杰克在坐待什么吗?他会想些什么?
d)你们能扮演杰克,表演他的做法吗?同桌间一人当杰克一人当中尉,练一练,在练习之前得请个总导演,提醒一下大家这两个人物就应怎样演好。
出示句子。
e)表演。
f)他们表演得真好,杰克是机智的,在关键时刻平静地想要端走蜡烛,(板书:端走),可敌人是野蛮、凶残的,又一把夺回了蜡烛(板书:夺回),眼见蜡烛越来越短,而凶残如狼的敌人却没有立刻就走的意思,这时候气氛多么紧张啊。
g)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h)让我们带着万分紧张、焦急的情绪读好这句话。
i)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有战斗啊!在平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怎样汹涌澎湃的内心活动啊!
5、除了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外,老师觉得,我们还真该佩服杰奎琳,为什么呢?
6、出示句子: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能够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能够。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a)说说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话?谁来模仿杰奎琳说这段话。先练一练;指名读。
b)读得真好,杰奎琳的机智、勇敢,良好的心理素质,真让人折服。
d)(出示)整篇课文都围绕蜡烛展开,课文人物的心紧系蜡烛,故事一环扣一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母子三人用他们的机智、勇敢智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胜利,此时此刻,你最想夸谁?能对他说点什么吗?(出示)。
19、同学们愿意当一回小作家,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故事继续写下去。
先小组讨论讨论,再选一名代表来说说。
11讨论、交流。
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及心理活动的描述细腻传神,
三、总结课文。
刚才,大家说得精彩纷呈,老师已经把根据这课改编的课本剧发给大家了,课后请学习小组的同学排练排练,下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写下续编的故事和表演课本剧。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七
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赞扬了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下面是半截蜡烛课文主要内容,请参考!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点点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很奇怪,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外面风太大了。
中尉甲-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中尉乙-(厉声)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那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八
生:是大儿子杰克。
师:怎样演好这一角色呢?
生:演好杰克的动作、语言。
生:还要演出他的神情。
师:你们说得真好,知道怎样演戏了。谁来演一演?
(一生慢慢地站起来,露出紧张的样子,快速伸手端起蜡台,大步朝门口走去。)。
师:有什么感受?
生:有的动作和神情演得不像。
生:他很紧张、,谎,忙,一下子让敌人看出了破绽。
师:同学们,可见这时把杰克的神情演好,很重要。杰克是怎样的神情呢?
生:从容。
生:镇定。
生:尽管内心紧张,但不露声色。
师:谁再来演一下?
(一生上台演,把”杰克“的”从容“、”镇定“的神情表现出来。)。
师:这位”杰克"如何?
生:没有露出破绽,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
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定7!怎么办?跟他们吵m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耍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九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请同学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这道填空:
(在这场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周旋真可谓是呀!)。
指名答:相机板书。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出示课件)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
(1)学习读画。
(2)交流: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1、指名读: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我们来看看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想法。
2、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带着这样的体会,你再读读。
点出重点词指名读,还有谁来试试。
师:是呀!这小小的半截蜡烛关系着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吧!
3、带着这样的心理感受,我们再回过来读读刚才画出的那句,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从容不迫)。
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
出示学法指名读:自由读(知情节)。
默读(划句子)。
品读(说体会)。
师:我们在自学时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二)第五自然段。
1、学习自学。
2、交流:
1)你划的什么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
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好吗?还有谁想跟他比比的?指名读。
师评:你读得真好!好像杰克一样,内心紧张外表镇定!
2、你还划出哪些句子?出示: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指名读: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感受这么深刻,你定会读好的,多么深刻的感受啊!你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次聆听你的朗读,分享你朗读的感受。
坐待什么?(机会、厄运)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烛焰摇,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叙述:是呀!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空气中弥漫一股火药味,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此时的蜡烛就像是屋子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谁通过朗读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评价:读得真好,仿佛把我们带入那种情境中去了。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让我们再来细细地体会一番吧,你再来读读,过渡: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请同学自由读读6。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先练练。
5、指名分角色。
6、评价“娇声”
(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四、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五、作业。
(1)练笔。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第2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桂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一
1、教材简析:
《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十二册自读课文第三篇课文。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可分为四段。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2、教学目标:
目标具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厄运”、“摇曳”、“镇定”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脱离教材本身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围绕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课时安排:
计划一课时完成。
5、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质疑点拨法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从读到思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进一步思考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细细揣摩,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
简单介绍二次大战: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二)自学课文,及时反馈。
自读课文。
留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扫除字词障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中间采用学生自评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简练和准确。
指导学生抓住人物活动的主要情节,围绕中心来归纳段落大意。
(四)紧扣中心,重点体味。
教师先提出一个思考题提纲挈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让学生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领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和勇敢。例如:从哪看出伯诺德夫人的机智沉着?学生通过浏览、默读找出“许多、始终放心不下、绝妙”等词语读出人物当时紧张却不慌乱的心理。
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与敌人的'周旋以学生的学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还是通过学生找出表现任务机智和勇敢的关键词来体会心理活动。圈画出动作、神情、语言的有关语句。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加深感受。
板书:镇定、勇敢、机智。
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学会合作,提高课堂实效,交流升华]。
(五)回归文章,课外延伸。
1、小节全文: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说话练习:老师手里的勋章要奖给谁?
2、改编故事:
(六)作业:
将改编的故事写下来。
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二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绝妙”“绝密”“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引读,感受母子三人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学习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
2、师:战争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出示二战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区的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板书课题:19、半截蜡烛
二、学习第1、2节,了解蜡烛的作用,初步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
1、过渡:别小看这半截蜡烛,它的作用可真不小!那么到底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
2、指名读1、2节,学生思考。(这是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教学“绝密”。板书:绝密情报
4、有这么一家三口,就参加了传递情报的危险工作,这一家三口子分别是(板书:伯纳德杰克杰奎琳)
4、为了保护绝密情报,谁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什么?这个主意怎么样?直线画出来。(点击出示)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绝妙”是什么意思?谁用拆字法来解释一下这个词语?
5、这个主意妙在哪里?(自由读,体会主意的绝妙)(藏哪里?摆哪里?)
6、朗读指导:正如人们所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险中求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让我们为这个出其不意的妙计,更为女主人的勇敢机智而喝彩——(齐读)
三、学习3——7节,体会人物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
一读:体会保护情报的重要性。
1、出示句子。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哪个词出现的最多,从中你体会到情况怎么样?(每出现一次,情况就越严重,付出的代价就越惨重)
4、这可能影响到法国的这个战局,一起读。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三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拓展延伸。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一)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1、 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2、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让学生说一说朗读的感知和收获,相机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在朗读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绝密”和“绝妙”两个词来感悟“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和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2、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将如何收藏这半截蜡烛?(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会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3、伯诺德夫人的主意“绝妙”在哪儿?(体会她的机智过人)
(二)、朗读感悟事情的发展(学习第一场戏)
1、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了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 交流
(1) 分别找出表现伯诺德夫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对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2) 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指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从容。
3、 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有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文中提示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扶的过程)
1、 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对课文的前一部分内容作了分析解读并成功地完成了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读—想—读)
2、 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解读二、三场戏。(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
3、 学生自学,提醒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认识机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4、 交流
(1)、杰克的表现,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指名演读。
(2)、杰奎琳的表现,她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读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读一读。
指名用“娇声”对文中的德军说话。
选择文中一两个片段,对片段所描述的场景,围绕“机智勇敢”、“沉着镇定”的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发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来授勋,你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五
记忆中的那个晚上几乎是在黑暗中度过的。电兄弟的“罢工”,让我心急如焚:想不到复习,明天的考试真的会要考砸的。妈妈见我着急的样子,没有吭声,吃过晚饭就出门了。
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爬,没电就只好睡觉了。“孩子,可以复习了。”身后突然传来妈妈地喊声,回头一看,只见妈妈气喘吁吁地看着我,满脸喜色。我正疑惑,妈妈举起了一根蜡烛在我眼前晃着。我一阵惊喜,拿过妈妈递过来的蜡烛,兴冲冲地走到书桌旁,点燃立在桌角上。这时妈妈又把我那沉重的书包递给我。我对妈妈笑了笑,拿出了课本坐了下来。可妈妈也拖过来一把椅子在我身旁坐了下来,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在我身后摇了起来。
我对妈妈说:“你去睡吧。”可妈妈慈爱地看着我说道:“没事,反正也睡不着,就帮你赶赶蚊子吧,你看书。”我心头一热,知道自己拗不过她,也就由她了。
在浅黄色的烛光中,在母亲的身旁,我的身心完全沉浸在功课里。
不知不觉地夜深了,蜡烛只剩下了半截。偶一抬头,忽然看见妈妈在旁边打起瞌睡,一只手托着下巴,一只手仍在我的身后摇着扇子。这时,我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洪流,我任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妈妈,我的妈妈,我将怎样报答您的深恩哟!
泪光中,我忽然看见烛焰抖动起来,向上蹿起,顿时照亮了整间房子。我已经感觉到,这烛光将永远亮在我的心中。
电来了,我叫醒母亲。等母亲去睡了,我吹灭这半截蜡烛,小心地捧着它,放进抽屉里珍藏起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六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教师继续板书: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
(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师总结、点拨。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设计(优秀17篇)篇十七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听写:厄运熄灭摇曳遭遇一诺千金。
3、请学生看着屏幕进行校对。指导“厄”的写法。
(二)入境品读。
1、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半截蜡烛”来写的。“半截蜡烛”有多长呢?
(比划)一节蜡烛大概有这么长,那么,半截蜡烛只有它的一半。就在这么半截蜡烛中,还隐藏着一个非同寻常的秘密呢!究竟是怎样的秘密?(情报)。
是啊,就在这样短的半截蜡烛中,竟还有一段是插着金属管的,这样一来,这半截蜡烛可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呀!
2、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半截蜡烛展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看。(梳理故事的情节,指导简要地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看来,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是伯诺德一家三口关注的焦点,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4、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段。
【点评】教师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导向和催化作用。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第二次的齐读,就会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5、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
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板书:周旋)。
(三)导学引路。
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
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点评】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这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
(四)自学交流。
1、“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没有,“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2、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3、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4、“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什么叫“娇声”?
b怎样“娇声”说的?
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d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3)接读第七节。
(五)拓展延伸。
2、布置作业:(选做题)。
(1)片段练习。
(2)以四年级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自己试着将这篇课文创编成剧本,还可以演一演。